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2-17 14:57:46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知道歌曲名称。借助图饰理解并唱准歌词,在动作的配合下,唱出1-8的递增和 递减,形象感受数量递增递减的关系。

  2、学习用轻快声音演唱歌曲; 幼儿能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

  3、享受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发展幼儿的肢体力量,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平衡性。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小鸭子头饰和图片各8个、小桥和小桥的图片、歌曲、磁带,平衡木,轮胎若干,小椅子围成鸭宝宝的家。

  活动过程:

  一、 学小鸭子走路进场。

  (听《鸭子上桥》的音乐)今天,天气真好,鸭妈妈要带鸭宝宝们出去玩。听音乐入场。刚才你们玩得真开心,请鸭宝宝坐在小椅子上。

  二、幼儿有节奏地轻声念歌词并随数字变化拍手,做手势。

  感受数字的递增和递减郑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小鸭子,现在真的来了一群小鸭子,那我们一起用拍手的方式来欢迎它们好吗?我们听到数字就拍一下小手,跟老师一起拍手。拍的真不错,接下来,换一种比较难的方法看能不能难到你们:扳手指听音乐数一数,听到数字"一"就出一个手指头,听到数字"二"就出两个手指头……

  三、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

  老师想请小朋友做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玩的,大家围成一个圆圈,你的左手贴着他的右手,用你的右手拿东西送给他,老师示范,认真听音乐,听到数字就把手中的鸭子头饰传给下一位小朋友知道头饰全部传完,由八位小朋友拿着头饰,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鸭子,(8只)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上桥)八只鸭子上了桥,小小木桥怎么样?(摇呀摇) 那他们是怎么上桥的?是不是挤来挤去,推来推去的`?(一个挨着一个)对,我觉着我们上桥肯定比他们走得还好,想不想试一试?看哪位小朋友模仿鸭子最像, (幼儿模仿)

  四、听音乐,教师演示教具。

  小鸭子是一个挨着一个上桥的,但是它们上桥的速度是不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提问:开始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后边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1、2、3、4只鸭子走得慢,5、6、7、8只鸭子走得特别快,那大家有没有发现第三只小鸭子和第四只小鸭子上桥之后怎么了?有歌词吗?(没有)有音乐吗?(有)这叫间奏。

  8只鸭子都上了桥,它们把小小木桥弄得怎么样了?你能用动作模仿出来吗?

  小鸭子在桥上摇摇晃晃的,小鸭子怎么办呢?(下来了)咱们看看小鸭子是怎么下桥的?(也是一个挨着一个下来的)8只鸭子下来的一只,还有几只?(七只),七只鸭子下来一只还有几只?……

  五、 游戏。

  (出示平衡木)你们真棒,那你们想不想玩上桥的游戏啊?这是一座小木桥,等会儿,老师要请八只小鸭子上这座小木桥,当唱到第一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一只小鸭子就上桥;当唱到第二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二只小鸭子就跟着上桥。唱到第几只小鸭子,第几只就上桥。音乐唱到下桥你们就下桥,第二遍音乐起你们再上另一个小木桥,每个小木桥都不好走,你们怕不怕?(不怕)好样的,你们真勇敢。谁想来玩?(带上头饰)

  六、师幼一起唱歌曲并模仿鸭子鸭宝宝。

  快回家吧,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边拍手一边用好听的声音把这首歌唱一遍。嗯,大家唱得真好听!再来一遍,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鸭子的动作再唱一遍。

  七、结束。

  小朋友们!跟郑老师玩的好不好?小朋友们再见!

  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奥尔福音乐教学法,受益匪浅从中学到很多,使我安排的音乐活动,体现玩中学,学中玩。同时体现了多元智能共同参与,共同发展,感觉统合。

  小百科:鸭子是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动物,是由野生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主题:我和我周围的人

  分主题:我的家人和朋友

  活动名称:《有只小燕子》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知道歌曲名称:拍子、学习唱歌曲《有只小燕子》。

  2、通过活动,获取有关“去年、今年”时间概念的经验。

  3、通过歌曲,感受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点:

  学习唱歌曲《有只小燕子》

  活动难点:

  能获取有关“去年、今年”时间概念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有只小燕子》,录音 带歌曲《有只小燕子》。

  2、有关燕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组织幼儿坐成四纵队

  2、发声练习:练习曲“小毛驴”

  3、以谈话引入课题

  (1)教师:你们见过小燕子吗?小燕子长得什么样?它和其他鸟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们知道小燕子的家在哪里吗?它的有又是什么样的呢?你知道燕子是怎样哺育小宝宝的吗?

  (2)鼓励幼儿大胆回答。

  (3)教师出示燕子图片结合幼儿的回答进行:

  燕子长的羽毛是黑色的,它的翅膀尾巴都是三角形的,小燕子的家在屋檐下,燕子每天都会捉虫子给它的小宝宝吃,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就是关于燕子的,我们来听听看,好不好听。

  二、活动指导

  1、学习歌曲《有只小燕子》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歌曲《有只小燕子》

  (2)教师:这首歌曲讲了一个怎样的事故?歌曲里的小朋友去年做了些什么?歌曲里的小朋友今年又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呢?

  (3):歌曲里的小朋友在去年救了一只小燕子,到了今年,小燕子张大了而且有自己的宝宝了,他想起小朋友曾救过她,所以又飞来给小朋友唱歌了。我们也要像歌曲里那个小朋友一样助人为乐,多做好事,知道吗?

  2、学习唱歌曲《有只小燕子》

  (1)教师弹琴,示范唱一遍,然后向幼儿问谁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

  (2)教师有节奏地教幼儿念一遍歌词。

  (3)用分句教法教幼儿学习唱两遍。

  (4)用完整教法教幼儿学习唱两遍(注意幼儿要听清楚前奏,然后接唱),边唱边打拍子。

  (5)放录音机,组织幼儿边跟着录音机唱,边自由配上动作。

  (6)分组唱一遍。

  三、活动结束

  1、课后小评、。

  2、教育幼儿要爱护动物。

  3、模仿“小燕子”飞出教室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一、 活动目标

  1、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2、 两人三足一致行走,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3、 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 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二、 活动重难点

  1、 重点:能做到两人三足一致行走。

  2、 难点:能与同伴动作协调,又快又稳地一致行走。

  三:活动准备

  1、 绳子若干条

  2、 障碍物、铃鼓

  四、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

  教师扮演孙悟空,幼儿扮演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幼儿听口令做动作(学猴子摘桃子,小猴走路)充分活动身体,在此基础上将幼儿分成4路纵队,随教师发出的口令“一二,一二”集体走,各队的口令和步伐整齐一致。

  (1) 扮演“孙悟空”与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

  (2) 听口令做动作。

  (3) 队形操练。

  反思:此环节,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把猴子扮演地很形象,但是听着教师的口令行走,这里有点乱。刚开始对于孩子来说有点难。

  2、 练习本领:两人三足走

  师:猴子妈妈有一个好伙伴,他也想一起去摘果子,但是我们的脚被一条神奇的绳子绑住了,应该怎么走呢?

  (1) 幼儿讨论两人三足走的好办法。

  (2) 请能协调一致走的幼儿示范或者说一说。

  (3) 教师按幼儿说出的方法试一试。

  (4) 教师总结出两人三足走的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脚贴地,同时迈出同一支脚,富有节奏地喊号子(左右,左右、一二,一二)

  (5) 幼儿两两组合,合作练习。

  反思:在这个环节当中,孩子们积极参与性强,但是在孩子自由结伴练习的时候,有些孩子就不听老师的口令随便走,于是而且走出了我规定的练习场地,整个环节就显得很散,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我就个别指导。

  3、 比赛:两人三足走绕过障碍物,摘果子。

  师:我们去摘果子的路上要经过一片树林(障碍物)先看看妈妈是怎么经过的,等会一起比比看,哪一组的猴子动作比较快。

  (1) 幼儿两人三足协调一致行走。

  (2) 表扬动作快,合作好的小朋友,鼓励其它小朋友。

  反思:在第二环节当中,我给予孩子自由练习的足够时间,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两人三足走,让孩子进行分组比赛,我们班的孩子好胜心很很强,所以每组的成员都为自己加油,整个环节显得很活跃,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4、 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大家也累了,一起来放松一下吧!

  反思: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两人三足走,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重点是能做到两人三足一致行走,在整个活动中,虽然有些孩子在结伴练习时候,由于身体的不平衡导致摔倒,或者是难以行走,但是他们参加的积极性很高,不认输,一直都是按着老师的口令一致行走,到最后学会了两人三足一致行走的方法。

  在第二环节中,有些孩子不听老师的口令或要求行走,离开了老师的视线,我们很多时候是大声地喊孩子赶紧回来,这样孩子也不一定听,老师也很费劲,所以在孩子自由练习之前,老师要讲清楚要求和游戏规则,这样整个环节不会很拖时间,不会很乱。下次遇到类似的活动,可以这么做。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3-4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2.探索间隔排序的规律。

  3.注意倾听、接纳同伴间多种排序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重点:运用3-4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活动难点:能掌握间隔排序的规律。

  活动准备:

  1.教具:有间隔图案排列的图片或实物,3种果叶交替排列穿成的门帘,梧桐树叶、银杏树叶、枫树叶、柳树叶3种图案人手若干,透明胶、粘好双面胶的底板。

  2.幼儿用书第7页《动物图卡》中“穿项链底板”、第13页《实物卡、数卡、符号卡》、第15页《实物卡》、第27页《分马夹》、第28页《分分合合(一)》。

  活动过程:

  (一)观察欣赏日常生活中有规律的图案纹样。

  1.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有间隔图案的图片及实物。

  教师:这些物品上都有什么?(两个图案的有规律的排序)这些图案是怎样排列的'?他们有什么规律?帮助幼儿总结出相应规律1212、122、112、121等 。

  2.引导幼儿迁移生活中的经验。

  教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有间隔排列规律的物品?请幼儿自由讨论并说说,老师和小朋友共同记录怎么拍的规律。

  (二)观察实物门帘,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

  1.教师出示用3种物体有规律的交替排列穿成门帘。

  教师:门帘是由哪些物品穿成的?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排列的规律(ABC、ABC)

  教师:这3种物体是如何排列的?

  (三)尝试运用3种树叶图案进行间隔排序。

  1.教师:这里有3种图案,看看都是些什么图案?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排列方法。

  3.师幼讨论:你能用这3种图案设计出一条漂亮的项链吗?你想怎么有序地排列3种树叶呢?

  4.请个别幼儿尝试将3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5.引导幼儿发现间隔排序的规律。

  教师:这3种物体是怎样间隔排序的?

  讨论:是否还有其他不同的间隔排序的方法?可以怎样排列?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完成树叶项链。

  教师:请用3种树叶有序的排列成一条漂亮的树叶项链。

  2.完成水果项链。

  教师:请用3-4种水果有序地排列成一条漂亮的水果项链。

  3.完成给苹果连线。

  教师:用线条将左右两边的苹果相连,使每排的苹果数目都为5。

  (五)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活动结果,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同伴的不同策略。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各种图案,让幼儿运用3~4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序。

  这种幼儿园活动,让孩子正确认识每个物体之间的不同,锻炼孩子们的思维逻辑,发挥无穷的想象力,不仅在幼儿园可以开展这种活动,家长有时间在家陪孩子时,也可以进行这个数学活动游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由来:

  故事教学是语言活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但是续编故事对幼儿的完整描述和想象力方面就有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这些能力,我设计了《小猴的出租车》这一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一些比较熟悉的卡通形象,如:小猴、小熊等小动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结合大班幼儿对出租车这一特殊车型的日常生活经验,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神奇的故事,并且这一故事可以在孩子们的想象中,无休止的讲述下去。孩子们的被吸引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会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合理的续编故事情节。

  3、大胆地参与讨论,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勇于创新,发展求异思维。

  4、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别人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丰富幼儿关于出租车的相关知识;丰富不同动物的典型特征。

  2、课件《小猴的出租车》。

  3、背景挂图、动物图片(长颈鹿、小猴的出租车、刺猬、蜗牛、脏小猪、蝴蝶、小鱼)。

  4、幼儿操作用动物图片和背景图每人一套。

  5、汽车方向盘模型一个、大松紧带绳圈一根。

  6、小猴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幼儿做开汽车动作入活动室。

  2.提问幼儿:你见过出租车吗?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样乘坐出租车的?(幼儿自由回答,重点引导幼儿分析出租车的功能。)

  (二)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回答1.以小动物也想有这样的出租车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问:这是谁?它在干什么?(小猴的出租车)(认读汉字)小猴的出租车和我们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自由回答)师:小猴的出租车除了小朋友说得这些外观上的不一样之外,这是一辆经过改造了的,变得很神奇的有很多特殊功能的出租车,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神奇在什么地方?(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结合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故事讲述到小猴遇到小熊和蛋宝宝的地方停住)。

  3.提问:这辆出租车神奇吗?真的好象变魔术一样。

  (1)小猴子开着出租车先遇到了谁?它是怎么说的?(学说:"XX请上我的车吧。")问为什么要用"请"字?(鼓励幼儿在生活当中多运用礼貌用语。)

  (2)小熊上他的车了吗?为什么?小熊是怎样说的?小猴遇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学说对话:"别急,包您满意!")小熊坐上这样的出租车有什么感觉?它是怎样说的?

  (3)引导幼儿学说小猴遇到蛋宝宝时说的`话(重点分析为什么蛋宝宝不敢上车?变出圆垫子后对蛋宝宝有什么帮助?);学说蛋宝宝和小猴的对话。

  (4)小熊和蛋宝宝上了出租车了吗?是谁帮助了他们?

  (三)操作学具,续编故事情节

  1.师:小猴子神奇的出租车受到了大家的喜欢,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小动物都想来乘坐他的出租车,看谁来了?(出示动物图片)

  2.提问幼儿:这些小动物如果来坐出租车会遇到哪些困难?(引导幼儿分析各种动物的不同特征,结合特征分析它们乘坐出租车会遇到的困难。)

  3.师:小动物有这么多的困难,小朋友想不想来当一回小猴司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4.向幼儿介绍小动物图片及背景图片的使用方法。

  要求:选一个动物图片,想一想他会遇到什么困难?你是小猴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请小朋友把它的"出租车"想好怎样改造后在背景图上画下来,然后把它编成一个故事,讲故事时,开头、经过、结尾都要说完整,我们来试试看吧。

  5.幼儿操作图片并续编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6.请个别幼儿上台示范讲述。(出示大背景图,引导幼儿操作并讲述自己的故事。)

  (四)结束部分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猴的出租车吗?为什么?(小猴的出租车可以帮助别人,它是一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有爱心的小猴子)

  2.这么多平时不方便乘车的小动物得到了小猴的帮助,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会对小猴说些什么?(感受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一件快乐、高兴的事情)

  3.鼓励幼儿像小猴学习,多帮助有困难的人。

  4.师:世界上还有很多小动物想来乘坐小猴的出租车,小朋友帮助小猴一起设计神奇的出租车来帮助更多的小动物好不好?下课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伙伴吧。

  5.小猴的出租车也开到我们班了,咱们一起来乘坐小猴的出租车到森林里去玩一玩好吗?(引起幼儿乘坐神奇的出租车的兴趣。)

  6.请一名教师带头饰扮演小猴司机,邀请小朋友乘坐出租车。

  老师同幼儿一起向"小猴"提出困难:我们人多,出租车太小怎么办?

  7.请小朋友乘坐"变形后"的出租车出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蚕一生的主要成长阶段及其外形特征,知道蚕的食物是桑叶。

  2、了解蚕的多种用途,知道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激发幼儿对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蚕宝宝生长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出主题。

  观看图片,提问:

  1、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

  2、你们觉得它们长的像吗?

  3、有没有其他小动物也是这样,小时候一个样,长大后又是一个样?

  二、幼儿欣赏图片、观察回答问题:

  1、你们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2、小时候像什么?长大后又变成了什么?

  3、幼儿再次欣赏图片,教师讲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三、蚕宝宝的食物--桑叶

  教师:你们知道蚕宝宝吃什么吗?是不是每种树叶都吃呢?蚕宝宝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它到底要吃什么呢?(蚕宝宝是吃桑叶长大的)

  四、蚕的作用大

  1、蚕对我们的生活有用处吗?我们养它是做什么的呢?

  2、幼儿欣赏图片--蚕丝织物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3、小朋友们真能干,知道那么多。那蚕除了蚕丝有用,还有其他什么作用吗?(蚕的作用可大了,除了蚕丝可以做成舒适的衣服、被子之外,蚕蛹还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食物呢)

  五、幼儿操作,给蚕宝宝生长过程排序,教师巡回指导。

  六、教师布置任务,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改变各方向的鼹鼠形象特点,学习鼹鼠的简单画法。

  2、学习用语言表现绘画内容,激发幼儿对创作动画片的兴趣。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幼儿已听过或看过《鼹鼠的故事》、自制鼹鼠(身体各部分可分开)。

  教师范画《鼹鼠和鸡的故事》、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鼹鼠。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有些害羞,我们一起数一、二、三请它出来,好吗?(展示鼹鼠的背影)有谁认识它?

  2、教师说小儿歌:葫芦头上三根毛,身体胖胖短短脚,是个钻洞的小能手。

  它的小脚呢?(原来老师忘贴了,贴上)它的身上还差什么?(小手、眼睛、嘴巴)眼睛象灯笼,嘴巴三角形,师分别贴上。还少了什么?(师出示肚子)问:这是什么?肚子是什么颜色?象什么?(师贴上)

  3、谁来说说鼹鼠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他在打招呼?

  变换鼹鼠的动作问:它在干什么?(挠耳朵、想问题------)变换鼹鼠的动作问:它在干什么?(哭、害羞-----)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看它的手势)

  4、教师小结鼹鼠的心情。

  5、现在老师做几个动作你们来猜猜是什么意思?

  6、我们再来看鼹鼠(变化成侧面)问:现在它在干什么?(走路、逃走------)

  7、不同的动作表示不同的意思,我们把许多不同的动作连在一起就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故事,动画片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二、欣赏动画片

  1、老师画了一个关于鼹鼠的动画片,你们想看吗?

  2、展示第一幅图:小鼹鼠在干什么?(路上走)发现了什么?(石头、鸡蛋)展示第二幅图:它想对鸡蛋干什么?(拿回家)你怎么知道的?师模仿走路问:它留下了什么?

  展示第三幅图:发生什么事?(小鸡出来了)你怎么知道?(头、脚)鼹鼠怎么样?(高兴)想干什么?(摸一摸)展示第四幅图:发生什么事了?(小鸡跑走了)还怎么了?(踢了它一脚)你怎么知道的?(头上有包)还也许怎么了?(摔交了)你怎么知道的?(躺在那里)这个动作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睡觉、打滚----- )

  3、老师设计动画片有意思吗?他的名字叫〈鼹鼠和鸡的故事〉你想设计一个鼹鼠的故事吗?你准备设计鼹鼠和谁的故事呢?

  4、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三、幼儿自主设计动画片教师指导,鼓励幼儿设计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画片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相互讲述自己设计的动画片。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初步了解(禽流感)病毒,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准备:显微镜、录像、图片、细菌标本、病毒示意图、健康小卫士粘贴标志(幼儿人数相等)。

  3、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初步了解禽流感的小常识。

  过程:放录像(儿童医院门诊及有关禽流感的报道)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幼:小朋友生病了、、、、禽流感为什么会生病?传染的禽流感? ----------幼:因为感冒、怕冷、缺少锻炼……得禽流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幼:

  二、播放病毒有关资料

  1、在显微镜下你看到了什么?

  -----------幼:细菌?不知道是什么……

  2、你们观察到的`是病毒,那什么是病毒呢?我们请医学院的叔叔 给我们讲解一下好吗?

  三、医生讲解内容病毒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病毒并不可怕,科学能战胜病毒例子禽流感病毒怕什么?

  小结:科学家本领真大,发现了这么多抵抗病毒的方法。你有没有想过为了人类的健康,也做一个科学家呢?我们应该怎么做?

  幼:不许禽流感病毒进入我们身体内、多锻炼、开窗、不到疫区、大预防针……幼儿制作宣传图片。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来预防禽流感的传播,其他的人还不道,你想用什么办法来告诉他们?(讨论:可以给他们看图片,给他们看预防禽流感的录象,可以直接说给他们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图片有笔请你们来做宣传广告,告诉大家怎样预防禽流感,好吗?(分组合作宣传图)结束: 现在让我们来做健康小卫士,每个小朋友贴上标志,让我们去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幼儿拿着宣传画出活动室。

  设计意图:

  为配合“远离禽流感”的宣传,我园设计了“病毒”这一科学活动,指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作品分析】

  这是一首现在流传很广的现代音乐曲,乐曲由三段的旋律构成。第一旋律和第三旋律运用了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跳跃性很强。第二部分旋律紧张,波动较大,与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音乐带有欢 快、跳跃的情调。

  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音乐要有选择和重点,小班幼儿可以欣赏和游戏第一旋律欢快、跳跃,中大班幼儿可以合作玩游戏。为了帮助幼儿玩这个音乐游戏,我设计了以下游戏:

  第一旋律:借助故事、肢体动作,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的性质和游戏规则,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为他们接下来的经验进行建模。

  第二旋律:体验音乐跳跃与紧张。通过玩与“猪猎人’的游戏情节,使每位幼儿随时保持警惕和期盼,提高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第三旋律:体验成功的快乐,宣泄愉快的情绪。

  欢快、跳跃、活泼的乐曲,总能让幼儿产生跳跃的思维,随着音乐的起伏与对比,激起孩子们的想象,随着音乐进行游戏,玩着玩着,孩子们的创造又有了不同的变化,能给孩子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疯狂的小鸟

  【创编部分动作建议】

  1-2小节,幼儿准备。

  3-4小节,幼儿做小鸟扇翅膀的动作。

  5-6小节,拍肩的动作。

  7-8小节,两两拍手的动作。

  9-10小节,两两拍手的动作。

  【游戏玩法建议】

  1、游戏可以层层递进。开始幼儿可以单独进行创编动作进行游戏。

  2、然后鼓励幼儿两两合作,三三合作等进行挑战。

  3、猪猎人的动作也是可以从简单的节奏型鼓励幼儿进行尝试,然后层层递进引导助儿进行不断的挑战,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肢体动作、手指律动等形式,初步感受乐曲欢快、跳跃、活泼的特点。

  2、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创编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小鸟玩的游戏动作。

  3、体验音乐带来的想象,感受与同伴合作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与节奏

  1、出示手偶互动,引发兴趣。

  2、带领幼儿进行一些对乐曲相关的节奏练习。(如:点点手、拍拍翅膀等)。为后面幼儿创编小鸟玩的游戏做准备。

  (二)师幼分享对音乐的想象与感受,帮助幼儿理解、记忆音乐的性质与结构。(教师边讲故事边做动作,幼儿倾听音乐。)

  1、提问:

  (1)小鸟们在草地上做了哪些动作?

  (2)小朋友们看到小鸟手上的动作变了几次?

  (3)小鸟脚下的动作变了吗?

  2、教师带领幼儿做规定的动作2次,熟悉乐曲。

  (三)感受乐曲的欢快、跳跃,尝试创编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小鸟玩的游戏。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小鸟的上肢动作表现音乐。

  提问:小鸟除了拍手、扇翅膀,还会在草地上做哪些动作?

  (1)分别请4名幼儿创编小鸟玩的游戏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

  2、教师带领幼儿做轮流玩的游戏,表现音乐的欢快、跳跃。

  (1)教师与全体幼儿玩轮流的游戏。(提要求:教师做,小朋友仔细看、认真听音乐、记动作,当老师给手势的时候再模仿老师做的动作做一次)

  (2)教师加入2个动作与全体幼儿玩轮流的游戏。

  (3) 1-2名幼儿当发起者,玩轮流玩的游戏。

  (4)将幼儿分成4小组分别依次合音乐节奏做游戏。

  (四)幼儿游戏

  1、请幼儿两人合作进行游戏,讨论两人合作可以怎样合作做动作?并完整的进行音乐游戏。

  (1)两个幼儿第一次合作进行游戏。

  提问:

  你们喜欢刚才小朋友们做的哪些动作?如果两个人合作怎么做?

  (2)交换朋友进行两人合作游戏。

  提问:两个人合作还可以做哪些动作?

  2、讨论三个或以上幼儿一组创编什么动作玩游戏,提升幼儿的创造经验。

  提问:你们喜欢两个人合作的什么动作?如果更多人一起做这个动作怎么做?

  (1)尝试第一次3-更多人_一组进行合作。

  (2)鼓励幼儿创编更丰富的动作与朋友合作做小鸟的动作。

  3、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玩游戏2-3次,强化幼儿的游戏规则和自己的角色。

  (五)跟随音乐走出教室,结束活动。

  附故事:

  一只疯狂的小鸟来到草地上玩起了快乐的游戏戏。它一会拍拍手,一会扇扇小翅膀。玩的很开心。突 然,一只凶猛的猪猎人窜了出来,小鸟悄悄的`跟在它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动作,猪猎人做什么动作,小鸟也做什么动作,它往前走,小鸟也往前走,后面好像有声音,猪猎人_转身,小鸟们都变成了小花、小草、木头人,逃脱了猪猎人的追赶。

  友情提示

  1、此音乐游戏在进行前,孩子们已经有玩“我就跟你学…‘轮流做动作”的游戏经验,此游戏是在彼此比较熟悉的伙伴间开展的。孩子之间能分辨交替做动作的经验。

  2、在游戏的组织中要给幼儿一定的开放空间,更多的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圈上游戏的时候,当幼儿提出很难创编出动作来的时候,教师应该放慢速度,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并且将主动权交给幼儿,自己来评价是否已经掌握。

  3、游戏贯穿了整个活动,传递给幼儿喻快的体验及游戏精神。在此活动中幼儿除了游戏之外,对乐曲中间一段的创编动作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的让幼儿进行创编,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应该对幼儿的大胆创编进行评价,分享自己以及与朋友合作创编所带来的合作快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_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1-13

幼儿园大班教案06-08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

幼儿园大班教案01-18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8-10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10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8-17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0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0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知道歌曲名称。借助图饰理解并唱准歌词,在动作的配合下,唱出1-8的递增和 递减,形象感受数量递增递减的关系。

  2、学习用轻快声音演唱歌曲; 幼儿能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

  3、享受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发展幼儿的肢体力量,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平衡性。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小鸭子头饰和图片各8个、小桥和小桥的图片、歌曲、磁带,平衡木,轮胎若干,小椅子围成鸭宝宝的家。

  活动过程:

  一、 学小鸭子走路进场。

  (听《鸭子上桥》的音乐)今天,天气真好,鸭妈妈要带鸭宝宝们出去玩。听音乐入场。刚才你们玩得真开心,请鸭宝宝坐在小椅子上。

  二、幼儿有节奏地轻声念歌词并随数字变化拍手,做手势。

  感受数字的递增和递减郑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小鸭子,现在真的来了一群小鸭子,那我们一起用拍手的方式来欢迎它们好吗?我们听到数字就拍一下小手,跟老师一起拍手。拍的真不错,接下来,换一种比较难的方法看能不能难到你们:扳手指听音乐数一数,听到数字"一"就出一个手指头,听到数字"二"就出两个手指头……

  三、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

  老师想请小朋友做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玩的,大家围成一个圆圈,你的左手贴着他的右手,用你的右手拿东西送给他,老师示范,认真听音乐,听到数字就把手中的鸭子头饰传给下一位小朋友知道头饰全部传完,由八位小朋友拿着头饰,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鸭子,(8只)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上桥)八只鸭子上了桥,小小木桥怎么样?(摇呀摇) 那他们是怎么上桥的?是不是挤来挤去,推来推去的`?(一个挨着一个)对,我觉着我们上桥肯定比他们走得还好,想不想试一试?看哪位小朋友模仿鸭子最像, (幼儿模仿)

  四、听音乐,教师演示教具。

  小鸭子是一个挨着一个上桥的,但是它们上桥的速度是不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提问:开始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后边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1、2、3、4只鸭子走得慢,5、6、7、8只鸭子走得特别快,那大家有没有发现第三只小鸭子和第四只小鸭子上桥之后怎么了?有歌词吗?(没有)有音乐吗?(有)这叫间奏。

  8只鸭子都上了桥,它们把小小木桥弄得怎么样了?你能用动作模仿出来吗?

  小鸭子在桥上摇摇晃晃的,小鸭子怎么办呢?(下来了)咱们看看小鸭子是怎么下桥的?(也是一个挨着一个下来的)8只鸭子下来的一只,还有几只?(七只),七只鸭子下来一只还有几只?……

  五、 游戏。

  (出示平衡木)你们真棒,那你们想不想玩上桥的游戏啊?这是一座小木桥,等会儿,老师要请八只小鸭子上这座小木桥,当唱到第一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一只小鸭子就上桥;当唱到第二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二只小鸭子就跟着上桥。唱到第几只小鸭子,第几只就上桥。音乐唱到下桥你们就下桥,第二遍音乐起你们再上另一个小木桥,每个小木桥都不好走,你们怕不怕?(不怕)好样的,你们真勇敢。谁想来玩?(带上头饰)

  六、师幼一起唱歌曲并模仿鸭子鸭宝宝。

  快回家吧,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边拍手一边用好听的声音把这首歌唱一遍。嗯,大家唱得真好听!再来一遍,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鸭子的动作再唱一遍。

  七、结束。

  小朋友们!跟郑老师玩的好不好?小朋友们再见!

  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奥尔福音乐教学法,受益匪浅从中学到很多,使我安排的音乐活动,体现玩中学,学中玩。同时体现了多元智能共同参与,共同发展,感觉统合。

  小百科:鸭子是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动物,是由野生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主题:我和我周围的人

  分主题:我的家人和朋友

  活动名称:《有只小燕子》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知道歌曲名称:拍子、学习唱歌曲《有只小燕子》。

  2、通过活动,获取有关“去年、今年”时间概念的经验。

  3、通过歌曲,感受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点:

  学习唱歌曲《有只小燕子》

  活动难点:

  能获取有关“去年、今年”时间概念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有只小燕子》,录音 带歌曲《有只小燕子》。

  2、有关燕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组织幼儿坐成四纵队

  2、发声练习:练习曲“小毛驴”

  3、以谈话引入课题

  (1)教师:你们见过小燕子吗?小燕子长得什么样?它和其他鸟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们知道小燕子的家在哪里吗?它的有又是什么样的呢?你知道燕子是怎样哺育小宝宝的吗?

  (2)鼓励幼儿大胆回答。

  (3)教师出示燕子图片结合幼儿的回答进行:

  燕子长的羽毛是黑色的,它的翅膀尾巴都是三角形的,小燕子的家在屋檐下,燕子每天都会捉虫子给它的小宝宝吃,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就是关于燕子的,我们来听听看,好不好听。

  二、活动指导

  1、学习歌曲《有只小燕子》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歌曲《有只小燕子》

  (2)教师:这首歌曲讲了一个怎样的事故?歌曲里的小朋友去年做了些什么?歌曲里的小朋友今年又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呢?

  (3):歌曲里的小朋友在去年救了一只小燕子,到了今年,小燕子张大了而且有自己的宝宝了,他想起小朋友曾救过她,所以又飞来给小朋友唱歌了。我们也要像歌曲里那个小朋友一样助人为乐,多做好事,知道吗?

  2、学习唱歌曲《有只小燕子》

  (1)教师弹琴,示范唱一遍,然后向幼儿问谁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

  (2)教师有节奏地教幼儿念一遍歌词。

  (3)用分句教法教幼儿学习唱两遍。

  (4)用完整教法教幼儿学习唱两遍(注意幼儿要听清楚前奏,然后接唱),边唱边打拍子。

  (5)放录音机,组织幼儿边跟着录音机唱,边自由配上动作。

  (6)分组唱一遍。

  三、活动结束

  1、课后小评、。

  2、教育幼儿要爱护动物。

  3、模仿“小燕子”飞出教室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一、 活动目标

  1、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2、 两人三足一致行走,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3、 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 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二、 活动重难点

  1、 重点:能做到两人三足一致行走。

  2、 难点:能与同伴动作协调,又快又稳地一致行走。

  三:活动准备

  1、 绳子若干条

  2、 障碍物、铃鼓

  四、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

  教师扮演孙悟空,幼儿扮演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幼儿听口令做动作(学猴子摘桃子,小猴走路)充分活动身体,在此基础上将幼儿分成4路纵队,随教师发出的口令“一二,一二”集体走,各队的口令和步伐整齐一致。

  (1) 扮演“孙悟空”与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

  (2) 听口令做动作。

  (3) 队形操练。

  反思:此环节,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把猴子扮演地很形象,但是听着教师的口令行走,这里有点乱。刚开始对于孩子来说有点难。

  2、 练习本领:两人三足走

  师:猴子妈妈有一个好伙伴,他也想一起去摘果子,但是我们的脚被一条神奇的绳子绑住了,应该怎么走呢?

  (1) 幼儿讨论两人三足走的好办法。

  (2) 请能协调一致走的幼儿示范或者说一说。

  (3) 教师按幼儿说出的方法试一试。

  (4) 教师总结出两人三足走的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脚贴地,同时迈出同一支脚,富有节奏地喊号子(左右,左右、一二,一二)

  (5) 幼儿两两组合,合作练习。

  反思:在这个环节当中,孩子们积极参与性强,但是在孩子自由结伴练习的时候,有些孩子就不听老师的口令随便走,于是而且走出了我规定的练习场地,整个环节就显得很散,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我就个别指导。

  3、 比赛:两人三足走绕过障碍物,摘果子。

  师:我们去摘果子的路上要经过一片树林(障碍物)先看看妈妈是怎么经过的,等会一起比比看,哪一组的猴子动作比较快。

  (1) 幼儿两人三足协调一致行走。

  (2) 表扬动作快,合作好的小朋友,鼓励其它小朋友。

  反思:在第二环节当中,我给予孩子自由练习的足够时间,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两人三足走,让孩子进行分组比赛,我们班的孩子好胜心很很强,所以每组的成员都为自己加油,整个环节显得很活跃,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4、 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大家也累了,一起来放松一下吧!

  反思: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两人三足走,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重点是能做到两人三足一致行走,在整个活动中,虽然有些孩子在结伴练习时候,由于身体的不平衡导致摔倒,或者是难以行走,但是他们参加的积极性很高,不认输,一直都是按着老师的口令一致行走,到最后学会了两人三足一致行走的方法。

  在第二环节中,有些孩子不听老师的口令或要求行走,离开了老师的视线,我们很多时候是大声地喊孩子赶紧回来,这样孩子也不一定听,老师也很费劲,所以在孩子自由练习之前,老师要讲清楚要求和游戏规则,这样整个环节不会很拖时间,不会很乱。下次遇到类似的活动,可以这么做。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3-4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2.探索间隔排序的规律。

  3.注意倾听、接纳同伴间多种排序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重点:运用3-4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活动难点:能掌握间隔排序的规律。

  活动准备:

  1.教具:有间隔图案排列的图片或实物,3种果叶交替排列穿成的门帘,梧桐树叶、银杏树叶、枫树叶、柳树叶3种图案人手若干,透明胶、粘好双面胶的底板。

  2.幼儿用书第7页《动物图卡》中“穿项链底板”、第13页《实物卡、数卡、符号卡》、第15页《实物卡》、第27页《分马夹》、第28页《分分合合(一)》。

  活动过程:

  (一)观察欣赏日常生活中有规律的图案纹样。

  1.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有间隔图案的图片及实物。

  教师:这些物品上都有什么?(两个图案的有规律的排序)这些图案是怎样排列的'?他们有什么规律?帮助幼儿总结出相应规律1212、122、112、121等 。

  2.引导幼儿迁移生活中的经验。

  教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有间隔排列规律的物品?请幼儿自由讨论并说说,老师和小朋友共同记录怎么拍的规律。

  (二)观察实物门帘,发现物体排列的规律。

  1.教师出示用3种物体有规律的交替排列穿成门帘。

  教师:门帘是由哪些物品穿成的?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物体排列的规律(ABC、ABC)

  教师:这3种物体是如何排列的?

  (三)尝试运用3种树叶图案进行间隔排序。

  1.教师:这里有3种图案,看看都是些什么图案?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排列方法。

  3.师幼讨论:你能用这3种图案设计出一条漂亮的项链吗?你想怎么有序地排列3种树叶呢?

  4.请个别幼儿尝试将3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5.引导幼儿发现间隔排序的规律。

  教师:这3种物体是怎样间隔排序的?

  讨论:是否还有其他不同的间隔排序的方法?可以怎样排列?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完成树叶项链。

  教师:请用3种树叶有序的排列成一条漂亮的树叶项链。

  2.完成水果项链。

  教师:请用3-4种水果有序地排列成一条漂亮的水果项链。

  3.完成给苹果连线。

  教师:用线条将左右两边的苹果相连,使每排的苹果数目都为5。

  (五)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活动结果,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同伴的不同策略。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各种图案,让幼儿运用3~4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序。

  这种幼儿园活动,让孩子正确认识每个物体之间的不同,锻炼孩子们的思维逻辑,发挥无穷的想象力,不仅在幼儿园可以开展这种活动,家长有时间在家陪孩子时,也可以进行这个数学活动游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由来:

  故事教学是语言活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但是续编故事对幼儿的完整描述和想象力方面就有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这些能力,我设计了《小猴的出租车》这一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一些比较熟悉的卡通形象,如:小猴、小熊等小动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结合大班幼儿对出租车这一特殊车型的日常生活经验,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神奇的故事,并且这一故事可以在孩子们的想象中,无休止的讲述下去。孩子们的被吸引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会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合理的续编故事情节。

  3、大胆地参与讨论,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勇于创新,发展求异思维。

  4、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别人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丰富幼儿关于出租车的相关知识;丰富不同动物的典型特征。

  2、课件《小猴的出租车》。

  3、背景挂图、动物图片(长颈鹿、小猴的出租车、刺猬、蜗牛、脏小猪、蝴蝶、小鱼)。

  4、幼儿操作用动物图片和背景图每人一套。

  5、汽车方向盘模型一个、大松紧带绳圈一根。

  6、小猴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幼儿做开汽车动作入活动室。

  2.提问幼儿:你见过出租车吗?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样乘坐出租车的?(幼儿自由回答,重点引导幼儿分析出租车的功能。)

  (二)教师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回答1.以小动物也想有这样的出租车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问:这是谁?它在干什么?(小猴的出租车)(认读汉字)小猴的出租车和我们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自由回答)师:小猴的出租车除了小朋友说得这些外观上的不一样之外,这是一辆经过改造了的,变得很神奇的有很多特殊功能的出租车,你们想不想知道它的神奇在什么地方?(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结合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故事讲述到小猴遇到小熊和蛋宝宝的地方停住)。

  3.提问:这辆出租车神奇吗?真的好象变魔术一样。

  (1)小猴子开着出租车先遇到了谁?它是怎么说的?(学说:"XX请上我的车吧。")问为什么要用"请"字?(鼓励幼儿在生活当中多运用礼貌用语。)

  (2)小熊上他的车了吗?为什么?小熊是怎样说的?小猴遇到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学说对话:"别急,包您满意!")小熊坐上这样的出租车有什么感觉?它是怎样说的?

  (3)引导幼儿学说小猴遇到蛋宝宝时说的`话(重点分析为什么蛋宝宝不敢上车?变出圆垫子后对蛋宝宝有什么帮助?);学说蛋宝宝和小猴的对话。

  (4)小熊和蛋宝宝上了出租车了吗?是谁帮助了他们?

  (三)操作学具,续编故事情节

  1.师:小猴子神奇的出租车受到了大家的喜欢,名气也越来越大,很多小动物都想来乘坐他的出租车,看谁来了?(出示动物图片)

  2.提问幼儿:这些小动物如果来坐出租车会遇到哪些困难?(引导幼儿分析各种动物的不同特征,结合特征分析它们乘坐出租车会遇到的困难。)

  3.师:小动物有这么多的困难,小朋友想不想来当一回小猴司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4.向幼儿介绍小动物图片及背景图片的使用方法。

  要求:选一个动物图片,想一想他会遇到什么困难?你是小猴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请小朋友把它的"出租车"想好怎样改造后在背景图上画下来,然后把它编成一个故事,讲故事时,开头、经过、结尾都要说完整,我们来试试看吧。

  5.幼儿操作图片并续编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6.请个别幼儿上台示范讲述。(出示大背景图,引导幼儿操作并讲述自己的故事。)

  (四)结束部分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猴的出租车吗?为什么?(小猴的出租车可以帮助别人,它是一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有爱心的小猴子)

  2.这么多平时不方便乘车的小动物得到了小猴的帮助,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会对小猴说些什么?(感受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一件快乐、高兴的事情)

  3.鼓励幼儿像小猴学习,多帮助有困难的人。

  4.师:世界上还有很多小动物想来乘坐小猴的出租车,小朋友帮助小猴一起设计神奇的出租车来帮助更多的小动物好不好?下课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伙伴吧。

  5.小猴的出租车也开到我们班了,咱们一起来乘坐小猴的出租车到森林里去玩一玩好吗?(引起幼儿乘坐神奇的出租车的兴趣。)

  6.请一名教师带头饰扮演小猴司机,邀请小朋友乘坐出租车。

  老师同幼儿一起向"小猴"提出困难:我们人多,出租车太小怎么办?

  7.请小朋友乘坐"变形后"的出租车出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蚕一生的主要成长阶段及其外形特征,知道蚕的食物是桑叶。

  2、了解蚕的多种用途,知道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激发幼儿对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蚕宝宝生长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出主题。

  观看图片,提问:

  1、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

  2、你们觉得它们长的像吗?

  3、有没有其他小动物也是这样,小时候一个样,长大后又是一个样?

  二、幼儿欣赏图片、观察回答问题:

  1、你们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2、小时候像什么?长大后又变成了什么?

  3、幼儿再次欣赏图片,教师讲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

  三、蚕宝宝的食物--桑叶

  教师:你们知道蚕宝宝吃什么吗?是不是每种树叶都吃呢?蚕宝宝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它到底要吃什么呢?(蚕宝宝是吃桑叶长大的)

  四、蚕的作用大

  1、蚕对我们的生活有用处吗?我们养它是做什么的呢?

  2、幼儿欣赏图片--蚕丝织物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3、小朋友们真能干,知道那么多。那蚕除了蚕丝有用,还有其他什么作用吗?(蚕的作用可大了,除了蚕丝可以做成舒适的衣服、被子之外,蚕蛹还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食物呢)

  五、幼儿操作,给蚕宝宝生长过程排序,教师巡回指导。

  六、教师布置任务,活动结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改变各方向的鼹鼠形象特点,学习鼹鼠的简单画法。

  2、学习用语言表现绘画内容,激发幼儿对创作动画片的兴趣。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幼儿已听过或看过《鼹鼠的故事》、自制鼹鼠(身体各部分可分开)。

  教师范画《鼹鼠和鸡的故事》、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鼹鼠。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有些害羞,我们一起数一、二、三请它出来,好吗?(展示鼹鼠的背影)有谁认识它?

  2、教师说小儿歌:葫芦头上三根毛,身体胖胖短短脚,是个钻洞的小能手。

  它的小脚呢?(原来老师忘贴了,贴上)它的身上还差什么?(小手、眼睛、嘴巴)眼睛象灯笼,嘴巴三角形,师分别贴上。还少了什么?(师出示肚子)问:这是什么?肚子是什么颜色?象什么?(师贴上)

  3、谁来说说鼹鼠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他在打招呼?

  变换鼹鼠的动作问:它在干什么?(挠耳朵、想问题------)变换鼹鼠的动作问:它在干什么?(哭、害羞-----)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看它的手势)

  4、教师小结鼹鼠的心情。

  5、现在老师做几个动作你们来猜猜是什么意思?

  6、我们再来看鼹鼠(变化成侧面)问:现在它在干什么?(走路、逃走------)

  7、不同的动作表示不同的意思,我们把许多不同的动作连在一起就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故事,动画片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二、欣赏动画片

  1、老师画了一个关于鼹鼠的动画片,你们想看吗?

  2、展示第一幅图:小鼹鼠在干什么?(路上走)发现了什么?(石头、鸡蛋)展示第二幅图:它想对鸡蛋干什么?(拿回家)你怎么知道的?师模仿走路问:它留下了什么?

  展示第三幅图:发生什么事?(小鸡出来了)你怎么知道?(头、脚)鼹鼠怎么样?(高兴)想干什么?(摸一摸)展示第四幅图:发生什么事了?(小鸡跑走了)还怎么了?(踢了它一脚)你怎么知道的?(头上有包)还也许怎么了?(摔交了)你怎么知道的?(躺在那里)这个动作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睡觉、打滚----- )

  3、老师设计动画片有意思吗?他的名字叫〈鼹鼠和鸡的故事〉你想设计一个鼹鼠的故事吗?你准备设计鼹鼠和谁的故事呢?

  4、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三、幼儿自主设计动画片教师指导,鼓励幼儿设计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画片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相互讲述自己设计的动画片。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初步了解(禽流感)病毒,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准备:显微镜、录像、图片、细菌标本、病毒示意图、健康小卫士粘贴标志(幼儿人数相等)。

  3、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4、初步了解禽流感的小常识。

  过程:放录像(儿童医院门诊及有关禽流感的报道)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幼:小朋友生病了、、、、禽流感为什么会生病?传染的禽流感? ----------幼:因为感冒、怕冷、缺少锻炼……得禽流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幼:

  二、播放病毒有关资料

  1、在显微镜下你看到了什么?

  -----------幼:细菌?不知道是什么……

  2、你们观察到的`是病毒,那什么是病毒呢?我们请医学院的叔叔 给我们讲解一下好吗?

  三、医生讲解内容病毒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病毒并不可怕,科学能战胜病毒例子禽流感病毒怕什么?

  小结:科学家本领真大,发现了这么多抵抗病毒的方法。你有没有想过为了人类的健康,也做一个科学家呢?我们应该怎么做?

  幼:不许禽流感病毒进入我们身体内、多锻炼、开窗、不到疫区、大预防针……幼儿制作宣传图片。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来预防禽流感的传播,其他的人还不道,你想用什么办法来告诉他们?(讨论:可以给他们看图片,给他们看预防禽流感的录象,可以直接说给他们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图片有笔请你们来做宣传广告,告诉大家怎样预防禽流感,好吗?(分组合作宣传图)结束: 现在让我们来做健康小卫士,每个小朋友贴上标志,让我们去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幼儿拿着宣传画出活动室。

  设计意图:

  为配合“远离禽流感”的宣传,我园设计了“病毒”这一科学活动,指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作品分析】

  这是一首现在流传很广的现代音乐曲,乐曲由三段的旋律构成。第一旋律和第三旋律运用了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跳跃性很强。第二部分旋律紧张,波动较大,与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音乐带有欢 快、跳跃的情调。

  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音乐要有选择和重点,小班幼儿可以欣赏和游戏第一旋律欢快、跳跃,中大班幼儿可以合作玩游戏。为了帮助幼儿玩这个音乐游戏,我设计了以下游戏:

  第一旋律:借助故事、肢体动作,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的性质和游戏规则,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象的空间,为他们接下来的经验进行建模。

  第二旋律:体验音乐跳跃与紧张。通过玩与“猪猎人’的游戏情节,使每位幼儿随时保持警惕和期盼,提高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第三旋律:体验成功的快乐,宣泄愉快的情绪。

  欢快、跳跃、活泼的乐曲,总能让幼儿产生跳跃的思维,随着音乐的起伏与对比,激起孩子们的想象,随着音乐进行游戏,玩着玩着,孩子们的创造又有了不同的变化,能给孩子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疯狂的小鸟

  【创编部分动作建议】

  1-2小节,幼儿准备。

  3-4小节,幼儿做小鸟扇翅膀的动作。

  5-6小节,拍肩的动作。

  7-8小节,两两拍手的动作。

  9-10小节,两两拍手的动作。

  【游戏玩法建议】

  1、游戏可以层层递进。开始幼儿可以单独进行创编动作进行游戏。

  2、然后鼓励幼儿两两合作,三三合作等进行挑战。

  3、猪猎人的动作也是可以从简单的节奏型鼓励幼儿进行尝试,然后层层递进引导助儿进行不断的挑战,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肢体动作、手指律动等形式,初步感受乐曲欢快、跳跃、活泼的特点。

  2、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创编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小鸟玩的游戏动作。

  3、体验音乐带来的想象,感受与同伴合作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与节奏

  1、出示手偶互动,引发兴趣。

  2、带领幼儿进行一些对乐曲相关的节奏练习。(如:点点手、拍拍翅膀等)。为后面幼儿创编小鸟玩的游戏做准备。

  (二)师幼分享对音乐的想象与感受,帮助幼儿理解、记忆音乐的性质与结构。(教师边讲故事边做动作,幼儿倾听音乐。)

  1、提问:

  (1)小鸟们在草地上做了哪些动作?

  (2)小朋友们看到小鸟手上的动作变了几次?

  (3)小鸟脚下的动作变了吗?

  2、教师带领幼儿做规定的动作2次,熟悉乐曲。

  (三)感受乐曲的欢快、跳跃,尝试创编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小鸟玩的游戏。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小鸟的上肢动作表现音乐。

  提问:小鸟除了拍手、扇翅膀,还会在草地上做哪些动作?

  (1)分别请4名幼儿创编小鸟玩的游戏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

  2、教师带领幼儿做轮流玩的游戏,表现音乐的欢快、跳跃。

  (1)教师与全体幼儿玩轮流的游戏。(提要求:教师做,小朋友仔细看、认真听音乐、记动作,当老师给手势的时候再模仿老师做的动作做一次)

  (2)教师加入2个动作与全体幼儿玩轮流的游戏。

  (3) 1-2名幼儿当发起者,玩轮流玩的游戏。

  (4)将幼儿分成4小组分别依次合音乐节奏做游戏。

  (四)幼儿游戏

  1、请幼儿两人合作进行游戏,讨论两人合作可以怎样合作做动作?并完整的进行音乐游戏。

  (1)两个幼儿第一次合作进行游戏。

  提问:

  你们喜欢刚才小朋友们做的哪些动作?如果两个人合作怎么做?

  (2)交换朋友进行两人合作游戏。

  提问:两个人合作还可以做哪些动作?

  2、讨论三个或以上幼儿一组创编什么动作玩游戏,提升幼儿的创造经验。

  提问:你们喜欢两个人合作的什么动作?如果更多人一起做这个动作怎么做?

  (1)尝试第一次3-更多人_一组进行合作。

  (2)鼓励幼儿创编更丰富的动作与朋友合作做小鸟的动作。

  3、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玩游戏2-3次,强化幼儿的游戏规则和自己的角色。

  (五)跟随音乐走出教室,结束活动。

  附故事:

  一只疯狂的小鸟来到草地上玩起了快乐的游戏戏。它一会拍拍手,一会扇扇小翅膀。玩的很开心。突 然,一只凶猛的猪猎人窜了出来,小鸟悄悄的`跟在它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动作,猪猎人做什么动作,小鸟也做什么动作,它往前走,小鸟也往前走,后面好像有声音,猪猎人_转身,小鸟们都变成了小花、小草、木头人,逃脱了猪猎人的追赶。

  友情提示

  1、此音乐游戏在进行前,孩子们已经有玩“我就跟你学…‘轮流做动作”的游戏经验,此游戏是在彼此比较熟悉的伙伴间开展的。孩子之间能分辨交替做动作的经验。

  2、在游戏的组织中要给幼儿一定的开放空间,更多的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圈上游戏的时候,当幼儿提出很难创编出动作来的时候,教师应该放慢速度,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并且将主动权交给幼儿,自己来评价是否已经掌握。

  3、游戏贯穿了整个活动,传递给幼儿喻快的体验及游戏精神。在此活动中幼儿除了游戏之外,对乐曲中间一段的创编动作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的让幼儿进行创编,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应该对幼儿的大胆创编进行评价,分享自己以及与朋友合作创编所带来的合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