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23 08:31:27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感受“代替”的重要作用。

  2、养成遇事动脑思考,灵活应变的`思维品质。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磁带,小铁桶、皮球、盒子、书本等若干;投影仪

  [活动过程]

  1、谈话:宝贝们,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放音乐《郊游》师幼一起做律动进活动室。

  2、郊游时捡到一个小铁桶,谈话:咦,这是什么呀?是用来干什么的?(装油漆的)噢,原来是人们用完油漆后剩下的,那你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这个小桶做什么呢?(当水桶、板凳、垃圾桶、鱼缸等)让幼儿自由想象发言,教师小结。

  3、谈话: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好方法,对了,刚才我听说开心班的小朋友在郊游时也遇到了几个难题,不如我们先去帮一帮他们吧?

  出示图片

  (1)郊游时捡到了很多柴火, 把它们分成两堆,可是只有一根绳子,想把绳子分成两段,可是没带刀子,怎样把绳子割成两段呢?(用瓦片、玻璃片、砖头等)

  (2)有了柴火,饭一会就做好了,可是又遇到新的难题了:没有筷子,怎么吃面条呢?(竹签,树枝等)

  (3)吃完饭了,搭个帐篷休息一会儿吧,困难又来了:没有锤子,怎样钉钉子呢?(让幼儿仔细观察,多动脑,发挥想象,多想办法。)

  4、刚才我们帮了开心班的小朋友,他们可高兴了,还说谢谢你们呢,你们高兴吗?走,我们接着去郊游吧。听音乐,做律动继续去郊游。

  5,音乐止,问:孩子们,你们累吗?休息一会吧?可是没有板凳怎么办呢?找个东西来代替它吧?让幼儿自己在活动室找东西代替。

  6、交谈:你用什么代替了板凳?

  7、孩子们,休息好了,我们接着去玩吧,出活动室,结束。

  小百科:代替,是指以乙换甲,并起原来由甲或应该由甲起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认知的匹配。

  适用对象:

  2~3岁。

  游戏准备:

  1.购买好4种以上水果若干。

  2.果盆4个。

  游戏过程:

  1.出示苹果、梨、香蕉、桔子各若干只。

  2.出示贴有苹果、梨、香蕉、桔子图案的果盆各一个。

  3.让幼儿进行水果配对,将水果放到相应的果盆里。

  指导重点:

  1.根据实物水果的形状、颜色与果盆上水果图案进行认知匹配。

  2.让幼儿学说水果名称。

  钓鱼看谁快(适用于3~6岁)

  游戏目的':训练幼儿的灵敏度和感知能力。

  游戏材料:各种颜色的鱼(各种颜色的橡塑纸或吹塑纸,拿笔画成鱼状,用剪刀剪下,再拿3cm 的细铅丝从鱼嘴的地方串过并弯成圈)。钓鱼竿一根(用线的一端系在竹竿上, 另一端系上一块磁铁或鱼钩,磁铁适应3~4岁的幼儿,钩子适应5~6岁的幼儿)。

  游戏方法:把红、黄、蓝、白等各种颜色的鱼放在地上,爸爸或妈妈喊到什么颜色的鱼,孩子就把什么颜色的鱼钓上来。孩子钓得准,说得对,应予奖励。鱼钓完后,可让幼儿数一数,各种颜色的鱼分别有几条。

  造房子

  游戏准备:格子房、骰子。

  玩法:出示一个格子房,上面有数字,用两个不同颜色的棋子来代表游戏双方,先用骰子随意地扔出一个数字(根据学习组成的情况来更换骰子上的数字)猜拳决定谁先走。两个格子里的数要合起来等于骰子上的数字。

  游戏对象:3~6岁的幼儿及其父母。

  游戏目的:发展动作,提高动手能力,使手部小肌肉群得到进一步发展。

  游戏材料:筷子二双,碟子二只,二只一次性杯子中分别放10粒青蚕豆。

  游戏方法:由爸爸做裁判,妈妈和孩子分别用筷子把青蚕豆从杯子中一粒一粒挟到碟子中去。完成后,把青蚕豆剥去皮,看谁得胜,最后,由爸爸给优胜者“颁奖”。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通过说、讲、演,让学生懂得关心周围身边的人。

  讨论“照镜子”,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懂得有爱心,关心周围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准备图片:水果、衣服、镜子等礼物。

  活动过程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调查表:妈妈最想要的礼物。”,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调查结果。

  2.让学生画:“妈妈最喜欢吃的东西、妈妈最喜欢穿的衣服、妈妈最想要的礼物。

  3.引导学生说出妈妈喜欢的理由。

  4.引出课本中悦悦的看法。

  5.引导学生关于“照镜子”进行讨论,激发学生要关心周围身边的人。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进行说、听、演等多种方法,学生懂得关心照顾身边的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认识)电力、人力、风力、水力等因素是使物体旋转的基本条件(力量)。

  2、鼓励、支持、引导幼儿通过自身活动大胆进行探究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有关"旋转"的感性经验,不断构建、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

  活动准备:

  1、课件制作:①旋转的轮胎;②旋转的电扇;③旋转的雨伞;④旋转的风车;⑤旋转的水车。

  2、活动室中各种旋转的物品,比如:球、玩具、小风车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物体的旋转。

  1、激发兴趣。

  演示课件①:猜猜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样什么东西。相继出现轮胎的1/4画面、1/2画面,最后出现整幅画面,揭示秘密。

  2、认识旋转。

  观看轮胎的旋转。请幼儿说说轮胎怎么了?知道这样的运动就叫做"旋转"。

  二、认识物体旋转的各种力量。

  分别演示课件②③④⑤,引导幼儿认识人力、风力、电力、水力是使物体旋转的因素。

  三、探究各式各样的旋转。

  1、鼓励幼儿尝试身体的.各种旋转。

  ①小朋友,我们的身体可以旋转吗?旋转后我们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提醒幼儿注意旋转的安全。

  ②除了身体做旋转以外,还可以用身体的什么地方旋转。

  2、尝试各种物品的旋转。

  在我们的活动室中,还有很多的东西都可以旋转,让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主线: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的分析欣赏各种小食品包装的实物,具体的理解食品包装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与对象(儿童年龄特点)的统一,以及最具生活趣味的艺术特点。

  教学目的:

  通过画各种小食品,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形状和色彩等绘画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小食品的特点和装饰特点的理解与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小食品的不同形状特点与不同装饰风格的表现。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带一样小食品。要求没有教师的允许下不许打开,违反者禁止参加本课的活动。

  作业要求:

  写生 或想象画几个小食品,要注意好外形特点和图案与色彩的设计效果。

  活动过程

  一、 小食品观赏活动。

  解决以下问题 (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造型的审美) 关于对小食品( )的调查 年 班

  所研专题名称: 经研究我知道 调 查 内 容

  包装上面有什么:4种以上

  通过包装我知道里面是:

  外形:

  色彩:以 色为主,还有 颜色。

  色彩搭配的作用:

  适合的年龄段 。

  1.哪些颜色再一起对比比较强烈

  2.包装和内容是否统一? 是 不是

  3.画几种你发现的线条。 你还发现了什么: 。

  二、教师小结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色彩运用的规律。

  三、把你观察的小食品画出来。

  适当讲授构图技巧。可以进行随意的组合 (审美能力的理解。a美术知识的介绍)

  四、调查反馈。

  1.读自己的研究报告,张贴自己的研究成果。

  2.比一比谁的小食品画的又象又好。 (d通过学生优秀作业的对照、比较、鉴别)

  五、布置作业

  通过研究, 我们学习了对事物的细致的观察。回家每人选一样物体进行调查,自己写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我们进行更多的交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法,并复习巩固5以内各数的加法运算。

  2、能根据指定的算式,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义。

  3、知道要爱护自己的操作用书,保护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

  2、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3、操作材料(看算式画图)

  活动过程

  一、轮船开来了。

  1、出示轮船开来了的三幅图,请幼儿先说出图意,然后再用一道算式2+3=5表示这件事。

  2、启发幼儿思考:2+3=5这道算式,除了表示轮船开来了这件事,还能表示什么事?

  鼓励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讲述多种能用这道算式表示的事件。

  3、鼓励个别幼儿将自己想出的内容画下来。

  师幼共同讲述、检查幼儿绘画内容是否能用2+3=5表示。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打开观察幼儿用书,观察图片的变化,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2、看算式写答案。

  (1)看数序排列填空,并写出标记图。

  (2)看算是画图。引导幼儿读一读算式,然后在下面三个方框中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思。

  三、评价活动

  1、教师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中,看某道算式所画的图片内容,师生共同检查。

  引导幼儿了解:有许多不同的事情,只要它们的'数量变化是一样的,都可以用同样的一道题表示。

  2、表扬操作活动专心、书面整洁的幼儿,鼓励幼儿按户自己的幼儿用书。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恢宏的气势。

  2、能大方地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

  2、萌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带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二、欣赏音乐

  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三、感受、理解歌曲

  1、欣赏歌曲一遍。

  (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

  (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幼儿观看PPT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哪两条?

  (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

  (4)你见过长城吗,是什么样的`?

  (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3、播放MTV,欣赏歌曲第三遍

  (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2)歌曲中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

  (3)让我们一起来大声唱起来吧!

  4、动作创编

  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师丰富幼儿动作

  四、进一步激发情感:

  “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为什么?

  请幼儿用一句话说说对祖国的祝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大班泥塑活动:小小手链设计师

  活动目标

  1.练习巩固球、柱、水滴等基本造型的塑型手法。

  2.能创造性地运用、搭配色彩,设计造型多样的手链。

  3.尝试通过多样化排列球、柱、水滴等基本造型,设计出造型多样的手链。

  活动准备:白色塑型泥20克、其他色塑型泥各10克,手链实物或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先出示多种造型的手链实物或图片,鼓励幼儿尝试从串珠的颜色、形状以及排列规律上简单描述每串手链的特点。然后,请幼儿选出自己认为最漂亮的手链,并说明原因。最后,教师指出有些手链的串珠颜色搭配得非常美,有些手链的串珠排列得十分有规律……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当小小手链设计师,尝试用塑型泥来设计色彩美丽、造型独特的手链。

  1.制作手链的串珠。教师请幼儿用各种颜色的塑型泥制作串珠的基本造型:球形、柱形、水滴形。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幼儿多用几种不同颜色的塑型泥来制作每种造型,而且每种造型都应有大、小两种不同的型号。比如对球形造型,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用红色、绿色、蓝色塑型泥来制作,并且每种颜色的球形造型都包括大、小两种不同的型号。

  2.尝试多形式排列串珠。教师请幼儿用做好的串珠尝试设计漂亮的手链,在幼儿设计前教师可以提醒幼儿,请他们想想自己准备怎样排列各种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串珠?这些串珠怎样排列才漂亮?在幼儿排列结束后,请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对方的设计。(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多次排列串珠,设计多种造型的手链。)在串珠风干后,教师可和幼儿一起用线把串珠串起来,做成手链。教师可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装饰手链,如用泥塑工具刻画花纹、用画笔添画等。

  3.手链示例。

  活动分析

  1.丰富幼儿知识经验,促使幼儿头脑中“内在图式”的积累。内在图式指的是以信息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种种表象、概念,它是幼儿从事泥塑活动的原材料。比如,要设计新的手链,幼儿头脑中就必须有手链的相关信息存在,以及与设计有关的色彩和样式组合方面的感知,否则就很难表现。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

  2.给幼儿创设审美环境,加强幼儿审美情感的体验。要激发幼儿进行泥塑创作的动机,教师就必须先调动幼儿进行泥塑活动的情感因素。所以在泥塑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去独立选择与自己的活动目标相适应的材料,并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操作。同时,教师还应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环境,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从事泥塑活动。

  3.适时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在泥塑活动中,幼儿探索活动的.意义远大于做出一件作品的意义。在泥塑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让幼儿自主探索,培养幼儿的泥塑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对事物的形态、色彩、空间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进行整体性把握。这有助于在幼儿头脑中形成美的意象,为培养幼儿丰富的审美想象力、透彻的审美理解力和活跃的审美创造力打下基础。为此,教师要多用提问、暗示、创设情境等方法对幼儿进行启发和引导,以开阔幼儿的思路,引起幼儿进一步的思考,最终创作出富有创造性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_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教案06-0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0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0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1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1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3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8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感受“代替”的重要作用。

  2、养成遇事动脑思考,灵活应变的`思维品质。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磁带,小铁桶、皮球、盒子、书本等若干;投影仪

  [活动过程]

  1、谈话:宝贝们,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放音乐《郊游》师幼一起做律动进活动室。

  2、郊游时捡到一个小铁桶,谈话:咦,这是什么呀?是用来干什么的?(装油漆的)噢,原来是人们用完油漆后剩下的,那你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这个小桶做什么呢?(当水桶、板凳、垃圾桶、鱼缸等)让幼儿自由想象发言,教师小结。

  3、谈话: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好方法,对了,刚才我听说开心班的小朋友在郊游时也遇到了几个难题,不如我们先去帮一帮他们吧?

  出示图片

  (1)郊游时捡到了很多柴火, 把它们分成两堆,可是只有一根绳子,想把绳子分成两段,可是没带刀子,怎样把绳子割成两段呢?(用瓦片、玻璃片、砖头等)

  (2)有了柴火,饭一会就做好了,可是又遇到新的难题了:没有筷子,怎么吃面条呢?(竹签,树枝等)

  (3)吃完饭了,搭个帐篷休息一会儿吧,困难又来了:没有锤子,怎样钉钉子呢?(让幼儿仔细观察,多动脑,发挥想象,多想办法。)

  4、刚才我们帮了开心班的小朋友,他们可高兴了,还说谢谢你们呢,你们高兴吗?走,我们接着去郊游吧。听音乐,做律动继续去郊游。

  5,音乐止,问:孩子们,你们累吗?休息一会吧?可是没有板凳怎么办呢?找个东西来代替它吧?让幼儿自己在活动室找东西代替。

  6、交谈:你用什么代替了板凳?

  7、孩子们,休息好了,我们接着去玩吧,出活动室,结束。

  小百科:代替,是指以乙换甲,并起原来由甲或应该由甲起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认知的匹配。

  适用对象:

  2~3岁。

  游戏准备:

  1.购买好4种以上水果若干。

  2.果盆4个。

  游戏过程:

  1.出示苹果、梨、香蕉、桔子各若干只。

  2.出示贴有苹果、梨、香蕉、桔子图案的果盆各一个。

  3.让幼儿进行水果配对,将水果放到相应的果盆里。

  指导重点:

  1.根据实物水果的形状、颜色与果盆上水果图案进行认知匹配。

  2.让幼儿学说水果名称。

  钓鱼看谁快(适用于3~6岁)

  游戏目的':训练幼儿的灵敏度和感知能力。

  游戏材料:各种颜色的鱼(各种颜色的橡塑纸或吹塑纸,拿笔画成鱼状,用剪刀剪下,再拿3cm 的细铅丝从鱼嘴的地方串过并弯成圈)。钓鱼竿一根(用线的一端系在竹竿上, 另一端系上一块磁铁或鱼钩,磁铁适应3~4岁的幼儿,钩子适应5~6岁的幼儿)。

  游戏方法:把红、黄、蓝、白等各种颜色的鱼放在地上,爸爸或妈妈喊到什么颜色的鱼,孩子就把什么颜色的鱼钓上来。孩子钓得准,说得对,应予奖励。鱼钓完后,可让幼儿数一数,各种颜色的鱼分别有几条。

  造房子

  游戏准备:格子房、骰子。

  玩法:出示一个格子房,上面有数字,用两个不同颜色的棋子来代表游戏双方,先用骰子随意地扔出一个数字(根据学习组成的情况来更换骰子上的数字)猜拳决定谁先走。两个格子里的数要合起来等于骰子上的数字。

  游戏对象:3~6岁的幼儿及其父母。

  游戏目的:发展动作,提高动手能力,使手部小肌肉群得到进一步发展。

  游戏材料:筷子二双,碟子二只,二只一次性杯子中分别放10粒青蚕豆。

  游戏方法:由爸爸做裁判,妈妈和孩子分别用筷子把青蚕豆从杯子中一粒一粒挟到碟子中去。完成后,把青蚕豆剥去皮,看谁得胜,最后,由爸爸给优胜者“颁奖”。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通过说、讲、演,让学生懂得关心周围身边的人。

  讨论“照镜子”,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懂得有爱心,关心周围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准备图片:水果、衣服、镜子等礼物。

  活动过程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调查表:妈妈最想要的礼物。”,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调查结果。

  2.让学生画:“妈妈最喜欢吃的东西、妈妈最喜欢穿的衣服、妈妈最想要的礼物。

  3.引导学生说出妈妈喜欢的理由。

  4.引出课本中悦悦的看法。

  5.引导学生关于“照镜子”进行讨论,激发学生要关心周围身边的人。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进行说、听、演等多种方法,学生懂得关心照顾身边的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认识)电力、人力、风力、水力等因素是使物体旋转的基本条件(力量)。

  2、鼓励、支持、引导幼儿通过自身活动大胆进行探究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有关"旋转"的感性经验,不断构建、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

  活动准备:

  1、课件制作:①旋转的轮胎;②旋转的电扇;③旋转的雨伞;④旋转的风车;⑤旋转的水车。

  2、活动室中各种旋转的物品,比如:球、玩具、小风车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物体的旋转。

  1、激发兴趣。

  演示课件①:猜猜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样什么东西。相继出现轮胎的1/4画面、1/2画面,最后出现整幅画面,揭示秘密。

  2、认识旋转。

  观看轮胎的旋转。请幼儿说说轮胎怎么了?知道这样的运动就叫做"旋转"。

  二、认识物体旋转的各种力量。

  分别演示课件②③④⑤,引导幼儿认识人力、风力、电力、水力是使物体旋转的因素。

  三、探究各式各样的旋转。

  1、鼓励幼儿尝试身体的.各种旋转。

  ①小朋友,我们的身体可以旋转吗?旋转后我们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提醒幼儿注意旋转的安全。

  ②除了身体做旋转以外,还可以用身体的什么地方旋转。

  2、尝试各种物品的旋转。

  在我们的活动室中,还有很多的东西都可以旋转,让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主线: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的分析欣赏各种小食品包装的实物,具体的理解食品包装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与对象(儿童年龄特点)的统一,以及最具生活趣味的艺术特点。

  教学目的:

  通过画各种小食品,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形状和色彩等绘画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小食品的特点和装饰特点的理解与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小食品的不同形状特点与不同装饰风格的表现。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带一样小食品。要求没有教师的允许下不许打开,违反者禁止参加本课的活动。

  作业要求:

  写生 或想象画几个小食品,要注意好外形特点和图案与色彩的设计效果。

  活动过程

  一、 小食品观赏活动。

  解决以下问题 (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造型的审美) 关于对小食品( )的调查 年 班

  所研专题名称: 经研究我知道 调 查 内 容

  包装上面有什么:4种以上

  通过包装我知道里面是:

  外形:

  色彩:以 色为主,还有 颜色。

  色彩搭配的作用:

  适合的年龄段 。

  1.哪些颜色再一起对比比较强烈

  2.包装和内容是否统一? 是 不是

  3.画几种你发现的线条。 你还发现了什么: 。

  二、教师小结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色彩运用的规律。

  三、把你观察的小食品画出来。

  适当讲授构图技巧。可以进行随意的组合 (审美能力的理解。a美术知识的介绍)

  四、调查反馈。

  1.读自己的研究报告,张贴自己的研究成果。

  2.比一比谁的小食品画的又象又好。 (d通过学生优秀作业的对照、比较、鉴别)

  五、布置作业

  通过研究, 我们学习了对事物的细致的观察。回家每人选一样物体进行调查,自己写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我们进行更多的交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法,并复习巩固5以内各数的加法运算。

  2、能根据指定的算式,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义。

  3、知道要爱护自己的操作用书,保护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

  2、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3、操作材料(看算式画图)

  活动过程

  一、轮船开来了。

  1、出示轮船开来了的三幅图,请幼儿先说出图意,然后再用一道算式2+3=5表示这件事。

  2、启发幼儿思考:2+3=5这道算式,除了表示轮船开来了这件事,还能表示什么事?

  鼓励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讲述多种能用这道算式表示的事件。

  3、鼓励个别幼儿将自己想出的内容画下来。

  师幼共同讲述、检查幼儿绘画内容是否能用2+3=5表示。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加法算式。

  引导幼儿打开观察幼儿用书,观察图片的变化,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2、看算式写答案。

  (1)看数序排列填空,并写出标记图。

  (2)看算是画图。引导幼儿读一读算式,然后在下面三个方框中画出三幅图,表示算式的意思。

  三、评价活动

  1、教师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中,看某道算式所画的图片内容,师生共同检查。

  引导幼儿了解:有许多不同的事情,只要它们的'数量变化是一样的,都可以用同样的一道题表示。

  2、表扬操作活动专心、书面整洁的幼儿,鼓励幼儿按户自己的幼儿用书。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恢宏的气势。

  2、能大方地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

  2、萌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带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二、欣赏音乐

  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三、感受、理解歌曲

  1、欣赏歌曲一遍。

  (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

  (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2、欣赏歌曲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幼儿观看PPT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哪两条?

  (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

  (4)你见过长城吗,是什么样的`?

  (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3、播放MTV,欣赏歌曲第三遍

  (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2)歌曲中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

  (3)让我们一起来大声唱起来吧!

  4、动作创编

  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

  师丰富幼儿动作

  四、进一步激发情感:

  “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为什么?

  请幼儿用一句话说说对祖国的祝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大班泥塑活动:小小手链设计师

  活动目标

  1.练习巩固球、柱、水滴等基本造型的塑型手法。

  2.能创造性地运用、搭配色彩,设计造型多样的手链。

  3.尝试通过多样化排列球、柱、水滴等基本造型,设计出造型多样的手链。

  活动准备:白色塑型泥20克、其他色塑型泥各10克,手链实物或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先出示多种造型的手链实物或图片,鼓励幼儿尝试从串珠的颜色、形状以及排列规律上简单描述每串手链的特点。然后,请幼儿选出自己认为最漂亮的手链,并说明原因。最后,教师指出有些手链的串珠颜色搭配得非常美,有些手链的串珠排列得十分有规律……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当小小手链设计师,尝试用塑型泥来设计色彩美丽、造型独特的手链。

  1.制作手链的串珠。教师请幼儿用各种颜色的塑型泥制作串珠的基本造型:球形、柱形、水滴形。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幼儿多用几种不同颜色的塑型泥来制作每种造型,而且每种造型都应有大、小两种不同的型号。比如对球形造型,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用红色、绿色、蓝色塑型泥来制作,并且每种颜色的球形造型都包括大、小两种不同的型号。

  2.尝试多形式排列串珠。教师请幼儿用做好的串珠尝试设计漂亮的手链,在幼儿设计前教师可以提醒幼儿,请他们想想自己准备怎样排列各种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串珠?这些串珠怎样排列才漂亮?在幼儿排列结束后,请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对方的设计。(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多次排列串珠,设计多种造型的手链。)在串珠风干后,教师可和幼儿一起用线把串珠串起来,做成手链。教师可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装饰手链,如用泥塑工具刻画花纹、用画笔添画等。

  3.手链示例。

  活动分析

  1.丰富幼儿知识经验,促使幼儿头脑中“内在图式”的积累。内在图式指的是以信息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种种表象、概念,它是幼儿从事泥塑活动的原材料。比如,要设计新的手链,幼儿头脑中就必须有手链的相关信息存在,以及与设计有关的色彩和样式组合方面的感知,否则就很难表现。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

  2.给幼儿创设审美环境,加强幼儿审美情感的体验。要激发幼儿进行泥塑创作的动机,教师就必须先调动幼儿进行泥塑活动的情感因素。所以在泥塑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去独立选择与自己的活动目标相适应的材料,并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操作。同时,教师还应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环境,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从事泥塑活动。

  3.适时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在泥塑活动中,幼儿探索活动的.意义远大于做出一件作品的意义。在泥塑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让幼儿自主探索,培养幼儿的泥塑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对事物的形态、色彩、空间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进行整体性把握。这有助于在幼儿头脑中形成美的意象,为培养幼儿丰富的审美想象力、透彻的审美理解力和活跃的审美创造力打下基础。为此,教师要多用提问、暗示、创设情境等方法对幼儿进行启发和引导,以开阔幼儿的思路,引起幼儿进一步的思考,最终创作出富有创造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