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7-28 09:12:48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5—6岁的孩子已开始能从内在的隐蔽的原因来理解各种现象的产生并感兴趣,摸一摸、玩一玩是他们最渴望做的事情,学前后期的幼儿对周围生活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的态度,科学积极倡导让幼儿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大班科学活动《摩擦力》就是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自主操作、想象创造等,了解摩擦力特征,激发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发现与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摩擦力。

  2、摩擦力对生活的影响。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课件3个,两次实验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出示爬雪山和冰上芭蕾以鞋底特写图片。

  两双鞋底有什么不同?

  换穿可以吗?为什么?

  二、第一次实验,感知物体表面与摩擦力的.关系。

  1、这里藏着什么秘密吗?实验。

  2、2条滑道——纸滑道和绒布滑道,2个纸筒。轻轻放上去,轻轻放手,会发生什么?

  3、四人一组进行。

  4、小纸筒从滑道上滑下来是有什么不一样?(距离远近、速度快慢)并记录(出示课件一)

  5、为什么同样的纸筒有不同的结果?

  出示课件二, 教师小结:纸筒划下去时,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牢牢拉住纸筒,不让它滑下去,这种力叫做摩擦力。当物体粗糙时,摩擦力就大,当物体光滑时,就拉不住纸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实验,感知

  1、实验要求:同样的滑道,给纸筒穿上不同的衣服(卫生纸、瓦楞纸、毛巾),与光纸筒的比较。

  2、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毛巾最粗糙)

  四、讨论

  如果登山员穿上冰刀去爬山,会怎样? 如果…… 会怎样?

  小结:登山员只有穿上鞋底粗糙的登山鞋才能稳步爬山,冰上运动员只有穿上光滑的冰刀鞋才能翩翩起舞。

  五、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课件三:厕所里为什么要垫防滑垫?(增加摩擦力,防滑)

  滑梯的光滑(减少摩擦力)

  活动延伸:

  手太滑打不开瓶盖,怎么办?

  活动反思:

  活动中体现了“做中学”的思想。在实验活动中,充分引导幼儿操作各种不同的材料,探索摩擦力是一种阻力,不断感受、体验摩擦力现象的问题。体验到发现、探索的快乐,产生“我想做、我愿做、我能做”的学习态度。让孩子探索了解生活中离不开摩擦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看图谱学唱歌曲《摘草莓》第一段,理解并记忆歌词。

  2. 学唱歌曲中的空拍节奏,并初步尝试倚音的唱法,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3. 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学唱歌曲《摘草莓》第一段,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如齐唱、分组唱、对唱等形式记忆歌词,感受歌曲轻快的节奏。

  唱准乐句中的空拍节奏,及初步学唱倚音。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发声。

  二、熟悉歌词

  1. 教师清唱歌曲一遍,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玛瑙缀是什么意思?

  2. 教师清唱歌曲第二遍,提问:歌词是按照什么顺序出现的?请一名幼儿将歌词按照顺序贴在图谱上。

  3. 提问:歌曲带给你什么感觉?

  4. 小结:这是一首节奏轻快跳跃,旋律活泼流畅的歌曲,题目就叫《摘草莓》。

  三、学唱歌曲

  1. 自由清唱歌曲,发现难点,通过同伴互助与教师帮助解决难点。

  2. 难点乐句:理解图谱,提问:图谱上有什么?是什么意思?怎么唱?通过试个别试唱、集体试唱、加动作试唱学习唱准空拍和倚音。

  四、完整演唱

  1. 幼儿看图谱集体完整演唱歌曲。

  2. 男女比赛唱,教师逐步撤走部分图片,可加上动作演唱。

  3. 教师撤走全部图片,幼儿表演唱。

  4. 幼儿分组唱。

  5. 幼儿挑战教师,与教师对唱。

  五、巡回演出

  结束活动,准备到小班中班巡回演出。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表现积极,但忽视了能力弱的幼儿的表现,在下次活动中需要个别指导。

  小百科:草莓原产南美,中国各地及欧洲等地广为栽培。草莓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且有保健功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姓是名字的一部分,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和亲人的姓氏。

  2、统计班级幼儿的姓氏,用一定的语言说明统计结果,发明探究中华姓氏文化的兴趣。

  3、大胆说出自己对百家姓的理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二、活动主备:

  1、活动前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姓名。

  2、纸、笔,写有一些常见姓氏的卡片;幼儿每组一张写有本组幼儿姓名的卡片。

  三、活动重点: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和亲人的姓氏。

  四、活动难点:统计班级幼儿的姓氏,用一定的语言说明统计结果。

  五、活动过程:

  1、寻找姓的秘密,用姓和名的方式介绍自己和家人。

  (1)请你说说你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是什么?

  (2)你知道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姓和爸爸的姓是一样,爸爸的姓又和爷爷的一样。(跟妈妈的除外)

  (3)能不能把名字的第一个字改掉呢?为什么?

  (4)教师总结:我们的名字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姓,后面是名。

  (5)用"我姓"x,名xx"的句式介绍自己的名字。

  2、交流活动,最佳介绍员,说说小组中有哪些姓氏,相同姓氏分别有多少人。

  (1)你知道你们小组中有哪些姓?每一个姓分别有多少人?

  (2)幼儿各自统计本组成员的姓氏情况,教师观察、指导。

  (3)选举"最佳介绍员",引导幼儿用"我们小组一共有x个姓氏,分别是……其中姓x懂得有x个人"的形式介绍。

  (4)师幼共同点评。

  (5)展示统计结果,并且进行全班姓氏的总结。

  3、说说身边的姓。

  (1)你发现身边还有谁和你的姓是一样的'?你还知道有哪些姓?

  (2)幼儿举例,进教室补充展示板上没有的姓氏。

  (3 )教师总结:我们的祖国人口众多,有好多的姓,我们把它们叫做"百家姓"。

  六、活动反思

  《百家姓》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是极其宝贵的文化宝藏,源远流长。此活动,并不是让孩子们去研究,也不是让他们去背所有的姓,而是通过引导孩子们去关注我们周围的事物,让幼儿感觉美好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让他们用美好的心灵去关注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感悟他们。

  活动中,我让孩子们从自己的姓名入手,通过找找自己的姓氏,发现《百家姓》的趣味,让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轻松地与传统文化碰撞、对话、生发情感,让复杂的《百家姓》变得简单明了。当孩子们第一次找到自己姓时的欣喜,第一次发现有很多人的姓是相同时的快乐,第一次统计出班级有多少姓时的满足,从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我感到孩子们获得了很多。

  总之,我觉得这次活动有意义。幼儿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的魅力。幼儿在活动中,能力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升华,在对姓氏的特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后,我想我们的孩子对家人、家庭以及家族的情感也会得到更深的熏陶和感悟。

  小百科:百家姓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两种节奏,并能用语言、声势动作来表现。

  2.能大胆、自信地尝试创编新的节奏型。

  3.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二分、四分、八分音符,节奏卡。

  2.运城市的景点,如关帝庙、鹳雀楼等的投影图片。

  活动过程

  一、熟悉并巩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时值

  1.教师带领幼儿拍手、拍腿表现两种节奏。

  2.巩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时值。

  提问:谁能告诉我,刚才拍的节奏里都有哪些音符呢?(用展示台逐一出示音符,复习其时值。)

  小结:单个八分音符表示半拍,连在一起的两个八分音符表示一拍,四分音符表示一拍,二分音符的时值是两拍。

  二、熟悉两种节奏,并尝试用语言来表现

  1.熟悉节奏。教师出示节奏卡,请幼儿拍节奏。

  2.介绍家乡景点,表现节奏。

  师:小朋友都知道,我们的家乡运城有很多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今天老师请你们来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我们美丽的运城。

  教师出示运城旅游景点的.图片,引导幼儿尝试有节奏地介绍。如:

  3.以游戏“游客和导游”的形式来巩固两种节奏型。

  (1)教师与幼儿互换角色练习节奏。

  师:现在我来当游客,请小导游们有节奏地介绍景点。

  (2)幼儿分组表现两组节奏。

  三、尝试用声势动作来表现节奏

  1.用一种声势动作来表现。

  师:现在,游客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了,请导游介绍景点时不仅要有节奏,而且还要加上一种声势动作来伴奏,谁来试一试?(幼儿边拍手边介绍景点,或边跺脚边介绍景点。)

  2.教师示范用两种声势动作有规律地进行伴奏,请幼儿欣赏。

  3.幼儿用两种声势动作表现节奏。

  四、尝试创编并表现新的节奏

  师:刚才游客和导游介绍景点时都用的是这两组节奏,谁还能想出不一样的节奏来介绍?(教师对幼儿创编的节奏型进行记录,并和大家一起拍一拍。)

  小结: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编一编、排一排节奏,并且用音符记录下来,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玩“游客和导游”的游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动画片完整讲述故事内容。

  2.语句完整、连贯,用词生动、恰当,具有一定的语言创造力。

  3.能自主的选择不同的方式表达与表现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课件-动画片:你见过海豚吗?

  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画片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动画片好看吗?你们还想看一遍吗?

  (重复收看,让幼儿记住动画情节)

  二、讲述动画内容

  1.动画片里有谁?

  (启发幼儿完整说出动画片里的人物、动物)

  2.海豚在干什么?

  (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海豚的表演)

  3.说一说海豚是怎样表演的?

  (引导幼儿想象说出海豚的心理活动)

  4.海豚有哪些漂亮的表演动作?

  (鼓励幼儿加上动作辅助语言讲述)

  5.小海龟是怎样看表演的?

  它对海豚说了写什么?

  (鼓励幼儿讨论,互相启发,说出海龟想说的`话)

  三、创编故事

  1.谁想为小海豚再组织一场表演活动呀?

  2.你想让小海豚表演哪些节目?

  3.你想让观看表演的人们做些什么?

  幼儿结伴讨论,编出不同的故事情节。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结伴讲述《海豚表演》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小记者

  记者是采访新闻和写通讯报道的专职人员,他们借助各种媒体,采编报道各个领域的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幼儿扮演“记者”,体验接着的工作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社交方式,增长见闻,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挖掘生活素材的能力,而且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和绘画能力。

  由于幼儿缺乏经验,在初设这一角色活动或幼儿对采访目标不够明确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主编”的身份参与游戏,让“小记者”先汇报自己的“采访对象”,“主编”帮助“小记者”设计“采访”问题,使“小记者”明确“采访”主题。为发挥幼儿之间的互动作用,可二人或三人一组自由组合进行“采访”。

  开设“小记者”活动时,教师首先应为幼儿拓宽其行动空间,除本班外还可到圆内各班及厨房、保健室、保管室、图书室等部门“采访”,甚至还可请家长、社会个部门配合,让“小记者”的“采访”范围扩展到社会……增进起对各行各业的认识,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采访后,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报道”的条件,如:提供纸张、彩笔,让幼儿绘制“报刊”、提供大纸箱制作的“电视机”,让幼儿到“电视”里“报道”“新闻”等。下面列举一些“采访报道”的道具材料。

  “摄象机”:

  利用玩具摄象机或用形似摄象机的洗涤剂瓶制作。

  “记者行动专栏”:

  在显眼的墙面设立“采访报道专栏”,贴上大张白纸,让“小记者”将“采编”的内容,以绘画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报刊杂志”:

  提供四开的绘画纸,“小记者”们自己设计安排版面,共同合作将“采编”来的各中信息绘制在纸上,以“报纸”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也可将信息描绘在本子上制成“杂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通过有关京剧知识的学习,培养幼儿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通过著名京剧选段欣赏,感受京剧的唱腔、道白、表演及武打的艺术特点。

  3、鼓励幼儿用相应的京剧动作来进行表演。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平时有观看过京剧节目,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及京剧的基本动作。

  2、自制多媒课件一份。

  3、京剧的道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幼儿欣赏京剧片段,初步感知京剧。

  提问:

  1、你刚才看的是什么?

  2、你喜欢京剧吗?

  3、你喜欢京剧的什么地方?(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多方位的回答问题。从而引出课题。

  二、认识、欣赏脸谱。、

  1、认识脸谱。(放课件)

  这是什么?(脸谱)

  你在什么表演中看到过脸谱。((京剧表演中)。

  你还看过怎样的脸谱。(幼儿自由讲述,引出多彩的脸谱)

  2、欣赏多彩的脸谱。

  提问:为什么化装师要在演员的'脸上画上各种各样的颜色呢?(京剧中脸谱上的用色是十分讲究的,通过颜色、线条的变化可以塑造不同人物的性格。)

  3、介绍脸谱。(可以减缩)

  提问:你们看,这里的脸谱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红脸、黑脸、白脸)

  分别讲述看到红脸、黑脸、白脸的不同感觉。

  红脸-------忠勇黑脸----------正直白脸----------奸诈

  三、介绍京剧的行当划分。

  提问、

  1、京剧表演中都有那些表演人物?

  2、你知道他们都叫什么吗?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放课件)

  小结:在京剧中扮演男性人物为生行,扮演女性人物为旦行,绘有脸谱的为净行,扮演小丑式滑稽人物为丑行。这就是京剧中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四:京剧中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1、提问;京剧中的生、旦、净、丑都是怎样表演的。(幼儿讨论回答。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

  教师归纳京剧表演中有唱腔、道白、表演、武打,这也被称为京剧的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

  2、幼儿分段欣赏京剧中的唱、念、做、打。

  (1)、看课件:京剧中的唱。

  幼儿欣赏京剧名段《苏三起解》,引导幼儿感受悠扬、委婉的唱腔。

  [page_break]

  提问:京剧的唱腔和我们平时有那里是不一样?(有的字拖的很长……)。

  (2)、看课件:京剧中的念。

  观看课件《苏三起解》中的对话。

  苏三:老伯,这里可有往南京去的人无有?

  老伯:有往南京去的,可有什么事吗?

  苏三:给我那三朗带个信儿。

  请幼儿念一念,让幼儿感受一对比京剧中的念和生活中的念有什么不同。

  (3)、看课件:京剧中的做。

  师:京剧表演是十分丰富、精彩的,出来唱、念以外,还有很多的表演动作,我们把它称之为做。

  幼儿欣赏《白蛇传》里的白娘子的表演动作。

  提问:刚才的表演中你觉得什么动作特别好看?幼儿学一学,做一做。

  (4)、看课件:京剧中的打。

  师:在京剧中最热闹的、惊险的是京剧中的武打。

  提问:京剧中的打和我们平时武打片中看到的打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尝试学一学)。

  五、游戏《辨认京剧》。

  播放京剧和越剧京剧和黄梅戏的不同片段,幼儿进行判断、选择。

  六、幼儿表演--------小小京剧迷。

  小朋友,你们喜欢京剧表演艺术吗?不但你们喜欢,我们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他们也都很喜欢。许多的外国人也很喜欢我们中国的京剧。很多的外国友人还特地来中国学习京剧呢。

  现在请我们小朋友也来当一回小小京剧表演家,随着音乐作出自己喜欢的京剧表演动作,好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欣赏及幼儿的自身活动,初步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

  2.能大胆想象,尝试创编散文诗。

  3.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渗透德育教育。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树叶》。

  2.绘画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诗歌《小树叶》。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散文诗《小树叶》,我们一起来听吧!

  二、分段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1.欣赏散文诗《小树叶》前半部分。

  (1)小蜜蜂怎么了?小蜜蜂怎么会跌落在河边的呢?

  (2)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蜜蜂呀?

  (3)这只小蜜蜂跌落在河边的水面上,它心里会怎么想呀?

  (4)小蜜蜂好害怕、危险呀,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小蜜蜂呀?

  2.继续欣赏散文诗。

  (1)那么散文诗里是谁帮助了小蜜蜂呢,它是怎么帮助它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是谁帮助了小蜜蜂,它是怎样帮助小蜜蜂的呀?

  (3)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小树叶啊?

  3.第二遍欣赏散文诗。

  (1)你喜欢这首散文诗吗?我们再来听一遍,请你边听边想最喜欢哪一句。

  (2)你最喜欢哪一句?

  4. 跟念散文诗一遍。

  5.听录音为诗歌创编动作。

  6.幼儿听录音表演诗歌。

  三、创编诗歌。

  1.散文诗里的小树叶是一片非常乐于帮助别人的小树叶,它除了帮助小蜜蜂,还会去帮助很多同伴。假如你是一片小树叶,你会去帮助谁,怎么帮助它呢?

  (1)幼儿相互讲述,自由创编。

  (2)请个别幼儿起来讲述想法。

  2.启发幼儿把想法画出来。

  要求:小朋友说得真好,等会请把你的'想法画下来,并把它编成一首散文诗。

  3.幼儿自由绘画。

  4.请幼儿尝试把画中的内容编成散文诗。

  5.请个别幼儿起来朗诵自己创编的散文诗。

  四、延伸活动。

  你的小树叶还会帮助谁呢,让我们把我们编的散文诗给其他同伴听听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_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教案06-08

幼儿园大班教案01-18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0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0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1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1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