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蒸笼教案
蒸笼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绕口令的文学语汇与形式特点,阅读画面理解绕口令的内容,感受画面简洁生动的美,下面由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蒸笼教案,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活动目标:
1、阅读画面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2、感受绕口令的文学语汇与形式特点。
3、感受画面简洁生动的美。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知道绕口令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重点难点:
感受绕口令的文学语汇与形式特点。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蒸笼》。2、CD:《蒸笼》。3、教学电子资源:《蒸笼》。4、儿歌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展示教学电子资源中的图片,引出儿歌。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你们在哪里见过它?
2、这三个物品有什么共同点(都已“笼”字结尾)
3、如果把“蒸笼灯笼鸡笼”放在一起快速地念三遍,谁愿意来试一试?
二、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引导他们从画面理解儿歌内容,感受画面的简洁生动。
1、这幅画;里有几个人物?他们的穿衣打扮像哪里的人?
2、上面的两个人在干嘛?下面的那一位呢?
3、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画的?你们画人的时候用过这种方法吗?
三、教师念儿歌2到3遍,请幼儿欣赏,然后出示示意图请他们跟学。
1、这首儿歌里有几个称谓(你、我、他)
2、我是做什么的?你是做什么的?他是做什么的?
3、做蒸笼的不做什么?做灯笼的不做什么?做鸡笼的不做什么?
4、这个示意图上的箭头是什么意思?我们念的时候按照什么顺序来念?
四、组织幼儿通过游戏联系儿歌,感受绕口令的诙谐幽默。
游戏规则:请一位幼儿扮演做蒸笼的,他开始念前两句“我做蒸笼、你做灯笼、他做的鸡笼,做蒸笼的不做鸡笼和灯笼”,一边念一边随机指派另外两位幼儿扮演做灯笼和鸡笼的,被指派到的幼儿接着按各自角色念出“做灯笼的不做鸡笼和蒸笼”“做鸡笼的也不做蒸笼和灯笼”。每位小朋友都要集中注意力,说不定你就被指派了,如果你是“做蒸笼”的应该怎么说?如果你是“鸡笼”的应该怎么说?
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觉得这首儿歌有点绕口,一直担心孩子们学不会。因此在教授之前,我请孩子们观察图片,认识蒸笼、灯笼和鸡笼,并让孩子们认识做蒸笼的人、做灯笼的人和做鸡笼的人,和孩子们明确卖包子的人是不会去卖灯笼和小鸡的(也就是“做蒸笼的不做灯笼和鸡笼”),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做灯笼的不做鸡笼和蒸笼”“做鸡笼的也不做蒸笼和灯笼”,孩子们一下子就理解并学会看图念儿歌了。为了加深孩子们的印象,我还将图片撤掉,让孩子凭记忆念儿歌;还和他们一起玩游戏,给孩子们单独念儿歌的机会;最后将音乐带入游戏中,随着儿歌的拍子、节奏,孩子们欢快地做起游戏来,活动最后除了个别孩子不会做以外,其他的孩子都能把这首绕口的儿歌念出来。
小百科:蒸笼起源于汉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其中竹蒸笼以原汁原味,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饮誉全球。
【幼儿园大班蒸笼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8-10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8-17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9-26
幼儿园教案大班07-18
大班幼儿园教案07-15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0-24
幼儿园大班教案06-17
[经典]幼儿园大班教案07-20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1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