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04 07:05:00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骏马美术作品是徐悲鸿的画

  让幼儿了解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音乐《赛马》

  徐悲鸿的作品和资料

  PPT《徐悲鸿作品赏析》

  PPT《文房四宝》

  活动过程

  在活动的开始,先播放背景音乐《赛马》。

  一、欣赏作品《奔马图》。

  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告诉幼儿看完之后,老师会提出问题哦!

  在这幅《奔马图》中,画的是什么动物?它在干什么?提问一些幼儿可以理解的问题。

  二、介绍徐悲鸿。

  小朋友们这幅好看的画是一个叫徐悲鸿的先生画的,他很爱马,也注意观察马,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和他有关的故事。

  小朋友这个画像就是徐悲鸿,欣赏他的其他作品,如《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图》等。

  活动延伸

  徐悲鸿除了画马很有名,还会画其它的动物,欣赏《春之歌》。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是美术鉴赏活动。本来我是想通过放音乐来导入本次活动的,但是小朋友们很细心,看到我准备好的墨汁和毛笔,他们都很好奇,问我这些东西是要来干嘛的,有的学画画的小朋友说:“我知道,我上次用这个画过腊梅,叫水墨画。”看到他们的注意力都被笔墨给吸引了,没有人注意到音乐,我只好顺水推舟,给小朋友讲了一下水墨画,然后引出了我们今天的主题《奔马图》,让小朋友们观察图中马的姿态,然后让小朋友讲述下他们观察到了什么,小朋友们观察很仔细,可以看出马在奔跑,从马飞扬的尾巴和弯曲的脚里看出来,然后他们还更细心的通过对墨的`浓淡进行观察发现马的毛和小腿颜色一般很深,其他地方都有点淡。还有地上的小草被马拨动了以后在轻轻的吹动,这都是淡淡的墨,浓浓的墨给人厚重和有力感,淡淡的墨给人轻柔和飘逸感。接着我们又欣赏了很多关于马的画,还欣赏了马的局部图,让小朋友可以更加仔细的观赏下徐悲鸿是如何画马的,同时为小朋友讲了关于徐悲鸿的人物介绍和小故事,让小朋友知道徐悲鸿为什么可以把马画的这么好,是因为他很用心的观察马。最后,向小朋友展示了一下笔墨纸砚通过对马的观察,让小朋友尝试画一下马。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感知色彩与情绪表达之间的关系,学习用不同的色彩和图形表达自己不同的心情。

  2.初步学习用左右手构建对称图案,发展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1.学习用不同的色彩和图形表达自己不同的心情。

  2. 学习用左右手构建对称图案,发展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已经学会《我的心情》这首歌

  环境准备:

  幼儿绘画工具心形脸谱范例(高兴、生气、难受)心情卡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出

  1.一起回忆歌曲《我的心情》。

  2.你们有没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什么时候你觉得心情不好?

  二、图形刺激

  1.出示心情脸谱,幼儿欣赏,并猜一猜是什么心情?

  2.感知颜色与情绪表达之间的关系。

  3.学习使用左右手构建心形图案。

  三、创作表现

  1.鼓励幼儿用左右手大胆表现。

  2.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有效语言设计:

  1.歌曲里的小朋友拥有一份好心情,今天你的心情怎么样?

  2.你们有没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什么时候你觉得心情不好?

  3.怎样知道别人的`心情?

  4.儿歌提示:一张纸,对边折,沿着中心线,先画一双大眼睛,再画一只小鼻子,最后画上小嘴巴,心情脸谱画好了。

  环境辅助:

  将幼儿完成后的作品展示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的世界真的很单纯,他们每天都是很开心的,在制作心情脸谱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完成自己的作品,能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心情,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一、目标

  1、利用环保废旧材料制作服饰,体现“绿色环保,保护地球”的活动主题。

  2、在活动中能大胆地展示自己。

  3、感受与父母一起活动的快乐,愉快地度过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

  二、准备

  1、发放家长邀请书

  2、场地布置,制作横幅、评分表、幼儿号码牌

  3、磁带,录音机

  4、活动前和幼儿一起练习走模特步

  三、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在浩翰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的星球,这颗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颗星球叫什么吗?(地球)对呀,地球妈妈很高兴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可是最近她很生气,为什么呢?

  2、幼儿自由回答

  3、:原来地球上的人乱砍树木,地球妈妈的绿色衣裳都被破坏了,做成的杯子、塑料袋、报纸、纸盒呢,也到处乱扔,都快让地球妈妈变成一个垃圾场啦,怎么办呢?

  4、幼儿自由回答

  5、:对呀,我们应该关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在幼儿园度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我们该为地球妈妈做点有意义的事,让我们一起把地球妈妈身上的垃圾拣起来,好吗?那么,这些垃圾还有没有用呢?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小朋友都很聪明,利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了一件又一件漂亮的衣服,是不是?小朋友,今天,就让我们用这些东西来打扮自己,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好吗?

  (二)、幼儿和家长制作。

  1、要求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打扮好自己和孩子。

  2、小心制作工具的摆放,注意安全。妈$咪$爱$婴$$幼儿园$教案频道

  (三)、时装表演秀

  1、师:呀,小朋友们都好漂亮呀,你们见过服装表演吗?那你们想不想上来象模特儿一样走一走呢?

  2、提出要求:

  ①、按学号排队,两个(如大一班1号,大二班1号)幼儿和家长一起上台走步。

  ②、由家长(大一班两位家长,大二班两位家长)在下面打分(五分制)一位老师统计,及时相加记录在幼儿名单上。

  ③、最后评选“最佳模特奖”(8位)及“最佳服装设计奖”(8位)。

  (四)、颁奖

  1、师: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了许多漂亮的衣服帽子,你们开心吗?地球妈妈也很开心,把她打扫得这样干净,她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礼物,你们看,漂亮吗?等一会每个小朋友自己去领一份,好吗?

  2、今后我们要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呢?(不砍树木,多种树,不乱扔垃圾,尽量不用一次杯子等。)

  3、幼儿回答,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在9格内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地进行排序。

  2、对思维训练活动感兴趣,愿意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教具:白板课件《找规律》、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移动白板、6组小动物图片、白板笔。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9格及小动物学具。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唤醒已有经验。

  1、导入。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位好朋友,它们在哪呢?”

  2、游戏“排队”,复习ABAB模式。

  二、学习按规律进行4格间隔排序。

  1、出示2个小动物图片和两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一起帮老虎和狮子分房间。

  要求:横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也不一样。

  三、学习按规律进行9格间隔排序。

  1、出示3个小动物图片和3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按幼儿的要求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横排的房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们的排列顺序。

  3、请幼儿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竖排的房间。

  四、幼儿操作,展示作业。

  1、出示操作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

  (1)横排住的3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3个小动物也要不一样。

  (2)谁住第一间房间自己决定。

  (3)分房间时要注意小动物的排列顺序。

  3、幼儿操作。

  4、改错。

  教师出示一个错误的操作结果请个别幼儿改错,集体检查。

  5、探索发现其规律:斜着的房间里住的小动物是一样的。

  6、展示幼儿不同的排序方法。

  【活动反思】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这一理念来设计、实施教学。回顾整节课,学生好像是在“节日”中度过,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容的真实性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先是一支《快乐的节日》轻快的歌声引入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接着围绕“装扮我们的教室,过快乐的'六一”这一主题,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现实场景中,将数学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在这美丽的“节日世界”里,学生用独具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去享受,以激发他们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探究性、活动化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和保障。

  《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创造出不同层次的规律,有图形形状的规律,颜色的规律,掌声的规律,小朋友自己上台排队的规律。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切身感受到数学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只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一直在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主动地探索规律、创造规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3、联系生活,感悟规律的美

  从刚开始出现的几幅彩旗图,让学生选择哪条看着最舒服,最工整时,学生就对规律的美有所体验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营造出规律的美的感受。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中也处处充满这美丽的规律。并让学生举例子,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一是在这节课上我发现自己平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不够,体现在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设计几组有规律的动作或图案时,学生大多设计的规律没什么新意。二是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教师应该注意合作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更和谐地进行合作,提高合作效率。但在本节课中我还是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还不够。三是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发现规律,而我在颜色的处理上,甚至摆图形给学生的提示太多,没有做到循序渐进,对学生的审题或思维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后我将以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为契机,加强学习研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_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教案01-18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0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0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1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1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3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4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4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4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骏马美术作品是徐悲鸿的画

  让幼儿了解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音乐《赛马》

  徐悲鸿的作品和资料

  PPT《徐悲鸿作品赏析》

  PPT《文房四宝》

  活动过程

  在活动的开始,先播放背景音乐《赛马》。

  一、欣赏作品《奔马图》。

  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告诉幼儿看完之后,老师会提出问题哦!

  在这幅《奔马图》中,画的是什么动物?它在干什么?提问一些幼儿可以理解的问题。

  二、介绍徐悲鸿。

  小朋友们这幅好看的画是一个叫徐悲鸿的先生画的,他很爱马,也注意观察马,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和他有关的故事。

  小朋友这个画像就是徐悲鸿,欣赏他的其他作品,如《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图》等。

  活动延伸

  徐悲鸿除了画马很有名,还会画其它的动物,欣赏《春之歌》。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是美术鉴赏活动。本来我是想通过放音乐来导入本次活动的,但是小朋友们很细心,看到我准备好的墨汁和毛笔,他们都很好奇,问我这些东西是要来干嘛的,有的学画画的小朋友说:“我知道,我上次用这个画过腊梅,叫水墨画。”看到他们的注意力都被笔墨给吸引了,没有人注意到音乐,我只好顺水推舟,给小朋友讲了一下水墨画,然后引出了我们今天的主题《奔马图》,让小朋友们观察图中马的姿态,然后让小朋友讲述下他们观察到了什么,小朋友们观察很仔细,可以看出马在奔跑,从马飞扬的尾巴和弯曲的脚里看出来,然后他们还更细心的通过对墨的`浓淡进行观察发现马的毛和小腿颜色一般很深,其他地方都有点淡。还有地上的小草被马拨动了以后在轻轻的吹动,这都是淡淡的墨,浓浓的墨给人厚重和有力感,淡淡的墨给人轻柔和飘逸感。接着我们又欣赏了很多关于马的画,还欣赏了马的局部图,让小朋友可以更加仔细的观赏下徐悲鸿是如何画马的,同时为小朋友讲了关于徐悲鸿的人物介绍和小故事,让小朋友知道徐悲鸿为什么可以把马画的这么好,是因为他很用心的观察马。最后,向小朋友展示了一下笔墨纸砚通过对马的观察,让小朋友尝试画一下马。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感知色彩与情绪表达之间的关系,学习用不同的色彩和图形表达自己不同的心情。

  2.初步学习用左右手构建对称图案,发展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1.学习用不同的色彩和图形表达自己不同的心情。

  2. 学习用左右手构建对称图案,发展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已经学会《我的心情》这首歌

  环境准备:

  幼儿绘画工具心形脸谱范例(高兴、生气、难受)心情卡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出

  1.一起回忆歌曲《我的心情》。

  2.你们有没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什么时候你觉得心情不好?

  二、图形刺激

  1.出示心情脸谱,幼儿欣赏,并猜一猜是什么心情?

  2.感知颜色与情绪表达之间的关系。

  3.学习使用左右手构建心形图案。

  三、创作表现

  1.鼓励幼儿用左右手大胆表现。

  2.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有效语言设计:

  1.歌曲里的小朋友拥有一份好心情,今天你的心情怎么样?

  2.你们有没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什么时候你觉得心情不好?

  3.怎样知道别人的`心情?

  4.儿歌提示:一张纸,对边折,沿着中心线,先画一双大眼睛,再画一只小鼻子,最后画上小嘴巴,心情脸谱画好了。

  环境辅助:

  将幼儿完成后的作品展示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的世界真的很单纯,他们每天都是很开心的,在制作心情脸谱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能完成自己的作品,能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心情,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一、目标

  1、利用环保废旧材料制作服饰,体现“绿色环保,保护地球”的活动主题。

  2、在活动中能大胆地展示自己。

  3、感受与父母一起活动的快乐,愉快地度过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

  二、准备

  1、发放家长邀请书

  2、场地布置,制作横幅、评分表、幼儿号码牌

  3、磁带,录音机

  4、活动前和幼儿一起练习走模特步

  三、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在浩翰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的星球,这颗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颗星球叫什么吗?(地球)对呀,地球妈妈很高兴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可是最近她很生气,为什么呢?

  2、幼儿自由回答

  3、:原来地球上的人乱砍树木,地球妈妈的绿色衣裳都被破坏了,做成的杯子、塑料袋、报纸、纸盒呢,也到处乱扔,都快让地球妈妈变成一个垃圾场啦,怎么办呢?

  4、幼儿自由回答

  5、:对呀,我们应该关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在幼儿园度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我们该为地球妈妈做点有意义的事,让我们一起把地球妈妈身上的垃圾拣起来,好吗?那么,这些垃圾还有没有用呢?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小朋友都很聪明,利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了一件又一件漂亮的衣服,是不是?小朋友,今天,就让我们用这些东西来打扮自己,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好吗?

  (二)、幼儿和家长制作。

  1、要求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打扮好自己和孩子。

  2、小心制作工具的摆放,注意安全。妈$咪$爱$婴$$幼儿园$教案频道

  (三)、时装表演秀

  1、师:呀,小朋友们都好漂亮呀,你们见过服装表演吗?那你们想不想上来象模特儿一样走一走呢?

  2、提出要求:

  ①、按学号排队,两个(如大一班1号,大二班1号)幼儿和家长一起上台走步。

  ②、由家长(大一班两位家长,大二班两位家长)在下面打分(五分制)一位老师统计,及时相加记录在幼儿名单上。

  ③、最后评选“最佳模特奖”(8位)及“最佳服装设计奖”(8位)。

  (四)、颁奖

  1、师: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了许多漂亮的衣服帽子,你们开心吗?地球妈妈也很开心,把她打扫得这样干净,她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礼物,你们看,漂亮吗?等一会每个小朋友自己去领一份,好吗?

  2、今后我们要怎样关心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呢?(不砍树木,多种树,不乱扔垃圾,尽量不用一次杯子等。)

  3、幼儿回答,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在9格内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地进行排序。

  2、对思维训练活动感兴趣,愿意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教具:白板课件《找规律》、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移动白板、6组小动物图片、白板笔。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9格及小动物学具。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唤醒已有经验。

  1、导入。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位好朋友,它们在哪呢?”

  2、游戏“排队”,复习ABAB模式。

  二、学习按规律进行4格间隔排序。

  1、出示2个小动物图片和两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一起帮老虎和狮子分房间。

  要求:横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也不一样。

  三、学习按规律进行9格间隔排序。

  1、出示3个小动物图片和3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按幼儿的要求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横排的房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们的排列顺序。

  3、请幼儿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竖排的房间。

  四、幼儿操作,展示作业。

  1、出示操作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

  (1)横排住的3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3个小动物也要不一样。

  (2)谁住第一间房间自己决定。

  (3)分房间时要注意小动物的排列顺序。

  3、幼儿操作。

  4、改错。

  教师出示一个错误的操作结果请个别幼儿改错,集体检查。

  5、探索发现其规律:斜着的房间里住的小动物是一样的。

  6、展示幼儿不同的排序方法。

  【活动反思】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这一理念来设计、实施教学。回顾整节课,学生好像是在“节日”中度过,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容的真实性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先是一支《快乐的节日》轻快的歌声引入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接着围绕“装扮我们的教室,过快乐的'六一”这一主题,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现实场景中,将数学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在这美丽的“节日世界”里,学生用独具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去享受,以激发他们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探究性、活动化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和保障。

  《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创造出不同层次的规律,有图形形状的规律,颜色的规律,掌声的规律,小朋友自己上台排队的规律。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切身感受到数学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只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一直在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主动地探索规律、创造规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3、联系生活,感悟规律的美

  从刚开始出现的几幅彩旗图,让学生选择哪条看着最舒服,最工整时,学生就对规律的美有所体验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营造出规律的美的感受。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中也处处充满这美丽的规律。并让学生举例子,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一是在这节课上我发现自己平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不够,体现在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设计几组有规律的动作或图案时,学生大多设计的规律没什么新意。二是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教师应该注意合作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更和谐地进行合作,提高合作效率。但在本节课中我还是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还不够。三是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发现规律,而我在颜色的处理上,甚至摆图形给学生的提示太多,没有做到循序渐进,对学生的审题或思维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后我将以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为契机,加强学习研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