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彩蛋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彩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彩蛋教案1
活动背景
在开展了《我们身边的科学》这个主题中的“圆圆和方方”、“会变的图形”、“拼图形”等活动后,幼儿对物体的形状产生了浓厚的观察兴趣。一天,我带领幼儿到园外的小公园散步,看门的爷爷将自动伸缩门打开,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门上有很多平行四边形,随着门的开关而变大变小,于是就兴奋地嚷起来。经他一嚷嚷,很多幼儿都围了上来,对这扇门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记录活动,让幼儿感知三角形是最稳定的一种形状,而四边形等形状会变形。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培养细心操作的习惯。
3.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就是利用了形状的稳定或不稳定性原理。
活动准备
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每组若干,筷子、橡皮筋、记录表若干,投影仪,自行车、大吊车、铁塔、照相机三角架的图片。
活动过程
1.以自动伸缩门的事例引出课题。
“幼儿园的大门能自动拉长、缩短,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因为通电了。”
“门有弹性。”
“我看到门那边有个平行四边形,本来是大的,门开的时候就变小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试验,看看是怎么回事。”
(幼儿还不能理解其中的原理,只有一个女孩子看到了门上的.那些平行四边形。不过,对于伸缩门的好奇使他们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2.教师出示用橡皮筋绑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形状,然后进行拉、挤,看看会发现什么现象。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这个正方形我一拉就变成扁扁的了。”
“我拉不动三角形,三角形很牢。”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初步感知了各种形状在拉、挤之后,有的会变形,有的不会变形,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奠定了基础。)
3.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要求:操作后,在稳定的形状后面打勾,不稳定的形状后面打叉。还可以运用老师提供的橡皮筋和筷子,制作不同的形状,看看这些形状是否稳定,也在表中记录下来。然后请幼儿操作,教师重点对幼儿在记录和绕线中出现的困难加以引导和帮助。
(幼儿基本都能分辨出什么形状稳定,什么形状不稳定。幼儿普遍对制作各种形状非常感兴趣,但是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只有一小部分幼儿能独立地用橡皮筋将筷子连成五边形、六边形,而且发现这些图形也都不稳定。)
4.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自己做了一个什么形状,是否稳定。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在讲述过程中,幼儿都认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其余图形在拉挤之后都变形了。)
5.引导幼儿讨论并操作:怎样可以使四边形、五边形等形状也变得稳固。
(在探索中得出正确结论的孩子并不多,但是通过操作,孩子们增强了感性经验,这远比老师说一个结论来得印象深刻。后来在老师的暗示下,孩子们基本都知道只要添上几根筷子,让多边形变成若干个三角形,就可以稳定了。)
6.请幼儿联系生活,说说什么东西构造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上次我们看到的自动伸缩门,上面有一个个平行四边形,开门的时候,平行四边形变窄,关门的时候又变宽了,非常方便。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运用了三角形稳定、四边形不稳定的原理吗?”
7.看投影,了解相关知识(自行车、大吊车、铁塔、照相机三角架等图片)。
(看了图片,幼儿了解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利用了形状的稳定和不稳定性,感到非常好奇,为课后的延伸活动奠定了基础。)
延伸活动
1.请幼儿平时多注意一下,生活中还有什么物品的构造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在探索区提供筷子和橡皮筋,供幼儿继续探索形状的奥秘。
幼儿园中班优秀教案――有趣的软棍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发现软棍的多种玩法。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协作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软棍每人一根,大塑料筐四个,大沙包、皮球若干,热身操磁带―盘,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幼儿进入场地,四散站立,要求幼儿不要影响到别人,别人也影响不到自己。
2.跟着音乐作热身操,重点活动脚部关节。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站成四路纵队,一个一个接力跑到对面拿一根软棍。
2.幼儿自由玩软棍,教师巡回指导并引导幼儿注意安全,启发幼儿想出多种玩法。如:用脚玩软棍,用下巴夹住软棍走:两人合作练习打枪;多人合作将软棍摆在地上,练习跳跃动作等。
3.教师有目的请玩得与别人不一样的幼儿表演示范,其他幼儿跟学。
4.游戏:过小河
(1)请幼儿把自己的软棍变成圈,站成四队,成体操队形散开,把软棍放在脚的正前方.幼儿站在软棍的一旁,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
要求:
①一次跳进一个软棍圈内,鱼贯地进行练习;
②跳时不要碰到软棍,如果碰歪了,要自动修好。
(2)将软棍摆开,加大软棍间的距离,两队距离稍大,另两队距离稍小些。教师与幼儿―起摆好,幼儿自由选择练习。要求同上。
(3)改变摆改形式,交错摆放,教师在前面摆,幼儿在后面摆。幼儿鱼贯地练习,要求同上。
(4)增加难度,拉大软棍圈之间的距离,幼儿自由选择练习行进跳。
5.游戏:运粮食
师:今年有些地方发洪水,我们给灾区的小朋友运点粮食,好吗?
(1)交代游戏玩法:小朋友要跳过小河,把粮食运到河对岸的粮仓里,然后按原路返回拍―下第二名小朋友的手,依次类推,以速度快、运得好的―队为胜。
(2)并在河对岸放上四个大塑料筐当粮仓。
(3)游戏规则:
①运粮食是要依次跳过小河,不能掉入河中,不能踩到软棍;
②不能将粮食掉到河里;
③要将粮食放进粮仓,不要乱扔。
(3)组织幼儿游戏3~4次,每次游戏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第―次只运―袋粮食(大沙包代替);第二次要求运两袋粮食;第三次要求一次运一袋粮食和一个西瓜(皮球代替);第四次游戏可自己决定,运什么都可以。
(4)小结:表扬积极运货物并遵守规则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附:软棍的制作方法
将―米左右的宽布条长边缝在一起,内塞棉花和与布条同长的细铁丝,塞好后两头缝合,并在两头缝上暗扣,两头可接在―起成为圆圈。
七彩蛋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认真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到互相帮助的爱。
2.知道花的七种颜色和七种颜色。
二、活动准备
七种颜色的花和雨滴**,七种颜色的卡片,小红花,小盒子。
三、活动过程
(1) 猜谜语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好吗?
仔细听,看看谁猜对了,猜对了。一座五彩缤纷的桥,白云架在上面,平时不见面,只看到雨后的他。 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说得很对,是彩虹
(二)、活动过程
1看**,听故事,了解故事的'大意。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小朋友们想不想听?故事的名字叫《七彩桥》。
老师示范操作**,引导孩子们说出故事中人物的名字(小雨滴、七种花等)
2老师将逐一演示,边提问边讲故事,引导孩子观察**,猜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老师:如果孩子们遇到像小雨滴这样的困难,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整天待在家里不上幼儿园,你会有好朋友吗?
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现在这个故事叫“彩桥”吗?(因为故事中的桥是由七片花瓣组成的。)
这座多彩的桥是由哪些花瓣制成的?(红玫瑰花瓣、紫罗兰花瓣、绿色绣球花花瓣、向日葵花瓣、橙色君子兰花瓣、蓝色蝴蝶花瓣、黑色郁金香花瓣)
让我们看看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生活中有哪些是这七种颜色的?(色卡:红、紫、绿、黄、橙、蓝、黑)
三。老师和孩子们互动认识七种花和七种颜色。
请一些孩子上来把花和相应的颜色放在一起。放对的小朋友有小红花奖励。
4活动结束:老师拿出小盒子,让孩子们知道盒子里的颜色。
5活动延伸:让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起思考花和颜色。
四、活动反思
《七彩桥》是中班的一节语言课。这个童话篇幅不长,内容比较简单,孩子们很感兴趣。首先,我通过**展示,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同时我又充分运用肢体语言,采用边朗诵边用身体动作把内容表现出来。
接着我又分角色完整朗诵童话故事,这个过程中也要充分运用肢体语言来帮助幼儿学习,并通过集体、分组的形式进行表演,从而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这一课的不足之处在于问题的设计缺乏启发性和开放性。在活动中一旦发现孩子回答的不在点上心里就会很着急,于是就会有很多余的话说出来,甚至急着把答案说出来,没有能很好的进行应对,在对于孩子回答的回应方面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提炼、提升和总结。
【七彩蛋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亲子游戏教案七篇10-03
幼儿托班教案七篇08-04
简笔画教案汇编七篇08-14
幼儿园教案:《七色花》10-14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七篇07-08
幼儿园《七巧板》教案08-30
小班亲子游戏教案模板七篇10-10
幼儿托班教案汇编七篇08-14
小班亲子游戏教案合集七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