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快板教案

幼儿园快板教案

时间:2024-10-22 13:15:46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快板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快板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快板教案

幼儿园快板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山东快板说唱唱艺术特点,对民间艺术产生兴趣。

  2、感受快板独特的节奏韵律,学习快板的表演方法,并能说快板、打快板、演快板。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 快板用具若干,响铃、响板、双响鼓各一。

  2、 山东快板《武松打虎》的录象资料、《夸家乡》影像资料,活动前熟悉武松打虎的故事。

  活动重难点:

  学习快板的表演方法,并能说快板、打快板、演快板。

  活动过程

  一、 观察快板,说一说它的作用,并尝试表演。

  教师:“小朋友,你看山东快板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你们知道快板是用什么做成的么?”

  (一)给幼儿发快板,观察快板,“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快板,小朋友观察一下“

  1、用什么做的?有几片竹板?什么样子?

  2、在什么地方见过快板?用来做什么?

  3、尝试用快板打出好听的声音。

  4、个别幼儿示范表演。

  5、教师讲解打快板的要领,集体模仿。

  二、欣赏山东快板《武松打虎》,感知山东快板的说唱艺术。

  1、“你听过武松打虎的故事吗?那你看过用快板表演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吗?今天老师为你带来一段不一样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先用老师拍手打节奏幼儿说的方式说“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山东好汉武二郎,”老师用快板打节奏,幼儿一起表演。

  2、学习基本节奏后,尝试用快板打一下

  三、学习儿歌《夸夸我的家乡好》

  (1) 说说家乡有那些美丽的风光和特产,欣赏儿歌《夸夸我的家乡好》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家乡有好多美丽的地方,你知道是那里么?”

  教师:“咱们说一首儿歌,名字叫《夸夸我的家乡好》。听完儿歌小朋友就知道了。”

  (2) 教师完整的朗诵诗歌,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含义。

  (3) 幼儿朗诵诗歌,教师用竹板进行伴奏。

  2、教师打竹板幼儿有节奏地说儿歌《夸夸我的家乡好》。

  3、教师示范表演快板《夸夸我的家乡好》,要求幼儿观察老师表演时的动作、手势和表情等。

  四、学习快板的使用方法

  (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竹板,了解竹板的名称、制作材料和外型特征。

  (2) 请幼儿尝试使用快板,探索怎样才能打出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

  (3) 教师敲鼓,幼儿打快板,,要求幼儿大快板的`节奏、速度和教师的鼓声保持一致,丛冢感受快板的基本韵律。

  五、常识快板表演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表演山东快板《夸夸我的家乡好》好不好呀?”

  (1) 教师示范表演,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模仿教师的站资、手势和表情。

  (2) 幼儿集体模仿。

  六、讲评结束

  教师:“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表演山东快板好不好?”

  七、延伸活动

  为了体现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我们还可以组织一系列延伸活动。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投放足够的快板,供幼儿练习。让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自主的表演和使用。

  八、活动评价

  活动前,幼儿已经通过部分活动了解了快板,并听过《武松打虎》的故事,在做好经验储备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活动中,通过听声音辨乐器的方法,调动了孩子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并通过对快板观察并尝试使用的过程让孩子对快板充满兴趣,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视频的观看掌握打快板的方法和节奏,并将快板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儿歌联系起来,让幼儿一边打快板一边说儿歌,使幼儿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孩子们对这种快板的说唱形式很感兴趣,并能积极地使用和表演。

  区域活动

  《说快板》

  小朋友们来说块板

  夸夸我的家乡好

  打竹板,走向前,

  小朋友们笑开颜。

  上台不把别的表,

  只夸咱得家乡好。

  济南的泉水清又甜,

  菏泽的牡丹十里香,

  泰山的美名传四方,

  潍坊的风筝最美丽。

  高速公路宽又广,

  蓝蓝的大海捕鱼忙。

  欢迎你到山东来,

  美酒香茶任你尝。

  活动反思:

  快板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很有趣但不常见的东西,所以孩子们对这种活动非常感兴趣。导入部分中孩子们对打竹板说儿歌的形式感到很新颖,直接用山东快板的形式来组织孩子,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对快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观看完录象后,我通过简单的提问孩子们便说出了山东快书的表演特点,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倾听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表演山东快书使用的是山东方言,很有趣,孩子们在学说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了说唱艺术特点。

  对中班的孩子来说,能协调一致地打竹板是有难度的。《纲要》艺术领域指导要点中规定“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所以在学习竹板的使用方法时让孩子自由尝试,并互相模仿。幼儿很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是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所以在孩子掌握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再对打竹板的技巧进行了正确示范和指导,这样,既尊重了孩子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又让孩子掌握了正确的打竹板的方法。

  在活动中教师有一段简短的快板示范,根据我们本地的特色,我做了适当的调整。如果学习新的儿歌并用快板的形式表现出来,会利用比较长的时间。而在这次活动中,让孩子学会打竹板是重点和难点,练习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我启发幼儿回忆已经学过的儿歌,鼓励幼儿打着竹板把这些儿歌用说快板的形式表现出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表演快板时加入合适的动作,需要孩子们左右手的配合,这对孩子们来说有难度,但有一部分孩子还是做到了,效果不错!

  我觉得在这节活动中,情感、知识、能力等目标完成地比较好,但我给孩子提供的快板都是我们自制的,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孩子在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打竹板是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的,所以在以后的表演区域活动中,我将给孩子投放足够的快板,给孩子们提供充分的练习和表演的机会,以巩固孩子们打竹板的技能。

幼儿园快板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内容,会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2、感受快板诗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艺术风格,体验朗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竹子制品课件、响板。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受快板诗特点。

  这首诗歌听起来有什么感觉?这种打着响板表演的诗歌叫快板诗,它很有趣,很好听。

  二、学习、理解作品。

  1、教师表演前两段。

  (1)提问:竹子可以制成什么东西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

  2、教师表演后两段。

  (1)提问: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什么是用竹子做成的呢?

  (2)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

  三、表演、巩固作品。

  1、师生以轮读的方式练习作品,教师可放慢速度,让有思考的时间。

  2、男女幼儿轮读,适当加快速度,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使幼儿感受到快板诗的内在情趣。

  3、教师和幼儿边打响板边表演。

  快板诗歌《夸夸竹子本领大》

  竹板这么一打啊,别的都不夸

  今天我来夸一夸,竹子本领大。

  日常生活用品中,经常看到它。

  竹帘子、竹筷子、竹门、竹床、竹席子,竹高跷、竹梯子、竹扇、竹桶、竹柜子,我啊不夸不知道,一夸吓一跳,小朋友们别不信,也常用到它。

幼儿园快板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山东快板说唱艺术的特点,对民间曲艺产生兴趣。

  2、感受快板独特的节奏韵律,初步学习竹板简单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1、快板用具若干、铃鼓一面

  2、山东快板《武松打虎》的录像资料,活动前熟悉《武松打虎》的故事。

  活动流程:

  一、教师打竹板,幼儿拍手说节奏儿歌进入活动场地。

  儿歌:小朋友,走走走,挺起胸,抬起头;小朋友,来来来,大大的眼睛看过来,轻轻坐到椅子上,我来和你一起玩。

  二、认识快板,知道快板的作用。

  1、你来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用什么做的?有几片竹板?除了竹板还有什么?

  2、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打竹板的?他们都用竹板来做什么?(跳舞、打节奏、表演节目)

  三、幼儿自由玩竹板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竹板,来,每人拿一副竹板自己玩一玩。(幼儿自由玩竹板)

  四、欣赏山东快书《武松打虎》录像资料,感知山东快书的说唱特点。

  恩,玩了这么长的时间了,轻轻把竹板放到凳子底下,让它休息一会!小朋友,你们听过《武松打虎》的故事吗?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段不一样的《武松打虎》,咱们一起来看看他和老师叫故事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

  1、里面的叔叔是怎样表演《武松打虎》的?(打快板、说山东话)

  小结:这位叔叔是咱们山东著名的快板艺术家孙镇业。

  2、知识渗透:像叔叔这样打着竹板,用山东话说唱表演的节目,叫山东快板,也叫山东快书。

  3、模仿感受。

  “咱们也来学几句刚才看到的山东快书吧!”教师带孩子学说“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并拍手掌握节奏。

  五、初步学习竹板的使用方法。

  1、轻轻拿出竹板,咱们也来学一学叔叔的打打竹板,试一试怎样让竹板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

  2、幼儿自由练习打竹板,教师及时指出孩子打板的不足。

  3、个别幼儿是示范打竹板。(正确的打板方法、错误的打板方法)

  4、教师讲解打竹板的.要领,集体模仿。强调幼儿用右手打板。

  练习儿歌:大拇哥,钻中间,小小手,夹住板,往上抬,打起来。

  5、教师敲铃鼓,幼儿打竹板,感受打竹板的基本韵律。

  “打竹板真好玩,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来合作表演,但是老师表演的不是竹板,(出示铃鼓)是敲铃鼓”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希望小朋友在打竹板的时候要和老师敲铃鼓的速度、节奏是一样的。咱们一起来试一下?

  教师以不同的速度和节奏敲铃鼓,幼儿练习有节奏地打竹板。

  六、尝试快板表演。

  1、“小竹板安静会儿,轻轻把竹板放到我们的小腿上”。

  提问“在表演山东快板的时候,除了打着竹板讲故事,能不能说儿歌呢?”小朋友会说什么儿歌?——幼儿拍手说熟悉的儿歌(小、欢乐的节日等)

  3、教师打竹板幼儿有节奏的说儿歌

  4、鼓励幼儿打着竹板有节奏的说儿歌

  5、教师示范表演快板《夸夸我的家乡好》,要求幼儿观察老师表演时的动作、手势和表情。

  提问:老师表演的快板是说的什么?都夸我们家乡的什么地方了?(引导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6、幼儿尝试和老师一起带动作和表情表演快板儿歌。

  7、宝贝,让我们也来像小小艺术家一样,加入动作和表情来给所以的老师表演一下这段快板儿歌吧!

  七、活动结束。

  现在让我们去找更多的小朋友和大家一起来表演山东快板好不好?

幼儿园快板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能正确使用儿歌中的量词。

  2.仿编快板书儿歌,并能按一定的韵律进行表演。

  3.初步学习快板的使用方法,感受快板书表演形式的乐趣。

  二、重点:

  学习快板书内容并表演

  三、难点:

  根据量词仿编快板书。

  四、活动准备:

  课件、快板、大褂。

  五、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1)出示课件,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树丛里)

  (2)播放蚊子叫声的音频,提问:听听是谁来了?

  猜一猜它们说了什么?

  2.教师朗诵,帮助幼儿理解快板书内容,引导幼儿尝试学说两只蚊子的对话。

  教师:大的说我能吃颗枣,小的说我能吃个梨。

  大的说我能吃头象,小的`说我能吃条大鲸鱼。

  (1)提问:两只蚊子都说了什么?大的说了什么?小的说了什么?

  (出示课件,帮助幼儿记忆对话内容,正确使用量词:颗、个、头、条)

  (2)带领幼儿一起学一学文字的对话,加深幼儿的记忆。

  教师:原来大蚊子和小蚊子在树丛里面吹牛皮呢!

  提问:吹牛皮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大话,说一些自己办不到的事情。

  (3)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说儿歌对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扮演大蚊子、小蚊子进行对话。

  (4)出示课件蜻挺,提问:这两只蚊子吹牛皮吹的正起劲呢,我们看看谁来了?蜻蜓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听听儿歌里怎么说的?(教师朗诵儿歌最后一句)

  (5)幼儿一起朗诵完整的儿歌。

  树丛里两只蚊子在吹牛皮,

  大的说我能吃颗枣,小的说我能吃个梨。

  大的说我能吃头象,小的说我能吃条大鲸鱼。

  蜻蜓逮住它们俩,不声不响吞肚里。

  3.引导幼儿一起探索、尝试快板的使用方法。

  (1)出示快板.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快板。(教师拿着快板穿着大褂)

  教师:刚刚我们朗诵的这个儿歌是一个快板书,快板书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说唱曲艺,就是一边有节奏的打着快板,一边念着儿歌,快板是竹子做成的,所以它也称为“竹板”,这个快板它由两部分组成长板和短板,那么快板要如何使用呢?首先伸出右手,张开虎口,放在长板中间的位置,胳膊抬起来,将快板放平,打快板时胳膊不动,手腕转动。

  (2)教师表演快板书《两只蚊子吹牛皮》,幼儿观看。

  4.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能按一定的韵律表演快板书。

  采用教师带领、集体朗诵、分角色朗诵的形式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韵律朗诵诗歌,感受快板书表演形式的乐趣。

  5.教师出示四幅图片,师幼一同仿编快板书,并正确使用量词:颗、只、头、辆

  树丛里两只蚊子在吹牛皮,

  大的说我能吃颗糖,小的说我能吃只鸡。

  大的说我能吃头牛,小的说我能吃辆大卡车。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有趣的快板书表演并进行再次创编。

  2.区域活动

  【语言区】

  名称:儿歌创编

  材料:图卡。

  玩法:出示图片,让孩子根据图片进行一个关于量词的了解,然后进行一个吹牛皮的儿歌创编。

  【表演区】

  名称:快板社

  材料:大褂、快板

  玩法:孩子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快板的表演。

  说课:《两只蚊子吹牛皮》是一首内容并不长的儿歌,全文内容诙谐幽默,非常便于幼儿记忆。因为幼儿从未接触过快板,也没有快板表演的经验。因此要在一节课内让幼儿学习并使用快板,按照一定的韵律进行朗诵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先学习儿歌,再带领幼儿认识探索如何使用小快板打出好听又稳的节奏,掌握快板的使用的方法后,结合儿歌内容,有韵律的进行表演。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个升华,孩子自己创编儿歌进行快板表演。

《幼儿园快板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快板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案消防教案07-14

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01-17

幼儿园的教案11-19

【经典】幼儿园教案05-29

教案幼儿园06-02

幼儿园的教案01-17

幼儿园教案06-13

幼儿园教案06-12

(经典)幼儿园教案07-12

幼儿园精选教案11-07

幼儿园快板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快板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快板教案

幼儿园快板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山东快板说唱唱艺术特点,对民间艺术产生兴趣。

  2、感受快板独特的节奏韵律,学习快板的表演方法,并能说快板、打快板、演快板。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 快板用具若干,响铃、响板、双响鼓各一。

  2、 山东快板《武松打虎》的录象资料、《夸家乡》影像资料,活动前熟悉武松打虎的故事。

  活动重难点:

  学习快板的表演方法,并能说快板、打快板、演快板。

  活动过程

  一、 观察快板,说一说它的作用,并尝试表演。

  教师:“小朋友,你看山东快板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你们知道快板是用什么做成的么?”

  (一)给幼儿发快板,观察快板,“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快板,小朋友观察一下“

  1、用什么做的?有几片竹板?什么样子?

  2、在什么地方见过快板?用来做什么?

  3、尝试用快板打出好听的声音。

  4、个别幼儿示范表演。

  5、教师讲解打快板的要领,集体模仿。

  二、欣赏山东快板《武松打虎》,感知山东快板的说唱艺术。

  1、“你听过武松打虎的故事吗?那你看过用快板表演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吗?今天老师为你带来一段不一样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先用老师拍手打节奏幼儿说的方式说“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山东好汉武二郎,”老师用快板打节奏,幼儿一起表演。

  2、学习基本节奏后,尝试用快板打一下

  三、学习儿歌《夸夸我的家乡好》

  (1) 说说家乡有那些美丽的风光和特产,欣赏儿歌《夸夸我的家乡好》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家乡有好多美丽的地方,你知道是那里么?”

  教师:“咱们说一首儿歌,名字叫《夸夸我的家乡好》。听完儿歌小朋友就知道了。”

  (2) 教师完整的朗诵诗歌,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含义。

  (3) 幼儿朗诵诗歌,教师用竹板进行伴奏。

  2、教师打竹板幼儿有节奏地说儿歌《夸夸我的家乡好》。

  3、教师示范表演快板《夸夸我的家乡好》,要求幼儿观察老师表演时的动作、手势和表情等。

  四、学习快板的使用方法

  (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竹板,了解竹板的名称、制作材料和外型特征。

  (2) 请幼儿尝试使用快板,探索怎样才能打出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

  (3) 教师敲鼓,幼儿打快板,,要求幼儿大快板的`节奏、速度和教师的鼓声保持一致,丛冢感受快板的基本韵律。

  五、常识快板表演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表演山东快板《夸夸我的家乡好》好不好呀?”

  (1) 教师示范表演,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模仿教师的站资、手势和表情。

  (2) 幼儿集体模仿。

  六、讲评结束

  教师:“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表演山东快板好不好?”

  七、延伸活动

  为了体现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我们还可以组织一系列延伸活动。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投放足够的快板,供幼儿练习。让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自主的表演和使用。

  八、活动评价

  活动前,幼儿已经通过部分活动了解了快板,并听过《武松打虎》的故事,在做好经验储备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活动中,通过听声音辨乐器的方法,调动了孩子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并通过对快板观察并尝试使用的过程让孩子对快板充满兴趣,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视频的观看掌握打快板的方法和节奏,并将快板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儿歌联系起来,让幼儿一边打快板一边说儿歌,使幼儿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孩子们对这种快板的说唱形式很感兴趣,并能积极地使用和表演。

  区域活动

  《说快板》

  小朋友们来说块板

  夸夸我的家乡好

  打竹板,走向前,

  小朋友们笑开颜。

  上台不把别的表,

  只夸咱得家乡好。

  济南的泉水清又甜,

  菏泽的牡丹十里香,

  泰山的美名传四方,

  潍坊的风筝最美丽。

  高速公路宽又广,

  蓝蓝的大海捕鱼忙。

  欢迎你到山东来,

  美酒香茶任你尝。

  活动反思:

  快板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很有趣但不常见的东西,所以孩子们对这种活动非常感兴趣。导入部分中孩子们对打竹板说儿歌的形式感到很新颖,直接用山东快板的形式来组织孩子,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对快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观看完录象后,我通过简单的提问孩子们便说出了山东快书的表演特点,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倾听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表演山东快书使用的是山东方言,很有趣,孩子们在学说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了说唱艺术特点。

  对中班的孩子来说,能协调一致地打竹板是有难度的。《纲要》艺术领域指导要点中规定“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所以在学习竹板的使用方法时让孩子自由尝试,并互相模仿。幼儿很容易对艺术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是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所以在孩子掌握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再对打竹板的技巧进行了正确示范和指导,这样,既尊重了孩子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又让孩子掌握了正确的打竹板的方法。

  在活动中教师有一段简短的快板示范,根据我们本地的特色,我做了适当的调整。如果学习新的儿歌并用快板的形式表现出来,会利用比较长的时间。而在这次活动中,让孩子学会打竹板是重点和难点,练习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我启发幼儿回忆已经学过的儿歌,鼓励幼儿打着竹板把这些儿歌用说快板的形式表现出来,孩子们很感兴趣。在表演快板时加入合适的动作,需要孩子们左右手的配合,这对孩子们来说有难度,但有一部分孩子还是做到了,效果不错!

  我觉得在这节活动中,情感、知识、能力等目标完成地比较好,但我给孩子提供的快板都是我们自制的,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孩子在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打竹板是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的,所以在以后的表演区域活动中,我将给孩子投放足够的快板,给孩子们提供充分的练习和表演的机会,以巩固孩子们打竹板的技能。

幼儿园快板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内容,会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2、感受快板诗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艺术风格,体验朗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竹子制品课件、响板。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受快板诗特点。

  这首诗歌听起来有什么感觉?这种打着响板表演的诗歌叫快板诗,它很有趣,很好听。

  二、学习、理解作品。

  1、教师表演前两段。

  (1)提问:竹子可以制成什么东西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2)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

  2、教师表演后两段。

  (1)提问: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什么是用竹子做成的呢?

  (2)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

  三、表演、巩固作品。

  1、师生以轮读的方式练习作品,教师可放慢速度,让有思考的时间。

  2、男女幼儿轮读,适当加快速度,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使幼儿感受到快板诗的内在情趣。

  3、教师和幼儿边打响板边表演。

  快板诗歌《夸夸竹子本领大》

  竹板这么一打啊,别的都不夸

  今天我来夸一夸,竹子本领大。

  日常生活用品中,经常看到它。

  竹帘子、竹筷子、竹门、竹床、竹席子,竹高跷、竹梯子、竹扇、竹桶、竹柜子,我啊不夸不知道,一夸吓一跳,小朋友们别不信,也常用到它。

幼儿园快板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山东快板说唱艺术的特点,对民间曲艺产生兴趣。

  2、感受快板独特的节奏韵律,初步学习竹板简单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1、快板用具若干、铃鼓一面

  2、山东快板《武松打虎》的录像资料,活动前熟悉《武松打虎》的故事。

  活动流程:

  一、教师打竹板,幼儿拍手说节奏儿歌进入活动场地。

  儿歌:小朋友,走走走,挺起胸,抬起头;小朋友,来来来,大大的眼睛看过来,轻轻坐到椅子上,我来和你一起玩。

  二、认识快板,知道快板的作用。

  1、你来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用什么做的?有几片竹板?除了竹板还有什么?

  2、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打竹板的?他们都用竹板来做什么?(跳舞、打节奏、表演节目)

  三、幼儿自由玩竹板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竹板,来,每人拿一副竹板自己玩一玩。(幼儿自由玩竹板)

  四、欣赏山东快书《武松打虎》录像资料,感知山东快书的说唱特点。

  恩,玩了这么长的时间了,轻轻把竹板放到凳子底下,让它休息一会!小朋友,你们听过《武松打虎》的故事吗?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段不一样的《武松打虎》,咱们一起来看看他和老师叫故事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

  1、里面的叔叔是怎样表演《武松打虎》的?(打快板、说山东话)

  小结:这位叔叔是咱们山东著名的快板艺术家孙镇业。

  2、知识渗透:像叔叔这样打着竹板,用山东话说唱表演的节目,叫山东快板,也叫山东快书。

  3、模仿感受。

  “咱们也来学几句刚才看到的山东快书吧!”教师带孩子学说“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并拍手掌握节奏。

  五、初步学习竹板的使用方法。

  1、轻轻拿出竹板,咱们也来学一学叔叔的打打竹板,试一试怎样让竹板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

  2、幼儿自由练习打竹板,教师及时指出孩子打板的不足。

  3、个别幼儿是示范打竹板。(正确的打板方法、错误的打板方法)

  4、教师讲解打竹板的.要领,集体模仿。强调幼儿用右手打板。

  练习儿歌:大拇哥,钻中间,小小手,夹住板,往上抬,打起来。

  5、教师敲铃鼓,幼儿打竹板,感受打竹板的基本韵律。

  “打竹板真好玩,老师想和小朋友一起来合作表演,但是老师表演的不是竹板,(出示铃鼓)是敲铃鼓”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希望小朋友在打竹板的时候要和老师敲铃鼓的速度、节奏是一样的。咱们一起来试一下?

  教师以不同的速度和节奏敲铃鼓,幼儿练习有节奏地打竹板。

  六、尝试快板表演。

  1、“小竹板安静会儿,轻轻把竹板放到我们的小腿上”。

  提问“在表演山东快板的时候,除了打着竹板讲故事,能不能说儿歌呢?”小朋友会说什么儿歌?——幼儿拍手说熟悉的儿歌(小、欢乐的节日等)

  3、教师打竹板幼儿有节奏的说儿歌

  4、鼓励幼儿打着竹板有节奏的说儿歌

  5、教师示范表演快板《夸夸我的家乡好》,要求幼儿观察老师表演时的动作、手势和表情。

  提问:老师表演的快板是说的什么?都夸我们家乡的什么地方了?(引导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6、幼儿尝试和老师一起带动作和表情表演快板儿歌。

  7、宝贝,让我们也来像小小艺术家一样,加入动作和表情来给所以的老师表演一下这段快板儿歌吧!

  七、活动结束。

  现在让我们去找更多的小朋友和大家一起来表演山东快板好不好?

幼儿园快板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能正确使用儿歌中的量词。

  2.仿编快板书儿歌,并能按一定的韵律进行表演。

  3.初步学习快板的使用方法,感受快板书表演形式的乐趣。

  二、重点:

  学习快板书内容并表演

  三、难点:

  根据量词仿编快板书。

  四、活动准备:

  课件、快板、大褂。

  五、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1)出示课件,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树丛里)

  (2)播放蚊子叫声的音频,提问:听听是谁来了?

  猜一猜它们说了什么?

  2.教师朗诵,帮助幼儿理解快板书内容,引导幼儿尝试学说两只蚊子的对话。

  教师:大的说我能吃颗枣,小的说我能吃个梨。

  大的说我能吃头象,小的`说我能吃条大鲸鱼。

  (1)提问:两只蚊子都说了什么?大的说了什么?小的说了什么?

  (出示课件,帮助幼儿记忆对话内容,正确使用量词:颗、个、头、条)

  (2)带领幼儿一起学一学文字的对话,加深幼儿的记忆。

  教师:原来大蚊子和小蚊子在树丛里面吹牛皮呢!

  提问:吹牛皮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大话,说一些自己办不到的事情。

  (3)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学说儿歌对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扮演大蚊子、小蚊子进行对话。

  (4)出示课件蜻挺,提问:这两只蚊子吹牛皮吹的正起劲呢,我们看看谁来了?蜻蜓来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听听儿歌里怎么说的?(教师朗诵儿歌最后一句)

  (5)幼儿一起朗诵完整的儿歌。

  树丛里两只蚊子在吹牛皮,

  大的说我能吃颗枣,小的说我能吃个梨。

  大的说我能吃头象,小的说我能吃条大鲸鱼。

  蜻蜓逮住它们俩,不声不响吞肚里。

  3.引导幼儿一起探索、尝试快板的使用方法。

  (1)出示快板.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快板。(教师拿着快板穿着大褂)

  教师:刚刚我们朗诵的这个儿歌是一个快板书,快板书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说唱曲艺,就是一边有节奏的打着快板,一边念着儿歌,快板是竹子做成的,所以它也称为“竹板”,这个快板它由两部分组成长板和短板,那么快板要如何使用呢?首先伸出右手,张开虎口,放在长板中间的位置,胳膊抬起来,将快板放平,打快板时胳膊不动,手腕转动。

  (2)教师表演快板书《两只蚊子吹牛皮》,幼儿观看。

  4.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能按一定的韵律表演快板书。

  采用教师带领、集体朗诵、分角色朗诵的形式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韵律朗诵诗歌,感受快板书表演形式的乐趣。

  5.教师出示四幅图片,师幼一同仿编快板书,并正确使用量词:颗、只、头、辆

  树丛里两只蚊子在吹牛皮,

  大的说我能吃颗糖,小的说我能吃只鸡。

  大的说我能吃头牛,小的说我能吃辆大卡车。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与他人分享有趣的快板书表演并进行再次创编。

  2.区域活动

  【语言区】

  名称:儿歌创编

  材料:图卡。

  玩法:出示图片,让孩子根据图片进行一个关于量词的了解,然后进行一个吹牛皮的儿歌创编。

  【表演区】

  名称:快板社

  材料:大褂、快板

  玩法:孩子需要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快板的表演。

  说课:《两只蚊子吹牛皮》是一首内容并不长的儿歌,全文内容诙谐幽默,非常便于幼儿记忆。因为幼儿从未接触过快板,也没有快板表演的经验。因此要在一节课内让幼儿学习并使用快板,按照一定的韵律进行朗诵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先学习儿歌,再带领幼儿认识探索如何使用小快板打出好听又稳的节奏,掌握快板的使用的方法后,结合儿歌内容,有韵律的进行表演。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个升华,孩子自己创编儿歌进行快板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