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说课稿>幼儿园社会说课稿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

时间:2024-07-22 20:22:0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社会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内容选择依据

  中华民族具有丰富民族文化传统,孩子是传承民族文化桥梁,在幼儿阶段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接受民间文化熏陶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接触有关十二生肖话题,也看过有关十二生肖影视片,特别是十二生肖中许多动物都是幼儿熟悉,喜欢,《纲要》中也要求我们:一个活动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选择十二生肖这个课题,对幼儿来说是非常有趣,也具有可接受性。

  (二)设计思路

  根据社会教育目标要求,十二生肖社会活动内容,不仅要让幼儿知道十二生肖名称和形象,同时还要了解十二生肖顺序和轮回问题。我活动思路为:熟悉动物;感知顺序;理解含义;了解轮回规律;游戏巩固认知。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精神和设计思路,努力体现以幼儿为本现代化教育理念。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活动目标:

  1、熟悉十二生肖中十二种动物名称及其排列顺序。

  2、了解十二生肖轮回,对不同生肖年龄进行简单判断。

  3、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学习兴趣和热爱情感。

  (二)活动重点、难点

  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是《纲要》基本点,对大班幼儿学生来说,本次活动重点是掌握十二生肖中十二种动物名称及其排列顺序;由于十二生肖轮回具有抽象性,幼儿理解水平有限,所以理解十二生肖轮回是本次活动难点。

  三、说教法

  十二生肖社会活动内容对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为了有效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1、通过故事、课件与游戏手段。

  我通过讲述十二生肖来历故事,再结合课件充分利用学生听觉和视觉调动幼儿活动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十二生肖动物名称和排列顺序;游戏活动是幼儿基本活动,它具有聚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为一体特点。本次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用游戏形式记住十二生肖顺序,感受十二生肖轮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学习活动氛围中掌握重点。

  2、借助钟表。

  由于学生已有了如何看钟表知识基础,知道钟表上12个数字,知道12个数字轮回是怎么回事。运用知识迁移原理,将幼儿对钟表知识迁移到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十二生肖轮回上,符合教育规律,同时钟表周期具有直观性,这样将抽象知识具体化,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有利于学生理解十二生肖轮回,是突破知识难点有效手段。

  3、双主体互动模式。

  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是本次活动最大特点,一方面,幼儿是问题学习者和探索者,幼儿带着对十二生肖动物好奇参与学习,探索问题,大胆表述自己认识,另一方面,教师是幼儿主动学习引导着、组织者、促进者,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积极性,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四、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将在说说、看看、想想、听听、演演、唱唱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重点、难点。

  五、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教具准备:十二生肖动物课件、根据本班学生属性准备属相饰物若干。十二生肖故事、十二生肖图片一套、十二生肖儿歌。

  2、知识经验准备:通过布置家庭作业使幼儿事先知道自己属相,知道父母属相,父母年龄,了解十二生肖中部分动物。认识钟表。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经验和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提问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动力,有了兴趣幼儿会集中注意力,并乐此不疲。为了激发幼儿活动积极性,教师运用激励机制,将事先准备好属相小礼物奖给回答问题学生。

  在这个环节,老师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们,我这里有很多礼物,现在我要奖励给回答问题积极,答题又好小朋友,你们看好不好”。根据学生属相在回答完问题后奖一个属相饰物。问题如:

  1、你知道自己属相吗?属啥?

  2、你知道父母属相吗?你妈妈多大了?

  3、你知道都有哪些属相?

  本环节老师通过提问导入,奖励机制,激活幼儿原有知识,目是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让幼儿回忆对属相认识,为全面学习十二生肖有关问题做准备。此时学生主体精神得以充分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过渡:刚才小朋友回答问题很好,可是人属相不仅有我们以上所说几种,实际上人属相有12种,它们都是什么动物呢?好,今天我把它们请来了,大家认真看,它们都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第一个环节:播放十二生肖视频课件,在动作、形象、声音等方面突出每个动物特征,强化幼儿认知。

  本活动环节,教师将事先准备好十二属相动物做成视频图片,依次给学生播放。这个环节老师采用问题导学法、直观视频教学法。在学生观看视频之前提出问题,幼儿带着问题观看,同时通过形象生动视频,使观看具有目性、直观性;幼儿处在看看、想想、模仿学习过程中,这个环节有利于加强幼儿认知和记忆,实现本次活动第一个目标。

  第二个环节:通过猜猜看活动、进一步认识十二生肖中动物变形图案。

  在观看视频之后,学生对十二生肖动物,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十二生肖变形图案很多,为进一步增强认知,教师通过图片匹配、让幼儿猜动物名称,进一步深化幼儿认知。

  本环节采用双主体互动模式,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教师、幼儿在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本环节有利于完成本次活动第一个目标。

  第三个环节:讲故事,在钟表图案上贴图片,让幼儿认识十二生肖顺序。

  过渡:十二生肖中老鼠排在第一位,小朋友们你知道为什么吗?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

  教师结合课件,绘声绘色讲关于十二生肖动物通过比赛来排序传说故事,在讲故事同时依序将对应动物图片贴到事先准备好大钟表上。从1——12。分别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爱听故事是多数幼儿特点,也是最能吸引幼儿教学手段之一。本环节利用故事与课件相匹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了幼儿听觉和视觉,幼儿在听听、看看学习过程中明确了十二生肖顺序。本环节设计有利于本次活动第一个目标达成。

  第四个环节:结合钟表图,联系幼儿属相,用问题引导幼儿了解生肖与年龄关系以及十二生肖轮回。

  过渡:小朋友们,在我们这个神奇钟表中,各种动物依序排列,一个数字代表一年,一年一个属相。下面老师问几个问题,谁第一个回答,谁就先得到老鼠头饰。

  教师设置具有层次性问题,将难点分解,随着学生回答,依次发出十二生肖头饰。

  老师问题如下:

  1、今年是牛年,今年出生孩子属啥?

  2、今年是牛年,明年是什么年?

  3、明明小朋友属马,明明今年几岁?

  4、12年后是什么年?

  在本环节中,老师采用难点分解法,通过给学生提出由易到难,由具体道抽象问题,将十二生肖与年龄关系以及十二生肖轮回活动难点,一一化解,学生则运用想想,说说学习方法,从而突破难点,达成本次活动第二个目标。本环节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第四个环节:通过游戏、唱歌,巩固加深学习成果,烘托课堂气氛,达到本次活动高潮。

  三、结束部分。通过关于十二生肖动物儿歌和童谣联唱,激发幼儿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喜爱之情,让幼儿在意犹未尽中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2

  一、说教材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孩子。幼儿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差,极易受到伤害,因此,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和学习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十分必要。与其整天把幼儿看管得紧紧的,不如教会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鉴于此,我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随机教育外,觉得有必要组织一次专门的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报警知识。

  二、说活动目标:

  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虽然知道了一些急用电话,但还不会正确使用,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些特点,我为本活动定出了两条教育目标:

  第一,了解警车、救护车、消防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第二,知道电话110、120、119的作用,懂得在危急时拨打相应的电话号码。

  孩子的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整天跟着孩子转,只有教给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在自己遇到危险时会用最快捷的方法来让自己脱离危险,才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于是把本活动的重点定为:了解警车、救护车、消防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它们相应的报急电话;学会保护自己。整个活动都是围绕着重点进行的,首先是让幼儿通过图片来了解这些车辆的作用,以及报急号码的功能,接着是通过多媒体情境来体验这些车辆与报急号码对我们生活起到的作用,最后是通过游戏把知识实践到行为当中,使报警知识在游戏中得到练习与巩固。

  虽然幼儿知道了报急的电话号码,但是由于他们缺乏拨打电话的经验,对数字的'认识也还不够深刻,所以要让幼儿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境正确地拨打相应的电话,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

  所以我把活动的难点定为:让幼儿懂得在危急的时候正确拨打相应的报急电话。在活动中,我设计突发事件的情境,再通过“打电话”的游戏,让幼儿在与老师一问一答的对话中轻松自然地运用已掌握了的报警知识大胆地表现自己,使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热情高涨,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整个游戏活动,学具的提供也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真正体现是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使报警知识得到强化、内化,从而突破难点。

  三、说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知识经验准备:

  初步让幼儿认识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的外观形状,知道他们相对应的报急号码。

  材料准备:

  1、110、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

  2、多媒体课件(内容是一些突发事件的过程)

  3、三幅有关突发事件图画。

  4、一部电话。(供幼儿学习拨打报急电话)

  四、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我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

  1、采用直观法,以多媒体情境体验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采用提问法,是因为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例如:教师鼓励孩子大胆地想办法,表达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我们现在要倡导的,这也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3、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打电话游戏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巩固报警知识,从而突破难点。

  五、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改变过去“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的指导思想。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幼儿获得新知识的好机会。

  游戏练习法是幼儿在玩打电话的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如何正确打报急电话,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真正体现是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使报警知识得到强化、内化。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知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升华”的精神实质。

  六、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从“认知—情感—行为”三大块,由浅入深,从感知到体验,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性地学习。但是众所周知,这些安全知识比较抽象,光靠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只有把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去记住这些报急电话,使幼儿遇到紧急问题时会使用这些号码。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好学习和了解每一个突发事件所相对应的正确报急方法,我设计此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观察探索——学习讨论——游戏体验,具体安排如下: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3

  一、设计意图

  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的浪费日益严重,人们已渐渐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垃圾分类制度也随之实行起来。大班幼儿已有知道垃圾要扔进垃圾桶的经验,但是没有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因此我设计了此次教学活动。

  二、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我设计了《小小垃圾要分类》这节社会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可以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并通过分类操作,幼儿能够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同时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社会领域内容要求的第三条“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发展水平,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设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知道生活常见的垃圾分类。

  2.能力目标:能区分可回收、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能正确分类。

  3.情感目标:爱护身边环境,具有初步的垃圾分类意识。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区分四种垃圾分类的标志(将在活动过程中的第四个环节体现出来)

  难点:能按照垃圾分类标志正确区分垃圾种类(将在活动过程中的第五个环节体现出来)

  五、说教法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已由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启发提问法、情景法、游戏法、实际操作法等教学方法。以方案教学的理念,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采用情景法、游戏和教师多种形式的鼓励方法结合,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六、活动总结

  本活动很好地完成了教育目标。整个教学活动贯穿了情景,也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幼儿兴趣出发,使幼儿在亲自操作的.活动中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志,积累生活经验。在整个教学中,我没有过多干涉幼儿的行为,而是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去引导幼儿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同时也促进了其社会性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七、说学法

  根据上述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幼儿的学法指导上,整个活动都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以情景故事为主线,提供大量实物,幼儿通过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等方法进行学习,让幼儿在活动中玩中学(分类),玩中做,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进而达成教学目标。

  八、说活动过程

  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1.导入环节——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我运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教师设计情景,吸引幼儿兴趣。教师故作神秘状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一封来自垃圾大王的信,小朋友想听听吗?”激发幼儿阅读信上内容的兴趣。从而引入课题,邀请小朋友们来帮助“垃圾大王”解决问题。

  2.幼儿尝试自己进行分类

  这一环节我运用实际操作法来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对垃圾进行分类,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根据幼儿自己的观点去分类,让其有一个试误性的经验。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准备,但教师不可打击幼儿,说幼儿分类的方式不对。

  3.观看视频,进行初步学习

  本环节教师运用了电化教学法和启发提问法,通过播放有关垃圾分类的视频,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法来对垃圾分类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与认识。在播放视频时中间可以停顿,通过提问法,教师提问:“红色垃圾桶喜欢吃什么呀?”从而引发幼儿观察与思考。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积极做出回应与反馈,这一环节能初步达成目标一和目标二。

  4.教师展示幻灯片并拿出标志图,引导幼儿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

  本环节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法与提问法进行教学,教师将垃圾分类标志图单独展示出来,并引导幼儿观察幻灯片上的标志与图片上的标志,邀请幼儿上来进行配对,并请幼儿说出是如何判断的,教师提问:那你知道这个垃圾桶喜欢“吃”什么吗?同时可以请下面的小朋友一起讨论想一想做补充说明,这也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注集体注重个别差异的特点,这样可以幼儿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标志,加深对垃圾分类标志的印象。这一环节进一步达成了目标一与目标二。

  5.进行送“垃圾宝宝回家”游戏

  这一环节采用操作法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并树立初步的垃圾分类的意识,教师:现在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可以帮“垃圾大王”解决问题了,所以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这些“垃圾宝宝”送回家。教师把四个垃圾标志图贴在黑板上,然后将垃圾图片发给幼儿,教师分组邀请幼儿上来进行游戏,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并思考再进行分类。游戏结束,教师总结整个环节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这一环节达成了目标三。

  九、说活动延伸

  教师在班级里可以设置一个关于垃圾分类主题的区域,创设环境,准备垃圾分类对应的物质材料,幼儿可以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由此获得经验;同时还可以与家长一起进行垃圾分类活动,实行家园共育活动!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4

  一、说活动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应充满信心,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方法克服困难、解决困难。

  2.体验自己解决困难的喜悦。

  二、说活动准备

  1.童话故事(附后)的电脑课件。

  2.立体环境:一棵大树、树洞、树桩(小树杆内有水)、草地、小河、平衡木。

  3.材料:小石子、水箱(池塘)、铁钩、救生圈、磁铁、透明胶、树叶、塑料瓶子、竹棒、绳子、船、浮板、地板胶。

  4.头饰: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鸟各三个。

  三、说活动过程

  1.借助童话故事,把幼儿引入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

  (1)在茂密的树木里,生活着许多动物。你猜,都有些什么动物呢?(激发幼儿的兴趣)

  (2)有一天,小动物在树木里玩,你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3)结合电脑课件,教师有表情地讲述童话故事,然后提问:树木里有什么动物?和它们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2.鼓励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

  (l)激发幼儿解决困难的信心。

  如果你们遇到了像小动物那样的困难,你们能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它吗?请你们帮助小动物,你更加愿意帮助谁?

  (2)幼儿分组讨论解决困难的方法。

  把幼儿带到预先设计的"树林"环境中。

  第一组:羽毛球被挂在了树上,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来呢?

  第二组:小球滚进了树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来呢?

  第三组:小熊的裤子给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办呢?

  第四组:啄木鸟喝不了这半杯水,你们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

  第五组:小鹿的钉子全撒在这了,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把钉子很快地捡起?

  (3)幼儿实践活动,尝试解决困难。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使用各种方法。

  师:我听到小动物们说出了许多方法,现在请你们按照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尝试一下,想一想哪种方法会更好?

  (4)个别发言,鼓励幼儿讲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验成功乐趣。

  你刚才解决了什么困难?使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哪一种方法好?困难解决后,心情是怎样的?

  3.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有许多困难问题,亦要鼓励幼儿大胆想出解决方法。

  你在家里、幼儿园、路上或其他地方遇到过什么困难并提出几个思考问题让幼儿讨论:

  你是怎样解决的?你试过在妈妈病时,家里只剩下你一个人吗?如果发生了,你怎么办?

  你曾试过与妈妈走散吗?如果发生了,你怎办?如果这时候有一个你不认识的叔叔走来说带你去找妈妈,你会怎么做?

  4.游戏:"寻宝".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过河寻找老师送给的礼物,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二

  《纲要》明确指出,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即贴近幼儿的生活来挑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线".中班幼儿在进行小水滴旅行记,吹泡泡,沉浮实验,奇妙的水车等活动中,这已经完全被水的"魔力"给征服了幼儿诚然知道要节约用水,他们一边说节约用水,一边在洗手、喝水、上厕所等过程中浪费水,再加之今年我国西南五省遭遇了特大旱灾,水资源十分缺乏。所以,我设计了这节的活动,契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学要求。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是中班的一节社会活动。通过幼儿观察交流分享,观察讨论,关注生活讨论节水方法和师幼表演等活动,意识到节水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当初做起,承担起节水义务宣传员的责任。

  (二)教学目标:《纲要》强调: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定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1、让幼儿了解国家水资源的现状,激发幼儿节省用水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2、懂得节约用水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3、从身边小事做起,讨论节约用水方法,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实现目标的有力保障,而为了到达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知识教训准备:让幼儿在家长的勾引下观察记载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不当举动,并与家长一起商讨一些节水的好办法,制作节约的标志与宣传画。

  2、物质资料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节水的标志、节水小天使的标记牌。

  (四)说重难点

  活动重点:使幼儿树立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意识。

  活动难点:知道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如何去突破难点?亦通过幼儿观察、讨论、总结节水方法来实现。

  二、说教法

  《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社会教育活动不是教师告知幼儿"你该怎样",而是幼儿要"怎么",教师只是对幼儿的取舍和行动起引导和帮助作用。

  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有:

  1、谈话法:帮助幼儿提炼原有的.社会知识经验,使之系统化、明确化。

  2、讨论法。有利于幼儿自由发表看法和感受。

  3、情景教学法:由教师展示一些缺水和糟蹋水的情景,这让幼儿对其中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让幼儿理解节水的重要性。

  其次还采用观察法,记录法,角色表演等方法。

  三、说学法

  《纲要》的社会领域中提出:必须使幼儿动手、积极主动地与别人交往、观察、体验、表现等,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发展社会性。

  重要学法有:

  (1)讨论法:让幼儿彼此讨论节水的方法;

  (2)观察法;通过对课件图片的观察,让幼儿的心灵有所触动,树立节水的意识;

  (3)合作式的学习方法:与家长一起制作节水宣传画与节水标志。

  四、说活动程序

  《纲要》的社会领域中提出:社会教育活动要有"整体性"的观点。教师要把知、情、意、行等方面有机地融会在教育活动中。

  (一)观察交流分享,导入活动。

  1、出示一些脏物和干涸的花,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梳理了解水的重要性。

  (二)观察讨论,激发情感――观察多媒体课件,看看说说,了解水的宝贵,激发珍重水的愿望。

  (三)关注生活、积累方式。

  1、幼儿分组讨论在幼儿园 和我们的生活中节水的方法。老师演绎进行记录,强化节水意识。

  2、播放贴近幼儿生涯的节水图片。

  小结:勤俭用水,能够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从 节约一滴水开端,养成节水的好习惯。

  五、师幼互动,进一步激发节约用水的责任心――通过歌曲表演和缺水的图片引起大家 的共鸣。

  六、师幼的独特觉得和活动的可见成果展示――请小朋友来当节水宣传员,并拿着节水标志牌去向客人老师做宣传。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5

  一、说设计意图:

  孩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未来的社会是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是社会对我们每个人提出的必备的要求。“合作”对于幼儿个体全面发展也是很重要的。《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让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所以我们在幼儿时期就重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是很重要的。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这不仅需要老师的引导,也需要幼儿的主体配合。而本次活动就是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探索合作的方法,并感受合作带来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本身的特点,我从情感、态度、能力、认知等方面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具体的目标为:

  1、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合作;

  2、探索合作的方法,感受合作带来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合作。难点为探索合作的方法。为突破难点,教师引导幼儿在合作前先小组商量,再进行详细分工。

  三、说活动准备:

  身临其境地学习能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幼儿动手操作能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我做了以下活动准备:

  1、小电影《合作力量大》

  2、各种合作的视频,不是合作的视频

  3、各色吸管若干,画好轮廓的白板纸、双面胶、小框、剪刀若干

  四、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观者幼儿不守规则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和人们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一些活动场景。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幼儿对交往合作理解和认识的更加透彻。

  2、提问法:教师通过适当的提问,引导幼儿了解合作的方法,并能主动探索怎样与同伴合作。

  3、操作法: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实际进行合作,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并体验到合作带来的乐趣。

  五、说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交往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2、交流讨论法:活动中多次让幼儿交流谈论,能更好地拓展幼儿思维,解决问题。

  3、尝试法:陶行知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不。在活动中,让幼儿通过操作,思维更加灵活,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拓展了知识面。

  六、说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以电影中的巧虎宝宝(手偶)来到我们班和大家做朋友引入活动,幼儿一定会很感兴趣,然后观看巧虎演的电影《合作力量大》,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进入活动主题,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

  2、自由探索什么是合作。幼儿通过讨论、发言,总结出自己对合作的看法,说一说什么是合作,最后教师总结,让幼儿明白合作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努力做一件事情。

  3、联系现实生活,找找生活中的合作,知道合作的形式有很多。幼儿通过观看教师搜集的一些生活中合作和不是合作的视频,找出哪些是合作那些不是,进一步理解合作,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合作不可少。

  4、实际操作体验活动:合作吸管画。为了让幼儿感受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合作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我请幼儿分组合作吸管画,在合作前提醒幼儿先进行商量、分工,自由探索合作的方法,并从此环节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5、结束活动:幼儿合作表演《拉拉勾》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6

  一、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已经居幼儿死亡人数的首位,强化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于是,我们在大班开展了以《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本教学活动就是来源于安全教育中的“生活中的标志”。教学活动的直接目标是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预测故事可能发展,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表达的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比较连贯地进行讲述小老鼠获救的过程,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间接目标是留意日常生活中的标志,提高安全意识。

  此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活动中涉及语言、社会交往方面的内容。适合于大班幼儿,活动时间约35—40分钟。在幼儿园的一些家园合作活动中,我们需要家长带孩子注意观察路上各种标志。因为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相吻合。这是我选择它作为内容的原因之一,此活动与我班幼儿接受能力相吻合。最后我通过书籍上网等方式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通过本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生成了此次的活动内容。

  二、活动目标与依据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尝试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景物或状态,并能用完整的语言预测故事发展的可能性。

  2、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阐述小老鼠获救的过程,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

  3、留意日常生活中的标志,提高安全意识。

  教育目标正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的,具体活动目标的积累便构成了近期教育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乃至教育总目标。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以上制定的具体活动目标是为教育总目标服务的,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其中目标的制定也贯彻了新纲要的精神:目标注重全面性。(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

  三、活动准备首先,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幼儿准备: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如: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教学环境:在活动场地粘贴常见的道路标志材料准备:大图片四幅小图片每组一张水彩笔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汽车》进入活动场地,让幼儿理解标志的意思沿路贴着常见的交通标志,边开边提问:这块标志,是要告诉行人、车辆前方道路情况是怎样的?

  (二)出示图片,引导进行讲述道路上有许多的交通标志,是告诉行人、车辆前方道路的情况,小老鼠杰瑞在路上看到了些奇怪的道路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图一今天天气真好,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这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小老鼠杰瑞蹦蹦跳跳地出去旅行了。

  走着走着,小老鼠杰瑞看到路旁有一块道路标志,上面画有︻,你们帮助小老鼠杰瑞想想,这个道路标志的前方会出现什么?

  2、出示图二

  a、小老鼠杰瑞继续往前走,哈哈,前方果然是一座桥,小老鼠杰瑞得意极了:它会怎样说?

  b、这里的风景实在太美丽了,如果你是这只小老鼠站在小桥上,会看到了什么?(尝试运用:清澈的河水、碧绿的草地等词语描述想象中的景物)小老鼠杰瑞又发现一块标志,上面画着●。

  提问:你们认为再往前走会出现什么呢?

  3、出示图三

  a、小老鼠杰瑞一边唱着歌,一边快步往前走,突然,只听到“哎吆!”“扑通~”一声,小老鼠杰瑞怎么了?刚才那块道路标志是告诉行人前方有什么?

  b、杰瑞摔得怎么样?(尝试运用形容词:鼻青眼肿、眼冒金星、头晕眼花描述杰瑞摔后的状态)c。掉进陷阱里杰瑞懊悔极了,它心里怎样想?会怎样做?

  d、杰瑞以后怎样才不会再摔到陷阱里去的?

  4、出示图四最后,小老鼠杰瑞终于爬出了陷阱,那么它在陷阱的呼声是那位有神奇本领的人或哪个动物听到了,它们是怎么说的?又是用什么办法或借助了什么工具帮助杰瑞的爬出了陷阱的?

  利用小图片,四人一个小组,通过分组讨论表达解救杰瑞的方法

  (三)请一名幼儿连贯讲述故事一遍

  (四)为故事取个名字

  (五)教师小结: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的标志,尤其是在马路上,要看清道路标志,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你们也可以在会出现危险的地方画上标志,提醒人们注意。

  (六)延伸活动

  给危险的地方画上警示标志设计这样的活动延伸其目的就是为了产生下一个主题,促进幼儿的发展,因为孩子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有阶段性的发展。

  1、在活动生成是根据夸美纽斯的几个教学原理:

  (一)直观原理我所提供的教具是很直观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二)活动原理。整个活动设计,通过教师引导,幼儿活动操作为主。探索救小老鼠的方法。

  (三)兴趣与自发原理。我所选的内容是通过观察幼儿活动而设计成的是幼儿自发感兴趣的活动。

  2、在目标的制定是全面的,函盖了情感领域,认知领域。有情感知识技能方面。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同时他还强调的发现法,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发现发强调过程,强调直觉思维。

  3。罗杰斯的情感教学论渗透在整个活动过程。首先在目标中我就强调情感的教育。在活动中首先让幼儿感到快乐,体验快乐情绪。有了兴趣就有了表达的乐趣,因此,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语言表达的内容就更丰富。

  4。在师生关系的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而整个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让他们自己探索救小老鼠的方法。

  5、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多样的,有故事法操作法示范法提问法而且是动静交替,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先是动(探索玩飞起来的方法)———静(装饰塑料袋)————动(探索各种玩法)幼儿年龄小注意的时间短,对事物兴趣强但去的也快,所以通过动静交替来激发活动的积极性。

  6、在活动的开始创设了一个到处丢满了塑料袋的场面,通过实际的场景,让幼儿很自然的进入了活动,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设计的意图正是让孩子在探索玩塑料袋的过程中体验快乐。那么塑料袋怎么玩呢?此时教师恰当的运用了“塑料袋的心愿”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如何帮助塑料袋穿上漂亮的衣服,飞上蓝天。引发了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从以往教师权威的角色转变到了平等的首席。在这个语言活动的环节中贯彻了纲要对语言活动的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能力弱的简单讲述,中等能力的可以让用一些好听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能力强的让他们进行完整讲述。在画怎样救小老鼠的过程中,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纲要。幼儿的学习方式》)五、达成的情况预测在通过前期的准备,活动的开展及延伸活动的开展中,幼儿的兴趣较浓,主动性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幼儿能达到教学目标,但还存在个别差异如男女差别,能力强弱的差别,这是正常出现的情况,需要教师的因材施教。总的来说安全语言活动《老鼠遇险记》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对马路上各种标志的兴趣,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强调自主探索发现,从重视教的方法注重学的过程,让我们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以适合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发展儿童只有适合儿童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7

  小班社会说课稿:快快乐乐过新年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也是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贴春联,放爆竹,走亲戚,访朋友,人人穿新衣,个个笑开颜,到处洋溢着过节的喜悦。这种浓烈的节日氛围,对幼儿有着很深的影响,这正是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的最佳时机,根据小班幼儿的特年龄点,本次活动通过设置情境,演示课件等方法让幼儿了解民俗,体验节日的快乐,在此过程中渗透着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记忆力,表现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2、幼儿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无意注意占优势,对新鲜事物,新异活动有较强的好奇心,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集中。

  3、目标定位:

  活动目标,贯穿于一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对流动起着主导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们常常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一些教育活动。巧妙的教育目标蕴含其中,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发展,根据小班幼儿这一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如下:

  1)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春节时的民俗特征。 2)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的能力。 3)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分享过年的快乐。 4)活动的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其中渗透了了语言领域,社会领域与艺术领域的内容,但活动的重点仍以社会领域为主,主要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大方自主的表现。

  主要引导幼儿了解春节民俗的特点,难点在于。对于突破重点所采用的方法:通过设置情境,演示课件,启发提问等方法帮助幼儿回忆春节时的情景。对于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方法:我一是口头鼓励,二是发奖品来刺激幼儿,从而让他们大胆表现。

  4、活动准备:

  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作了以下准备:

  1)布置小熊的家,悬挂着各种鞭炮,春联,彩链。 2)课件《过新年》。 3)拌好的面团。4)音乐磁带,新年到,恭喜发财。金蛇狂舞 5)话筒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教师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采用多种教法进行。

  1、情境创设法:

  这个活动我始终以过年了,“到小熊家做客”这一主线贯穿始终。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始终沉浸在我创设的游戏环境之中。自由地学习,既能更好地达到活动目的,又使整个活动情节完整,过渡自然。

  2、直观法:

  通过演示课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影音课件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 特点。多媒体特有的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的优点,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记忆,从而使幼儿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3、谈话法:

  由师生相互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所组成。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幼儿的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习惯。

  4、操作法:

  杜威曾经说过:“儿童学习知识,认识外部世界的本质在于儿童通过不断去增加,改造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只有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经过了与材料的相互接触,他们才会真正地学到知识。此外,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了赏识激励法,交流讨论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活动,不仅能提高认识,锻炼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种感官参与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尝一尝,说一说,看一看,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年俗有了较多的了解。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想这次庆祝新年的活动,一定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快乐也将让他们永远地回忆。与此同时,他们不仅会记住春节的习俗,也会回忆与老师一起庆祝的情景,幼儿通过各种体验,获得多样性的知识,也充分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抓住幼儿心理,贴近幼儿生活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活动一开始,将幼儿带进一个浓浓的节日环境之中,让幼儿感觉到过节的快乐,以小熊的口吻邀请小朋友来做客,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小熊与小朋友互道新年祝词,说一些吉祥话,接着,小熊拿出各种过年时的代表性的食物请小朋友品尝。让幼儿在这种特殊的氛围中回忆过年时到别人家做客的情景。

  2、演示课件,了解民俗。

  帮助幼儿了解春节的民俗风情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为此,我采用了先让幼儿观看课件,再通过谈话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经验,形成初步的概念,接着上一个环节,以小熊的口吻,邀请幼儿观看过年的课件,在幼儿有了这些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的,开始提问:过年时人们穿什么?吃什么?说什么?看什么?家里的什么变化?街上有什么变化?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建构过年的概念,纲要指出,要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因此,在这一个环节中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

  3、师生合作,制作汤圆。

  汤圆是春节期间有代表性的食物,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饮食,吃汤圆有着美好的象征意义,而小班的幼儿已掌握了搓圆的技巧,能够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成这一活动,因此谈话后我根据小班幼儿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还是以小熊的口吻,请幼儿帮助制作汤圆,既体现春节的特征。又达到幼儿动手的目的,体现了动静结合的原则。

  4、表演节目,庆祝春节。

  表演和观看节目是人们庆祝节日的一种形式,也是人们表达心中喜悦的一种方式央已营造的节日氛围中,表演节目成为水到渠成的一个环节,幼儿园已学过的儿歌,歌曲《一年过去了》,《新年到》,《迎新年》等都成为表演的节目。但如何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现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除了口头鼓励,还为幼儿准备每人一只小绒狗作为奖品,并告诉他们今年是狗年,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和尝试欲,也将流动推向了高潮。

  5、体验成功,分享快乐。

  在表演节目的同时,小朋友亲手制用的汤圆已经煮熟了,要音乐《金蛇狂舞》中品尝汤圆,分享着过年和成功带来的快乐。

  本次活动贯穿纲要精神,将教育内容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活动,将表征性知识转化为行动性知识。将要求幼儿掌握知识转化为帮助幼儿构建知识,活动中,我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用饱满的情绪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和愉快的心情,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8

  一、说教材

  通过一次集体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自我中心意识都较强,似乎还不懂得从外表体察他人的情绪,也不懂得应当怎样妥善管理自己的感受,更不用说体谅他人和宽容他人,于是我设计了心情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能够学会并懂得理解情绪的特征,并在活动过程中初步理解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和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就如《纲要》社会领域中所说: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几个目标:

  1、引导幼儿在体察、感知、理解中。懂得人的基本情绪特征及成因。

  2、通过分析讨论初步理解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及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懂得人的基本情绪的特征及成因。

  难点:在活动中,同过讨论、分析让幼儿认识并初步学会怎样转化自己的情绪,学会体谅、宽容他人。

  三、说准备

  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适应,为此,我做了以下的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请幼儿回家注意观察家人的心情,并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多媒体课件、纸、笔。

  四、说教法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式探究的师幼互动,我采用的教法有:

  1、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把实物或教具陈示给幼儿观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由于教具的直观形象,幼儿获得知识技能有显著的效果。本次活动的演示法是让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知更加的透彻。

  2、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互动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的操作是让幼儿把自己今天的心情画出来。

  五、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操作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感官参与法: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看、听、说、操作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幼儿更深刻的体会到情绪的不同。

  2、体验法:在活动的第3环节中,我让幼儿自己画出自己的心情,并表述了自己的心情,在画画说说中引导幼儿更深一层的体会理解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

  3、讨论法:在活动的第3环节,我通过引用讨论法,让幼儿在讲讲议议中,初步理解情绪该怎样转化的外在形式。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在讨论之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对心情的不同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六、说过程

  活动流程为:分享交流活动—体验理解—内化自我—延伸活动

  1、分享交流

  活动开始,我就请幼儿将自己昨天在家观察家人心情的记录呈现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家人的心情,因为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触的家人,幼儿又非常地熟悉他们,对他们生气的特点,开心的表情都非常的了解,所以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幼儿都非常积极踊跃的发言,在热闹的交流讨论中,幼儿在无形中对人的基本情绪的特征都有了一个初步大概的了解,理解到人在生气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开心的时候也一样,并引导幼儿在分析的过程中了解无论是生气还是开心都有原因。

  2、体验理解

  对情绪有了大概的认识后,就应该让幼儿初步理解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我采用的是观看多媒体课件,首先观看的是被被因为心情不好拒绝参加游戏的短片,观看完后,提问幼儿,那贝贝心情不好,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呢?请幼儿想办法帮助贝贝,在帮助贝贝的过程中,幼儿既学会了要体察他人的感受、宽容、体谅他人还培养了他们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在讨论完贝贝后,接着观看了佳佳的表现,对于佳佳的表现,幼儿都非常的赞同,在与的鲜明对比后,幼儿更深刻的'体会到应该懂得分享快乐。各种的假设,不停的提问,让幼儿更加的融入了短片中两位幼儿不同的情绪中,而短片中两位幼儿鲜明的情绪,也让小朋友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应该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最后,幼儿还学会像佳佳一样带给他人快乐。

  3、内化自我

  在讨论过别人,帮助过别人后,幼儿对情绪的基本特征及成因以及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都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候,请幼儿来画一画自己今天的心情,然后用语言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在画画说说的过程中,让幼儿知道我们不仅可以自我调节,还可以帮助别人调节心情,用自己的好心情去感染周围的人,幼儿通过自身的参与体验理解,对自我的认识得到了一种升华。

  4、延伸活动

  活动结束,关键是引导幼儿对心情有进一步的了解,所以我引导幼儿到语言角去继续说出自己的心情,或者是到美工区去给自己的心情配上颜色,就如《纲要》社会领域中所说: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该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延伸活动中,继续引导幼儿对心情的认识和学习。)

  七、效果预测

  本次活动我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畅谈中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内在感受,并运用讨论、模拟体验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想法,达到了预期效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9

  【活动意图】

  随着小班幼儿对环境的熟悉,我们对孩子早晨的入园和放学后的离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家长手拉手自己走。这样既锻炼身体,又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同时也很安全。但在利用晨间谈话、平时的个别教育、以及语言故事、儿歌的多种教育形式后,效果仍然不是很明显。早晨依旧看到年老精瘦的奶奶背着白白胖胖的孙子从门口摇摇晃晃地往教室门口走;放学后,背上趴着,肩膀上扛着,手上抱着,姿态各异。更有一些孩子撒腿在前面跑,奶奶在人群中边喊边追;有时还会出现孩子走散,家长到处找的局面。

  看到以上这些发人深省的场面,我们找到了灵感:何不利用我园的现代多媒体手段,把这些具体的,来自孩子身边的场景拍下来,让他们自己来分析,评价呢?使他们真正地从知识、情感上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呢? 于是,我们就设计了情感活动《我会自己走》。

  【活动目标】

  1.知道放学回家时应小手拉着大手,跟着家人有序地走出园门,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

  2.掌握自己与家人走散后的最基本的解决方法。

  3.知道自己长大了,要自己走;激发自己走的荣誉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学过儿歌《我要自己走》

  2.物质准备:录像镜头

  A.家长蜂拥着从园门口走来。

  B.幼儿离园时要家人抱着、扛着、背着走。

  C.幼儿跟着家人手拉手,一起走,随着人群有序地走出园门。

  D.放学时幼儿离开家人,跑得远远,家人追也追不上。

  E.在幼儿园走散了,回教室找老师帮忙。

  3.动画课件: 儿歌《回家啦》

  【教学过程】

  1.看录像导入,激发交流的兴趣。

  (放录像片段A.家长蜂拥着从园门口走来)

  提问:小朋友看到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吗?(幼儿园放学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接小朋友的)。放学后,家长们来接我们小朋友了,离开教室后,你是怎样到幼儿园门口的?

  2.看录像分析讨论,与同伴互相学习。

  导语:老师把平时小朋友和家人一起到幼儿园门口的镜头拍了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1)幼儿看制成ppt课件的录像片段:(录像片段B)幼儿离园时要家人抱着、扛着、背着走。(录像片段C)幼儿跟着家人手拉手,一起走,随着人群有序地走出园门。最后定格在场景总图上。

  提问:

  你认为他们中谁做的最棒?

  我们一起为她鼓鼓掌。

  为什么你觉的'他做得不太好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我们一起对他说一说。

  小结:我们小朋友已经长大,变重了,家长抱不动我们了,同时我们已经上幼儿园了,变得能干啦,要自己走。

  (2)播放儿歌,幼儿跟着一起朗诵复习儿歌《我要自己走》。

  导语:你们看,不但我们小朋友很能干,连小鸟、小兔,小动物们也很能干,它们也不要爸爸、妈妈抱呢。

  播放儿歌:妈妈、妈妈,你快撒手,我要自己走。你看小鸟自己飞,小兔自己跳,小狗自己跑,小鱼自己游,我为什么不能自己走?妈妈、妈妈,()你快撒手,我要自己走。

  (3)幼儿看录像片段D:离开教室后,幼儿离开家人,跑得远远,家人追也追不上。

  提问:有一个小朋友,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离开家人自己一个人跑得很远。你觉得这个小朋友的表现怎样呢?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4)看录像片段E:在幼儿园和家人走散了,回教室找老师帮忙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啦?他是怎么做的?

  小结:如果在幼儿园里找不到家人,我们要回到教室里请老师帮忙,等家长来接你。

  提问:老师是怎么说的?这次他是怎么和家人一起回家的?(和家人手拉手回家的。)

  3.学习儿歌,在文学艺术美中提炼行为要求。(看动画课件)

  导语:老师把小朋友正确的回家方式编成一首儿歌。

  儿歌:放学啦!回家啦!

  爸爸妈妈来接我!

  我和他们手拉手,

  快快乐乐走呀走。

  我不跑,也不抱,

  早早离园回家啦。

  幼儿先听一遍儿歌。

  边看录像,边听儿歌。

  和老师一起表演儿歌。

  4.回家游戏,在游戏情景中进行行为练习。

  老师扮演家长来接小朋友回家,故意抱起孩子或背起孩子走,引导孩子自己说:我长大了,我要自己走。

  【教学反思】

  生活琐事是存在与生活中的细小而繁杂的事,经常会被我们的传统教学拒之门外,但是这些琐事却是孩子们每天都会碰到的。在这些不起眼的事情背后,却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本次活动的选材,教师注重了对生活地观察,抓住了生活中"下午放学后幼儿离开教室"的这一段时间中所蕴含的教育素材,运用录像让孩子们平时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展示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有话可说。

  本次活动中,借助多媒体,教师在自然状态下采集了孩子们放学离开教室后的情景,让孩子看看——大家在离开教室后的不同表现;评评——他们谁对谁错,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听听——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做做——我们一起来跟着儿歌学学该怎么做呢,营造出生活化的学习情景,使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得到提升。

  建议:孩子的一些不良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错误的教育方式而造成的。本次活动中的录像短片,可以在家长会上播放,和家长们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地育儿,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0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做错事不找理由》

  一、说教材

  《做错事不找理由》是共同生活教材中大班社会交往主题单元中的内容。在此之前,幼儿已经学习了找朋友、愿意与人交往等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以及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要从小培养幼儿"能说真话,能比较自觉地控制行为"。所以,在活动"做错事不找理由"中,我将以故事为载体,以幼儿生活中常见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作品分析、判断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帮助小熊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在对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判断分析中,在快乐的游戏中,知道犯错误不找理由,只要敢于承认,并能真诚的道歉、努力的改正或者做出弥补,就可以得到别人的谅解。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社会性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及社会性发展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知道要讲真话,做错事情不找理由、不推卸责任是一种诚实的行为

  2、 能力目标:能对生活中不诚实的行为进行评价,做到犯错误后主动承认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喜欢做诚实的好孩子,感受诚实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幼儿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要讲真话,做错事情不找理由、不推卸责任是一种诚实的行为。所以将本条目标作为活动的重点。

  重点的依据:大班阶段是诚实这一社会性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只有掌握了幼儿由于社会经验不够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在犯错后往往不知所措。因此让孩子了解犯错后一些正确的解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能对生活中不诚实的行为进行评价,做到犯错误后主动承认。

  难点的依据:要对生活事件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既需要借助自身已有生活经验,又需要灵活运用活动中获得的新经验,同时自己的想法又要清楚表达,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和经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

  大班阶段是幼儿诚实这一社会性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大班幼儿犯错误后推卸责任、找借口的现象,这就是不诚实的现象。而对幼儿来说问题就是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学习使孩子成为一个真正诚实之人,为一生奠定良好的品质基础,同时也体现了《纲要》的规定。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幼儿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2、移情体验法

  移情是幼儿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以此引发的情感共鸣。"做错事"这个话题本身是幼儿并不愿意面对的,但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以小猴犯错后的做法和心理感受引发讨论,因此懂得做错事并不可怕,知道正确的解决就会得到别人谅解。3、生活再现法

  社会性活动应尽可能的为幼儿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并以此来指导生活实践。在"评一评喜欢谁"游戏中,我运用设置生活情境的形式,将幼儿的生活场景重新的呈现出来,能帮助幼儿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4、集体讨论法

  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5、情感浸润法。

  社会性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我努力将自己的教育意图渗透在情境之中,通过设问、追问、判断讨论、以及与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以情激情,以情染情,让幼儿的情感自然流露,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教育效果。

  五、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对幼儿进行目标培养时,主要采用了感知体验法、猜测讨论法、判断分析法、总结反思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设计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

  活动一开始我会出示故事《站队的时候》的图片,直观形象的教具能将幼儿一下子带入情境之中。我会这样进行引导:"小朋友看,图片上都有谁啊?"、"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啊?"以此激发幼儿去认识、了解这个故事的愿望。

  2、讲述故事"战队的时候",引起幼儿思考,让幼儿知道做错事应该怎样做:(13分钟)

  《站队的时候》这个故事讲了:小猴子在排队的时候将小兔子头上漂亮的蝴蝶结给拽了下来,但小猴子犯错却不承认,将错误推卸给后面的小猫的故事。

  为了更好的落实活动目标,我将此故事分为了不找理由、改正错误、弥补错误,三个递进的教学层次。

  第一层。我会结合课件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都有谁?谁把小兔子弄哭的?小朋友觉得是小猫做得吗?谁能说出真相来帮助小猫?随后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进行小结:做错了事情不能撒谎,要讲真话。

  第二层。继续结合课件内容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与幼儿讨论:"小猴子这样做对不对?"、"如果不对,哪里做得不对?""你会跟小猴子说什么?",通过这些提问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做错事后,要勇敢的承认错误,不找借口,不推卸责任。

  第三层。通过提问,强化主题。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小猫的心理体验:"如果是你,发现好朋友因为自己的错误而伤心难过,你的心情会怎样?""如果你是小猴子,你要对小猫说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做错了事情,还应该努力的做出弥补,来得到别人的原谅。

  在这个环节中,故事中的小猴子就像小朋友生活中的自己,小猴子犯的错误也是小朋友经常会碰到的,运用移情体验教学法,能够很好的落实本次的活动的重点。

  3、通过组织幼儿评一评,喜欢谁,引导幼儿对生活中小朋友的行为做出判断评价。(7分钟)

  社会活动应该从生活中来,再回归到生活中去,这不仅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也体现了社会性教育的生活化原则。在此环节中,我运用生活再现法,将幼儿生活中常常会犯的错误以及他们面对错误的行为再现下来,通过评比的方式,引导幼儿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解决活动目标中的难点。

  首先,我设置两个生活情境:情境1是小刚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找理由:"是我妈妈忘了,和我没有关系。"情境2是小明不想吃胡萝卜,找到老师:"我爸爸不让我吃胡萝卜,可以少盛一点吗?"然后引导幼儿判断两种情境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对还是错,并说出理由。在这过程中我会对幼儿进行及时的引导。

  4、幼儿相互交流,勇敢说出自己的犯错经历,感受诚实给自己带来的快乐。(5分钟)

  通过参与前面几个环节的活动,幼儿已能初步懂得做错事没关系,只要正确对待是可以得到别人谅解的。此时组织幼儿相互讨论"小朋友有没有犯过错误?""犯了错误你是怎么做的?"让幼儿进一步指导做错事情不找理由是诚实的孩子,起到巩固教育效果的作用。

  5、课外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像爸爸妈妈讲述自己犯错误找理由的事情,求得爸妈的原谅。第二天来园交流讨论,起到一个巩固提高的作用。

  七、小结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纲要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例如:我将教材中视频播放这一环节取消,而设置了课外延伸,让幼儿回家跟爸爸妈妈讲述自己犯错误推卸责任的事情,求得爸妈的原谅。第二天来园进行交流,以达到巩固的效果。否则课堂内容过多容易使幼儿接受不了,从而使课堂内容流于形式。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幼儿的生活体验入手,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幼儿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会"了,而且"懂"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八、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幼儿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1

  一、设计意图

  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标志。而且会询问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那个标志代表什么?幼儿的这种兴趣及好奇。正是我们向幼儿介绍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一个突破口。常用的标志活动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幼儿通过找一找,认一认,画一画等了解标志的外形及含义,从而发展幼儿的想想力、创造力,本次活动综合了社会、艺术、语言等领域的内容,运用了多种手段,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难点是: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意。

  二、活动目标

  通过教材内容和设计意图,吸取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纲要》涉及的五大领域教育目标,确定本次教学目标为:

  1、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兴,认识常用的标志,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对各种标志理解的含义。

  2、在认识常用标志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作创造,设计标志。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带领幼儿到公共场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种标志,并想办法通过查询、查资料等办法理解标志的意图。(可通过照图片、图标、网上等办法收集各种图标)。

  2、教具、学具准备:为体现学具、教具是幼儿学习的教科书,在本次活动中,要求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常用标志的资料作补充。同时为幼儿提供各色彩纸、彩笔笔等制作用品等。教具的提供主要有:各种标志的卡片,有代表性的录像片断,如:禁令标志:禁止通行、禁止进入、禁止鸣喇叭、禁止停车、、警告标志:注意危险、交叉路口、铁路道口、、军人的标志、电视台得标志等

  3、心理环境准备:为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下学习,在幼儿园墙壁上设置一块展览版,把幼儿找到的标志拿到幼儿园放在展览版上进行展示。

  四、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以《新纲要》为指导,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及做中学思想。从“寻找标志――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意――标志小游戏――讨论设计图标――制作图标――”五大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知到体验到创造,使原有的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创造力。

  各环节的具体教法、学法及时间分配如下:

  第一环节:带来幼儿观看展览版,“请小朋友看看展览版上都是什么”?将幼儿引到“标志的世界”。目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此环节在1分钟以内。

  第二环节: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这部分是重点,需8钟左右。

  建构主义理论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孩子在“标志”情景中,与标志零距离接触,通过看、摸、听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你认识哪些标志?它有什么含义?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第三个环节:标志小游戏,加强对标志认识的环节,需4左右分钟,教师准备各种标志的图片,让幼儿快速认出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意思,看看谁的反应快。这环节是难点。

  在游戏中幼儿对常见标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保持了浓厚的持续探究的愿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第四个环节:过渡环节,需1分钟,讨论设计图标,请幼儿想一想,我们幼儿园什么地方需要挂上标志?设计什么样的标志?同时把幼儿引到坐位上。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2

  活动来源在生活中安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幼儿期的孩子们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然而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意外损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的美好愿望。正逢目前的主题活动《规则与标志》,产生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社会活动:“安全标志”。

  设计意图新《纲要》中所提到的“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标志以其形象性、直观性、知识性、实用性等特点运用广泛,并为幼儿理解接受,让幼儿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的内容含义,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为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们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的培养。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安全、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营造了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从众多的安全标志中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能为幼儿理解的标志符号,通过游戏方式轻松学习,增进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目标分析本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几种常见安全标志的图案、意义有初步的认知。对安全标志进行分类,了解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和指令标志的基本特征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2.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规则意识,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能结合自己经验创造性地设计出与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标志。对目标的分析: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着重于孩子的发展。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也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基于此认识,我在每个教学活动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作为目标制订前提条件。在以上《安全标志》教学活动中,我制订的三个具体目标既能围绕教育总目标,又能突出教学内容自身的教育价值,显性之处在于力图通过强调社会规则与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培养幼儿从小就能读懂标志,按照标志的要求来规范自身行为或影响成人行为,达到人人都为创建“平安社会、平安校园、平安生活”的社会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隐性之处在于能将知、情、意、行诸要素和谐的统一其中,同时指向于幼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即安全与健康。

  过程分析总述:整个教学过程、时间大约需要30-35分钟。基本流程:以“棋”导题→标志分类思考→小组按要求重点讨论一类标志→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感知学习并掌握标志特征、名称、作用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幼儿制作标志让学习内容生活化→玩“棋”结题教学方法有: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个体操作、分组游戏等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能根据标志上的图案分析与辨别基本了解安全标志的符号、名称和意义。初步感知三类不同标志的特征与含义。教学难点:一类标志的规范性名称及其教育意义。如:指令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等。整个活动过程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清晰明确,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感知基础,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巩固提高。我通过这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致力于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中,我始终扣住“社会性教育”这个要素把握教学重点、解剖教学难点,并把目标达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衡量本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分述:第一环节为活动的起始部分(大约需要2分钟)。我以“棋”的有关问题性情景,导出学习内容:安全标志。在活动的开始我设计了大部分幼儿都接触过的 “棋类”问题引出一张嵌有各类安全标志的棋盘,继而通过“要想下这盘安全标志棋,首先要认识棋盘上的一些安全标志”为要求,提出今天学习的任务,这样就能让幼儿很有兴趣的进入学习活动。第二环节为活动的主要部分(大约需要25分钟)。这部分含量较大,分量较重,是解决教学重点、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部分,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出示12个安全标志,让幼儿先思考,如果请你把这些标志分成三类,你想怎么分?之后一组小朋友操作分类,感知三类标志的色彩、形状及图案等特征,初步建立类概念,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层: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围绕四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1)这些标志有什么特征?

  (2)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标志?

  (3)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4)你能不能说出这些标志的名称?

  请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各选择一类标志进行研究、讨论、相互交谈。这个层面的安排主要是启发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回忆,并借助于孩子社会见识资源及能力发展差异来实施“生生互动”型学习。

  第三层:本过程采用组间交流、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集体性学习,分别由三组选派1至多名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向小朋友介绍自己小组探究的把类标志的符号及图案所表示的含义、标志名称、在生活中的作用。期间,我一是随机地结合幼儿交流进程穿插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如:当心火灾(应怎么办?)、当心触电标志(应该怎么做?)、必须戴安全帽(在哪儿见过?)、必须戴防护手套(什么地方,什么人需要戴手套?)希望幼儿通过生活经验图景在幼儿脑海中的再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安全标志。二是引导幼儿去寻找发现一类标志的共同特征,即颜色、图案、符号、形状等,学习并记忆一类标志的规范名称并初步理解一类标志的概念如:这类蓝色圆形,图案是白色的标志,都是指令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它们叫做指令标志。这些黄色的、黑色三角形边框,图案为黑色的标志,都是提醒警告我们要当心注意的,这一类警告人们的标志叫警告标志。这类红色圆环、中间有一斜杠,底色为白色,图案为黑色的标志,都是禁止我们做的事情的标志,那这一类禁止的标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禁止标志。禁止标志上的事情都是我们千万不能做的事情。三是因势利导的进行社会规则及安全意识的教育,通过问与答适时地让幼儿明确:安全标志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告诉我们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应该怎样去做。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标志上规定的去做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安全,我们大家才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这个层面主要用来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完成第一及第二个活动目标,我认为应在这个层面的教学中体现如何把握《纲要》中所提出的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的理念,为此我在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第四层:采用操作活动法,让幼儿迁移学习经验,联系周围生活中的人、事、物,尝试设计并制作一些安全标志。在幼儿设计制作标志的操作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能力弱的可以继续完成他的设计活动,能力强的可引导他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安全标志的意思。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会寻找老师帮助,而教师则是把这个“包”推给了能力强的幼儿,建构了积极有效的生生互动。“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纲要.艺术》)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纲要.幼儿的学习方式》) 这个层面也是完成活动的第三个目标的主要手段。

  第三环节为活动的结束部分(大约需要5分钟)采用游戏法让幼儿分组玩“安全标志棋”,对所学的安全标志的内容进行巩固性练习。简单介绍玩棋的规则、方法后,要求幼儿5人一组自行结合分成四组,推选小组裁判并分成黑白两队开始下棋,这环节的一安排,主要引导幼儿通过“玩中学、玩中记”,复习巩固本课所学的安全标志的知识,并与起始部分相前后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3

  一、设计意图及教材分析:

  全球资源日益减少,环境保护也日显紧迫,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我们的孩子生活无忧,社会环保意识淡泊,经常做出乱摘花草,随意攀登树木等行为,

  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得不令我们幼教工作者产生重重的忧患。而《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的环保意识。所以对幼儿进行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树,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触,但幼儿对树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儿进一步去理解树和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植树造林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益处。因此,对“树”的深层次的探究已是一个迫不及待的工作了。故而,我为大班幼儿设计了一堂社会环保课-《植树造林》。

  二、活动目标:

  基于这样一种教育思想,接下来我来说说为本次活动制订的目标。幼儿教育的任何一个目标都应该为幼儿的终生发展作准备,社会教育也不例外。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目标,分别对幼儿知识、情感、能力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

  1、知道树木是人类、动物的好朋友,了解绿化的好处,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迁移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看看、说说、听听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

  我把活动目标一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三、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是实现活动目标的载体。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为了能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提供 条件,我为活动作了以下准备。

  1、各种树的照片、实物投影仪

  2、多媒体课件和cd(山洪爆发、沙尘暴来袭、小动物搬家)

  3、植树工具、小树苗若干

  4、知识准备:和家长一起寻找关于“植树造林”的资料

  四,说教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并没有刻意选用什么方法,正如一位教育名家说的:幼儿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天天在变,日日在长,因此,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就是最佳的方法,虽说教无定法,但是较必有法,简单的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讲解法,活动开始部分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在集体面前阐述自己的知识,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实物投影仪的运用也更能形象直观的帮助幼儿理解同伴的讲解内容,能使幼儿更清楚观察和交流,使幼儿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情景体验法:另外,我运用了c d和多媒体,让幼儿从反面深刻地体验到植树造林让人们受益匪浅,迫坏自然生态环境必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事实胜于雄辩”,残酷的现实情景再现,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是本次教学活动的一个靓点。

  三、动手操作法:在幼儿的思维达到最高潮时,让幼儿亲自动手种植小树苗也是幼儿情感的一种宣泄,为本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五、教学流程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4

  一、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宝宝与人交往能力较差,缺乏友爱、助人为乐意识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我想帮忙》这节活动。这节活动选自凤凰康轩中班上册语言领域《好朋友》这一主题。本活动选用了宝宝熟悉的小兔、小鸡、小羊等动物形象为角色,以主角河马的思想、行为活动为主线展开情节讲述。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我首先以谈话导入,创设一个宝宝想说、敢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又抓住宝宝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出示动物形象,激发宝宝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悬疑问题引导宝宝积极动脑思考,充分发挥想象,进一步激发宝宝积极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又利用情境表演环节帮助宝宝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同时培养宝宝的自信,进而学习帮助他人。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宝宝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根据这一要求,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体现在教学环节一)

  2、能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怎么帮的`?(体现在教学环节二)

  3、帮助宝宝感受与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体现在教学环节三)

  三、说活动重、难点:

  现在的宝宝通常生活在成人的“保护圈”里,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差,自我意识强,缺乏友爱、助人为乐的意识,我把“帮助宝宝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定为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为了培养宝宝养成说完整话的习惯,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又把“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字卡“帮忙”

  五、说教法:

  直观法、提问法、情境表演法等。

  (情境表演法能够帮助宝宝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容。宝宝在情节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主角的快乐,又能充分展现自我,同时培养自信,学会帮助他人。)

  六、说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游戏法等。

  (游戏法的运用是为了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

  七:说活动程序:

  本次活动我设计以下三个环节: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宝宝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二、引导宝宝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宝宝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1、谈话导入:

  (教师神秘地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老师发现了一群小动物们之间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可是,小动物们说了要想知道它们的秘密必须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还要大胆回答出问题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出示幻灯一)引导宝宝说说画面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出示幻灯二)猜猜“河马会怎么帮忙呢?”

  (这样的设计就是抓住宝宝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利用宝宝观察小动物们生活化的动作形态和解答悬疑问题,激发宝宝的学习兴趣。)

  2、(出示幻灯三——六)在展示画面的过程中,引导宝宝认真观察,鼓励宝宝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使宝宝养成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3、认读词语:帮忙。利用字卡和情境画面帮助宝宝直观形象地去了解、认识词语,再通过游戏《帮字宝宝找朋友》进一步加深理解词语。

  (此环节不但培养了宝宝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而且使宝宝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活动目标1。)

  二、引导宝宝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深宝宝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我以启发、提问的方式引导宝宝讲述主要故事情节,如:河马帮助了谁?(河马帮助了小兔。)河马是怎么帮忙的?(河马用嘴巴含住小兔,又把小兔送到草地上了。)要求宝宝用完整的话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及听到的,告诉宝宝也可以用动作、肢体语言来表达。

  (此环节既突破了重难点: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又着重体现了活动目标2。)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教师出示河马等小动物头饰激发宝宝表演的兴趣。

  提问:

  大家都喜欢爱帮忙的河马,如果你是河马,你会怎么帮助这些小动物们呢?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在愉快的表演中,实现活动目标和重点的突破。这个环节不但培养了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宝宝的自信,并学习帮助他人。)

  延伸活动:

  引导宝宝在生活中要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做一个爱帮忙的人。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是中班的一节社会活动。通过幼儿观察交流分享,观察讨论,关注生活讨论节水方法和师幼表演等活动,意识到节水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当初做起,承担起节水义务宣传员的责任。

  (二)教学目标:《纲要》强调: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定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1、让幼儿了解国家水资源的现状,激发幼儿节省用水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2、懂得节约用水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3、从身边小事做起,讨论节约用水方法,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实现目标的有力保障,为了到达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知识教训准备:让幼儿在家长的勾引下观察记载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不当举动,并与家长一起商讨一些节水的好办法,制作节约的标志与宣传画。

  2、物质资料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节水的标志、节水小天使的标记牌。

  (四)说重难点

  活动的重点:使幼儿树立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意识。

  活动的难点:知道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如何去突破难点?通过幼儿观察、讨论、总结节水方法来实现。

  二、说教法

  《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社会教育活动不是教师告知幼儿"你该怎样",而是幼儿要"怎么",教师只是对幼儿的取舍和行动起引导和帮助作用。

  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有:

  1、谈话法:帮助幼儿提炼原有的社会知识经验,使之系统化、明确化。

  2、讨论法。有利于幼儿自由发表看法和感受。

  3、情景教学法:由教师展示一些缺水和糟蹋水的情景,让幼儿对其中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让幼儿理解节水的重要性。

  其次还采用观察法,记录法,角色表演等方法。

  三、说学法

  《纲要》的社会领域中提出:必须使幼儿动手、积极主动地与别人交往、观察、体验、表现等,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发展社会性。

  重要学法有:

  (1)讨论法:让幼儿彼此讨论节水的方法;

  (2)观察法;通过对课件图片的观察,让幼儿的心灵有所触动,树立节水的意识;

  (3)合作式的学习方法:与家长一起制作节水宣传画与节水标志。

  四、说活动程序

  《纲要》的社会领域中提出:社会教育活动要有"整体性"的观点。教师要把知、情、意、行等方面有机地融会在教育活动中。

  (一)观察交流分享,导入活动。

  1、出示一些脏物和干涸的花,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梳理了解水的重要性。

  (二)观察讨论,激发情感――观察多媒体课件,看看说说,了解水的宝贵,激发珍重水的愿望。

  (三)关注生活、积累方式。

  1、幼儿分组讨论在幼儿园 和我们的生活中节水的方法。老师演绎进行记录,强化节水意识。

  2、播放贴近幼儿生涯的节水图片。

  小结:勤俭用水,能够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从 节约一滴水开端,养成节水的好习惯。

  五、师幼互动

  进一步激发节约用水的责任心――通过歌曲表演和缺水的图片引起大家 的共鸣。

  六、师幼的独特觉得和活动的可见成果展示

  请小朋友来当节水宣传员,并拿着节水标志牌去向客人老师做宣传。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12-01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06-22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1-14

幼儿园社会文化说课稿11-29

幼儿园社会活动说课稿06-20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说课稿12-12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5篇)11-25

幼儿园社会活动说课稿(通用)09-09

幼儿园中班的社会说课稿10篇06-23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社会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内容选择依据

  中华民族具有丰富民族文化传统,孩子是传承民族文化桥梁,在幼儿阶段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接受民间文化熏陶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接触有关十二生肖话题,也看过有关十二生肖影视片,特别是十二生肖中许多动物都是幼儿熟悉,喜欢,《纲要》中也要求我们:一个活动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选择十二生肖这个课题,对幼儿来说是非常有趣,也具有可接受性。

  (二)设计思路

  根据社会教育目标要求,十二生肖社会活动内容,不仅要让幼儿知道十二生肖名称和形象,同时还要了解十二生肖顺序和轮回问题。我活动思路为:熟悉动物;感知顺序;理解含义;了解轮回规律;游戏巩固认知。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精神和设计思路,努力体现以幼儿为本现代化教育理念。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活动目标:

  1、熟悉十二生肖中十二种动物名称及其排列顺序。

  2、了解十二生肖轮回,对不同生肖年龄进行简单判断。

  3、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学习兴趣和热爱情感。

  (二)活动重点、难点

  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是《纲要》基本点,对大班幼儿学生来说,本次活动重点是掌握十二生肖中十二种动物名称及其排列顺序;由于十二生肖轮回具有抽象性,幼儿理解水平有限,所以理解十二生肖轮回是本次活动难点。

  三、说教法

  十二生肖社会活动内容对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为了有效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1、通过故事、课件与游戏手段。

  我通过讲述十二生肖来历故事,再结合课件充分利用学生听觉和视觉调动幼儿活动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十二生肖动物名称和排列顺序;游戏活动是幼儿基本活动,它具有聚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为一体特点。本次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用游戏形式记住十二生肖顺序,感受十二生肖轮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学习活动氛围中掌握重点。

  2、借助钟表。

  由于学生已有了如何看钟表知识基础,知道钟表上12个数字,知道12个数字轮回是怎么回事。运用知识迁移原理,将幼儿对钟表知识迁移到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十二生肖轮回上,符合教育规律,同时钟表周期具有直观性,这样将抽象知识具体化,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有利于学生理解十二生肖轮回,是突破知识难点有效手段。

  3、双主体互动模式。

  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是本次活动最大特点,一方面,幼儿是问题学习者和探索者,幼儿带着对十二生肖动物好奇参与学习,探索问题,大胆表述自己认识,另一方面,教师是幼儿主动学习引导着、组织者、促进者,教师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积极性,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四、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将在说说、看看、想想、听听、演演、唱唱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重点、难点。

  五、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教具准备:十二生肖动物课件、根据本班学生属性准备属相饰物若干。十二生肖故事、十二生肖图片一套、十二生肖儿歌。

  2、知识经验准备:通过布置家庭作业使幼儿事先知道自己属相,知道父母属相,父母年龄,了解十二生肖中部分动物。认识钟表。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经验和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提问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动力,有了兴趣幼儿会集中注意力,并乐此不疲。为了激发幼儿活动积极性,教师运用激励机制,将事先准备好属相小礼物奖给回答问题学生。

  在这个环节,老师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们,我这里有很多礼物,现在我要奖励给回答问题积极,答题又好小朋友,你们看好不好”。根据学生属相在回答完问题后奖一个属相饰物。问题如:

  1、你知道自己属相吗?属啥?

  2、你知道父母属相吗?你妈妈多大了?

  3、你知道都有哪些属相?

  本环节老师通过提问导入,奖励机制,激活幼儿原有知识,目是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让幼儿回忆对属相认识,为全面学习十二生肖有关问题做准备。此时学生主体精神得以充分展示,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过渡:刚才小朋友回答问题很好,可是人属相不仅有我们以上所说几种,实际上人属相有12种,它们都是什么动物呢?好,今天我把它们请来了,大家认真看,它们都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第一个环节:播放十二生肖视频课件,在动作、形象、声音等方面突出每个动物特征,强化幼儿认知。

  本活动环节,教师将事先准备好十二属相动物做成视频图片,依次给学生播放。这个环节老师采用问题导学法、直观视频教学法。在学生观看视频之前提出问题,幼儿带着问题观看,同时通过形象生动视频,使观看具有目性、直观性;幼儿处在看看、想想、模仿学习过程中,这个环节有利于加强幼儿认知和记忆,实现本次活动第一个目标。

  第二个环节:通过猜猜看活动、进一步认识十二生肖中动物变形图案。

  在观看视频之后,学生对十二生肖动物,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十二生肖变形图案很多,为进一步增强认知,教师通过图片匹配、让幼儿猜动物名称,进一步深化幼儿认知。

  本环节采用双主体互动模式,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教师、幼儿在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本环节有利于完成本次活动第一个目标。

  第三个环节:讲故事,在钟表图案上贴图片,让幼儿认识十二生肖顺序。

  过渡:十二生肖中老鼠排在第一位,小朋友们你知道为什么吗?这里有一个传说故事。

  教师结合课件,绘声绘色讲关于十二生肖动物通过比赛来排序传说故事,在讲故事同时依序将对应动物图片贴到事先准备好大钟表上。从1——12。分别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爱听故事是多数幼儿特点,也是最能吸引幼儿教学手段之一。本环节利用故事与课件相匹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了幼儿听觉和视觉,幼儿在听听、看看学习过程中明确了十二生肖顺序。本环节设计有利于本次活动第一个目标达成。

  第四个环节:结合钟表图,联系幼儿属相,用问题引导幼儿了解生肖与年龄关系以及十二生肖轮回。

  过渡:小朋友们,在我们这个神奇钟表中,各种动物依序排列,一个数字代表一年,一年一个属相。下面老师问几个问题,谁第一个回答,谁就先得到老鼠头饰。

  教师设置具有层次性问题,将难点分解,随着学生回答,依次发出十二生肖头饰。

  老师问题如下:

  1、今年是牛年,今年出生孩子属啥?

  2、今年是牛年,明年是什么年?

  3、明明小朋友属马,明明今年几岁?

  4、12年后是什么年?

  在本环节中,老师采用难点分解法,通过给学生提出由易到难,由具体道抽象问题,将十二生肖与年龄关系以及十二生肖轮回活动难点,一一化解,学生则运用想想,说说学习方法,从而突破难点,达成本次活动第二个目标。本环节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第四个环节:通过游戏、唱歌,巩固加深学习成果,烘托课堂气氛,达到本次活动高潮。

  三、结束部分。通过关于十二生肖动物儿歌和童谣联唱,激发幼儿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喜爱之情,让幼儿在意犹未尽中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2

  一、说教材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孩子。幼儿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差,极易受到伤害,因此,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和学习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十分必要。与其整天把幼儿看管得紧紧的,不如教会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鉴于此,我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随机教育外,觉得有必要组织一次专门的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报警知识。

  二、说活动目标:

  小班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虽然知道了一些急用电话,但还不会正确使用,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些特点,我为本活动定出了两条教育目标:

  第一,了解警车、救护车、消防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第二,知道电话110、120、119的作用,懂得在危急时拨打相应的电话号码。

  孩子的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整天跟着孩子转,只有教给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在自己遇到危险时会用最快捷的方法来让自己脱离危险,才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于是把本活动的重点定为:了解警车、救护车、消防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它们相应的报急电话;学会保护自己。整个活动都是围绕着重点进行的,首先是让幼儿通过图片来了解这些车辆的作用,以及报急号码的功能,接着是通过多媒体情境来体验这些车辆与报急号码对我们生活起到的作用,最后是通过游戏把知识实践到行为当中,使报警知识在游戏中得到练习与巩固。

  虽然幼儿知道了报急的电话号码,但是由于他们缺乏拨打电话的经验,对数字的'认识也还不够深刻,所以要让幼儿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境正确地拨打相应的电话,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

  所以我把活动的难点定为:让幼儿懂得在危急的时候正确拨打相应的报急电话。在活动中,我设计突发事件的情境,再通过“打电话”的游戏,让幼儿在与老师一问一答的对话中轻松自然地运用已掌握了的报警知识大胆地表现自己,使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热情高涨,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整个游戏活动,学具的提供也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真正体现是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使报警知识得到强化、内化,从而突破难点。

  三、说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知识经验准备:

  初步让幼儿认识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的外观形状,知道他们相对应的报急号码。

  材料准备:

  1、110、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

  2、多媒体课件(内容是一些突发事件的过程)

  3、三幅有关突发事件图画。

  4、一部电话。(供幼儿学习拨打报急电话)

  四、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我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

  1、采用直观法,以多媒体情境体验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采用提问法,是因为在活动中适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例如:教师鼓励孩子大胆地想办法,表达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我们现在要倡导的,这也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3、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打电话游戏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巩固报警知识,从而突破难点。

  五、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改变过去“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的指导思想。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幼儿获得新知识的好机会。

  游戏练习法是幼儿在玩打电话的游戏中,边游戏边练习如何正确打报急电话,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真正体现是学习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使报警知识得到强化、内化。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知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升华”的精神实质。

  六、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从“认知—情感—行为”三大块,由浅入深,从感知到体验,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性地学习。但是众所周知,这些安全知识比较抽象,光靠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只有把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去记住这些报急电话,使幼儿遇到紧急问题时会使用这些号码。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更好学习和了解每一个突发事件所相对应的正确报急方法,我设计此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观察探索——学习讨论——游戏体验,具体安排如下: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3

  一、设计意图

  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的浪费日益严重,人们已渐渐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垃圾分类制度也随之实行起来。大班幼儿已有知道垃圾要扔进垃圾桶的经验,但是没有分类投放垃圾的意识,因此我设计了此次教学活动。

  二、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我设计了《小小垃圾要分类》这节社会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可以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并通过分类操作,幼儿能够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同时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社会领域内容要求的第三条“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发展水平,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设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知道生活常见的垃圾分类。

  2.能力目标:能区分可回收、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能正确分类。

  3.情感目标:爱护身边环境,具有初步的垃圾分类意识。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区分四种垃圾分类的标志(将在活动过程中的第四个环节体现出来)

  难点:能按照垃圾分类标志正确区分垃圾种类(将在活动过程中的第五个环节体现出来)

  五、说教法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已由直觉行动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听故事,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启发提问法、情景法、游戏法、实际操作法等教学方法。以方案教学的理念,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采用情景法、游戏和教师多种形式的鼓励方法结合,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六、活动总结

  本活动很好地完成了教育目标。整个教学活动贯穿了情景,也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幼儿兴趣出发,使幼儿在亲自操作的.活动中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志,积累生活经验。在整个教学中,我没有过多干涉幼儿的行为,而是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去引导幼儿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同时也促进了其社会性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七、说学法

  根据上述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幼儿的学法指导上,整个活动都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以情景故事为主线,提供大量实物,幼儿通过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等方法进行学习,让幼儿在活动中玩中学(分类),玩中做,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进而达成教学目标。

  八、说活动过程

  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1.导入环节——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我运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教师设计情景,吸引幼儿兴趣。教师故作神秘状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一封来自垃圾大王的信,小朋友想听听吗?”激发幼儿阅读信上内容的兴趣。从而引入课题,邀请小朋友们来帮助“垃圾大王”解决问题。

  2.幼儿尝试自己进行分类

  这一环节我运用实际操作法来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对垃圾进行分类,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根据幼儿自己的观点去分类,让其有一个试误性的经验。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准备,但教师不可打击幼儿,说幼儿分类的方式不对。

  3.观看视频,进行初步学习

  本环节教师运用了电化教学法和启发提问法,通过播放有关垃圾分类的视频,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法来对垃圾分类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与认识。在播放视频时中间可以停顿,通过提问法,教师提问:“红色垃圾桶喜欢吃什么呀?”从而引发幼儿观察与思考。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积极做出回应与反馈,这一环节能初步达成目标一和目标二。

  4.教师展示幻灯片并拿出标志图,引导幼儿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

  本环节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法与提问法进行教学,教师将垃圾分类标志图单独展示出来,并引导幼儿观察幻灯片上的标志与图片上的标志,邀请幼儿上来进行配对,并请幼儿说出是如何判断的,教师提问:那你知道这个垃圾桶喜欢“吃”什么吗?同时可以请下面的小朋友一起讨论想一想做补充说明,这也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关注集体注重个别差异的特点,这样可以幼儿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标志,加深对垃圾分类标志的印象。这一环节进一步达成了目标一与目标二。

  5.进行送“垃圾宝宝回家”游戏

  这一环节采用操作法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并树立初步的垃圾分类的意识,教师:现在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可以帮“垃圾大王”解决问题了,所以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这些“垃圾宝宝”送回家。教师把四个垃圾标志图贴在黑板上,然后将垃圾图片发给幼儿,教师分组邀请幼儿上来进行游戏,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并思考再进行分类。游戏结束,教师总结整个环节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这一环节达成了目标三。

  九、说活动延伸

  教师在班级里可以设置一个关于垃圾分类主题的区域,创设环境,准备垃圾分类对应的物质材料,幼儿可以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由此获得经验;同时还可以与家长一起进行垃圾分类活动,实行家园共育活动!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4

  一、说活动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应充满信心,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方法克服困难、解决困难。

  2.体验自己解决困难的喜悦。

  二、说活动准备

  1.童话故事(附后)的电脑课件。

  2.立体环境:一棵大树、树洞、树桩(小树杆内有水)、草地、小河、平衡木。

  3.材料:小石子、水箱(池塘)、铁钩、救生圈、磁铁、透明胶、树叶、塑料瓶子、竹棒、绳子、船、浮板、地板胶。

  4.头饰:小熊、小猴、小鹿、小羊、啄木鸟各三个。

  三、说活动过程

  1.借助童话故事,把幼儿引入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

  (1)在茂密的树木里,生活着许多动物。你猜,都有些什么动物呢?(激发幼儿的兴趣)

  (2)有一天,小动物在树木里玩,你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3)结合电脑课件,教师有表情地讲述童话故事,然后提问:树木里有什么动物?和它们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2.鼓励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

  (l)激发幼儿解决困难的信心。

  如果你们遇到了像小动物那样的困难,你们能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它吗?请你们帮助小动物,你更加愿意帮助谁?

  (2)幼儿分组讨论解决困难的方法。

  把幼儿带到预先设计的"树林"环境中。

  第一组:羽毛球被挂在了树上,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来呢?

  第二组:小球滚进了树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来呢?

  第三组:小熊的裤子给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办呢?

  第四组:啄木鸟喝不了这半杯水,你们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

  第五组:小鹿的钉子全撒在这了,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把钉子很快地捡起?

  (3)幼儿实践活动,尝试解决困难。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使用各种方法。

  师:我听到小动物们说出了许多方法,现在请你们按照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尝试一下,想一想哪种方法会更好?

  (4)个别发言,鼓励幼儿讲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验成功乐趣。

  你刚才解决了什么困难?使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哪一种方法好?困难解决后,心情是怎样的?

  3.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有许多困难问题,亦要鼓励幼儿大胆想出解决方法。

  你在家里、幼儿园、路上或其他地方遇到过什么困难并提出几个思考问题让幼儿讨论:

  你是怎样解决的?你试过在妈妈病时,家里只剩下你一个人吗?如果发生了,你怎么办?

  你曾试过与妈妈走散吗?如果发生了,你怎办?如果这时候有一个你不认识的叔叔走来说带你去找妈妈,你会怎么做?

  4.游戏:"寻宝".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办法过河寻找老师送给的礼物,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二

  《纲要》明确指出,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即贴近幼儿的生活来挑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线".中班幼儿在进行小水滴旅行记,吹泡泡,沉浮实验,奇妙的水车等活动中,这已经完全被水的"魔力"给征服了幼儿诚然知道要节约用水,他们一边说节约用水,一边在洗手、喝水、上厕所等过程中浪费水,再加之今年我国西南五省遭遇了特大旱灾,水资源十分缺乏。所以,我设计了这节的活动,契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学要求。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是中班的一节社会活动。通过幼儿观察交流分享,观察讨论,关注生活讨论节水方法和师幼表演等活动,意识到节水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当初做起,承担起节水义务宣传员的责任。

  (二)教学目标:《纲要》强调: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定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1、让幼儿了解国家水资源的现状,激发幼儿节省用水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2、懂得节约用水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3、从身边小事做起,讨论节约用水方法,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实现目标的有力保障,而为了到达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知识教训准备:让幼儿在家长的勾引下观察记载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不当举动,并与家长一起商讨一些节水的好办法,制作节约的标志与宣传画。

  2、物质资料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节水的标志、节水小天使的标记牌。

  (四)说重难点

  活动重点:使幼儿树立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意识。

  活动难点:知道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如何去突破难点?亦通过幼儿观察、讨论、总结节水方法来实现。

  二、说教法

  《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社会教育活动不是教师告知幼儿"你该怎样",而是幼儿要"怎么",教师只是对幼儿的取舍和行动起引导和帮助作用。

  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有:

  1、谈话法:帮助幼儿提炼原有的.社会知识经验,使之系统化、明确化。

  2、讨论法。有利于幼儿自由发表看法和感受。

  3、情景教学法:由教师展示一些缺水和糟蹋水的情景,这让幼儿对其中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让幼儿理解节水的重要性。

  其次还采用观察法,记录法,角色表演等方法。

  三、说学法

  《纲要》的社会领域中提出:必须使幼儿动手、积极主动地与别人交往、观察、体验、表现等,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发展社会性。

  重要学法有:

  (1)讨论法:让幼儿彼此讨论节水的方法;

  (2)观察法;通过对课件图片的观察,让幼儿的心灵有所触动,树立节水的意识;

  (3)合作式的学习方法:与家长一起制作节水宣传画与节水标志。

  四、说活动程序

  《纲要》的社会领域中提出:社会教育活动要有"整体性"的观点。教师要把知、情、意、行等方面有机地融会在教育活动中。

  (一)观察交流分享,导入活动。

  1、出示一些脏物和干涸的花,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梳理了解水的重要性。

  (二)观察讨论,激发情感――观察多媒体课件,看看说说,了解水的宝贵,激发珍重水的愿望。

  (三)关注生活、积累方式。

  1、幼儿分组讨论在幼儿园 和我们的生活中节水的方法。老师演绎进行记录,强化节水意识。

  2、播放贴近幼儿生涯的节水图片。

  小结:勤俭用水,能够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从 节约一滴水开端,养成节水的好习惯。

  五、师幼互动,进一步激发节约用水的责任心――通过歌曲表演和缺水的图片引起大家 的共鸣。

  六、师幼的独特觉得和活动的可见成果展示――请小朋友来当节水宣传员,并拿着节水标志牌去向客人老师做宣传。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5

  一、说设计意图:

  孩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未来的社会是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是社会对我们每个人提出的必备的要求。“合作”对于幼儿个体全面发展也是很重要的。《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让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感,所以我们在幼儿时期就重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是很重要的。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这不仅需要老师的引导,也需要幼儿的主体配合。而本次活动就是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探索合作的方法,并感受合作带来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本身的特点,我从情感、态度、能力、认知等方面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具体的目标为:

  1、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合作;

  2、探索合作的方法,感受合作带来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合作。难点为探索合作的方法。为突破难点,教师引导幼儿在合作前先小组商量,再进行详细分工。

  三、说活动准备:

  身临其境地学习能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幼儿动手操作能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我做了以下活动准备:

  1、小电影《合作力量大》

  2、各种合作的视频,不是合作的视频

  3、各色吸管若干,画好轮廓的白板纸、双面胶、小框、剪刀若干

  四、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观者幼儿不守规则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和人们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一些活动场景。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幼儿对交往合作理解和认识的更加透彻。

  2、提问法:教师通过适当的提问,引导幼儿了解合作的方法,并能主动探索怎样与同伴合作。

  3、操作法: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实际进行合作,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并体验到合作带来的乐趣。

  五、说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有: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交往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2、交流讨论法:活动中多次让幼儿交流谈论,能更好地拓展幼儿思维,解决问题。

  3、尝试法:陶行知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不。在活动中,让幼儿通过操作,思维更加灵活,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拓展了知识面。

  六、说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以电影中的巧虎宝宝(手偶)来到我们班和大家做朋友引入活动,幼儿一定会很感兴趣,然后观看巧虎演的电影《合作力量大》,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进入活动主题,初步理解合作的意义!

  2、自由探索什么是合作。幼儿通过讨论、发言,总结出自己对合作的看法,说一说什么是合作,最后教师总结,让幼儿明白合作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努力做一件事情。

  3、联系现实生活,找找生活中的合作,知道合作的形式有很多。幼儿通过观看教师搜集的一些生活中合作和不是合作的视频,找出哪些是合作那些不是,进一步理解合作,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合作不可少。

  4、实际操作体验活动:合作吸管画。为了让幼儿感受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合作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我请幼儿分组合作吸管画,在合作前提醒幼儿先进行商量、分工,自由探索合作的方法,并从此环节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5、结束活动:幼儿合作表演《拉拉勾》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6

  一、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已经居幼儿死亡人数的首位,强化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于是,我们在大班开展了以《安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本教学活动就是来源于安全教育中的“生活中的标志”。教学活动的直接目标是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预测故事可能发展,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表达的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比较连贯地进行讲述小老鼠获救的过程,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间接目标是留意日常生活中的标志,提高安全意识。

  此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活动中涉及语言、社会交往方面的内容。适合于大班幼儿,活动时间约35—40分钟。在幼儿园的一些家园合作活动中,我们需要家长带孩子注意观察路上各种标志。因为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相吻合。这是我选择它作为内容的原因之一,此活动与我班幼儿接受能力相吻合。最后我通过书籍上网等方式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通过本班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生成了此次的活动内容。

  二、活动目标与依据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尝试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景物或状态,并能用完整的语言预测故事发展的可能性。

  2、学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阐述小老鼠获救的过程,理解并尊重别人的观点。

  3、留意日常生活中的标志,提高安全意识。

  教育目标正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幼儿身上的,具体活动目标的积累便构成了近期教育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乃至教育总目标。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以上制定的具体活动目标是为教育总目标服务的,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其中目标的制定也贯彻了新纲要的精神:目标注重全面性。(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

  三、活动准备首先,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幼儿准备:认识生活中的一些标志,如: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等教学环境:在活动场地粘贴常见的道路标志材料准备:大图片四幅小图片每组一张水彩笔

  四、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汽车》进入活动场地,让幼儿理解标志的意思沿路贴着常见的交通标志,边开边提问:这块标志,是要告诉行人、车辆前方道路情况是怎样的?

  (二)出示图片,引导进行讲述道路上有许多的交通标志,是告诉行人、车辆前方道路的情况,小老鼠杰瑞在路上看到了些奇怪的道路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出示图一今天天气真好,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这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小老鼠杰瑞蹦蹦跳跳地出去旅行了。

  走着走着,小老鼠杰瑞看到路旁有一块道路标志,上面画有︻,你们帮助小老鼠杰瑞想想,这个道路标志的前方会出现什么?

  2、出示图二

  a、小老鼠杰瑞继续往前走,哈哈,前方果然是一座桥,小老鼠杰瑞得意极了:它会怎样说?

  b、这里的风景实在太美丽了,如果你是这只小老鼠站在小桥上,会看到了什么?(尝试运用:清澈的河水、碧绿的草地等词语描述想象中的景物)小老鼠杰瑞又发现一块标志,上面画着●。

  提问:你们认为再往前走会出现什么呢?

  3、出示图三

  a、小老鼠杰瑞一边唱着歌,一边快步往前走,突然,只听到“哎吆!”“扑通~”一声,小老鼠杰瑞怎么了?刚才那块道路标志是告诉行人前方有什么?

  b、杰瑞摔得怎么样?(尝试运用形容词:鼻青眼肿、眼冒金星、头晕眼花描述杰瑞摔后的状态)c。掉进陷阱里杰瑞懊悔极了,它心里怎样想?会怎样做?

  d、杰瑞以后怎样才不会再摔到陷阱里去的?

  4、出示图四最后,小老鼠杰瑞终于爬出了陷阱,那么它在陷阱的呼声是那位有神奇本领的人或哪个动物听到了,它们是怎么说的?又是用什么办法或借助了什么工具帮助杰瑞的爬出了陷阱的?

  利用小图片,四人一个小组,通过分组讨论表达解救杰瑞的方法

  (三)请一名幼儿连贯讲述故事一遍

  (四)为故事取个名字

  (五)教师小结: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多的标志,尤其是在马路上,要看清道路标志,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你们也可以在会出现危险的地方画上标志,提醒人们注意。

  (六)延伸活动

  给危险的地方画上警示标志设计这样的活动延伸其目的就是为了产生下一个主题,促进幼儿的发展,因为孩子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有阶段性的发展。

  1、在活动生成是根据夸美纽斯的几个教学原理:

  (一)直观原理我所提供的教具是很直观的`,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二)活动原理。整个活动设计,通过教师引导,幼儿活动操作为主。探索救小老鼠的方法。

  (三)兴趣与自发原理。我所选的内容是通过观察幼儿活动而设计成的是幼儿自发感兴趣的活动。

  2、在目标的制定是全面的,函盖了情感领域,认知领域。有情感知识技能方面。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同时他还强调的发现法,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发现发强调过程,强调直觉思维。

  3。罗杰斯的情感教学论渗透在整个活动过程。首先在目标中我就强调情感的教育。在活动中首先让幼儿感到快乐,体验快乐情绪。有了兴趣就有了表达的乐趣,因此,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语言表达的内容就更丰富。

  4。在师生关系的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而整个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让他们自己探索救小老鼠的方法。

  5、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多样的,有故事法操作法示范法提问法而且是动静交替,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先是动(探索玩飞起来的方法)———静(装饰塑料袋)————动(探索各种玩法)幼儿年龄小注意的时间短,对事物兴趣强但去的也快,所以通过动静交替来激发活动的积极性。

  6、在活动的开始创设了一个到处丢满了塑料袋的场面,通过实际的场景,让幼儿很自然的进入了活动,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设计的意图正是让孩子在探索玩塑料袋的过程中体验快乐。那么塑料袋怎么玩呢?此时教师恰当的运用了“塑料袋的心愿”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如何帮助塑料袋穿上漂亮的衣服,飞上蓝天。引发了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想法,从以往教师权威的角色转变到了平等的首席。在这个语言活动的环节中贯彻了纲要对语言活动的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能力弱的简单讲述,中等能力的可以让用一些好听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能力强的让他们进行完整讲述。在画怎样救小老鼠的过程中,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纲要。幼儿的学习方式》)五、达成的情况预测在通过前期的准备,活动的开展及延伸活动的开展中,幼儿的兴趣较浓,主动性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幼儿能达到教学目标,但还存在个别差异如男女差别,能力强弱的差别,这是正常出现的情况,需要教师的因材施教。总的来说安全语言活动《老鼠遇险记》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对马路上各种标志的兴趣,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强调自主探索发现,从重视教的方法注重学的过程,让我们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以适合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发展儿童只有适合儿童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7

  小班社会说课稿:快快乐乐过新年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也是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贴春联,放爆竹,走亲戚,访朋友,人人穿新衣,个个笑开颜,到处洋溢着过节的喜悦。这种浓烈的节日氛围,对幼儿有着很深的影响,这正是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的最佳时机,根据小班幼儿的特年龄点,本次活动通过设置情境,演示课件等方法让幼儿了解民俗,体验节日的快乐,在此过程中渗透着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记忆力,表现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2、幼儿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无意注意占优势,对新鲜事物,新异活动有较强的好奇心,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集中。

  3、目标定位:

  活动目标,贯穿于一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对流动起着主导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们常常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一些教育活动。巧妙的教育目标蕴含其中,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发展,根据小班幼儿这一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如下:

  1)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春节时的民俗特征。 2)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的能力。 3)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分享过年的快乐。 4)活动的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其中渗透了了语言领域,社会领域与艺术领域的内容,但活动的重点仍以社会领域为主,主要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大方自主的表现。

  主要引导幼儿了解春节民俗的特点,难点在于。对于突破重点所采用的方法:通过设置情境,演示课件,启发提问等方法帮助幼儿回忆春节时的情景。对于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方法:我一是口头鼓励,二是发奖品来刺激幼儿,从而让他们大胆表现。

  4、活动准备:

  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作了以下准备:

  1)布置小熊的家,悬挂着各种鞭炮,春联,彩链。 2)课件《过新年》。 3)拌好的面团。4)音乐磁带,新年到,恭喜发财。金蛇狂舞 5)话筒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教师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采用多种教法进行。

  1、情境创设法:

  这个活动我始终以过年了,“到小熊家做客”这一主线贯穿始终。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始终沉浸在我创设的游戏环境之中。自由地学习,既能更好地达到活动目的,又使整个活动情节完整,过渡自然。

  2、直观法:

  通过演示课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影音课件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 特点。多媒体特有的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的优点,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记忆,从而使幼儿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3、谈话法:

  由师生相互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所组成。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幼儿的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习惯。

  4、操作法:

  杜威曾经说过:“儿童学习知识,认识外部世界的本质在于儿童通过不断去增加,改造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只有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经过了与材料的相互接触,他们才会真正地学到知识。此外,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了赏识激励法,交流讨论法,表演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活动,不仅能提高认识,锻炼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种感官参与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尝一尝,说一说,看一看,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年俗有了较多的了解。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我想这次庆祝新年的活动,一定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快乐也将让他们永远地回忆。与此同时,他们不仅会记住春节的习俗,也会回忆与老师一起庆祝的情景,幼儿通过各种体验,获得多样性的知识,也充分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抓住幼儿心理,贴近幼儿生活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活动一开始,将幼儿带进一个浓浓的节日环境之中,让幼儿感觉到过节的快乐,以小熊的口吻邀请小朋友来做客,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小熊与小朋友互道新年祝词,说一些吉祥话,接着,小熊拿出各种过年时的代表性的食物请小朋友品尝。让幼儿在这种特殊的氛围中回忆过年时到别人家做客的情景。

  2、演示课件,了解民俗。

  帮助幼儿了解春节的民俗风情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为此,我采用了先让幼儿观看课件,再通过谈话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经验,形成初步的概念,接着上一个环节,以小熊的口吻,邀请幼儿观看过年的课件,在幼儿有了这些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的,开始提问:过年时人们穿什么?吃什么?说什么?看什么?家里的什么变化?街上有什么变化?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建构过年的概念,纲要指出,要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因此,在这一个环节中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

  3、师生合作,制作汤圆。

  汤圆是春节期间有代表性的食物,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饮食,吃汤圆有着美好的象征意义,而小班的幼儿已掌握了搓圆的技巧,能够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成这一活动,因此谈话后我根据小班幼儿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还是以小熊的口吻,请幼儿帮助制作汤圆,既体现春节的特征。又达到幼儿动手的目的,体现了动静结合的原则。

  4、表演节目,庆祝春节。

  表演和观看节目是人们庆祝节日的一种形式,也是人们表达心中喜悦的一种方式央已营造的节日氛围中,表演节目成为水到渠成的一个环节,幼儿园已学过的儿歌,歌曲《一年过去了》,《新年到》,《迎新年》等都成为表演的节目。但如何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现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除了口头鼓励,还为幼儿准备每人一只小绒狗作为奖品,并告诉他们今年是狗年,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和尝试欲,也将流动推向了高潮。

  5、体验成功,分享快乐。

  在表演节目的同时,小朋友亲手制用的汤圆已经煮熟了,要音乐《金蛇狂舞》中品尝汤圆,分享着过年和成功带来的快乐。

  本次活动贯穿纲要精神,将教育内容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活动,将表征性知识转化为行动性知识。将要求幼儿掌握知识转化为帮助幼儿构建知识,活动中,我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用饱满的情绪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和愉快的心情,能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8

  一、说教材

  通过一次集体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自我中心意识都较强,似乎还不懂得从外表体察他人的情绪,也不懂得应当怎样妥善管理自己的感受,更不用说体谅他人和宽容他人,于是我设计了心情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能够学会并懂得理解情绪的特征,并在活动过程中初步理解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和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就如《纲要》社会领域中所说: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几个目标:

  1、引导幼儿在体察、感知、理解中。懂得人的基本情绪特征及成因。

  2、通过分析讨论初步理解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及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懂得人的基本情绪的特征及成因。

  难点:在活动中,同过讨论、分析让幼儿认识并初步学会怎样转化自己的情绪,学会体谅、宽容他人。

  三、说准备

  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适应,为此,我做了以下的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请幼儿回家注意观察家人的心情,并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多媒体课件、纸、笔。

  四、说教法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式探究的师幼互动,我采用的教法有:

  1、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把实物或教具陈示给幼儿观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由于教具的直观形象,幼儿获得知识技能有显著的效果。本次活动的演示法是让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知更加的透彻。

  2、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互动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的操作是让幼儿把自己今天的心情画出来。

  五、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操作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感官参与法: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看、听、说、操作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幼儿更深刻的体会到情绪的不同。

  2、体验法:在活动的第3环节中,我让幼儿自己画出自己的心情,并表述了自己的心情,在画画说说中引导幼儿更深一层的体会理解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

  3、讨论法:在活动的第3环节,我通过引用讨论法,让幼儿在讲讲议议中,初步理解情绪该怎样转化的外在形式。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在讨论之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对心情的不同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六、说过程

  活动流程为:分享交流活动—体验理解—内化自我—延伸活动

  1、分享交流

  活动开始,我就请幼儿将自己昨天在家观察家人心情的记录呈现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家人的心情,因为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触的家人,幼儿又非常地熟悉他们,对他们生气的特点,开心的表情都非常的了解,所以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幼儿都非常积极踊跃的发言,在热闹的交流讨论中,幼儿在无形中对人的基本情绪的特征都有了一个初步大概的了解,理解到人在生气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开心的时候也一样,并引导幼儿在分析的过程中了解无论是生气还是开心都有原因。

  2、体验理解

  对情绪有了大概的认识后,就应该让幼儿初步理解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我采用的是观看多媒体课件,首先观看的是被被因为心情不好拒绝参加游戏的短片,观看完后,提问幼儿,那贝贝心情不好,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呢?请幼儿想办法帮助贝贝,在帮助贝贝的过程中,幼儿既学会了要体察他人的感受、宽容、体谅他人还培养了他们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在讨论完贝贝后,接着观看了佳佳的表现,对于佳佳的表现,幼儿都非常的赞同,在与的鲜明对比后,幼儿更深刻的'体会到应该懂得分享快乐。各种的假设,不停的提问,让幼儿更加的融入了短片中两位幼儿不同的情绪中,而短片中两位幼儿鲜明的情绪,也让小朋友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应该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最后,幼儿还学会像佳佳一样带给他人快乐。

  3、内化自我

  在讨论过别人,帮助过别人后,幼儿对情绪的基本特征及成因以及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都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候,请幼儿来画一画自己今天的心情,然后用语言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在画画说说的过程中,让幼儿知道我们不仅可以自我调节,还可以帮助别人调节心情,用自己的好心情去感染周围的人,幼儿通过自身的参与体验理解,对自我的认识得到了一种升华。

  4、延伸活动

  活动结束,关键是引导幼儿对心情有进一步的了解,所以我引导幼儿到语言角去继续说出自己的心情,或者是到美工区去给自己的心情配上颜色,就如《纲要》社会领域中所说: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该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延伸活动中,继续引导幼儿对心情的认识和学习。)

  七、效果预测

  本次活动我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畅谈中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内在感受,并运用讨论、模拟体验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想法,达到了预期效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9

  【活动意图】

  随着小班幼儿对环境的熟悉,我们对孩子早晨的入园和放学后的离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家长手拉手自己走。这样既锻炼身体,又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同时也很安全。但在利用晨间谈话、平时的个别教育、以及语言故事、儿歌的多种教育形式后,效果仍然不是很明显。早晨依旧看到年老精瘦的奶奶背着白白胖胖的孙子从门口摇摇晃晃地往教室门口走;放学后,背上趴着,肩膀上扛着,手上抱着,姿态各异。更有一些孩子撒腿在前面跑,奶奶在人群中边喊边追;有时还会出现孩子走散,家长到处找的局面。

  看到以上这些发人深省的场面,我们找到了灵感:何不利用我园的现代多媒体手段,把这些具体的,来自孩子身边的场景拍下来,让他们自己来分析,评价呢?使他们真正地从知识、情感上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呢? 于是,我们就设计了情感活动《我会自己走》。

  【活动目标】

  1.知道放学回家时应小手拉着大手,跟着家人有序地走出园门,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

  2.掌握自己与家人走散后的最基本的解决方法。

  3.知道自己长大了,要自己走;激发自己走的荣誉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学过儿歌《我要自己走》

  2.物质准备:录像镜头

  A.家长蜂拥着从园门口走来。

  B.幼儿离园时要家人抱着、扛着、背着走。

  C.幼儿跟着家人手拉手,一起走,随着人群有序地走出园门。

  D.放学时幼儿离开家人,跑得远远,家人追也追不上。

  E.在幼儿园走散了,回教室找老师帮忙。

  3.动画课件: 儿歌《回家啦》

  【教学过程】

  1.看录像导入,激发交流的兴趣。

  (放录像片段A.家长蜂拥着从园门口走来)

  提问:小朋友看到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吗?(幼儿园放学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接小朋友的)。放学后,家长们来接我们小朋友了,离开教室后,你是怎样到幼儿园门口的?

  2.看录像分析讨论,与同伴互相学习。

  导语:老师把平时小朋友和家人一起到幼儿园门口的镜头拍了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1)幼儿看制成ppt课件的录像片段:(录像片段B)幼儿离园时要家人抱着、扛着、背着走。(录像片段C)幼儿跟着家人手拉手,一起走,随着人群有序地走出园门。最后定格在场景总图上。

  提问:

  你认为他们中谁做的最棒?

  我们一起为她鼓鼓掌。

  为什么你觉的'他做得不太好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我们一起对他说一说。

  小结:我们小朋友已经长大,变重了,家长抱不动我们了,同时我们已经上幼儿园了,变得能干啦,要自己走。

  (2)播放儿歌,幼儿跟着一起朗诵复习儿歌《我要自己走》。

  导语:你们看,不但我们小朋友很能干,连小鸟、小兔,小动物们也很能干,它们也不要爸爸、妈妈抱呢。

  播放儿歌:妈妈、妈妈,你快撒手,我要自己走。你看小鸟自己飞,小兔自己跳,小狗自己跑,小鱼自己游,我为什么不能自己走?妈妈、妈妈,()你快撒手,我要自己走。

  (3)幼儿看录像片段D:离开教室后,幼儿离开家人,跑得远远,家人追也追不上。

  提问:有一个小朋友,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离开家人自己一个人跑得很远。你觉得这个小朋友的表现怎样呢?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4)看录像片段E:在幼儿园和家人走散了,回教室找老师帮忙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啦?他是怎么做的?

  小结:如果在幼儿园里找不到家人,我们要回到教室里请老师帮忙,等家长来接你。

  提问:老师是怎么说的?这次他是怎么和家人一起回家的?(和家人手拉手回家的。)

  3.学习儿歌,在文学艺术美中提炼行为要求。(看动画课件)

  导语:老师把小朋友正确的回家方式编成一首儿歌。

  儿歌:放学啦!回家啦!

  爸爸妈妈来接我!

  我和他们手拉手,

  快快乐乐走呀走。

  我不跑,也不抱,

  早早离园回家啦。

  幼儿先听一遍儿歌。

  边看录像,边听儿歌。

  和老师一起表演儿歌。

  4.回家游戏,在游戏情景中进行行为练习。

  老师扮演家长来接小朋友回家,故意抱起孩子或背起孩子走,引导孩子自己说:我长大了,我要自己走。

  【教学反思】

  生活琐事是存在与生活中的细小而繁杂的事,经常会被我们的传统教学拒之门外,但是这些琐事却是孩子们每天都会碰到的。在这些不起眼的事情背后,却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本次活动的选材,教师注重了对生活地观察,抓住了生活中"下午放学后幼儿离开教室"的这一段时间中所蕴含的教育素材,运用录像让孩子们平时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展示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有话可说。

  本次活动中,借助多媒体,教师在自然状态下采集了孩子们放学离开教室后的情景,让孩子看看——大家在离开教室后的不同表现;评评——他们谁对谁错,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听听——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做做——我们一起来跟着儿歌学学该怎么做呢,营造出生活化的学习情景,使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得到提升。

  建议:孩子的一些不良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错误的教育方式而造成的。本次活动中的录像短片,可以在家长会上播放,和家长们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地育儿,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0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做错事不找理由》

  一、说教材

  《做错事不找理由》是共同生活教材中大班社会交往主题单元中的内容。在此之前,幼儿已经学习了找朋友、愿意与人交往等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以及社会交往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要从小培养幼儿"能说真话,能比较自觉地控制行为"。所以,在活动"做错事不找理由"中,我将以故事为载体,以幼儿生活中常见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作品分析、判断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帮助小熊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在对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判断分析中,在快乐的游戏中,知道犯错误不找理由,只要敢于承认,并能真诚的道歉、努力的改正或者做出弥补,就可以得到别人的谅解。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社会性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及社会性发展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知道要讲真话,做错事情不找理由、不推卸责任是一种诚实的行为

  2、 能力目标:能对生活中不诚实的行为进行评价,做到犯错误后主动承认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喜欢做诚实的好孩子,感受诚实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幼儿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要讲真话,做错事情不找理由、不推卸责任是一种诚实的行为。所以将本条目标作为活动的重点。

  重点的依据:大班阶段是诚实这一社会性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只有掌握了幼儿由于社会经验不够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在犯错后往往不知所措。因此让孩子了解犯错后一些正确的解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能对生活中不诚实的行为进行评价,做到犯错误后主动承认。

  难点的依据:要对生活事件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既需要借助自身已有生活经验,又需要灵活运用活动中获得的新经验,同时自己的想法又要清楚表达,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和经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

  大班阶段是幼儿诚实这一社会性品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大班幼儿犯错误后推卸责任、找借口的现象,这就是不诚实的现象。而对幼儿来说问题就是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学习使孩子成为一个真正诚实之人,为一生奠定良好的品质基础,同时也体现了《纲要》的规定。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幼儿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2、移情体验法

  移情是幼儿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以此引发的情感共鸣。"做错事"这个话题本身是幼儿并不愿意面对的,但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以小猴犯错后的做法和心理感受引发讨论,因此懂得做错事并不可怕,知道正确的解决就会得到别人谅解。3、生活再现法

  社会性活动应尽可能的为幼儿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并以此来指导生活实践。在"评一评喜欢谁"游戏中,我运用设置生活情境的形式,将幼儿的生活场景重新的呈现出来,能帮助幼儿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4、集体讨论法

  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5、情感浸润法。

  社会性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我努力将自己的教育意图渗透在情境之中,通过设问、追问、判断讨论、以及与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以情激情,以情染情,让幼儿的情感自然流露,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教育效果。

  五、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对幼儿进行目标培养时,主要采用了感知体验法、猜测讨论法、判断分析法、总结反思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设计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

  活动一开始我会出示故事《站队的时候》的图片,直观形象的教具能将幼儿一下子带入情境之中。我会这样进行引导:"小朋友看,图片上都有谁啊?"、"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啊?"以此激发幼儿去认识、了解这个故事的愿望。

  2、讲述故事"战队的时候",引起幼儿思考,让幼儿知道做错事应该怎样做:(13分钟)

  《站队的时候》这个故事讲了:小猴子在排队的时候将小兔子头上漂亮的蝴蝶结给拽了下来,但小猴子犯错却不承认,将错误推卸给后面的小猫的故事。

  为了更好的落实活动目标,我将此故事分为了不找理由、改正错误、弥补错误,三个递进的教学层次。

  第一层。我会结合课件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都有谁?谁把小兔子弄哭的?小朋友觉得是小猫做得吗?谁能说出真相来帮助小猫?随后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进行小结:做错了事情不能撒谎,要讲真话。

  第二层。继续结合课件内容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与幼儿讨论:"小猴子这样做对不对?"、"如果不对,哪里做得不对?""你会跟小猴子说什么?",通过这些提问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到:做错事后,要勇敢的承认错误,不找借口,不推卸责任。

  第三层。通过提问,强化主题。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小猫的心理体验:"如果是你,发现好朋友因为自己的错误而伤心难过,你的心情会怎样?""如果你是小猴子,你要对小猫说什么?"引导幼儿懂得:做错了事情,还应该努力的做出弥补,来得到别人的原谅。

  在这个环节中,故事中的小猴子就像小朋友生活中的自己,小猴子犯的错误也是小朋友经常会碰到的,运用移情体验教学法,能够很好的落实本次的活动的重点。

  3、通过组织幼儿评一评,喜欢谁,引导幼儿对生活中小朋友的行为做出判断评价。(7分钟)

  社会活动应该从生活中来,再回归到生活中去,这不仅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也体现了社会性教育的生活化原则。在此环节中,我运用生活再现法,将幼儿生活中常常会犯的错误以及他们面对错误的行为再现下来,通过评比的方式,引导幼儿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解决活动目标中的难点。

  首先,我设置两个生活情境:情境1是小刚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找理由:"是我妈妈忘了,和我没有关系。"情境2是小明不想吃胡萝卜,找到老师:"我爸爸不让我吃胡萝卜,可以少盛一点吗?"然后引导幼儿判断两种情境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对还是错,并说出理由。在这过程中我会对幼儿进行及时的引导。

  4、幼儿相互交流,勇敢说出自己的犯错经历,感受诚实给自己带来的快乐。(5分钟)

  通过参与前面几个环节的活动,幼儿已能初步懂得做错事没关系,只要正确对待是可以得到别人谅解的。此时组织幼儿相互讨论"小朋友有没有犯过错误?""犯了错误你是怎么做的?"让幼儿进一步指导做错事情不找理由是诚实的孩子,起到巩固教育效果的作用。

  5、课外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像爸爸妈妈讲述自己犯错误找理由的事情,求得爸妈的原谅。第二天来园交流讨论,起到一个巩固提高的作用。

  七、小结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纲要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例如:我将教材中视频播放这一环节取消,而设置了课外延伸,让幼儿回家跟爸爸妈妈讲述自己犯错误推卸责任的事情,求得爸妈的原谅。第二天来园进行交流,以达到巩固的效果。否则课堂内容过多容易使幼儿接受不了,从而使课堂内容流于形式。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幼儿的生活体验入手,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幼儿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会"了,而且"懂"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八、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幼儿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1

  一、设计意图

  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标志。而且会询问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那个标志代表什么?幼儿的这种兴趣及好奇。正是我们向幼儿介绍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一个突破口。常用的标志活动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幼儿通过找一找,认一认,画一画等了解标志的外形及含义,从而发展幼儿的想想力、创造力,本次活动综合了社会、艺术、语言等领域的内容,运用了多种手段,从而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难点是: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意。

  二、活动目标

  通过教材内容和设计意图,吸取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为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纲要》涉及的五大领域教育目标,确定本次教学目标为:

  1、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兴,认识常用的标志,引导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讲述对各种标志理解的含义。

  2、在认识常用标志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作创造,设计标志。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带领幼儿到公共场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种标志,并想办法通过查询、查资料等办法理解标志的意图。(可通过照图片、图标、网上等办法收集各种图标)。

  2、教具、学具准备:为体现学具、教具是幼儿学习的教科书,在本次活动中,要求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收集常用标志的资料作补充。同时为幼儿提供各色彩纸、彩笔笔等制作用品等。教具的提供主要有:各种标志的卡片,有代表性的录像片断,如:禁令标志:禁止通行、禁止进入、禁止鸣喇叭、禁止停车、、警告标志:注意危险、交叉路口、铁路道口、、军人的标志、电视台得标志等

  3、心理环境准备:为幼儿在自然的环境下学习,在幼儿园墙壁上设置一块展览版,把幼儿找到的标志拿到幼儿园放在展览版上进行展示。

  四、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总体设计思路:以《新纲要》为指导,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及做中学思想。从“寻找标志――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意――标志小游戏――讨论设计图标――制作图标――”五大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知到体验到创造,使原有的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创造力。

  各环节的具体教法、学法及时间分配如下:

  第一环节:带来幼儿观看展览版,“请小朋友看看展览版上都是什么”?将幼儿引到“标志的世界”。目的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该活动中来,此环节在1分钟以内。

  第二环节: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谈发现。这部分是重点,需8钟左右。

  建构主义理论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孩子利用情景、协商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此,我让孩子在“标志”情景中,与标志零距离接触,通过看、摸、听认识常用标志,理解各种标志的含义。“你认识哪些标志?它有什么含义?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好朋友”。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

  第三个环节:标志小游戏,加强对标志认识的环节,需4左右分钟,教师准备各种标志的图片,让幼儿快速认出是什么标志?是什么意思,看看谁的反应快。这环节是难点。

  在游戏中幼儿对常见标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保持了浓厚的持续探究的愿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第四个环节:过渡环节,需1分钟,讨论设计图标,请幼儿想一想,我们幼儿园什么地方需要挂上标志?设计什么样的标志?同时把幼儿引到坐位上。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2

  活动来源在生活中安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幼儿期的孩子们好奇心强,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然而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和常识,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对一些有可能会造成伤害的事件缺乏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一些意外损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的美好愿望。正逢目前的主题活动《规则与标志》,产生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社会活动:“安全标志”。

  设计意图新《纲要》中所提到的“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标志以其形象性、直观性、知识性、实用性等特点运用广泛,并为幼儿理解接受,让幼儿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的内容含义,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为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我们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的培养。我们为幼儿创设了安全、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营造了亲切、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从众多的安全标志中选择了一些贴近幼儿生活,能为幼儿理解的标志符号,通过游戏方式轻松学习,增进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目标分析本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几种常见安全标志的图案、意义有初步的认知。对安全标志进行分类,了解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和指令标志的基本特征以及在生活中的作用。2.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规则意识,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能结合自己经验创造性地设计出与日常生活相匹配的安全标志。对目标的分析: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着重于孩子的发展。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也是教育价值的具体体现。基于此认识,我在每个教学活动中都能把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作为目标制订前提条件。在以上《安全标志》教学活动中,我制订的三个具体目标既能围绕教育总目标,又能突出教学内容自身的教育价值,显性之处在于力图通过强调社会规则与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培养幼儿从小就能读懂标志,按照标志的要求来规范自身行为或影响成人行为,达到人人都为创建“平安社会、平安校园、平安生活”的社会出一份力的教育目的;隐性之处在于能将知、情、意、行诸要素和谐的统一其中,同时指向于幼儿生活质量的提高,即安全与健康。

  过程分析总述:整个教学过程、时间大约需要30-35分钟。基本流程:以“棋”导题→标志分类思考→小组按要求重点讨论一类标志→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感知学习并掌握标志特征、名称、作用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幼儿制作标志让学习内容生活化→玩“棋”结题教学方法有: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个体操作、分组游戏等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能根据标志上的图案分析与辨别基本了解安全标志的符号、名称和意义。初步感知三类不同标志的特征与含义。教学难点:一类标志的规范性名称及其教育意义。如:指令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等。整个活动过程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清晰明确,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感知基础,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巩固提高。我通过这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致力于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中,我始终扣住“社会性教育”这个要素把握教学重点、解剖教学难点,并把目标达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衡量本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分述:第一环节为活动的起始部分(大约需要2分钟)。我以“棋”的有关问题性情景,导出学习内容:安全标志。在活动的开始我设计了大部分幼儿都接触过的 “棋类”问题引出一张嵌有各类安全标志的棋盘,继而通过“要想下这盘安全标志棋,首先要认识棋盘上的一些安全标志”为要求,提出今天学习的任务,这样就能让幼儿很有兴趣的进入学习活动。第二环节为活动的主要部分(大约需要25分钟)。这部分含量较大,分量较重,是解决教学重点、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部分,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出示12个安全标志,让幼儿先思考,如果请你把这些标志分成三类,你想怎么分?之后一组小朋友操作分类,感知三类标志的色彩、形状及图案等特征,初步建立类概念,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层: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围绕四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1)这些标志有什么特征?

  (2)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标志?

  (3)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4)你能不能说出这些标志的名称?

  请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各选择一类标志进行研究、讨论、相互交谈。这个层面的安排主要是启发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回忆,并借助于孩子社会见识资源及能力发展差异来实施“生生互动”型学习。

  第三层:本过程采用组间交流、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集体性学习,分别由三组选派1至多名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向小朋友介绍自己小组探究的把类标志的符号及图案所表示的含义、标志名称、在生活中的作用。期间,我一是随机地结合幼儿交流进程穿插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如:当心火灾(应怎么办?)、当心触电标志(应该怎么做?)、必须戴安全帽(在哪儿见过?)、必须戴防护手套(什么地方,什么人需要戴手套?)希望幼儿通过生活经验图景在幼儿脑海中的再现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安全标志。二是引导幼儿去寻找发现一类标志的共同特征,即颜色、图案、符号、形状等,学习并记忆一类标志的规范名称并初步理解一类标志的概念如:这类蓝色圆形,图案是白色的标志,都是指令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它们叫做指令标志。这些黄色的、黑色三角形边框,图案为黑色的标志,都是提醒警告我们要当心注意的,这一类警告人们的标志叫警告标志。这类红色圆环、中间有一斜杠,底色为白色,图案为黑色的标志,都是禁止我们做的事情的标志,那这一类禁止的标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禁止标志。禁止标志上的事情都是我们千万不能做的事情。三是因势利导的进行社会规则及安全意识的教育,通过问与答适时地让幼儿明确:安全标志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告诉我们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哪些事应该怎样去做。所以,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标志上规定的去做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安全,我们大家才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这个层面主要用来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完成第一及第二个活动目标,我认为应在这个层面的教学中体现如何把握《纲要》中所提出的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的理念,为此我在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作为一个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第四层:采用操作活动法,让幼儿迁移学习经验,联系周围生活中的人、事、物,尝试设计并制作一些安全标志。在幼儿设计制作标志的操作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能力弱的可以继续完成他的设计活动,能力强的可引导他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安全标志的意思。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会寻找老师帮助,而教师则是把这个“包”推给了能力强的幼儿,建构了积极有效的生生互动。“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纲要.艺术》)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纲要.幼儿的学习方式》) 这个层面也是完成活动的第三个目标的主要手段。

  第三环节为活动的结束部分(大约需要5分钟)采用游戏法让幼儿分组玩“安全标志棋”,对所学的安全标志的内容进行巩固性练习。简单介绍玩棋的规则、方法后,要求幼儿5人一组自行结合分成四组,推选小组裁判并分成黑白两队开始下棋,这环节的一安排,主要引导幼儿通过“玩中学、玩中记”,复习巩固本课所学的安全标志的知识,并与起始部分相前后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3

  一、设计意图及教材分析:

  全球资源日益减少,环境保护也日显紧迫,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我们的孩子生活无忧,社会环保意识淡泊,经常做出乱摘花草,随意攀登树木等行为,

  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得不令我们幼教工作者产生重重的忧患。而《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的环保意识。所以对幼儿进行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树,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触,但幼儿对树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儿进一步去理解树和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植树造林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益处。因此,对“树”的深层次的探究已是一个迫不及待的工作了。故而,我为大班幼儿设计了一堂社会环保课-《植树造林》。

  二、活动目标:

  基于这样一种教育思想,接下来我来说说为本次活动制订的目标。幼儿教育的任何一个目标都应该为幼儿的终生发展作准备,社会教育也不例外。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目标,分别对幼儿知识、情感、能力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

  1、知道树木是人类、动物的好朋友,了解绿化的好处,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迁移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看看、说说、听听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

  我把活动目标一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三、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是实现活动目标的载体。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为了能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提供 条件,我为活动作了以下准备。

  1、各种树的照片、实物投影仪

  2、多媒体课件和cd(山洪爆发、沙尘暴来袭、小动物搬家)

  3、植树工具、小树苗若干

  4、知识准备:和家长一起寻找关于“植树造林”的资料

  四,说教学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并没有刻意选用什么方法,正如一位教育名家说的:幼儿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天天在变,日日在长,因此,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就是最佳的方法,虽说教无定法,但是较必有法,简单的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讲解法,活动开始部分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的在集体面前阐述自己的知识,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实物投影仪的运用也更能形象直观的帮助幼儿理解同伴的讲解内容,能使幼儿更清楚观察和交流,使幼儿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情景体验法:另外,我运用了c d和多媒体,让幼儿从反面深刻地体验到植树造林让人们受益匪浅,迫坏自然生态环境必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事实胜于雄辩”,残酷的现实情景再现,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是本次教学活动的一个靓点。

  三、动手操作法:在幼儿的思维达到最高潮时,让幼儿亲自动手种植小树苗也是幼儿情感的一种宣泄,为本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五、教学流程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4

  一、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宝宝与人交往能力较差,缺乏友爱、助人为乐意识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我想帮忙》这节活动。这节活动选自凤凰康轩中班上册语言领域《好朋友》这一主题。本活动选用了宝宝熟悉的小兔、小鸡、小羊等动物形象为角色,以主角河马的思想、行为活动为主线展开情节讲述。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我首先以谈话导入,创设一个宝宝想说、敢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又抓住宝宝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出示动物形象,激发宝宝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悬疑问题引导宝宝积极动脑思考,充分发挥想象,进一步激发宝宝积极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又利用情境表演环节帮助宝宝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同时培养宝宝的自信,进而学习帮助他人。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宝宝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根据这一要求,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体现在教学环节一)

  2、能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怎么帮的`?(体现在教学环节二)

  3、帮助宝宝感受与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体现在教学环节三)

  三、说活动重、难点:

  现在的宝宝通常生活在成人的“保护圈”里,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差,自我意识强,缺乏友爱、助人为乐的意识,我把“帮助宝宝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定为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为了培养宝宝养成说完整话的习惯,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又把“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字卡“帮忙”

  五、说教法:

  直观法、提问法、情境表演法等。

  (情境表演法能够帮助宝宝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容。宝宝在情节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主角的快乐,又能充分展现自我,同时培养自信,学会帮助他人。)

  六、说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游戏法等。

  (游戏法的运用是为了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

  七:说活动程序:

  本次活动我设计以下三个环节: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宝宝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二、引导宝宝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宝宝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1、谈话导入:

  (教师神秘地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老师发现了一群小动物们之间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可是,小动物们说了要想知道它们的秘密必须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还要大胆回答出问题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出示幻灯一)引导宝宝说说画面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出示幻灯二)猜猜“河马会怎么帮忙呢?”

  (这样的设计就是抓住宝宝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利用宝宝观察小动物们生活化的动作形态和解答悬疑问题,激发宝宝的学习兴趣。)

  2、(出示幻灯三——六)在展示画面的过程中,引导宝宝认真观察,鼓励宝宝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使宝宝养成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3、认读词语:帮忙。利用字卡和情境画面帮助宝宝直观形象地去了解、认识词语,再通过游戏《帮字宝宝找朋友》进一步加深理解词语。

  (此环节不但培养了宝宝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而且使宝宝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活动目标1。)

  二、引导宝宝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深宝宝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我以启发、提问的方式引导宝宝讲述主要故事情节,如:河马帮助了谁?(河马帮助了小兔。)河马是怎么帮忙的?(河马用嘴巴含住小兔,又把小兔送到草地上了。)要求宝宝用完整的话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及听到的,告诉宝宝也可以用动作、肢体语言来表达。

  (此环节既突破了重难点: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又着重体现了活动目标2。)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教师出示河马等小动物头饰激发宝宝表演的兴趣。

  提问:

  大家都喜欢爱帮忙的河马,如果你是河马,你会怎么帮助这些小动物们呢?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在愉快的表演中,实现活动目标和重点的突破。这个环节不但培养了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宝宝的自信,并学习帮助他人。)

  延伸活动:

  引导宝宝在生活中要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做一个爱帮忙的人。

幼儿园社会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是中班的一节社会活动。通过幼儿观察交流分享,观察讨论,关注生活讨论节水方法和师幼表演等活动,意识到节水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当初做起,承担起节水义务宣传员的责任。

  (二)教学目标:《纲要》强调: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定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1、让幼儿了解国家水资源的现状,激发幼儿节省用水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2、懂得节约用水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3、从身边小事做起,讨论节约用水方法,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实现目标的有力保障,为了到达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知识教训准备:让幼儿在家长的勾引下观察记载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不当举动,并与家长一起商讨一些节水的好办法,制作节约的标志与宣传画。

  2、物质资料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节水的标志、节水小天使的标记牌。

  (四)说重难点

  活动的重点:使幼儿树立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意识。

  活动的难点:知道节约用水的几种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如何去突破难点?通过幼儿观察、讨论、总结节水方法来实现。

  二、说教法

  《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社会教育活动不是教师告知幼儿"你该怎样",而是幼儿要"怎么",教师只是对幼儿的取舍和行动起引导和帮助作用。

  我采用的主要教法有:

  1、谈话法:帮助幼儿提炼原有的社会知识经验,使之系统化、明确化。

  2、讨论法。有利于幼儿自由发表看法和感受。

  3、情景教学法:由教师展示一些缺水和糟蹋水的情景,让幼儿对其中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让幼儿理解节水的重要性。

  其次还采用观察法,记录法,角色表演等方法。

  三、说学法

  《纲要》的社会领域中提出:必须使幼儿动手、积极主动地与别人交往、观察、体验、表现等,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发展社会性。

  重要学法有:

  (1)讨论法:让幼儿彼此讨论节水的方法;

  (2)观察法;通过对课件图片的观察,让幼儿的心灵有所触动,树立节水的意识;

  (3)合作式的学习方法:与家长一起制作节水宣传画与节水标志。

  四、说活动程序

  《纲要》的社会领域中提出:社会教育活动要有"整体性"的观点。教师要把知、情、意、行等方面有机地融会在教育活动中。

  (一)观察交流分享,导入活动。

  1、出示一些脏物和干涸的花,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梳理了解水的重要性。

  (二)观察讨论,激发情感――观察多媒体课件,看看说说,了解水的宝贵,激发珍重水的愿望。

  (三)关注生活、积累方式。

  1、幼儿分组讨论在幼儿园 和我们的生活中节水的方法。老师演绎进行记录,强化节水意识。

  2、播放贴近幼儿生涯的节水图片。

  小结:勤俭用水,能够从身边的小事着手,从 节约一滴水开端,养成节水的好习惯。

  五、师幼互动

  进一步激发节约用水的责任心――通过歌曲表演和缺水的图片引起大家 的共鸣。

  六、师幼的独特觉得和活动的可见成果展示

  请小朋友来当节水宣传员,并拿着节水标志牌去向客人老师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