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寓言故事[汇编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寓言故事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龙的寓言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龙的寓言故事1
居住在小河边的一条蚰蜒,长得又长又大,出类拔萃,由此,它的同类们都很敬畏它,说它大智大慧,像条龙。
这条蚰蜒没有看过龙,不知龙长得啥模样,它想象,龙一定像自己一样威风,身体一定像自己一样细长。于是,它访问了虫类的长者。
长者说:“听说龙住在这条小河的尽头,尽头的东海,东海的'龙宫。”
一个雷雨交加之夜,蚰蜒不辞而别,悄悄地乘一片树叶,顺流直下,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到东海。
东海龙王,唤来龙子龙孙,列队迎接蚰蜒。
蚰蜒惊呆啦:这哪里是它想象的龙啊!
蚰蜒悄悄地溜出龙宫。一条小虾拦住它,对它说:“你不在这里谋职,不辞而别,要到哪里去呀?”
蚰蜒说:“我要回到小河边,去做我的虫!”
龙的寓言故事2
相传很久以前,舟山西南面有一个小岛,岛上遍地埋着黄灿灿的金子,所以人们称之为“金藏岛”。
金藏岛藏有大量金子的消息无意之中被东海龙王得知,东海龙王本就贪得无厌,于是想要占为己有。东海龙王便调遣自己的龙子龙孙、虾兵蟹将,涨潮的涨潮,鼓浪的鼓浪,向金藏岛直扑而来。眨眼间,恶浪滔天,狂风大作,金藏岛上树倒屋塌,岛上的人们更是流离失所,哭天抢地,一派凄惨景象。
金藏岛东面有座纺花山,山上住着一位纺花仙女,她目睹东海龙王无端作恶,残害百姓,心中忿忿不平。于是手拿神帚,朝海面轻轻一拂,漫上山来的滚滚潮水、滔滔巨浪,就哗的一声向后倒退去。金藏岛上幸存的男女老少,都纷纷逃往纺花山避难。
纺花仙女摇身一变,化作一位白发苍苍的百岁阿婆,拄着拐杖对大家说:
“龙王水淹金藏岛,黎民百姓遭殃。若要保住金藏岛,便随我把来纺花。纺花织成渔网,下海斗败龙王!”
大家听了百岁阿婆的话,不论男女老少都来纺花织网。纺呀织呀!织呀纺呀!整整忙了七七四十九天,织出了一顶九九八十一斤重的金线渔网。
渔网织成了,派谁下海丢斗龙王呢?人群中跳出一个小孩,拍着胸脯说:
“我去!”
乡亲们一看是海生,不禁心里凉了半截。海生只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乳气还未脱,还穿着开档裤,怎能下海斗龙王?纺花仙女却乐呵呵地说:
“下海斗龙王,贵在有胆量,就让海生去吧!”
于是她拿出一套金线衣,给海生穿上,又向海生传授了斗龙的秘诀。海生穿上金线衣,顿觉全身一阵酥x,他遵照纺花仙女的嘱咐说了声:“大!”浑身上下的肌肉疙瘩立刻一块块鼓了起来,越来越大,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力大无穷、顶天立地的巨人。众乡亲一个个着得目瞪口呆。这时,海生毫不费动地拿起那顶九九八十一斤重的金线渔网,辞别纺花仙女和众乡亲,迈开大步,奔下纺花山,扑通一声跳进了汪洋大海。谁也奇怪,海生游到哪里,哪里的潮水海浪就为他让路。原来海生穿的金线衣是纺花仙女特地为他编织的避水宝衣呢!
不一会儿工夫,海生来到海中,取出金线网往下一抛,说声:“大!”那网??天盖地撒向大海。万万想不到,第一网收起,就擒住了东海龙王的护宝将军??狗鳗精。海生听纺花仙女说过,只要擒住狗鳗精,就可得到煮海锅;有了煮海锅,就能保全金藏岛。他开心极了,命令狗鳗精快快交出煮海锅来!
金线网越缩越小,被罩在网中的'狗鳗精痛得死去活来,为了活命,只得乖乖地带着海生到东海龙宫的百宝殿去拿煮海锅。
百宝殿金光万道,殿内九缸十八排,缸缸盛满了奇珍异宝。海生什么都看不上眼,单单拾起一只黑乎乎的煮海锅,就急匆匆回纺花山来了。海生和大家一道按照纺花仙女的指点,在海边支起煮海锅,舀来一勺东海水,烧旺一堆乾柴火,咕嘟咕嘟的煮起来。煮呀!煮呀!一炷香过去了,煮得海水冒热气;二炷香过去了,煮得海水起白泡;三炷香过去了,煮得东海龙王老老实实浮出水面,后面跟着一帮气喘嘘嘘的龙子龙孙、虾兵蟹将,直喊饶命!
“退潮息浪,还我金藏岛。否则,我就煮烂你这个海龙王!”
东海龙王连连打揖,急忙下令潮退三尺,浪息三丈。
金藏岛终于又露出水面重见天日。
谁知,等海生端开锅,熄了火,东海龙王又突然涨潮鼓浪,一个浪头将煮海锅卷得无影无踪了。
“怎么办?”海生急得直跺脚。这一脚非同小可,跺得地动山摇!所有埋藏在地下的金子,都被海生跺了出来,纷纷飞向海岸,落在滩头。眨眼之间,汇聚成了一到金光闪闪的大海塘,任凭潮涌浪翻,金塘巍然屹立,纹风不动。
自此以后,东海龙王再也不敢兴风作浪,黎民百姓也可安享太平,而“金藏岛”也被人们改称为“金塘岛”。
龙的寓言故事3
史书上曾这样记载过,一天,一个土耳其国王的使者来到德国皇帝那儿,他深信自己国王的兵力强过帝国。
一个德国人对他说:我们皇上的诸侯,每个都十分强大,都拥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
土耳其使臣是个聪明人,他马上接过话答道:我还听说过,贵国的诸侯又称选侯(有权选举德国的皇帝)。他们自己拥有武装,使我想起一次亲眼所见的奇异经历,即一条百头龙穿过篱笆的经历。
那个时候,我恰巧躲在一个隐蔽的地方,吓得我血都快凝固起来了,那恐怖场景恐怕人人都会感到害怕。这百头龙想要设法穿过篱笆。正当我暗自琢磨 时,一条多尾龙出现了,它也要穿过篱笆,我感到既恐怖又惊奇。就在这当口,只见它们头尾相随,毫无阻碍地飘然而过。这百头龙和多尾龙,不正像德国皇帝和土 耳其国王一样,两者都十分地强大吗?
龙的寓言故事4
有一次龙王在天空驾云时,看见下界有两个人抬着一个圆铁筒走过。它问左右:
“告诉我,大臣们,下边那两个人抬的是什么7..….我猜想那是炸弹,要不就是焊铁的瓦斯筒。,,
“不是。”旁边有位大臣赶快说,“那叫泡沫式灭火器。只要照筒皮上的.说明去做,它能灭一大片火。,,
“什么?它能灭火?还是‘一大片”?…开玩笑!”龙王大为不满,“我不信灭火还有比水最灵的了!……哼!我很奇怪你的轻信,难道说兔子真能驾辕?”
“我亲眼……”
“算了算了!别唠唠叨叨的!震得我耳朵都疼!……我敢打睹,那是骗人哩!”
有时候,事物专门会给人开玩笑。凑巧,有一天龙王真的得见灭火器的功效了。
“啊,这真是……”龙王大为惊奇,“倒看不出,一个小小的铁筒能灭火!”
“看见了吧,大王,我早就说过它能够灭……”那位不知趣的大臣偏偏在这时候说了话。
“别说了!你这个爱唠叨的毛病还能改不能改?~一烦!”龙王突然激愤起来,“这是邪门歪道!我一看就知道!……即便它能灭火,也不是正牌!……”——选自《解放军文艺》l957年1月号
龙的寓言故事5
无奈的龙王
城市的天空又升起了乌云,大暴雨骤然间降临了,市民们都被浇成了落汤鸡。于是,市民中就有人埋怨龙王:“龙王啊,我们城里本来不需要这么多的雨,可你却偏偏把暴雨一股脑地泼在了城里。”
只得到了一点毛毛雨的郊区农民也埋怨龙王:“为什么不把雨多下一点给我们呢?要知道,三伏天里最缺雨的是我们的庄稼啊!”
面对城市和郊区两方面人士的埋怨,龙王却感到十分委屈:“其实,决定哪个地方下雨多少的并不是我。”
“笑话,哪个地方下雨多少,你说得不算,谁说得算呢?”人们以为龙王是在推脱责任,更加不满。
龙王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说:“城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从郊区吹进城市的潮湿空气受到阻碍,产生上升运动,在高空变成雨降到城市里,结果城市大雨滂沱,郊区却细雨绵绵。另外,由于潮湿的空气必须在空气的尘埃上凝结成小水滴才能变成雨,而城市街道车水马龙,烟尘远比郊区多得多,所以就增加了城市的降水量。”
“照你这样说,城市比郊区降雨多,这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啦?”
“是的,”龙王十分肯定地说:“有些灾害,看似天灾,其实往往都是人类自己惹的祸。”
龙的寓言故事6
故事
从前有个人叫朱泙漫(泙,pǐng),无论什么都想学一招。他听说支离益会杀龙,就立刻变卖了全部家产,不远千里去拜支离益为师。
过了三年,朱泙漫学成回乡了。乡亲们问他学到了什么手艺,他就连讲带比划,表演给大家看怎样按住龙头,怎样骑上龙身,怎样把刀插入龙颈正在他说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位老年人问他,小伙子,你上哪儿去杀尤呢?哟!朱泙漫象被迎头浇了一盆凉水。他这才醒悟过来:世界上已经没有龙,自己学的这一身绝技毫无用处啊。
意思
学习是为了应用,所以,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要适应社会的需要,那些脱离实际的'学问,学得再好,也毫无用处。
原文
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①,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②。
《庄子》
注释
①单千金之家花尽了价值千金的家产。单,同殚,尽,用完。家,家产。
②而无所用其巧却没有地方去施展他的本领。无所,没有地方。巧,技巧。
龙的寓言故事7
朱泙漫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去拜支离益为师,学习杀龙的技术。转瞬三年,学成归来。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怎样踩住龙的尾,怎样从龙颈上开刀等,一一表演给大家看。大家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他这才大悟: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
[教学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简要分析]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但人们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首先要有自然物的客观存在:要杀龙,就首先要有龙的存在。这正是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龙的寓言故事8
东海龙王觉得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了,预感到应该选子替位了。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把爱妃传到身边,唠起了家常。
“爱妃啊,我已年老体病,应该让位了。”
“您是神龙,哪里会年老啊?”
“嗨!虽然是众神中的一员,还是有一些凡人的秉性在我的身上表露着。”
“是吗?我怎么没感觉到哇?”
“呵呵!其实你早已感觉到了,也经常提醒过我,只不过不好直接对我说而已。”
“大王,不要说这些了,你已经为凡间的风调雨顺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连玉帝也敬您三分。”
“别哄我开心了呀,我的修行同观音菩萨相比差的很远。争名夺利、贪婪和虚荣满贯、是我的致命之处哇!”
“这......”
“嘿嘿!花心也是我的强项,伤害了数个好女子,不然,我怎么会生有九个龙儿?又怎么会有你在我的身边?哈哈!哈哈!”
“嘻嘻!瞧您说的......”
“爱妃啊!提起我那九个小儿,真让我头疼啊!他们的所作所为经常让我在众神面前丢面子,时而在玉帝哪里也难为情啊!”
“从何说起?”
“老大喜好负重,凡人们常常把他的形象刻在驮载石碑上;老二 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亦喜吞火,凡人们常常把他的形象刻在殿脊、殿角和屋顶上; 老三喜欢鸣叫,生活在海边,却畏惧鲸鱼,凡人们常常把他的形象刻在祠堂、寺庙、铁钟上。根据他害怕鲸鱼的特性,把撞钟的长木都雕成鲸鱼状,听说以其撞钟,声大且亮;老四有威力,又好诉讼,凡人们常常把他的形象刻在监狱门上,或立于狱门的虎头;老五极好饮食,凡人们常常把他的形象刻在鼎盖上;老刘喜好烟火,亦好坐,凡人们常常把他的形象刻在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老七喜好音乐,凡人们常常把他的形象刻在胡琴上;老八喜好杀戮,凡人们常常把他的形象刻在刀柄、刀鞘上; 老九好闭口,凡人们常常把他的'形象刻在大门铺首上。”
“您真是一位称职的父亲,对自己孩子的生性了如指掌啊!真是佩服您啊!”
“嗨!有其父必有其子吗!这九个小儿,每个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我的影子所在。这些年,他们没少闯祸。为了争宠,为了霸权,为了情敌而兴风作浪,搞的凡间屡次发生海啸、地震等灾害。到底谁能胜任我的位置呢?你帮助我参谋一下吧。”
他们两个各锁眉头,沉思着,沉思着......
龙的寓言故事9
叶公好龙
春秋的时候,楚国叶县有一个名叫沈储梁的县令,大家都叫他叶公。叶公非常喜欢有关龙的东西,不管是装饰品、梁柱、门窗、碗盘、衣服,上面都有龙的图案,连他家里的墙壁上也画着一条好大好大的龙,大家走进叶公的家还以为走进了龙宫,到处都可以看到龙的图案!“我最喜欢的就是龙!”叶公得意地对大家说。有一天,叶公喜欢龙的事被天上真的龙知道了,真龙说:“难得有人这么喜欢龙,我得去他家里拜访拜访呀!”真龙就从天上飞来叶公的家,把头伸进窗户中大喊说:“叶公在家吗?”叶公一看到真正的龙,吓得大叫:“哇!怪物呀!”真龙觉得很奇怪,说:“你怎么说我是怪物呢?我是你最喜欢的龙呀!”叶公害怕的直发抖,说:“我喜欢的是像龙的假龙,不是真的龙呀,救命呀。”叶公话没说完,就连忙往外逃走了!留下真龙一脸懊恼地说:“哼,叶公说喜欢龙这件事是假的,他根本是怕龙嘛!害我还飞来拜访他!”
后来,大家就用“叶公好龙”来形容一个人对外假装自己很好,其实私底下什么都不会!
画龙点睛
张僧繇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张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张僧繇这是为什么。张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成语“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做事关键部位处理得好,使整体效果更加传神。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掷杖成龙
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 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
鲤鱼跳龙门
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历练,功到方成。鱼跃龙门化而为龙是一种质的升迁而不是形的变化,真正的龙门是不能降低的。
鲤鱼们都想跳过龙门。因为,只要跳过龙门,他们就会由普普通通的鱼变成超凡脱俗的龙。
可是,龙门太高,他们一个个累得筋疲力尽,摔得鼻青脸肿,却没有一个能够跳过去。他们一起向龙王请求:“尊敬的.殿下,请你把龙门降低一点吧!如果连一条鲤鱼都跳不过去,这龙门不等于虚设了吗?”
龙王不答应,鲤鱼们就跪在龙王面前不起来。他们跪了九九八十一天,龙王终于被感动了,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鲤鱼们一个个轻轻松松第跳过了龙门,兴高采烈的变成了龙。
不久,成了龙的鲤鱼们发现,大家都成了龙,跟大家都不是龙的时候并没有两样。于是,他们又一起找龙王,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龙王笑道:“真正的龙门是不能降低的。你要找到真正龙的感觉,还是去跳那座没有降低高度的龙门吧。”
龙的寓言故事10
有一条恶龙,每年要求村庄献祭一个处女,每年这个村庄都会有一个少年英雄去与恶龙搏斗但无人生还。又一个英雄出发时有人悄悄尾随。龙穴铺满金银财宝,英雄用剑刺死恶龙,然后坐在尸身上看着闪烁的珠宝,慢慢地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最终变成恶龙。
其实,最终让英雄变成而恶龙的也许并不是欲望与贪婪,而是对自我的过度自信与执着。在杀死恶龙之后,英雄担心会有更多的坏人来觊觎山洞里的宝藏,于是决定由自己来捍卫宝藏。可是他觉得自己的肢体太过柔弱,身躯太过单薄,不足以抵御世上太多贪婪的坏人与无知的愚民,于是他主动自愿的让自己的身躯长满鳞甲,长出爪牙。他觉得这让自己变得更为强大,更能担负起捍卫珍宝的`责任,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变得日益强大的同时,最终变成了那条被他杀死的恶龙!
龙的寓言故事11
阴历八九月,秘书监贺知章府上宴请宾客,正在酣饮之间,主人离席迎宾,大家只见厅堂站着一位少僧人。
“他是玄奘法师的弟子怀素,出家不戒酒,写得一笔好草书。他老家长沙,湖南七郡知名人家,家家都挂有他书写的屏嶂。”
酒过三巡,贺知章起身向来宾敬酒致谢,并说:“嘉会良辰,少不得赋诗助兴,有请诗仙李翰林属辞以纪盛会如何?”
李白并不推辞,只是说:“想请怀素当众挥毫以助诗兴。”
贺知章说:“我知道怀素上人酒酣然后墨才畅。来人,快斟酒!”
怀素畅饮的同时,书僮抬出几箱书写用的麻笺、素绢,书案上摆出数方上好的宣州石砚,书僮几人轮番注水研墨。
怀素放下酒杯,飘然起立,堂上顿时一片寂静。但见少年僧人援笔蘸墨,凝神注视纸绢片刻,突然运气挥毫,臂转腕旋,写完一张又一张,不多久,满地尽是灵气飞动的`草书。几箱麻笺素绢顷刻用完。
怀素掷笔近座时,。李白的《草书歌行》亦已写就,当众吟哦道:“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吾师醉后倚绳休……起来向笔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贺知章评论说:“上人书写,左盘右旋,确实是只见龙蛇走啊!好字,好诗!”
怀素的字,李白的诗,贺知章的评论,一时间传遍京华。
“笔走龙蛇”就此成为形容书法雄健洒脱的成语。
笔走龙蛇的故事延伸
【注音】bǐ zǒu lóng shé
【出处】宋·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
【解释】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用法】作谓语;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多姿
【近义词】龙飞凤舞 妙笔生花 字走龙蛇 笔底龙蛇 行云流水
【反义词】弯弯曲曲 春蚓秋蛇 鬼画桃符
【年代】古代
【例句】小冰饱蘸浓墨,觉得一股墨香扑鼻,灵感便从天而降,~,写下一首七绝。
关于龙的成语故事:笔走龙蛇点评
刚学写字的时候,老师,长辈都会说“字如其人,一定要把字练好来”,我们现在常说字如其人,字端则行正,品正则字端。小朋友们,一定要重视字的问题哦,写得一手好字是会为你的人生锦上添花的哟!
龙的寓言故事12
龙王住在海底深处,传说它是水族中的至尊,水中一切动物都是它的臣民;龙王还能呼风唤雨,它的一举一动都会给民间百姓带来很大影响,因此,民间百姓虽不是水族动物,也同样对龙王顶礼膜拜。
一天,龙王出外巡游,在海滨遇上了一只青蛙。龙王和青蛙相互致以问候以后,便友好地攀谈起来。
青蛙问:“龙大王您居住的地方是怎样的呀?”
龙王说:“我住在宫殿里,那不是一般的宫殿,那是海底宫殿,是用珍珠宝贝建造的,里面珠光宝气、。”
接着龙王又问青蛙说:“那么你居住的'地方又是什么样子呢?”
青蛙回答说:“我住的地方嘛,在山间小溪边,那里有绿色的苔藓和碧绿的青草,还有清亮的泉水和洁白的山石,简直美丽极啦!”说着,青蛙高兴起来,便问龙王道:“龙大王,您高兴和发怒的时候是怎样的呢?”
龙王说:“我高兴的时候,就给人间适时降下滋润的雨水,使五谷丰登;我发怒的时候,就刮起暴风,使天地间飞沙走石,然后,再加以霹雷闪电,使得千里之内寸草难留。”说完,龙王又问青蛙说:“不知你在高兴和发怒的时候是怎样的?”
青蛙回答说:“我跟龙王大人您完全不一样。我高兴了,就在风清月明的夜晚亮起我的歌喉,一个劲地‘呱呱’的唱上几句,我要是发怒了,就先睁大眼睛凸出眼珠子,接着就鼓起我的肚子,表示我的愤怒,我就这么大能耐。”
其实,世上万事万物的差别是很大的,有的人能力大,有的人能力小,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多大能力就干多大的事儿,只要努力了就好啦!
龙的寓言故事13
一群鲤鱼,整天劈波斩浪,拼命地练习腾空跳跃的本领。
它们都想有朝一日跳过那高入云端的龙门,变成威武矫健、气势如虹的蛟龙。
好多天过去了,有一条鲤鱼终于脱颖而出,跃过了龙门,成了一条龙。
其它的鲤鱼都羡慕不已,都想早日像它一样取得成功。
但是,没有多久,大家的羡慕就变成了恐惧和痛恨。
原来,鲤鱼变成的那条龙每天都在龙门一带腾云驾雾,呼风唤雨,弄得水里没有一刻的平静。鲤鱼们无法安心练习跳跃了----何止这样呢!有不少鲤鱼竟然被巨浪冲得晕头转向,还有的'鲤鱼被冲上了岸,丢了性命。
大家和龙理论,龙鼻子翘得老高,说:“我现在可不是和你们一样的无能之辈了!我是龙,龙,就得这样,你们管不着!”
大家非常难过,一只老鲤鱼说:“没想到啊,把我们害得这么惨的,恰恰是从我们这儿走出去的成功者!”
龙的寓言故事14
避役,即变色龙。是一种爬行动物。多数终年生活在树上,世界上共有80多种,其中的50多种,生活在非洲东南的马达加斯加岛上。
避役的意思是不劳而获者,这当然不对,它自己不扑食岂不饿死!它总是通过突然射出比身体还长的舌头,把昆虫卷进口中,避役的舌头上沾满了粘液。避役有一大特点,就是经常变化着自己的体色,一会儿绿,一会儿黄,一会儿又成为米色或者是深棕色。常常是以一种颜色为基调,夹杂着其它颜色,有时又附着浅色或深色不规则的斑块,所以人们称它们为“变色龙”。
我们平素说的“变色龙”,只是指它为了适应不同环境,而披上不同颜色的“外衣”。其实,变色龙的'肤色变化,不单是一种伪装,不易被敌人看到。它的肤色变化,不仅和客观的环境、温度有关,也和当时的内在情绪有关。人们看到,它们在恫吓敌人或竞争对手时,往往呈红色。如果失败了,灰溜溜逃跑时,颜色马上黯淡下来。
变色是一种保护意识,也是生存手段,完全没有错!
龙的寓言故事15
文安县新镇西北有个辛村,村西边有个大坑。早先那里是个酒馆,掌柜的叫张老实,五十多岁,煎炒烹炸样样拿手。
这天,张老实封完火,刚想休息,只见走进来一个老头儿,圆脸秃脑壳,背着一个包袱,进门就嚷饿坏了。张老实告诉他封火了,劝他到别处看看。老头儿央求说:“行行好吧,我又渴又饿,连腿都迈不开了!”
出门在外谁都备不住遇到难处,何况这么大岁数的人,怎么也不能让他撅着大嘴出门去呀。张老实问他干什么的,从哪来儿到哪儿去。老头儿说他姓袁,是个管家,办差来了。
京城的财主在县城开了几个大买卖,张老实估计老头是到那里查货对账的,便捅开炉子炒菜。炒好菜倒一壶酒,端了过去。袁老头儿一尝,觉得很对口味,不由得夸奖起来。张老实很高兴,又烙了张千层饼。袁老头儿吃得满心欢喜,临出门拿出一大锭银子放到桌上,走了。张老实慌忙追出去说:“俩小钱就够,哪用得了这么多呀!”
袁老头儿笑呵呵地说:“收着吧,赶明儿我还到你这吃饭喝酒来!”
从那天起,袁老头儿天天来,一连来了好多天。
这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袁老头儿突然又来了。张老实赶忙把他让进屋,端上刚煮好的狗肉,烫了壶酒,让他暖暖身子。袁老头儿越吃越香,越喝瘾越大,最后推开碗筷,趴桌子上睡着了。这时客人都走光了,张老实恐怕他着凉,便拿皮袄给他盖上,转身收拾东西去了。
等忙完了回来一看,袁老头儿还在睡。张老实怕误事,忙叫他起来,可是连叫几声都没应。张老实过去想看看他怎么了。不料掀开皮袄一看,袁老头儿不见了,只有个大王八,吓得张老实“妈呀”一声蹦了起来。
袁老头儿激灵一下醒了,慌忙恢复人形,哀求说:“求你了,别声张。我是河里的鳖精,替龙王办事来了。贪酒现形会误大事,龙王知道要处罚我的。”张老实慌忙发誓,至死都不跟别人说。张老实问他到底是干什么来的,袁老头儿小声说是找龙王的九儿子来了。
龙王的九儿子失踪了,龙王派人找了好久也没找到。袁老头儿道法高深,机智多谋,一下找到了这里来。张老实听了,吓得头发根直发炸。辛村有很多打鱼的.,尤其有几个汉子,四六不懂,天地不怕,九太子是不是他们害的呀?
袁老头儿说:“实不相瞒,九太子就是那几个人害的!”
那天,九太子刚到这里,就被他们用渔网扣住了。村里打鱼的都有规矩,遇到奇异的鱼鳖谁都必须放掉。可是那几个人把九太子开膛破肚,刷锅点火煮熟吃了。袁老头儿说:“龙王一听就晕过去了,发誓非要把辛村毁掉给儿子报仇雪恨!”
张老实听了,忙倒了两杯酒说:“哥呀!咱俩也相识好些日子了,你就陪我喝杯送行酒吧!”
袁老头儿正色说:“谁死我也不能叫你死呀!我这次是专门为救你来的。” 张老实万分感激,忙问怎么办。袁老头儿告诉他,若在酒馆四周插上龙宫令旗,就可以保住全家人性命。说完打开包袱,从里面拿出四面小黄旗,交到张老实手里。
张老实求他大发慈悲,救救其他乡亲。袁老头儿摇摇头:“龙王命令已下,你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来大祸。”人家冒着风险救自己来了,哪能再添麻烦!张老实点点头,答应了。
袁老头儿走远以后,张老实赶紧把小黄旗插在辛村四角。张老实想好了,宁可把全家人的性命搭上,也得救乡亲。刚把旗子插好,洪水像猛兽一样朝酒馆冲来。水浪山头一样,不停地冲刷。乡亲平安无事,村庄毫发无伤。可是,张老实的酒馆和家人全没了。洪水过后,那里就只剩下一个大坑。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深处,有一座晶莹透亮的水晶宫,里面住着须发飘飘的海龙王,他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清晨,海狮匆匆忙忙地跑来了,惊恐不安地说:“海龙王,一截废弃的火箭落到了我们大海里,还呼呼地冒着浓烟……”
“没什么。前几天,不是有一艘轮船沉到了我们大海里吗?一阵惊慌以后,还不是风平浪静吗?”海龙王捋着长长的胡须,悠然无虑。
“海龙王呀,今天是轮船,明天是火箭甚至飞机……惊天动地的波浪,无法消除的油污染,还有成堆的废铜烂铁……”海狮忧心忡忡。
“难道你怕那些垃圾把我们大海塞满吗?我们大海大得很,放心吧,装得下。”
海龙王说完,摇着转椅,欣赏起波涛演奏的音乐来……
几天以后,爱管闲事的海狮又来了。这一次,它紧张得上气不接下气:
“海龙王,不好啦,不好啦!”
“什么不好?有话慢慢说,别大惊小怪的。”海龙王抬了抬眼皮儿,有些不悦。
“有一艘勘探船,长长的钻孔已经钻到我们的大海;里啦。听,那呼呼的声音让我们好害怕呀!我真担心海洋王国的居民从此没有安宁日子。”海狮满脸惆怅。
“知道啦,没什么!”海龙王慢慢悠悠地说,“据我所知,上天容易入地难。”
“海龙王,这话怎讲呢?”海狮更加不解。
“人类驾着飞船,飞了38万公里,登上了月球,可是,人类在地球上打孔钻探,至今才钻到1万米深的地方。”海龙王得意地笑了。
月亮升起又落下,潮水落了又涨起,转眼又过了一年。海狮再次惊慌失措地跑来找海龙王:
“海龙王呀,这下是真麻烦……”海狮吓得说不出话。
“有什么麻烦的?真是杞人忧天。”海龙王好久没见过海狮这样惊恐不安的样子了。
“人类发明了潜水器,居然潜到了我们大海里……起初,我还为是一条大鱼,可细细看看,才认出那是没鼻子、没眼睛的潜水器!”海狮害怕地说,“万一,万一潜到了水晶宫里怎么办?”
“潜到水晶宫里?可能吗?”海龙王摇了摇头说,“知道吗,地球上有叫日本、美国的发达国家,发明的潜水器才潜到6500米深的地方。”
“海龙王呀,你有所不知,这次潜到大海深处的是中国制造的潜水器,已经潜到了7000米深的地方,世界上97%的海洋都能潜到。”海狮极严肃地说。
“好啦,好啦,还有3%呢。怕什么!”海龙王无所谓地挥了挥手。
大海并不平静,海龙王并非无忧。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脚步已经慢慢走向了深海……
【龙的寓言故事】相关文章:
龙的寓言故事05-15
(优)龙的寓言故事05-19
龙的寓言故事15篇[精选]05-16
家龙和野龙寓言故事(精选10篇)05-18
(实用)龙的寓言故事15篇05-16
关于龙字的寓言故事(精选10篇)03-24
经典寓言故事12-13
经典寓言故事12-12
经典寓言故事【经典】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