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牛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牛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写14个常用汉字,认识9个生字。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雪顿节是什么节?赛牛是怎样的场面?)
[激发好奇心及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
2.交流搜集的资料。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藏语中,雪顿节的意思是喝酸奶的节日。一般在藏历7月初举行,为期35天。节日期间,藏族人民观看藏戏,同时举行游园活动,弹唱、歌舞、赛牛,尽情欢乐。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赛牦牛会。
(二)初读课文、探究识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方法的选择,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2.字音都读准以后把书立好大声读课文,读完了以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的什么?
3.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按小组顺序带读生字新词。出现问题及时订正。
4.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5.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理解体味。
1.出示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一场赛牦牛的?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何为整体把握?即在教学上,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是主要内容,可以指思想感情,可以指表达方式。内容也好,情感也罢,都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叶圣陶先生曾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圆球,组成文章的所有词、句、段都环绕于这个球心,缺了其中的某部分,就成不了圆球。所以教学一篇文章,要着眼于整体。一般都是先全篇阅读(整体) 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
(2)雪顿节赛牦牛会的哪些情景最有趣?哪些情景最让人揪心?画出有关语句。
(3)读一读这些句子。
2.组织交流
重点体会、点拨
板书: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
(1)膘肥体壮、精神抖擞及戴着、披着、浑身上下,写出了参赛牦牛的健壮和披戴。这些生动具体的描写将一头头威风凛凛的牦牛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荣耀节日盛装出征的勇士写出了主人的装束和气势。
(2)主人的动作、牦牛往前冲的情景及甩鞭声、砸地声、叫喊声客人们的担心,写出了比赛场面的壮观、惊险、热烈。
(3)没有取得名次的骑手,也不介意。说明参赛者都有一个好心态,目的是图个好心情,跟着高兴。
[教师在尊重学生自由表达的前提下,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要给学生适当的点拨、一定的评价。学生理解不了的词句,先要指点他们怎样理解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体验,或造句,或找近义词及反义词等]
3.播放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那时的热闹场面。
4.指导读
读出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必要时教师可以范读,也可以让学生展开朗读比赛。]
第二课时
(一)回归整体,深化思想。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汇报学习本课后的收获。如:思想方面、写作方面、有感情朗读等。
(二)拓展延伸。
1.通过让学生去想,去交流资料,激起学生对各民族传统节日的兴趣。
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牦牛发怒奔跑及它与主人亲近的语句,读一读,并试着背一背。
(三)指导写字。
1.上下结构的字:赏、牵、崭、不要写得过长。
2.左右结构的字:脾、踢、嫩、不要写得过宽。
3.赏字最后一笔是点;牵字第三笔也是点。
4.砸最后一笔,骨第三笔都是竖折。
[引导学生发现书写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四)布置作业
查找、收集有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做展板。
板书:
雪顿节上看赛牛
比赛前 比赛中 比赛后
节日盛装 惊险壮观 满意而归
【幼儿园牛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牛的手工教案09-09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爱吃水果的牛》含反思(精选13篇)01-07
牛与狮子的寓言故事11-03
幼儿园教案消防教案07-14
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01-17
幼儿园教案06-12
(精选)幼儿园教案07-05
幼儿园的经典教案02-19
幼儿园精选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