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优秀主题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含反思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优秀主题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含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名称:
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目的:
1、通过幼儿自主探索,了解玩具发声的各种方法。
2、初步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准备:
各种玩具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是幼儿生成活动的契机。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近期的兴趣点以及已有的经验基础,从而生成新的主题活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近期我班幼儿对于声音非常敏感,针对他们这一需求,故生成了声音这一主题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一活动中,幼儿发现玩具也会发出声音,但究竟怎么会发出声音则是一知半解,于是我便预设了会发出声音的玩具;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玩具,旨在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操作和尝试,了解玩具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愿望和兴趣。
活动过程:
(一)启发提问,引起兴趣:
通过游戏,引出声音的主题。
(二)第一次探索:
1、 激发幼儿让玩具发出声音的愿望。
2、 幼儿探索电动玩具的发声方法。
(三)交流讨论:
1、 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让玩具发出声音的。
2、 引导幼儿说出:开关;了解开关的作用。
(四)第二次探索:
1、 启发提问,激发幼儿帮助其他的玩具发出声音。
2、 幼儿第二次探索,尝试用其他方法来让玩具发出声音。
3、 引导幼儿用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进行尝试。
(五)讲评:
1、 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2、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方法的名称,如:捏、拉、摇、敲;大家一起做动作。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方式实质上是一种刺激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刺激听觉感官,示范法、观看法刺激视觉感官,练习法、游戏法综合刺激各种感官;因此,教学方式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能否发挥出它应有的刺激性。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幼儿园小班优秀主题教案《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含反思】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优秀主题教案《青蛙》含反思04-05
幼儿园小班优秀主题教案《认识大象》含反思04-06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蜗牛》含反思04-03
幼儿园小班教案含反思05-24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活动《夏天》含反思08-29
幼儿园小班教案含反思(经典)05-28
幼儿园小班教案含反思15篇(优秀)05-28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活动《动物朋友》含反思06-15
幼儿园小班教案含反思【优选】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