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09-13 07:46:2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选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选3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1、学习沿边线有规律地装饰伞面,能大胆地表现不同的花纹图案。

  准备:

  1、幼儿用书《花伞》。

  2、不同花纹的花伞、水彩笔、蜡笔、剪刀、手工纸、皱纸。

  3、各种装饰物、毛绒球、彩色珠片、各种纽扣、鸡毛、麦管等。

  4、几幅有规律排列的花纹图案、大小不一的伞面底纹。

  过程:

  1、观察“伞的世界”:

  “看到这些伞,你有什么感觉:”

  “你最喜欢哪一顶小花伞?”

  2、讨论、演示:

  出示几幅有规则排列的花纹图案:

  “看看这些花纹是怎么排队的?”

  学习装饰伞面:

  “伞面的边线在哪里?”

  请个别幼儿演示用有规则地排队的方法装饰伞面边线:

  重点:一个挨着一个沿边线有规律地画花纹。

  3、幼儿制作、表现:

  介绍其他装饰材料,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

  鼓励幼儿能表现出与教师范例不同的.花纹。

  4、作品展示: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放在“伞的世界”中展示,共同欣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题目

  科学活动――食物到哪里去了

  二、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使幼儿感知人体消化系统中主要消化器官的名称、作用,了解食物在人体消化系统内变化的过程。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的兴趣及分析观察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大班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饼干、自制人体消化系统的拼图、水彩笔、VCD光盘(消化系统)。

  五、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食物到哪里去了?

  找一找,摸一摸。

  操作人体消化系统磁铁图片,饼干娃娃以童趣的语言,自述自己在人体主要消化器官内的变化过程。同时,幼儿在自己身体上探索,指出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肠)的位置。

  (1)饼干娃娃:我是饼干娃娃,我到了小朋友的嘴里,牙齿把我嚼碎了,唾液(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口水)把我变成了食团。经过吞咽,把我送到食管。

  幼儿在自己身上探索,用手指出食管的位置(在脖子里)。

  (2)饼干娃娃:经过食管我到了胃,胃就动起来。小朋友,你知道胃在哪里吗,请你找一找,摸一摸。

  幼儿在自己身上探索,指出胃的位置(左上胸部)。

  (3)饼干娃娃:胃里有一种像水一样的消化液,这种液体和我在胃里翻过来倒过去,我就变成了食糜,就像稀饭一样的东西。经过胃的运动,我就到了小肠。

  (4)饼干娃娃:小肠里有许多的'消化液把我消化成了像水一样的养料,养料被小肠吸收了,小朋友就长高长大了。

  幼儿探索,在自己身上指出小肠的位置(腹部)。

  (5)饼干娃娃:我被小肠吸收后,残渣就送到了大肠,变成大便,排出体外。

  幼儿探索,在自己身上指出大肠的位置(小肠周围)。

  看一看。

  (1)实验:咀嚼饼干。

  ①幼儿咀嚼几下饼干,相互观察,口中饼干变成什么样子(变小)。

  ②多咀嚼几下问:“嘴里是干的还是湿的?”引导幼儿理解唾液(口水)能帮助食物形成食团吞咽下去。

  (2)幼儿分段观看VCD(消化系统)实录过程。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牙齿把食物嚼碎、变小。

  (2)和口水一起变成食团。

  做一做:摆拼图。

  (1)幼儿摆出消化系统主要器官的正确顺序。

  (2)幼儿用简笔画形式在记录卡画上自己的认识:食物在人体内变化过程。食物 口腔内→食团→食管→胃→食糜→小肠→养料(吸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生成背景:前几天,凯凯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几张到动物园里拍的照片,照片上长颈鹿那长长的脖子,凶猛老虎露出的尖尖牙齿一下子吸引了小朋友。天伊说:“我也到动物园里去玩过,那里的动物可多了。”丞丞说:“我还看见过豹子呢!”毓毓说:“我还和大象一起拍过照呢!”“我还看见海豚表演呢!”“我还给小猴子吃香蕉呢!”孩子们随即议论起来。“老师,这是什么动物?”“熊猫最爱吃竹叶吗?”“那是金丝猴吗?”看着孩子们有兴趣的问这问那,显然“动物”这个话题正逐渐成为孩子们议论的热点,况且,小动物又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所以《我和动物交朋友》这一活动由此生成。

  活动目标:

  1、通过初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萌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2、了解动物的种类、居住的环境,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好奇心。

  3、通过讲述自己最喜爱的动物,培养幼儿的谈话能力,激发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

  4、培养幼儿初步比较、观察的能力,激发幼儿亲近动物的情感。

  5、在认识了解动物的基础上,知道它们和人类的主要关系。

  家长工作:

  1、能带领孩子一起收集动物的图片,并讲讲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和孩子一起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各种动物。

  3、在假期中能带孩子去动物园游玩,并拍些与动物在一起的照片。

  环境创设:

  1、制作主题墙饰,使幼儿在对动物认识了解的基础上能与墙饰进行对话。

  2、设置看看、讲讲《我和动物交朋友》,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小朋友自己制作《小动物乐园》墙饰,使幼儿对小动物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

  教学活动:

  活动一:语言:小猪变形记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改变自己形态,寻找快乐幸福的过程。

  2、发挥想象,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

  3、有阅读图书的兴趣,从中体验:做自己,最幸福。

  活动准备:

  1、自制大书《小猪变形记》、相应图片

  2、装扮动物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猜会是谁呀?

  幼:小猪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

  幼:胖胖的

  师:关于这只小猪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导读故事:

  1、变长颈鹿

  师:小猪跑到路边他遇见了谁?

  幼:长颈鹿

  师:小猪会想到一个什么好主意呢?

  幼:想变长颈鹿

  师:你的主意都不错,小猪也有自己的办法,看,小猪来了。他怎样让自己变成了长颈鹿的?

  幼:做了一对高跷

  师:小猪站在高跷上走啊,走啊,心里美极了。路上他又遇见了谁呢?

  幼:斑马

  师:小猪怎么跟斑马打招呼?

  幼:它对斑马说:“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长颈鹿,可以看见好几里远的地方。”

  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长颈鹿,可以看见好几里远的地方。斑马哈哈大笑说:“你不是长颈鹿,你是一只踩着高跷的小猪。”

  师:小猪听了气呼呼地走开了,但是没走多远……(声音)

  师;猜猜小猪怎么啦?

  幼: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幼:“哎,长颈鹿的生活不适合我”

  2、变斑马

  看ppt一起唱:我刷!我刷!我刷刷刷!我要变成美丽的斑马。

  师:大象会对小猪做什么?

  幼:用水把小猪身上的斑马纹冲得一干二净,

  师:还没等身上的水全干,小猪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我们猜——(他想变成什么)

  3、变大象

  师:如果你们是小猪,你会怎么变?

  师:看,小猪是怎么变大象的?

  幼:它在自己的鼻子上绑了一根长长的塑料管,在两只耳朵上绑了两片大树叶,把自己变成了小猪大象,

  师:小猪和袋鼠之间是怎样说的?

  幼:遇见袋鼠和它打招呼说:“我是一只了不起的大象,能用鼻子喷水。”袋鼠笑着说:“你不是大象,你是一只鼻子上装了塑料管的小猪。”

  师:小猪正想争辩,突然一声“啊——嚏——”,结果……

  4、变袋鼠

  师:小猪还要变,变只袋鼠跳呀跳。(师生互动:脚上绑弹簧,我跳!我跳!我跳得高……)

  师:(出示小猪倒挂图)鹦鹉真没礼貌,小猪气坏了,一心想跳给鹦鹉看。他越跳越高,越来越高……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小猪……(怎么啦?观察画面)

  幼:用力一跳,蹦到了一棵树上,倒挂在了树枝上!

  5、做回自己

  师:挂在了树上,小猪拼命的挣扎,哎呀,掉到哪里去了,

  幼:一头栽进泥潭里

  师:小猪说:“真倒霉!事情都搞砸了,当只小猪一点乐趣也没有。”

  师:刚才小猪还说一点乐趣没有,现在怎么又快乐了 ?(引导幼儿说出学别人是很累的,做自己最幸福)

  6、回顾小猪变形过程(出示文字“可爱”“苦恼”“快乐”)

  小结:这只可爱的小猪一会儿变成长颈鹿,一会儿变成斑马。一会儿变成。。。但是不管变什么,请记住:做好自己,最幸福。

  三、经验迁移:

  师:在平常的生活中,小朋友们,你有没有刻意去模仿别人这种行为呢?

  师:今天我们通过阅读绘本《小猪变形记》,让我们感受到去模仿别人的动作、语言是一件很累的事,做自己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事!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_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教案01-1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

幼儿园大班教案06-08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8-17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31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8-1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1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0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选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优选3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1、学习沿边线有规律地装饰伞面,能大胆地表现不同的花纹图案。

  准备:

  1、幼儿用书《花伞》。

  2、不同花纹的花伞、水彩笔、蜡笔、剪刀、手工纸、皱纸。

  3、各种装饰物、毛绒球、彩色珠片、各种纽扣、鸡毛、麦管等。

  4、几幅有规律排列的花纹图案、大小不一的伞面底纹。

  过程:

  1、观察“伞的世界”:

  “看到这些伞,你有什么感觉:”

  “你最喜欢哪一顶小花伞?”

  2、讨论、演示:

  出示几幅有规则排列的花纹图案:

  “看看这些花纹是怎么排队的?”

  学习装饰伞面:

  “伞面的边线在哪里?”

  请个别幼儿演示用有规则地排队的方法装饰伞面边线:

  重点:一个挨着一个沿边线有规律地画花纹。

  3、幼儿制作、表现:

  介绍其他装饰材料,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

  鼓励幼儿能表现出与教师范例不同的.花纹。

  4、作品展示: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放在“伞的世界”中展示,共同欣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题目

  科学活动――食物到哪里去了

  二、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使幼儿感知人体消化系统中主要消化器官的名称、作用,了解食物在人体消化系统内变化的过程。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的兴趣及分析观察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大班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饼干、自制人体消化系统的拼图、水彩笔、VCD光盘(消化系统)。

  五、活动过程

  探究的问题:食物到哪里去了?

  找一找,摸一摸。

  操作人体消化系统磁铁图片,饼干娃娃以童趣的语言,自述自己在人体主要消化器官内的变化过程。同时,幼儿在自己身体上探索,指出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肠)的位置。

  (1)饼干娃娃:我是饼干娃娃,我到了小朋友的嘴里,牙齿把我嚼碎了,唾液(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口水)把我变成了食团。经过吞咽,把我送到食管。

  幼儿在自己身上探索,用手指出食管的位置(在脖子里)。

  (2)饼干娃娃:经过食管我到了胃,胃就动起来。小朋友,你知道胃在哪里吗,请你找一找,摸一摸。

  幼儿在自己身上探索,指出胃的位置(左上胸部)。

  (3)饼干娃娃:胃里有一种像水一样的消化液,这种液体和我在胃里翻过来倒过去,我就变成了食糜,就像稀饭一样的东西。经过胃的运动,我就到了小肠。

  (4)饼干娃娃:小肠里有许多的'消化液把我消化成了像水一样的养料,养料被小肠吸收了,小朋友就长高长大了。

  幼儿探索,在自己身上指出小肠的位置(腹部)。

  (5)饼干娃娃:我被小肠吸收后,残渣就送到了大肠,变成大便,排出体外。

  幼儿探索,在自己身上指出大肠的位置(小肠周围)。

  看一看。

  (1)实验:咀嚼饼干。

  ①幼儿咀嚼几下饼干,相互观察,口中饼干变成什么样子(变小)。

  ②多咀嚼几下问:“嘴里是干的还是湿的?”引导幼儿理解唾液(口水)能帮助食物形成食团吞咽下去。

  (2)幼儿分段观看VCD(消化系统)实录过程。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牙齿把食物嚼碎、变小。

  (2)和口水一起变成食团。

  做一做:摆拼图。

  (1)幼儿摆出消化系统主要器官的正确顺序。

  (2)幼儿用简笔画形式在记录卡画上自己的认识:食物在人体内变化过程。食物 口腔内→食团→食管→胃→食糜→小肠→养料(吸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生成背景:前几天,凯凯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几张到动物园里拍的照片,照片上长颈鹿那长长的脖子,凶猛老虎露出的尖尖牙齿一下子吸引了小朋友。天伊说:“我也到动物园里去玩过,那里的动物可多了。”丞丞说:“我还看见过豹子呢!”毓毓说:“我还和大象一起拍过照呢!”“我还看见海豚表演呢!”“我还给小猴子吃香蕉呢!”孩子们随即议论起来。“老师,这是什么动物?”“熊猫最爱吃竹叶吗?”“那是金丝猴吗?”看着孩子们有兴趣的问这问那,显然“动物”这个话题正逐渐成为孩子们议论的热点,况且,小动物又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所以《我和动物交朋友》这一活动由此生成。

  活动目标:

  1、通过初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萌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2、了解动物的种类、居住的环境,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好奇心。

  3、通过讲述自己最喜爱的动物,培养幼儿的谈话能力,激发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

  4、培养幼儿初步比较、观察的能力,激发幼儿亲近动物的情感。

  5、在认识了解动物的基础上,知道它们和人类的主要关系。

  家长工作:

  1、能带领孩子一起收集动物的图片,并讲讲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和孩子一起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各种动物。

  3、在假期中能带孩子去动物园游玩,并拍些与动物在一起的照片。

  环境创设:

  1、制作主题墙饰,使幼儿在对动物认识了解的基础上能与墙饰进行对话。

  2、设置看看、讲讲《我和动物交朋友》,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小朋友自己制作《小动物乐园》墙饰,使幼儿对小动物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

  教学活动:

  活动一:语言:小猪变形记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改变自己形态,寻找快乐幸福的过程。

  2、发挥想象,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

  3、有阅读图书的兴趣,从中体验:做自己,最幸福。

  活动准备:

  1、自制大书《小猪变形记》、相应图片

  2、装扮动物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猜会是谁呀?

  幼:小猪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

  幼:胖胖的

  师:关于这只小猪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导读故事:

  1、变长颈鹿

  师:小猪跑到路边他遇见了谁?

  幼:长颈鹿

  师:小猪会想到一个什么好主意呢?

  幼:想变长颈鹿

  师:你的主意都不错,小猪也有自己的办法,看,小猪来了。他怎样让自己变成了长颈鹿的?

  幼:做了一对高跷

  师:小猪站在高跷上走啊,走啊,心里美极了。路上他又遇见了谁呢?

  幼:斑马

  师:小猪怎么跟斑马打招呼?

  幼:它对斑马说:“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长颈鹿,可以看见好几里远的地方。”

  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长颈鹿,可以看见好几里远的地方。斑马哈哈大笑说:“你不是长颈鹿,你是一只踩着高跷的小猪。”

  师:小猪听了气呼呼地走开了,但是没走多远……(声音)

  师;猜猜小猪怎么啦?

  幼: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幼:“哎,长颈鹿的生活不适合我”

  2、变斑马

  看ppt一起唱:我刷!我刷!我刷刷刷!我要变成美丽的斑马。

  师:大象会对小猪做什么?

  幼:用水把小猪身上的斑马纹冲得一干二净,

  师:还没等身上的水全干,小猪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我们猜——(他想变成什么)

  3、变大象

  师:如果你们是小猪,你会怎么变?

  师:看,小猪是怎么变大象的?

  幼:它在自己的鼻子上绑了一根长长的塑料管,在两只耳朵上绑了两片大树叶,把自己变成了小猪大象,

  师:小猪和袋鼠之间是怎样说的?

  幼:遇见袋鼠和它打招呼说:“我是一只了不起的大象,能用鼻子喷水。”袋鼠笑着说:“你不是大象,你是一只鼻子上装了塑料管的小猪。”

  师:小猪正想争辩,突然一声“啊——嚏——”,结果……

  4、变袋鼠

  师:小猪还要变,变只袋鼠跳呀跳。(师生互动:脚上绑弹簧,我跳!我跳!我跳得高……)

  师:(出示小猪倒挂图)鹦鹉真没礼貌,小猪气坏了,一心想跳给鹦鹉看。他越跳越高,越来越高……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小猪……(怎么啦?观察画面)

  幼:用力一跳,蹦到了一棵树上,倒挂在了树枝上!

  5、做回自己

  师:挂在了树上,小猪拼命的挣扎,哎呀,掉到哪里去了,

  幼:一头栽进泥潭里

  师:小猪说:“真倒霉!事情都搞砸了,当只小猪一点乐趣也没有。”

  师:刚才小猪还说一点乐趣没有,现在怎么又快乐了 ?(引导幼儿说出学别人是很累的,做自己最幸福)

  6、回顾小猪变形过程(出示文字“可爱”“苦恼”“快乐”)

  小结:这只可爱的小猪一会儿变成长颈鹿,一会儿变成斑马。一会儿变成。。。但是不管变什么,请记住:做好自己,最幸福。

  三、经验迁移:

  师:在平常的生活中,小朋友们,你有没有刻意去模仿别人这种行为呢?

  师:今天我们通过阅读绘本《小猪变形记》,让我们感受到去模仿别人的动作、语言是一件很累的事,做自己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事!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_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教案01-1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

幼儿园大班教案06-08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8-17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31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8-1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1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