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教学设计>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11 02:38:3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5篇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

  一、开始部分

  1、幼儿拿着飞盘边听音乐边玩着飞盘进场。

  2、热身运动:快乐的小飞盘

  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听着音乐《我真的很不错》做热身运动,劲部,肩部,上肢,下肢,伸展,躯干转动,跳跃,放松。

  二、幼儿自由探索尝试玩法。

  (1)、教师引导:今天我们来和飞盘玩游戏,这些小飞盘可神奇了,它会会和小朋友玩游戏的,飞盘说:“今天我来考考小朋友,看看谁玩的方法多,。现在你们可以和我(飞盘)玩游戏了。你们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

  (2)、幼儿自由探索玩飞盘,教师观察引导。可能会出现的玩法,向上抛接,挥手臂,两人对接,投远,幼儿合作把飞盘平放于地面,双脚跳,连续跳,绕着走等。

  三、交流分享

  请多名幼儿演示不同的'玩法,边说边做。全体幼儿观看评议。

  四、神奇的小飞盘与颜色做朋友

  1、教师引导,小朋友可聪明了,你们玩出这么多的玩法,咦,你们看,你们手上的飞盘都有很多种好看的颜色,下面我们一起和飞盘上的颜色做游戏,看看那些小朋友的小飞盘最神奇。

  2、教师组织幼儿做游戏

  找颜色:幼儿把飞盘放在场地上,教师出示蓝色,幼儿跑到蓝色的飞盘边站好,没找到的幼儿停止游戏一次.(游戏反复更换颜色进行)。

  找朋友:幼儿看教师出示飞盘颜色,快速跑去找相应的颜色飞盘,然后,自己商量合作游戏。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⑴学会复韵母 ie、ve 和特殊韵母 er 及其四声,读准音了,认清形,正确书写。

  ⑵学会整体认读音节 ye 、yue 。

  ⑶学习声母与复韵母 ie 、ve 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

  ⑷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儿歌。

  ⑸培养观察和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课前准备:

  ⑴字母卡片、音节词卡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教学挂图。

  ⑵有条件的可将上述教学资料和游戏制作成电脑课件。

  第 一 课时

  一、激趣导入

  ⑴大屏幕出示“拼音王国”的动态画面。(学生学过的声母、韵母都包含其中)

  谈话激趣:在拼音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这儿有几位老朋友可想念大家了!来,跟它们打打招呼。(声母 b 、p 、m、 f、d、t、n、l、j、q、x、y、w 和复韵母 ai 、ei 、ui 、ao、 ou 、iu 从画面中一跃而出,排成两排)全班齐读。

  ⑵导入:今天,老朋友们还要介绍我们认识其他的新朋友呢! 二、学习复韵母 ie 和整体认读音节 ye

  ⑴学习 ie和 ye 的读音和四声。

  a、借助图画读准音。

  出示图画(椰子树),学生观察后交流;图上画着什么?你知道哪些跟椰子有关的东西?(如椰汁、椰树、椰子糖)

  学生试读图下的 ie 、ye 。

  交流:你是怎么知道 ie 、 ye 的读音的.?(借助图画,或是跟哥哥姐姐学的)教师适时告诉学生: ie 是复韵母, ye 是整体认读音节,它们的读音相同。

  教师示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仔细观察老师的口型。

  学生模仿,交流发音方法,教师加以梳理、总结。

  同桌互读互检,教师巡视、指导。

  b、借助语言积累巩固 ie 、 ye 的读音:我们平时说话,什么时候会说到 ye ( ie )这个音?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c、学习 ie 、 ye 的四声。

  小老师按四声顺序领读。

  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⑵学习拼音。

  a、谈话激趣:小朋友,你们知道 ie 的声母朋友有哪些吗?我们赶紧让它们见见面吧!出示声母 b、p、m、d、t、n、l、j、q、x。(展示课件)

  b、学习上述声母与 ie 相拼的音节。

  复习两拼音的方法。

  出示相关音节(带调),学生练习拼读。 个人轻声拼读,同桌互相拼读,指名拼读,小老师领读。

  借助音节发展语言:从刚才拼读的音节中自选一个来说词语或句子。小组内互相说,指名说。

  ⑶指导书写 ei 、ye 。

  a、识记字形。 ie 和 ye 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你想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记牢?

  b、指导书写。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复韵母 ve 和整体认读音节 yue

  ⑴学习 ve 和 yue 的读音和四声。(教学方法、步骤与 ie 、ye 的教学相同) 提示:教师范读 ve 后,要引导学生将 ve 的发音特点(尤其是口型)与 ie 作比较,然后让学生模仿、练读。

  比较 ve 和 ie 在字形上的区别和联系之前,先复习 v 上两点省略规则。

  ⑵学习拼音。

  a、学生看课本,试着拼读 n、l、j、q、x 与 ve相拼的音节。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个别指导。

  b、展示相关课件,指名拼读,教师相机指导。

  c、出示带调音节 nve、lve、jue、jue、jue、que、que、que、xue、xue、xue、xue ,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d、借助音节发展语言:从上述音节中自选音节说词语或句子。

  ⑶指导书写 ve 、yue 。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看图读句子识字

  ⑴大屏幕出示 31 页的情景图,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你看到了什么?课后,你跟小朋友做什么也“有趣极了”?

  ⑵读句子、识字。

  a、读一读、标一标:把图下的句子拼一拼、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这节课学习的音节和生字。

  b、练习拼读音节词:da jia 、die fei ji 、zuo tie hua 、nie ni wa wa 、you qu 。

  同桌互读,指名读。

  游戏:把第二、三、四个音节朋友“送回家”。

  c、比赛朗读句子。

  d、学习生字“家、飞、机、有”。

  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给这四个生字找找朋友(组词)。

  联系生活、识记字形:你在哪儿见过这四个生字?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五、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自编儿歌或顺口溜记牢 ie 、ve 和 ye 、yue 。(例如:“月儿圆,树叶绿,大家一起吃月饼。”)

  第二 课时

  一、复习导入

  ⑴师生问答,复习 ie、 ve、 ye 、yue 。如教师问:“谁是整体认读音节 ye、ye、ye?”

  持卡的学生迅速举起卡片回答:“我是整体认读音节ye 、ye、ye。”

  ⑵交流课前自编的儿歌或顺口溜。

  ⑶开火车用音节说词语和音节词和词语说句子:bie、die、ye、ye、yue、nve、lve、que、jue、xue、you、qu ,大家、飞机 二、学习特殊韵母 er

  ⑴学习 er 的读音。

  a、学生观察图画(耳朵),试着发音。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b、交流发音体会:小朋友在试读时遇到什么困难?

  c、教师范读,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特殊韵母。学生模仿、练读。

  d、师生合作,小结发音方法。

  e、学生练习。(边读 边配以手势)同桌互读,教师巡视、指导。

  ⑵学习 er 的发音。

  a、按顺序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全班齐读,。

  b、用 er、er、er 分别说词语或句子,比比谁说得多。

  ⑶指导书写 er 。

  学生试写一遍;师生评议;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三、看图读音节词

  ⑴大屏幕出示 30 页的情境图,学生看图说话。看到这幅图,你想跟小朋友说些什么?(教师相机出示图中四个音节词的卡片)

  ⑵拼读音节词。

  a、同桌一起拼一拼、读一读。

  b、游戏:把这四个音节朋友“送回家”。

  c、全班齐读。

  ⑶根据图的内容,用音节词分别说句子,然后把四个句子连起来说说。 四、读儿歌、学生字

  ⑴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把标红色的音节多拼读几遍。

  ⑵出示音节词语 wan wan、yue er 、jie dao 、lan tian 、qing shan、xiao yuan 、xiao xi 、xiao he 、liu ru ,同桌练读。

  ⑶学生字。

  a、读准字音。

  标出儿歌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练习:给生字“戴帽子”(选择正确的音节)。

  出示“月儿”“大河”“流入”“校园”的词语卡片,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b、识记字形。

  说一说:你在哪儿见过这四个生字?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摆一摆:出示儿歌(其中空出四个生字的位置),学生把生字贴到相应的位置。

  c、给这四个生字分别“找朋友”(组词)。

  ⑷读儿歌比赛。

  a、各组练读。

  b、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c、学生互相评价。(评价从四方面进行:是否读准字音;是否读得流利;是否配上合适的动作;听后,是否觉得景色很美) 五、复习巩固

  ⑴做“走迷宫”游戏。(出示课件,巩固本课所学的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音节词及生字,这些内容分散在迷宫的每个关口,认得对、读得准,才能过一关)

  小组合作走迷宫,比比哪一组最先走出迷宫。

  ⑵比一比、读一读:ie — ei,ei — er,ie — ve,ye — yue,iu —ui。 六、布置作业

  ⑴读一读:把本课的复韵母、音节、生字、句子、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⑵找一找:这节课学的 8 个生字,在我们周围的哪些地方能找到?

  小结:ü上两点省略规则。从ü跟j q x相拼过渡到j q x跟üe相拼,有助于学生认识规律。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3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发现事物的规律,有主动探究的兴趣。

  2、通过操作体验,进一步了解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3、锻炼分析比较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与筹码”;数字卡1-10;图片上印有数量是1-10的物品若干。

  2、学具准备:“数字与筹码”;雪花片若干;图片上印有数量在20以内的物品若干;1-20的数字卡片;1盒豆豆。

  3、《操作册》第4册第31-32页。

  三、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好朋友。先让幼儿在线上报数,并记住自己是第几,再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当念到与自己相同的数时就跳一跳,当念到最后两句时,是单数的幼儿一起跳,是双数的幼儿一起跳。

  2、复习10以内单数和双数。

  幼儿用“数字与筹码”操作:在1-10的`数字下,2个2个地摆放筹码,将结果记录下来,并说出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在桌面上先摆好数字卡1-10,并在下面放上雪花片。两两排列,观察比较,说出哪几个数是双数,哪几个数是单数,为什么?

  第二组:在印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上2个2个地圈数,写出总数,并说出是单数还是双数。

  第三组:做涂色练习。图片上有20以内不同数量的物体,先点数再为单数双数分别填上不同颜色。重点引导幼儿知道单数双数是两邻的。

  第四组:2名幼儿操作“数字与筹码”,摆2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单数摆在左边,双数摆在右边,再在傍边摆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4、游戏活动。

  ①游戏“手拉手”。将幼儿任意分成几组,随意站在一起,教师发出口令,两组幼儿迅速2人一对手拉手,并迅速报告各组人数是单数还是双数,看哪一组站得快,报得对。

  ②游戏“捡豆豆”。幼儿任意从盒中抓一把豆豆,2个2个地放入小碗,看看是几颗,是单数还是双数。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报数,说出1、3、5、7、9这几个单数时,幼儿拍手(是几就派几下),说出2、4、6、8、10这几个双数时,幼儿跺脚,(是几就跺几下),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单数和双数的认识。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完成《操作册》、《作业纸》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4

  1、随音乐示范表演,幼儿观察。

  (1)引导幼儿坐成半圆形,教师示范表演第一段音乐。

  教师提问:老师做了哪几个动作?拍了几次手?点了几次头?

  (2)教师再次示范表演。请幼儿认真观察细节,注意音乐的节奏:看看老师的动作是怎么配合 音乐的节奏?

  2、引导幼儿练习。

  (1)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动作,教师用有节奏的'语言就行提示。

  (2)放慢琴速,引导幼儿独立随音乐动作。

  (3)按照正常速度弹琴,鼓励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

  3、引导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拍肩、叉腰等动作。

  (1)引导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拍肩,并随音乐律动。

  教师:小肩膀听到好听的音乐,也要和音乐一起玩了。大家用两只小手拍拍肩、拍拍肩。

  (2)引导幼儿学习叉腰动作,并随音乐律动。

  4、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做小鸭叫、小鸡叫等动作。

  5、组织幼儿交流、评价,结束活动。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上的数字提示,有序的阅读故事中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画面,理解亲与被亲的关系,知道亲的含义,并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达。

  3、体验亲别人和被亲别人的情感体验,能与同伴分享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图片等

  活动过程:

  1、通过老师的语言,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你们还想被老师亲一下吗?

  老师走到小朋友的跟前蹲下,搂着小朋友脸碰脸亲一下。

  2、启发幼儿回忆还有谁亲过自己,引出活动内容《我被亲了好几下》

  小朋友还有谁亲谁一下,是怎么亲的?

  你想亲谁一下呢?

  刚才,老师被小朋友亲了好几下,我感到特别高兴。今天,我还带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我被亲了好几下》。

  3、老师打开幼儿用书,并采用放慢语速的'方式,念出名称《我被亲了好几下》。

  4、老师讲述故事,幼儿熟悉故事的内容。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等待、留空等方式努力让幼儿能参与到讲述活动中去。

  5、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建议提下列问题:

  你看见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谁亲了谁一下?谁被亲了好几下?

  6、感知理解“亲”的含义。

  “亲”是什么意思?你想亲谁一下呢?

  使幼儿知道“亲”代表爱和关怀。谁和谁亲密的接触一下,可以让幼儿找同伴相互之间抱一抱,亲一亲。

  教师:你刚才亲了小朋友什么地方?

  鼓励幼儿亲身体的不同地方,例如:亲亲脸、小手亲小手、鼻子亲鼻子、小脚亲小脚、屁股亲屁股等身体部位。

  教师:小朋友除了和同伴亲一亲,你还想亲一亲什么东西或者让什么东西亲亲你呢?

  引导幼儿说一说、做一做可以亲一亲桌子、玩具柜、钢琴、小床、地板、椅子等物品。

  7、音乐创编活动,根据歌曲《碰一碰》的结构形式创编歌曲《亲一亲》。

  音乐起:师生一起歌唱《碰一碰》。

  现在我们来把《碰一碰》变成《亲一亲》。“找一个朋友亲一亲,找一个朋友亲一亲,亲哪里?

  启发幼儿创编歌曲,将“碰一碰”改唱“亲一亲”“碰哪里”改唱“亲哪里”。

  集体表演游戏“亲一亲”,教师提出亲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幼儿就亲身体的相应部位。提醒幼儿听清楚老师的指令,与同伴保持一定距离。游戏进行3-4遍。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6

  活动目标:

  1、 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桃花,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 养成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桃花。

  活动难点:

  五个圆点围成一圈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桃树背景、水粉颜料、棉签、皱纸、树枝等,每张背景上做好一个桃花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回忆讲述,说说观察桃花的快乐心情

  1、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前几天我们一起去看桃花开心吗?老师把开心的情景拍下来啦!想看吗?(看课件 2、 问:你和桃花姐姐说了什么悄悄话,做了什么游戏?

  3、 教师:我们小二班的朋友小嘴真甜,都和桃花姐姐成了好朋友,说悄悄话,做游戏,桃花姐姐心里可开心了。看,桃花姐姐来看你们了!

  二、欣赏与示范

  1、(看课件)仔细观察桃花长得什么样?五个花瓣,粉红色,象五角星,中间有一根根的花心,这朵桃花在干什么?(笑眯眯)那这朵呢?(很害羞)这朵花象什么?想蛋,它是一个花苞苞,就象宝宝在睡觉。师小结:桃花有五个花瓣,中间有一根根的花心,桃花有的笑开了脸,有的很害羞,有的还是花苞苞。

  2、这么漂亮的桃花怎么请到我们教室里来?(幼儿讨论)教师出示范例,让幼儿仔细观察:请你们找出喜欢的桃花,仔细看看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怎么做的?(提供:手指点、棉签画、纸揉、贴花瓣)

  3、说说你喜欢的桃花是用什么做的,用什么办法做的?

  4、师小结提炼:有的是用颜料手指点画的';有的是棉签画的,有的是用皱纸揉成的,还有的是把花瓣贴在树枝上做成的。

  三、教师介绍材料,幼儿选择操作。

  我们选一种喜欢的办法请出桃花姐姐。

  四、交流互动,欣赏拍照

  1、向朋友介绍自己制作的桃花,说说用了什么材料,用什么办法做成的。

  2、摆个好看的动作,和自己的桃花一起留个影。

  五、结束:

  我们一起听音乐,用动作把桃花姐姐请出来吧!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个位、十位、百位,渗透数位之间的关系。

  2、喜欢认识数位的数学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数字卡片若干,如6、39、138等,金色珠。

  2、学具:1——100数卡、金色

  3、练习P19 。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100以内的数。

  ——现在我们来一个数数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数,要注意看数数的要求,哪个小组数完了就大声的告诉大家“我最快。”

  ——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而且数数数得很好,下面,请大家看黑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2)认识数位。

  ——出示“金色珠”:金色珠一个一个地出现,10个被穿成一串;一串一串地出现,10串又串成一大片。)

  —— 谁能完整地说说10个1是多少?10个10是多少?

  ——教师拿出写好的数字卡片,如39,先读出卡片,请幼儿用金色珠来摆一摆,然后取出数字卡片“ 30” 和“9”,(这里是重点。请幼儿观察30、9放在一起和39,各是几位数。)

  ——数字“39”中,数字“9”所在的.位置叫个位,数字“3”所在的位置叫十位。也就是个位上是数字“9”,十位上是数字“3”。如果把30、9合起来写就是309,它就是三位数,在百位上就是300了。

  ——用相同的方法认识数字“138”,认识百位。

  3)幼儿自己取卡片上的数字,拼成200以内的数,再说说个位是几,十位是几,百位是几。

  2、分组活动。

  ——听、摆、说数。幼儿两人一组,一名幼儿随意报出一个200以内的数字,另一名幼儿先摆好金色珠,再对应数字,然后说说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各是几,互换角色反复进行。

  ——做练习P19页“金色珠与数位器”。

  3、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师幼共同小结:个位的“1”是表示1个1,十位的“1”是表示1个10,百位的“1”表示1个100。

  ——整理学具。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8

  活动

  一天早晨,欣欣小朋友一来幼儿园就拉着我的手,让我看她的衣服,原来妈妈给她买了一件新毛衣,上面还有三只小猫的图案。我说:“真漂亮,还有三只小猫呢!”小朋友一听都围过来,七嘴八舌的说起自己的衣服上的图案、颜色。于是,我抓住了这契机,结合《新年好》的主题,将认识图形、序数和排序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服装,复习巩固图形、序数等知识。

  2、幼儿初步运用图象,图案进行装饰。

  3、在多次操作中,学习排序知识,掌握排序规律。

  4、感受节日气氛,在装饰服装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美感。

  物质准备:

  1、纸制衣服5件(装饰好的1件,没有装饰的4件)

  2、剪好的图形、图案若干。

  3、胶水、棉签、纸巾、毛巾。

  4、磁带。

  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认识各种图形和图案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服装,复习巩固图形、图案以及数、序数的相关知识。

  1、小朋友们,要过年了,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们买什么礼物呢?(幼儿自由回答)

  2、小兔子的妈妈也给小兔子买了一样礼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你们猜对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装饰好的衣服,请幼儿观察)

  3、你看见小兔子的新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和你的衣服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的衣服上有什么?小兔子的衣服上都有什么?你认识他们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幼儿自由回答,并说出小兔子衣服上的各种图形、图案的名称,复习点数、序数等方面的知识)

  二、引导幼儿运用图形、图案进行装饰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辅助老师扮演小鸭子),小鸭子也带来了鸭妈妈给他买的新衣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察小鸭子的新衣服)

  2、小鸭子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小鸭子的衣服上什么也没有)小鸭子也想把衣服变得像小兔子的衣服那样漂亮,可是怎么办好呢?(引导小朋友帮助小鸭子装饰衣服)那我们就来当个小小设计师吧,为小鸭子设计衣服吧!

  3、幼儿分小组运用准备好的图形、图案进行装饰。

  4、教师观察、辅助。(引导幼儿进行装饰的时候,注意胶水的使用,保持小手、桌面和小鸭子衣服的整洁)

  三、在操作中,让幼儿找出排序规律。

  1、请各组的小设计们展示为鸭子设计的衣服,大家互相评价。

  2、你们觉得小朋友设计的衣服怎么样?有没有小兔子的好看?为什么?(小鸭子衣服上的图形、图案很乱)那小兔子的衣服呢?(图形、图案都很整齐)怎么整齐的呢?(引导幼儿发现并找出排序的规律)

  3、我们再来动手设计一次好吗?

  4、幼儿再次动手设计。(教师放音乐)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9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引导幼儿对三个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3、引发幼儿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套箱,纸偶,数字卡,套娃玩具,镶嵌玩具等

  2、礼物袋,操作版(幼儿人手一套)

  3、白板

  4、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进行介绍——与幼儿拉近距离。

  “小朋友们,昨天我们见过面了,我是什么老师呢?”(宋老师)

  “我来自威海,你们是哪里的小朋友呢?”

  “对,你们是青岛**幼儿园的小朋友!威海和青岛都是海滨城市,都很美,小朋友以后啊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到威海去旅游。”

  “宋老师从威海来,还给小朋友们带来礼物呢.”

  二、基本部分

  1、变“礼物”引出课题(教师出示套箱,以“变魔术”的方式一次变出三个箱子。引导幼儿感知大,中,小不同的箱子个体。)

  教师提问:

  引导幼儿关注箱子的数量

  ——“老师变了几个箱子呢,我们来数数看。”(师幼一起点数,引导幼儿说出一共有三个箱子)

  ——“三只箱子,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出示数字卡“3”)

  引导幼儿关注箱子的颜色和大小

  ——“小朋友看看,这几个箱子有什么不一样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简单表述:

  箱子的颜色不同: 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

  箱子的大小不同:绿色的`箱子最大,黄色的箱子不大不小,红色的箱子最小。

  ——“小朋友我们再一起看看,开始是一个箱子,现在是三个箱子,你们猜猜从哪儿变出来的?”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三只箱子,有1个最大的、1个不大不小的、1个最小的;因为他们大小不一样,所以小的箱子都可以装到大的箱子里面,一个一个套起来,就变成一个了。”教师把箱子重新叠置到一起。

  “我们看看礼物袋里都装的什么礼物呢?”

  2、 幼儿操作,具体感知大,中,小 的物体。

  幼儿自选自己喜欢的礼物。

  ——“你选什么颜色的礼物袋?”(提醒幼儿说自己选择的礼物袋的颜色!)

  ——“快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数一数,有几个?”(请个别幼儿说)

  ——“摆一摆,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有的小朋友纸袋里面是床,有的是碗,这些是谁的床呢?是谁的碗呢?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教师用手偶讲故事。(故事略)

  出示挂图,幼儿操作,帮助小熊一家。

  ——“小朋友都摆一摆床和碗,从最大的到最小的摆成一排,看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个是熊爸爸的、哪个是熊妈妈的、哪个是熊宝宝的。”(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熊一家着急死了,我们快帮他们送回去吧!送碗的时候你可以告诉熊爸爸,最大的床是你的,最大的碗是你的……”

  ——“我们都来检查一下,大家都送对了没有。”

  ——“小熊一家非常感谢小朋友,他们谢谢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说呢?”(不客气)

  ——“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个很好的礼物呢!”

  3、套娃排序

  教师出示套娃(3个)

  ——“这是什么?”(套娃)“你们见过套娃吗?”

  ——“小套娃有什么小秘密呢?”(里面有好多个,教师一层层打开,随意放在桌子上。)

  ——“我们给小娃娃排排队吧!”

  给套娃排序。(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4、拓展游戏

  游戏一:给四个小套娃排队(满足能力强的幼儿的需求)

  教师出示一个小套娃(第四个小套娃)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小套娃,他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

  ——“那么现在谁会给他们排排队?”(要求: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游戏二:给小木柱找家

  教师出示成品玩具

  ——“这是什么?”(小木柱)

  ——“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5个),他们一样大吗?”

  ——“小木柱的家也有的粗,有的细,小朋友两个好朋友一起帮小木柱找到家,放进去好不好?”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活动

  1、播放音乐,幼儿根据不同音乐模仿不同大小动物的表演。

  2、重重的音乐,幼儿表现 大的动物(大象)

  3、不大不小的动物来了,谁呀(小兔子)

  4、轻轻的音乐,幼儿表现 小的动物(小鸟)

  5、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走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向。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0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形,说出它的名称,初步能分辨长方形与正方形。

  2、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种长方形的物体。

  3、能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操作。

  活动准备:

  教具: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组成的大客车图片一张。

  学具:小盘子、分类盒若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标记各一张及各种图片若干。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油画棒每组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大客车:

  出示大客车图片,提问:

  许多小朋友要坐车出去玩,他们坐的是什么车引导幼儿认识大客车。

  请幼儿观察并讲述:大客车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发现:大客车的窗户是正方形的,轮子是圆珠笔圆的,灯是三角形的。

  重点观察在客车的身体是长方形的。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请幼儿观察比较,知道长方形是长长的,正方形是方方的。

  鼓励幼儿再找找教室里哪些东西象长方形的.,进一步认识长方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送圆形宝宝回家:请幼儿观察分类盒上的图形标记,看看小盘子里有什么图形?按图形标记把图形片送回家。

  2、找出长方形: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P10页,看看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图形?请把长方形宝宝圈起来。

  3、长方形宝宝在哪儿?请幼儿观察汽车由哪些图形组成,请给长方形宝宝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三、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操作请幼儿说说是给什么图形涂上了颜色?为什么要给它们涂上颜色?认识它们都是长方形。

  表扬大胆讲述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猫玩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猫玩球(认识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两个幼儿一个大皮球.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小猫学本领”,学习认识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出示一个猫妈妈的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位猫妈妈.

  (2) 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个小花猫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许多小花猫.

  (3) 请每个幼儿拿一个小花猫头饰戴在头上,启发幼儿说出许多个成了一个,一个的.

  (4) 妈妈带小猫集合去玩球,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2、小猫学滚接球的本领,双手将球向前滚.

  (1)1只小猫学本领.(2)许多只小猫学本领.(3)两只小猫相对滚接大皮球.

  活动延伸

  在计算角内提供许多1与许多的实物或图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小猫捉鱼。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1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我想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教学反思:

  1、兴趣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我认为教师要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开阔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仅能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其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活动中的.小朋友》时,幼儿以某一处小朋友玩的情况为主要创作对象,但在丰富画面时还要再画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2、创造愉悦、宽松的心理环境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如果成人不横加干涉,我想他们会自己创作,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错位”的现象。儿童作画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小孩的耳朵画成小动物的耳朵,鸭子长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细又长;白天时画出个月亮……出现这种情况时,成人往往无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纠正,但我觉得我们教师不应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应该在事后引导他去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我认为教师要多加鼓励。

  3、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术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在运用多种手段、媒体给孩子许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孩子进行自由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时要给孩子有充分说的自由,教师千万不能说“不可能”、“这是不对的”等话语来否定孩子的想法,对具有创造性的、离奇古怪的想法,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让孩子感觉到这样的异想天开是对的,从而使孩子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我想可以采用自己说,和旁边小朋友说、小组说、以大家说的形式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同时也吸取别人的想像力。

  4、以开放的形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如在画《手指造型想象画》时,教师用手摆出几种造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像什么,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使幼儿感到新鲜,促使他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5、教师不能忽略的一种绘画形式——意愿画

  意愿画教学既能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又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2

  一、音乐游戏,导入活动。

  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带你们出去玩玩好吗?”

  师生共唱歌曲《小蜜蜂》,幼儿跟着音乐唱歌跳舞进活动室。唱完歌曲,突然出示两只老虎的图片,激起幼儿的好奇心。

  二、视觉刺激,进入主题。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两只奇怪的老虎,暗示幼儿唱起自己熟悉的歌曲《两只老虎》。

  师:你们唱得太好了!这首歌老师也会唱,我和你们唱的感觉可不一样哦,想不想听?

  幼:想!

  师:那就赶紧找个位子坐下来听老师唱歌。

  (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突出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师:你们听出老师唱的这首歌里,有哪些地方特别有趣?

  幼:节奏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

  师:其实很简单,老师是按照图谱上的节奏来唱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节奏型,让幼儿徒手练习打节拍,用奥尔夫教学法,重点引导幼儿练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通过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来体验节奏。

  师:我们在打拍子时,除了可以拍手,还可以拍哪里呢?

  幼:还可以拍脸、拍头、拍肩、拍腿、拍腰、跺脚……

  带领幼儿练习数遍,加强记忆。

  三、出示乐器,开始演奏。

  1.师:你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今天我们来开一次音乐演奏会,快请出我们的乐器朋友!

  请幼儿一一介绍自己的'乐器名称及用法。

  2.师:好,我们大家一起拿出乐器,看着图谱打出节奏。

  幼儿自由敲打节奏一遍。

  师:这样的演奏好听吗?

  幼:不好听!太响、太乱、太吵了!

  师:嗯,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想一个好办法来演奏好听的音乐吧。

  3.引导幼儿将歌曲分段,进行分组演奏。

  师:你们觉得《两只老虎》这首歌可以分成几段?每一段可以用什么样的乐器来演奏?

  幼儿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可以分成3段。

  第一段: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用响板、琴鼓、碰铃来演奏)

  第二段: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用沙球来演奏)

  第三段:真奇怪,真奇怪。(所有乐器合奏)

  4.带领幼儿分段练习演奏的方法,每一组单独练习之后再合奏。

  师:小朋友们可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哦,别人在演奏的时候,我们的乐器朋友要保持安静,我们要认真地听,而且要做动作来配合他们,这样的演奏才更好听!

  教师指导幼儿练习两、三遍。

  师:听了这样的演奏,你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幼:我感觉很好听、很舒服、很有趣……

  师:所以只要大家一起想办法,一起合作就会做好每一件事情!

  四、唱歌跳舞,结束活动。

  师:我们今天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心里好开心啊,大家一起跳个舞吧。

  师生共同歌曲《红蜻蜓》,跳起欢快的舞蹈,结束音乐活动。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3

  一、谈话导入

  请宝宝和自己的爸爸一起上课。

  二、理解绘本内容,感受父爱的多面性

  1、分页欣赏绘本。

  (1)讨论大狮子的样子。(观察图片)大狮子长的什么样子?

  (2)观察狮子宝宝的样子,比较狮子爸爸和狮子宝宝的不同。狮子宝宝在哪里?狮子宝宝和狮子爸爸长得像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3)欣赏PPT,教师讲述,狮子宝宝要哪些地方像爸爸一样呢?说说自己与爸爸不一样的地方,希望什么地方长得像爸爸一样?

  2、亲子阅读绘本。

  (1)这本书还有个好听的`名字,请爸爸们一起大声地把书的名字念给宝宝听。(书名:像爸爸一样)PPT

  (2)爸爸和宝宝一起阅读,感受狮子宝宝对狮子爸爸的喜爱、崇拜之情。

  (3)每个宝宝说说自己爸爸的本领,激发对爸爸的喜爱、崇拜之情。狮子爸爸有很多本领,都教给了狮子宝宝,那你的爸爸有什么本领呢?

  3、说说爸爸的情绪。

  (1)狮子爸爸带狮子宝宝捕猎,一大群蜜蜂追着狮子爸爸。爸爸和宝宝一起看!狮子爸爸怎么啦?PPT狮子爸爸受伤了、不开心了,狮子宝宝会怎么做呢?(教师引导宝宝、爸爸共同参与)平时你的爸爸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你是怎么让爸爸开心的?我们来看看狮子宝宝是怎么哄爸爸开心的?PPT

  (2)表演:请爸爸们来学学狮子爸爸,受伤了,不开心,宝宝给爸爸挠挠痒痒,逗爸爸开心,让爸爸感受宝宝的爱!爸爸开心了,给宝宝一个感谢的亲吻吧!

  小结:希望爸爸和宝宝多一点相处的时间,爸爸心里的爱要多表现出来一点,让宝宝感受到你的爱。

  三、互动游戏,体验父亲的力量

  爸爸不光有很多本领,还是个大力士呢,我们请爸爸和宝宝一起玩"大吊车"的游戏吧!宝宝不要害怕,爸爸的力气很大,会好好保护宝宝的哦!(大吊车开出去玩,说再见)儿童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4

  主题产生:

  春天来了,当迎春花把春天的讯息告诉大地时,春姑娘就悄悄地唤醒了冬眠的小动物,喊来了背着剪刀的小燕子,敲开了花妈妈的家门……啊!春天多美好!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一起出来找春天啦!在这个主题里,我们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去感受春风的抚佛,去领略阳光的暖意,去寻找春的足迹。菜地上,花丛里,小树旁,我们在植物里寻找春天;小蝌蚪、小蝴蝶,西瓜虫,我们和动物万春天的游戏!春天多么美、春天多么好,我们和动物玩春天的游戏!春天多么美、春天多么好,我们把找到的春天带进幼儿园,带回教室,用我们的双手去装扮春天。让春的气息充满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空间。

  预设教育目标:

  1、会观察、发现春天到来时,花草、树木以及动物的变化,并用美术方法表现对春天的认识。

  2、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3、会自己分析,选择适当的.小图片不知春天的景色。

  4、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进一步观察并发现春天的美景。

  5、能比较5----10以内的集合种元素数量的多少。

  6、欣赏散文,懂得春天的芽儿要在阳光,春风等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7、知道向日葵等许多植物都在春天发芽、长大。

  8、能辨别不同的节奏,并用拍手动作表现。

  9、人事西瓜虫的外形特征、只有认真劳动才能换来春天的花开叶茂。

  10、理解散文内容,学习“五颜六色”、“熔化”等词语。

  各领域活动安排:

  综合活动:找春天、快乐的春游、春天来了

  语言活动:春天的电话、芽、春雨姐姐变戏法、小狐狸画春天

  音乐活动:春天、杨柳青、蝴蝶找花

  科学活动:比多少、种植向日葵、调皮的西瓜虫、种树

  健康活动:眼睛朋友好不好、种树、穿树林暖暖的太阳,新鲜的空气、扑蝴蝶

  环境创设:

  1、 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室“春天”的布置。

  2、 将小瓶、冰激凌杯等装上土或水,放入土豆、荸荠等作为发芽试验,丰富自然角。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5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二、活动准备

  塑料袋、气球、玻璃杯、土块、、蜡烛、奶瓶等材料。

  三、活动过程

  1、 请幼儿猜谜语,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 鼓励幼儿分组自由探索:找找空气在哪里。

  (1)请幼儿分别用塑料袋在活动室及户外“装”一袋空气,并请幼儿说出自己是从哪里装的。

  (2)请幼儿将土块放到水里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有气泡冒出)再用吸管向水里吹气,发现了什么?(有气泡冒出)使幼儿初步感知土里有空气。

  (3)出示酱油、醋、橙汁等,请幼儿观察品尝,说出什么颜色?什么味道?提问:空气有没有味道?有没有颜色?教师小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它就在我们周围,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

  3、了解空气 的作用

  (1)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点燃蜡烛,请幼儿用玻璃杯慢慢罩住,问幼儿发现了什么?(蜡烛慢慢熄灭了)幼儿思考空气还有什么作用?

  (3)师幼一起讨论空气的作用和用途,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4、教师讲解小火箭的制作方法(师幼共同制作)。

  5、制作完成后,让幼儿各自展示自己的火箭,看谁的火箭发射的高。

  6、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火箭会飞起来?萌发他们初步的科学意识。教师向幼儿讲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使幼儿感受作为一名中国的自豪感。

  7 、带幼儿到户外玩小火箭,结束游戏。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学设计11-14

(经典)幼儿园教学设计07-03

幼儿园教学设计11-09

(精选)幼儿园教学设计04-12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05-15

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2-01

【荐】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2-15

幼儿园优秀的教学设计12-16

幼儿园课程教学设计12-23

幼儿园植树教学设计01-26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5篇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

  一、开始部分

  1、幼儿拿着飞盘边听音乐边玩着飞盘进场。

  2、热身运动:快乐的小飞盘

  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听着音乐《我真的很不错》做热身运动,劲部,肩部,上肢,下肢,伸展,躯干转动,跳跃,放松。

  二、幼儿自由探索尝试玩法。

  (1)、教师引导:今天我们来和飞盘玩游戏,这些小飞盘可神奇了,它会会和小朋友玩游戏的,飞盘说:“今天我来考考小朋友,看看谁玩的方法多,。现在你们可以和我(飞盘)玩游戏了。你们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

  (2)、幼儿自由探索玩飞盘,教师观察引导。可能会出现的玩法,向上抛接,挥手臂,两人对接,投远,幼儿合作把飞盘平放于地面,双脚跳,连续跳,绕着走等。

  三、交流分享

  请多名幼儿演示不同的'玩法,边说边做。全体幼儿观看评议。

  四、神奇的小飞盘与颜色做朋友

  1、教师引导,小朋友可聪明了,你们玩出这么多的玩法,咦,你们看,你们手上的飞盘都有很多种好看的颜色,下面我们一起和飞盘上的颜色做游戏,看看那些小朋友的小飞盘最神奇。

  2、教师组织幼儿做游戏

  找颜色:幼儿把飞盘放在场地上,教师出示蓝色,幼儿跑到蓝色的飞盘边站好,没找到的幼儿停止游戏一次.(游戏反复更换颜色进行)。

  找朋友:幼儿看教师出示飞盘颜色,快速跑去找相应的颜色飞盘,然后,自己商量合作游戏。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⑴学会复韵母 ie、ve 和特殊韵母 er 及其四声,读准音了,认清形,正确书写。

  ⑵学会整体认读音节 ye 、yue 。

  ⑶学习声母与复韵母 ie 、ve 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

  ⑷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儿歌。

  ⑸培养观察和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课前准备:

  ⑴字母卡片、音节词卡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及教学挂图。

  ⑵有条件的可将上述教学资料和游戏制作成电脑课件。

  第 一 课时

  一、激趣导入

  ⑴大屏幕出示“拼音王国”的动态画面。(学生学过的声母、韵母都包含其中)

  谈话激趣:在拼音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这儿有几位老朋友可想念大家了!来,跟它们打打招呼。(声母 b 、p 、m、 f、d、t、n、l、j、q、x、y、w 和复韵母 ai 、ei 、ui 、ao、 ou 、iu 从画面中一跃而出,排成两排)全班齐读。

  ⑵导入:今天,老朋友们还要介绍我们认识其他的新朋友呢! 二、学习复韵母 ie 和整体认读音节 ye

  ⑴学习 ie和 ye 的读音和四声。

  a、借助图画读准音。

  出示图画(椰子树),学生观察后交流;图上画着什么?你知道哪些跟椰子有关的东西?(如椰汁、椰树、椰子糖)

  学生试读图下的 ie 、ye 。

  交流:你是怎么知道 ie 、 ye 的读音的.?(借助图画,或是跟哥哥姐姐学的)教师适时告诉学生: ie 是复韵母, ye 是整体认读音节,它们的读音相同。

  教师示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仔细观察老师的口型。

  学生模仿,交流发音方法,教师加以梳理、总结。

  同桌互读互检,教师巡视、指导。

  b、借助语言积累巩固 ie 、 ye 的读音:我们平时说话,什么时候会说到 ye ( ie )这个音?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c、学习 ie 、 ye 的四声。

  小老师按四声顺序领读。

  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⑵学习拼音。

  a、谈话激趣:小朋友,你们知道 ie 的声母朋友有哪些吗?我们赶紧让它们见见面吧!出示声母 b、p、m、d、t、n、l、j、q、x。(展示课件)

  b、学习上述声母与 ie 相拼的音节。

  复习两拼音的方法。

  出示相关音节(带调),学生练习拼读。 个人轻声拼读,同桌互相拼读,指名拼读,小老师领读。

  借助音节发展语言:从刚才拼读的音节中自选一个来说词语或句子。小组内互相说,指名说。

  ⑶指导书写 ei 、ye 。

  a、识记字形。 ie 和 ye 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你想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记牢?

  b、指导书写。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复韵母 ve 和整体认读音节 yue

  ⑴学习 ve 和 yue 的读音和四声。(教学方法、步骤与 ie 、ye 的教学相同) 提示:教师范读 ve 后,要引导学生将 ve 的发音特点(尤其是口型)与 ie 作比较,然后让学生模仿、练读。

  比较 ve 和 ie 在字形上的区别和联系之前,先复习 v 上两点省略规则。

  ⑵学习拼音。

  a、学生看课本,试着拼读 n、l、j、q、x 与 ve相拼的音节。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个别指导。

  b、展示相关课件,指名拼读,教师相机指导。

  c、出示带调音节 nve、lve、jue、jue、jue、que、que、que、xue、xue、xue、xue ,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d、借助音节发展语言:从上述音节中自选音节说词语或句子。

  ⑶指导书写 ve 、yue 。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看图读句子识字

  ⑴大屏幕出示 31 页的情景图,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你看到了什么?课后,你跟小朋友做什么也“有趣极了”?

  ⑵读句子、识字。

  a、读一读、标一标:把图下的句子拼一拼、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这节课学习的音节和生字。

  b、练习拼读音节词:da jia 、die fei ji 、zuo tie hua 、nie ni wa wa 、you qu 。

  同桌互读,指名读。

  游戏:把第二、三、四个音节朋友“送回家”。

  c、比赛朗读句子。

  d、学习生字“家、飞、机、有”。

  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给这四个生字找找朋友(组词)。

  联系生活、识记字形:你在哪儿见过这四个生字?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五、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自编儿歌或顺口溜记牢 ie 、ve 和 ye 、yue 。(例如:“月儿圆,树叶绿,大家一起吃月饼。”)

  第二 课时

  一、复习导入

  ⑴师生问答,复习 ie、 ve、 ye 、yue 。如教师问:“谁是整体认读音节 ye、ye、ye?”

  持卡的学生迅速举起卡片回答:“我是整体认读音节ye 、ye、ye。”

  ⑵交流课前自编的儿歌或顺口溜。

  ⑶开火车用音节说词语和音节词和词语说句子:bie、die、ye、ye、yue、nve、lve、que、jue、xue、you、qu ,大家、飞机 二、学习特殊韵母 er

  ⑴学习 er 的读音。

  a、学生观察图画(耳朵),试着发音。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b、交流发音体会:小朋友在试读时遇到什么困难?

  c、教师范读,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特殊韵母。学生模仿、练读。

  d、师生合作,小结发音方法。

  e、学生练习。(边读 边配以手势)同桌互读,教师巡视、指导。

  ⑵学习 er 的发音。

  a、按顺序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全班齐读,。

  b、用 er、er、er 分别说词语或句子,比比谁说得多。

  ⑶指导书写 er 。

  学生试写一遍;师生评议;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三、看图读音节词

  ⑴大屏幕出示 30 页的情境图,学生看图说话。看到这幅图,你想跟小朋友说些什么?(教师相机出示图中四个音节词的卡片)

  ⑵拼读音节词。

  a、同桌一起拼一拼、读一读。

  b、游戏:把这四个音节朋友“送回家”。

  c、全班齐读。

  ⑶根据图的内容,用音节词分别说句子,然后把四个句子连起来说说。 四、读儿歌、学生字

  ⑴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把标红色的音节多拼读几遍。

  ⑵出示音节词语 wan wan、yue er 、jie dao 、lan tian 、qing shan、xiao yuan 、xiao xi 、xiao he 、liu ru ,同桌练读。

  ⑶学生字。

  a、读准字音。

  标出儿歌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练习:给生字“戴帽子”(选择正确的音节)。

  出示“月儿”“大河”“流入”“校园”的词语卡片,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b、识记字形。

  说一说:你在哪儿见过这四个生字?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摆一摆:出示儿歌(其中空出四个生字的位置),学生把生字贴到相应的位置。

  c、给这四个生字分别“找朋友”(组词)。

  ⑷读儿歌比赛。

  a、各组练读。

  b、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c、学生互相评价。(评价从四方面进行:是否读准字音;是否读得流利;是否配上合适的动作;听后,是否觉得景色很美) 五、复习巩固

  ⑴做“走迷宫”游戏。(出示课件,巩固本课所学的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音节词及生字,这些内容分散在迷宫的每个关口,认得对、读得准,才能过一关)

  小组合作走迷宫,比比哪一组最先走出迷宫。

  ⑵比一比、读一读:ie — ei,ei — er,ie — ve,ye — yue,iu —ui。 六、布置作业

  ⑴读一读:把本课的复韵母、音节、生字、句子、儿歌读给爸爸妈妈听。

  ⑵找一找:这节课学的 8 个生字,在我们周围的哪些地方能找到?

  小结:ü上两点省略规则。从ü跟j q x相拼过渡到j q x跟üe相拼,有助于学生认识规律。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3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发现事物的规律,有主动探究的兴趣。

  2、通过操作体验,进一步了解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3、锻炼分析比较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与筹码”;数字卡1-10;图片上印有数量是1-10的物品若干。

  2、学具准备:“数字与筹码”;雪花片若干;图片上印有数量在20以内的物品若干;1-20的数字卡片;1盒豆豆。

  3、《操作册》第4册第31-32页。

  三、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好朋友。先让幼儿在线上报数,并记住自己是第几,再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当念到与自己相同的数时就跳一跳,当念到最后两句时,是单数的幼儿一起跳,是双数的幼儿一起跳。

  2、复习10以内单数和双数。

  幼儿用“数字与筹码”操作:在1-10的`数字下,2个2个地摆放筹码,将结果记录下来,并说出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3、分组活动。

  第一组:在桌面上先摆好数字卡1-10,并在下面放上雪花片。两两排列,观察比较,说出哪几个数是双数,哪几个数是单数,为什么?

  第二组:在印有不同数量物品的图片上2个2个地圈数,写出总数,并说出是单数还是双数。

  第三组:做涂色练习。图片上有20以内不同数量的物体,先点数再为单数双数分别填上不同颜色。重点引导幼儿知道单数双数是两邻的。

  第四组:2名幼儿操作“数字与筹码”,摆2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单数摆在左边,双数摆在右边,再在傍边摆上相应的数字卡片。

  4、游戏活动。

  ①游戏“手拉手”。将幼儿任意分成几组,随意站在一起,教师发出口令,两组幼儿迅速2人一对手拉手,并迅速报告各组人数是单数还是双数,看哪一组站得快,报得对。

  ②游戏“捡豆豆”。幼儿任意从盒中抓一把豆豆,2个2个地放入小碗,看看是几颗,是单数还是双数。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报数,说出1、3、5、7、9这几个单数时,幼儿拍手(是几就派几下),说出2、4、6、8、10这几个双数时,幼儿跺脚,(是几就跺几下),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单数和双数的认识。引导幼儿收拾学具。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完成《操作册》、《作业纸》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4

  1、随音乐示范表演,幼儿观察。

  (1)引导幼儿坐成半圆形,教师示范表演第一段音乐。

  教师提问:老师做了哪几个动作?拍了几次手?点了几次头?

  (2)教师再次示范表演。请幼儿认真观察细节,注意音乐的节奏:看看老师的动作是怎么配合 音乐的节奏?

  2、引导幼儿练习。

  (1)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动作,教师用有节奏的'语言就行提示。

  (2)放慢琴速,引导幼儿独立随音乐动作。

  (3)按照正常速度弹琴,鼓励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

  3、引导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拍肩、叉腰等动作。

  (1)引导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拍肩,并随音乐律动。

  教师:小肩膀听到好听的音乐,也要和音乐一起玩了。大家用两只小手拍拍肩、拍拍肩。

  (2)引导幼儿学习叉腰动作,并随音乐律动。

  4、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做小鸭叫、小鸡叫等动作。

  5、组织幼儿交流、评价,结束活动。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上的数字提示,有序的阅读故事中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画面,理解亲与被亲的关系,知道亲的含义,并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达。

  3、体验亲别人和被亲别人的情感体验,能与同伴分享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图片等

  活动过程:

  1、通过老师的语言,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你们还想被老师亲一下吗?

  老师走到小朋友的跟前蹲下,搂着小朋友脸碰脸亲一下。

  2、启发幼儿回忆还有谁亲过自己,引出活动内容《我被亲了好几下》

  小朋友还有谁亲谁一下,是怎么亲的?

  你想亲谁一下呢?

  刚才,老师被小朋友亲了好几下,我感到特别高兴。今天,我还带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我被亲了好几下》。

  3、老师打开幼儿用书,并采用放慢语速的'方式,念出名称《我被亲了好几下》。

  4、老师讲述故事,幼儿熟悉故事的内容。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等待、留空等方式努力让幼儿能参与到讲述活动中去。

  5、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建议提下列问题:

  你看见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谁亲了谁一下?谁被亲了好几下?

  6、感知理解“亲”的含义。

  “亲”是什么意思?你想亲谁一下呢?

  使幼儿知道“亲”代表爱和关怀。谁和谁亲密的接触一下,可以让幼儿找同伴相互之间抱一抱,亲一亲。

  教师:你刚才亲了小朋友什么地方?

  鼓励幼儿亲身体的不同地方,例如:亲亲脸、小手亲小手、鼻子亲鼻子、小脚亲小脚、屁股亲屁股等身体部位。

  教师:小朋友除了和同伴亲一亲,你还想亲一亲什么东西或者让什么东西亲亲你呢?

  引导幼儿说一说、做一做可以亲一亲桌子、玩具柜、钢琴、小床、地板、椅子等物品。

  7、音乐创编活动,根据歌曲《碰一碰》的结构形式创编歌曲《亲一亲》。

  音乐起:师生一起歌唱《碰一碰》。

  现在我们来把《碰一碰》变成《亲一亲》。“找一个朋友亲一亲,找一个朋友亲一亲,亲哪里?

  启发幼儿创编歌曲,将“碰一碰”改唱“亲一亲”“碰哪里”改唱“亲哪里”。

  集体表演游戏“亲一亲”,教师提出亲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幼儿就亲身体的相应部位。提醒幼儿听清楚老师的指令,与同伴保持一定距离。游戏进行3-4遍。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6

  活动目标:

  1、 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桃花,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 养成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桃花。

  活动难点:

  五个圆点围成一圈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桃树背景、水粉颜料、棉签、皱纸、树枝等,每张背景上做好一个桃花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回忆讲述,说说观察桃花的快乐心情

  1、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前几天我们一起去看桃花开心吗?老师把开心的情景拍下来啦!想看吗?(看课件 2、 问:你和桃花姐姐说了什么悄悄话,做了什么游戏?

  3、 教师:我们小二班的朋友小嘴真甜,都和桃花姐姐成了好朋友,说悄悄话,做游戏,桃花姐姐心里可开心了。看,桃花姐姐来看你们了!

  二、欣赏与示范

  1、(看课件)仔细观察桃花长得什么样?五个花瓣,粉红色,象五角星,中间有一根根的花心,这朵桃花在干什么?(笑眯眯)那这朵呢?(很害羞)这朵花象什么?想蛋,它是一个花苞苞,就象宝宝在睡觉。师小结:桃花有五个花瓣,中间有一根根的花心,桃花有的笑开了脸,有的很害羞,有的还是花苞苞。

  2、这么漂亮的桃花怎么请到我们教室里来?(幼儿讨论)教师出示范例,让幼儿仔细观察:请你们找出喜欢的桃花,仔细看看是用什么东西做的,怎么做的?(提供:手指点、棉签画、纸揉、贴花瓣)

  3、说说你喜欢的桃花是用什么做的,用什么办法做的?

  4、师小结提炼:有的是用颜料手指点画的';有的是棉签画的,有的是用皱纸揉成的,还有的是把花瓣贴在树枝上做成的。

  三、教师介绍材料,幼儿选择操作。

  我们选一种喜欢的办法请出桃花姐姐。

  四、交流互动,欣赏拍照

  1、向朋友介绍自己制作的桃花,说说用了什么材料,用什么办法做成的。

  2、摆个好看的动作,和自己的桃花一起留个影。

  五、结束:

  我们一起听音乐,用动作把桃花姐姐请出来吧!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7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感知个位、十位、百位,渗透数位之间的关系。

  2、喜欢认识数位的数学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数字卡片若干,如6、39、138等,金色珠。

  2、学具:1——100数卡、金色

  3、练习P19 。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100以内的数。

  ——现在我们来一个数数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数,要注意看数数的要求,哪个小组数完了就大声的告诉大家“我最快。”

  ——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而且数数数得很好,下面,请大家看黑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2)认识数位。

  ——出示“金色珠”:金色珠一个一个地出现,10个被穿成一串;一串一串地出现,10串又串成一大片。)

  —— 谁能完整地说说10个1是多少?10个10是多少?

  ——教师拿出写好的数字卡片,如39,先读出卡片,请幼儿用金色珠来摆一摆,然后取出数字卡片“ 30” 和“9”,(这里是重点。请幼儿观察30、9放在一起和39,各是几位数。)

  ——数字“39”中,数字“9”所在的.位置叫个位,数字“3”所在的位置叫十位。也就是个位上是数字“9”,十位上是数字“3”。如果把30、9合起来写就是309,它就是三位数,在百位上就是300了。

  ——用相同的方法认识数字“138”,认识百位。

  3)幼儿自己取卡片上的数字,拼成200以内的数,再说说个位是几,十位是几,百位是几。

  2、分组活动。

  ——听、摆、说数。幼儿两人一组,一名幼儿随意报出一个200以内的数字,另一名幼儿先摆好金色珠,再对应数字,然后说说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各是几,互换角色反复进行。

  ——做练习P19页“金色珠与数位器”。

  3、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师幼共同小结:个位的“1”是表示1个1,十位的“1”是表示1个10,百位的“1”表示1个100。

  ——整理学具。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8

  活动

  一天早晨,欣欣小朋友一来幼儿园就拉着我的手,让我看她的衣服,原来妈妈给她买了一件新毛衣,上面还有三只小猫的图案。我说:“真漂亮,还有三只小猫呢!”小朋友一听都围过来,七嘴八舌的说起自己的衣服上的图案、颜色。于是,我抓住了这契机,结合《新年好》的主题,将认识图形、序数和排序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服装,复习巩固图形、序数等知识。

  2、幼儿初步运用图象,图案进行装饰。

  3、在多次操作中,学习排序知识,掌握排序规律。

  4、感受节日气氛,在装饰服装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美感。

  物质准备:

  1、纸制衣服5件(装饰好的1件,没有装饰的4件)

  2、剪好的图形、图案若干。

  3、胶水、棉签、纸巾、毛巾。

  4、磁带。

  经验准备:

  幼儿已经认识各种图形和图案

  活动过程:

  一、通过欣赏服装,复习巩固图形、图案以及数、序数的相关知识。

  1、小朋友们,要过年了,爸爸妈妈都会给我们买什么礼物呢?(幼儿自由回答)

  2、小兔子的妈妈也给小兔子买了一样礼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你们猜对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装饰好的衣服,请幼儿观察)

  3、你看见小兔子的新衣服是什么样子的?和你的衣服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的衣服上有什么?小兔子的衣服上都有什么?你认识他们吗?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幼儿自由回答,并说出小兔子衣服上的各种图形、图案的名称,复习点数、序数等方面的知识)

  二、引导幼儿运用图形、图案进行装饰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辅助老师扮演小鸭子),小鸭子也带来了鸭妈妈给他买的新衣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察小鸭子的新衣服)

  2、小鸭子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小鸭子的衣服上什么也没有)小鸭子也想把衣服变得像小兔子的衣服那样漂亮,可是怎么办好呢?(引导小朋友帮助小鸭子装饰衣服)那我们就来当个小小设计师吧,为小鸭子设计衣服吧!

  3、幼儿分小组运用准备好的图形、图案进行装饰。

  4、教师观察、辅助。(引导幼儿进行装饰的时候,注意胶水的使用,保持小手、桌面和小鸭子衣服的整洁)

  三、在操作中,让幼儿找出排序规律。

  1、请各组的小设计们展示为鸭子设计的衣服,大家互相评价。

  2、你们觉得小朋友设计的衣服怎么样?有没有小兔子的好看?为什么?(小鸭子衣服上的图形、图案很乱)那小兔子的衣服呢?(图形、图案都很整齐)怎么整齐的呢?(引导幼儿发现并找出排序的规律)

  3、我们再来动手设计一次好吗?

  4、幼儿再次动手设计。(教师放音乐)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9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引导幼儿对三个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3、引发幼儿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套箱,纸偶,数字卡,套娃玩具,镶嵌玩具等

  2、礼物袋,操作版(幼儿人手一套)

  3、白板

  4、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进行介绍——与幼儿拉近距离。

  “小朋友们,昨天我们见过面了,我是什么老师呢?”(宋老师)

  “我来自威海,你们是哪里的小朋友呢?”

  “对,你们是青岛**幼儿园的小朋友!威海和青岛都是海滨城市,都很美,小朋友以后啊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到威海去旅游。”

  “宋老师从威海来,还给小朋友们带来礼物呢.”

  二、基本部分

  1、变“礼物”引出课题(教师出示套箱,以“变魔术”的方式一次变出三个箱子。引导幼儿感知大,中,小不同的箱子个体。)

  教师提问:

  引导幼儿关注箱子的数量

  ——“老师变了几个箱子呢,我们来数数看。”(师幼一起点数,引导幼儿说出一共有三个箱子)

  ——“三只箱子,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出示数字卡“3”)

  引导幼儿关注箱子的颜色和大小

  ——“小朋友看看,这几个箱子有什么不一样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简单表述:

  箱子的颜色不同: 有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

  箱子的大小不同:绿色的`箱子最大,黄色的箱子不大不小,红色的箱子最小。

  ——“小朋友我们再一起看看,开始是一个箱子,现在是三个箱子,你们猜猜从哪儿变出来的?”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三只箱子,有1个最大的、1个不大不小的、1个最小的;因为他们大小不一样,所以小的箱子都可以装到大的箱子里面,一个一个套起来,就变成一个了。”教师把箱子重新叠置到一起。

  “我们看看礼物袋里都装的什么礼物呢?”

  2、 幼儿操作,具体感知大,中,小 的物体。

  幼儿自选自己喜欢的礼物。

  ——“你选什么颜色的礼物袋?”(提醒幼儿说自己选择的礼物袋的颜色!)

  ——“快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

  ——“数一数,有几个?”(请个别幼儿说)

  ——“摆一摆,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有的小朋友纸袋里面是床,有的是碗,这些是谁的床呢?是谁的碗呢?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教师用手偶讲故事。(故事略)

  出示挂图,幼儿操作,帮助小熊一家。

  ——“小朋友都摆一摆床和碗,从最大的到最小的摆成一排,看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个是熊爸爸的、哪个是熊妈妈的、哪个是熊宝宝的。”(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熊一家着急死了,我们快帮他们送回去吧!送碗的时候你可以告诉熊爸爸,最大的床是你的,最大的碗是你的……”

  ——“我们都来检查一下,大家都送对了没有。”

  ——“小熊一家非常感谢小朋友,他们谢谢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说呢?”(不客气)

  ——“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个很好的礼物呢!”

  3、套娃排序

  教师出示套娃(3个)

  ——“这是什么?”(套娃)“你们见过套娃吗?”

  ——“小套娃有什么小秘密呢?”(里面有好多个,教师一层层打开,随意放在桌子上。)

  ——“我们给小娃娃排排队吧!”

  给套娃排序。(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4、拓展游戏

  游戏一:给四个小套娃排队(满足能力强的幼儿的需求)

  教师出示一个小套娃(第四个小套娃)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小套娃,他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

  ——“那么现在谁会给他们排排队?”(要求: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游戏二:给小木柱找家

  教师出示成品玩具

  ——“这是什么?”(小木柱)

  ——“我们数一数一共有几个(5个),他们一样大吗?”

  ——“小木柱的家也有的粗,有的细,小朋友两个好朋友一起帮小木柱找到家,放进去好不好?”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活动

  1、播放音乐,幼儿根据不同音乐模仿不同大小动物的表演。

  2、重重的音乐,幼儿表现 大的动物(大象)

  3、不大不小的动物来了,谁呀(小兔子)

  4、轻轻的音乐,幼儿表现 小的动物(小鸟)

  5、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走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向。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0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形,说出它的名称,初步能分辨长方形与正方形。

  2、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种长方形的物体。

  3、能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操作。

  活动准备:

  教具: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组成的大客车图片一张。

  学具:小盘子、分类盒若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标记各一张及各种图片若干。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油画棒每组一套。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大客车:

  出示大客车图片,提问:

  许多小朋友要坐车出去玩,他们坐的是什么车引导幼儿认识大客车。

  请幼儿观察并讲述:大客车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发现:大客车的窗户是正方形的,轮子是圆珠笔圆的,灯是三角形的。

  重点观察在客车的身体是长方形的。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请幼儿观察比较,知道长方形是长长的,正方形是方方的。

  鼓励幼儿再找找教室里哪些东西象长方形的.,进一步认识长方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送圆形宝宝回家:请幼儿观察分类盒上的图形标记,看看小盘子里有什么图形?按图形标记把图形片送回家。

  2、找出长方形: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P10页,看看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图形?请把长方形宝宝圈起来。

  3、长方形宝宝在哪儿?请幼儿观察汽车由哪些图形组成,请给长方形宝宝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三、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操作请幼儿说说是给什么图形涂上了颜色?为什么要给它们涂上颜色?认识它们都是长方形。

  表扬大胆讲述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猫玩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猫玩球(认识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两个幼儿一个大皮球.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小猫学本领”,学习认识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 出示一个猫妈妈的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位猫妈妈.

  (2) 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个小花猫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许多小花猫.

  (3) 请每个幼儿拿一个小花猫头饰戴在头上,启发幼儿说出许多个成了一个,一个的.

  (4) 妈妈带小猫集合去玩球,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2、小猫学滚接球的本领,双手将球向前滚.

  (1)1只小猫学本领.(2)许多只小猫学本领.(3)两只小猫相对滚接大皮球.

  活动延伸

  在计算角内提供许多1与许多的实物或图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小猫捉鱼。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1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锻炼孩子的观察、记忆、想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我想教师应尽量避免呆板单纯学习绘画技巧的教学方法,而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教学反思:

  1、兴趣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我认为教师要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开阔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仅能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其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活动中的.小朋友》时,幼儿以某一处小朋友玩的情况为主要创作对象,但在丰富画面时还要再画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2、创造愉悦、宽松的心理环境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如果成人不横加干涉,我想他们会自己创作,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错位”的现象。儿童作画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小孩的耳朵画成小动物的耳朵,鸭子长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细又长;白天时画出个月亮……出现这种情况时,成人往往无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纠正,但我觉得我们教师不应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应该在事后引导他去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我认为教师要多加鼓励。

  3、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术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在运用多种手段、媒体给孩子许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孩子进行自由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时要给孩子有充分说的自由,教师千万不能说“不可能”、“这是不对的”等话语来否定孩子的想法,对具有创造性的、离奇古怪的想法,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赞赏。让孩子感觉到这样的异想天开是对的,从而使孩子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我想可以采用自己说,和旁边小朋友说、小组说、以大家说的形式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同时也吸取别人的想像力。

  4、以开放的形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如在画《手指造型想象画》时,教师用手摆出几种造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像什么,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使幼儿感到新鲜,促使他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5、教师不能忽略的一种绘画形式——意愿画

  意愿画教学既能满足幼儿表达的愿望,又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2

  一、音乐游戏,导入活动。

  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带你们出去玩玩好吗?”

  师生共唱歌曲《小蜜蜂》,幼儿跟着音乐唱歌跳舞进活动室。唱完歌曲,突然出示两只老虎的图片,激起幼儿的好奇心。

  二、视觉刺激,进入主题。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两只奇怪的老虎,暗示幼儿唱起自己熟悉的歌曲《两只老虎》。

  师:你们唱得太好了!这首歌老师也会唱,我和你们唱的感觉可不一样哦,想不想听?

  幼:想!

  师:那就赶紧找个位子坐下来听老师唱歌。

  (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突出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师:你们听出老师唱的这首歌里,有哪些地方特别有趣?

  幼:节奏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

  师:其实很简单,老师是按照图谱上的节奏来唱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节奏型,让幼儿徒手练习打节拍,用奥尔夫教学法,重点引导幼儿练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通过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来体验节奏。

  师:我们在打拍子时,除了可以拍手,还可以拍哪里呢?

  幼:还可以拍脸、拍头、拍肩、拍腿、拍腰、跺脚……

  带领幼儿练习数遍,加强记忆。

  三、出示乐器,开始演奏。

  1.师:你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今天我们来开一次音乐演奏会,快请出我们的乐器朋友!

  请幼儿一一介绍自己的'乐器名称及用法。

  2.师:好,我们大家一起拿出乐器,看着图谱打出节奏。

  幼儿自由敲打节奏一遍。

  师:这样的演奏好听吗?

  幼:不好听!太响、太乱、太吵了!

  师:嗯,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想一个好办法来演奏好听的音乐吧。

  3.引导幼儿将歌曲分段,进行分组演奏。

  师:你们觉得《两只老虎》这首歌可以分成几段?每一段可以用什么样的乐器来演奏?

  幼儿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可以分成3段。

  第一段: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用响板、琴鼓、碰铃来演奏)

  第二段: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用沙球来演奏)

  第三段:真奇怪,真奇怪。(所有乐器合奏)

  4.带领幼儿分段练习演奏的方法,每一组单独练习之后再合奏。

  师:小朋友们可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哦,别人在演奏的时候,我们的乐器朋友要保持安静,我们要认真地听,而且要做动作来配合他们,这样的演奏才更好听!

  教师指导幼儿练习两、三遍。

  师:听了这样的演奏,你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幼:我感觉很好听、很舒服、很有趣……

  师:所以只要大家一起想办法,一起合作就会做好每一件事情!

  四、唱歌跳舞,结束活动。

  师:我们今天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心里好开心啊,大家一起跳个舞吧。

  师生共同歌曲《红蜻蜓》,跳起欢快的舞蹈,结束音乐活动。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3

  一、谈话导入

  请宝宝和自己的爸爸一起上课。

  二、理解绘本内容,感受父爱的多面性

  1、分页欣赏绘本。

  (1)讨论大狮子的样子。(观察图片)大狮子长的什么样子?

  (2)观察狮子宝宝的样子,比较狮子爸爸和狮子宝宝的不同。狮子宝宝在哪里?狮子宝宝和狮子爸爸长得像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3)欣赏PPT,教师讲述,狮子宝宝要哪些地方像爸爸一样呢?说说自己与爸爸不一样的地方,希望什么地方长得像爸爸一样?

  2、亲子阅读绘本。

  (1)这本书还有个好听的`名字,请爸爸们一起大声地把书的名字念给宝宝听。(书名:像爸爸一样)PPT

  (2)爸爸和宝宝一起阅读,感受狮子宝宝对狮子爸爸的喜爱、崇拜之情。

  (3)每个宝宝说说自己爸爸的本领,激发对爸爸的喜爱、崇拜之情。狮子爸爸有很多本领,都教给了狮子宝宝,那你的爸爸有什么本领呢?

  3、说说爸爸的情绪。

  (1)狮子爸爸带狮子宝宝捕猎,一大群蜜蜂追着狮子爸爸。爸爸和宝宝一起看!狮子爸爸怎么啦?PPT狮子爸爸受伤了、不开心了,狮子宝宝会怎么做呢?(教师引导宝宝、爸爸共同参与)平时你的爸爸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你是怎么让爸爸开心的?我们来看看狮子宝宝是怎么哄爸爸开心的?PPT

  (2)表演:请爸爸们来学学狮子爸爸,受伤了,不开心,宝宝给爸爸挠挠痒痒,逗爸爸开心,让爸爸感受宝宝的爱!爸爸开心了,给宝宝一个感谢的亲吻吧!

  小结:希望爸爸和宝宝多一点相处的时间,爸爸心里的爱要多表现出来一点,让宝宝感受到你的爱。

  三、互动游戏,体验父亲的力量

  爸爸不光有很多本领,还是个大力士呢,我们请爸爸和宝宝一起玩"大吊车"的游戏吧!宝宝不要害怕,爸爸的力气很大,会好好保护宝宝的哦!(大吊车开出去玩,说再见)儿童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4

  主题产生:

  春天来了,当迎春花把春天的讯息告诉大地时,春姑娘就悄悄地唤醒了冬眠的小动物,喊来了背着剪刀的小燕子,敲开了花妈妈的家门……啊!春天多美好!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一起出来找春天啦!在这个主题里,我们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去感受春风的抚佛,去领略阳光的暖意,去寻找春的足迹。菜地上,花丛里,小树旁,我们在植物里寻找春天;小蝌蚪、小蝴蝶,西瓜虫,我们和动物万春天的游戏!春天多么美、春天多么好,我们和动物玩春天的游戏!春天多么美、春天多么好,我们把找到的春天带进幼儿园,带回教室,用我们的双手去装扮春天。让春的气息充满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空间。

  预设教育目标:

  1、会观察、发现春天到来时,花草、树木以及动物的变化,并用美术方法表现对春天的认识。

  2、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3、会自己分析,选择适当的.小图片不知春天的景色。

  4、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进一步观察并发现春天的美景。

  5、能比较5----10以内的集合种元素数量的多少。

  6、欣赏散文,懂得春天的芽儿要在阳光,春风等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7、知道向日葵等许多植物都在春天发芽、长大。

  8、能辨别不同的节奏,并用拍手动作表现。

  9、人事西瓜虫的外形特征、只有认真劳动才能换来春天的花开叶茂。

  10、理解散文内容,学习“五颜六色”、“熔化”等词语。

  各领域活动安排:

  综合活动:找春天、快乐的春游、春天来了

  语言活动:春天的电话、芽、春雨姐姐变戏法、小狐狸画春天

  音乐活动:春天、杨柳青、蝴蝶找花

  科学活动:比多少、种植向日葵、调皮的西瓜虫、种树

  健康活动:眼睛朋友好不好、种树、穿树林暖暖的太阳,新鲜的空气、扑蝴蝶

  环境创设:

  1、 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室“春天”的布置。

  2、 将小瓶、冰激凌杯等装上土或水,放入土豆、荸荠等作为发芽试验,丰富自然角。

关于幼儿园的教学设计15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二、活动准备

  塑料袋、气球、玻璃杯、土块、、蜡烛、奶瓶等材料。

  三、活动过程

  1、 请幼儿猜谜语,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 鼓励幼儿分组自由探索:找找空气在哪里。

  (1)请幼儿分别用塑料袋在活动室及户外“装”一袋空气,并请幼儿说出自己是从哪里装的。

  (2)请幼儿将土块放到水里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有气泡冒出)再用吸管向水里吹气,发现了什么?(有气泡冒出)使幼儿初步感知土里有空气。

  (3)出示酱油、醋、橙汁等,请幼儿观察品尝,说出什么颜色?什么味道?提问:空气有没有味道?有没有颜色?教师小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它就在我们周围,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

  3、了解空气 的作用

  (1)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点燃蜡烛,请幼儿用玻璃杯慢慢罩住,问幼儿发现了什么?(蜡烛慢慢熄灭了)幼儿思考空气还有什么作用?

  (3)师幼一起讨论空气的作用和用途,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4、教师讲解小火箭的制作方法(师幼共同制作)。

  5、制作完成后,让幼儿各自展示自己的火箭,看谁的火箭发射的高。

  6、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火箭会飞起来?萌发他们初步的科学意识。教师向幼儿讲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使幼儿感受作为一名中国的自豪感。

  7 、带幼儿到户外玩小火箭,结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