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内容。
2、能理解简单的`谱号图,尝试看谱听音乐。
3、大胆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森林里各种小动物和大狮子的形象。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谱号图
2、打击乐器
3、头饰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了解故事内容
1、游戏(一)《小树变森林》幼儿作种子,师用小铃表示下雨,随着小铃的声响,小树慢慢长大,变成大树,师说:“风吹来了”“树枝”(幼儿用手臂)随风飘荡。
2、游戏(二)《仙女施魔》
师扮演仙女,魔棒一指“变出许多小动物”幼儿变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小兔小鹿小松鼠小鸟……)“变出大狮子”幼儿做狮子动作。
3、师讲述故事《森林的故事》(略)
二、欣赏音乐
1、完整倾听音乐,了解作品结构,知道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相同,及每一段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
2、出示图谱,教师手指图谱讲故事,幼儿欣赏音乐。
附图(略)
3、幼儿看图谱,边描图边欣赏音乐。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2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人的姓名由姓和名组成,对中国的姓氏文化及百家姓感兴趣。
2.了解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大胆交流自己名字的意义。
3.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期望,增强自信心。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写有幼儿姓名的卡片、《百家姓》课件
2.提前请家长与孩子谈谈给孩子起名字的故事和含义,让孩子了解自己名字的与众不同以及名字里包含着长辈对自己的期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请幼儿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名字。
教师:今天咱们班里来了那多的客人老师,她们很喜欢大二班的小朋友,还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呢;谁能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打个招呼,并且介绍一下自己的名字呢!
小结:刚才你们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客人老师就认识你们了,所以说名字是我们交朋友必须了解的。
二、找找自己的名字,知道名字是自己特有的。
1.教师:如果把小朋友的名字都放在一起的话,你能找到吗?我们来试一试,瞧,这里有我们全班小朋友的名字,你的名字在哪里?
2.提问:你的名字和别人的一样吗?
小结:名字是每个人特有的,谁的名字就代表了谁。
3.说说自己的姓,知道名字的第一个字就是姓。
教师:那么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名字也叫姓名?
小结:因为我们的名字里有姓、有名,通常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和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名字。
4.说说自己知道的姓,简单了解中国人的复姓;欣赏课件《百家姓》,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自己得姓吗?你姓啥?
提问:除了自己的姓氏,你还知道其他人的姓氏吗?
小结:我们中国可大了,有十多亿人口,所以姓氏也就特别多,刘老师统计了一下,光我们大二班小朋友就有27个不同的姓呢,下面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欣
三、了解我们中国的百家姓。
1.教师:这是一个字的姓,叫做单姓;像这样两个字的姓,叫做复姓。
提问:你身边有没有复姓的人啊?
2.知道自己的姓氏排在第几位,了解中国人“姓”的传承文化。
(5分)
教师:这就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百家姓,快看,还有呢,这是按照姓氏数量排序的前一百位的百家姓,赶快找一找,你的姓氏排在第几位。
提问:为什么宝宝随爸爸姓,爸爸随爷爷姓呢?
小结:
中国的姓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我们都是随爸爸姓的,也有随妈妈姓的;有一个字的单姓,也有两个字的复姓,这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
四、请幼儿说说自己名字的`意义,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期望。
(9分)
(1)请小朋友互相交流自己名字的故事。
教师:我们中国人的名字可有学问了,每个名字里都有特殊的含义和故事,昨天老师请小朋友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你名字的故事,你们都问了吗?一会请你先和旁边的小伙伴互相讲一讲。
(2)请幼儿讲述自己名字的含义和故事。
教师:谁愿意把名字的故事大声地讲给小朋友和客人老师听一听啊
总结: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特殊的含义和感人的故事,有的是为了纪念一个出生的地方,有的是为了记住一个特别的日子,名字包含了父母对我们的爱、期望和美好的祝愿,所以小朋友长大后一定要孝顺父母,关心身边的人,做一个孝顺、懂得感恩的人。
五、活动结束。请幼儿和客人老师互相说说名字的故事及含义。
活动反思:
社会、语言活动《名字的故事》,这是大班《我就是我》主题背景下的一个活动。它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有它独特的含义和故事,但是,许多小朋友并不知道自己名和姓的来历,通过组织这次
活动,既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是中国人,中国人有中国人起名的习俗,对中国的姓氏文化感兴趣,又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浓浓的爱和殷切的期望。
活动一开始请幼儿向听课教师介绍自己的名字,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展开部分分为三个部分,开始部分让幼儿找一找、说一说自己的名字,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谁的名字就代表了谁;第二部分让幼儿从名字中找出自己的姓,知道名字的第一个字是姓,简单了解中国人的复姓,通过课件《百家姓》,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第三部分是让孩子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及名字的故事,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期望,教育幼儿做一个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的人。
本次活动基本达到了活动目标和预期的效果,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课堂气氛较好,90%的幼儿都能说出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故事,以及通过名字家长想表达的期望。但活动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个别知识点不够明确,百家姓课件太小,不便于幼儿观察。我想有时就算我们在课前准备的再充分,但组织其活动来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认真分析教材,课后不断反思,把问题减到最少。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3
教案目标:
1、教育幼儿在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2、继续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理解内容,记住大体情节,学习词:助人为乐。
教案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活动分析:
这个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学习这个的重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懂得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难点是体会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以提问法、引导法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在什么时候心情会很快乐。以欣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兴趣,讲述,进行提问:的名字?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分段欣赏课件并进行提问:金龟子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小鱼、大龙虾和蝴蝶是怎么做的?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进行生活延伸:你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它?在生活中应该怎样来帮助有困难的人?
教案过程:
一、导入
提问:小朋友,你们遇到什么事时,心情会很快乐?
二、展开
1、展示课件,幼儿听
提问:
(1)的名字是什么?(出示字卡:百花公主)
(2)中有谁?(出示字卡:百花公主、鱼、金龟子、龙虾、蝴蝶)
(3)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分段欣赏
提问:
(1)金龟子是怎样做的?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鱼儿们听到公主的哭声是怎样做的?鱼儿、龙虾帮助公主后,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3)蝴蝶是怎样帮助公主的?帮助后的心情怎么样?
(4)你喜欢中的谁?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词语:助人为乐)
3、扩散思维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百花公主?
三、结束:
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讲一讲如何在生活中帮助有困难的人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4
活动目标
1、了解年的来历及庆祝过年的多种形式。
2、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故事图片、故事音频、鞭炮制作步骤图、窗花制作步骤图、新年音乐等
活动过程
观察过年的图片,引出年的话题,激发课堂兴趣。
——过一段时间我们将迎来一个什么节日?
——你知道为什么要过年吗?
分段讲述《“年”来了》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年的来历。
1、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你就能明白了。
2、分段讲述故事,边讲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内容。
1)讲述PPT6—8认识年兽。
——这只怪兽叫什么?长得怎么样?
——它喜欢吃什么?
——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年兽的动作。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年兽来了,村民们该怎么办呢?
2)讲述PPT10、11,讨论如何赶走年兽。
——阿宝遇到了谁?
——你们猜猜老爷爷用什么办法能赶走年兽呢?
小结:小朋友刚才说了这么多到底年兽害怕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3)讲述PPT1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并说出为什么这些方法能赶走年兽?
——爷爷用了哪些办法?
——你们觉得能赶走年兽吗?
4)讲述PPT15—13,一同庆祝赶走年兽。
——爷爷的方法奏效了吗?
——阿宝和村民是用什么方法来庆祝赶走年兽的?
——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结:每年除夕,家家都会贴对联,放爆竹,点上蜡烛灯笼一同守岁。到了初一一大早啊,还要走亲访友,拜年问好!“过年”就成为了我们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完整讲述绘本故事,帮助幼儿巩固年的来历。
1、教师完整讲述绘本故事。
2、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以前是怎么庆祝新年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给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创作鞭炮、对联、窗花等新年装饰物。
2、音乐区播放各种新年舞曲,幼儿自由舞蹈迎新年。
附故事
“年”来了
从前,海里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它长着大大的嘴巴,尖尖的角,样子比鳄鱼还可怕。
年平时就在海底睡懒觉,只有除夕这晚,才会跑到村子里找吃的。它吃咯咯叫的母鸡,呼噜叫的小猪,哞哞叫的老黄牛,还有吓得哇哇大喊的人们。
这年除夕,阿宝和村民们早早地收拾东西,准备在年到来之前,到山上躲一躲。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拄着拐杖走过来!咚咚咚……“小朋友好,天马上就要黑了,我能不能在这里住一晚呀?”
“爷爷,今晚会有可怕的年兽来,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去山上躲一躲吧!”
“年兽啊,一点也不可怕,我来帮你赶跑它!”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5
制作意图:
运用形象生动的动物图形,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感知图形
教育目标:
让幼儿轻松的认识图形,并将图形分类。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选用材料:
生活中常见的废旧口袋
制作方法:
把口袋上装饰成动物形象,并将动物的`嘴巴掏成不同的图形
应用年龄:
小中班幼儿
应用地点:
可在集体活动时使用,也可在区角活动中使用操作方法:首先认识口袋上动物的嘴巴是什么图形,然后幼儿可将图形卡片分类放入相应的口袋里。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6
教学重点
在优美的意境中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以具体的动作、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完整讲述句子"XX有多XX,我就有多爱你"。
教学准备
1、电子书《猜猜我有多爱你》
2、图片:月亮、星星、小河、小树、房子、大海、围巾3、背景音乐
教师主导活动一、教师出示电子书,看着封面说书名和图片上的内容。
教师:
(1)上面写着什么呢?谁能找到"爱"字在哪里?
(2)图片上有个兔妈妈和兔宝宝,你猜猜里面大概会讲一个什么故事?
二、教师配合电子书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教师: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关于爱的故事。
故事:"晚上,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拉着妈妈的耳朵不放,要他听自己说话,他对妈妈说,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说:这我可猜不出来。小兔子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妈妈,我爱你有这么多。妈妈一看,也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我爱你有这么多,小兔子一看,哦,真多啊!"提问:小兔子用了一个什么动作说明对妈妈的爱呀?(幼儿模仿动作:把手张开)用了一个张开的.动作,嘴里说:我爱你有这么多!谁来和妈妈比比谁的爱多。小兔子为什么要把手张开?(因为她爱妈妈)三、教师配合电子书讲述故事的第二段。
教师:我们继续来听听,小兔子又想了什么办法表达自己的爱。
故事:"小兔子把手举高举得不能再高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妈妈也把手举高举得不能再高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小兔子一看阿,真高啊!小兔又在原地拼命地跳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妈妈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提问:小兔子又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对妈妈爱的?
举手指头的方法: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
跳得方法:边跳边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四、讲述最后一段故事。
说着说着,小兔子累了,看着月亮说,妈妈,我爱你从这里到月亮那里,说着,睡着了,妈妈说:傻孩子,妈妈爱你从这里到月亮那里,又从月亮那里回到这里。
提问:小兔子和妈妈谁的爱更多?
小结:小兔子很爱妈妈,但妈妈对小兔子的爱是最多的,宝贝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妈妈的悉心照顾,所以我们都要爱自己的妈妈。
五、请幼儿按图中的内容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师出示图片:星星、月亮、房子、围巾、大海,引导幼儿用句型XX有多XX我就有多爱你。
(1)教师:你能用什么来说说看对妈妈的爱!(如:围巾有多长,我就有多爱你!房子有多高就有多爱你。等等)
(2)教师:除了图片上的这些,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自己对周围人的爱呢?
(3)师小结:我们生活周围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让我们来表达自己的爱。
六、对幼儿进行情感的教育谈话:这里的爱多吗?请把你的爱告诉你爱的人,你最爱谁呢?
延伸活动
1、完整地欣赏故事。
2、将自己的爱对家里的人表达出来。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萝卜生长的自然条件,知道各种污染会造成萝卜的畸形生长。
2、萌发幼儿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并喜欢大自然。
活动准备
1、农药测试卡
2、幼儿用书
3、故事录像(幼儿拍摄)
4、小实验用品
活动过程
1、测试对对碰
以小实验引出活动,出示农药测试卡对萝卜进行测试,引出《萝卜的故事》
2、故事快乐多
(1)看录像听故事:《萝卜的故事》
(2)教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故事中的萝卜遭了哪些事情?
《萝卜的故事》
在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地里,有许多萝卜兄弟。他们在一起快乐的生活着。
"扑通"一声。"哎哟,是谁呀?"萝卜兄弟高声叫道。原来不知道是哪个缺德鬼扔下来几节废旧电池。可把萝卜兄弟给呛死了,眉头都皱紧了。
"怎么回事呀?我怎么不能呼吸呀?是什么东西绕在我的身上呀?"原来不知道谁乱扔的塑料袋。"真可恶!"甚至有一位萝卜兄弟都给缠得眼泪掉下来了。
看!怎么这样难闻呀!又来洒农药了。虽然杀死了我们身上的`虫子,也使我们中了毒。
小白兔一大早去采了许多萝卜回来,咬了一大口,觉得那些萝卜似乎变了味,而且很难吃,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萝卜兄弟掉下了眼泪。委屈地说:"这些能怪我们吗?"
(3)提问:为什么萝卜会变得这么难吃?萝卜兄弟遭遇了哪些事情?
(4)观看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萝卜遭遇的原因。
讨论:你们认为萝卜兄弟应该怎么办?
(5)迁移思考:我们今后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6)情景表演:萝卜的故事
请几位小朋友扮演萝卜,请三位分别扮演废旧塑料袋、废旧电池及农药。分别表演三种情景,通过扮演角色明白其中道理。
3、实验abc
纯净的萝卜与受污染的萝卜
在幼儿园种植园中,分别划出两块园地。一块种上萝卜,天天浇水施肥;一块种上萝卜后,每天扔上塑料袋、废旧电池及农药。
4、亲子乐融融
活动延伸: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对萝卜生长进行记录。用一表格,记录萝卜生长状况。
5、环保小卫士
快速联想:生活中你看哪些食物、蔬菜、水果会遭遇像萝卜兄弟这样的遭遇,你发现后会怎么样?
6、活动结束
告诉周围所有的人都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8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2、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3、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2、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2、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问:
⑵上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6、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7、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 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8、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 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 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8、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 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
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条件优越,拥有几代人的关爱,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懂得关爱他人,分享意识较弱,情感比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开展了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活动中,我以粽子为核心,贯穿整个过程,让孩子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通过有趣的语言游戏:“听”、“说”、“接龙”、 “悄悄话”。帮助孩子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并获得更多的情感。
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问题抛给孩子,启发他们去寻找答案,如:“悄悄话”游戏,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怎么玩,而是说:“如果我对他讲了悄悄话,要让最后一个孩子知道,可以怎么做呢?这样,孩子就通过想、说,获得游戏规则。
整个活动,内容丰富,采用了绘本的情景来开展“听、说”训练,传递了敬爱老人的情感,培养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体验了共同分享的快乐。
总之,孩子在活动中体验了快乐,收获了知识,活动目标得以有效的达成。但是,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有时也让我措手不及,今后,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让教学活动更丰富有趣,更完美。
小百科: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种,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9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故事能初步了解一些鸟类的作用。
2、知道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懂得要保护鸟类。
3、产生爱鸟、护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挂图。
2、配乐故事《苹果树生病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观察挂图。
1、在草地上,有两棵苹果树,一棵年纪大了,是老婆婆,一棵刚长出来,是小苹果树,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可是,你们看,老婆婆她怎么了?
(二)引导幼儿想办法为苹果树婆婆治病。
师:苹果树婆婆生病了,小苹果树可真着急,它赶紧去请医生给婆婆看病,它请了谁?
孩子安静听配乐故事《苹果树生病了》提问:
1、喜鹊会给老婆婆看病吗?为什么?
2、小苹果树又请了谁呢?
3、它会给婆婆看病吗?为什么?
4、咦,你看,这是谁来了?它在干什么呢?
(对了,啄木鸟正在给老婆婆治病呢,它呀,把老婆婆身子里的虫子给捉光了,你看苹果树婆婆现在怎么样了呀?
5、你喜欢啄木鸟吗?为什么?
6、你喜欢喜鹊吗?为什么?
7、喜欢猫头鹰吗?为什么?
8、小结:原来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虫子,喜鹊会捉树叶上的虫子,猫头鹰会捉田鼠,它们的.本领可真大!所以你们才喜欢它们;同时让孩子明白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三)介绍一些常见的鸟类及它们的作用。
大自然中的鸟类多着呢,它们都有自己的本领,都是益鸟。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些鸟客人呢,想看看吗?
1、出示鸟类挂图,幼儿认识。
2、除了这些鸟,你还知道有哪些鸟类?它有什么本领?
(四)教育幼儿要爱鸟、护鸟。
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每天都在辛勤的劳动,有的捉虫,有的捉田鼠,有的传播种子……所以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它们,做个爱鸟小卫士。
(五)讨论怎样当爱鸟小卫士。
1、那我们怎样来当个爱鸟小卫士呢?
2、幼儿讨论。
活动延伸:
你们喜欢这些鸟吗?请你挑一只你最喜欢的鸟学它的样子到院子里自由活动吧,活动结束。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10
活动目标:
1、学会倾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情节变化。
2、能够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懂得尊重别人,能够知错就改,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会倾听,理解故事内容,能够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难点:能够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小蜗牛、啄木鸟、小蚂蚁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理解故事内容
1、观看PPT1—2(小蜗牛嘲笑啄木鸟)
(1)师提问:
①小蜗牛遇见了谁?(啄木鸟)啄木鸟在干什么?(在给大树治病)
②小蜗牛说了什么话?
(都说你是森林医生,原来你是给大树治病的,这太容易了。)
③啄木鸟听了小蜗牛的话是怎么做的?
(2)幼儿学习说一说小蜗牛与啄木鸟的对话。
(3)讨论:小蜗牛说的对吗?为什么?
(师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
2、观看PPT3—4(小蜗牛嘲笑小蚂蚁)
(1)师提问:
①小蜗牛又遇见了谁?(小蚂蚁)
②小蜗牛见小蚂蚁没理他,是怎么说的?
③小蚂蚁是在玩吗?它到底在干什么?(往高处搬家)
④小蚂蚁是不是和啄木鸟一样没理他?(不是)小蚂蚁说了什么?
(2)讨论:小蚂蚁说的对吗?
(引导幼儿从他们各自本领谈谈自己的意见)
(3)幼儿学一学小蜗牛与小蚂蚁的对话。
(4)继续提问:小蜗牛是怎么晕过去的?
(被大雨冲下了大树)
(5)讨论:小蚂蚁醒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观看PPT5—6(小蜗牛认错)
(1)提问:
①谁叫醒了小蜗牛?(小蚂蚁)
②小蜗牛醒来后不好意思的.说了什么?
③小蚂蚁是怎么说的?
(2)幼儿学一学小蚂蚁和小蜗牛的对话。
4、完整的看一遍PPT故事。
(1)告诉幼儿故事的名称《小蜗牛的本领》
(2)组织幼儿认真完整欣赏一遍课件。
(3)提问:啄木鸟有什么本领?小蚂蚁有什么本领?小蜗牛有什么本领?
(4)讨论:我们可以嘲笑别人吗?为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尊重别人才能学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5、谈一谈
(1)你有哪些优点?你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教师可以从自身谈起如:我画画很好看,但是我不会跳舞。)
(2)我们该怎样去向别人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如:要尊重别人,虚心请教)
二、学习复述故事(分角色表演)
1、教师扮演小蜗牛,幼儿扮演啄木鸟和小蚂蚁进行对话。
2、出示头饰请三名幼儿进行情境角色表演。(教师给予语言和动作上的指导。)
3、幼儿自由选择头饰三人一组进行情境表演。
三、情感教育(结束活动)
小蜗牛虽然嘲笑别人不对,但他也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今天他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给我们,希望我们小朋友也能做的知错就改,学本领时要知道尊重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学到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能做到吗?小蜗牛要去学本领了,我们和它道别吧!再见。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11
活动目标:
一、 欣赏和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贪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二、 注意倾听故事,能按故事情节顺序,粘贴相应的水果图卡。
活动准备:
自制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水果记录表与水果图卡(包括名称与文字相应的水果图卡两项)
小蛇多多与小蚂蚁。
活动过程:
介绍小蛇多多。
(出示小蛇)谁知道,这是什么动物?
这条小蛇的名字叫多多,为什么叫它多多呢,听了故事你就知道了。
一、 欣赏故事前半部分――小蛇多多吃水果
(一)欣赏教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二)欣赏后理解
1.多多到外面去玩,为什么后来既不能向前走,也不能回家呢?
2.水果吃得太多,小蛇回有什么感觉呢?
(三)听故事,按情节顺序粘水果图。
1.小蛇吃了这么多水果难受极了。它到底吃了哪些水果,我们一边听故事一边把小蛇吃的水果找出来,按照先后次序,由上到下粘在记录表的格子上。
2.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幼儿操作粘贴于故事情节相符的水果图。
3.展示粘贴记录,与邻座交流――多多先后吃了哪些水果。
4.现在你们明白,小蛇的妈妈为什么给小蛇取了个多多的名字?
5.多多贪吃水果,会有什么感觉?不能回家了,怎么办?
二、 欣赏故事的后半部分――多多和蚂蚁
(一)教师操作教具并继续讲故事的后半部分
(二)故事后理解
1.多多已经把水果吃进肚子里,怎么会把吃下去的水果送蚂蚁呢?
2.为什么多多把水果送给蚂蚁,就能轻轻松松地回家呢?
3.如果你是多多的妈妈,你会告诉多多以后该怎么做,身体才健康呢?
三、 延伸活动
(一)提供小蛇、蚂蚁、水果等大图,让幼儿按情节粘贴制作多页图书。
(二)与老师、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图书故事。
附故事 小蛇多多
有一天,小蛇多多要到外面去玩,妈妈叮嘱它不要乱吃东西。小蛇多多回答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走着走着,小蛇多多看见了一根香蕉。它想:香蕉软软了,吃了一定很舒服!于是多多吃了一根香蕉。走着走着,多多看见一串葡萄。它想:葡萄酸酸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多多吃下了一串葡萄。走着走着,多多看见一个苹果。它想:苹果脆脆的,一定很好吃!于是多多又吃下一个苹果。多多的小肚子已经饱饱了,可是,不一会儿,多多又看见了一块西瓜,它费劲地把西瓜也咽了下去。哎呀呀!多多吃了太多的水果,不能动了。肚子涨涨的,真难受呀!既不能向前走,也不能回家。
这时,一只小蚂蚁爬到了多多的鼻尖上。蚂蚁在多多的鼻尖上爬来爬去,多多觉得鼻子痒痒的、痒痒的,它实在忍不住了,打了一个大大的、大大的、喷嚏――“啊嚏”咚咚!肚子里的水果都飞了出来。多多把水果送给了小蚂蚁,轻轻松松地回家了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12
教案目标:在活动中能认真倾听,学习按线索想象创编,会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活动流程:完整听声音,熟悉角色→分段倾听讲述,了解脉络→再次倾听声音,幼儿创编
教案准备:录音机磁带(录有狗悲伤叫声、鸟叫声、狗高兴吹口哨声)磁性教具(狗悲伤样、鸟飞来样、狗高兴样)
教案过程:
一、熟悉角色:小朋友听听,这个声音里讲的是谁?你觉得它们在干什么?(完整倾听)
提问:里讲的是谁?你觉得小狗、小鸟在干什么?
二、了解脉络:
1、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小狗的叫声是高兴、生气,还是悲伤呢?它可能会说什么呢?(放狗悲伤声,幼儿倾听)提问:小狗的叫声是高兴、生气,还是悲伤呢?它可能会说什么呢?
2、(导入)小狗的叫声很悲伤,原来小狗落难了,它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呢?或者是小狗可能发生了什么危险呢?我们再来听听,边听边想,等会儿把小狗落难的事来讲给大家听听。(再次放狗悲伤声,幼儿倾听)提问:你觉得小狗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呢?或者是小狗可能发生了什么危险呢?
3、(导入)小狗落难了,它伤心地哭着,着急地叫着:“汪汪,谁来帮帮我?谁来救救我?”它的叫声被一只小鸟听见了,小鸟顺着声音很快找到了小狗。小鸟会怎样安慰小狗呢?我们来听听小鸟说了什么?(放小鸟声,幼儿倾听)提问:你觉得小鸟会说什么?你认为小鸟会想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狗呢?
4、小朋友想了许多办法帮助小鸟,小狗终于得救了。这时候,小狗是悲伤还是高兴呢?听听小狗高兴地在干什么?它可能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放狗高兴吹口哨声,幼儿倾听)提问:你觉得小狗高兴地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三、幼儿创编:
1、小朋友乐心帮小鸟想办法营救了落难的小狗。我们再来完整地听听这个声音,边听边给起个名字,听完后请你来讲讲你听到的'声音,比比谁讲得好听,谁讲得有趣。(幼儿完整倾听)
2、提问:谁来做王讲你听到的声音?
3、小结:小朋友讲了情节不同的声音,回去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听,下次我们再来开会,比比谁讲得新颖、与众不同。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13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线索,结合自己的想象大胆创编故事。
2、培养幼儿互相帮助战胜困难的情感。
3、尝试设计路线图,创编不同情节的故事。
4、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线索制作多媒体动画课件及多媒体教师准备。
2、设计路线图(每人一份)。
3、背景音乐CD及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设疑,引出主题。
师:今天,我请了两位小客人一起来跟我们上课,你们看,是谁呀?(出示小猫、小狗图示)。
师: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呢?你们想听吗?
二、根据线索,想象讲述
师:小狗和小猫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俩个今天约好一起去参加小熊的生日晚会。小狗来找小猫,看见小猫家里的门锁着,小鸭子告诉小狗,今天一大早,小猫就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门了。
1、师:小狗一听,急了,到处去找小猫,想一想,小狗可能会到什么地方去找小猫呢?
2、师:找呀找,哎呀,小狗一不小心,摔到哪里去了?
(1)小狗掉下去以后,心里会怎么想呢?
(2)怎么办呢?小狗会想哪些办法来呢?
师:小狗转身发现洞里还有许多小东西,看看能不能帮助小狗爬上来呢?(展示陷进里的辅助物)
师:小狗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爬了上来,心里怎么想呢?
3、继续找小猫,想想看,他可能还会碰到哪些事呢?
4、师:最后,小朋友猜猜小狗在哪里找到小猫的。
5、师:小狗终于找到了小猫,这时天快黑了,两个好朋友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小熊的生日晚会了。
三、再次感知,完整讲述
师:其实,刚才小狗找小猫的过程中发生的许多事连起来就是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着图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好吗?
四、制作路线,交流表述
1、要求幼儿画出小狗经过的路线图,并添画出故事情节。
2、根据自己设计的路线图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讲或讲给客人老师听。
教学反思
1、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动画进行教学,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孩子的思维,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环节设计紧凑,过渡自然,提问设计科学,能引起幼儿主动想象,激发幼儿主动表述自己的所思所想。
3、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表情富有感染力,选材符合幼儿的身心年龄特点。
4、 活动过程中老师非常注意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符合新《纲要》精神,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并与教具与材料互动,课堂效果较好。
5、在活动中,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还不够清楚完整,他们有想象,但不知如何很好的表达。这与平常老师的引导有关,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加以注意,帮助他们丰富语言表达的经验。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14
活动目的:
1、欣赏有趣的故事,了解字的来源。
2、形成“字”的概念,引发对文字符号的兴趣。
3、学习词语:结绳记事、山脉起伏、光芒四射。
活动准备:
1、常见易懂的结构简单的象形文字卡片如:人、日、山等。
2、绳字一条。
3、与故事内容相符教育挂图。
指导要点: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第一遍故事。
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造字的人是谁?
2、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边出示打结的绳子、象形字边讲述故事,让幼儿明白结绳记事的`意思和象形字的基本特点。
提问:
(1)结绳记事“是什么?
(2)发明字的仓吉为什么不赞成用绳子打结来记事的方法?
(3)仓吉遇见一只大乌龟后有什么想法?
3、出示故事中提到的象形文字符号:旦、日、山、人、鹿等,让幼儿对字的来源有进一步的认识。
4、最早的象形文字是不是很像画出来的形状?你已经知道的象形字有哪些?
5、学习儿歌《造字歌》。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15
设计意图:
西游记是孩子们百看不厌的文学作品,其中富有想象力、离奇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深入到每位幼儿的心灵,尤其是神通广大的美猴王孙悟空是孩子们心目中的英雄。所以我们就想让孩子们来创编美猴王的故事,孩子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美猴王,自己有什么愿望,希望愿望怎么实现,都可以加入自己的作品中,最后再用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讲出来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目标:
1.能独立创编清楚的讲述情节丰富、具有想象力的新美猴王故事。
2.能专心倾听同伴讲述,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准备:
1.家长指导幼儿创编美猴王故事 ,并鼓励幼儿讲故事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征,为参加故事会做好准备。
2.根据讲故事强弱事先把幼儿分成3--4组。
3.课件:做有礼貌的小观众
4.利用环境创设和生活活动组织幼儿讲自编的美猴王故事。
活动过程:
1.导入:看课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小观众。(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1)孩子们我们要认真倾听同伴讲故事。(2)为小朋友喝彩。
2.引导幼儿明确故事会的方式及要求
(1)教师当故事会主持人,介绍活动方式:先小组内讲故事,推选一名故事大王参加全班故事会。
(2)组织幼儿讨论:推选的故事大王须具备什么条件?如:声音响亮、表情丰富、故事完整有趣等。
3.引导幼儿推选故事大王
(1)幼儿在小组内轮流讲故事.
教师引导每组幼儿推选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决定讲故事的顺序及推选人员。(本环节教师可根据自己班孩子的情况进行,或者可以3名教师各负责一组.)
(2)各组介绍自己推荐的人选及理由。
4.举行全班故事会,教师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做一个文明的小听众。
5.公布比赛结果,对讲的.好的幼儿进行奖励。
6.教师小结: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讲的故事很精彩,老师都听得入迷了,我们为自己鼓鼓掌吧!
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的过渡阶段(进餐前后,午睡前)等时间,组织幼儿继续进行讲故事活动。
2.在美工区中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故事画成连环画。
3.表演区中,老师可以准备道具让孩子们自己表演一下自编的故事。
小百科: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09-09
幼儿园故事教案优秀[精选]10-17
幼儿园故事教案15篇【优秀】10-23
幼儿园大班语言故事教案[优秀]05-27
幼儿园中班语言故事教案优秀11-25
幼儿园大班故事教案《丑小鸭》优秀11-17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图书的故事》04-03
幼儿园的故事教案07-10
幼儿园故事教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