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前期我们围绕“兴化小吃”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活动。炒米粉是兴化人民的拿手好菜,在角色游戏中,小朋友很喜欢模仿厨师玩炒米粉的游戏,于是我尝试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音乐中,用富有艺术性的动作大胆、有创意的表现炒米粉这一生活画面,体会肢体动作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目的:
1、观察炒米粉过程的基础上,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表现。
2、发挥想象,体验用动作表现内心感受的乐趣。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在家观察过炒米粉的过程。
2、炒米粉录像带。
3、音乐磁带及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你们都看过妈妈炒米粉了,现在请你们说说妈妈是怎么炒米粉的?
教学设想:让孩子回忆妈妈炒米粉的情景,孩子感到开心、有趣、十分活跃,他们指手划脚地用语言和动作把妈妈炒米粉的情景再现出来,这样激发了幼儿对舞蹈创编活动的兴趣,为舞蹈创编活动做充分的准备和铺垫。
2、观看炒米粉录象。
师:(出示一块米粉)多奇怪呀,原来硬硬的、四四方方的一块米粉,是怎么在锅里变的.软软的、细细的,象一条条白线一样呢?让我们一一段录象。
教学设想:此环节主要让幼儿观察锅里水面沸腾翻滚及米粉下锅后在水里由硬变软的过程。由于录象配有音乐,所以在引导幼儿观赏录象时,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实现舞蹈与音乐相结合。
3、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能说出音乐的变化过程。
(1)水还没开时,音乐安静。
(2)水面沸腾翻滚时,音乐欢快、激烈。
(3)厨师翻炒米粉时,音乐不快不慢,节奏明显。
教学设想:通过引导幼儿倾听,感受音乐的变化,启发幼儿把将要创编的舞蹈动作与音乐作品有机匹配,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和体验美表现美的情趣。
4、让幼儿想象与表现:
(1)用什么动作表现水面平静及水面沸腾翻滚的样子。
(2)用什么动作表现米粉下锅之前和下锅之后的变化过程。
(3)厨师是怎样翻炒米粉的。
教学设想:每个幼儿经验不同,认识和体验的角度不同,所以必然会产生各具特色的创造表现,师在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肢体动作把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同时,及时引导幼儿通过美化、夸张等手法巧妙地把过于“生活化”的动作提升为美的、富有情趣的舞蹈动作。
5、幼儿随音乐完整创编“炒米粉舞”。
教学设想:没有音乐的“舞蹈”不能称之为舞蹈,此环节是让幼儿实现舞蹈与音乐和谐、完美的结合。幼儿在音乐中翩翩起舞,把创编活动推向高潮。
五、活动延伸:
1、创设音乐艺术活动区角,音乐、道具、服装等,让幼儿有一个自娱自乐的表演舞台。
2、开辟家园互动角“音乐之家”,鼓励家长参与到“音乐舞蹈教育”中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感知音阶从低到高、从高到低的音高顺序,并能随琴声唱出音高,练习音准。
准备
用粉笔在地上由低到高画出圆圈和台阶。
过程
1、带幼儿玩跳圆圈的游戏。请一位小朋友从低到高跳圆圈。小朋友每跳一个圈,教师在琴上按C调1234567i一个音一个音的往上弹,帮助幼儿感受
乐音由低到高排列的顺序,也可从高到低用同样办法跳圆圈。全体小朋友随跳圈的小朋友一个音一个音地唱,可用唱名或“啦”音来唱。
2、听音跳台阶。幼儿轮流参加。教师按音阶顺序,每弹一个音,幼儿跳动一个台阶,边跳边用“啦”或“啊”唱出音高。提醒幼儿34、7i台阶之间距离近,只有其他台阶的一半,注意唱准音高。
3、请一位小朋友自选动作自定唱词,学一个小动物走或跳。这个小朋友表演时,其余小朋友观看,并随他一起唱。如:
1 2 3 4 5 6 7 i i 7 6 5 4 3 2 1
我学小兔跳跳跳跳,我学大象走走走走。
建议
1、幼儿伴唱时,最好随着表演幼儿动作的轻重调整。如:用足尖走时,声音要轻柔;顿足走时,声音要重些。如果幼儿表演的速度时快时慢时,要提醒幼儿专心配合与其速度保持一致,最后唱与跳同时结束。在幼儿熟悉上行音阶的`基础上,再让跳的幼儿沿着圆圈从上往下跳,伴唱的小朋友练习听着下行音阶唱词。
2、小组活动时,要让听觉辨别能力差的幼儿多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成熟感和对音的感知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体育游戏《蚂蚁找食物》
活动目标:
1.掌握手脚着地钻爬的动作要领。
2.能灵敏、协调地钻和手脚着地屈膝爬。
3.体验钻爬的乐趣,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
4.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5.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垫子,拱形门、独木桥、蚕豆,蚂蚁妈妈及蚂蚁宝宝头饰。
2.准备活动及放松活动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蚂蚁宝宝们,现在是什么天气了?(秋天)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蚂蚁需要做什么了?对,储存足够的食物准备过冬。今天妈妈就要带着宝宝们到那片山上找食物,然后运回我们的家。可是找食物的路可不容易走,会遇到很多障碍。我们在出发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二、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热身活动。
学青蛙跳、用胳膊学大象的长鼻子、学狗熊走路、活动手腕脚腕、转转腰、高抬腿等,充分将孩子的关节活动开。
三、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进行游戏。
孩子们,你们看我们首先要越过草地,然后过独木桥,还要过山洞过小山丘,最后才能找到我们需要的食物。
1.提问:我们要怎样过草地?(爬,一定要手脚着地屈膝爬)。怎样过独木桥?(走,)怎样过山洞?(钻)怎样过小山丘?(跳)教师演示。
2.要求每只小蚂蚁每次只能领1粒豆子回家。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教师小结:小蚂蚁们在草地时要注意双手伏地,用腿的膝盖向前爬行,在过独木桥时,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我们小朋友可已将双手伸开,帮助身体找平衡。
3、引导幼儿交流探索多种钻的方式。
第一遍游戏结束后,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交流多种钻的方式,如正面钻、侧面钻,请个别小朋友演示,鼓励大胆表现,爱动脑筋的小朋友。然后让每个小朋友都做一做。
四、小组进行竞赛刚才我们一起找到了许多的食物,可是还不够,还需要小蚂蚁们继续努力找到更多的食物。你们能做到吗?这一次我们比一比男小朋友找的多还是女小朋友找的多怎么样?
1.男女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的小蚂蚁搬的食物最多。
2.萌发幼儿爱惜粮食的情感。
五、放松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的`食物,冬天就不会挨饿了,真是太好了。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放松放松吧。(小朋友可以互相捶捶后背,坐在垫子上捶捶腿,捞面条稳定呼吸,学习面条软软的样子,小树叶飘落的样子等)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在吃饭时不要浪费,不能挑食。
教学反思:
幼儿膝盖悬空爬行前进发展了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我们根据孩子的能力强弱在强进的过程中设计了两段距离,平地上的爬行和海绵垫子上的爬行。海绵垫子上需要更加用力,让孩子们的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适当的提升和锻炼。双脚着地向前爬,幼儿双脚双腿蹬直用力,胳膊也用力支撑,四肢的力量和身体四肢的协调性得到了很好地锻炼。也都体现并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游戏,大部分孩子完成的很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幼儿园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绘画表现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以及花草树木。
2、根据幼儿园建筑结构和景物位置,学习合理布置画面。
3、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里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周围景物等。
2、组织幼儿进行建筑游戏“我们的幼儿园“,初步掌握幼儿园的布局。
3、彩色笔蜡笔、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幼儿园画下来,今天就画“我们的幼儿园“好不好?
2、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过的幼儿园的布局
教师:你们在园里看到了什么?幼儿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门窗在哪里,是什么形状的?园内还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树和花长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先仔细想好,然后再动笔。在纸上先画楼房,再画运动器具和花草树木,将房子画大一些,画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儿画面较空,适当启发幼儿补充内容。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找一找哪张画上的房子画得很平稳;哪张画上画的幼儿园里的东西最多等。
小结:我们的幼儿园真美,今天大家把我们的幼儿园画下来了,我们要爱护幼儿园的一切东西,使幼儿园永远都那么美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新《纲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理念,以“我们的幼儿园” 为主线,让孩子主动探索、发现并说说我们的幼儿园美丽的地方,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进行思考,幼儿能从图片和自己的观察积累中把自己对幼儿园的新变化通过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在表述的过程中因为词汇量的欠缺,显得比较单一,经过老师提示和引导,基本能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
小百科: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五周岁的幼儿。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目标:
1.通过用身体遮挡不断折叠起来的布袋进行游戏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
2.体验与同伴间相互合作和共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准备:
1.布袋若干,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一半。
2.铃鼓一个。
过程:
1.准备活动。
师生共同进行游戏:找朋友。
玩法:教师摇动铃鼓提醒幼儿找朋友,教师摇得快,幼儿就走(或跑)得快,教师摇得慢,幼儿就走(或跑)得慢,铃鼓声停止时,听教师口令:“两个好朋友”或“三个好朋友”,幼儿就两两拉手站在一起或三人拉手站在一起。
2.基本活动。
(1)教师出示布袋,请幼儿按要求尝试不同的玩法。
①教师将一条布袋铺在地上供幼儿观察。
教师:孙悟空和二郎神玩捉迷藏了。孙悟空变成了布袋,可是二郎神要是看见了,就会知道是孙悟空变的。谁来想个办法,把布袋挡起来,让二郎神看不见。
②幼儿自由创造出各种想法,并且进行大胆尝试。若幼儿想出“睡”的方法,就鼓励幼儿尝试,并且提醒幼儿不要睡到地上。若幼儿想不出,教师可以进行语言提示。(如果我们用身体把它挡起来,应该怎么做呢?)
(2)幼儿尝试合作进行多人遮挡布袋。
教师提醒幼儿如果两个人还挡不起来的话,可以再邀请其他好朋友,鼓励幼儿积极与他人交往。
(3)请幼儿2~3人一组用一条布袋合作游戏。
游戏时,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将布袋对折后再尝试将布袋遮挡起来。可以允许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游戏,但是要提醒幼儿注意不要将身体的任何部位落在地上。
(4)再次将布袋对折,请幼儿尝试。这种方法一直持续到幼儿最少能够两人合作在一个布袋上进行单脚独立,并保持平衡。
(5)在幼儿进行尝试活动时,教师注意观察,并及时将幼儿的好方法展现给其他幼儿,让大家有更多的创新,鼓励幼儿之间的交往与合作。
(6)教师:比一比,看一看谁的'布袋折得最小,站的时间最长,这样二郎神就找不到孙悟空了。
(7)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交换朋友再次进行活动。
3、放松活动。
利用布袋进行“毛毛虫”游戏,教师当毛毛虫的头,幼儿两两一起,身体前屈并躲在布袋下面当毛毛虫的身体,做一条长长的毛毛虫,一个跟着一个去休息。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和形象特点,体验大熊和小动物之间的情感发展脉络。
2、通过质疑、想象、表演续编等多种方法拓展想象,大胆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导幼儿积极的交流,主动表述。
3、理解拥抱的含义,懂得相互宽容与珍惜友情,发展幼儿的社会情感。
二、活动准备
1.ppt,动物头饰
2.背景音乐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
提问:你们好朋友拥抱在一起,心里有什么感觉呢?
2、欣赏故事
(1).欣赏故事的`第一部分
提问:大熊今天的目标是?你觉得他能够完成目标吗?
(2).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师: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师: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让小动物们不愿意和他拥抱呢?
师:没有人愿意和大熊拥抱,大熊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说一说,动作表情体验表达)
(3)、欣赏故事的第三部分
师:这下你们知道小动物们为什么不和大熊拥抱了吧?你们说说是为什么啊?
(4)、欣赏故事第四部分
师:你们猜小动物们到大熊家干嘛?
(5)、欣赏故事第五部分
提问:为什么小动物们又愿意和大熊拥抱了呢?为什么大熊哭的比没人和它拥抱时还要多?大熊下了一个什么决定?
四、完整的欣赏故事一遍。
我们小朋友在相处中如果也遇到这种情况,这个小朋友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你愿意原谅他吗?
五、幼儿佩戴头饰进行表演。
1师:小朋友们表演的真不错,老师送给你们一个拥抱。
2我们也来举办一个拥抱节,不光和你的好朋友拥抱,也和其他小朋友们拥抱一下。好吗?
六、本次活动就幼儿社会情感性发展对合作意识的影响做了探讨
七、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
本次活动的研讨肯定了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对幼儿合作意识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
八、下一步工作构想:向其他教师推广研讨经验
九、课题研究反思,研究叙事
这是一次以社会情感性发展为主题的语言活动,小熊因为一开始不懂得雨同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所以一直没有小动物愿意与它做朋友,也就更谈不上与别人合作了。而小兔、小狗、小羊等小动物为什么不愿意与小熊做朋友呢?小朋友们在故事情节中也得到了答案。原因就是小熊从来不尊重小动物们,专门欺负他们。而当小熊明白这个道理后心情很糟,灰溜溜地回家大哭以后,善良的小动物们说好一起去看望小熊,小熊从此被感动,懂得了尊重小动物们,小动物们也很愿意和转变后的小熊做朋友,他们一起合作帮小兔种好了萝卜,帮山羊公公扶好了小树苗,过上了开心的生活。
这次活动使得孩子们正确认识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道理。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_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教案01-18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31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8-1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1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0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0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1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1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