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教学设计>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1 07:03:3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能用报纸条卷曲固定成鱼的外形,并设计装饰鱼的花纹。

  2.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各种各样的鱼

  材料准备:“报纸鱼”范例、报纸、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大海妈妈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报纸,引出课题。

  1.(出示一条“报纸鱼”)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这条鱼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2.谁想来摸一摸这条报纸鱼呢?(请小朋友来摸一摸鱼的外轮廓)

  3.你摸到了什么!这是鱼的什么?

  (这是鱼的轮廓,在小朋友们制作鱼的轮廓时,一定要将纸棒卷的细细的紧紧的',这样轮廓硬硬的,鱼才能游得快。)

  二、师示范讲解:

  1.师讲解操作方法

  鱼宝宝该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对了,要做一条美丽的鱼宝宝首先要将鱼的轮廓折好哦!告诉你们哦,折轮廓还有一首有趣的儿歌呢,下面一边听儿歌,一边看老师卷纸棒吧。(折一折,卷一卷,拧一拧。)纸棒做好啦!

  做好了鱼的轮廓,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制作报纸鱼啦!做一条怎样的小鱼呢?(瘦瘦的、长长的、胖胖的……)找到纸棒的中间点,将纸棒卷曲,两头交错成鱼尾形状,用粘纸将交错部分粘合,瞧,鱼的外形做好啦!

  鱼的形态还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做一条圆圆的胖胖的鱼,也可以做一条扁扁的瘦瘦的鱼。希望等下小朋友们能做出和老师不一样的鱼。(引导幼儿变化出多种鱼的形态)

  鱼的外形做好啦,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呢?对了,我们要来为鱼设计衣服啦,你们可以利用报纸剪成任意形状的图形来装扮到鱼的身上。最后别忘了做上鱼鳍和鱼尾巴哦。

  2.老师导入操作情景

  看,谁来啦?(大海妈妈)

  大海妈妈想念他的鱼宝宝,你们愿意来帮助大海妈妈来找到他的鱼宝宝吗?

  3.引出难题

  (1)教师手拿半成品报纸鱼:“做好了鱼鳞、鱼鳍和鱼尾巴,看看这条报纸鱼还少了什么?”(眼睛)

  (2)“鱼的眼睛可以怎么做?”

  (3)“报纸鱼的头部是镂空的,眼睛该怎么贴上去呢?”

  (4)“关于鱼眼睛到底该怎么贴,请小朋友们自己动动脑筋,想想办法。”

  4.老师讲解操作要求:

  (1)卷鱼的时一定要将报纸条搓紧,卷的细细的做出来的鱼才好看,卷好后用透明胶或者双面胶固定。

  (2)在装饰鱼鳞的时候鱼身上的花纹需要自己设计,设计出自己的特色,当然也别忘了鱼鳍和鱼尾的装饰。

  (3)最后,请小朋友们把做好鱼宝宝送到大海妈妈的怀抱里!

  三、幼儿操作:

  1.可以提示部分没有想出固定鱼眼睛方法的幼儿注意鱼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儿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废纸放进中间的框内。

  3.幼儿之间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师适时指导部分有困难的幼儿。

  四、讲评

  1.你们帮大海妈妈找到了好多的鱼宝宝呀,大海妈妈心里可高兴啦!

  2.让我们来看看哪一条鱼宝宝最漂亮,花纹最特别吧?

  你最喜欢哪一条鱼宝宝身上的图案,为什么?

  谁来说说你用了什么办法把鱼宝宝的眼镜固定住的?

  3.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鱼宝宝睡着了……(音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欣赏吴冠中的树林作品,初步了解绘画风格,感受点、线、面组合的美。

  2、尝试运用点、线、面组合表现树林,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宣纸、记号笔、炫彩棒、水、小水桶

  活动过程

  一、想象讨论

  1、今天许老师带来了一段录音,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听树林里的鸟声)

  教师:这是什么声音?仔细听!(小鸟的声音)

  师:这可能是什么地方?(森林,树林)

  2、刚才好多小朋友都说这可能是树林,告诉你们答案:这是一片树林,树林是怎样的?你见到过的树林里面有什么?谁来和大家说说。

  小结:原来树林里有高高的树,花花草草,还有可爱的小动物,真的很美。喜欢树林吧?

  二、欣赏感受

  1、PPT配乐欣赏吴冠中的3幅树林作品

  过渡:“出示吴冠中的照片”有一位画家爷爷和我们大家一样,他的名叫吴冠中,这位爷爷他的名字叫吴冠中,和我们一样特别特别喜欢树林,每每到了树林里去呀,他就会仔细观察,用他的画笔描绘出树林的美好的样子,想不想看看他的画?一起去看看吧!

  爷爷画的树林和我们平时画的树林一样吗?

  孩子们,看了三幅作品,美不美?爷爷画的树林是怎样的?谁来告诉我。(有很多颜色、有树枝,这些树粗粗细细的)爷爷画了多少树?这些树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结:小朋友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吴冠中爷爷画的树有粗有细,有的远的,有近的,有直直的,有弯弯的,而且树皮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花纹,真漂亮。我们再来仔细看一幅画。

  2、重点赏析作品《树林》

  教师提问:这棵树干是什么样的?(一点一点的点子花纹,你还发现有别的花纹吗?)

  这棵树皮上除了有点子花纹,还有线条卷卷的像蜗牛壳,棒棒糖、陀螺,像这样的卷卷的环形的花纹。还有什么花纹?平时你画花纹的时候会用这种吗?不太敢用。不过爷爷这么一画好看吧,块面的,像什么(辫子的块面花纹)?刚才我们说到了树有粗粗的,细细的,看看爷爷是怎么画的?

  两根直线离得远远的,树的树干就变得怎么样?(粗粗的),那两根线条离得近近的呢?看看是不是细细的?如果还要让它细怎么办?一根线条也能代表一棵树。短短长长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向各个方向伸展,就成了树枝。然后再来用各种颜色画上点子花纹还有短线条的线条花纹,螺旋线,还有我们平时不敢用的块面花纹。吴冠中爷爷就是用这些点子、线条、块面组合在一起就画出了这么美,这么好看的树林。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仔细的品味一下吴冠中爷爷的树林。

  3、PPT配乐讲述,完整欣赏4幅树林作品。

  “清晨,听着小鸟的歌声,让我们漫步到树林中,近处有几棵高高的白桦树,挺拔地站立在那儿,它们有的粗,有的细,长长短短的,树枝向四面八方伸展,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欢迎你们,欢迎你们。树皮上有像动物脚上的点子花纹,短短长长的线条花纹,还有像辫子一样的大块面花纹组合在一起,让树林变得更美了,不远处还有许多的树笼罩在清晨的雾气中,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树林里的点点小花随风飞舞,好像他们也在欣赏树林的美。我爱自然界的树林,我要用我的画笔画出最美的树林。”

  三、创作表现

  1、孩子们,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也来画一画像吴冠中爷爷这样的树林。今天老师为你们每个人准备了水彩笔,炫彩棒、小毛笔、还有清水,一会儿,用水彩笔画树干,树枝和点子,然后用炫彩棒好看的颜色点上树林里的小花小草,在树皮上也可以装点一下。一会儿,等你把树林画完了以后,记得有一件小秘密要做,请你记得用毛笔沾点水给你的树林里的树喝点水,一会儿大家来说说给小树喝点水以后你的树林变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孩子们四张桌子,4人一组,找人少的地方自己安排。

  2、引导幼儿学学吴冠中,用点、线、面组合表现树林的独特美。

  3、鼓励幼儿适当添画树林中的其他景物。

  四、分享交流

  这就是我们的树林,看看爷爷的树林,再看看我们的'树林,美不美?为自己鼓鼓掌。刚才看爷爷画树林的方法,我们也学会了,告诉大家,你的树林用了什么方法画的?你觉得你的作品里哪里特别好看?给大家介绍介绍。发现秘密了没有?给小树喝点水怎么样?给小树喝过水以后,晕染开了。是不是我们的每一幅画给小树喝了水后有点水墨画的感觉?所以许老师说叫你给你的小树喝点水,后面秘密然让你们找,看样子你们都已经找到了。这种方法在以后在别的作品里也能试试,小树喝点水,东西喝点水,有点水墨的感觉。孩子们,接下来许老师要来问问你,有没有在你的作品里用到了吴冠中爷爷也没用过的方法?你们用了吴冠中爷爷的点、线、面组合在一起,画出了这样好看的树林,用了许老师给的一个小小办法给小树喝点水,出现了不一样的水墨效果。你还能用其它的办法让你的小树林跟别人不一样吗?吴冠中爷爷画的树林很有特色,因为他的树林和别人画的树林有那么一点不一样,我们学了他的办法,但是我们还有创新,跟吴冠中爷爷画的树林画得有点不同,有自己的风格,就会更有变化。我们平时在区域活动中也来画树林,到时候你看看你想到的一些新办法用进去以后,让你的树林是不是变得更漂亮,更特别,以后我们再试试,好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广东建筑的风格与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并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

  3.在观察与发现中,对广东建筑感兴趣。

  活动准备

  西关大屋、锅耳建筑、骑楼、围屋、碉楼等多媒体建筑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多媒体,引起兴趣

  你喜欢那一个建筑?看到这些建筑你有什么感觉?

  3.介绍岭南建筑

  教师分别介绍广府建筑、客家建筑和潮汕建筑三种风格的建筑,并附图让幼儿观赏和认识。

  4.探究喜欢的建筑

  (1)幼儿分组,每组一种建筑图片,观察建筑的外形、门窗、

  颜色、图案等特征,并画在记录表上。

  (2)每组选代表分享本组的发现,说说本组最喜欢此建筑的哪个地方?

  5.请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岭南建筑。

  活动延伸

  欣赏中国各地的建筑,如上海石库门、北京四合院、安徽徽派建筑等。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欣赏生活中盘子的美丽花纹及色彩。

  2.尝试用中心对称的方法装饰圆盘。

  3.感受中心对称装饰的均衡美,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图案中心对称的盘子欣赏课件一套,一次性盘子若干,红、黄、蓝等各种水粉颜料,双头棉签,湿抹布、调色盘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每天吃饭,我们桌子上都用各种盘子装菜,请问你家用的是什么样的盘子?

  二.欣赏图案中心对称盘子的课件

  1.重点欣赏第一幅画面:盘子上有什么样的花纹?盘子上除了花,还有什么线?花和线是怎么组合的?

  2.重点欣赏第二幅画面:这只盘子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中间是什么花纹?旁边有什么花纹?这些花纹是怎么排列的?这个盘子有几层花?

  3.介绍中心对称的装饰方法。

  教师小结:用中心对称方法装饰的盘子看上去很整齐、很有规律,有一种节奏的美。

  三.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1.尝试用中心对称的方法来装饰盘子。

  2.注意色彩的'搭配。

  3.幼儿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作品

  1.将幼儿装饰好的盘子用大头针固定在前面的KT板上展示。

  2.教师提问:你装饰的盘子是哪个?你用了哪些颜色?用什么样的花纹来装饰的?编辑:cicy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了解孔雀的主要外形特征,感受孔雀的美;

  2、在欣赏的基础上能运用不同的图案来装饰孔雀的身体。

  环境创设

  孔雀图片若干,范画一幅,幼儿绘画材料。

  重点与难点

  能运用不同的图案来装饰孔雀。

  活动过程:

  一、了解孔雀:

  1、 师:“你们见过孔雀吗?你看到的孔雀是怎么样的?”

  请幼儿谈谈自己见到的`孔雀的外形。

  2、 呈现孔雀的图片,请幼儿欣赏,感受孔雀的美:你觉得孔雀美吗?美在什么地方?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感受作品:

  1、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这是什么画,它用了哪些图案来装饰孔雀?

  请幼儿欣赏范画,感受图案的丰富和美丽。

  2、依次请几个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图案画在黑板上,进一步感受图案的丰富。

  3、感受重叠:

  请幼儿仔细看孔雀的羽毛,看看范画是怎样将重叠的羽毛表现出来的。

  三、幼儿绘画:

  要求:能将孔雀的外形表现出来;尝试运用不同的图案来装饰孔雀,尤其是要将羽毛表现得丰富些。

  四、讲评:

  呈现几个幼儿的作品,请幼儿一起说说哪里画得好,哪里还要再改进。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6

  活动目标:

  1.掌握制作不倒翁的方法,了解乒乓球等材料底部所装物品的材质

  与位置对不倒翁的影响,了解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2.能设计、制作出不同造型的不倒翁,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喜欢动手制作不倒翁,体验自制不倒翁不倒带来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孩子们有玩不倒翁的经验。

  物质准备:不倒翁课件,不倒翁玩具,半圆形彩纸、乒乓球(提前剪去三分之一)、鸡蛋壳、海洋球壳等材料,橡皮泥、小石子,彩色水彩笔、毛线、扭扭棒、双面胶、胶带、剪刀,装饰材料(小眼睛、小彩纸等)

  空间准备:幼儿围桌子坐成 4 组。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玩不倒翁”,发现不倒翁的`特点及不同,感受不倒翁不倒的有趣。

  提问:不倒翁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结:不倒翁因为怎们摇晃也不倒而得名,真是有趣。

  它们的造型不一,有动物、人物,个个表情生动、色彩鲜艳、

  造型各异,但是它们的底部都是圆圆的、光滑的球状面。

  二、图示梳理,幼儿掌握不倒翁的组成及制作方法。

  1.提问: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山东省商务厅幼儿园

  小结:有一个沉沉的物体,牢牢的固定在中心位置不掉,所以不倒。

  2.提问:不倒翁有几部分组成?

  小结: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面是圆圆的、光滑的球状面做底壳,上面是各种造型做顶部。

  3.提问:选择什么材料做底部?沉的物体固定在什么位置?怎么制作上面的帽子?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造型?

  4.提问:制作不倒翁需要哪几个步骤?

  小结:制作不倒翁需要四个步骤,第一步选取底壳材料;第二步将沉的物体牢牢固定在底壳中心位置;第三步设计与众不同的造型;第四步上下粘合,制作完成。

  三、制作“不倒翁”,能设计、制作出不同造型的不倒翁,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提问:你想设计一个什么造型的不倒翁?怎样让不倒翁在摆动时不倒?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和同伴分享。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开展“不倒翁比赛”,幼儿体验不倒翁不倒的成功感。

  1.玩转不倒翁,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2.教师提升幼儿对于制作不倒翁美的经验。

  3.组织幼儿玩一玩,比一比谁的不倒翁摆动幅度大,好看又不会倒。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1、能够在画纸上合作涂色,并通过勾边凸显不规则色块。

  2、大胆借助色块的形状,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动物形象。

  3、感受借形想象画的乐趣,体验同伴合作绘画的成功感。

  活动重难点:能从不同角度积极大胆地进行想象添画,完成各种动物形象的创作。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动物的外形特征有基本的了解。

  2、白色绘画纸、色块背景板、排刷、排笔、各色颜料、纸巾;课件《动物王国》、背景音乐、风车展板。

  活动过程:

  一、创设“捉迷藏”的情境,鼓励幼儿大胆涂抹不同形状的`色块。

  创设“捉迷藏”情景,引起幼儿兴趣,提出要求。

  师:今天我们要和动物们玩捉谜藏的游戏,它们来藏我们来找。

  游戏要求:

  1、5 人一组合作涂色、不留白、保持画面整洁。

  2、幼儿合作快速涂不规则色块。

  二、观看课件,梳理幼儿对动物特征的知识经验,掌握“借形想象”的绘画方法。

  1、观看课件,梳理幼儿对动物特征的知识经验。

  提问:这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明显特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出示色块背景板,掌握“借形想象”的绘画方法。

  提问:你找到的动物藏在哪个颜色里?请你把它用黑笔勾画出来。

  小结:勾边可以让动物身体的轮廓更加清晰。

  提问:这个形状猜猜看像什么动物?为什么?怎样让它更像?

  小结:添画眼睛和明显特征很重要。

  提问:现在换个方向来看,你还能发现哪些动物?

  小结:不同的方向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创作灵感。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师:还有许多动物藏在你们刚才涂色的画纸上等着我们去找出来呢!

  请你们用笔先把色块的形状勾画出来,想一想这个动物可能是谁,再为它添画眼睛、花纹以及特征。看看哪一组找的动物最多。

  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用合适的花纹进行装饰凸显动物们明显的外形特征。

  四、分享交流。

  引导语:小动物们都被找出来了,一起来看看都有谁。提问:你找到了什么动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们还发现小动物们的明显不同吗?

  小结:明显的特征是快速找到小动物的好方法,同样形状的色块可以是不同的小动物,不同形状的色块也可能是相同的小动物,一个色块可以分成两个动物,两个色块也可以组合成一个动物, 同一个色块变换方向看还可以变成不同的小动物。

  五、课后延伸

  1、鼓励孩子们积极愉快地分享自己活动的经验和方法。

  2、通过风车转动产生的不同视角引导孩子们进一步观察找出更多动物形象,不断提高观察力、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激发学习探究兴趣。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8

  活动过程:

  1. 导入: “小朋友,现在我们先来看一段录相”

  “录相看完了,谁能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啊?”

  幼:清洁工在扫地,在打扫卫生,在检垃圾。

  师:那你们想一想,要是没有这些清洁工阿姨,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幼:很脏,垃圾很多

  师:清洁工阿姨,叔叔为了保持我们城市的清洁,非常辛苦。我们大家都很感谢他们,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该送给他们什么礼物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感谢呢?幼:花、贺卡

  2. 示范、讲解做贺卡的方法

  师:有的小朋友说啊,可以做贺卡送给他们,那我们今天就来做贺卡,好不好啊? 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张老师已经做好了几张贺卡,你们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师操作,把几张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个更好看的像灯笼一样的贺卡了!

  师:恩,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待会你们做的`时候可以和老师做一样的,也可以做不样的,我要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较能干,可以做出不样的?

  3. 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4. 展示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说出一句感恩的话。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洁工为我们大家服务

  2.把分开的心形图画粘贴起来,

  3. 用感恩的心情去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 收集有关清洁工的录相。

  2. 剪刀、画笔、油画棒、纸。

  3. 歌曲《感恩的心》。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9

  一、活动名称:奇妙的魔术画

  二、重点领域:艺术

  三、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的变化,探索、了解魔术框的变化原理

  2、大胆尝试,展开想象利用间隔绘画的方法进行创作

  3、积极参与,在创意画游戏活动中体验快乐

  四、活动准备

  黑色画框、画纸、画笔、彩笔、透明胶带

  五、活动过程:

  1、魔术画框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魔术,想看吗?

  ——月亮不见了,太阳出来了,鸡蛋宝宝变成了小鸡,鱼被吃掉了。

  2、认识画框,探索画框的奥秘。

  ——原来这些画都藏在黑色的画框下面,拉动画框下的纸,奇迹就出现了。

  ——让我们再来变一次吧!

  3、讲解示范,带领幼儿观察画框的特点,解开画框奥秘。

  ——我们用黑色卡纸做成画框,画框的`每格间距相同,在画框下面放一张白纸,进行作画。

  ——今天我们来画毛毛虫,在画框中白色的地方开始绘画,画好毛毛虫,拉动画框下的白纸,将毛毛虫藏起来,接着在白色的地方花蝴蝶。

  ——毛毛虫和蝴蝶画好了,让我们一起来在变一次魔术,左右拉动画纸,毛毛虫和蝴蝶分别出现。

  ——给画好的画涂上漂亮的颜色,彩色的画就完成了。

  ——魔术画框不仅可以变,还会动。瞧,蝴蝶飞起来啦!是不是很神奇,你们想不想来制作呢?

  4、幼儿尝试动手操作,体验乐趣。

  ——你变的是什么?(月亮变太阳、小树苗变大树、鸡蛋变小鸡)

  ——请小朋友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分享你的作品。

  微反思:在这节创意美术活动中,我们通过魔术般的绘画方式,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体现了幼儿美术教学的目标和价值。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10

  课程目标

  1.了解蝴蝶的飞舞和停止的造型。

  2.观察蝴蝶翅膀线条的规律,学习用线进行有规律的装饰。

  课程准备

  蝴蝶视频、黑色记号笔人手一只、 PPT、卡纸

  课程过程

  一、播放蝴蝶飞的视频,引发孩子的兴趣

  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蝴蝶。

  2、这些蝴蝶都在干嘛呢?

  小结:这些蝴蝶有些在天空中飞舞,有些停在花朵上休息,还有的在草地上休息。原来昆虫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造型。

  一、每组出示蝴蝶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蝴蝶。

  1、蝴蝶长的有什么特点呢?形状有什么不同。

  小结:蝴蝶的身体是小小的,有一对触角,有一副非常大和漂亮的翅膀。飞起来的蝴蝶,翅膀是立起来,不能看到完整的翅膀;停着的蝴蝶,能看到两只翅膀,而且蝴蝶的翅膀是由各种各样的线条组成。

  2、蝴蝶造型的线条线画。

  外形:看看蝴蝶的形,看蝴蝶翩翩起舞的时候,蝴蝶的翅膀是怎样变化,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变化的。

  出示一个最基本的蝴蝶形,当蝴蝶的翅膀在飞起来运动的时候,线条发生了变化,用红色的笔进行飞起来的线条起伏变化,再次运动,用蓝色线条对蝴蝶的飞行起伏变化,三种不同形态下的蝴蝶。翅膀的外形是动态进行变化的`。

  叠加:看两个翅膀组合的时候是怎么组合的呢?一前一后遮挡关系,两个翅膀重叠的时候是怎样的。

  3、蝴蝶的翅膀的装饰

  蝴蝶翅膀上的图案都是有规律的,请小朋友来找找。

  沿着翅膀外围的边缘是怎样的?

  里面的图案和分布是怎样的。

  二、幼儿操作

  1、交代要求

  蝴蝶的美是艺术家都喜欢画的,今天我们也来当小画家,画漂亮的蝴蝶,重点是画蝴蝶的形和翅膀上的图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只勾线笔,用勾线笔画出一只美丽的蝴蝶。

  2、介绍材料

  每组桌子上,有垫板、纸、记号笔、剪刀。

  3、修剪轮廓

  蝴蝶的造型画完之后,用剪刀把外面的轮廓沿边剪下来。看看自己画的蝴蝶适合飞在哪里,把它贴在背景上。

  三、收拾整理,集中分享

  1、小朋友们画好之后,把材料都放回中间的篮子里,保持桌面干净。

  2、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画的蝴蝶是怎样的。

  课程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蝴蝶飞舞叠加部分的重难点掌握的不是太好,只有小部分孩子能够掌握到蝴蝶翅膀叠加。但是孩子们在装饰蝴蝶翅膀的部分,基本能仔细观察,翅膀的沿边是怎样装饰,翅膀的内在对称关系,用不同的对称线条装饰。最后用剪刀沿着外轮阔修剪,粘贴在背景情景图上,使幼儿从欣赏蝴蝶的美,感受蝴蝶的美,再到呈现蝴蝶的美。

  第三环节中,孩子们的美术素养和常规也得到充分发挥,将桌面的纸屑收拾整理干净。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11

  大班美术:圣诞树

  活动目标

  1. 认识圣诞树,知道圣诞树的特征与由来。

  2. 能够拼贴圣诞树,添画装饰并用不同材料表现背景雪。

  3. 感受节日的气氛,乐于参与绘画手工活动。

  活动准备

  1. 教具:(1)圣诞PPT及音乐,装饰物范画表,圣诞树范画;

  (2)利用圣诞老人、雪花布置圣诞作品展示栏。

  2. 学具:(1)红、黑、蓝、紫、橙画纸;

  (2)绿色三角形树冠及灰色长方形树干;

  (3) 幼儿人手一盒蜡笔、胶水;

  (4) 盐、白颜料、棉签、棉花、纸屑若干。

  活动过程

  1. 让我们拥有一颗圣诞树

  (1)出示Flash故事:让我们拥有一颗圣诞树

  (2)师:圣诞树是一棵什么树?猫先生一家从哪儿得到了圣诞树?

  (3)小结:原来圣诞树是杉树或者柏树,我们可以去林场里找到圣诞树。

  2. 美丽的圣诞树

  (1)师:看了猫先生家的美丽圣诞树,小朋友想不想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圣诞树?

  (2)师(出示拼贴好的圣诞树):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颗圣诞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圣诞树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的树冠、长方形的树干)

  (3)师:这棵圣诞树是怎么拼贴出来的?

  (4)出示PPT:现在画纸底部贴上树干,接下来从下往上贴树冠,三角形树冠的.顶部可以重合一部分。

  (5)师:圣诞树已经贴到了我们的画纸上,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拥有一棵漂亮的圣诞树呢?可以装饰一些什么呢?

  (6)教师出示圣诞树各部分的装饰物范画:树身、树下、树顶的装饰物

  (7)播放音乐“平安夜”,幼儿操作,装饰圣诞树。

  3. 雪中的圣诞树

  (1)师:我们的圣诞树已经装饰的非常漂亮了,想不想让它更漂亮?看看老师是怎么装饰的?(加上了雪的背景)

  (2)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材料:这一幅老师是用什么材料表现背

  景雪的?(出示盐)这一幅呢?(出示棉花)第三幅?(出示纸屑)第四幅?(出示颜料和棉签)

  (3)教师示范用棉花表现雪:雪花可以落在什么地方?(地上、天空、树上)在下到雪的地方涂上胶水,地上涂多一些,天空涂少一些,然后贴上棉花。最后老师撒上漂亮的彩色丝丝来装饰圣诞树。

  (4)播放音乐“欢乐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 展示与评价

  (1)将幼儿作品贴到展示栏中。

  (2)师:今天我们用点点说说的游戏请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3)儿歌:点点说说,点点说说,点到是谁谁就说。

  (4)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装饰了什么?用什么材料来表现雪的?

  5. 分发圣诞礼物

  (1)师:小朋友们知道吗?圣诞老人会把圣诞礼物放到美丽的圣诞树下,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听到音乐就睁开眼睛。

  (2)教师带上圣诞帽,播放音乐“铃儿响叮当”:看!圣诞老人把礼物放到了圣诞袜里,看看有什么呀?

  (3)教师分发圣诞礼物。

  活动反思

  在圣诞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觉得安排这样一次教学活动是比较合适的,可以让孩子感受节日的氛围,激发孩子对节日的期待。

  活动的第一环节我选择了一个圣诞树的故事来导入,通过了解猫先生一家去林场选圣诞树,然后装饰圣诞树的过程让孩子认识圣诞树是杉树或柏树,并了解圣诞树来自林场。

  活动的第二环节我让幼儿拼贴圣诞树并用蜡笔进行装饰,在以前的的活动中幼儿已经掌握相关拼贴和添画的技巧,因此我仅仅出示了一些画好的可装饰的礼物及装饰,并未示范操作,从幼儿的操作效果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幼儿的圣诞树上装饰了各种彩带和礼物,但是我对这个环节幼儿的操作时间把握不正确,幼儿贴和画的过程比较慢,因此活动超时了许多,我觉得圣诞树可以活动前贴好,省略贴这一步骤,相信时间上的安排会更合理。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感知和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雪,从效果上来说,幼儿的操作效果非常突出,而且装饰的彩丝也适得其彰。

  活动的结束部分以小游戏来请幼儿自评,幼儿的介绍比较完整。接下来的分发礼物掀起了活动的高潮,幼儿在音乐声中充分体验到了圣诞节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12

  活动目标:

  1.运用线条、图形和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设计边框。

  2.尝试根据自己的意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绘画。

  3.愿意关爱他人,体验活动的快乐。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人手一份。

  2.边框装饰示范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小鸭子"生日,谈话引出话题。

  教师:今天是小鸭子的生日,你想不想亲手做一份礼物送给它?

  教师:除了大家说的这么多想法,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把祝福和礼物传给小鸭子呢?(写信,做生日卡片)(出示生日卡片)。

  二、欣赏范画,探索生日卡的制作方法。

  教师:为了让生日卡可以更加的漂亮,我们先要为生日卡装饰上边框。

  教师:瞧,这是老师制作的生日卡。你们看老师是怎么装饰的?这上面有哪些图案?有哪些图形?有哪些线条呢?(逐个的领着他们把图案,图形,线条念一遍)

  1.(出示图形)除了**图形,还有哪些图形呢?

  2.(出示图案)像小草、小花……这些叫做图案,可以用来装饰边框。

  3.(出示线条)小朋友平时画的直线、波浪线……也可以装饰边框。

  (1)瞧,这些就是用各种图案、图形和线条来装饰的生日卡,漂亮吗?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有规律的)它们是怎么样排列的呢?(一个一个、一个两个间隔有序地排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有序的排列的。(带着小朋友一起念:苹果,花,苹果,花……。

  (2)我们还可以把图形、图案和线条组合起来装饰边框,图案和图形组合,或者线条和图案组合都可以。瞧它们是怎样排列的?这样呀,可以使边框看上去更加的整齐,更加的漂亮。

  4.教师:边框装饰好了,你想把什么祝福送给小鸭子呢?把你的祝福画在边框的'里面。

  (三)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地装饰边框。

  教师:小朋友的想法真好,现在就请你把你的祝福画在生日卡上,别忘了先画上漂亮的边框哦!那么大家开始行动吧!

  (四)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在相互谈话中,体会感激的含义。

  1.教师:和你的好朋友讲一讲,你送给小鸭子的祝福是什么?

  2.教师:那么,我们一起把做好的生日卡送给小鸭子,然后和小鸭子一起去庆祝吧。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感恩节即将来临,幼儿在美工区还可以利用画边框的方法制作卡片,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1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正确的执笔姿势画出螃蟹的主要特征;

  2、幼儿初步掌握中锋、侧锋的运笔法,并尝试表现出浓、淡墨变化;

  3、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范画:螃蟹。

  2、毛笔、墨汁、颜料、调色盘、笔洗、垫纸、吸水巾。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打一动物)谜底:螃蟹

  二、展开

  1、出示范画,引发幼儿作画兴趣。

  (1)提问:“这是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螃蟹”,说出螃蟹的主要特征;

  (3)教师用正确的词汇小结螃蟹特征。

  (4)提问:“这叫什么画?”引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2、教师示范螃蟹的画法

  (1)教师演示身体的画法——淡墨侧锋画身体;

  提问:“老师是如何用笔的?”引导幼儿观察侧锋的运笔法。

  (2)教师演示螃蟹“螯”的画法——浓墨中锋画螯;

  --画螯时和画身体用笔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观察中锋的运笔法。

  --画身体的墨色和画螯的墨色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对比后,感受浓、淡墨的变化美。

  (3)请幼儿画出螃蟹的腿和眼睛,教师重点点评执笔。

  (4)教师小结螃蟹的基本画法。

  (5)启发幼儿说出可以添画的景物。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注意指导幼儿执笔及运笔方式;

  (2)启发幼儿添画相关事物;

  (3)提醒幼儿注意画面、衣物的清洁,养成良好作画习惯。

  4、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1)请画好的幼儿将画贴在板面上,相互欣赏;

  (2)请个别幼儿说说小螃蟹(作品中)在做什么?教师点评;

  (3)教师粘贴“快乐的小螃蟹”字样,构成一幅完整的展览板,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14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利用折、剪等多种技能大胆想象设计出造型新颖的手提袋。

  2、引导幼儿用学过的花纹或自身创作花纹装饰手提袋,要求花纹匀称、鲜艳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长方形白纸每人一张,笔,剪刀,胶棒,范样。

  知识:

  幼儿能够掌握几种装饰花纹,能够使用剪刀。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手提袋。

  难点:

  幼儿裁剪的花纹要均匀,装饰花纹要有连贯。

  活动方式:

  集体、个别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范样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范样请幼儿观察。老师做的手提袋有那几种?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二、展开

  1、教师讲解立体型手提袋的制作方法。

  将正方形纸短边对折两次,在不开口的'一方剪出一排花纹。将纸打开至短边对折一次的状态。将剪开的小三角形向下翻折,涂上颜色。将对折的两面粘贴起来,粘贴上把手。一个手提袋制作完。将制作好的手提袋再装饰上漂亮的花纹。

  2、幼儿园里要举行手提袋制作大赛,你们想参与吗?刚才陈老师教给小朋友们制作了一个立体的手提袋,你们也可也发挥想象力制作其他形式的手提袋。最后我们来评出竞赛的一、二、三等奖。

  3、幼儿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幼儿:

  (1)剪刀的平安使用。

  (2)用剪刀剪的方向。

  (3)提包两面的粘贴和把手地粘贴。

  4、作品将评。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到白板上。

  (1)提包制作的完整。

  (2)美观。

  对选出的设计师颁发奖品。

  三、结束

  1、幼儿收拾资料。

  2、教师将优秀作品放到美术区展示。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15

  设计意图:

  本学期,我们采用了“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在艺术领域有一节《花瓶设计与装饰》活动,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花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图画本上设计出了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花瓶,活动结束后仍然感觉意犹未尽。于是,我结合孩子们的这一兴趣,搜集了各种瓶子,孩子们可以通过动眼、动脑、动手的过程把自己的探索欲望、创造欲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装饰出来的花瓶还具有实用价值,用它装饰教室不仅让孩子们时时感受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处处体验创造美的存在。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包、扎、绕的技能,并对玻璃瓶进行装饰。

  2、体验废旧物品再利用以及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花布、布条。

  2、照片、数码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展示照片: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酒瓶、罐头瓶、饮料瓶)各种花色、形状的布以及布条、绳子,引出主题。

  1、老师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好多这样的东西,扔了挺可惜的,孩子们帮我想想办法,能用它们做些什么呢?

  2、幼儿讨论,引出主题:把玻璃瓶子装饰成花瓶。

  二、幼儿观察,并根据已有经验探索装饰的方法。

  1、我们平时见到的花瓶身上哪个地方有装饰?

  (瓶口、瓶颈、瓶腹)

  2、这些布、绳子怎样装饰,才能让瓶子变得漂亮呢?幼儿动手尝试装饰的方法。

  三、教师总结幼儿探索的方法,给予鼓励和肯定。

  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水平,重点讲解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包、扎、绕的技能。

  四、幼儿动手装饰,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互相之间进行合作。

  2、启发幼儿装饰的有新意和别人的不一样。

  五、介绍评比自己的作品。

  1、幼儿介绍自己制作花瓶的材料、方法,认为最好看的是什么地方。

  2、以插花的形式互相评比,学习别人优点。

  六、装饰教室,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1、用数码照相机拍出幼儿制作的作品,和没有装饰前的碎布、瓶子作比较,让幼儿感受自己创作的成功,以及废旧物品再利用带来的乐趣。

  2、提示幼儿花瓶这么漂亮,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用它装饰我们的教室呢?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02-17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找动物》教学设计01-09

幼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我看到的庙会04-05

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11-04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奇妙的魔术画》教学设计及反思04-03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设计12-06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总结11-27

幼儿园大班艺术教学设计11-13

大班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设计06-14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能用报纸条卷曲固定成鱼的外形,并设计装饰鱼的花纹。

  2.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各种各样的鱼

  材料准备:“报纸鱼”范例、报纸、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大海妈妈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报纸,引出课题。

  1.(出示一条“报纸鱼”)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这条鱼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2.谁想来摸一摸这条报纸鱼呢?(请小朋友来摸一摸鱼的外轮廓)

  3.你摸到了什么!这是鱼的什么?

  (这是鱼的轮廓,在小朋友们制作鱼的轮廓时,一定要将纸棒卷的细细的紧紧的',这样轮廓硬硬的,鱼才能游得快。)

  二、师示范讲解:

  1.师讲解操作方法

  鱼宝宝该怎么做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对了,要做一条美丽的鱼宝宝首先要将鱼的轮廓折好哦!告诉你们哦,折轮廓还有一首有趣的儿歌呢,下面一边听儿歌,一边看老师卷纸棒吧。(折一折,卷一卷,拧一拧。)纸棒做好啦!

  做好了鱼的轮廓,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制作报纸鱼啦!做一条怎样的小鱼呢?(瘦瘦的、长长的、胖胖的……)找到纸棒的中间点,将纸棒卷曲,两头交错成鱼尾形状,用粘纸将交错部分粘合,瞧,鱼的外形做好啦!

  鱼的形态还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做一条圆圆的胖胖的鱼,也可以做一条扁扁的瘦瘦的鱼。希望等下小朋友们能做出和老师不一样的鱼。(引导幼儿变化出多种鱼的形态)

  鱼的外形做好啦,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呢?对了,我们要来为鱼设计衣服啦,你们可以利用报纸剪成任意形状的图形来装扮到鱼的身上。最后别忘了做上鱼鳍和鱼尾巴哦。

  2.老师导入操作情景

  看,谁来啦?(大海妈妈)

  大海妈妈想念他的鱼宝宝,你们愿意来帮助大海妈妈来找到他的鱼宝宝吗?

  3.引出难题

  (1)教师手拿半成品报纸鱼:“做好了鱼鳞、鱼鳍和鱼尾巴,看看这条报纸鱼还少了什么?”(眼睛)

  (2)“鱼的眼睛可以怎么做?”

  (3)“报纸鱼的头部是镂空的,眼睛该怎么贴上去呢?”

  (4)“关于鱼眼睛到底该怎么贴,请小朋友们自己动动脑筋,想想办法。”

  4.老师讲解操作要求:

  (1)卷鱼的时一定要将报纸条搓紧,卷的细细的做出来的鱼才好看,卷好后用透明胶或者双面胶固定。

  (2)在装饰鱼鳞的时候鱼身上的花纹需要自己设计,设计出自己的特色,当然也别忘了鱼鳍和鱼尾的装饰。

  (3)最后,请小朋友们把做好鱼宝宝送到大海妈妈的怀抱里!

  三、幼儿操作:

  1.可以提示部分没有想出固定鱼眼睛方法的幼儿注意鱼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儿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废纸放进中间的框内。

  3.幼儿之间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师适时指导部分有困难的幼儿。

  四、讲评

  1.你们帮大海妈妈找到了好多的鱼宝宝呀,大海妈妈心里可高兴啦!

  2.让我们来看看哪一条鱼宝宝最漂亮,花纹最特别吧?

  你最喜欢哪一条鱼宝宝身上的图案,为什么?

  谁来说说你用了什么办法把鱼宝宝的眼镜固定住的?

  3.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鱼宝宝睡着了……(音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欣赏吴冠中的树林作品,初步了解绘画风格,感受点、线、面组合的美。

  2、尝试运用点、线、面组合表现树林,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宣纸、记号笔、炫彩棒、水、小水桶

  活动过程

  一、想象讨论

  1、今天许老师带来了一段录音,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听树林里的鸟声)

  教师:这是什么声音?仔细听!(小鸟的声音)

  师:这可能是什么地方?(森林,树林)

  2、刚才好多小朋友都说这可能是树林,告诉你们答案:这是一片树林,树林是怎样的?你见到过的树林里面有什么?谁来和大家说说。

  小结:原来树林里有高高的树,花花草草,还有可爱的小动物,真的很美。喜欢树林吧?

  二、欣赏感受

  1、PPT配乐欣赏吴冠中的3幅树林作品

  过渡:“出示吴冠中的照片”有一位画家爷爷和我们大家一样,他的名叫吴冠中,这位爷爷他的名字叫吴冠中,和我们一样特别特别喜欢树林,每每到了树林里去呀,他就会仔细观察,用他的画笔描绘出树林的美好的样子,想不想看看他的画?一起去看看吧!

  爷爷画的树林和我们平时画的树林一样吗?

  孩子们,看了三幅作品,美不美?爷爷画的树林是怎样的?谁来告诉我。(有很多颜色、有树枝,这些树粗粗细细的)爷爷画了多少树?这些树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结:小朋友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吴冠中爷爷画的树有粗有细,有的远的,有近的,有直直的,有弯弯的,而且树皮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花纹,真漂亮。我们再来仔细看一幅画。

  2、重点赏析作品《树林》

  教师提问:这棵树干是什么样的?(一点一点的点子花纹,你还发现有别的花纹吗?)

  这棵树皮上除了有点子花纹,还有线条卷卷的像蜗牛壳,棒棒糖、陀螺,像这样的卷卷的环形的花纹。还有什么花纹?平时你画花纹的时候会用这种吗?不太敢用。不过爷爷这么一画好看吧,块面的,像什么(辫子的块面花纹)?刚才我们说到了树有粗粗的,细细的,看看爷爷是怎么画的?

  两根直线离得远远的,树的树干就变得怎么样?(粗粗的),那两根线条离得近近的呢?看看是不是细细的?如果还要让它细怎么办?一根线条也能代表一棵树。短短长长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向各个方向伸展,就成了树枝。然后再来用各种颜色画上点子花纹还有短线条的线条花纹,螺旋线,还有我们平时不敢用的块面花纹。吴冠中爷爷就是用这些点子、线条、块面组合在一起就画出了这么美,这么好看的树林。我们再来仔细地看看。仔细的品味一下吴冠中爷爷的树林。

  3、PPT配乐讲述,完整欣赏4幅树林作品。

  “清晨,听着小鸟的歌声,让我们漫步到树林中,近处有几棵高高的白桦树,挺拔地站立在那儿,它们有的粗,有的细,长长短短的,树枝向四面八方伸展,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欢迎你们,欢迎你们。树皮上有像动物脚上的点子花纹,短短长长的线条花纹,还有像辫子一样的大块面花纹组合在一起,让树林变得更美了,不远处还有许多的树笼罩在清晨的雾气中,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树林里的点点小花随风飞舞,好像他们也在欣赏树林的美。我爱自然界的树林,我要用我的画笔画出最美的树林。”

  三、创作表现

  1、孩子们,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也来画一画像吴冠中爷爷这样的树林。今天老师为你们每个人准备了水彩笔,炫彩棒、小毛笔、还有清水,一会儿,用水彩笔画树干,树枝和点子,然后用炫彩棒好看的颜色点上树林里的小花小草,在树皮上也可以装点一下。一会儿,等你把树林画完了以后,记得有一件小秘密要做,请你记得用毛笔沾点水给你的树林里的树喝点水,一会儿大家来说说给小树喝点水以后你的树林变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孩子们四张桌子,4人一组,找人少的地方自己安排。

  2、引导幼儿学学吴冠中,用点、线、面组合表现树林的独特美。

  3、鼓励幼儿适当添画树林中的其他景物。

  四、分享交流

  这就是我们的树林,看看爷爷的树林,再看看我们的'树林,美不美?为自己鼓鼓掌。刚才看爷爷画树林的方法,我们也学会了,告诉大家,你的树林用了什么方法画的?你觉得你的作品里哪里特别好看?给大家介绍介绍。发现秘密了没有?给小树喝点水怎么样?给小树喝过水以后,晕染开了。是不是我们的每一幅画给小树喝了水后有点水墨画的感觉?所以许老师说叫你给你的小树喝点水,后面秘密然让你们找,看样子你们都已经找到了。这种方法在以后在别的作品里也能试试,小树喝点水,东西喝点水,有点水墨的感觉。孩子们,接下来许老师要来问问你,有没有在你的作品里用到了吴冠中爷爷也没用过的方法?你们用了吴冠中爷爷的点、线、面组合在一起,画出了这样好看的树林,用了许老师给的一个小小办法给小树喝点水,出现了不一样的水墨效果。你还能用其它的办法让你的小树林跟别人不一样吗?吴冠中爷爷画的树林很有特色,因为他的树林和别人画的树林有那么一点不一样,我们学了他的办法,但是我们还有创新,跟吴冠中爷爷画的树林画得有点不同,有自己的风格,就会更有变化。我们平时在区域活动中也来画树林,到时候你看看你想到的一些新办法用进去以后,让你的树林是不是变得更漂亮,更特别,以后我们再试试,好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广东建筑的风格与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并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

  3.在观察与发现中,对广东建筑感兴趣。

  活动准备

  西关大屋、锅耳建筑、骑楼、围屋、碉楼等多媒体建筑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多媒体,引起兴趣

  你喜欢那一个建筑?看到这些建筑你有什么感觉?

  3.介绍岭南建筑

  教师分别介绍广府建筑、客家建筑和潮汕建筑三种风格的建筑,并附图让幼儿观赏和认识。

  4.探究喜欢的建筑

  (1)幼儿分组,每组一种建筑图片,观察建筑的外形、门窗、

  颜色、图案等特征,并画在记录表上。

  (2)每组选代表分享本组的发现,说说本组最喜欢此建筑的哪个地方?

  5.请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岭南建筑。

  活动延伸

  欣赏中国各地的建筑,如上海石库门、北京四合院、安徽徽派建筑等。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欣赏生活中盘子的美丽花纹及色彩。

  2.尝试用中心对称的方法装饰圆盘。

  3.感受中心对称装饰的均衡美,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图案中心对称的盘子欣赏课件一套,一次性盘子若干,红、黄、蓝等各种水粉颜料,双头棉签,湿抹布、调色盘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每天吃饭,我们桌子上都用各种盘子装菜,请问你家用的是什么样的盘子?

  二.欣赏图案中心对称盘子的课件

  1.重点欣赏第一幅画面:盘子上有什么样的花纹?盘子上除了花,还有什么线?花和线是怎么组合的?

  2.重点欣赏第二幅画面:这只盘子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中间是什么花纹?旁边有什么花纹?这些花纹是怎么排列的?这个盘子有几层花?

  3.介绍中心对称的装饰方法。

  教师小结:用中心对称方法装饰的盘子看上去很整齐、很有规律,有一种节奏的美。

  三.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

  1.尝试用中心对称的方法来装饰盘子。

  2.注意色彩的'搭配。

  3.幼儿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作品

  1.将幼儿装饰好的盘子用大头针固定在前面的KT板上展示。

  2.教师提问:你装饰的盘子是哪个?你用了哪些颜色?用什么样的花纹来装饰的?编辑:cicy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了解孔雀的主要外形特征,感受孔雀的美;

  2、在欣赏的基础上能运用不同的图案来装饰孔雀的身体。

  环境创设

  孔雀图片若干,范画一幅,幼儿绘画材料。

  重点与难点

  能运用不同的图案来装饰孔雀。

  活动过程:

  一、了解孔雀:

  1、 师:“你们见过孔雀吗?你看到的孔雀是怎么样的?”

  请幼儿谈谈自己见到的`孔雀的外形。

  2、 呈现孔雀的图片,请幼儿欣赏,感受孔雀的美:你觉得孔雀美吗?美在什么地方?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感受作品:

  1、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这是什么画,它用了哪些图案来装饰孔雀?

  请幼儿欣赏范画,感受图案的丰富和美丽。

  2、依次请几个幼儿将自己喜欢的图案画在黑板上,进一步感受图案的丰富。

  3、感受重叠:

  请幼儿仔细看孔雀的羽毛,看看范画是怎样将重叠的羽毛表现出来的。

  三、幼儿绘画:

  要求:能将孔雀的外形表现出来;尝试运用不同的图案来装饰孔雀,尤其是要将羽毛表现得丰富些。

  四、讲评:

  呈现几个幼儿的作品,请幼儿一起说说哪里画得好,哪里还要再改进。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6

  活动目标:

  1.掌握制作不倒翁的方法,了解乒乓球等材料底部所装物品的材质

  与位置对不倒翁的影响,了解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2.能设计、制作出不同造型的不倒翁,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喜欢动手制作不倒翁,体验自制不倒翁不倒带来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孩子们有玩不倒翁的经验。

  物质准备:不倒翁课件,不倒翁玩具,半圆形彩纸、乒乓球(提前剪去三分之一)、鸡蛋壳、海洋球壳等材料,橡皮泥、小石子,彩色水彩笔、毛线、扭扭棒、双面胶、胶带、剪刀,装饰材料(小眼睛、小彩纸等)

  空间准备:幼儿围桌子坐成 4 组。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玩不倒翁”,发现不倒翁的`特点及不同,感受不倒翁不倒的有趣。

  提问:不倒翁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结:不倒翁因为怎们摇晃也不倒而得名,真是有趣。

  它们的造型不一,有动物、人物,个个表情生动、色彩鲜艳、

  造型各异,但是它们的底部都是圆圆的、光滑的球状面。

  二、图示梳理,幼儿掌握不倒翁的组成及制作方法。

  1.提问: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山东省商务厅幼儿园

  小结:有一个沉沉的物体,牢牢的固定在中心位置不掉,所以不倒。

  2.提问:不倒翁有几部分组成?

  小结: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面是圆圆的、光滑的球状面做底壳,上面是各种造型做顶部。

  3.提问:选择什么材料做底部?沉的物体固定在什么位置?怎么制作上面的帽子?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造型?

  4.提问:制作不倒翁需要哪几个步骤?

  小结:制作不倒翁需要四个步骤,第一步选取底壳材料;第二步将沉的物体牢牢固定在底壳中心位置;第三步设计与众不同的造型;第四步上下粘合,制作完成。

  三、制作“不倒翁”,能设计、制作出不同造型的不倒翁,并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提问:你想设计一个什么造型的不倒翁?怎样让不倒翁在摆动时不倒?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和同伴分享。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开展“不倒翁比赛”,幼儿体验不倒翁不倒的成功感。

  1.玩转不倒翁,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2.教师提升幼儿对于制作不倒翁美的经验。

  3.组织幼儿玩一玩,比一比谁的不倒翁摆动幅度大,好看又不会倒。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1、能够在画纸上合作涂色,并通过勾边凸显不规则色块。

  2、大胆借助色块的形状,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添画成有趣的动物形象。

  3、感受借形想象画的乐趣,体验同伴合作绘画的成功感。

  活动重难点:能从不同角度积极大胆地进行想象添画,完成各种动物形象的创作。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动物的外形特征有基本的了解。

  2、白色绘画纸、色块背景板、排刷、排笔、各色颜料、纸巾;课件《动物王国》、背景音乐、风车展板。

  活动过程:

  一、创设“捉迷藏”的情境,鼓励幼儿大胆涂抹不同形状的`色块。

  创设“捉迷藏”情景,引起幼儿兴趣,提出要求。

  师:今天我们要和动物们玩捉谜藏的游戏,它们来藏我们来找。

  游戏要求:

  1、5 人一组合作涂色、不留白、保持画面整洁。

  2、幼儿合作快速涂不规则色块。

  二、观看课件,梳理幼儿对动物特征的知识经验,掌握“借形想象”的绘画方法。

  1、观看课件,梳理幼儿对动物特征的知识经验。

  提问:这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明显特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出示色块背景板,掌握“借形想象”的绘画方法。

  提问:你找到的动物藏在哪个颜色里?请你把它用黑笔勾画出来。

  小结:勾边可以让动物身体的轮廓更加清晰。

  提问:这个形状猜猜看像什么动物?为什么?怎样让它更像?

  小结:添画眼睛和明显特征很重要。

  提问:现在换个方向来看,你还能发现哪些动物?

  小结:不同的方向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创作灵感。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师:还有许多动物藏在你们刚才涂色的画纸上等着我们去找出来呢!

  请你们用笔先把色块的形状勾画出来,想一想这个动物可能是谁,再为它添画眼睛、花纹以及特征。看看哪一组找的动物最多。

  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用合适的花纹进行装饰凸显动物们明显的外形特征。

  四、分享交流。

  引导语:小动物们都被找出来了,一起来看看都有谁。提问:你找到了什么动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们还发现小动物们的明显不同吗?

  小结:明显的特征是快速找到小动物的好方法,同样形状的色块可以是不同的小动物,不同形状的色块也可能是相同的小动物,一个色块可以分成两个动物,两个色块也可以组合成一个动物, 同一个色块变换方向看还可以变成不同的小动物。

  五、课后延伸

  1、鼓励孩子们积极愉快地分享自己活动的经验和方法。

  2、通过风车转动产生的不同视角引导孩子们进一步观察找出更多动物形象,不断提高观察力、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激发学习探究兴趣。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8

  活动过程:

  1. 导入: “小朋友,现在我们先来看一段录相”

  “录相看完了,谁能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啊?”

  幼:清洁工在扫地,在打扫卫生,在检垃圾。

  师:那你们想一想,要是没有这些清洁工阿姨,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幼:很脏,垃圾很多

  师:清洁工阿姨,叔叔为了保持我们城市的清洁,非常辛苦。我们大家都很感谢他们,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该送给他们什么礼物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感谢呢?幼:花、贺卡

  2. 示范、讲解做贺卡的方法

  师:有的小朋友说啊,可以做贺卡送给他们,那我们今天就来做贺卡,好不好啊? 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张老师已经做好了几张贺卡,你们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师操作,把几张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个更好看的像灯笼一样的贺卡了!

  师:恩,小朋友们都非常聪明,待会你们做的`时候可以和老师做一样的,也可以做不样的,我要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较能干,可以做出不样的?

  3. 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4. 展示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说出一句感恩的话。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洁工为我们大家服务

  2.把分开的心形图画粘贴起来,

  3. 用感恩的心情去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 收集有关清洁工的录相。

  2. 剪刀、画笔、油画棒、纸。

  3. 歌曲《感恩的心》。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9

  一、活动名称:奇妙的魔术画

  二、重点领域:艺术

  三、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的变化,探索、了解魔术框的变化原理

  2、大胆尝试,展开想象利用间隔绘画的方法进行创作

  3、积极参与,在创意画游戏活动中体验快乐

  四、活动准备

  黑色画框、画纸、画笔、彩笔、透明胶带

  五、活动过程:

  1、魔术画框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魔术,想看吗?

  ——月亮不见了,太阳出来了,鸡蛋宝宝变成了小鸡,鱼被吃掉了。

  2、认识画框,探索画框的奥秘。

  ——原来这些画都藏在黑色的画框下面,拉动画框下的纸,奇迹就出现了。

  ——让我们再来变一次吧!

  3、讲解示范,带领幼儿观察画框的特点,解开画框奥秘。

  ——我们用黑色卡纸做成画框,画框的`每格间距相同,在画框下面放一张白纸,进行作画。

  ——今天我们来画毛毛虫,在画框中白色的地方开始绘画,画好毛毛虫,拉动画框下的白纸,将毛毛虫藏起来,接着在白色的地方花蝴蝶。

  ——毛毛虫和蝴蝶画好了,让我们一起来在变一次魔术,左右拉动画纸,毛毛虫和蝴蝶分别出现。

  ——给画好的画涂上漂亮的颜色,彩色的画就完成了。

  ——魔术画框不仅可以变,还会动。瞧,蝴蝶飞起来啦!是不是很神奇,你们想不想来制作呢?

  4、幼儿尝试动手操作,体验乐趣。

  ——你变的是什么?(月亮变太阳、小树苗变大树、鸡蛋变小鸡)

  ——请小朋友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分享你的作品。

  微反思:在这节创意美术活动中,我们通过魔术般的绘画方式,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培养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体现了幼儿美术教学的目标和价值。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10

  课程目标

  1.了解蝴蝶的飞舞和停止的造型。

  2.观察蝴蝶翅膀线条的规律,学习用线进行有规律的装饰。

  课程准备

  蝴蝶视频、黑色记号笔人手一只、 PPT、卡纸

  课程过程

  一、播放蝴蝶飞的视频,引发孩子的兴趣

  1、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蝴蝶。

  2、这些蝴蝶都在干嘛呢?

  小结:这些蝴蝶有些在天空中飞舞,有些停在花朵上休息,还有的在草地上休息。原来昆虫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造型。

  一、每组出示蝴蝶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蝴蝶。

  1、蝴蝶长的有什么特点呢?形状有什么不同。

  小结:蝴蝶的身体是小小的,有一对触角,有一副非常大和漂亮的翅膀。飞起来的蝴蝶,翅膀是立起来,不能看到完整的翅膀;停着的蝴蝶,能看到两只翅膀,而且蝴蝶的翅膀是由各种各样的线条组成。

  2、蝴蝶造型的线条线画。

  外形:看看蝴蝶的形,看蝴蝶翩翩起舞的时候,蝴蝶的翅膀是怎样变化,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变化的。

  出示一个最基本的蝴蝶形,当蝴蝶的翅膀在飞起来运动的时候,线条发生了变化,用红色的笔进行飞起来的线条起伏变化,再次运动,用蓝色线条对蝴蝶的飞行起伏变化,三种不同形态下的蝴蝶。翅膀的外形是动态进行变化的`。

  叠加:看两个翅膀组合的时候是怎么组合的呢?一前一后遮挡关系,两个翅膀重叠的时候是怎样的。

  3、蝴蝶的翅膀的装饰

  蝴蝶翅膀上的图案都是有规律的,请小朋友来找找。

  沿着翅膀外围的边缘是怎样的?

  里面的图案和分布是怎样的。

  二、幼儿操作

  1、交代要求

  蝴蝶的美是艺术家都喜欢画的,今天我们也来当小画家,画漂亮的蝴蝶,重点是画蝴蝶的形和翅膀上的图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只勾线笔,用勾线笔画出一只美丽的蝴蝶。

  2、介绍材料

  每组桌子上,有垫板、纸、记号笔、剪刀。

  3、修剪轮廓

  蝴蝶的造型画完之后,用剪刀把外面的轮廓沿边剪下来。看看自己画的蝴蝶适合飞在哪里,把它贴在背景上。

  三、收拾整理,集中分享

  1、小朋友们画好之后,把材料都放回中间的篮子里,保持桌面干净。

  2、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画的蝴蝶是怎样的。

  课程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对蝴蝶飞舞叠加部分的重难点掌握的不是太好,只有小部分孩子能够掌握到蝴蝶翅膀叠加。但是孩子们在装饰蝴蝶翅膀的部分,基本能仔细观察,翅膀的沿边是怎样装饰,翅膀的内在对称关系,用不同的对称线条装饰。最后用剪刀沿着外轮阔修剪,粘贴在背景情景图上,使幼儿从欣赏蝴蝶的美,感受蝴蝶的美,再到呈现蝴蝶的美。

  第三环节中,孩子们的美术素养和常规也得到充分发挥,将桌面的纸屑收拾整理干净。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11

  大班美术:圣诞树

  活动目标

  1. 认识圣诞树,知道圣诞树的特征与由来。

  2. 能够拼贴圣诞树,添画装饰并用不同材料表现背景雪。

  3. 感受节日的气氛,乐于参与绘画手工活动。

  活动准备

  1. 教具:(1)圣诞PPT及音乐,装饰物范画表,圣诞树范画;

  (2)利用圣诞老人、雪花布置圣诞作品展示栏。

  2. 学具:(1)红、黑、蓝、紫、橙画纸;

  (2)绿色三角形树冠及灰色长方形树干;

  (3) 幼儿人手一盒蜡笔、胶水;

  (4) 盐、白颜料、棉签、棉花、纸屑若干。

  活动过程

  1. 让我们拥有一颗圣诞树

  (1)出示Flash故事:让我们拥有一颗圣诞树

  (2)师:圣诞树是一棵什么树?猫先生一家从哪儿得到了圣诞树?

  (3)小结:原来圣诞树是杉树或者柏树,我们可以去林场里找到圣诞树。

  2. 美丽的圣诞树

  (1)师:看了猫先生家的美丽圣诞树,小朋友想不想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圣诞树?

  (2)师(出示拼贴好的圣诞树):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颗圣诞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圣诞树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的树冠、长方形的树干)

  (3)师:这棵圣诞树是怎么拼贴出来的?

  (4)出示PPT:现在画纸底部贴上树干,接下来从下往上贴树冠,三角形树冠的.顶部可以重合一部分。

  (5)师:圣诞树已经贴到了我们的画纸上,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拥有一棵漂亮的圣诞树呢?可以装饰一些什么呢?

  (6)教师出示圣诞树各部分的装饰物范画:树身、树下、树顶的装饰物

  (7)播放音乐“平安夜”,幼儿操作,装饰圣诞树。

  3. 雪中的圣诞树

  (1)师:我们的圣诞树已经装饰的非常漂亮了,想不想让它更漂亮?看看老师是怎么装饰的?(加上了雪的背景)

  (2)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材料:这一幅老师是用什么材料表现背

  景雪的?(出示盐)这一幅呢?(出示棉花)第三幅?(出示纸屑)第四幅?(出示颜料和棉签)

  (3)教师示范用棉花表现雪:雪花可以落在什么地方?(地上、天空、树上)在下到雪的地方涂上胶水,地上涂多一些,天空涂少一些,然后贴上棉花。最后老师撒上漂亮的彩色丝丝来装饰圣诞树。

  (4)播放音乐“欢乐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 展示与评价

  (1)将幼儿作品贴到展示栏中。

  (2)师:今天我们用点点说说的游戏请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3)儿歌:点点说说,点点说说,点到是谁谁就说。

  (4)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装饰了什么?用什么材料来表现雪的?

  5. 分发圣诞礼物

  (1)师:小朋友们知道吗?圣诞老人会把圣诞礼物放到美丽的圣诞树下,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听到音乐就睁开眼睛。

  (2)教师带上圣诞帽,播放音乐“铃儿响叮当”:看!圣诞老人把礼物放到了圣诞袜里,看看有什么呀?

  (3)教师分发圣诞礼物。

  活动反思

  在圣诞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觉得安排这样一次教学活动是比较合适的,可以让孩子感受节日的氛围,激发孩子对节日的期待。

  活动的第一环节我选择了一个圣诞树的故事来导入,通过了解猫先生一家去林场选圣诞树,然后装饰圣诞树的过程让孩子认识圣诞树是杉树或柏树,并了解圣诞树来自林场。

  活动的第二环节我让幼儿拼贴圣诞树并用蜡笔进行装饰,在以前的的活动中幼儿已经掌握相关拼贴和添画的技巧,因此我仅仅出示了一些画好的可装饰的礼物及装饰,并未示范操作,从幼儿的操作效果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幼儿的圣诞树上装饰了各种彩带和礼物,但是我对这个环节幼儿的操作时间把握不正确,幼儿贴和画的过程比较慢,因此活动超时了许多,我觉得圣诞树可以活动前贴好,省略贴这一步骤,相信时间上的安排会更合理。

  活动的第三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感知和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雪,从效果上来说,幼儿的操作效果非常突出,而且装饰的彩丝也适得其彰。

  活动的结束部分以小游戏来请幼儿自评,幼儿的介绍比较完整。接下来的分发礼物掀起了活动的高潮,幼儿在音乐声中充分体验到了圣诞节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12

  活动目标:

  1.运用线条、图形和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设计边框。

  2.尝试根据自己的意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绘画。

  3.愿意关爱他人,体验活动的快乐。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人手一份。

  2.边框装饰示范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小鸭子"生日,谈话引出话题。

  教师:今天是小鸭子的生日,你想不想亲手做一份礼物送给它?

  教师:除了大家说的这么多想法,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把祝福和礼物传给小鸭子呢?(写信,做生日卡片)(出示生日卡片)。

  二、欣赏范画,探索生日卡的制作方法。

  教师:为了让生日卡可以更加的漂亮,我们先要为生日卡装饰上边框。

  教师:瞧,这是老师制作的生日卡。你们看老师是怎么装饰的?这上面有哪些图案?有哪些图形?有哪些线条呢?(逐个的领着他们把图案,图形,线条念一遍)

  1.(出示图形)除了**图形,还有哪些图形呢?

  2.(出示图案)像小草、小花……这些叫做图案,可以用来装饰边框。

  3.(出示线条)小朋友平时画的直线、波浪线……也可以装饰边框。

  (1)瞧,这些就是用各种图案、图形和线条来装饰的生日卡,漂亮吗?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有规律的)它们是怎么样排列的呢?(一个一个、一个两个间隔有序地排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有序的排列的。(带着小朋友一起念:苹果,花,苹果,花……。

  (2)我们还可以把图形、图案和线条组合起来装饰边框,图案和图形组合,或者线条和图案组合都可以。瞧它们是怎样排列的?这样呀,可以使边框看上去更加的整齐,更加的漂亮。

  4.教师:边框装饰好了,你想把什么祝福送给小鸭子呢?把你的祝福画在边框的'里面。

  (三)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地装饰边框。

  教师:小朋友的想法真好,现在就请你把你的祝福画在生日卡上,别忘了先画上漂亮的边框哦!那么大家开始行动吧!

  (四)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在相互谈话中,体会感激的含义。

  1.教师:和你的好朋友讲一讲,你送给小鸭子的祝福是什么?

  2.教师:那么,我们一起把做好的生日卡送给小鸭子,然后和小鸭子一起去庆祝吧。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感恩节即将来临,幼儿在美工区还可以利用画边框的方法制作卡片,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1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正确的执笔姿势画出螃蟹的主要特征;

  2、幼儿初步掌握中锋、侧锋的运笔法,并尝试表现出浓、淡墨变化;

  3、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范画:螃蟹。

  2、毛笔、墨汁、颜料、调色盘、笔洗、垫纸、吸水巾。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打一动物)谜底:螃蟹

  二、展开

  1、出示范画,引发幼儿作画兴趣。

  (1)提问:“这是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螃蟹”,说出螃蟹的主要特征;

  (3)教师用正确的词汇小结螃蟹特征。

  (4)提问:“这叫什么画?”引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2、教师示范螃蟹的画法

  (1)教师演示身体的画法——淡墨侧锋画身体;

  提问:“老师是如何用笔的?”引导幼儿观察侧锋的运笔法。

  (2)教师演示螃蟹“螯”的画法——浓墨中锋画螯;

  --画螯时和画身体用笔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观察中锋的运笔法。

  --画身体的墨色和画螯的墨色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对比后,感受浓、淡墨的变化美。

  (3)请幼儿画出螃蟹的腿和眼睛,教师重点点评执笔。

  (4)教师小结螃蟹的基本画法。

  (5)启发幼儿说出可以添画的景物。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注意指导幼儿执笔及运笔方式;

  (2)启发幼儿添画相关事物;

  (3)提醒幼儿注意画面、衣物的清洁,养成良好作画习惯。

  4、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1)请画好的幼儿将画贴在板面上,相互欣赏;

  (2)请个别幼儿说说小螃蟹(作品中)在做什么?教师点评;

  (3)教师粘贴“快乐的小螃蟹”字样,构成一幅完整的展览板,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14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利用折、剪等多种技能大胆想象设计出造型新颖的手提袋。

  2、引导幼儿用学过的花纹或自身创作花纹装饰手提袋,要求花纹匀称、鲜艳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长方形白纸每人一张,笔,剪刀,胶棒,范样。

  知识:

  幼儿能够掌握几种装饰花纹,能够使用剪刀。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手提袋。

  难点:

  幼儿裁剪的花纹要均匀,装饰花纹要有连贯。

  活动方式:

  集体、个别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范样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范样请幼儿观察。老师做的手提袋有那几种?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二、展开

  1、教师讲解立体型手提袋的制作方法。

  将正方形纸短边对折两次,在不开口的'一方剪出一排花纹。将纸打开至短边对折一次的状态。将剪开的小三角形向下翻折,涂上颜色。将对折的两面粘贴起来,粘贴上把手。一个手提袋制作完。将制作好的手提袋再装饰上漂亮的花纹。

  2、幼儿园里要举行手提袋制作大赛,你们想参与吗?刚才陈老师教给小朋友们制作了一个立体的手提袋,你们也可也发挥想象力制作其他形式的手提袋。最后我们来评出竞赛的一、二、三等奖。

  3、幼儿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幼儿:

  (1)剪刀的平安使用。

  (2)用剪刀剪的方向。

  (3)提包两面的粘贴和把手地粘贴。

  4、作品将评。

  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到白板上。

  (1)提包制作的完整。

  (2)美观。

  对选出的设计师颁发奖品。

  三、结束

  1、幼儿收拾资料。

  2、教师将优秀作品放到美术区展示。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设计15

  设计意图:

  本学期,我们采用了“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在艺术领域有一节《花瓶设计与装饰》活动,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花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图画本上设计出了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花瓶,活动结束后仍然感觉意犹未尽。于是,我结合孩子们的这一兴趣,搜集了各种瓶子,孩子们可以通过动眼、动脑、动手的过程把自己的探索欲望、创造欲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装饰出来的花瓶还具有实用价值,用它装饰教室不仅让孩子们时时感受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处处体验创造美的存在。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包、扎、绕的技能,并对玻璃瓶进行装饰。

  2、体验废旧物品再利用以及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花布、布条。

  2、照片、数码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展示照片: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酒瓶、罐头瓶、饮料瓶)各种花色、形状的布以及布条、绳子,引出主题。

  1、老师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好多这样的东西,扔了挺可惜的,孩子们帮我想想办法,能用它们做些什么呢?

  2、幼儿讨论,引出主题:把玻璃瓶子装饰成花瓶。

  二、幼儿观察,并根据已有经验探索装饰的方法。

  1、我们平时见到的花瓶身上哪个地方有装饰?

  (瓶口、瓶颈、瓶腹)

  2、这些布、绳子怎样装饰,才能让瓶子变得漂亮呢?幼儿动手尝试装饰的方法。

  三、教师总结幼儿探索的方法,给予鼓励和肯定。

  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水平,重点讲解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包、扎、绕的技能。

  四、幼儿动手装饰,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互相之间进行合作。

  2、启发幼儿装饰的有新意和别人的不一样。

  五、介绍评比自己的作品。

  1、幼儿介绍自己制作花瓶的材料、方法,认为最好看的是什么地方。

  2、以插花的形式互相评比,学习别人优点。

  六、装饰教室,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1、用数码照相机拍出幼儿制作的作品,和没有装饰前的碎布、瓶子作比较,让幼儿感受自己创作的成功,以及废旧物品再利用带来的乐趣。

  2、提示幼儿花瓶这么漂亮,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用它装饰我们的教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