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声乐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声乐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声乐教学计划1
按照中等幼师学校培养目标制定实用声乐教学的教学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通过课程设置,主要教学活动,完成本门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并确定教学基本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教学实践。
1.一年级学生:具备一定发声练习基础技能,掌握相关的其它基础课要领及运用方法。一学期将要完成7—10首演唱作品,包括正确发声、科学用嗓、气息控制、情感投入、舞台演唱训练等,达到一定可欣赏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文化修养,增强舞台演唱综合技能的培养和社会演唱实践。
完成作品,提高演唱能力。
2.二年级学生重在掌握歌唱的高难度技巧。突出风格和艺术性,增强实践性。
1.一年级学生:流行演唱技巧中真假声转换。
2.二年级学生:专业演唱基本功和艺术修养。
钢琴、扩音设备。
幼师唱歌教材与一定的补充歌曲。
1.示范法:将科学有效的,形象真实的发生过程示范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发声原理及方法。
2.讲授法: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点贯穿于声乐教学中,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更高层次的演唱水平。
3.演示法:将最完美的歌唱状态、技巧及表演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全面感受和领会歌唱的魅力,并从中得到艺术享受。
1.教学要求。
教师:良好的饱满的激情,示范或指导到位、明确、有效;(2)传授与交流要具有亲和力、感染力;(3)检查学生回课情况,布置下次回课作业。
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听从指导,配合教学;(2)掌握记忆知识要点,体会歌唱技巧;(3)主动交流提高和参与教学意识,带听课笔记。
2、歌唱的气息。
3、打开喉咙“打开喉咙”是声乐学习中常提到的名词,有的老师主张不要用“打开喉咙”,应该用“松开喉咙”。其含义就是:歌唱时喉头应该处于吸气时的位置。喉头不能往上跑,喉头附近的肌肉不能紧张,不能挤卡,或者说,不要捏着嗓子唱,喉咙里的感觉应该是打开的状态、松开的.状态。
4、哼鸣轻声“哼鸣”是寻找头声的好办法,一般用m或n来做练习,我也用ng做练习。多用“轻声”
进行练习,是寻找正确歌唱状态的好方法。
5、初级共鸣腔体的打开利用练声时的合理母音做练习,打开共鸣腔体并用到共鸣腔体。
6、演唱教材歌曲在表现歌曲的思想感情方面,用简明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能使学生比较容易的抓住歌曲的艺术形象,表达其歌曲的思想感情。
二年级:更多歌曲的磨合与发声技巧的运用。与歌曲结合学习声韵结合教学法中的辄韵。以及更多的发生技巧的介绍与运用,按照学生个性特点个别提出联系方案,完善歌唱的技巧。
1.掌握较高难度的歌唱技巧,有相当层次的分析能力、驾驭作品的能力和表演水平,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文化修养,增强舞台演唱综合技能的培养和社会演唱实践。
2、加强共鸣联系,用到鼻咽腔共鸣,并能够与歌曲相结合。
3、学习教材歌曲并能与所学技巧相结合。在延长歌曲时能做到以情带声,情声结合。咬字吐字清晰,依据个人嗓音特点提出合理性的要求。
4、能够更好的把握气息的状态。
幼儿园声乐教学计划2
《纲要》指出: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应视幼儿为创造的主体,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情感教育活动,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的所见所闻,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人物、动物、植物、风格、建筑、各种有趣的玩具和幼儿园的生活游戏等,都是通过美术活动体现出来。我们所谓的“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美术教育”是指:以主题为线索,以幼儿为主体,以经验为基础,以美术为手段,注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注重幼儿审美情感的体验、注重幼儿造型构造与主观表达的创造性。这种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强调课程的综合化,而这种整合不仅是形式上的综合,更是幼儿各种经验的互相结合,使幼儿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一、目标要求。
1、幼儿愿意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对绘画活动感兴趣并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2、幼儿认识油画棒、蜡笔、水彩笔、水粉画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3、学习画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态(圆形、方形等),并用于表现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物体的轮廓特征。
4、幼儿认识红、黄、蓝、橙、绿、棕、黑、白等颜色并选用多种颜色作画,对使用颜色感兴趣。
二、活动组织要点。
1、注重幼儿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
2、注重幼儿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3、注重幼儿构图技能的培养,充分体现自我创造能力。
4、注重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
三、活动室操作要求。
1、工具材料合理摆放,能够取放自如。
2、工具材料的使用与保管,每班使用后要及时归放好。
3、活动中能自觉保持活动室安静、不大声喧哗。
4、每班活动后,请自觉记录好活动情况登记。
四、活动内容。
大班。
第一学期。
9月。
活动一:小书签(美工)。
1、学习用绘画,剪贴的方法制作书签。
2、了解书签的作用,并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活动一:我的小问号(绘画)。
1、学习用绘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问题。
2、大胆的`构图,能比较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二:水墨画《奔马》。
1、感受徐悲鸿的作品,感受作品中奔马的各种动态。
2、尝试用水墨进行绘画奔马。
活动一:星月夜(颜料感受画)。
1、感受理解梵高的《星月夜》。
2、尝试用画的方式表现色彩的调和,体验运笔的感受与丰富的色彩。
活动二:风筝(美工)。
1、感受对称美,运用色彩深浅搭配,画出鲜艳的风筝。
2、初步制作简单的风筝,体验自制玩具的快乐!
活动一:雪花飘飘。
要求:初步体验用白色的油画棒在浅灰色底板纸上作画的乐趣。
活动二:冬天的树。
要求:学习线与线的组合、尝试表现冬天的树。
1月。
活动一:服装设计师(美工)。
1、大胆自主设计自己喜欢的服饰,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服装。
2、收拾好桌面,保持地面的清洁。
第二学期。
2月。
活动一:长大了做什么(绘画)。
1、初步绘画不同的职业,能表现人物的动态与工作环境。
2、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合理安排构图,大胆作画。
活动二:美丽的小区(绘画)。
1、学习用远近关系表现不遮挡的与被遮挡的景物,表现出小区的美景。
2、能合理构图布局。
3月。
活动一:变废为宝(美工)。
1、懂得废物利用的好处,乐于参与变废为宝的活动。
2、能积极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展开合理创造,自制玩具。
活动二:打扮我们的教室(美工)。
1、根据集体的计划,开展讨论,分工合作,进行节日布置。
2、有一定的任务意识和坚持性。
4月。
第16周。
活动一:制作小礼品(美工)。
1、能制作设计小礼品。
2、选用不同的材料和不同方法制作小礼品。
活动二:我的名片。
1、了解名片的功能,知道名片能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2、能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的名片。
5月。
活动一:服装设计师(美工)。
1、大胆自主设计自己喜欢的服饰,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服装。
2、收拾好桌面,保持地面的清洁。
活动二:画牛。
1、尝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学习用简笔画的方法来绘画。
2、敢于用流畅的线条大胆表现。
6月。
活动一:上小学后,我想……(绘画)。
1、能画出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坐,走跑等基本动态。
2、进一步增强进入小学的光荣感。
活动二:幼儿自由练习美工制作。
中班。
第一学期。
9月。
活动一:参观美工室。
1、了解美工室的活动要求与注意事项。
2、了解并参观美工室的材料与工具。
3、重点了解这些材料的摆放位置及操作方法。
活动二:我爱涂鸦。
要求:让幼儿认识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能自由的在白纸上进行涂鸦绘画。
活动一:红红的苹果。
要求:能用上下涂色的方法为空白的苹果图上红颜色。
活动二:开火车。
要求:乐意参与活动,并能大胆的画长长的线条。
活动一:玩彩泥。
要求:认识橡皮泥,自由玩泥、激发兴趣。
活动二:好看的饼干。
要求:学习搓、压的技能,乐意用彩豆装饰小饼干。
活动一:雪花飘飘。
要求:初步体验用白色的油画棒在浅灰色底板纸上作画的乐趣。
活动二:冬天的树。
要求:学习线与线的组合、尝试表现冬天的树。
1月。
活动一:七彩糖果。
要求:尝试用泥团、糖纸包装做成糖果。
第一学期。
2月。
活动一:彩色的花布。
要求:幼儿会用辅助材料进行印章画。
活动二:多彩的树叶。
要求:幼儿学习为树叶涂上相应的颜色。
3月。
活动一:彩色的雨滴。
要求:幼儿初步体验用“点”“提”的动作从上往下,一下一下的点画雨滴。
活动二:苹果树。
要求:尝试运用水粉笔、水粉颜料勾图苹果。
4月。
活动一:水果宝宝真好看。
要求:尝试用手指团纸、捏紧,初步会用糨糊粘贴,保持画面整洁。
活动二:小鱼吐泡泡。
要求:能用印章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5月。
活动一:糖葫芦。
要求:探索制作糖葫芦的制作方法,学习制作糖葫芦。
活动二:图形灯笼。
要求:初步学习连接粘合的方法,会正确使用糨糊。
6月。
活动一:彩链真漂亮。
要求:学习按物体排列的次序制作彩旗、彩链。
活动二:幼儿自由练习美工制作。
【幼儿园声乐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幼儿园的教学计划08-27
幼儿园教学计划(精选)07-05
幼儿园教学计划06-12
幼儿园的教学计划04-27
【精选】幼儿园教学计划05-20
幼儿园教学计划[精选]07-06
幼儿园教学计划09-12
幼儿园教学计划【精选】07-22
幼儿园教学计划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