实用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做薯条
2.回家教妈妈做薯条,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大土豆几个,盐、油若干,烤箱
活动过程
1.首先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条围裙,两人一组合作系上围裙。
2.土豆洗干净削皮,放到有水的大盆里。(这里可以给孩子介绍一个生活小常识:将削好的土豆放到水里,可以防止土豆氧化变黑。)
3.土豆切条,土豆条不要太细。
4.将切好的.土豆条用水洗净。
5.电磁炉烧好热水,把土豆条放到热水里焯5分钟,变白变软即可,小朋友不能焯的时间过长,捞出来沥干水分。
6.请几位小朋友来给薯条调味,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加上盐、油,搅拌均匀,放到旁边入味。
7.烤盘刷上一层油,为什么要刷油?(可以防止土豆条沾在烤盘上)
8.最后一步就是进烤箱,等待出炉咯!
9.课后延伸:回家与妈妈合作共同来制作薯条。
教育反思
本次活动非常圆满,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兴奋的小脸,感到非常开心。薯条是小朋友们都特别爱吃的一款零食。出去吃,爸爸妈妈会觉得不卫生,那么自己在家做是非常干净的,在同妈妈一起合作做薯条中,小朋友也能体会到妈妈平时为我们做饭的辛劳,也能体会到与妈妈一起合作的快乐。本次活动得到家长与小朋友的一致好评,活动圆满成功。
小百科:薯条(英文名French fries)是一种以马铃薯为原料,切成条状后油炸而成的食品,源起于比利时。是现在最常见的快餐食品之一,流行于世界各地。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2
在围绕主题活动“幼儿园是我家”的实施过程中,一次和孩子们在园内观察散步时发现在幼儿园的草地边上、小池塘旁、大型玩具下有各种各样的垃圾——糖纸、吃剩下的包装袋、香烟头等,孩子们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里垃圾怎么会这么多?”“这些垃圾都是哪里来的?”于是,我结合主题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图片,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2、初步激发“我是幼儿园小主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整洁的操场、教室等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喜欢吗?为什么?(心情舒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幼儿讨论图片内容。
师小结:这些地方都很干净,看了以后心里很舒服,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2、出示图片:有垃圾的操场、教室等
提问:这里都是什么?怎么会有这么多垃圾的?
你看了,觉得怎么样?(看见了难受、玩得不开心…...)
师小结:这些地方都堆满了垃圾,太脏了,看见了很难受,玩游戏也玩的不开心,不喜欢这里。
3、问: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筒里。 做不乱扔垃圾的标记,挂在各处。 看见乱扔垃圾的行为及时提醒、劝止——)
师:我们这些小主人真棒,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使我们的`幼儿园更加整洁,更加美丽。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把表达与表现有机的进行整合,为孩子们创设了条件,使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把孩子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交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大家各抒己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表现自己的认识,让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环境发生互动,互相学习,互相感染,真正发挥了幼儿学习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描述人物的表情,能较连贯完整地讲述高兴、伤心、生气等不同情绪体验。
2、鼓励幼儿大胆想像、推测,说出多个引起不同情绪的原因。
3、让幼儿能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体谅、理解他人的心情。
二、活动准备:
哈哈镜若干面;古怪果纸偶一只;彩色信三封;音乐。
三、活动过程:
1、以古怪果送礼物,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1)请幼儿分组照哈哈镜,感受照哈哈镜的快乐心情。
(2)幼儿说出照哈哈镜的感受。
2、古怪果请幼儿玩游戏“照镜子”。
幼儿当镜子,老师照镜子,老师要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表情,并请幼儿说出有什么表情。
3、分组活动:(幼儿分成三小组)
(1)出示古怪果寄来三封彩色的信。
(2)组长领取信件,老师帮助幼儿理解信的内容,指导幼儿分组活动。
各组幼儿自由讨论,请他们想出多个引起不同情绪的原因。要求组长用数字把本组小朋友说的原因一一记录下来。比比哪组想得多,说得好。
(3)集中幼儿,各组幼儿请出代表讲出四种引起信封内人物表情的'原因。
(4)古怪果请
幼儿打开小信封,幼儿领取奖品。(要求把古怪果贴在手背上)
4、歌表演“表情歌”:
请幼儿根据“表情歌”的内容,一边唱一边做出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5、愉快、自然地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我园是“十五”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幼儿素质教育中民间艺术教育体系的研究”的实验基地,多年来在民间艺术活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梅花,是南京市市花,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南京的梅花山是国内唯一一处位于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景区内的赏梅胜地,被誉为“天下第一梅山”。每到春季,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梅花色彩鲜艳,造型多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寓意深远,代表坚强、忠贞、高雅。因此,我结合我园的课程特色设计、组织了该活动。该活动通过让幼儿在优美的古筝音乐中欣赏各种梅花的色彩、外形,感受国画大师所画的“红梅图”独特的审美意境,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尝试运用浓、淡彩墨创作红梅花,体验彩墨画的创作乐趣,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美的表达表现能力,同时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目标:
1.欣赏各种梅花的色彩、外形的美,尝试在梅枝上用点画的方法围绕花芯画出花瓣、添画花蕊。
2.注意画面布局,会用大、小两种画笔表现花瓣与花蕊。
3.体验用彩墨画表现梅花的乐趣。
准备:
大号、小号毛笔每人一支,笔架;浓、淡不同的红色颜料,墨;已画好树干的宣纸;各种梅花的PPT,古筝音乐《高山流水》等。
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忆表达有关梅花的已有经验
师(出示一张梅花图):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过梅花?
师:你看到的梅花是怎么样的?(幼儿充分表达。)
师:你看梅花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充分表达。)
(析:教师以“你在哪里看到过梅花”为话题让幼儿充分表达对于梅花的已有经验,这样既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为幼儿进一步欣赏梅花的色彩、外形作了铺垫。)
二、欣赏各种梅花,感受梅花的各种色彩、外形
师:春天,小朋友在梅花山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梅花。那么梅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好看的颜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在优美的古筝音乐中欣赏多幅梅花图的色彩。
师:仔细看看,这些梅花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好看的颜色?这些梅花的颜色看上去像什么?
师:你看了这么多颜色的梅花,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梅花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大红的、玫红的、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它们在春天里竞相开放,很漂亮。
2.欣赏单幅梅花图片,感知梅花的外形。
(1)总体感受梅花的外形。
师(出示两张不同花瓣的梅花图片):梅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师:这两朵梅花有什么不同?
(2)重点观察五瓣梅花的外形。
师:原来梅花的花瓣不一样,有的多,有的少。
师(出示五瓣梅花图):这朵梅花是什么样子的?有几个花瓣?(五个花瓣。)
师:花瓣是什么样的?(圆圆的)它们是怎么排列的?(围着花心。)
师:花的中间是什么?花蕊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师:这朵花是开放的,没开的'花叫什么?花苞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
师:梅花长在哪儿?
师(小结):这朵梅花有五个花瓣,花瓣圆圆的、围着花心生长;中间有细细长长的花蕊,从中心向四周发散,像水母的触角,像太阳的光芒……很漂亮。这些圆圆的、有大有小、没有开放的是一个个花苞。它们都长在梅枝上。
(析:教师运用多媒体引导幼儿在唯美的古筝音乐《高山流水》的背景中欣赏精心挑选的梅花图片,把幼儿带入诗情画意之中。教师还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真实的、独到的想法,从而使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体验了梅花的美。)
三、欣赏国画《红梅图》
1.初步欣赏作品。
师:梅花很漂亮,很多画家都爱画梅花。这幅梅花图漂亮吗?画家是用什么材料来画梅花的?(树枝是用墨画的,梅花是用红色的国画颜料画的。)
2.细致观察画面色彩、布局等。
师:这朵大梅花的颜色是怎么样的?(红红的)这朵小的呢?(粉红色的)这里的梅花画得怎么样?(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些)没有开放的是什么?(花苞。)
师(小结):画家画的梅花,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地方多一点、密一点,有的地方少一些、疏一些;画家还画了一些花苞。画家画了这么多不一样的梅花,看上去很漂亮。这些梅花都画在树枝上。
(析:在欣赏唯美的国画大师的作品《红梅图》时,教师不断地通过提问和追问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梅花,有序感受画面色彩、构图、布局等,以便为幼儿自主创作彩墨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幼儿创作
1.简单感知作画材料和作画方法。
师:今天请小朋友也来做小画家,画一幅“梅花图”。看看桌上有什么?
师:纸上已经画好了树干和树枝,接下来,我们来画梅花。每个人有一支大毛笔和一支小毛笔,你们觉得大毛笔适合用来画什么?小毛笔适合用来画什么?为什么?
师:怎么画呢?先拿一支大号毛笔,在小盘子里舔一舔蘸些水,然后蘸上红颜料,可以先在纸上试一试深浅。梅花画在哪里呢?(树枝上)在树枝旁边先轻轻地点出花心,围绕花心画出五个花瓣(若想花瓣画得大些,笔可以多压一会)。等花瓣画好以后,再换一支小号毛笔蘸上浓墨,轻轻地画出像太阳光芒一样的花蕊,还可添画花苞。
2.在优美的古筝音乐声中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1)要把梅花画在树枝上。(2)注意颜色、大小、疏密等。(3)正确握笔。
五、欣赏、交流作品
师: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师:你是怎么画的?你觉得哪里最满意?
延伸活动:
请幼儿回家后或在活动区继续用其他国画颜料创作各种各样的梅花。
反思:
幼儿园艺术教育应注重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在该活动中。教师先通过谈话引入课题,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自己了解的各种各样梅花的色彩、外形,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在优美的古筝音乐背景中欣赏用多媒体演示的多种梅花的色彩、外形,使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用语言表达对于梅花的感受。孩子们惊叹于梅花的美,纷纷以“红艳艳”“雪白雪白”“五彩缤纷”等词语来表达。然后,教师又引导幼儿欣赏画家的《红梅图》,让幼儿感知彩墨画的特点,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在教师生动的语言的感染下,在教师不断的提问、追问中,充分了解了大师创作的精妙:色彩深浅相宜、花瓣大小错落、布局疏密变化、看似有序又随心的独特写意,美轮美奂、情趣盎然。充分的欣赏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了基础,使幼儿创作的热情得以激发。他们迁移已有经验,用浓墨淡彩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活动效果。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5
一、活动背景:
"标志"作为一种图形符号,以它简单、易懂的特征被现代人所广泛应用。在幼儿园,"认识标志"是社会性教育的一个方面。环保标志中的"禁烟"、"禁鸣喇叭"、"垃圾入箱"等标志与幼儿的生活关系密切,活动时容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通过参与活动,还能使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自豪,同时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环保标志,知道它们所表达的意思。
2、通过各种参与活动,把幼儿的环保意识转化成环保行为。
3、发展在看看、听听、画画、讲讲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计算机课件(人体呼吸器官图、灰兔市的整治)
2、图片两幅(白兔市和灰兔市)
3、各种标志各一、奖牌一枚
4、正方形纸、蜡笔人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评比卫生城市(出示白兔市和灰兔市的图片)
①请幼儿做小评委,相互讨论
②提问:你选哪座城市为卫生城市?为什么?
(幼儿A:我选白兔市,因为白兔市地上没有垃圾。幼儿B:我也选白兔市,因为白兔市看上去很漂亮、很干净。 幼儿C:我选白兔市,因为白兔市整洁、卫生、很神气。)
幼儿回答后,给白兔市发奖牌。
③结合灰兔市,提问:你们为什么不选灰兔市?(幼答:灰兔市的地上到处有垃圾,有许多人在吸烟,汽车司机在大声鸣喇叭)
④白兔市和灰兔市还有什么不同?
(幼儿A:白兔市的天空蓝蓝的,飘着朵朵白云。而灰兔市的天空灰灰的。幼儿B:白兔市的街道上、商场门口有一些标志,灰兔市没有这些标志。)
(评:这一环节采用幼儿当小评委的形式,调动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了解活动中标志的作用,为下一环节打好基础。)
2、认识各种标志
①认识垃圾入箱标志
⑴提问:这是什么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幼儿A:这是把垃圾扔进垃圾箱里的标志,我经常在街上看见。
幼儿B:这是垃圾入箱标志,表示垃圾一定要扔到垃圾箱里。)
⑵垃圾入箱标志提醒人们什么?
(幼儿A:垃圾入箱标志提醒人们不能把垃圾扔到地上。幼儿B:垃圾入箱标志提醒人们要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不能随地乱扔。)
②认识禁鸣喇叭标志
⑴这个标志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幼儿A:这个标志上有一只喇叭,有一根斜线,表示不能吹喇叭。
幼儿B:这个标志是不能按喇叭标志。)
⑵那我们就叫它禁止鸣喇叭标志,司机们看见这个标志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幼儿A:司机们看见这个标志就不能鸣喇叭。因为喇叭发出的声音很难听、很刺耳。幼儿B:司机们看见这个标志就不能随便乱揿喇叭。因为揿喇叭回发出难听的声音,是噪音。噪音对身体有害,会使人生病……)
③认识禁烟标志
⑴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标志?它叫什么名字?
(幼儿A:我在华联商厦里看到过这个标志,它叫不能抽烟。幼儿B:我在加油站看见过,它叫不能吸烟标志。幼儿C:我在许多地方看见过,它是禁止吸烟。)
⑵为什么要禁止吸烟?
(幼儿A:吸烟对人体有害,会使人咳嗽,得器官炎。幼儿B:吸烟不小心会引起火灾。幼儿C:吸烟会使空气变脏。)
⑶演示计算机课件(一):人体呼吸器官图,感知吸烟对呼吸器官的危害。
⑷吸烟的危害真大,我们以后看见别人吸烟应该怎么做?
(幼儿A:我会对他们说:请不要吸烟。幼儿B:带他去看禁烟标志。幼儿C:叫他不要吸烟,告诉他吸烟对身体有害。)
④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的垃圾入箱标志、禁鸣喇叭标志、禁烟标志,它们都是为了保护环境而设计的,我们称它们为环保标志。
(评: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幼儿掌握这些标志的名称、作用,将关系到下一环节标志的运用。为此,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及提问,可以使幼儿从各个角度来认识各种标志,加深对各种标志的理解,知道它们具有特殊的环保功能。)
3、整治灰兔市(出示课件二,灰兔市)
①讨论治理的办法
⑴幼儿讨论帮助灰兔市的办法
⑵你想怎么帮助他们?
(幼儿A:我去帮他们捡垃圾。幼儿B:我帮他们打扫卫生。幼儿C:让灰兔市向白兔市学习,贴很多标志。幼儿D:我想帮灰兔市画一些标志,送给他们。)
⑶用什么办法最快最好?(幼答:用各种标志来帮助他们)
(评:提供幼儿讨论的机会,在幼儿交流、商量的过程中,调动幼儿参与治理灰兔市的积极性,进一步体会标志的作用。)
②幼儿制作环保标志(放一段轻松的音乐)
"灰兔市的居民请小评委帮他们画些标志,你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好后,送上来,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标志,要放在哪里?
(评:让每个幼儿动手制作标志,在画画、讲讲的过程中,巩固了已认识的各种环保标志,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了帮助别人的快乐、自豪。)
③送标志(演示课件)
⑴灰兔市的居民在垃圾箱上贴上了什么标志?居民们看见了是怎样做的?
⑵呀,这么多人还在吸烟,我们赶紧给他们送什么标志?
⑶这辆汽车真吵!用什么标志提醒司机呢?
⑷给灰兔市也送一块奖牌
(评:此过程是在现代多媒体课件中完成的。多媒体活动、有趣的画面,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通过多媒体动画,使幼儿进一步认识了这些环保标志的作用。)
4、情感教育
"小评委们真能干,帮了灰兔市的大忙,真象些神气的环保小卫士。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家乡常熟也是个国家级卫生城市,也需要小卫士们好好爱护它。"
(评:此时,幼儿的自豪感不言而喻,在这时进行情感教育,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活动延伸
给幼儿园拾落叶、给活动室整理玩具柜。
三、活动评价:
1、环保教育在以前的活动中经常提及,孩子们也有一些零碎的经验。通过认识标志这一活动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正确的环保行为,以前从未尝试过。幼儿的新鲜感很强,这对发展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很有益处。
2、在活动中,教师根据标志具有图案简单、一目了然的特性,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由讨论,发表见解,使幼儿在获得相关知识的同时,环保行为也得到了发展。
3、整个活动过程各环节环环相扣,层次清楚,教育媒体运用恰当,教学效果较好。
四、资料附录:
光盘,图片两张(①白兔市市容、②灰兔市市容)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体验爱与被爱的情感交流。
2、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感知他们他们的非言语交往和表达方式。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电脑一台、课件。
活动过程:
一、看手语图片,引入活动T: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样新的本领,看,图片上的阿姨在干什么?对了,这个阿姨是在做手势,你知道这手势是做给谁看的?小结:聋哑人和我们一样也需要交流,他们听不到、也说不出来,只好用手势做手语和别人交流。
二、初步认识手语你们会做手语吗?老师做几个让你们猜一猜。
(教师示范:你、我、他、哭)今天老师还帮你们请来了一位小熊教授,请他来教你们做手语。播放小熊FLASH学习:你好、早上好、我爱你、等等三、讲述故事,有帮助聋哑人的想法教师配乐讲述:出现小女孩的图片(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就是无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的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撰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T:如果你遇到这个小女孩,想不想帮助她?你想怎么帮助她?可她是个聋哑人,听不到你们说的话,对了,我们可以用手语来和她交流,谁先来?(幼儿用自己想出的手语动作将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
小结: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有了你们的帮助,小女孩就不会太伤心了,她得到了大家的'帮助,一天天长大起来,她用心学习,终于出现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示《千手观音》的图片T:她们都是聋哑人,什么都听不到,但她们却跳得这么好,她们真棒。观看录像《千手观音》小结:他们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才有了今天的精彩,他们感谢大家,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手语歌《感恩的心》让我们和客人老师一起唱一唱,做一做,感谢天下所有的好心人。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爱心手语》的开展,让幼儿发现我们周围存在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我们大家的关爱。手语作为一种交流的符号、工具,一直服务于爱心这根主线,运用手语认识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使幼儿进一步关爱聋哑人,并逐步引导幼儿的心灵更加美丽、友善。在活动中以游戏《猜一猜》《捂耳朵》的方式导入,让幼儿去体验聋哑人的世界,同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运用手语动作、讲故事、欣赏录像等形式作为教育手段,每一环节都围绕着目标展开,在活动中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手语动作,让幼儿有了与聋哑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欲望,并进一步引导幼儿对聋哑人产生同情心和爱心。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要正确对待残疾人,同情、照顾、关心、帮助残疾人,从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技能目标 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情感目标 幼儿以自身的肢体语言体现绿色植物的`美,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重点
通过看绿色、亲绿色、种绿色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参与环保的意识
物质准备各类绿色植物、绿色背景、绿色地毯彩色种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导入:
1、看绿色老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一玩!
老师:啊,这儿的空气真新鲜呀,原来这儿有那么多的绿色植物!有绿色的-,有绿色的-,让我们在这儿玩一玩吧!幼儿自由玩耍。
2、亲绿色老师:玩得真开心呀,我和小草、小树成了好朋友,我也想变成一棵小草,你想变成小草、小树吗?
小草、小树们一起来跳舞。
3、种绿色老师:小草、小树们有点累了,休息一下吧,咦,这儿有一座动物新村,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老师:这只小鸭告诉老师这儿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绿色,那怎么办呢?我们来为它们栽些小树、小草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栽树。
4、结束活动和小动物们再见,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体验竞赛活动的快乐,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及思维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的竞赛题,丰富安全知识,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材料的准备:智力题、金蛋、彩带、木锤
幼儿的准备:学习关于安全的儿歌及游戏的口号。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课题。
⑴、师:小朋友,现在是快乐碰碰响时间了,今天我们将以安全保护作为主要话题开展智力竞赛,小朋友有没有信心?
⑵、介绍参加《快乐碰碰响》的三队队员。
① 师:小选手们请入场吧!
欢欢队、聪聪队、乐乐队分别入场:“小朋友好,老师好。”
②师:先自我介绍一下。
欢欢队:我们是欢欢队,欢欢欢欢,欢欢最棒!
聪聪队:我们是聪聪队,聪聪聪聪,聪聪第一!
乐乐队:我们是乐乐队,乐乐乐乐,乐乐必胜!
2、以多种形式围绕安全保护问题进行《快乐碰碰响》活动。
师:我宣布,《快乐碰碰响》现在开始,一二三……
幼:快乐碰碰响,碰呀碰呀碰,ye!
⑴、第一轮比赛是单人必答题。
(解答操作:分问答题、录象题、题板题、表演题。)看!这边是快乐碰碰响,每组请一位选手上来击破任何一张彩色纸,取出题目,再从这篮子里抽出选手号码进行必答,答对的可得一条彩带,彩带最多的就是今天的胜利者。
①请说说自己父母的姓名,电话号码。
②请找出有关安全保护的标志。(看题板)
③请说说哪些行为是不安全的?至少说出两种。
⑵第二轮是小组必答题(一个人回答后,同一组的选手可以补充,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①表演题:请朗诵一首关于安全保护的儿歌。
②一个人在家里怎样防止被坏人诱骗?(看图板)
③刮台风时我们要注意注意哪些?(看图板)
④怎样拨打报警电话?要说清楚什么?(看图板)
⑤如何避免被烫伤、刮伤!
⑥在路上跟爸爸妈妈走失了,你要怎么办?
⑶全班集体赛题
①消防救火的电话是a、110 b、119
②发生火灾时,我们小朋友可以参加救火吗?a、可以 b、不可以
③苹果有一个小洞洞烂掉,这个苹果还能吃吗?a、不可以 b、可以
④遇到坏人抢东西时,我们是把东西给他还是跟他搏斗?a、给 b、搏斗
[page_break]
⑤过马路时只要没有车了,我们就可以过去,还是要等绿灯亮了再过去。a、没车 b、绿灯
⑥打雷天,打电话,接电话可以吗?a、不可以 b、可以
⑦觉的自己生病了,是马上告诉爸爸妈妈,还是等我玩够了再告诉爸爸妈妈?
⑧能不能跟小朋友比赛看谁吃的冰淇淋比较多?a、能 b、不能
3、情景演习
观看录象,一起学习火场逃生的办法。
4、游戏评奖(砸金蛋)
请彩条最多的6名幼儿上来砸金蛋领奖品。
活动结束:
注意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记的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9
设计思路:
劳动节和劳动人民,对大班幼儿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由于大班幼儿受经验水平的局限,不可能了解太多的劳动者和劳动行为,所以,本活动将带领幼儿与劳动者对话,观察劳动者的辛劳以及送节日礼物给劳动者等,直观地激起他们对劳动者的尊敬和爱劳动的情感,使幼儿建立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 给身边的劳动者送上节日的祝福。
活动准备:
1.幼儿动手制作的花环、穿花裙子的花姑娘卡片若干。
2.活动前与菜场的部分工作人员、工厂的工人、商店的营业员联系好。
活动与指导: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5月1日是什么节日?是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带领幼儿去菜场、工厂、商店慰问劳动中的人们,观察他们是如何劳动的?
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幼儿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进行交流,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劳动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
(3)向劳动者送上节日的礼物。
3、幼儿回园交流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社会《合作》教案07-09
幼儿园大班《社会安全》教案10-18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05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03-11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11-26
幼儿园社会教案大班03-05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0-11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1-20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11-17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