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教师心得>幼儿优秀教师纲要心得体会

幼儿优秀教师纲要心得体会

时间:2024-12-31 07:55:00 教师心得 我要投稿

幼儿优秀教师纲要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优秀教师纲要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优秀教师纲要心得体会

幼儿优秀教师纲要心得体会1

  一年的时间就这样飞快的过去了,今年一年的工作也已经结束了。这一年的工作其实是有一些疲惫的,但是当自己听到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呼唤我老师的时候,又觉得自己还可以继续的工作下去。就这样的结束了自己这一年的工作,有很多的收获,但也有很多遗憾的地方,遗憾自己还是有很多的工作是没有做好的,希望明年的自己不要有这么多的遗憾。

  这一年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也跟其它的老师一起帮助班上的幼儿养成了很好的习惯。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细心了,同时也要很有耐心。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还不懂事,也是很调皮的时候,如果没有耐心的话是带不好这些小朋友的。同时也要多细心的`去观察他们,在做游戏的时候要时时刻刻的注意他们,防止他们在游戏中受伤或者是产生一些小的矛盾,这些事情都是只有细心才能够做到的。

  在工作中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的不足,跟优秀的老师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但这也让我知道自己要更加的努力才行,自己必须要对自己的学生负责,要符合一名老师的资格。平时有时间的时候应该要观察其它的老师是怎么上课的,怎么跟小朋友们相处的。这一年自己带的是大班,已经是幼儿园里相对比较轻松的班级了,学生们也已经比较的听话了,但自己总不能一直都带大班。现在若是让我去带小班我想我是一定会崩溃的,所以自己还是要继续的加油,去改变自己的缺点。

幼儿优秀教师纲要心得体会2

  一、谈谈课程改革中幼儿的地位

  幼儿园课程正在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纲要》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幼儿园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即幼儿园课程改革应与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步,对贯穿于《纲要》中的“以幼儿为本”的观念尤其感悟至深。多年来,我们的幼儿教育经常将“幼儿”二字忽 略不计,片面强调“教”的单向性。而《纲要》提倡还幼儿一个应有的地位,还幼儿一个有意义的愉快童年,这顺应了新时代“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纲要》“亲密接触”一年以来,我尝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澄清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将《纲要》中“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实于教育行为之中。以下实录见证了我的一些体会。

  二、幼儿教育要以幼儿自身的需要作为出发点。

  实录一:我教小朋友画房子。我先拿出一幅范画,让小朋友观察,总结出房子的特征:尖顶、长方形墙面,长方形门窗。然后再示范这种房子的画法,并且强调三角形、长方形的位置关系,最后由幼儿作画。然而,还是有一部分小朋友画出了歪歪的房子、散架的房子和不对称的房子,只能让他们重画,或者在评画时指出这些房子画得哪里哪里不好。感觉老师教得吃力,孩子学得受罪。

  实录二:区域活动时,好几个孩子都在画奥特曼,奇怪的是有几个平时不爱画画的孩子也饶有兴趣地画着形态各异、情节不同的奥特曼,画完后还激动地捧来给我看,如数家珍地念叨着这是葛雷奥特曼,那是雷欧奥特曼,他在打怪兽,他在摆姿势……画面上的人物和情节还真象那么回事,没有教他们却也能把人物的主要特征和动作画得栩栩如生。

  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有主见有思想有情感的完整个体,他们渴望平等,喜欢游戏,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尊重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研究幼儿学习的特点,活动安排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真正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愉快的心情,满足自身成长的需要。过去,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幼儿这一教育主体的需要,常常从行政机构的主观臆断出发,或从幼儿园、教师的方便出发来安排教育内容,开展教育活动,这样的教育活动往往偏重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忽略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忽略了幼儿的兴趣爱好。上述实录证明了《纲要》艺术领域的目标中提及的“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多么可贵,重视幼儿自身的需要是多么必要!

  三、幼儿教育要以师幼互动为立足点。

  实录一:“我们的动物朋友”的主题活动就要开始了。孩子们在看关于动物知识的图片,但总有一些幼儿忍不住要跟同伴讲话(与动物的主题无关)。也有些孩子要离开椅子在教室里走动,甚至在我发出“有的孩子不要看碟片,那我们就把电视机关掉了”的信号之后,仍有幼儿无动于衷。我尝试把这部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却造成了更多的孩子注意力的不集中。

  实录二:为了进行“我们的动物朋友”这一主题活动,我重新做了调整,从各个教室里收集来很多动物头饰,临时放在了玩具柜上。孩子们就围在了一起。有的用手碰一碰,有的就直接拿起头饰带在了头顶上。“我是小鸭子”“我是黑猫警长”……孩子们兴奋得说着,把盛老师借来的几十个头饰都翻乱了,有的头饰都掉在了地上。甚至有的孩子因为不会带头饰,在反复尝试的过程中把头饰上面的围起来的那个圈圈给弄坏了。看着教室里“乱哄哄”的场面,我除了提醒、帮助孩子小心带头饰之外,并没有干涉他们,而是以支持、欣赏的态度鼓励他们边带头饰,边学学这个动物的样子。在带头饰,学小动物走路、叫声的过程中,孩子们产生了很多问题:“她的小花猫喵喵叫,我的小猴子怎么叫?”“小兔子爱吃萝卜,那么小熊爱吃什么呢?”“小鸭子走路为什么摇摇摆摆,小乌龟走路为什么爬呀爬?”……

  《纲要解读》指出:师幼互动的双方是教师和幼儿。师生双方在互动中既充当互动行为的发起者,也是互动行为的反馈者。师幼互动行为的性质正是在互动发起行为和反馈行为及其相互作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我们的动物朋友”主题产生的方式从教师发起的互动,到幼儿提出问题,发起互动信息,教师顺应推动的转变过程,给我们教师该怎样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提供了一点启 迪:即教师在关注孩子提问题时候的敏感性程度,捕捉孩子发起的互动信号时的敏锐性程度,是影响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主动地位和主体性发挥的关键因素。

  五、幼儿教育要实现家园齐心协力,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为至高点。

  实录一:“今天幼儿园里教了些什么?”、“怎么老师教的儿歌你也没学会?”……在幼儿园里常可以听见家长这样问孩子或者责备孩子。而我有时对家长的这些行为感到无能为力,甚至为了让孩子回家有所交待,特意利用空闲时间多多复习儿歌,或者特意叮嘱孩子把学到的一些知识回家告诉爸爸妈妈。孩子就这样变成了家园沟通的一辆车,而这辆车上载的多是一些知识和技能。

  实录二:“你们幼儿园也教英语了?今天英语教了些什么?”这些天一些家长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而我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我们组织英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学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不在于一定要让孩子会说多少单词,会念多少儿歌。当家长问及我们“学了些什么英语”时,我们强调主要是些有趣的游戏,不一定有很多内容,一开始也并不强调孩子非要开口说,而主要是营造英语语言的氛围,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家长似乎也比较赞同这些观点,有时还与我们谈论教育中的一些心得,说幼儿园培养好习惯的确重要,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不可忽视,而学习知识只是一个部分。家长的观念在悄然转变,素质教育已不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话题了。

  《纲要》追求幼儿健康、真实、全面、可持续地发展,并且充分强调了家、园、社区的合作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只是,如何让一些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孩子父母、社会各界人士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共同为提高幼儿整体素质而努力呢?《纲要》提到:“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法宝”,这也是我在工作中的切实体会和努力方向。

幼儿优秀教师纲要心得体会3

  为了更好的理解幼儿教育,开展幼儿工作,了解幼儿的特点,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认真阅读、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注重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全面发展,结合幼儿园课程,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突出基本素质教育,体现潜移默化和能力迁移;创设贴切教育环境,倡导幼儿主题性学习。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的《纲要》,使幼儿教育既有章可循,又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当然也给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纲要分总则、教育内容和要求、组织与实施和教育评价这四个部分。它从制定本纲要的目的出发,阐述了幼儿园教育在幼儿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性。是一个奠基阶段,从这里,让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责任之重大。在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它把内容划分为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健康这五个领域,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每个领域所达到的目标,要求和要掌握的要点,一切从幼儿出发。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怎样去开展一个教育活动。在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又给了我们要求和帮助,让幼儿教师更加清楚,有条理的安排孩子们的一日生活。第四部分的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对幼儿、对老师自己、对教育工作的评价,怎样去评价,评价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项都介绍得很全面。

  从各个方面了解纲要的内容要求之后,它让我在平常的生活工作当中受益匪浅。我们班的孩子都非常活泼、好动,还有部分孩子比较叛逆、调皮,所以班上偶尔会出现很乱的局面。对此,我很着急,所以有时会很严厉地去批评幼儿。在我的“威严”之下,有的孩子在我的面前会有所改变。但是我渐渐发现在孩子看我的眼神中多了一份“恐惧”。而且,在不注意的时候,他们还是照样一团糟。这时,在班内老师的提醒及自我意识下,我想到了纲要中的一段话“幼儿与教师在人格上平等,教师在与幼儿共同生活中要建立平等、亲密、信赖的良好关系,创造一种开放、温暖、和谐、宽松的活动氛围,使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于是,我试着与幼儿做朋友,不再摆着老师的姿态,要求他们怎样做。而是以尊重的态度与他们沟通,让孩子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亲和力,使他们愿意与我亲近,从而慢慢引导幼儿了解到怎么样做才是对的,让幼儿孩子们都很容易接受。

  渐渐地,我明白了许多。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在与幼儿进行沟通时,应多给他们更多的鼓励与称赞,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孩子去改正自身的缺点。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不断学习《纲要》等相关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摸索教育模式,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充实自身的知识,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工作者。

【幼儿优秀教师纲要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幼儿优秀教师纲要心得体会09-22

幼儿园优秀教师学习纲要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07-23

学习幼儿教师纲要心得体会07-23

学习幼儿教师纲要心得体会(热)09-20

幼儿园教师指导纲要心得体会09-27

幼儿园教师纲要学习心得体会06-10

幼儿园教师纲要学习心得体会08-02

幼儿园教师纲要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0-02

(精华)幼儿园教师纲要学习心得体会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