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

时间:2023-10-27 17:23:17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一些关于图书的简单知识,产生对阅读图书和文字的兴趣。

  2.引导幼儿按页码翻阅图书,理解图书中的主要人物及形象,尝试用语言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3.启发幼儿主动地认知汉字"上面、下面、里面和外面",理解这两对相对关系的概念。

  (这是一次前图书阅读活动。目标贯彻了三个方面的精神,(1)介绍图书的发展变化过程;(2)强调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表述能力;(3)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读两对方位词,正确理解相对关系的概念。目标中渗透了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容,较具体,难易适中,较适合大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画面"皮皮鼠吃跳跳糖"。

  2.背景音乐磁带、录音机。

  3.汉字卡片:上面、下面、里面、外面。

  活动过程

  1.向幼儿介绍有关图书的简单常识。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图书,你们想看吗?你们知道古代的书是怎样的吗?现在老师来告诉你们,在最早的时候,人们把字刻在乌龟壳上,人们称它为"甲骨文",接着人们把字刻在竹片上,人们称它为"简牍",后来人们把字写在丝绸上,人们称它为"帛",最后人们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把字写在纸上就成了现在的书。

  教师出示图书,告诉幼儿书的名称,并带领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认读故事封面上的汉字:皮-皮-鼠-吃-跳-跳-糖。

  (向幼儿介绍关于图书的简单知识,让大班幼儿了解图书从甲骨文-简牍-帛-现代的书籍的发展演变过程,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2.幼儿自己阅读。

  幼儿人手一本幼儿用书,让幼儿自己阅读故事。阅读前,教师可提出以下要求:

  (1)阅读时没有声音。

  (2)阅读时一页一页地翻看,学习按顺序自己阅读。

  (3)看书时要像小学生一样身体坐正,眼睛注视图书使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给幼儿提供自己阅读的机会,很有必要。它可以让幼儿自主地去认读画面内容,在活动中获得有关的信息。阅读前提出适当的阅读要求,这一环节很重要,这样可以保证幼儿在一个安静地环境中阅读图书,还可以逐渐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带领幼儿一起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阅读活动。

  指导幼儿逐页观察画面,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建议提下列问题: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皮皮鼠喜欢吃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幼儿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感知故事中重点的语言。

  (在幼儿自己阅读的基础上,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一页页地翻阅图书,了解故事发展的进程,正确理解画面的内容。)

  4.围绕阅读重点开展前识字的讨论活动。

  1)组织幼儿讨论"四只皮皮鼠为什么会跌伤"、"他们都在哪里摔断了手臂,跌踊了头"。带领幼儿学说故事中的语言,并重点指导幼儿观察画面中最大的汉字:上面、下面、里面、外面。

  接着教师出示汉字:上面、下面、里面、外面,并配上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初步理解相对关系的`概念,再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周围的环境中,什么东西在上面(下面、里面、外面)。

  (2)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幼儿思考并讨论:如果你是皮皮鼠,你会怎样?引导幼儿说出听爸爸、妈妈的话,做好孩子,不让爸爸妈妈操心等等,从而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组织幼儿围绕重点进行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和中心内容,使幼儿明白: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有时是很危险的。一定要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此外结合故事内容,认读"上面、下面、里面、外面"两对方位词,幼儿易理解,为幼儿今后进行正式的书面文字阅读奠定基础,此种阅读图文的形式,较适合大班幼儿的认知和发展水平。)

  5.教师对阅读活动的重点加以总结

  并带领幼儿边看图书边完整地讲述"皮皮鼠吃跳跳糖"的故事。最后,教师请幼儿把书翻到最后一页,请幼儿看图说一说:哪些东西在上面?哪些东西在下面?哪里东西在里面?哪些东西在外面?巩固对四对方位词的认识和理解。

  (在前面几个层次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对阅读内容进行总结,带领幼儿完整地阅读图书,讲述"皮皮鼠吃跳跳糖"的故事一遍,并运用方位词讲述图中的物品所在的位置,从而帮助幼儿巩固本次阅读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2

  活动目标:

  1、师生共读,感受语言文字和图画的魅力,让每一个学生喜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2、培养学生读书、读图的能力,学会用朗读、猜想、角色体验等多种形式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欣赏图书、讨论、表演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老鼠在漫长一夜中的不安心情以及大老鼠对小老鼠的手足之情。

  4、懂得自己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向年长一点的人求助,同时,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要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设计意图: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是《东方娃娃》推出的英国优秀绘本故事,天真浓情的对白,丝丝入扣的心理刻画,将快乐和温情同时点亮在孩子的心田。作者戴安娜.亨德利将小朋友们常见的表现和背后的心理活动升华成一篇亲切可爱的睡前故事。绘者简.查普曼以明快的画风描绘出许多使人入迷的细节,如老鼠们用邮票挂在墙上的画、用火柴盒做衣柜、人的手表做成挂钟……会敏锐读图的小朋友们还会乐于发现更多有趣的细节,百看不厌!

  本课旨在引领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绘本故事的同时,学会用朗读,表演、猜想等多种形式感悟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脉脉温情,并且用这样的方法尝试自主阅读。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重在引领学生们一边读文字,一边看图,用朗读、表演和猜想来丰富故事的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阅读中认识那只既胆小又天真可爱的小老鼠,并且与书共鸣,回忆自己的儿时趣事,成长中的烦恼。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周老师和你们讲了很多优秀的绘本,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本呢?(学生交流)

  2、今天周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本新书,那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出示《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理解“漫长一夜”,再来一起读读故事的名字。

  ◎仔细看看封面,你能说说这只可爱的小老鼠吗?(指名说)

  3、在这只可爱的小老鼠身上可能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谁来猜一猜?

  4、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呀,好让我们轻轻翻开书,故事开始了……

  二、讲述故事

  (一)风声

  1、描述小老鼠的家。(配乐)开始讲述故事:夜已经很深了,大老鼠早就躺在他的大床上睡着了。可是,小老鼠却躺在小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大老鼠,大老鼠!”小老鼠喊着,“有什么东西正呼啦呼啦地绕着房子跑呢?

  到底是什么声音呢?小朋友们听。

  2、师读故事:(播放风声)那是什么声音?你们感觉那风声听起来像什么呀?

  3、听着这么可怕的风声,小老鼠的心里怎么样呢?

  4、指名读指导:“那……我能不能到你的床上去睡啊?”

  (二)树枝敲打窗户声

  1、师读:小老鼠躺在床上,忽然,在呼啦呼啦的声音里,他还听到——

  2、指名读:啪!啪!啪!啪!

  3、看图说说小老鼠的动作。

  4、学生齐读:“大老鼠,大老鼠!好象有人在啪啪啪地走路,说不定屋顶上有小偷呢!”

  5、小老鼠听着声音,又请求道:“那……我能不能到你的床上去睡啊?”

  6、大老鼠打了个哈欠,回答说:“不行,你睡觉不老实。”

  (三)猫头鹰的叫声

   1、大老鼠没有同意,小老鼠只好回到自己的床上,他有没有睡着呢?

  2、请你们自己读读接下来的故事,可以大声地读出来,一边读,一边看看图,想想小老鼠睡着了吗?为什么?

  3、学生读10—13页;

  4、小老鼠睡着了吗?为什么?

  5、不过大老鼠仍然没有同意和小老鼠一起睡。

  (四)水龙头滴水声

  1、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现在小老鼠该睡着了吧?我们接着往下读。

  2、这次小老鼠有没有睡着呢?是什么原因呀?

  3、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他是怎么做的?

  4、他一边撑伞,一边又叫了起来:(指名读)

  “大老鼠,大老鼠!不好了,屋里下雨了!”

  5、屋里会下雨吗?那是什么让小老鼠觉得屋子里在下雨呢?你们猜那是什么呢?

  6、是啊,那是水龙头滴水的声音,小老鼠对大老鼠说——(学生齐读)

  (五)大老鼠胡噜声

  1、小老鼠躺在床上,他迷迷糊糊地快要睡着了,就在这个时候……

  2、齐读:“大老鼠,大老鼠,你在打呼噜!”

  3、困得要命的大老鼠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指名想一想)

  4、听不到任何声音的小老鼠这下真的应该睡着了吧?

  5、害怕的小老鼠哭了起来:(指名)“大老鼠,大老鼠!我好寂寞呀!”

  6、小老鼠一次又一次的都没有睡着,这次怎么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呢?

  7、小老鼠睡着了,困得要命的大老鼠呢?

  8、他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播放闹钟的声音。

  9、大老鼠那张小小的床上,他们沉沉地睡着了,他们正做着香甜的美梦呢!

  10、小老鼠可能在梦里会梦到什么呢?

  三、总结回顾

  1、在这个故事里你认识了一只怎样的`小老鼠呀?

  2、读着故事,老师想起了我小时侯的故事。你想到你小时侯的事情了吗?和大家来说说看。

  3、今天我们一边看图画一边读书,有时候还猜一猜、说一说、演一演。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老鼠,他的漫长一夜让我们想起自己的故事!

  4、感谢戴安娜亨德利,简查普曼给我们带来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他们非常喜欢我们,为我们写了不少的书,小老鼠的故事还没有完,想接着看吗?

  5、出示:《小老鼠忙碌的一天》,小老鼠在经过了漫长的一夜后,又迎来了怎样忙碌的一天呢?

  6小朋友们,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来编这个故事好吗?请同桌俩人一起合作,先讨论讨论,说说:小老鼠忙碌的一天到底在忙什么?他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

  四、布置作业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读了一个故事,你们自己又编了一个故事,回家后把你编的故事写下来,再画画。下次的阅读课上。老师就来讲讲这个故事,看看作者的故事和你们的故事哪个更精彩呢?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3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2. 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 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4. 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放大的图画书散页、图画书10本活动过程实录

  一. 介绍书名,展示封面,引起兴趣。

  1.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书名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2. 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母鸡萝丝,一只狐狸﹚

  3. 你来猜一猜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幼儿大胆猜想发言﹚

  二. 观察图片,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和表述。

  出示图片①

  1. 你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母鸡萝丝,一只狐狸﹚﹙萝丝在散步,狐狸想吃掉它﹚﹙狐狸趴在房子下面,眼睛咕噜噜转﹚

  2. 你猜狐狸会怎样做?﹙幼儿大胆猜想﹚

  出示图片②

  1. 萝丝走过院子的时候,狐狸在干什么?萝丝脚下有什么?﹙狐狸跳起来,扑向萝丝﹚﹙向幼儿解释一下什么是“钉耙”﹚

  出示图片③

  1.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你猜对了么?﹙幼儿发出开心的笑声:狐狸没抓到萝丝却被钉耙打到了头﹚

  2. 说一说狐狸被打到头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回忆一下你撞到头时的情景。﹙幼儿这时有了不同意见,最后大部分幼儿都同意用“铛”﹚

  3. 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示范加入拟声词声情并茂讲述图①②③。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一只狐狸跟在他后面。萝丝走过院子,狐狸扑上来﹙停顿一下﹚“铛”…

  出示图片④

  1. 萝丝又来到哪里?﹙池塘﹚

  2. 狐狸又干了什么?结果怎样?﹙他又扑向萝丝,他掉进了池塘里﹚

  出示图片⑤

  1.你猜对了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狐狸掉进池塘的声音。﹙经过讨论决定使用“扑通”﹚

  2.请一个幼儿试着加入“扑通”来讲述图④⑤﹙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萝丝绕过池塘,狐狸扑上来﹙停顿一下﹚“扑通”…

  出示剩余图片

  1. 引导幼儿用相同的方法理解故事的后半部分。看看母鸡萝丝又经过了哪些地方?又发生了生么事情?结果怎么样?萝丝最后怎么样了?﹙幼儿自由阅读思考﹚

  2. 幼儿分组阅读,交流讨论故事情节,加入适当的表示声音的词语进行讲述﹙“出溜”…,“哗”…,“咣当…嗖"…,"轰隆"…,"嗡嗡"…﹚

  3. 教师请个别幼儿选择喜欢的情节加入拟声词讲述。﹙幼儿纷纷挑选喜欢的情节进行讲述,气氛活跃﹚

  4. 教师加入拟声词,声情并茂的讲述完整的.故事。幼儿边看书边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幼儿发出开心的笑声】

  三. 讨论:

  1. 你觉得这本书里哪个情节最好笑?﹙幼儿纷纷选择感兴趣的情节发表看法﹚

  2.你觉得加入表示声音的词来讲述这个故事好在哪里?﹙教师先不加拟声词讲述一遍故事,停顿一会再加入拟声词讲述一遍。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更有意思,更好笑﹚

  四. 总结延伸:

  我发现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今天这本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回家以后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本书的乐趣。如果你还想阅读更多有意思的图画书,我给你们推荐两本,它们是:《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和《我不知道我是谁》。希望小朋友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发现书中的秘密和乐趣,回来讲给我们大家听。

  活动内容选自经典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故事原文只有44个字,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观察画面从而理解故事内容。因此,在活动目标的制定,方法的运用等都遵循这一原则,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表现。从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对目标能较好的达成,能够大胆想象和猜测并运用自己的经验加入适当的拟声词讲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幼儿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图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阮老师在充分了解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的水平上,很好的解读了图画书,抓住了图画书本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她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感兴趣的去观察图片内容,并通过加入拟声词帮助幼儿理解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给予每位幼儿大胆猜想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为幼儿的阅读活动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点燃了幼儿对图画书的热情。

  活动前评析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畅销中外的经典图画书,书中寥寥无几的文字讲述了一只名叫萝丝的母鸡出门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丰富生动的画面却描绘了一只倒霉的狐狸追逐萝丝却屡遭失败的情节。书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了幽默、诙谐的对比,有了喜剧的色彩。考虑到幼儿的识字能力有限,但是,如果老师过多的去讲述就剥夺了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的权利。

  如何在保留图画书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带领幼儿去阅读呢?于是我设计让幼儿和我一起在狐狸每次失败遭殃的时候加入拟声词,这样通过刺激幼儿的听觉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真正读懂这本书并感受图画书的风趣、幽默。

  作者简介:佩特·哈群斯,她的作品色彩明媚,故事幽默、简单流畅,总是贴近孩子们的角度认真面对他们的问题,深受全世界儿童的喜爱。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感知雪孩子可爱、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知道“伸出双手,帮助朋友,自己就会像雪孩子一样,住在别人心里”。

  2、尝试讨论,在特定事件中(地震)感受帮助的力量。

  3、寻找自己身边的“雪孩子”,激发同伴间的互助行为。

  活动准备:

  课件、勾线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暖身:师幼相互熟悉,介绍自己和最好的朋友。

  二、引出:初步感知雪孩子的快乐与热心。

  章老师最好的朋友是兔宝宝,兔宝宝还有一位特殊的朋友,他会是谁呢?

  欣赏动画片中雪孩子自娱自乐的片段(片段1),在优美的主题歌中感知雪孩子善良可爱、乐于助人这一形象。

  刚才你看到雪孩子在干什么?(把自己心爱的帽子送给了快要冻死的小鸟当窝……)

  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他在干嘛呢?(雪孩子一个人在雪地上玩,滑雪、跳舞好不开心!……)

  你喜欢动画片里的雪孩子吗?为什么?(她会帮助人,天很冷却把自己的帽子送给了小鸟当家,用帽子来给小鸟当窝,我觉得她很聪明……)

  小结:是啊,雪孩子是一个可爱善良、聪明、很喜欢去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三、重点:理解作品,体会情感,懂得道理。

  1、欣赏雪孩子奋不顾身救助小白兔片段。

  引导:雪孩子一路玩一路唱一路跳,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观看片段2)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雪孩子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办法救火呢?这两个办法管用吗?这时候小兔子怎么了?雪孩子怎么了?(雪孩子快支持不住了,快要没命了)你觉得雪孩子会怎么做呢?他会丢下雪孩子不管吗?他能救出小白兔吗?

  2、欣赏雪孩子从融化到再现片段。

  引导:雪孩子救出小兔子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观看片段3)

  提问:雪孩子救出小兔子了吗?兔宝宝终于得救了,可是雪孩子呢?(雪孩子怎么了?融化后变成了什么?)

  3、情感升华:雪孩子真的就这样消失了吗?他还会不会再出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再出现?)

  小结:“所以雪孩子不会消失,它就住在兔宝宝心里,兔宝宝不会忘记帮助过他的雪孩子”

  你们会忘记雪孩子吗(你们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

  你愿意向雪孩子学习吗?当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小结:“伸出双手,帮助朋友,自己就会像雪孩子一样,住在别人心里”。

  四、经验迁移:

  1、引导幼儿讨论图片中的事件,感受帮助的力量。

  引导:这是雪孩子的故事,今天章老师还想介绍几个人给大家认识。

  ①孩子们,这位叔叔你们认识吗?

  他叫雷锋,大家都喜欢叫他雷锋叔叔,虽然他已经死了,可是大家都还记得他,为什么?因为在他活着的时候最喜欢做好事,帮助了很多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大家都喜欢他,记得他,雷锋叔叔就像雪孩子一样,永远住在我们的心里。

  ②孩子们,你们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吗?

  (地震发生了,房子全都倒了,很多人都被压在了水泥石头下面,非常需要帮助)

  这时候谁赶到了?(解放军叔叔,他们不怕辛苦,赶到最危险的地方,伸出双手去帮助老百姓,他们就住在灾区老百姓的心里)

  看,这位警察阿姨在干什么?

  这个宝宝不是她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给别人的孩子喂奶呢?

  (地震发生了,路都堵住了,吃的'东西根本运不进去,更不要说奶粉了,小宝宝都饿得哇哇大哭,这位警察阿姨刚生过孩子,就把自己的奶喂给了别人家的孩子)

  看姚明哥哥旁边有个小哥哥,你们认识他吗?他的头上有个大大的疤,你们知道这个疤是怎么来的吗?

  (这位小哥哥叫林浩,当时他自己也受伤了,可是他不怕危险,还去背受伤的同学,救出了好几个小朋友,林浩哥哥,伸出双手,帮助朋友,他就像雪孩子一样住在我们心里)

  还有很多的医生,救了很多很多受伤的人,可是受伤的人太多,医生不够,你看这位大哥哥就怎么样?(他在干什么?还有位哥哥躺在哪里?为什么会在这儿?他怎么了?如果当时你在这里,你会做些什么呢?)

  你看,这些孩子在干什么?(当时我们都捐款了,还寄去了自己的作品,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帮助过灾区的人,汶川的老百姓不会忘记,他们专门在路牌上写了这句话,是什么?

  2、寻找自己身边的“雪孩子”,画雪孩子,激发同伴间的互助行为

  引导:你叫什么名字?

  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别人干什么?

  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

  奖励:送雪孩子(老师画)

  还有谁帮助过别人?(请个别孩子到集体面前,你帮助过别人吗?自己说了不算,听听大家是怎么说的?XX帮助过你吗?)

  奖励:送雪孩子(幼儿画)

  寻找:你得到过谁的帮助,就送他一个雪孩子(幼儿在音乐声中相互交流)

  3、自然结束:

  看看,谁得到雪孩子了,有人有很多,你最会帮助别人了,哦,有的人很少,孩子注意了,平时要多去帮助别人罗。……今天也要谢谢每一个小朋友,帮章老师的忙,谢谢,你们都跟雪孩子一样!会住在别人心里!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5

  目标:

  1.在体会浓浓的友情的同时学会给予,了解给予比索取还快乐!

  2.幼儿能大胆的设计生日礼物,有创造性.

  准备

  画纸、油画棒、绘本《月亮,生日快乐》、音乐伴奏《生日快乐》、在一面墙上布置夜空,有一个圆圆的月亮

  过程

  1.出示绘本《月亮,生日快乐》。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本书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月亮一个人在天上好孤单,不能像小朋友一样和大家一起庆祝生日,今天我们一起为他庆祝好不好?

  2.制作生日礼物。

  ——那月亮要过生日了,我们要送生日礼物啊!小熊送了什么?(帽子)

  ——那我们一起来问问月亮“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用你的心去听一听月亮说的是什么?你想它是什么,就用你的小手制作什么!做好了就送给月亮。

  3.幼儿操作,教师适时指导,背景音乐《生日快乐》伴奏。

  4.展出幼儿作品。(事先在一面墙上布置夜空,有一个圆圆的'月亮)

  5.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你设计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6

目标:

  i.学习观察画面上人物表情变化以及其他细节。

  ii.迁移已有经验并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iii.积极参与制作叶子小屋的手印活动。

  准备:

  1、有关角色形象的图片一套。

  2、红黄绿色颜料各一盘,画有小房子屋顶的铅画纸一张,大伞一把。

  3、图画书人手一本。

  过程:

  1、设问引题。

  ——如果你下雨时正好没带伞,你会怎么办呢?

  2、阅读图书。

  ——读到“你看,叶子做成的屋顶很棒吧”,可以让幼儿把书合上。让他们预期想象下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幼儿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3、关注阅读重点。

  ——小馨在叶子小屋里遇到了谁?小馨和哪些小动物在一起避雨?她是怎样想的呢?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馨面部表情的变化,以及画面上出现的各种小动物,帮助幼儿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为帮助幼儿理解主人公情绪变化,可以和幼儿讨论下列问题:

  ——你喜欢小馨吗?刚开始的`时候,小馨对螳螂的态度怎样?其他小昆虫进来时,小馨是怎么说的?小馨和同伴避雨时,她高兴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4、制作“叶子小屋”

  ——启发幼儿在白纸上用手印画的方式,制作一间彩色的叶子小屋。然后一边操作图片一边领着幼儿讲故事《叶子小屋》。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7

  一、活动背景

  平时有很多小朋友在班级过生日,其实这正是一个对孩子进行友情教育的很好的机会,经过观察分析小朋友之所以喜欢在幼儿园过生日,是因为在幼儿园会得到更多好朋友的祝福,全班乃至全园的小朋友一起庆祝,一起分享,这也是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所缺少的。那么《月亮,生日快乐》也正是讲述了一只小熊与月亮一起过生日,互送礼物,互送祝福的感人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们会得到什么呢?会收获快乐与感动吗?他们又会以一个什么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呢?这正是我此次活动设计的主要目的。

  【附】故事《月亮,生日快乐》

  小熊想送一个生日礼物给月亮,他爬到树上喊:“你好,月亮!”可月亮没有回答。他想,月亮离得太远了。

  小熊爬到高山上,这下离月亮近了。他喊:“你的生日是哪一天?”“你的生日是哪一天?”月亮回答说。小熊不知道这是山的回声,他说“我的生日是明天。”月亮说:“我的生日是明天。”小熊问月亮:“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我想要一顶帽子。”小熊说。“我想要一顶帽子。”月亮说。

  小熊买来了一顶漂亮的帽子,挂到了树上。月亮慢慢爬到树枝头,戴上了那顶帽子。

  小熊睡觉时,帽子掉到了地上……

  二、活动设计

  活动:月亮,生日快乐(大班综合)

  目标:

  1、感受故事中的'爱与友情,尝试用恰当的语言和行动进行表达。

  2、体验与别人分享的快乐。

  准备:

  PPT《月亮,生日快乐》、绘本《月亮,生日快乐》、部分幼儿过生日的照片。

  过程:

  1.出示部分幼儿过生日的照片。请幼儿说说记得吗?

  2.说说参加幼儿生日的快乐经历。我们送过朋友什么样的生日礼物?

  3.今天小熊要送给他的好朋友一件生日礼物,那么会是送给谁呢?请看故事的封面。(出示PPT)

  4.请幼儿说说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小熊说了什么?猜想故事内容。

  ——介绍故事名字,小熊应该在说:月亮,生日快乐!

  5.集体阅读故事第一部分。

  ——小熊的朋友是谁?那他又对他的朋友说了什么呢?

  ——月亮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他要送月亮什么样的礼物呢?

  6.自主阅读第二部分。并进行猜想。

  ——他的礼物送成功了吗?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

  ——你喜欢那一页?又有那一页是你看不懂的呢?(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小熊把礼物弄丢了,月亮是怎么说的呢?(没关系,我一样喜欢你)

  7. 总结:好朋友不但要学会分享,还要相互谅解,互相体谅。你们认为好朋友还应该怎样呢?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8

  设计意图:

  故事《小猪变形记》以小猪一心想着变别人而引出,它一会儿变,一会儿变斑马……,变到最后让它意识到只有做自己,并做好自己才是最幸福的。如今,我们的幼儿也会出现看到别人有的东西就想要,总觉得别人的东西比自己好。通过《小猪变形记》这一幽默、滑稽又蕴涵深刻道理的故事,让幼儿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

  教学目标:

  1、阅读图书,学习初步阅读图书的方法,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

  2、了解小猪通过改变自己的形态寻找快乐幸福的过程,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能力。

  3、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幸福,引导幼儿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获得快乐幸福。

  教学准备:

  1、课件

  2、小图片及子卡:小猪、长颈鹿、斑马、大象、袋鼠、大鸟、小猪。

  表情及子卡:可爱、苦恼、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小猪?你觉得小猪怎么样?(可爱)

  2、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读一本与小猪有关的图书。

  二、导读故事,体验想象。

  第一部分:变长颈鹿(听故事)

  1、师讲:“这一天,小猪觉得很无聊——但是没走多远……”,边讲边出示课件。

  发生什么事啦?(幼儿回答后出示摔跤图片)

  老师继续讲:“……更刺激的探险!”

  2、分享体验:小猪做了什么好玩儿的事?(出示小图片及子卡:长颈鹿)

  要是你看到这只踩着高跷摇摇晃晃的小猪,你会对他说什么?

  看来长颈鹿的生活真不适合小猪,他要去寻找更刺激的探险。

  第二部分:变斑马

  1、师讲:故事:“还没走出——你马上就……”。(强调“不是”“是”)

  看!发生什么啦?

  老师续讲:还没等身上的水全干,小猪又想到一个好主意。

  第三部分:变大象

  1、小猪有了什么好主意?

  2、猜猜看,他怎么学大象的?

  3、谁会接着讲?

  4、师:“小猪正想争辩,突然……”

  猜猜这回又会发生什么事?

  老师续讲。

  第四部分:变袋鼠

  1、幼儿看图,你们猜鹦鹉会怎么回答?(强调句式)

  2、幼儿续读

  第五部分:

  1、小猪究竟又想到了什么绝妙的好主意?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吗?

  2、看看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幼儿讲。

  3、你猜,小猪变了鹦鹉后,还会变什么?

  第六部分:可是,这时的小猪已经灰心丧气。

  1、师续讲故事“真倒霉!——当小猪一点儿乐趣都没有”

  哪些事被小猪搞砸了?(看小图片及子卡一起回顾)

  小猪掉到了泥潭里,如果你在边上,你会对小猪说什么?

  老师续讲故事。

  置疑:刚才还说一点乐趣都没有,现在怎么就那么快乐了?

  (学别人是很累的,做自己最幸福)

  2、总结:原来,做自己是最快乐的!

  三、齐读内容,获得提升。

  1、师幼完整共读。

  2、这只可爱的小猪一开始总觉得自己很无聊,不开心,想找点有趣的事,一会儿扮成长颈鹿,一会儿刷成斑马,一会儿又装扮成大象、袋鼠、鹦鹉,最后小猪找到了快乐了吗?他在哪里找到的?

  3、最后,他还是想做小猪,为什么?

  4、小结:最后他还是想做小猪,因为小猪懂得了做好自己,最幸福。

  (出示:“原来当小猪是最开心的事情呀!”)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比较角色的动态、表情及情景细节,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

  2.丰富词及词组:鼓,凹,吃惊,又矮又小,又高又大。

  二、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2.幼儿有照哈哈镜的经验。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能仔细观察、比较角色的动态、表情及情景细节,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

  2.活动难点: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运用生活经验理解画面信息并大胆表达。

  四、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1)引题你们认为狮子和猫,谁大谁小,如果比赛的话,谁会赢,为什么?

  你们都说狮子大、猫小,可是有件事情真好笑,有什么好笑的事情呢?

  (2)观察图一,了解事件的起因狮子和猫碰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自由发表看法)猜一猜,狮子要吃掉小猫的理由是什么?

  小猫会甘心让狮子给吃了吗,它会想什么法子对付狮子?

  (3)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从"有一天"到"走到小猫家门口")狮子到小猫家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自己看图书。

  2.自主阅读,探索画面基本信息

  (1)幼儿边看图书,边轻声讲述(2)阅读后幼儿交流各自对画面的理解。

  3.观察重点画面

  (1)观察第3幅图提问:

  哪一幅图是说狮子在照镜子?仔细看一下狮子照镜子时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很吃惊?它可能会说什么?

  这时候,小猫的表情和姿势怎么样?它会怎么对狮子说?(理解词语:又矮又小)教师以故事里狮子照镜子的这段话进行小结。

  (2)观察第5幅图提问:

  哪一幅是说小猫照镜子?

  狮子看到镜子里的小猫表情怎么样?会怎么想?(理解词语:又高又大)教师以故事里小猫照镜子的这段话进行小结。

  4.观察难点画面讨论:

  (1)其实是狮子大,小猫小,怎么镜子里照出来的却是狮子又矮又小,小猫又高又大呢?(引导幼儿观察第3、第5幅图镜面的不同;观察第2幅画面时,教师朗读相应的文字)

  (2)狮子怎么会不知道小猫在按钮翻镜面呢?(引导幼儿观察图中小猫的动作细节及狮子的朝向,理解词语:鼓、凹)

  (3)狮子是森林之王,怎么会从小猫家逃出去?(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的心理特点)5.师幼共阅,以书面语言概括画面基本意思。

  五、评价要素

  1.是否仔细观察画面并进行想象。

  2.是否喜欢阅读。

  六、活动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欣赏录音故事。

  2.照各种凹、凸哈哈镜,运用掌握的词描绘变形,并巩固有关哈哈镜变形原因的知识。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寻找画面中隐藏的皮皮,感知隐藏在同种颜色背景中的变色龙,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学习用绘画的形式仿编故事内容制作的新书,正确表达变色龙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一致的特性。

  3、乐意参与寻找皮皮的活动,积极讲述故事中的对话,体验发现隐藏的皮皮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幼儿人手一张白纸、一盒彩色笔。

  变色龙皮皮图片教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变色龙,引起幼儿兴趣。

  二、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寻找画面中隐藏的皮皮。

  三、师生共同阅读画面,感知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参与讲述画面中重复出现的语言。

  四、幼儿讨论,了解变色龙变色的特性。

  五、根据故事的结构,尝试用书面绘画的方式仿编图画故事,重点把握皮皮和周围环境的色彩。

  七、提供操作材料,启发幼儿每人设计一个故事画面,提醒幼儿皮皮身上的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的颜色一样,教师巡回观察,并进行适当的指点。

  八、展示幼儿创作的画面,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并制订成图画书。

  在活动实施中发现幼儿看书是过目就翻,不看图片上的'内容只是形式地翻一下,表示已经看过了。我想可能是因为大班的幼儿做事还是没什么目的性,所以看书也没重点。还有就是幼儿对图片的观察分析能力不够,对图片要表达的意思不能理解。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1

  内容与要求:

  1、幼儿在想想、议议、看看、听听中,乐意了解故事内容,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迁移。

  2.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图书人手一份、大背景图(桃树、小河、小路)、小白兔、老山羊、小猫、松鼠、小鸡、金龟子、小蚂蚁图片各一张、文字、故事录音。大图书。

  活动流程:

  设疑提问引起兴趣自由阅读幼儿提问、讨论听赏故事内化迁移

  重难点:

  知道桃花给小动物们带来的不同用处,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大胆发表自己的 想法。并根据图片内容尝试提问。

  一:引起兴趣:

  孩子们,你们制作的桃花树可真漂亮,有只小白兔想在你们的桃花树下安个家,大家欢迎!(拍手)

  一天,小白兔在小河边捡到了许多粉红色的桃花,你们猜猜它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小白兔到底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桃树下的小白兔(出示故事文字)集体点读。

  二:自由阅读:

  今天我们看书的时候看清楚了,(出示字卡25-36), 从第25页看到第36页。

  一边看,一边想,小白兔捡到桃花后想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教师巡回个别指导:看书的'时候,有问题了,不能解决的,就用书签夹着,全部看完了,翻到书签的地方问问大家。

  教师提问:1。小白兔捡到桃花后,首先想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2.它把桃花寄给了谁? 用了什么方法?

  3.老山羊收到好朋友的桃花,心里会怎么想?桃花给老山羊带来了什么用处?

  4.小猫、小松鼠、小鸡、金龟子和蚂蚁它们收到好朋友寄来的桃花,它们是怎么想的?桃花给它们带来了什么用处?(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大背景图上出

  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三:幼儿提问、讨论。

  教师出示大图书,现在我这里有本大图书,有问提的,看不懂的,第几页告诉我,请你把问提讲的清楚一点。

  讨论重点:

  1.要是老山羊把桃花当船,蚂蚁把桃花当书签,合不合适?为什么?

  2.你们喜欢这只小白兔吗?说说你的理由。

  四:听赏故事:

  边听故事,边翻图书。

  五:内化迁移:

  现在我给孩子们每人一朵桃花,想想你会用来干什么呢?和好朋友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2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畅销中外的经典图画书,书中寥寥无几的文字讲述了一只名叫萝丝的母鸡出门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丰富生动的画面却描绘了一只倒霉的狐狸追逐萝丝却屡遭失败的情节。书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了幽默、诙谐的对比,有了喜剧的色彩。考虑到幼儿的识字能力有限,但是,如果老师过多的去讲述就剥夺了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的权利。

  如何在保留图画书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带领幼儿去阅读呢?于是我设计让幼儿和我一起在狐狸每次失败遭殃的时候加入拟声词,这样通过刺激幼儿的听觉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真正读懂这本书并感受图画书的风趣、幽默。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2.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放大的图画书散页、图画书10本活动过程实录

  一.介绍书名,展示封面,引起兴趣。

  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书名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2.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母鸡萝丝,一只狐狸?

  3.你来猜一猜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幼儿大胆猜想发言

  二.观察图片,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和表述。

  出示图片①

  1.你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母鸡萝丝,一只狐狸??萝丝在散步,狐狸想吃掉它??狐狸趴在房子下面,眼睛咕噜噜转?

  2.你猜狐狸会怎样做?幼儿大胆猜想?

  出示图片②

  1.萝丝走过院子的时候,狐狸在干什么?萝丝脚下有什么?狐狸跳起来,扑向萝丝?向幼儿解释一下什么是“钉耙”?

  出示图片③

  1.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你猜对了么?幼儿发出开心的笑声:狐狸没抓到萝丝却被钉耙打到了头?

  2.说一说狐狸被打到头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回忆一下你撞到头时的情景。?幼儿这时有了不同意见,最后大部分幼儿都同意用“铛”?

  3.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示范加入拟声词声情并茂讲述图①②③。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一只狐狸跟在他后面。萝丝走过院子,狐狸扑上来?停顿一下?“铛”…

  出示图片④

  1.萝丝又来到哪里?池塘?

  2.狐狸又干了什么?结果怎样?他又扑向萝丝,他掉进了池塘里?

  出示图片⑤

  1.你猜对了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狐狸掉进池塘的声音。?经过讨论决定使用“扑通”?

  2.请一个幼儿试着加入“扑通”来讲述图④⑤?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萝丝绕过池塘,狐狸扑上来?停顿一下?“扑通”…

  出示剩余图片

  1.引导幼儿用相同的方法理解故事的后半部分。看看母鸡萝丝又经过了哪些地方?又发生了生么事情?结果怎么样?萝丝最后怎么样了?

  2.幼儿分组阅读,交流讨论故事情节,加入适当的表示声音的词语进行讲述?“出溜”…,“哗”…,“咣当…嗖"…,"轰隆"…,"嗡嗡"…?

  3.教师请个别幼儿选择喜欢的情节加入拟声词讲述。?幼儿纷纷挑选喜欢的情节进行讲述,气氛活跃?

  4.教师加入拟声词,声情并茂的讲述完整的故事。幼儿边看书边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幼儿发出开心的笑声】

  三.讨论:

  1.你觉得这本书里哪个情节最好笑??纷纷选择感兴趣的情节发表看法?

  2.你觉得加入表示声音的词来讲述这个故事好在哪里??教师先不加拟声词讲述一遍故事,停顿一会再加入拟声词讲述一遍。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延伸:

  我发现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今天这本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回家以后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本书的乐趣。如果你还想阅读更多有意思的图画书,我给你们推荐两本,它们是:《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和《我不知道我是谁》。希望小朋友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发现书中的`秘密和乐趣,回来讲给我们大家听。

  活动内容选自经典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故事原文只有44个字,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观察画面从而理解故事内容。因此,在活动目标的制定,方法的运用等都遵循这一原则,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表现。从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对目标能较好的达成,能够大胆想象和猜测并运用自己的经验加入适当的拟声词讲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幼儿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图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阮老师在充分了解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的水平上,很好的解读了图画书,抓住了图画书本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她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感兴趣的去观察图片内容,并通过加入拟声词帮助幼儿理解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给予每位幼儿大胆猜想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为幼儿的阅读活动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点燃了幼儿对图画书的热情。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3

  教材分析:

  《梨子小提琴》是一则融文学欣赏与音乐欣赏为一体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孩子充分感受被音乐旋律与意境的美所打动并激发真、善、美的情感。设计该活动时,我把优美的意境贯穿始终,以此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设计该活动时,首先由老师带领孩子共同阅读,起到引领作用,然后由孩子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故事的情节发展,同时还鼓励孩子运用表演这一形式来阅读,并理解故事。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讲讲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

  2、会自主阅读图书内容,大胆讲述并积极参与表演。

  3、激发孩子孩子真、善、美的情感。

  活动准备:大图书一本,幼儿用书每人一本,《梦幻曲》音乐

  活动过程:一、出示半个梨子,激发兴趣。

  看,这是什么呀?是怎样的梨子呢?你觉得这半个梨子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幼儿发散性想象)

  这半个梨子到底可以做什么呢,秘密就藏在这本大图书里,想看吗?

  二、师幼共同阅读1—3副图,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第一副图:在什么地方?是谁?看到了什么?这里的字宝宝是怎么讲的呢?(及时表扬、鼓励)

  第二副图:小松鼠把梨子背回家后,是怎么做的?

  第三副图:小松鼠把梨子全部吃完了吗?还是怎么样的?(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小松鼠真的把半个梨子做了一把小提琴,拿树枝和自己的胡子,做成一把琴弓,小松鼠在树旁拉起了小提琴。听音乐来了(电脑中播放《梦幻曲》音乐。

  你觉得这音乐怎么样?(优美、美妙)

  三、幼儿自主阅读4—6副,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讲述。

  小松鼠美妙的琴声真好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香味,传得很远很远,这时候,森林里谁来了,会发生什么事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每人一本小书,请小朋友仔细地看看,轻轻地讲讲,如果有什么不懂得可以和伙伴商量,也可问老师,好吗?

  幼儿自主阅读,师巡回指导。

  (书宝宝要休息了,等幼儿全部安静好了再开始)森林里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回答)那这件事在哪一页呢?请小朋友来找找看。

  它们在干吗?(大狮子在追小白兔,小白兔边哭边跑)它是一只怎样的大狮子?小兔子吃掉了吗?为什么?谁愿意把这副图完整的讲一讲呢?

  那我们来把这一段惊险的事表演一下,现在我就是凶猛的'大狮子,你们做害怕的小白兔。(同时播放音乐,第二遍再交换角色)

  森林里还有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下一副图片)并请个别幼儿表演。

  小松鼠拉呀拉呀,美妙的琴声越传越远,小动物们都赶来听音乐了(师翻到最后一页)还有谁也来听了?

  这半个梨子的故事好听吗?那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呢?

  四、师幼完整阅读图书。

  下面我们再来完整地看这本书,并且大声的讲出来,好吗?

  五、延伸活动:小松鼠拉呀拉呀,突然一粒小黑子掉下来了,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猜测)那我们在区域活动的时候,把它画下来,好吗?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4

  阅读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并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2、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学会尊重、欣赏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3、乐于参加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

  阅读准备:

  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

  阅读过程:

  一、绘本简介:

  出示花格子的局部图案:"这是什么?"

  二、绘本共读:

  封面:原来是一只大象

  图1、图2:想象艾玛与众不同,其他大象会怎样看待和对待他?

  图3:“开心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通过这幅图说说大家是怎么把艾玛当作开心果的吗?。

  图4:大家真的在笑话他吗?艾玛为什么这样认为?艾玛溜走了,他有什么打算?

  图5:此时,艾玛的心情是怎样的?

  (尽管内心是自卑、苦恼的,可是仍然笑着回答大家——早安。把不快乐藏在心灵深处,面对大家的是一副微笑着的和善面孔,艾玛具有的是多么优秀的品质啊!)

  图6:他找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找这棵树?

  这棵树有什么特别?

  想象,他会怎么做?

  学一学它的动作

  图7、图8:这个办法真叫绝!变成跟大伙一样的青灰色了,艾玛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图9、图10:

  此时艾玛回家了,又遇到那些动物?

  我们来看看艾玛离家出走时路过这个地方,现在回家还是这个地方,我们来看看两幅画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两幅画颜色不同?

  (测:去的时候是晚上,现在是白天所以回来的时候颜色亮了。)

  师:不是的`,其实出去的时候经过这个地方也是白天,到底为什么颜色不同?

  师:因为出去时艾玛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不觉得美了。而回家时心情好了所以看到的景色也显得美了。

  你注意到他了吗?怎么认出的?

  图11: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头呢?

  所有动物都没有认出来它,艾玛觉得有点不对头了……为什么觉得总是不对头?

  (前艾玛艾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现在别的大象都认不是出艾玛了,感觉森林死气沉沉。生:以前的森林很热闹,很开心。)

  图12:段1:为什么那些象会这样严肃而沉默?

  段2、3、4、5:通过这段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对艾玛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图13、图14、图15:回顾故事内容,艾玛改变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其他大象认为艾玛为什么改变颜色?

  你喜欢这群象吗?为什么?

  (象群对艾玛的“与众不同”表现出的是包容与尊重。这让我们学到了做人的一种美德。)

  图16:大象们的包容与尊重,他们的幽默行为会对艾玛产生怎样的影响,此时,你就是艾玛,你的心里会想什么呢?

  总结:每个生命体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这些特点不分好坏,只要大家和睦相处,就能成为好朋友.

  你喜欢这只大象吗?

  作者为什么要把大象画成花格子的?而不是单一的颜色?

  三、谈谈花格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5

  设计意图:

  《乌鸦的窝》讲述了一个温馨的乌鸦窝里发生的故事——几只小乌鸦在这里出生、成长,最后离开曾经的家......这是乌鸦成长的过程,这是爱和希望延续的过程。读本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父母与孩子间真挚的情感。“乌鸦反哺”这一特点对幼儿是一个很好的情感教育题材,通过阅读活动,让幼儿感受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激发爱父母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学习逐页观察画面,能从封面、图文了解图书内容,较完整地讲述图书内容。

  2、在阅读中发展观察能力和对故事情节发展的预期能力。

  3、感受乌鸦的成长过程,体验乌鸦妈妈为孩子付出的艰辛与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乌鸦的窝》

  “乌鸦反哺”的相关录像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书封面,引出故事。

  1、书的封面上有什么?在什么地方?

  2、猜猜这是谁的窝?

  二、师幼共同阅读大书:

  逐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小乌鸦的变化,理解故事内容。

  图一:图上有什么?

  图二:这是谁?它在干什么?乌鸦妈妈是怎么孵蛋的?

  图三: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乌鸦妈妈的蛋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宝宝是什么样子的?(丰富词汇:光秃秃)

  图四图五:小乌鸦越长越大,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图六:乌鸦宝宝长大了,一个个从窝里飞了出去,它们会去干什么?

  小乌鸦长大了,它们的爸爸妈妈怎么样了?小乌鸦会怎么做?

  图七:最后乌鸦的`窝里还剩下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三、借助课件,完整阅读大书。

  引导幼儿完整阅读,帮助幼儿运用“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大”等短句将图书内容连贯完整地讲述出来。

  四、续编故事,经验迁移。

  1、为什么乌鸦的窝里只剩下一根和一片枯树叶了?小乌鸦去哪了?

  2、小乌鸦还会再来吗?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大胆预期结局。

  3、欣赏“乌鸦反哺”的录像,让幼儿完整感受乌鸦妈妈与小乌鸦间的爱。

  五、延伸活动。

  小乌鸦这么爱它的妈妈,你们会怎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你们长大了会怎么做?为爸妈做些什么?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11-09

幼儿园小班早期阅读教案02-26

幼儿早期阅读教案11-04

幼儿教案早期阅读03-20

幼儿园托班早期阅读教案05-20

幼儿早期阅读教案15篇11-04

幼儿园教师早期阅读教体会学培训心得03-04

幼儿园阅读教案09-30

沙子的下面是什么幼儿园大班阅读活动教案02-25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一些关于图书的简单知识,产生对阅读图书和文字的兴趣。

  2.引导幼儿按页码翻阅图书,理解图书中的主要人物及形象,尝试用语言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3.启发幼儿主动地认知汉字"上面、下面、里面和外面",理解这两对相对关系的概念。

  (这是一次前图书阅读活动。目标贯彻了三个方面的精神,(1)介绍图书的发展变化过程;(2)强调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表述能力;(3)在阅读图书的过程中,教幼儿认读两对方位词,正确理解相对关系的概念。目标中渗透了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容,较具体,难易适中,较适合大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画面"皮皮鼠吃跳跳糖"。

  2.背景音乐磁带、录音机。

  3.汉字卡片:上面、下面、里面、外面。

  活动过程

  1.向幼儿介绍有关图书的简单常识。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图书,你们想看吗?你们知道古代的书是怎样的吗?现在老师来告诉你们,在最早的时候,人们把字刻在乌龟壳上,人们称它为"甲骨文",接着人们把字刻在竹片上,人们称它为"简牍",后来人们把字写在丝绸上,人们称它为"帛",最后人们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把字写在纸上就成了现在的书。

  教师出示图书,告诉幼儿书的名称,并带领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认读故事封面上的汉字:皮-皮-鼠-吃-跳-跳-糖。

  (向幼儿介绍关于图书的简单知识,让大班幼儿了解图书从甲骨文-简牍-帛-现代的书籍的发展演变过程,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2.幼儿自己阅读。

  幼儿人手一本幼儿用书,让幼儿自己阅读故事。阅读前,教师可提出以下要求:

  (1)阅读时没有声音。

  (2)阅读时一页一页地翻看,学习按顺序自己阅读。

  (3)看书时要像小学生一样身体坐正,眼睛注视图书使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给幼儿提供自己阅读的机会,很有必要。它可以让幼儿自主地去认读画面内容,在活动中获得有关的信息。阅读前提出适当的阅读要求,这一环节很重要,这样可以保证幼儿在一个安静地环境中阅读图书,还可以逐渐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带领幼儿一起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阅读活动。

  指导幼儿逐页观察画面,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建议提下列问题: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皮皮鼠喜欢吃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幼儿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感知故事中重点的语言。

  (在幼儿自己阅读的基础上,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一页页地翻阅图书,了解故事发展的进程,正确理解画面的内容。)

  4.围绕阅读重点开展前识字的讨论活动。

  1)组织幼儿讨论"四只皮皮鼠为什么会跌伤"、"他们都在哪里摔断了手臂,跌踊了头"。带领幼儿学说故事中的语言,并重点指导幼儿观察画面中最大的汉字:上面、下面、里面、外面。

  接着教师出示汉字:上面、下面、里面、外面,并配上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初步理解相对关系的`概念,再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周围的环境中,什么东西在上面(下面、里面、外面)。

  (2)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幼儿思考并讨论:如果你是皮皮鼠,你会怎样?引导幼儿说出听爸爸、妈妈的话,做好孩子,不让爸爸妈妈操心等等,从而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组织幼儿围绕重点进行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和中心内容,使幼儿明白: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有时是很危险的。一定要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此外结合故事内容,认读"上面、下面、里面、外面"两对方位词,幼儿易理解,为幼儿今后进行正式的书面文字阅读奠定基础,此种阅读图文的形式,较适合大班幼儿的认知和发展水平。)

  5.教师对阅读活动的重点加以总结

  并带领幼儿边看图书边完整地讲述"皮皮鼠吃跳跳糖"的故事。最后,教师请幼儿把书翻到最后一页,请幼儿看图说一说:哪些东西在上面?哪些东西在下面?哪里东西在里面?哪些东西在外面?巩固对四对方位词的认识和理解。

  (在前面几个层次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对阅读内容进行总结,带领幼儿完整地阅读图书,讲述"皮皮鼠吃跳跳糖"的故事一遍,并运用方位词讲述图中的物品所在的位置,从而帮助幼儿巩固本次阅读活动的内容。)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2

  活动目标:

  1、师生共读,感受语言文字和图画的魅力,让每一个学生喜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2、培养学生读书、读图的能力,学会用朗读、猜想、角色体验等多种形式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阅读欣赏图书、讨论、表演等方式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老鼠在漫长一夜中的不安心情以及大老鼠对小老鼠的手足之情。

  4、懂得自己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向年长一点的人求助,同时,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也要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设计意图: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是《东方娃娃》推出的英国优秀绘本故事,天真浓情的对白,丝丝入扣的心理刻画,将快乐和温情同时点亮在孩子的心田。作者戴安娜.亨德利将小朋友们常见的表现和背后的心理活动升华成一篇亲切可爱的睡前故事。绘者简.查普曼以明快的画风描绘出许多使人入迷的细节,如老鼠们用邮票挂在墙上的画、用火柴盒做衣柜、人的手表做成挂钟……会敏锐读图的小朋友们还会乐于发现更多有趣的细节,百看不厌!

  本课旨在引领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绘本故事的同时,学会用朗读,表演、猜想等多种形式感悟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脉脉温情,并且用这样的方法尝试自主阅读。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重在引领学生们一边读文字,一边看图,用朗读、表演和猜想来丰富故事的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阅读中认识那只既胆小又天真可爱的小老鼠,并且与书共鸣,回忆自己的儿时趣事,成长中的烦恼。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周老师和你们讲了很多优秀的绘本,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本呢?(学生交流)

  2、今天周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本新书,那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出示《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理解“漫长一夜”,再来一起读读故事的名字。

  ◎仔细看看封面,你能说说这只可爱的小老鼠吗?(指名说)

  3、在这只可爱的小老鼠身上可能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谁来猜一猜?

  4、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呀,好让我们轻轻翻开书,故事开始了……

  二、讲述故事

  (一)风声

  1、描述小老鼠的家。(配乐)开始讲述故事:夜已经很深了,大老鼠早就躺在他的大床上睡着了。可是,小老鼠却躺在小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大老鼠,大老鼠!”小老鼠喊着,“有什么东西正呼啦呼啦地绕着房子跑呢?

  到底是什么声音呢?小朋友们听。

  2、师读故事:(播放风声)那是什么声音?你们感觉那风声听起来像什么呀?

  3、听着这么可怕的风声,小老鼠的心里怎么样呢?

  4、指名读指导:“那……我能不能到你的床上去睡啊?”

  (二)树枝敲打窗户声

  1、师读:小老鼠躺在床上,忽然,在呼啦呼啦的声音里,他还听到——

  2、指名读:啪!啪!啪!啪!

  3、看图说说小老鼠的动作。

  4、学生齐读:“大老鼠,大老鼠!好象有人在啪啪啪地走路,说不定屋顶上有小偷呢!”

  5、小老鼠听着声音,又请求道:“那……我能不能到你的床上去睡啊?”

  6、大老鼠打了个哈欠,回答说:“不行,你睡觉不老实。”

  (三)猫头鹰的叫声

   1、大老鼠没有同意,小老鼠只好回到自己的床上,他有没有睡着呢?

  2、请你们自己读读接下来的故事,可以大声地读出来,一边读,一边看看图,想想小老鼠睡着了吗?为什么?

  3、学生读10—13页;

  4、小老鼠睡着了吗?为什么?

  5、不过大老鼠仍然没有同意和小老鼠一起睡。

  (四)水龙头滴水声

  1、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现在小老鼠该睡着了吧?我们接着往下读。

  2、这次小老鼠有没有睡着呢?是什么原因呀?

  3、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他是怎么做的?

  4、他一边撑伞,一边又叫了起来:(指名读)

  “大老鼠,大老鼠!不好了,屋里下雨了!”

  5、屋里会下雨吗?那是什么让小老鼠觉得屋子里在下雨呢?你们猜那是什么呢?

  6、是啊,那是水龙头滴水的声音,小老鼠对大老鼠说——(学生齐读)

  (五)大老鼠胡噜声

  1、小老鼠躺在床上,他迷迷糊糊地快要睡着了,就在这个时候……

  2、齐读:“大老鼠,大老鼠,你在打呼噜!”

  3、困得要命的大老鼠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指名想一想)

  4、听不到任何声音的小老鼠这下真的应该睡着了吧?

  5、害怕的小老鼠哭了起来:(指名)“大老鼠,大老鼠!我好寂寞呀!”

  6、小老鼠一次又一次的都没有睡着,这次怎么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呢?

  7、小老鼠睡着了,困得要命的大老鼠呢?

  8、他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播放闹钟的声音。

  9、大老鼠那张小小的床上,他们沉沉地睡着了,他们正做着香甜的美梦呢!

  10、小老鼠可能在梦里会梦到什么呢?

  三、总结回顾

  1、在这个故事里你认识了一只怎样的`小老鼠呀?

  2、读着故事,老师想起了我小时侯的故事。你想到你小时侯的事情了吗?和大家来说说看。

  3、今天我们一边看图画一边读书,有时候还猜一猜、说一说、演一演。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老鼠,他的漫长一夜让我们想起自己的故事!

  4、感谢戴安娜亨德利,简查普曼给我们带来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他们非常喜欢我们,为我们写了不少的书,小老鼠的故事还没有完,想接着看吗?

  5、出示:《小老鼠忙碌的一天》,小老鼠在经过了漫长的一夜后,又迎来了怎样忙碌的一天呢?

  6小朋友们,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来编这个故事好吗?请同桌俩人一起合作,先讨论讨论,说说:小老鼠忙碌的一天到底在忙什么?他是一只怎样的小老鼠?

  四、布置作业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读了一个故事,你们自己又编了一个故事,回家后把你编的故事写下来,再画画。下次的阅读课上。老师就来讲讲这个故事,看看作者的故事和你们的故事哪个更精彩呢?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3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2. 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 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4. 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放大的图画书散页、图画书10本活动过程实录

  一. 介绍书名,展示封面,引起兴趣。

  1.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书名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2. 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母鸡萝丝,一只狐狸﹚

  3. 你来猜一猜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幼儿大胆猜想发言﹚

  二. 观察图片,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和表述。

  出示图片①

  1. 你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母鸡萝丝,一只狐狸﹚﹙萝丝在散步,狐狸想吃掉它﹚﹙狐狸趴在房子下面,眼睛咕噜噜转﹚

  2. 你猜狐狸会怎样做?﹙幼儿大胆猜想﹚

  出示图片②

  1. 萝丝走过院子的时候,狐狸在干什么?萝丝脚下有什么?﹙狐狸跳起来,扑向萝丝﹚﹙向幼儿解释一下什么是“钉耙”﹚

  出示图片③

  1.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你猜对了么?﹙幼儿发出开心的笑声:狐狸没抓到萝丝却被钉耙打到了头﹚

  2. 说一说狐狸被打到头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回忆一下你撞到头时的情景。﹙幼儿这时有了不同意见,最后大部分幼儿都同意用“铛”﹚

  3. 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示范加入拟声词声情并茂讲述图①②③。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一只狐狸跟在他后面。萝丝走过院子,狐狸扑上来﹙停顿一下﹚“铛”…

  出示图片④

  1. 萝丝又来到哪里?﹙池塘﹚

  2. 狐狸又干了什么?结果怎样?﹙他又扑向萝丝,他掉进了池塘里﹚

  出示图片⑤

  1.你猜对了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狐狸掉进池塘的声音。﹙经过讨论决定使用“扑通”﹚

  2.请一个幼儿试着加入“扑通”来讲述图④⑤﹙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萝丝绕过池塘,狐狸扑上来﹙停顿一下﹚“扑通”…

  出示剩余图片

  1. 引导幼儿用相同的方法理解故事的后半部分。看看母鸡萝丝又经过了哪些地方?又发生了生么事情?结果怎么样?萝丝最后怎么样了?﹙幼儿自由阅读思考﹚

  2. 幼儿分组阅读,交流讨论故事情节,加入适当的表示声音的词语进行讲述﹙“出溜”…,“哗”…,“咣当…嗖"…,"轰隆"…,"嗡嗡"…﹚

  3. 教师请个别幼儿选择喜欢的情节加入拟声词讲述。﹙幼儿纷纷挑选喜欢的情节进行讲述,气氛活跃﹚

  4. 教师加入拟声词,声情并茂的讲述完整的.故事。幼儿边看书边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幼儿发出开心的笑声】

  三. 讨论:

  1. 你觉得这本书里哪个情节最好笑?﹙幼儿纷纷选择感兴趣的情节发表看法﹚

  2.你觉得加入表示声音的词来讲述这个故事好在哪里?﹙教师先不加拟声词讲述一遍故事,停顿一会再加入拟声词讲述一遍。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更有意思,更好笑﹚

  四. 总结延伸:

  我发现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今天这本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回家以后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本书的乐趣。如果你还想阅读更多有意思的图画书,我给你们推荐两本,它们是:《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和《我不知道我是谁》。希望小朋友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发现书中的秘密和乐趣,回来讲给我们大家听。

  活动内容选自经典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故事原文只有44个字,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观察画面从而理解故事内容。因此,在活动目标的制定,方法的运用等都遵循这一原则,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表现。从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对目标能较好的达成,能够大胆想象和猜测并运用自己的经验加入适当的拟声词讲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幼儿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图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阮老师在充分了解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的水平上,很好的解读了图画书,抓住了图画书本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她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感兴趣的去观察图片内容,并通过加入拟声词帮助幼儿理解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给予每位幼儿大胆猜想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为幼儿的阅读活动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点燃了幼儿对图画书的热情。

  活动前评析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畅销中外的经典图画书,书中寥寥无几的文字讲述了一只名叫萝丝的母鸡出门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丰富生动的画面却描绘了一只倒霉的狐狸追逐萝丝却屡遭失败的情节。书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了幽默、诙谐的对比,有了喜剧的色彩。考虑到幼儿的识字能力有限,但是,如果老师过多的去讲述就剥夺了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的权利。

  如何在保留图画书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带领幼儿去阅读呢?于是我设计让幼儿和我一起在狐狸每次失败遭殃的时候加入拟声词,这样通过刺激幼儿的听觉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真正读懂这本书并感受图画书的风趣、幽默。

  作者简介:佩特·哈群斯,她的作品色彩明媚,故事幽默、简单流畅,总是贴近孩子们的角度认真面对他们的问题,深受全世界儿童的喜爱。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4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感知雪孩子可爱、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知道“伸出双手,帮助朋友,自己就会像雪孩子一样,住在别人心里”。

  2、尝试讨论,在特定事件中(地震)感受帮助的力量。

  3、寻找自己身边的“雪孩子”,激发同伴间的互助行为。

  活动准备:

  课件、勾线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暖身:师幼相互熟悉,介绍自己和最好的朋友。

  二、引出:初步感知雪孩子的快乐与热心。

  章老师最好的朋友是兔宝宝,兔宝宝还有一位特殊的朋友,他会是谁呢?

  欣赏动画片中雪孩子自娱自乐的片段(片段1),在优美的主题歌中感知雪孩子善良可爱、乐于助人这一形象。

  刚才你看到雪孩子在干什么?(把自己心爱的帽子送给了快要冻死的小鸟当窝……)

  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他在干嘛呢?(雪孩子一个人在雪地上玩,滑雪、跳舞好不开心!……)

  你喜欢动画片里的雪孩子吗?为什么?(她会帮助人,天很冷却把自己的帽子送给了小鸟当家,用帽子来给小鸟当窝,我觉得她很聪明……)

  小结:是啊,雪孩子是一个可爱善良、聪明、很喜欢去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三、重点:理解作品,体会情感,懂得道理。

  1、欣赏雪孩子奋不顾身救助小白兔片段。

  引导:雪孩子一路玩一路唱一路跳,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观看片段2)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雪孩子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办法救火呢?这两个办法管用吗?这时候小兔子怎么了?雪孩子怎么了?(雪孩子快支持不住了,快要没命了)你觉得雪孩子会怎么做呢?他会丢下雪孩子不管吗?他能救出小白兔吗?

  2、欣赏雪孩子从融化到再现片段。

  引导:雪孩子救出小兔子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观看片段3)

  提问:雪孩子救出小兔子了吗?兔宝宝终于得救了,可是雪孩子呢?(雪孩子怎么了?融化后变成了什么?)

  3、情感升华:雪孩子真的就这样消失了吗?他还会不会再出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再出现?)

  小结:“所以雪孩子不会消失,它就住在兔宝宝心里,兔宝宝不会忘记帮助过他的雪孩子”

  你们会忘记雪孩子吗(你们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

  你愿意向雪孩子学习吗?当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小结:“伸出双手,帮助朋友,自己就会像雪孩子一样,住在别人心里”。

  四、经验迁移:

  1、引导幼儿讨论图片中的事件,感受帮助的力量。

  引导:这是雪孩子的故事,今天章老师还想介绍几个人给大家认识。

  ①孩子们,这位叔叔你们认识吗?

  他叫雷锋,大家都喜欢叫他雷锋叔叔,虽然他已经死了,可是大家都还记得他,为什么?因为在他活着的时候最喜欢做好事,帮助了很多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大家都喜欢他,记得他,雷锋叔叔就像雪孩子一样,永远住在我们的心里。

  ②孩子们,你们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吗?

  (地震发生了,房子全都倒了,很多人都被压在了水泥石头下面,非常需要帮助)

  这时候谁赶到了?(解放军叔叔,他们不怕辛苦,赶到最危险的地方,伸出双手去帮助老百姓,他们就住在灾区老百姓的心里)

  看,这位警察阿姨在干什么?

  这个宝宝不是她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给别人的孩子喂奶呢?

  (地震发生了,路都堵住了,吃的'东西根本运不进去,更不要说奶粉了,小宝宝都饿得哇哇大哭,这位警察阿姨刚生过孩子,就把自己的奶喂给了别人家的孩子)

  看姚明哥哥旁边有个小哥哥,你们认识他吗?他的头上有个大大的疤,你们知道这个疤是怎么来的吗?

  (这位小哥哥叫林浩,当时他自己也受伤了,可是他不怕危险,还去背受伤的同学,救出了好几个小朋友,林浩哥哥,伸出双手,帮助朋友,他就像雪孩子一样住在我们心里)

  还有很多的医生,救了很多很多受伤的人,可是受伤的人太多,医生不够,你看这位大哥哥就怎么样?(他在干什么?还有位哥哥躺在哪里?为什么会在这儿?他怎么了?如果当时你在这里,你会做些什么呢?)

  你看,这些孩子在干什么?(当时我们都捐款了,还寄去了自己的作品,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帮助过灾区的人,汶川的老百姓不会忘记,他们专门在路牌上写了这句话,是什么?

  2、寻找自己身边的“雪孩子”,画雪孩子,激发同伴间的互助行为

  引导:你叫什么名字?

  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别人干什么?

  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

  奖励:送雪孩子(老师画)

  还有谁帮助过别人?(请个别孩子到集体面前,你帮助过别人吗?自己说了不算,听听大家是怎么说的?XX帮助过你吗?)

  奖励:送雪孩子(幼儿画)

  寻找:你得到过谁的帮助,就送他一个雪孩子(幼儿在音乐声中相互交流)

  3、自然结束:

  看看,谁得到雪孩子了,有人有很多,你最会帮助别人了,哦,有的人很少,孩子注意了,平时要多去帮助别人罗。……今天也要谢谢每一个小朋友,帮章老师的忙,谢谢,你们都跟雪孩子一样!会住在别人心里!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5

  目标:

  1.在体会浓浓的友情的同时学会给予,了解给予比索取还快乐!

  2.幼儿能大胆的设计生日礼物,有创造性.

  准备

  画纸、油画棒、绘本《月亮,生日快乐》、音乐伴奏《生日快乐》、在一面墙上布置夜空,有一个圆圆的月亮

  过程

  1.出示绘本《月亮,生日快乐》。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这本书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月亮一个人在天上好孤单,不能像小朋友一样和大家一起庆祝生日,今天我们一起为他庆祝好不好?

  2.制作生日礼物。

  ——那月亮要过生日了,我们要送生日礼物啊!小熊送了什么?(帽子)

  ——那我们一起来问问月亮“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用你的心去听一听月亮说的是什么?你想它是什么,就用你的小手制作什么!做好了就送给月亮。

  3.幼儿操作,教师适时指导,背景音乐《生日快乐》伴奏。

  4.展出幼儿作品。(事先在一面墙上布置夜空,有一个圆圆的'月亮)

  5.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你设计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6

目标:

  i.学习观察画面上人物表情变化以及其他细节。

  ii.迁移已有经验并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iii.积极参与制作叶子小屋的手印活动。

  准备:

  1、有关角色形象的图片一套。

  2、红黄绿色颜料各一盘,画有小房子屋顶的铅画纸一张,大伞一把。

  3、图画书人手一本。

  过程:

  1、设问引题。

  ——如果你下雨时正好没带伞,你会怎么办呢?

  2、阅读图书。

  ——读到“你看,叶子做成的屋顶很棒吧”,可以让幼儿把书合上。让他们预期想象下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幼儿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3、关注阅读重点。

  ——小馨在叶子小屋里遇到了谁?小馨和哪些小动物在一起避雨?她是怎样想的呢?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馨面部表情的变化,以及画面上出现的各种小动物,帮助幼儿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为帮助幼儿理解主人公情绪变化,可以和幼儿讨论下列问题:

  ——你喜欢小馨吗?刚开始的`时候,小馨对螳螂的态度怎样?其他小昆虫进来时,小馨是怎么说的?小馨和同伴避雨时,她高兴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4、制作“叶子小屋”

  ——启发幼儿在白纸上用手印画的方式,制作一间彩色的叶子小屋。然后一边操作图片一边领着幼儿讲故事《叶子小屋》。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7

  一、活动背景

  平时有很多小朋友在班级过生日,其实这正是一个对孩子进行友情教育的很好的机会,经过观察分析小朋友之所以喜欢在幼儿园过生日,是因为在幼儿园会得到更多好朋友的祝福,全班乃至全园的小朋友一起庆祝,一起分享,这也是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所缺少的。那么《月亮,生日快乐》也正是讲述了一只小熊与月亮一起过生日,互送礼物,互送祝福的感人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们会得到什么呢?会收获快乐与感动吗?他们又会以一个什么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呢?这正是我此次活动设计的主要目的。

  【附】故事《月亮,生日快乐》

  小熊想送一个生日礼物给月亮,他爬到树上喊:“你好,月亮!”可月亮没有回答。他想,月亮离得太远了。

  小熊爬到高山上,这下离月亮近了。他喊:“你的生日是哪一天?”“你的生日是哪一天?”月亮回答说。小熊不知道这是山的回声,他说“我的生日是明天。”月亮说:“我的生日是明天。”小熊问月亮:“你想要什么生日礼物?”“我想要一顶帽子。”小熊说。“我想要一顶帽子。”月亮说。

  小熊买来了一顶漂亮的帽子,挂到了树上。月亮慢慢爬到树枝头,戴上了那顶帽子。

  小熊睡觉时,帽子掉到了地上……

  二、活动设计

  活动:月亮,生日快乐(大班综合)

  目标:

  1、感受故事中的'爱与友情,尝试用恰当的语言和行动进行表达。

  2、体验与别人分享的快乐。

  准备:

  PPT《月亮,生日快乐》、绘本《月亮,生日快乐》、部分幼儿过生日的照片。

  过程:

  1.出示部分幼儿过生日的照片。请幼儿说说记得吗?

  2.说说参加幼儿生日的快乐经历。我们送过朋友什么样的生日礼物?

  3.今天小熊要送给他的好朋友一件生日礼物,那么会是送给谁呢?请看故事的封面。(出示PPT)

  4.请幼儿说说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小熊说了什么?猜想故事内容。

  ——介绍故事名字,小熊应该在说:月亮,生日快乐!

  5.集体阅读故事第一部分。

  ——小熊的朋友是谁?那他又对他的朋友说了什么呢?

  ——月亮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他要送月亮什么样的礼物呢?

  6.自主阅读第二部分。并进行猜想。

  ——他的礼物送成功了吗?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

  ——你喜欢那一页?又有那一页是你看不懂的呢?(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小熊把礼物弄丢了,月亮是怎么说的呢?(没关系,我一样喜欢你)

  7. 总结:好朋友不但要学会分享,还要相互谅解,互相体谅。你们认为好朋友还应该怎样呢?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8

  设计意图:

  故事《小猪变形记》以小猪一心想着变别人而引出,它一会儿变,一会儿变斑马……,变到最后让它意识到只有做自己,并做好自己才是最幸福的。如今,我们的幼儿也会出现看到别人有的东西就想要,总觉得别人的东西比自己好。通过《小猪变形记》这一幽默、滑稽又蕴涵深刻道理的故事,让幼儿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

  教学目标:

  1、阅读图书,学习初步阅读图书的方法,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

  2、了解小猪通过改变自己的形态寻找快乐幸福的过程,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能力。

  3、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幸福,引导幼儿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获得快乐幸福。

  教学准备:

  1、课件

  2、小图片及子卡:小猪、长颈鹿、斑马、大象、袋鼠、大鸟、小猪。

  表情及子卡:可爱、苦恼、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小猪?你觉得小猪怎么样?(可爱)

  2、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读一本与小猪有关的图书。

  二、导读故事,体验想象。

  第一部分:变长颈鹿(听故事)

  1、师讲:“这一天,小猪觉得很无聊——但是没走多远……”,边讲边出示课件。

  发生什么事啦?(幼儿回答后出示摔跤图片)

  老师继续讲:“……更刺激的探险!”

  2、分享体验:小猪做了什么好玩儿的事?(出示小图片及子卡:长颈鹿)

  要是你看到这只踩着高跷摇摇晃晃的小猪,你会对他说什么?

  看来长颈鹿的生活真不适合小猪,他要去寻找更刺激的探险。

  第二部分:变斑马

  1、师讲:故事:“还没走出——你马上就……”。(强调“不是”“是”)

  看!发生什么啦?

  老师续讲:还没等身上的水全干,小猪又想到一个好主意。

  第三部分:变大象

  1、小猪有了什么好主意?

  2、猜猜看,他怎么学大象的?

  3、谁会接着讲?

  4、师:“小猪正想争辩,突然……”

  猜猜这回又会发生什么事?

  老师续讲。

  第四部分:变袋鼠

  1、幼儿看图,你们猜鹦鹉会怎么回答?(强调句式)

  2、幼儿续读

  第五部分:

  1、小猪究竟又想到了什么绝妙的好主意?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吗?

  2、看看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幼儿讲。

  3、你猜,小猪变了鹦鹉后,还会变什么?

  第六部分:可是,这时的小猪已经灰心丧气。

  1、师续讲故事“真倒霉!——当小猪一点儿乐趣都没有”

  哪些事被小猪搞砸了?(看小图片及子卡一起回顾)

  小猪掉到了泥潭里,如果你在边上,你会对小猪说什么?

  老师续讲故事。

  置疑:刚才还说一点乐趣都没有,现在怎么就那么快乐了?

  (学别人是很累的,做自己最幸福)

  2、总结:原来,做自己是最快乐的!

  三、齐读内容,获得提升。

  1、师幼完整共读。

  2、这只可爱的小猪一开始总觉得自己很无聊,不开心,想找点有趣的事,一会儿扮成长颈鹿,一会儿刷成斑马,一会儿又装扮成大象、袋鼠、鹦鹉,最后小猪找到了快乐了吗?他在哪里找到的?

  3、最后,他还是想做小猪,为什么?

  4、小结:最后他还是想做小猪,因为小猪懂得了做好自己,最幸福。

  (出示:“原来当小猪是最开心的事情呀!”)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比较角色的动态、表情及情景细节,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

  2.丰富词及词组:鼓,凹,吃惊,又矮又小,又高又大。

  二、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2.幼儿有照哈哈镜的经验。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能仔细观察、比较角色的动态、表情及情景细节,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

  2.活动难点: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运用生活经验理解画面信息并大胆表达。

  四、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1)引题你们认为狮子和猫,谁大谁小,如果比赛的话,谁会赢,为什么?

  你们都说狮子大、猫小,可是有件事情真好笑,有什么好笑的事情呢?

  (2)观察图一,了解事件的起因狮子和猫碰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自由发表看法)猜一猜,狮子要吃掉小猫的理由是什么?

  小猫会甘心让狮子给吃了吗,它会想什么法子对付狮子?

  (3)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从"有一天"到"走到小猫家门口")狮子到小猫家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自己看图书。

  2.自主阅读,探索画面基本信息

  (1)幼儿边看图书,边轻声讲述(2)阅读后幼儿交流各自对画面的理解。

  3.观察重点画面

  (1)观察第3幅图提问:

  哪一幅图是说狮子在照镜子?仔细看一下狮子照镜子时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很吃惊?它可能会说什么?

  这时候,小猫的表情和姿势怎么样?它会怎么对狮子说?(理解词语:又矮又小)教师以故事里狮子照镜子的这段话进行小结。

  (2)观察第5幅图提问:

  哪一幅是说小猫照镜子?

  狮子看到镜子里的小猫表情怎么样?会怎么想?(理解词语:又高又大)教师以故事里小猫照镜子的这段话进行小结。

  4.观察难点画面讨论:

  (1)其实是狮子大,小猫小,怎么镜子里照出来的却是狮子又矮又小,小猫又高又大呢?(引导幼儿观察第3、第5幅图镜面的不同;观察第2幅画面时,教师朗读相应的文字)

  (2)狮子怎么会不知道小猫在按钮翻镜面呢?(引导幼儿观察图中小猫的动作细节及狮子的朝向,理解词语:鼓、凹)

  (3)狮子是森林之王,怎么会从小猫家逃出去?(引导幼儿理解人物的心理特点)5.师幼共阅,以书面语言概括画面基本意思。

  五、评价要素

  1.是否仔细观察画面并进行想象。

  2.是否喜欢阅读。

  六、活动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欣赏录音故事。

  2.照各种凹、凸哈哈镜,运用掌握的词描绘变形,并巩固有关哈哈镜变形原因的知识。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寻找画面中隐藏的皮皮,感知隐藏在同种颜色背景中的变色龙,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学习用绘画的形式仿编故事内容制作的新书,正确表达变色龙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一致的特性。

  3、乐意参与寻找皮皮的活动,积极讲述故事中的对话,体验发现隐藏的皮皮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幼儿人手一张白纸、一盒彩色笔。

  变色龙皮皮图片教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变色龙,引起幼儿兴趣。

  二、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寻找画面中隐藏的皮皮。

  三、师生共同阅读画面,感知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参与讲述画面中重复出现的语言。

  四、幼儿讨论,了解变色龙变色的特性。

  五、根据故事的结构,尝试用书面绘画的方式仿编图画故事,重点把握皮皮和周围环境的色彩。

  七、提供操作材料,启发幼儿每人设计一个故事画面,提醒幼儿皮皮身上的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的颜色一样,教师巡回观察,并进行适当的指点。

  八、展示幼儿创作的画面,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并制订成图画书。

  在活动实施中发现幼儿看书是过目就翻,不看图片上的'内容只是形式地翻一下,表示已经看过了。我想可能是因为大班的幼儿做事还是没什么目的性,所以看书也没重点。还有就是幼儿对图片的观察分析能力不够,对图片要表达的意思不能理解。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1

  内容与要求:

  1、幼儿在想想、议议、看看、听听中,乐意了解故事内容,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迁移。

  2.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小图书人手一份、大背景图(桃树、小河、小路)、小白兔、老山羊、小猫、松鼠、小鸡、金龟子、小蚂蚁图片各一张、文字、故事录音。大图书。

  活动流程:

  设疑提问引起兴趣自由阅读幼儿提问、讨论听赏故事内化迁移

  重难点:

  知道桃花给小动物们带来的不同用处,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大胆发表自己的 想法。并根据图片内容尝试提问。

  一:引起兴趣:

  孩子们,你们制作的桃花树可真漂亮,有只小白兔想在你们的桃花树下安个家,大家欢迎!(拍手)

  一天,小白兔在小河边捡到了许多粉红色的桃花,你们猜猜它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小白兔到底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桃树下的小白兔(出示故事文字)集体点读。

  二:自由阅读:

  今天我们看书的时候看清楚了,(出示字卡25-36), 从第25页看到第36页。

  一边看,一边想,小白兔捡到桃花后想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教师巡回个别指导:看书的'时候,有问题了,不能解决的,就用书签夹着,全部看完了,翻到书签的地方问问大家。

  教师提问:1。小白兔捡到桃花后,首先想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2.它把桃花寄给了谁? 用了什么方法?

  3.老山羊收到好朋友的桃花,心里会怎么想?桃花给老山羊带来了什么用处?

  4.小猫、小松鼠、小鸡、金龟子和蚂蚁它们收到好朋友寄来的桃花,它们是怎么想的?桃花给它们带来了什么用处?(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大背景图上出

  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三:幼儿提问、讨论。

  教师出示大图书,现在我这里有本大图书,有问提的,看不懂的,第几页告诉我,请你把问提讲的清楚一点。

  讨论重点:

  1.要是老山羊把桃花当船,蚂蚁把桃花当书签,合不合适?为什么?

  2.你们喜欢这只小白兔吗?说说你的理由。

  四:听赏故事:

  边听故事,边翻图书。

  五:内化迁移:

  现在我给孩子们每人一朵桃花,想想你会用来干什么呢?和好朋友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想法画下来。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2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畅销中外的经典图画书,书中寥寥无几的文字讲述了一只名叫萝丝的母鸡出门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丰富生动的画面却描绘了一只倒霉的狐狸追逐萝丝却屡遭失败的情节。书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了幽默、诙谐的对比,有了喜剧的色彩。考虑到幼儿的识字能力有限,但是,如果老师过多的去讲述就剥夺了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的权利。

  如何在保留图画书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带领幼儿去阅读呢?于是我设计让幼儿和我一起在狐狸每次失败遭殃的时候加入拟声词,这样通过刺激幼儿的听觉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真正读懂这本书并感受图画书的风趣、幽默。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2.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放大的图画书散页、图画书10本活动过程实录

  一.介绍书名,展示封面,引起兴趣。

  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书名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2.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母鸡萝丝,一只狐狸?

  3.你来猜一猜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幼儿大胆猜想发言

  二.观察图片,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和表述。

  出示图片①

  1.你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母鸡萝丝,一只狐狸??萝丝在散步,狐狸想吃掉它??狐狸趴在房子下面,眼睛咕噜噜转?

  2.你猜狐狸会怎样做?幼儿大胆猜想?

  出示图片②

  1.萝丝走过院子的时候,狐狸在干什么?萝丝脚下有什么?狐狸跳起来,扑向萝丝?向幼儿解释一下什么是“钉耙”?

  出示图片③

  1.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你猜对了么?幼儿发出开心的笑声:狐狸没抓到萝丝却被钉耙打到了头?

  2.说一说狐狸被打到头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回忆一下你撞到头时的情景。?幼儿这时有了不同意见,最后大部分幼儿都同意用“铛”?

  3.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示范加入拟声词声情并茂讲述图①②③。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一只狐狸跟在他后面。萝丝走过院子,狐狸扑上来?停顿一下?“铛”…

  出示图片④

  1.萝丝又来到哪里?池塘?

  2.狐狸又干了什么?结果怎样?他又扑向萝丝,他掉进了池塘里?

  出示图片⑤

  1.你猜对了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狐狸掉进池塘的声音。?经过讨论决定使用“扑通”?

  2.请一个幼儿试着加入“扑通”来讲述图④⑤?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萝丝绕过池塘,狐狸扑上来?停顿一下?“扑通”…

  出示剩余图片

  1.引导幼儿用相同的方法理解故事的后半部分。看看母鸡萝丝又经过了哪些地方?又发生了生么事情?结果怎么样?萝丝最后怎么样了?

  2.幼儿分组阅读,交流讨论故事情节,加入适当的表示声音的词语进行讲述?“出溜”…,“哗”…,“咣当…嗖"…,"轰隆"…,"嗡嗡"…?

  3.教师请个别幼儿选择喜欢的情节加入拟声词讲述。?幼儿纷纷挑选喜欢的情节进行讲述,气氛活跃?

  4.教师加入拟声词,声情并茂的讲述完整的故事。幼儿边看书边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幼儿发出开心的笑声】

  三.讨论:

  1.你觉得这本书里哪个情节最好笑??纷纷选择感兴趣的情节发表看法?

  2.你觉得加入表示声音的词来讲述这个故事好在哪里??教师先不加拟声词讲述一遍故事,停顿一会再加入拟声词讲述一遍。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延伸:

  我发现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今天这本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回家以后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本书的乐趣。如果你还想阅读更多有意思的图画书,我给你们推荐两本,它们是:《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和《我不知道我是谁》。希望小朋友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发现书中的`秘密和乐趣,回来讲给我们大家听。

  活动内容选自经典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故事原文只有44个字,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观察画面从而理解故事内容。因此,在活动目标的制定,方法的运用等都遵循这一原则,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表现。从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对目标能较好的达成,能够大胆想象和猜测并运用自己的经验加入适当的拟声词讲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幼儿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图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阮老师在充分了解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的水平上,很好的解读了图画书,抓住了图画书本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她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感兴趣的去观察图片内容,并通过加入拟声词帮助幼儿理解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给予每位幼儿大胆猜想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为幼儿的阅读活动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点燃了幼儿对图画书的热情。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3

  教材分析:

  《梨子小提琴》是一则融文学欣赏与音乐欣赏为一体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孩子充分感受被音乐旋律与意境的美所打动并激发真、善、美的情感。设计该活动时,我把优美的意境贯穿始终,以此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设计该活动时,首先由老师带领孩子共同阅读,起到引领作用,然后由孩子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故事的情节发展,同时还鼓励孩子运用表演这一形式来阅读,并理解故事。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讲讲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

  2、会自主阅读图书内容,大胆讲述并积极参与表演。

  3、激发孩子孩子真、善、美的情感。

  活动准备:大图书一本,幼儿用书每人一本,《梦幻曲》音乐

  活动过程:一、出示半个梨子,激发兴趣。

  看,这是什么呀?是怎样的梨子呢?你觉得这半个梨子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幼儿发散性想象)

  这半个梨子到底可以做什么呢,秘密就藏在这本大图书里,想看吗?

  二、师幼共同阅读1—3副图,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第一副图:在什么地方?是谁?看到了什么?这里的字宝宝是怎么讲的呢?(及时表扬、鼓励)

  第二副图:小松鼠把梨子背回家后,是怎么做的?

  第三副图:小松鼠把梨子全部吃完了吗?还是怎么样的?(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小松鼠真的把半个梨子做了一把小提琴,拿树枝和自己的胡子,做成一把琴弓,小松鼠在树旁拉起了小提琴。听音乐来了(电脑中播放《梦幻曲》音乐。

  你觉得这音乐怎么样?(优美、美妙)

  三、幼儿自主阅读4—6副,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讲述。

  小松鼠美妙的琴声真好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香味,传得很远很远,这时候,森林里谁来了,会发生什么事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每人一本小书,请小朋友仔细地看看,轻轻地讲讲,如果有什么不懂得可以和伙伴商量,也可问老师,好吗?

  幼儿自主阅读,师巡回指导。

  (书宝宝要休息了,等幼儿全部安静好了再开始)森林里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回答)那这件事在哪一页呢?请小朋友来找找看。

  它们在干吗?(大狮子在追小白兔,小白兔边哭边跑)它是一只怎样的大狮子?小兔子吃掉了吗?为什么?谁愿意把这副图完整的讲一讲呢?

  那我们来把这一段惊险的事表演一下,现在我就是凶猛的'大狮子,你们做害怕的小白兔。(同时播放音乐,第二遍再交换角色)

  森林里还有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下一副图片)并请个别幼儿表演。

  小松鼠拉呀拉呀,美妙的琴声越传越远,小动物们都赶来听音乐了(师翻到最后一页)还有谁也来听了?

  这半个梨子的故事好听吗?那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呢?

  四、师幼完整阅读图书。

  下面我们再来完整地看这本书,并且大声的讲出来,好吗?

  五、延伸活动:小松鼠拉呀拉呀,突然一粒小黑子掉下来了,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猜测)那我们在区域活动的时候,把它画下来,好吗?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4

  阅读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并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2、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学会尊重、欣赏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3、乐于参加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

  阅读准备:

  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

  阅读过程:

  一、绘本简介:

  出示花格子的局部图案:"这是什么?"

  二、绘本共读:

  封面:原来是一只大象

  图1、图2:想象艾玛与众不同,其他大象会怎样看待和对待他?

  图3:“开心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通过这幅图说说大家是怎么把艾玛当作开心果的吗?。

  图4:大家真的在笑话他吗?艾玛为什么这样认为?艾玛溜走了,他有什么打算?

  图5:此时,艾玛的心情是怎样的?

  (尽管内心是自卑、苦恼的,可是仍然笑着回答大家——早安。把不快乐藏在心灵深处,面对大家的是一副微笑着的和善面孔,艾玛具有的是多么优秀的品质啊!)

  图6:他找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找这棵树?

  这棵树有什么特别?

  想象,他会怎么做?

  学一学它的动作

  图7、图8:这个办法真叫绝!变成跟大伙一样的青灰色了,艾玛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图9、图10:

  此时艾玛回家了,又遇到那些动物?

  我们来看看艾玛离家出走时路过这个地方,现在回家还是这个地方,我们来看看两幅画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两幅画颜色不同?

  (测:去的时候是晚上,现在是白天所以回来的时候颜色亮了。)

  师:不是的`,其实出去的时候经过这个地方也是白天,到底为什么颜色不同?

  师:因为出去时艾玛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不觉得美了。而回家时心情好了所以看到的景色也显得美了。

  你注意到他了吗?怎么认出的?

  图11: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头呢?

  所有动物都没有认出来它,艾玛觉得有点不对头了……为什么觉得总是不对头?

  (前艾玛艾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现在别的大象都认不是出艾玛了,感觉森林死气沉沉。生:以前的森林很热闹,很开心。)

  图12:段1:为什么那些象会这样严肃而沉默?

  段2、3、4、5:通过这段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对艾玛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图13、图14、图15:回顾故事内容,艾玛改变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其他大象认为艾玛为什么改变颜色?

  你喜欢这群象吗?为什么?

  (象群对艾玛的“与众不同”表现出的是包容与尊重。这让我们学到了做人的一种美德。)

  图16:大象们的包容与尊重,他们的幽默行为会对艾玛产生怎样的影响,此时,你就是艾玛,你的心里会想什么呢?

  总结:每个生命体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这些特点不分好坏,只要大家和睦相处,就能成为好朋友.

  你喜欢这只大象吗?

  作者为什么要把大象画成花格子的?而不是单一的颜色?

  三、谈谈花格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5

  设计意图:

  《乌鸦的窝》讲述了一个温馨的乌鸦窝里发生的故事——几只小乌鸦在这里出生、成长,最后离开曾经的家......这是乌鸦成长的过程,这是爱和希望延续的过程。读本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父母与孩子间真挚的情感。“乌鸦反哺”这一特点对幼儿是一个很好的情感教育题材,通过阅读活动,让幼儿感受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激发爱父母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学习逐页观察画面,能从封面、图文了解图书内容,较完整地讲述图书内容。

  2、在阅读中发展观察能力和对故事情节发展的预期能力。

  3、感受乌鸦的成长过程,体验乌鸦妈妈为孩子付出的艰辛与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乌鸦的窝》

  “乌鸦反哺”的相关录像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书封面,引出故事。

  1、书的封面上有什么?在什么地方?

  2、猜猜这是谁的窝?

  二、师幼共同阅读大书:

  逐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小乌鸦的变化,理解故事内容。

  图一:图上有什么?

  图二:这是谁?它在干什么?乌鸦妈妈是怎么孵蛋的?

  图三: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乌鸦妈妈的蛋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宝宝是什么样子的?(丰富词汇:光秃秃)

  图四图五:小乌鸦越长越大,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图六:乌鸦宝宝长大了,一个个从窝里飞了出去,它们会去干什么?

  小乌鸦长大了,它们的爸爸妈妈怎么样了?小乌鸦会怎么做?

  图七:最后乌鸦的`窝里还剩下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三、借助课件,完整阅读大书。

  引导幼儿完整阅读,帮助幼儿运用“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大”等短句将图书内容连贯完整地讲述出来。

  四、续编故事,经验迁移。

  1、为什么乌鸦的窝里只剩下一根和一片枯树叶了?小乌鸦去哪了?

  2、小乌鸦还会再来吗?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大胆预期结局。

  3、欣赏“乌鸦反哺”的录像,让幼儿完整感受乌鸦妈妈与小乌鸦间的爱。

  五、延伸活动。

  小乌鸦这么爱它的妈妈,你们会怎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你们长大了会怎么做?为爸妈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