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

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

时间:2024-07-16 09:08:3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

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1

  教学年级:

  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湘艺版修订教材第六册第二课《拾豆豆》

  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合,如:“37”、“53?”、“3.5 76”,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而又朴实的形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山西民歌《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

  2.能在歌曲学习中参与音乐律动,能通过演唱、表情及肢体动作等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课标中对三年级音乐教学中演唱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简单评价。根据课标的这个要求,我为歌曲创设了一系列与拾豆豆有关的情境,通过儿歌、身势动作、学说方言等活动来感受体验歌曲,通过唱一唱、说一说、动一动等环节来学唱歌曲,并在最后加入了二声部的演唱,同过填充式和轮唱等方式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山西民歌的韵味,产生具体的审美体验,从而更生动地表现山西民歌,创造更多的美。 教学设计亮点:

  1.通过儿歌导入、身势参与、方言渗透等手段,解决歌曲的重难点,学歌曲,唱韵味。

  2.从歌词、曲调入手,抓住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把握并表现歌曲的音乐性。

  3.为歌曲加入了填充式的二声部演唱和简单的轮唱,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增

  强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能与人合作,用二声部填充式的演唱和轮唱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CAI课件 、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秋天到,豆豆跳,丰收的季节真热闹。孩子们,在这收获的季节,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山西民歌。

  二.歌曲学唱

  (一)感受山西民歌

  1. 初听歌曲第一段

  提问:听了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2.复听歌曲

  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3.学山西儿歌

  CAI出示 儿歌《拾豆豆》

  ①情景互动(解决下滑音) 师:在坐的小朋友啊,都是老师最喜欢的胖丫丫俊妞妞,我叫你们的时候,你们可要答应哦!

  师生互动“胖丫丫!哎!”

  ②儿歌参与(解决节奏难点)

  引导学生在在所有叠词出现的地方通过点头来参与。

  ③身势参与(加强情感体验)

  带领学生用秧歌中甩手绢的动作参与律动。

  (邀请一位第一段表演得非常出色的学生上台来带着大家一起动。鼓 励大家想不同的动作,在固定的地方使用)

  (三)学唱山西民歌

  CAI出示歌谱《拾豆豆》

  1.唱一唱 (熟悉歌曲)

  歌曲教唱,师随时纠正演唱中发现的问题,体会山西民歌韵味,找出突显山西特色的乐句。

  2.说一说 (在个别字处用方言演唱,加深对歌曲形象的理解)

  通过听老师说、唱,发现旋律和方言的联系,从而了解乐句中曲调的特点。

  3.动一动(师生互动演唱,用动作解决难点)

  结合情境处理难点乐句,解决休止符、附点八分音符等问题,突破难点。着重处理“一拾拾了一兜兜”一句。

  4.师生合作互动演唱二声部

  在第三句进行轮唱。“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 ①师生合作演唱,老师加入填充式的合唱,和二声部轮唱。

  ②学生分组合作合唱。

  5.完整表现,师生互评

  完整地呈现歌曲,首先让学生自己评价,不断完善演唱,再由老师评价、总结。

  三、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拾豆豆》这首山西民歌,感受到了山西小朋友拾豆豆的快乐,更感受到了山西民歌独特的韵味儿。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自己去了解更多山西的民歌,了解更多关于山西的文化。

  音乐在传承,快乐在传递,希望大家每天能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金豆豆。 ......

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2

  一、游戏玩法建议

  第一段:炒豆豆单圈变双圈两个合作炒豆子游戏,在游戏的最后包剪锤游戏中,根据输赢,分为双圈。

  第二段:拾豆豆双圈变单圈分为两个角色进行互动游戏,小豆豆和拾豆人。

  小豆豆听音乐变出不同的豆子造型,拾豆人看好豆子出现的方位去拾。

  在第二段间奏出变回单圈,开始循环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玩游戏《拾豆豆》。

  2、通过讨论、同伴学习、经验迁移等尝试创编与理解音乐规则。

  3、在游戏“包剪锤”和“拾豆子”游戏中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复习拾豆子游戏。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玩拾豆豆的游戏。

  和第二个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

  2、学习幼儿第二段掌握拾逗人和小豆子之间的互动游戏。

  指导语:妞妞很喜欢玩拾豆豆的游戏。

  (1)观看示范

  谁是豆豆?谁是妞妞?你是怎么知道的?

  妞妞是什么时候拾豆子的?

  (2)教师做豆子,幼儿做妞妞,练习拾的动作。

  指导语:我来做豆豆,你们来做妞妞,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什么时候拾豆豆呢?注意豆豆出现的时候就开始拾。

  (3)幼儿之间分角色练习。

  指导语:两个人玩游戏,怎样很快的确定谁是妞妞、谁是豆豆呢?我们刚才第一段完了一个什么输赢游戏?赢的`人?输的人?那如果平局了怎么办呢?

  3、掌握双圈游戏的玩法。

  (1)站单圈,练习单圈到双圈的转换。

  指导语:猜拳游戏结束后,谁到里圈当妞妞?

  (2)完整玩游戏一、二段,练习间奏出由双圈变成单圈。

  指导语:马上我们又要站成单圈重新开始游戏了,怎样变成单圈呢?

  (3)完整游戏3—4遍,讨论交换朋友的方法。

  指导语:怎样才能拾到更多的豆豆呢?(妞妞向手腕花方向走一个)什么时候交换朋友?

  4、完整进行游戏。

《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儿童歌曲教案12-31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炒豆豆》06-08

幼儿园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05-11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质教案《数豆豆》含反思11-26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拾到东西还给别人02-02

幼儿教案说课稿11-23

幼儿足球教案11-23

幼儿教案推荐12-15

幼儿阅读教案11-26

幼儿音乐教案11-28

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

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1

  教学年级:

  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湘艺版修订教材第六册第二课《拾豆豆》

  教材分析:

  《拾豆豆》是一首由山西民歌改编的儿童歌曲,六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它的旋律和山西的方言紧密结合,如:“37”、“53?”、“3.5 76”,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歌曲活泼而富有情趣,以诙谐的音乐语言及民谣式的歌词,描绘了孩子们在田间拾豆豆时那顽皮而又朴实的形象。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山西民歌《拾豆豆》,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风格和特点。

  2.能在歌曲学习中参与音乐律动,能通过演唱、表情及肢体动作等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

  课标中对三年级音乐教学中演唱的要求是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简单评价。根据课标的这个要求,我为歌曲创设了一系列与拾豆豆有关的情境,通过儿歌、身势动作、学说方言等活动来感受体验歌曲,通过唱一唱、说一说、动一动等环节来学唱歌曲,并在最后加入了二声部的演唱,同过填充式和轮唱等方式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山西民歌的韵味,产生具体的审美体验,从而更生动地表现山西民歌,创造更多的美。 教学设计亮点:

  1.通过儿歌导入、身势参与、方言渗透等手段,解决歌曲的重难点,学歌曲,唱韵味。

  2.从歌词、曲调入手,抓住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把握并表现歌曲的音乐性。

  3.为歌曲加入了填充式的二声部演唱和简单的轮唱,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形式,增

  强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山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难点:能与人合作,用二声部填充式的演唱和轮唱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CAI课件 、钢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秋天到,豆豆跳,丰收的季节真热闹。孩子们,在这收获的季节,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山西民歌。

  二.歌曲学唱

  (一)感受山西民歌

  1. 初听歌曲第一段

  提问:听了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2.复听歌曲

  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3.学山西儿歌

  CAI出示 儿歌《拾豆豆》

  ①情景互动(解决下滑音) 师:在坐的小朋友啊,都是老师最喜欢的胖丫丫俊妞妞,我叫你们的时候,你们可要答应哦!

  师生互动“胖丫丫!哎!”

  ②儿歌参与(解决节奏难点)

  引导学生在在所有叠词出现的地方通过点头来参与。

  ③身势参与(加强情感体验)

  带领学生用秧歌中甩手绢的动作参与律动。

  (邀请一位第一段表演得非常出色的学生上台来带着大家一起动。鼓 励大家想不同的动作,在固定的地方使用)

  (三)学唱山西民歌

  CAI出示歌谱《拾豆豆》

  1.唱一唱 (熟悉歌曲)

  歌曲教唱,师随时纠正演唱中发现的问题,体会山西民歌韵味,找出突显山西特色的乐句。

  2.说一说 (在个别字处用方言演唱,加深对歌曲形象的理解)

  通过听老师说、唱,发现旋律和方言的联系,从而了解乐句中曲调的特点。

  3.动一动(师生互动演唱,用动作解决难点)

  结合情境处理难点乐句,解决休止符、附点八分音符等问题,突破难点。着重处理“一拾拾了一兜兜”一句。

  4.师生合作互动演唱二声部

  在第三句进行轮唱。“过沟沟,拾豆豆,一拾拾了一兜兜。” ①师生合作演唱,老师加入填充式的合唱,和二声部轮唱。

  ②学生分组合作合唱。

  5.完整表现,师生互评

  完整地呈现歌曲,首先让学生自己评价,不断完善演唱,再由老师评价、总结。

  三、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拾豆豆》这首山西民歌,感受到了山西小朋友拾豆豆的快乐,更感受到了山西民歌独特的韵味儿。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自己去了解更多山西的民歌,了解更多关于山西的文化。

  音乐在传承,快乐在传递,希望大家每天能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金豆豆。 ......

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2

  一、游戏玩法建议

  第一段:炒豆豆单圈变双圈两个合作炒豆子游戏,在游戏的最后包剪锤游戏中,根据输赢,分为双圈。

  第二段:拾豆豆双圈变单圈分为两个角色进行互动游戏,小豆豆和拾豆人。

  小豆豆听音乐变出不同的豆子造型,拾豆人看好豆子出现的方位去拾。

  在第二段间奏出变回单圈,开始循环游戏。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玩游戏《拾豆豆》。

  2、通过讨论、同伴学习、经验迁移等尝试创编与理解音乐规则。

  3、在游戏“包剪锤”和“拾豆子”游戏中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复习拾豆子游戏。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玩拾豆豆的游戏。

  和第二个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

  2、学习幼儿第二段掌握拾逗人和小豆子之间的互动游戏。

  指导语:妞妞很喜欢玩拾豆豆的游戏。

  (1)观看示范

  谁是豆豆?谁是妞妞?你是怎么知道的?

  妞妞是什么时候拾豆子的?

  (2)教师做豆子,幼儿做妞妞,练习拾的动作。

  指导语:我来做豆豆,你们来做妞妞,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什么时候拾豆豆呢?注意豆豆出现的时候就开始拾。

  (3)幼儿之间分角色练习。

  指导语:两个人玩游戏,怎样很快的确定谁是妞妞、谁是豆豆呢?我们刚才第一段完了一个什么输赢游戏?赢的`人?输的人?那如果平局了怎么办呢?

  3、掌握双圈游戏的玩法。

  (1)站单圈,练习单圈到双圈的转换。

  指导语:猜拳游戏结束后,谁到里圈当妞妞?

  (2)完整玩游戏一、二段,练习间奏出由双圈变成单圈。

  指导语:马上我们又要站成单圈重新开始游戏了,怎样变成单圈呢?

  (3)完整游戏3—4遍,讨论交换朋友的方法。

  指导语:怎样才能拾到更多的豆豆呢?(妞妞向手腕花方向走一个)什么时候交换朋友?

  4、完整进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