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大全[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摸摸、看看、尝尝、说说,认识常见的水果与干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区别。
2、愿意大胆表达自己对水果与干果的看法,激发幼儿兴趣。
3、能将水果与干果正确分类并进行记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红帽的人物形象图片。中班科学《认识干果和水果》
2、篮子(内装多种水果和干果)。
3、每组两只分别标有“水果”和“干果”字样的塑料筐和水果干果若干。
4、每组准备表格和笔用来记录。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红帽图片,引发兴趣:
师:这是谁?今天小红帽来我们班做客了,还给大家带来了神秘的礼物。她的礼物是一个大篮子,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一猜。你摸到了什么,摸起来是什么感觉的,你觉得是什么?拿出来看看你猜对了没有。
二、了解水果与干果的特征与区别:
1、出示苹果和核桃作为代表,请一个幼儿上来摸一摸并尝一尝。提问:苹果吃起来什么感觉,摸上去呢?那核桃呢,它的'壳怎么样,吃起来有没有像苹果一样有很多果汁?像苹果这样吃起来味道甜美,有很多果汁的叫做水果,我们一般吃它的果实。像核桃这样外表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的叫做干果,吃的是它的种子。
2、小红帽的篮子里还有很多水果和干果,请一个小朋友来帮忙分分类。要求说出这是什么,属于水果还是干果。
3、出示用水果加工而成的干果―葡萄干,杨梅干,红枣干等等。提问:这是什么?老师不知道把它们放在哪一边。它们是水果还是干果,为什么?总结:葡萄干,杨梅干是人们用晒干、烘干的方式把水果变成了干果。
三、分小组进行分类尝试:
每一组提供不同种类的干果和水果若干,将它们分别放到相应的塑料筐中,并做好记录。简单画,勾“水果”还是“干果”。
四、总结并体验水果大餐:
小红帽今天很开心,因为小朋友们知道了水果和干果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所以,小朋友们可以享受她带来的水果大餐了。
活动延伸:
将水果干果图片投放在区域中供幼儿探索。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饮料是多样的,在自制饮料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物品能溶于水。
2.尝试用常见的饮料粉自制饮料,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体验积极动手尝试自制饮料的快乐,懂得安全饮用饮料的常识。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课件。
2.饮用水、奶粉、橘子粉、可可粉、酸梅粉、糖、透明一次性杯、吸管、搅拌勺,教师用自制好的各种饮料布置的“饮料展览会”。
活动过程
1. 参观“饮料展览会”,知道饮料是多种多样的。
(1)教师: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很多美味的饮料,我们先来看一看,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些饮料是什么口味的。
(2)幼儿猜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饮料的颜色,也可以让幼儿闻一闻饮料的气味,发现不同之处。
(3)品尝。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吸管尝一尝,说一说他们的味道,看看刚才猜得对不对。
2.幼儿动手自制饮料,观察物品的溶化过程。
(1)教师示范。
教师:小朋友,刚才这些美味的饮料都是老师自己制作的。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制作的?
a.出示自制饮料的材料,并进行介绍。
b.示范制作饮料的过程:盛1勺饮料粉放入杯中,加入半杯水,边用搅拌勺搅拌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饮料粉在水中的变化。教师:饮料粉去哪了?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了解溶解及水变色的原因)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糖。
(2)幼儿第一次调饮料:尝试用一种材料制作饮料。
请幼儿自主选择1种材料制作饮料。鼓励幼儿互相欣赏配制好的饮料,并互相比较它们的颜色、气味,然后各自品尝自己的饮料。说一说喝了自己制作的饮料有什么感觉。
(3)幼儿第二次调饮料:尝试用两种材料制作饮料。
a.和幼儿讨论:这些饮料粉可不可以混在一起制作饮料呢?哪两种混在一起能更好喝呢?
b.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尝试用两种饮料粉配制饮料,探索发现两种饮料粉溶化的奇妙变化。
3.幼儿品尝饮料,知道应该安全饮用饮料。
(1)引导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自制的饮料,将配制好的饮料与小伙伴共同品尝,分享快乐。
(2)喝了这么多饮料,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共同讨论喝饮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引导幼儿懂得剧烈运动后不能喝饮料,喝饮料适应适量,少喝冷饮及碳酸饮料等。
4.课件学习。
出示课件,了解常见的、健康的饮品的制作方法,请感兴趣的幼儿回家制作。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
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观察的技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多种方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和动手能力。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形状的卡通杯若干、蜡笔图画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法激趣。
小朋友们,平时老师经常有提醒你们要多喝水,尤其是天气干燥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是不是?--是。
那用什么装水喝呢?--杯子。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个杯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展示若干杯子。老师拿一只杯子让幼儿仔细的观察后,提问:
老师:这两个杯子有什么区别吗?--玻璃和纸老师:杯子除了喝水还能做些什么呢?--装东西,刷牙等。
那你们见过这样的杯子吗?ppt,介绍杯子。有手柄和无手柄,有杯盖无杯盖。
三、展示ppt,介绍热转印杯子的制作过程。
四、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出一个自己喜欢的杯子,并给幼儿说一说喜欢这个杯子的原因。
五、幼儿自由设计杯子画在画纸上。
分发画纸,准备彩色笔、蜡笔要求:展开幼儿的联想,画出自己想要的杯子。形状、大小、颜色,杯上的图案自由创作。
六、作品展示。
向老师、同伴介绍自己独一无二的杯子。让幼儿自由表达,尽力让幼儿把一句话说完整。并让幼儿说说说自己设计杯子的意图,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选这种装饰物,打算把杯子送给谁……
七、课后延伸
可以让这个小朋友们把自己设计好的.杯子带回去送给他最爱的人或者是好朋友。
活动反思
在主题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多关注幼儿的经验、兴趣和需要,只有将幼儿生成的内容与教师的预设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动态中不断地调整,才能使活动更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充分锻炼了孩子的动手炒作能力和想象力,大胆自由表现,设计出各自的杯子。教师在活动中作了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者无疑增添了友谊,培养了互相帮忙的美德。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表达并体会画面中人物的特征或喜好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2、尝试用一段话(我是XX,是个XX,其实呢……)来描述自己与动物之间的相同之处。
3、体验故事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活动准备:
1、图画书幻灯片、
2、以图画书中人物与动物对眼的卡片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你们平时都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小动物?
2、这些小动物里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二、阅读封面,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今天,我带来一本书,这本比较的小
1、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介绍祥太)
2、还看到了什么?——(香蕉皮)
你联想到了什么?
3、试看识字“我家是动物园”
为什么说他家是动物园呢?你们来猜猜看!
三、阅读图书内容,理解人物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1)结合图片介绍祥太的家人。
完整介绍祥太,猜猜他们是谁,理解曾祖母和爸爸的关系。
在看书之前,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祥太的家人,祥太家一共有几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祥太是怎样介绍他的家人的。
(完整介绍祥太之后,在以后的每一幅图里让幼儿猜想,其实呢……)
(2)结合幻灯片阅读图书。
(3)祥太的家里都有谁?他们分别像什么动物?为什么?
(4)幼儿结合操作卡,进一步理解人物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小结:知道人物与动物之间的某种关系,才形成这种比喻。
四、思考自己与某种动物之间特征或喜好的相同之处,进一步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1、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祥太会说自己的家是动物园了,原来是他们家里的每个人都有和一种动物有相似的地方,那么现在请你来说说如果你的家是动物园的话,你会是什么动物呢?
五、幼儿尝试用“我是xx,是个xx,其实呢”来描述自己,并用合适的词语、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和动物之间明显的.相似之处。
谁会像祥太一样介绍自己呢?
附内容:
我叫祥太
是个小男生
其实呢……
我是只小猴子,
最爱吃香蕉,
爬树很拿手,
也很会模仿别人。
这是我爸爸,
龙太先生。
其实呢……
他是只大狮子。
最爱吃肉,不爱吃蔬菜。
早上他脾气不太好,
头发乱蓬蓬的,
叫起来像狮子吼。
这是我妈妈
明美女士。
其实呢……
她是只大浣熊。
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马上收去洗。
有一次,妈妈差点连我也一起洗了。
这是我爷爷,
一郎先生。
其实呢……
他是只长颈鹿。
个子高高的,
散步的时候,
我骑在爷爷肩膀上,
看街上的风景
在不停地变幻。
这是我奶奶,
早纪子女士。
其实呢……
她是只狐狸。
很善于变化,
出门的时候,她在镜子前一变——
哇!变得连我也认不出来了。
可是她回家时带回的礼物,
肯定是油炸豆腐和饭卷。
这是我妹妹,
茜茜
其实呢……
她是只小白兔。
总是竖起耳朵听别人说话。
她很天真,很可爱,
但吵架的时候,
一定要小心她的踢人功。
这是金鱼,
太郎和次郎。
其实呢……
爷爷告诉我,
它们是鲸鱼。
等小金鱼变成大鲸鱼,
就要把它们放回大海里去。
最后,
介绍我的曾祖母,
阿花老太太。
其实呢……
她是只猫头鹰。
总是打着盹,
半睡半醒。
虽然她平常只会说“啊”“嗯”
只要和她在一起,
就会觉得很温暖、很祥和。
她没有牙齿的嘴巴,
笑起来呵、呵、呵的。
我的家是热闹的动物园。
有空请来玩,
不收你的门票喔!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5
不挑食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儿歌。
2、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尝试更换原来的一些词。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不挑食》、吃饭的场景(桌子、椅子、米饭、鱼、青菜、鸡蛋等)、小熊嘟嘟布偶。 活动重点: 学会儿歌。
活动难点: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尝试更换原来的'一些词。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讲述内容: ——“真香呀,小熊嘟嘟在吃什么?” 教师朗诵儿歌,然后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2、创设情境,表演儿歌:——“谁来当小熊嘟嘟?” (一幼儿表演,其他幼儿朗诵儿歌) (集体边表演小熊嘟嘟,边朗诵儿歌)
3、幼儿仿编: ——“还可以请小熊嘟嘟吃什么呢?” 请幼儿尝试仿编其中的一两句,教师将幼儿的仿编内容总结。 幼儿将自己的仿编内容进行表演。
附:儿歌(不挑食)
给米饭,吃。
给青菜,吃。
给鸡蛋,给鱼,
都吃,都吃。
为了长好身体,
小熊一点儿不挑食。
《想飞的小象》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专心倾听故事,对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话感兴趣。
2、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
3、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
4、学习动词“爬”“摔”“钩”“搬”这四个动词。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前,幼儿对动物(小鸟、大象、蛇、老虎、狮子等)的一些本领有所认识;
2、自制桌面教具 ,小鸟、大象、蛇、老虎、狮子。
3、ppt。
3、魔术盒。(里面放着孩子孩子要学的动词)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小鸟、蛇、狮子、老虎、大象中。哪一种动物会飞?
讲故事前提问:
师:有一只动物他也想飞,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听故事,听完故事后告诉老师是哪只动物想飞。
(二)、讲故事——《想飞的小象》
1、第一遍讲述故事,提醒幼儿专心倾听。
1)、我的故事讲的是谁啊?(小象)它为什么想飞?
2、教师结合活动挂图,第二遍讲述故事。
1)故事里还有些什么小动物呢?(有狮子,有蛇等)那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对小象说的?
幼儿在自由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视时机出示挂图,“瞧!就是这只想飞的小象。小象刚刚生下来,第三天,跟妈妈……”
讲述过程中,在对话处放慢速度,引导幼儿模仿故事对话语言。
1)、小象看见天上的小鸟,它想什么?
2)、蛇会飞吗?它会什么本领?蛇是怎样对小象说的?
3}、狮子它会什么本领?狮子是怎样对小象说的?
4)、老虎它会什么本领?老虎是怎样对小象说的?
5)、小象有什么本领?
小象的力气大,用鼻子一钩,大木头就被搬走了。
它最后还想飞吗?
不想了。
为什么?因为他知道了自己的本领。
3、第三遍讲诉故事,重点讲述对话内容。教师边操作桌面玩具边提问幼儿。动物们都对小象说了什么?
教师出示桌面教具,请小朋友回忆故事,出现的人物并进行排序。
师:现在老师把这些小动物请出来。
师:故事中先出现了谁?
让我们一起来讲一遍故事,老师小声地讲小朋友们大声点讲。
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操作桌面教具帮助幼儿再次巩固故事,内容及人物对话。
(三)、谈话活动“我的本领”
老师:“小朋友们真棒,每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本事。可是,我还不知道小朋友都有哪些的本事呢?能告诉我吗?”
鼓励幼儿大胆的,声音响亮地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或好朋友的本事,启发幼儿用“我(他)不会……,可是我(他)会……”的句型讲述。
(四)通过游戏体会“爬”“摔”“钩”“搬”这四个动词的含义。
小朋友的的本事可真多,老师也有自己的本事。我也不会飞可是我会变魔术
师:瞧这是我的魔术箱。
1、 请个别幼儿抽图片。
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赛谁先说出正确的动词。
2、根据教师的指令,让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五)、活动延伸
今天老师讲的故事是,想飞的小象。小象一开始总是羡慕别人,后来小象知道自己的本领后变得看得起自己。而且感到很幸福!在日常生活中复习巩固。
附:故事内容:
小象生下来的第三天,跟妈妈来到小河边,看见一只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小象想“要是我也会飞,可以看更多的东西,多好呀!”
小象爬上树去学飞,“哎哟”一声,摔了一个大跟头。
蛇,看见了说:“小象,我们有自己的本事。
我不会飞,可是,我会在树上睡觉。
狮子说:“我也不会飞,
可是,我能跳过宽宽的大河。”
老虎说:“我也不会飞,可是,我会游泳!”
爸爸妈妈对小象说:“我们象的力气大,这是小鸟不能比的。 ”小象明白了。他用长鼻子一钩,大木头就搬走了。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6
活动目标:
1.大胆探索扑克牌站立和建构的各种方法,使扑克牌能够独立站起来。
2.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并乐意与同伴相互合作,体验合作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纸牌、塑料筐、记录纸、记录板、记号笔、PPT、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引出扑克牌,激发兴趣。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对,是纸牌,也可以叫扑克牌,在个别化学习里你们会怎么玩?
二、出示纸牌,幼儿探索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一)幼儿探索一张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原来你们在个别化学习里学会了这么多扑克牌的玩法,不过今天老师请你们和
扑克牌玩一个新游戏,想不想试一试?你们动动小脑筋想想如何让一张普通的扑克牌站起来?
2.出示一张扑克牌,幼儿动手尝试。
3.幼儿尝试后交流分享,教师提问:你成功了吗,你用的是什么办法让一张扑克牌站起来?有不一样的办法吗?这个办法与之前的这个办法有什么不同?
4.幼儿交流后把作品呈现在展示台上。
小结:原来想让一张扑克牌自己站住只要改变扑克牌的形状,让它的身体保持平
衡,这样一张纸牌就能自己站住了。
(二)幼儿探索两张扑克牌站立的方法
1.教师:刚才上来介绍的小朋友,你们就像小老师一样,把自己的办法教给了大家,现在呀要增加难度了,请你把两张扑克牌组合在一起让它们能站立在桌子上并且能够站稳不会倒下来,然后请你把两张扑克牌能成功站立的方法都记录下来,一张记录表记录一种方法,记录时要把成功的方法记录得又清楚又大,等会与同伴分享的时候大家都能看清楚。
2.幼儿第二次尝试探索,记录探索结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幼儿尝试后交流分享,教师出示记录板,把幼儿的'记录纸贴在记录板上。
4.教师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让两张扑克牌组合站立起来的?还有其他的不一样的方法吗?请你来说说或做做。刚才看见也有其他小朋友用了这个方法,但是扑克牌又倒了,这是为什么呢?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在桌子上站得最稳,为什么?
小结:你们很厉害,想出了好多可以让两张扑克牌组合站立的方法,也讨论出了
哪种方法可以让扑克牌站得更稳,所以等会就请你们就用这个本领,完成一次挑战——用纸牌搭高楼,行不行?
(三)幼儿探索合作搭建扑克牌高楼
1.教师用图片呈现纸牌搭建高楼的照片
2.教师提出要求:每个幼儿人手两张扑克牌,需要搭建八层楼的高楼,请每组幼儿相互讨论如何搭建出与同伴不一样的高楼。
3.幼儿合作搭建高楼,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出示幼儿作品照片,幼儿交流分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搭建高楼?怎样才能让高楼又高又稳?为什么有些高楼没有搭成功?
小结:原来我们知道搭建高楼一个人肯定不能完成,需要与同伴一起合作,在合作中大家需要相互商量,一起动手,意见一致才能成功搭建出高楼。哇,你们的小手可真厉害,一幢幢的高楼被你们的小手创造出了各种各样之美,有高低不同之美,有形状不同之美,有颜色不同之美等等,你们一个个都成为了创造美丽的
建筑师。那老师告诉你,很多伟大的建筑师都是从小造玩具楼、造纸牌楼,长大以后设计出伟大的建筑!只要你会动脑筋、会动手,爱学习,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三、活动延伸
刚才小朋友相互合作搭建的高楼都很棒,请你们之后利用个别化学习的时间再相互商量一下,用更多的扑克牌来搭更高的高楼好不好?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做律动,体会躲避光头强时的快乐。
2.在游戏中,能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大胆扮演木头人,躲避光头强。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随音乐变换做律动
活动难点: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大胆伪装躲避光头强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音乐、圈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光头强是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故事情节引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师:“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鼹鼠,听说今天光头强又要来了!你们说我该怎么办呢?”(变木头人、跑、躲)
二、基本部分
1.播放第一遍音乐,幼儿倾听,教师示范律动动作并提问。
师:“我刚才都做了什么动作?”(看一看,望一望,做鬼脸,跑)
“最后我做了什么动作?击掌是什么意思呢?”(胜利)
2.再次播放音乐,幼儿模仿教师一起做律动。
1)做胜利的动作,感受胜利的心情:
“胜利了是什么感觉。”
2)请幼儿回忆老师为了躲避光头强都分别伪装成了什么。(树、花、木头人)
3)教师带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并请幼儿说说自己刚才是用什么动作伪装的。
师:你们刚刚伪装的是什么?(奥特曼、小花、大树)
3.幼儿跟音乐进行表演,用自己的`伪装方式大胆的表现出来。
1)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大胆表现躲避光头强的动作。
师:你们选好伪装的方法了吗?
2)教师扮演光头强,幼儿为鼠小弟,进行互动表演。
3)发现问题,进行梳理
“怎样才能不被光头强发现?”(不能动、不能发出声音)
4)发道具,集体进行情景表演
“每个小朋友都要躲到圈圈里,不能被光头强抓到哦”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带幼儿一起表演,自然结束。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柳条的技能和方法,锻炼孩子手部肌肉群,提高动手能力。
2.知道春天已经到了,柳树开始发芽了,激发孩子观察春天显著的季节特征。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自制的柳树树干、柳条。
2.用绉纸剪好的柳条。
3.胶水、抹布每组一份。
4.幼儿已看过柳树。
5.已贴好柳叶的柳条一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一起幼儿兴趣。
二、出示已贴好柳叶的.柳条,引导幼儿对柳树的经验。
三、教师示范讲解。
拿一条柳条放在桌子上,再拿一片叶子,用食指蘸一点胶水抹早叶子一端,然后贴在柳条上,左边贴一片,右边贴一片,然后再左边贴一片右边贴一片,贴满为止。
四、幼儿制作柳条,教师指导。
1.胶水放在桌子中间,从篮子里选一条柳条。
2.贴好柳条,用抹布擦手,坐在蓝线上。
五、比比柳条的长短,并贴到树干上。
1.个别幼儿比。
2.集体幼儿比。
师生一起把柳树姑娘请到自然角。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9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萌发对春天动植物变化的兴趣。
2、积极参加角色扮演,体验互相关心的心情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挂图和故事录音磁带。
2、视频展示台
3、相关角色的头饰。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表现春天和冬天的两幅图,启发他们比较其不同之处,重点观察人和小河、草地、鸟、花等的变化。
2、教师介绍故事名字后,播放配乐故事录音。
3、第二次播放故事时,结合图片,按故事内容的顺序提问:
①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你是从哪听出来的?
②小动物是怎样打电话的?谁给谁打的电话?它说了些什么?
③你发现在春天到来时,哪儿变了?(启发幼儿把自己的发现编成小动物打电话的情节,丰富故事内容。)
④小动物喜欢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小伙伴,你有新发现时能告诉小朋友吗?你怎样告诉他们?
4、提供头饰、电话等道具,指导幼儿分别扮演角色,用打电话的形式表演故事时,为减少记电话号码的困难,引导幼儿从这几个电话号码中发现规律,也可让幼儿自己用数字卡排列电话号码,放到电话旁。
活动反思:
《春天的电话》这个故事结构简单,语句重复,它用小动物打电话的形式来描述春天万物的变化,让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内容中,知道春天的一些季节特征,并体验伙伴间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活动中,幼儿对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通过理解、复述故事内容,他们对春天季节的变化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并基本能理清故事中小动物打电话的顺序。但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一是了解故事并复述故事内容的时间较长,引起幼儿的兴趣疲劳,所以有的幼儿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可如果对故事的情节不熟悉的话,后面的活动就会有阻碍,这样就达不到预设的目标。二是教师的指导显仓促,没能很好的引导幼儿按故事中的`顺序打电话进行交流体验,在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情感教育方面有所欠缺。三是在评价上没能达到具体积极的评价,大多是简单的、大众化的表扬用语。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加细致的考虑活动的各环节,让知识、情感、技能这三方面的目标都能够更好的体现在活动中。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10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孙悟空打妖怪
活动目标:
1、理解有情节的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能学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孙悟空打妖怪。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3、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儿歌。
活动准备:
1、课前排练儿歌的情境表演。
2、儿歌《孙悟空打妖怪》的录音磁带。
3、唐僧师徒及妖怪(双面)的桌面教具一套;响板、木鱼、等节奏乐器若干;橡皮筋、呼啦圈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表演引入,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引入情境表演。
2、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师以旁白的口吻根据表演讲述儿歌的内容。
二、学习儿歌,引导幼儿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1、播放儿歌录音,师根据儿歌内容一一演示桌面教具。 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2、教师完整地念一遍儿歌,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孙悟空打妖怪
提问:
(1)儿歌里都有谁?
(2)谁上当了?为什么唐僧、猪八戒容易上当受骗?
小结: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3、师利用身体语言引导幼儿熟练、有节奏的一起朗读儿歌。 提问: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儿歌读起来才会好听?
4、请一幼儿示范,启发幼儿用上身体语言有表情的朗读儿歌。 提问:这首儿歌读起来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 小结:前一句的最后一个词是后一句的开头,念起来好听顺口又有趣,就象我们玩的接龙游戏一样。
5、幼儿分组轮流朗读儿歌,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
三、提供相关材料,幼儿分组练习巩固儿歌。
1、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念儿歌,使儿歌读起来更好听,更有趣?
2、幼儿分组自行选择材料,尝试不同形式的儿歌读法。
乐器组:利用打击乐器,引导幼儿边打节奏边念儿歌。
玩玩跳跳组:利用橡皮筋、呼啦圈等,引导幼儿边跳边念儿歌、边转边念儿歌等等。
表演组:启发幼儿利用桌面教具,边操作边念儿歌。
3、请一两组幼儿上来表演不同的儿歌读法。
四、活动延伸:
1、语言角:继续投放与《西游记》有关的服饰、道具、游戏材料等,引导幼儿创编儿歌,继续开展儿歌表演。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孙悟空打妖怪
2、体育角:布置《四人取经》的游戏场景,引导幼儿比赛竟走,体验同心协力的伙伴关系。
评析:
这首诗歌幼儿很喜欢,度起来朗朗上口,和容易学会,人幼儿知道什么坏,什么是好,培养幼儿的合做精神,及表演能力。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11
设计理念(或教材分析):
现在的许多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自己身上有的优点和缺点孩子们可能都没有清晰的概念,通过今日这个教学,我们以动物关于优点和缺点的熟悉引发幼儿对自身优缺点的关注。通过自己找优缺点和同伴相互找优缺点,引导幼儿正确对待优点和缺点,同时引发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身缺点等正确人生观。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开展,首先是从幼儿看图片结合自身生活阅历,讲讲这些动物的特点,了解动物都有各自的特性,其次是通过故事帮忙幼儿感受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第三局部是教学的重点环节,让幼儿找自己的优点和缺乏,通过同伴间相互找优点,引导幼儿相互学习优点,改正缺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根底上,知道动物都有自己的特点。
2、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的优点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到。
3、引导幼儿发觉和学习同伴的优点,宽容对待同伴的缺点。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知道不光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到。
难点引导幼儿相互学习优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活动预备:猴子、狗熊、大象、鳄鱼卡片5——6套。
活动过程执教者修改
一、谈话激发幼儿兴趣
1、你最喜爱什么动物?说说你喜爱它的缘由是什么?
2、今日教师这有许多的动物,请你们小组争论:喜不喜爱这些动物,为什么?
3、每组幼儿派一个代表说说自己组的争论结果。
二、听听动物夸自己。
1、刚刚你们说了自己喜爱这些动物的哪些地方,动物们也知道自己的优点,我们听一听它们是怎么夸自己的?
2、教师叙述故事,并按故事情节中的先后次序将动物呈现在黑板上。
3、这些动物夸自己有什么特点?它们看别人呢?
4、你喜爱这个故事的动物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夸自己的优点是对的,但是夸自己时不能把别人说得什么都不好)
三、夸夸自己和别人
1、请幼儿夸夸自己的优点,夸夸别人的优点
幼儿说自己的优点,引导其他幼儿认真倾听。
孩子相互说说别人的优点,引导幼儿捕获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2、说说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缺点,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缺点,缺点不断的转变,优点要做的更好,这样我们就会越来越乖。
设计意图
从看图片入手引发幼儿谈论动物特点,为深入理解动物优缺点,做伏笔
结合故事,进一步了解动物各自不同的特点,知道动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从自身动身,通过自己说同伴说的方法发觉自己的优缺点,知道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12
学习目标:
音乐欣赏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
欣赏”西乐中奏”的乐曲.
感受生动有趣的乐曲.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光盘、录音机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安静地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猜想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什么地方,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理由说出来.
2、教师向幼儿提问:你在乐曲中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在哪见到过这些动物?待幼儿充分回答后,请去过农场的幼儿向大家介绍什么是农场,教师在次基础上给予补充和总结.
3、让幼儿戴上有关农场动物的头饰,然后围双圈,面向相反方向.当播放乐曲A段时,引导幼儿按二拍子基本拍,一边向前踏步一边拍手;当播放B段时,两圈相对站立,模仿所扮演的动物动作和发出叫声.
4、反复游戏.
活动反思:
这首歌曲学习之余,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乐意用不怕寒冷、坚持锻炼的精神鼓励自己。很多孩子到了天气冷的时候就不爱做早操,通过这个歌曲的学习,让孩子们乐意运动才是最重要的。这个活动也初步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13
活动目标:
1、乐意到xx班做客,愿意与xx班的教师、幼儿共同活动。
2、积累做有礼貌的小客人的经验。
活动准备:
与xx班教师作好活动前准备。
活动过程:
1、准备做客。
(1)接待xx班前来邀请的小朋友,激发幼儿去做客的`愿望。
师:刚才xx班的小朋友来告诉教师她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去他们班做客你们想去吗
(2)讨论怎样做小客人:有礼貌地向xx班教师和小朋友问好;理解同伴的礼物时会表示感激等。
2、组织幼儿去xx班做客。
(1)引导幼儿有礼貌地与xx班幼儿及教师问好。
(2)幼儿自由寻找伙伴并介绍自己,品尝xx班幼儿准备的食品。
(3)与新伙伴一起参观xx班,共同玩游戏。
(4)引导幼儿与伙伴一起收拾好游戏材料,并有礼貌地与xx班幼儿再见,同时邀请他们去自己的班级做客。
3、幼儿回班。
自由讨论自己去做客都认识了哪些好朋友,在xx班都看到了哪些和我们班不一样的,你喜欢xx的什么东西。
师小结:今日我们去xx班十分的开心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还明白怎样做一个小客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能够像今日这样邀请你的好朋友来你家做客或去别人家做客,增加你们的感情,让大家在一起玩的更开心!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
2、在活动中,正确记录分合式,并会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是3的图片。
2、PPT课件,小猫头饰一个,两个圈。
3、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卡片放在口袋里。
活动重难点
1、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猫头饰,"看,谁来了呀?"
(二)学习3的组成。
1、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它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们愿意帮助小猫来分一分吗?
2、出示PPT课件,幼儿自主学习3的分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3只桃子。
幼:3个蘑菇。
幼:3条小鱼。
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录下来。
(评:通过让幼儿来帮助小猫给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给好朋友小兔、小猴这一"任务",在活动一开始就使幼儿的角色一下子就转变了过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在PPT上展示幼儿的分法)幼: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给了小兔,2只分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1条小鱼分给了小兔,2条小鱼分给了小猴。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3可以分成1和2,幼儿一起学念。
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幼:我把3个蘑菇,2个蘑菇分给了小兔,1个蘑菇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2条小鱼分给了小兔,1条小鱼给了小猴。
"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没有了)
(评:具体形象的小动物角色,使幼儿有话可说,通过自己动手尝试操作的事情,幼儿也较易掌握并表达出来。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数量为3的食物分给了小兔、小猴,从而掌握3分成2份有两种分法,本环节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教师小结
师:3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两种分法。
(评:在幼儿操作后发现了3的两种分法后,教师再小结,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反思《3的组成》含PPT课件
师:"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我是数字宝宝1,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2,我们一起过了魔洞。
幼:我是数字宝宝2,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1。
老师或幼儿记录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大家一起学念。
(评:通过创设"过魔洞"这一情境,让幼儿变成数字宝宝,去找好朋友过魔洞,再一次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起到了生生互动的作用。通过游戏幼儿知道了哪两个合起来是3,并会尝试着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表达出来。本环节转换自然协调,又充分注意到了动静交替,不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的是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练习2、3的组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给小动物分食物""与好朋友过魔洞"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油菜花,使用不同的方法绘画出大小不一,疏密不同的油菜花。
2、让幼儿对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实物投影
2、背景图人手一份。
3、颜料、抹布、一次性桌布。
活动过程
1、实物投影引入课题。
2、教师示范讲解。
◆教师:"老师要请两个朋友来帮忙变油菜花,一个是它。"随即伸出食指,问幼儿:"它是谁呀?"(食指),"还有一个是黄颜料。出示颜料盘。"这个颜料盘里面的颜料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教师小结:"我请的食指跟黄颜料来帮我变油菜花。"边说边用实物示意。
◆示范讲解:"现在我开始变油菜花啦,看好了我是怎么变油菜花的。""食指食指翘翘,颜料盘里亲亲,油菜地里变、变、……"
3、提出作画要求。
◆提醒幼儿用食指轻轻蘸颜料,用力变变变。
◆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就马上拿开,不要左右移动。
◆强调油菜花变在油菜梗上。
◆鼓励幼儿这边变变,那边变变,多变些油菜花。
◆提醒幼儿及时用抹布擦干净手,不弄脏衣服。
4、幼儿开始点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干净。
5、结束。
师:"宝宝们真能干,变了这么多漂亮的油菜花,自己表扬一下自己。"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让幼儿尝试用棉签蘸水粉颜料合作添画油菜花,孩子们的绘画速度很快,都积极地动手在教师事先画好的油菜花茎上添画菜花和菜叶。主要是应为在绘画课《快乐的春游》时,幼儿已经欣赏过油菜花,所以绘画起来并不困难;在美术课《颜色变变变》中,幼儿已经使用过棉签涂颜料,所以操作棉签时速度快,很熟练。画好后,每一桌的幼儿都多多少少地添画了蝴蝶、云彩、蓝天、小蜗牛等。
不足之处在于:第二个目标完成得不是很好,幼儿虽说个个都动手在同一张纸上完成了添画,但分工并不明确,谁画菜花、谁画菜叶、谁来进行添画分得不仔细,好多幼儿都是一起画菜花,然后一起画菜叶,最后又一起添画。孩子们在商量分工时是一种说法,但做起来又是另一种做法了。许多孩子看见别人都用棉签绘画,自己也要来试试。这说明孩子们对棉签蘸颜料绘画平时接触得还不够多,感觉还是很新颖,都很感兴趣,以后要创造机会让幼儿多接触此类活动;分工合作的方法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让幼儿真正学会自己分工,相互合作。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03-20
幼儿园的公开课的教案07-03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06-02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11-04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及反思12-18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教案05-21
幼儿园社会公开课教案08-27
【热门】幼儿园公开课教案02-23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热】02-23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精】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