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5-01-20 10:13:3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体验统计带来的快捷与方便,激发对统计学习的兴趣。

  2.初步学会分类统计,提高计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学会用简单的方法统计物品数量的多少,并使用表格分类记录。

  教学准备

  在活动区摆放丰富的物品;请家长协助幼儿调查自己家中有多少门和窗,并记录下来;班内物品统计表格一张;统计表(1)一份,统计表(2)每人两份,铅笔每人一支。

  教学过程

  一、观察记录结果,引发学习兴趣

  幼儿一起分享在家记录的门和窗的数量。

  提问:你家的门和窗有多少?你是怎样记录下来的呢?

  教师:除了你记录的方法外,有没有更简单、更快速的方法来记录呢?我们来看看吧。

  二、引导幼儿自主发现统计的方法

  1.师生共同探讨,完成表格(1)。

  (1)请幼儿观察表格并讨论:你们有什么方法把大家记录的物品数量放在一起,一看就明白呢?

  (2)师生共同完成统计过程。

  统计步骤和方法:先将要统计的物体用文字或标记在表格上记录;然后通过计数查出每种物体的数量;最后将相应数字填写在物体对应的表格内。

  教师对记录的过程进行简单的总结。

  2.观察比较,了解统计的好处。

  出示班内物品统计表格,请幼儿观察比较。

  提问: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小结:表格记录的方式更快、更简单,让人一看就明白。

  3.引导幼儿实际操作,尝试对两种物品进行统计。

  (1)统计表(2)每人一张,请幼儿观察统计表并相互交流。

  教师:表格中有什么物品需要统计?我们应该怎样去统计?怎样记录?(分别提问)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使用统计表格。

  教师:我们在记录前应先观察表格里的物品,然后拿着铅笔和统计表到统计区统计物品。

  4.幼儿再次对班内物品进行统计,巩固练习统计的方法。

  (1)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完成统计表格中的内容。

  (2)请幼儿自由选择统计内容,填到表格中并进行统计,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互相检验统计结果,完成统计表格。

  三、活动结束

  活动评价:

  (1)鼓励结果正确的幼儿。

  (2)评价统计过程中认真、细心的幼儿,让他们了解,只有认真、细心,统计结果才会正确有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再现物体的序列,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2.能在操作活动中有规律地设计图案,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思维的多样性,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花环、手链、项链的半成品材料若干,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感知规律。

  1.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

  (1)教师:今天小熊搬新家了,它请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去做客,看看它们是谁呀?(小兔,小猫,小狗)

  (2)教师:去小熊家有三条不同的路,三位好朋友各走了一条小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走的是怎样的小路呢?

  小兔:红蓝排列的小路。小猫:红黄黄排列的`小路。小狗:红黄蓝排列的小路。

  2.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列教师:三个好朋友都到小熊家了,小熊可开心了,为小动物们准备了它们最爱吃的食物呢!可是想吃这些食物可没那么容易哦!小熊还为小动物们提供了没有装饰完的盘子呢,我们只要把小熊的盘子装饰完,最爱吃的东西就会出现了。

  小兔:不同颜色(红黄方块)一格一的排列下去(说对了,出现萝卜)小猫:不同大小(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格二的排列下去(小鱼)小狗:不同形状(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一、一、一的排列(骨头)

  (二)应用创作

  1.简单介绍活动内容。

  教师:小动物们吃完小点心可开心了,小熊还想请你们开个舞会呢!你们想去吗?那我们一起来打扮一下吧!这儿(出示成品)师:这儿有花环、手链、项链和小旗,戴在身上可漂亮啦!

  (出示半成品)师: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什么呢?可是要装饰这些东西可不是随意的哦,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律排序的,如果不按规律的话可不好看哦!现在请你们选择一种去装饰吧!

  2.幼儿小组活动。

  (三)评价活动教师:先做完的小朋友可以可以去跟爸爸妈妈说一说你是怎么装饰的,请爸爸妈妈帮我们戴一戴。

  教师:谁愿意上来讲讲你装饰的是什么?是按照什么规律做的呢?(评价正确的2人)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去小熊家跳舞吧!舞会结束了,请小朋友们把东西放回篮子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分类。

  2、让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形宝宝图片、背景图、固体胶、纸、环境布置

  活动重点:

  复习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活动难点:

  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活动流程:

  引出课题 游戏巩固 活动延伸

  (一)引出课题

  1、分别出示4种图形,提问:“你们知道它们是谁?”

  2、它们长得怎么样?

  (二)游戏巩固

  1、游戏:捉迷藏

  a、 师出示背景图,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b、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并说出有几个?

  2、游戏:小小邮递员

  a、 图形宝宝请幼儿为小动物送饼干,并说明要求。

  b、幼儿送饼干。

  c、 师作一定的评价。

  d、幼儿吃饼干(幼儿自由选择饼干)

  提问:你吃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3、游戏:拼图

  a、 图形国王装修皇宫,想请幼儿拼画。

  b、幼儿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c、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延伸

  将剩下的`图形投放到区角活动中。

  教学反思:

  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认识过程中,注意较易转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科学、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是中班教学活动组织的难点。本活动设计尝试以趣味性、直观形象的游戏情境贯穿全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实践与周围的物质环境发生作用,动手动脑掌握数学知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案12-2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9-0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1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1-15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03-0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实用]07-1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荐】11-06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数06-13

【推荐】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9-16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体验统计带来的快捷与方便,激发对统计学习的兴趣。

  2.初步学会分类统计,提高计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学会用简单的方法统计物品数量的多少,并使用表格分类记录。

  教学准备

  在活动区摆放丰富的物品;请家长协助幼儿调查自己家中有多少门和窗,并记录下来;班内物品统计表格一张;统计表(1)一份,统计表(2)每人两份,铅笔每人一支。

  教学过程

  一、观察记录结果,引发学习兴趣

  幼儿一起分享在家记录的门和窗的数量。

  提问:你家的门和窗有多少?你是怎样记录下来的呢?

  教师:除了你记录的方法外,有没有更简单、更快速的方法来记录呢?我们来看看吧。

  二、引导幼儿自主发现统计的方法

  1.师生共同探讨,完成表格(1)。

  (1)请幼儿观察表格并讨论:你们有什么方法把大家记录的物品数量放在一起,一看就明白呢?

  (2)师生共同完成统计过程。

  统计步骤和方法:先将要统计的物体用文字或标记在表格上记录;然后通过计数查出每种物体的数量;最后将相应数字填写在物体对应的表格内。

  教师对记录的过程进行简单的总结。

  2.观察比较,了解统计的好处。

  出示班内物品统计表格,请幼儿观察比较。

  提问: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小结:表格记录的方式更快、更简单,让人一看就明白。

  3.引导幼儿实际操作,尝试对两种物品进行统计。

  (1)统计表(2)每人一张,请幼儿观察统计表并相互交流。

  教师:表格中有什么物品需要统计?我们应该怎样去统计?怎样记录?(分别提问)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使用统计表格。

  教师:我们在记录前应先观察表格里的物品,然后拿着铅笔和统计表到统计区统计物品。

  4.幼儿再次对班内物品进行统计,巩固练习统计的方法。

  (1)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完成统计表格中的内容。

  (2)请幼儿自由选择统计内容,填到表格中并进行统计,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互相检验统计结果,完成统计表格。

  三、活动结束

  活动评价:

  (1)鼓励结果正确的幼儿。

  (2)评价统计过程中认真、细心的幼儿,让他们了解,只有认真、细心,统计结果才会正确有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再现物体的序列,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2.能在操作活动中有规律地设计图案,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思维的多样性,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花环、手链、项链的半成品材料若干,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感知规律。

  1.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其中的规律。

  (1)教师:今天小熊搬新家了,它请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去做客,看看它们是谁呀?(小兔,小猫,小狗)

  (2)教师:去小熊家有三条不同的路,三位好朋友各走了一条小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走的是怎样的小路呢?

  小兔:红蓝排列的小路。小猫:红黄黄排列的`小路。小狗:红黄蓝排列的小路。

  2.引导幼儿按规律排列教师:三个好朋友都到小熊家了,小熊可开心了,为小动物们准备了它们最爱吃的食物呢!可是想吃这些食物可没那么容易哦!小熊还为小动物们提供了没有装饰完的盘子呢,我们只要把小熊的盘子装饰完,最爱吃的东西就会出现了。

  小兔:不同颜色(红黄方块)一格一的排列下去(说对了,出现萝卜)小猫:不同大小(一朵大花二朵小花)一格二的排列下去(小鱼)小狗:不同形状(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一、一、一的排列(骨头)

  (二)应用创作

  1.简单介绍活动内容。

  教师:小动物们吃完小点心可开心了,小熊还想请你们开个舞会呢!你们想去吗?那我们一起来打扮一下吧!这儿(出示成品)师:这儿有花环、手链、项链和小旗,戴在身上可漂亮啦!

  (出示半成品)师: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什么呢?可是要装饰这些东西可不是随意的哦,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律排序的,如果不按规律的话可不好看哦!现在请你们选择一种去装饰吧!

  2.幼儿小组活动。

  (三)评价活动教师:先做完的小朋友可以可以去跟爸爸妈妈说一说你是怎么装饰的,请爸爸妈妈帮我们戴一戴。

  教师:谁愿意上来讲讲你装饰的是什么?是按照什么规律做的呢?(评价正确的2人)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去小熊家跳舞吧!舞会结束了,请小朋友们把东西放回篮子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分类。

  2、让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形宝宝图片、背景图、固体胶、纸、环境布置

  活动重点:

  复习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活动难点:

  运用几何图形进行拼搭创造

  活动流程:

  引出课题 游戏巩固 活动延伸

  (一)引出课题

  1、分别出示4种图形,提问:“你们知道它们是谁?”

  2、它们长得怎么样?

  (二)游戏巩固

  1、游戏:捉迷藏

  a、 师出示背景图,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b、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并说出有几个?

  2、游戏:小小邮递员

  a、 图形宝宝请幼儿为小动物送饼干,并说明要求。

  b、幼儿送饼干。

  c、 师作一定的评价。

  d、幼儿吃饼干(幼儿自由选择饼干)

  提问:你吃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3、游戏:拼图

  a、 图形国王装修皇宫,想请幼儿拼画。

  b、幼儿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c、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延伸

  将剩下的`图形投放到区角活动中。

  教学反思:

  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性、形象性的特点,认识过程中,注意较易转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科学、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是中班教学活动组织的难点。本活动设计尝试以趣味性、直观形象的游戏情境贯穿全程,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主的状态下,通过操作实践与周围的物质环境发生作用,动手动脑掌握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