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儿园小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上幼儿园小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愿意倾听故事,从故事中知道小猫是自己愿意并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对故事的内容基本理解,能够用简单的话语回答问题。
3、愿意参加故事表演,体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幼儿课前已见过小猫,了解猫的外形特征。
2、物质:教学课件PPT,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小猫和猫妈妈图片,让幼儿产生对猫的兴趣。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有没有看见过?有哪个小朋友可以学一学它的叫声?
2、观看课件,幼儿初步欣赏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2)教师:老师已经把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故事里小猫去干什么?它是怎么做的?小猫有没有礼貌?
(3)幼儿用自己的话语来回答问题。
3、再次观看教学PPT《小猫上幼儿园》幼儿再次欣赏故事。
(1)幼儿观看教学PPT,再次完整欣赏故事;
(2)教师:小猫到幼儿园后,是怎么与妈妈告别的?看见老师后又是怎么做的?(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小猫的话语和神态)
(3)教师:小猫的幼儿园叫什么名字?我们自己的幼儿园又是叫什么名字?
4、尝试参加故事表演,体验表演的快乐
(1)教师当猫妈妈,配教当老师,其中一个幼儿当小猫来共同表演;
(2)教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去上班,小猫去哪里?(幼儿尝试用小猫的神态回答)到了幼儿园,小猫是怎么做的'?(幼儿学习用小猫的动作和话语来回答)
5、相互讨论,迁移作品
(1)教师提问:你们喜不喜欢故事中的小猫?为什么?如果是你,爸爸妈妈把你送到幼儿园后,你会怎么做呢?
(2)请幼儿自由回答,教师视情回应;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听了故事,知道小猫是个懂事并且有礼貌的好孩子,我们也要像它那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一起团结友爱、有礼貌。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幼儿园、爱老师的情感。
2、学习一句一句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3、初步体验唱歌的欢乐,培养幼儿对唱歌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歌曲音带、录音机、大班幼儿一名
三、活动过程:
(一)、老师弹琴伴奏,请大班幼儿边唱歌边表演,激发幼儿学歌曲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讨论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上幼儿园?
(三)、老师教幼儿朗诵歌词。
(四)、用全曲跟唱法教幼儿学歌曲。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自由的创编动作,在音乐游戏课中老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表演。
活动反思:
《我上幼儿园》是一首优美的歌曲,生动形象的歌词浅显易懂。当教师出示色彩鲜艳的“晨风、小鸟飞、上幼儿园”图片时,小朋友们的兴趣是非常高的.,纷纷举手回答问题。通过认识图片,有意识的引导他们进行记忆歌词。在学唱环节,大部分小朋友学的都比较认真,能跟着老师、看着图片一起学唱歌曲,但是个别小朋友的音乐常规不是特别好,在今后的活动中将多加培养。由于时间关系,最后的表演环节不能顺利完成,可以作为延伸活动。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3
活动名称:
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大胆猜测并讲述图中的小动物认为自己最动听的声音是什么。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好听的声音。
3、能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关注、感受周围好听的声音。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6、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挂图第7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11—13页、录音磁带、录音机、一段好听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播放录音引入课题
1、师:小朋友们,刚才的音乐好听吗?
2、师:除了这个声音以外,小朋友们还听过什么好听的声音?(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简单的做出小结)
3、师:小朋友们刚才说了那么多,那到底什么声音才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的朋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二、欣赏故事
1、教师结合挂图,完整的讲述一遍故事。师:小朋友们,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师:故事里面都有谁?师:鸟妈妈觉得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师:长毛狗觉得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师:小老鼠觉得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
2、教师将故事再完整的讲一遍,加深幼儿的理解三、说说自己的看法1、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是什么?
2、为什么鸟妈妈、长毛狗、小老鼠的想法跟我们的'不同?
3、为什么我们每个小朋友喜欢的声音也不同?
4、发给幼儿活动材料,阅读活动材料。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从构思到定案,修改了若干次,每想到一点能丰富过程的点子或者每跟有经验的老教师探讨、学习一次,我总要做一次修改,希望能够查漏补缺,尽可能完善它。但活动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
活动准备不足:水果店的货架我用的桌子代替的,但桌子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太高了,不能一目了然,不方便他们拿取,他们需要伸长脖子去找自己要买的水果,桌子不够长,孩子们买水果的时候显得比较拥挤。改进方法:水果店的货架可以用小朋友的课桌或者小货架,这样的高度适合小班幼儿,方便他们选取,可以多放两个货架,将水果摆的分散一些,这样不会拥挤。
活动过程不足:目标没有达到,因为我缺乏经验,语言组织不够丰富,孩子们一活跃自己就乱了方寸。活动过程中,也没有能够很好的引导幼儿,导致目标没有达到。改进方法:不时的提醒幼儿要用礼貌用语,并且积极示范,将礼貌用语贯穿于整个语言活动,让幼儿时时刻刻都处于学习礼貌用语的语言环境中。要多给幼儿表达的机会,给予说的好的幼儿肯定及鼓励。要说总结发言,为幼儿做学习总结。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兔幼儿园的生活,知道大家在一起很快乐。
2、愿意寻找躲藏的小兔,学着仔细观察每幅画面。
活动准备:
大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和小兔互动,引发兴趣。
1、(出示小兔)
提问:引导幼儿和小兔互打招呼,猜猜小兔背着书包会去哪儿呢?
听听小兔到底要去哪里呢?(播放声音片段2遍:)
2、小结:(引导幼儿看封面)哦!原来小兔高高兴兴是要上幼儿园了。
二、了解小兔幼儿园一天的生活
1、来园
(1)(翻大图书第二页)小兔跟着妈妈往前走,很快就到了幼儿园。
幼儿园里的朋友可真多呀。看,有谁在等她?(幼儿看看说说)
(2)提问:高高的小羊会是幼儿园的谁呢?
(3)我们都知道见到老师要问好。那平时你们是怎么和老师问好的`?我们来教教小兔(幼儿示范练习)
(4)小结:小兔真有礼貌,看见老师会说:老师好!
2、游戏、学习、生活、午餐、午睡
(1)连续翻看图书
教师:小兔在幼儿园里可开心啦。我们来看看它和朋友们在干什么呢?
请你们睁大眼睛仔细看,等会儿,我们一起来说说,再看看老师是怎么翻书的。
连续翻看图书:游戏、学习、午餐、午睡。
(2)提问:刚才你看到小兔和朋友么都在幼儿园里干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3)小结:他们在一起高高兴兴地游戏(学本领、吃饭、睡觉)
(4)师生逐页看看讲讲
1)游戏提问:我们来看看操场上有谁?它们都在玩什么呀?
小兔到哪里去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与小兔捉迷藏小结:和朋友们一起做游戏真开心。
2)安全(播放音乐我上幼儿园)幼儿和小动物们一起演唱歌曲。
提问:小羊老师发现有个朋友找不到了,是谁呀?(小兔)
小兔在哪儿?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呢?
小结:和朋友们在一起唱歌真开心。
3)午餐提问:咕噜噜咕噜噜,什么声音啊?肚子饿了怎么办呢?
看看,小动物们在吃什么?
小兔说:"老师老师我不要吃","老师老师我要喂"怎么办呢?
小结:和朋友们在一起吃饭真开心。
4)午睡教师:吃饱了休息一会,瞧小动物们都闭着眼睛睡觉了。嘘,轻一点,别把它们吵醒了。
知道吗,小兔还做了个甜甜的梦呢。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5)放学提问:要回家咯,小兔可是有礼貌的孩子,看它在干嘛呢?
教师:我们也要回家了,我们也是有礼貌的孩子,和后面的老师说"老师再见"。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2、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小鸭、小猫的手偶各1个。
2、动物幼儿园的背景图一张,或者用积木搭成的动物园。
活动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快乐情感。
活动过程:一、通过认识新朋友,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模仿小鸭的叫声,并做寻找声源的动作,找到小鸭后,发出“奥,是小鸭”,然后面向幼儿发出“嘎—嘎—嘎”的声音,出示小鸭宝宝和小鸭妈妈,并和幼儿打招呼,用手偶去挠幼儿痒痒,或让幼儿抱抱小鸭的手偶。
提示:配班老师藏在桌子后方,听到模仿动物发声后,慢慢将小鸭的'手偶放在桌子上。
2、教师出示“动物幼儿园”的背景图,向幼儿说明小鸭是动物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在幼儿园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小鸭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二、观看小鸭上幼儿园的情景片段,体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带来的快乐 1、教师左手套上小鸭宝宝手偶,右手套上小鸭妈妈手偶,藏在桌子背后举起左手和右手,开始情景表演。
提示:教师表演讲述:公鸡叫“喔—喔—喔”,慢慢举起小鸭妈妈,说:“鸭宝宝,起床了,妈妈要上班,鸭宝宝要上幼儿园了。”慢慢举起小鸭宝宝,对着鸭妈妈说:“妈妈,我来了,我上幼儿园了,嘎—嘎—嘎—。”鸭妈妈送鸭宝宝上幼儿园,遇到了猫宝宝,鸭宝宝说:“猫宝宝,早上好。”猫宝宝也对鸭宝宝说:“鸭宝宝,早上好。”它们一起哼着歌儿上幼儿园:“妈妈要上班,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嘎—嘎—嘎—,喵—喵—喵—”。到幼儿园门口了,鸭宝宝向老师问好:“老师早。”然后,向妈妈挥挥手说:“妈妈,再见!”鸭宝宝有礼貌,老师喜欢它。
注:配班老师戴上猫宝宝和猫妈妈的手偶,配合主班老师表演。
2、教师引导幼儿回想故事内容,提问:故事里,鸭妈妈去哪里了?鸭宝宝又去了哪里?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路上遇到了谁和谁?它们是怎样叫的?老师为什么喜欢鸭宝宝?
3、教师和配班老师模仿鸭宝宝和猫宝宝,相遇时,相互问好,然后,哼着歌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妈妈要上班,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嘎—嘎—嘎—,喵—喵—喵—”。
4、引导幼儿扮演小鸭和小猫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三、转移经验,启发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1、教师引导幼儿再次回想,小猫和小鸭是怎样上幼儿园的?今天谁像小鸭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教师戴着小鸭手偶,表扬小鸭真是个好孩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谁像小鸭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也是个好孩子。
提示:注重引导幼儿说“我像小鸭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延伸活动: 1、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见人要问好,养成爱讲礼貌的好习惯。
2、教师要给幼儿创造快乐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形成乐观开朗活泼的性格。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以表演的基础上,能根据情节的细节部分进行表演。
2、咬准字音:“小助手、着急、厨房”注意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语调表现。
3、知道上学应互相帮助,要开开心心的、并能初步的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小动物上幼儿园》表演的场景:小兔、小熊、小猴、兔妈妈、兔爸爸、老师头饰排练好《小动物上幼儿园》的表演。
活动过程:
一、引起回忆,复习主要语言,及时纠正字音。
上一次,我们做了什么 表演?谁还记得表演中的小兔与他的.妈妈、小熊和他的爸爸、小猴都说了什么话呀?(幼儿集体学说)
二、幼儿进行游戏。
1、幼儿集体学说小兔和妈妈的对话。
注意语调,并表现出小兔高兴上幼儿园的欣喜的神态。
2、学习小熊和爸爸的对话
集体学说,注意表现小熊低沉的声音并伴随动作。
3、谈话:讨论对情节细节部分如何进行表演,可以使游戏更加的出色。
4、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表演、其他幼儿学习欣赏。
5、幼儿进行分组表演,由组员进行推选组长。
6、幼儿自由表演,教师指导。
三、活动结束
总结三次表演的进步,请小朋友谈谈自己的感受。
摘要:和爸爸的对话 集体学说,注意表现小熊低沉的声音并伴随动作。 3、谈话:讨论对情节细节部分如何进行表演,可以使游戏更加的出色。 4、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表演、其他幼儿学习欣赏。 5、幼儿进行分组表演,由组员进行...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观看图片和教师歌表演,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情绪,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2.乐于参加歌曲欣赏活动,知道上幼儿园很快乐。
3.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看看,上面画的是什么呀?
2.教师小结:在这图片上面,画的可漂亮呢!老师用了好听的话来说一说:晨风轻轻的吹,小鸟快快飞,小朋友上幼儿园,脸上笑微微。
二、指导幼儿欣赏歌曲。
1.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开心的上幼儿园,还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叫《我上幼儿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范唱歌曲。
3.师:现在让我们来跟着老师一起轻声地唱一唱。
4.师:宝贝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怎么样呀?你听了以后感觉开心吗?
5.教师小结:那我们要用开心的声音跟着老师一起唱,唱的时候我们可以轻轻地拍手。
6.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演唱。
三、指导幼儿欣赏歌表演。
1.师:这首歌曲好听吗?老师这里还有好看的表演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示范动作。
3.师:你们看清楚了吗?刚刚老师做了些什么动作呢?
4.教师小结:双手上举,手心相对,左右摆动。小鸟飞飞飞,两只小手在胸前拍一拍,最后我们拿出小手指笑一笑。
5.师: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一学吧。
活动反思:
《我上幼儿园》是一首优美的歌曲,生动形象的歌词浅显易懂。当教师出示色彩鲜艳的“晨风、小鸟飞、上幼儿园”图片时,小朋友们的兴趣是非常高的,纷纷举手回答问题。通过认识图片,有意识的引导他们进行记忆歌词。在学唱环节,大部分小朋友学的都比较认真,能跟着老师、看着图片一起学唱歌曲,但是个别小朋友的音乐常规不是特别好,在今后的活动中将多加培养。由于时间关系,最后的表演环节不能顺利完成,可以作为延伸活动。
小百科: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随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改变走路的速度。
2、增强对速度变化的敏感性。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件动物玩具。
2、教师自选的音乐录音、积木若干块、大可乐瓶若干个。
活动过程:
1、活动身体:
(1)教师引出游戏主题,激发幼儿用玩具做游戏的兴趣。
——“玩具宝宝们要上幼儿园啦,我们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它们上幼儿园呢?”
(2)幼儿自由讨论,想出各种办法。
2、自由探索:
(1)幼儿抱好玩具,随着音乐的节奏送玩具上幼儿园。
——“大家怎样走才不会碰到一起呢?”
引导幼儿散开寻找人少的地方走。
(2)走圆圈。
——“前面有一条小路,路上有许多小石块,我们走路的时候一定要踩准在石块上奏,才不会迷路。”
(3)教师示范按节奏走石块路。
(4)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走石块路。
(5)帮玩具找座位:
——“幼儿园里有很多的座位,大家一起帮玩具找到它们的座位吧。”
幼儿拿着玩具在椅子的周围走,当听到音乐停止时,马上将手中的玩具放到最近的一个空座位上。音乐重新开始,给玩具找到座位的幼儿站着不动,玩具摆放在座位上,没给玩具找到座位幼儿继续进行游戏。
3、结束游戏:
游戏结束后,教师对活动过程进行简单的评价。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9
活动目标:
1。获得听故事的乐趣。
2。学习适应集体生活。
活动准备:
故事:《小乌龟上幼儿园》[[]附]。
活动过程:
教师讲述《小乌龟上幼儿园》的故事,和幼儿讨论:
——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发生了哪些事?
——小乌龟遇到谁了?
——如果你是小乌龟,你会怎么办?
请幼儿说说如果班上也有小朋友像小乌龟一样害怕,应该如何帮助他呢?(如:跟他说我们一起玩、请老师抱抱他、大家一起安慰他……)
请幼儿在区域自由玩耍,鼓励幼儿邀请想妈妈的幼儿一起玩。
活动评价:
能说出帮助同伴的方法。
能和朋友一起玩。
延伸活动:
1。第一次上幼儿园是一件很特别的事,可以请幼儿带自己的照片和作品,或全班照一张相,为第一次上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2。小组活动时间或分享时间讲述有关上幼儿园经验的图画书,减轻幼儿第一次上幼儿园的焦虑。
[[]附]故事:小乌龟上幼儿园(李紫蓉)
今天是小乌龟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幼儿园里的人,小乌龟一个都不认识,他害怕地把头、手和脚通通缩进乌龟壳里。
小青蛙走过来。“咦?这是什么东西呢?”小青蛙爬上乌龟壳,在上面跳上跳下,太好玩了!
小鸭子走过来。“咦?这是什么东西呢?”他拿起鼓锤在乌龟壳上敲啊敲,又呱呱呱地大声唱歌,太好玩了!
两只小鸡走过来。“咦?这是什么东西呢?”他们一起在乌龟壳上画画,还在上面挖蚯蚓,太好玩了!
小乌龟在壳里,忍不住大哭大叫起来。小青蛙、小鸭子和小鸡都吓了一跳:“啊!他会动,还会说话呀!”
小青蛙、小鸭子、小鸡、小乌龟做了好朋友。他们组成了一个乐队,大家一起唱唱跳跳,真是太好玩了!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语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采用了欣赏、讨论、表演等形式完成了本节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一直保持较好,活动目标也基本达成。首先我出示故事大书,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引导幼儿观察大书封面,初步了解大书中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然后一页一页讲故事,讨论故事内容,再次欣赏故事,感受小乌龟表情的变化,接着鼓励幼儿表演故事,最后播放歌曲,鼓励幼儿和好朋友一起跳舞。在最后的环节,我进行了小结,引导幼儿学习小乌龟,每天要开心的来幼儿园,这是活动的重点教育目标所在。表演故事环节由于准备的头饰只有一套,而幼儿的参与兴趣很高,由于时间关系,部分幼儿没有参与表演,有些失落。
改进措施:
我将故事大书和动物头饰投放在语言区中,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再次进行表演。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10
设计意图:
小班这阶段的幼儿是语言发展的飞跃期,他们特别爱听故事,已经能用简单的词语和、同伴交往,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还叙述生活中的事,只是在白时很不流畅,带有很的情境性。另外,这阶段的幼儿的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他们的情绪仍然很不稳定,特别是每年的九月份新生入园的时候,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不少孩子会产生入园焦虑、恐惧,每天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为了消除孩子的入园焦虑,让这些新生尽快学习适应集体的生活,我们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了《小乌龟是幼儿园》这节课。
这是一节小班故事教学,活动开始以实物小乌龟导入,复习对小乌龟习性的认识。采用让幼儿边听、边看故事,边提问的方法,让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的情节。其次,老师故意动一下小乌龟让它把手和脚缩起来,让幼儿明白缩的真正含义,通过角色互动表演理解词语"邀请"。最后,拓展故事,迁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谈谈自己的体会,介绍孩子们互相认识,会简单的句子:XX,请你和我一起……,学习和新朋友一起游戏、玩耍 ,从而让孩子们减少陌生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语:缩进、邀请。
2、认识新朋友,学习和新朋友一起玩,学会简单的句子:XX,请你和我一起……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小乌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实物准备:PPT课件,故事录音,小乌龟一只,小鸭、小鸡、青蛙、乌龟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以实物小乌龟导入,巩固认识乌龟的生活习性。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客人,看看它是谁呀?
2、对了,是小乌龟,家都认识它,那你们知道乌龟背上的壳用来干什么的吗?(用来保护自己的 )
3、你们知道吗?小乌龟也上幼儿园,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上幼儿园的。下面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题目叫《小乌龟上幼儿园》。
二、教师讲故事,幼儿理解并感知故事情节。
(一)教师第一遍完整讲述故事并提问,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故事题目叫什么?
2、故事里哪些小动物?
(二)教师结合图片,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
1、观察PPT1图,提问:
(1)小乌龟第一天上幼儿园,幼儿园里的人它都不认识,它的心情怎样?
(2)小乌龟害怕的时候,它是怎么做的呀?
(3)让幼儿观察小乌龟,理解词语"缩进"。教师出示乌龟:"现在老师用手碰碰小乌龟看看它会有什么应?"
(4)请幼儿一起表演小乌龟缩的动作。
2、观察第PPT2至PPT5幅图,提问:小乌龟在幼儿园遇到谁了?它为什么哭了?
3、观察PPT6图,讲述并提问:最后小青蛙、小鸭子、小鸡和小乌龟怎么样啦?心情是害怕还是开心?(乌龟有了好朋友,家一起玩又唱又跳,很开心。)
4、学习词语:"邀请"。
1)教师分别扮演小鸡、小鸭、小青蛙,请幼儿扮演小乌龟,表演邀请:"XX,请你和我一起玩吧。"
2)教师和幼儿交换角色表演。
三、拓展故事,迁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谈谈自己的体会。
1、谈话交流:你们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
我们班级也有新来的小朋友,他也像乌龟一样害怕,我们应该怎样助他? (如:跟他说我们一起玩、请老师抱抱他、家一起安慰他、分玩具给他玩、请他和我们一起看书……)
2、教师请出新生,让幼儿记住他们的名字并邀请他一起玩,学说简单句:"请你和我一起……"
结束:后来小乌龟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上幼儿园,你们也要学习它,每天开心来幼儿园上课。
活动延伸:
准备《找朋友》的音乐,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通过互动游戏助新生尽快融入集体生活。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小班语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采用了欣赏、讨论、表演等形式完成了本节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一直保持较好,活动目标也基本达成。首先我出示故事书,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引导幼儿观察书封面,初步了解书中讲的守于谁的故事,然后一页一页讲故事,讨论故事内容,再次欣赏故事,感受小乌龟表情的变化,接着鼓励幼儿表演故事,最后播放歌曲,鼓励幼儿和好朋友一起跳舞。在最后的环节,我进行了小结,引导幼儿学习小乌龟,每天要开心的来幼儿园,这是活动的重点教育目标所在。表演故事环节由于准备的头饰只有一套,而幼儿的参与兴趣很高,由于时间关系,部分幼儿没有参与表演,有些失落。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11
[目标预设]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汤姆内心的情感变化。
2.帮助幼儿克服心理障碍,能积极勇敢的上幼儿园。
[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验小汤姆路内心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克服害怕上幼儿园的心理,增加勇气。
活动准备:
绘本书ppt、背景音乐[设计理念]
通过教师有感情的讲述绘本的内容,让幼儿走进小汤姆的内心,教师通过提问和幼儿的讨论,感受小汤姆内心从担忧、烦恼、害怕到快乐转变的过程。也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们装病、耍赖不想上幼儿园都是不勇敢的行为,有勇气、胆大的小朋友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地区上幼儿园。
[设计思路]
上幼儿园对于刚上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一大挑战,面对陌生的环境,有些小朋友会感觉很新鲜,但是更多的是离开父母怀抱后安全感的缺失。所以在刚开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小朋友拉着爸爸妈妈哭闹,不愿意去上幼儿园。在汤姆的身上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描述汤姆开始害怕上幼儿园的情况到最后愿意上幼儿园,鼓励小朋友们愿意和乐意上幼儿园,增强勇气。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幼儿园里的什么?
(请幼儿自由交流表述,教师予以回应。)
师:有一个叫汤姆的`小朋友马上也要去上幼儿园啦,我们一起来看看汤姆在幼儿园的表现好么?
故事阐述教师出示绘本的第一页,并提问:看看这个小男孩汤姆在干什么?他开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正确回答,教师讲述第一段故事内容。)继续讲故事,“明天汤姆就要上幼儿园了,为什么汤姆却一点儿也不高兴呢?”(请幼儿大胆猜测。)师:汤姆真的生病了吗?(假的)为什么汤姆要装病呢?(不想上幼儿园)结合经验思考:你觉得装病的做法是对的吗?(让幼儿在思考中明白不能为了逃避上幼儿园而撒谎找借口。)继续讲述故事,自己看插图,汤姆一个人坐在床上干嘛?猜猜他在想什么?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让幼儿尝试揣测汤姆的心思,进一步了解汤姆的内心。)师:吃早饭的时候汤姆在心里是怎么对自己说的?(我要勇敢,不能哭)第二天到了,看看汤姆在干什么呢?这个情景小朋友们熟悉吗?在什么地方我们也能看到?(每天早上)讨论:说说你每天早上是怎么和爸爸妈妈再见的?也会舍不得他们哭吗?
继续故事,妈妈给了汤姆什么?(手绢)她是怎么跟汤姆说的?(伤心的时候就看看手绢想想妈妈)汤姆在幼儿园干什么呢?这个时候汤姆还不想上幼儿园吗?这时候汤姆的心情又如何?(根据插图回答问题。)教师小结师:汤姆去上幼儿园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一开始是怎么样的?然后呢?最后又怎样了?(不开心、害怕、高兴。幼儿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教师进行引导。)
师:我们宝宝们在幼儿园会做些什么事呢?哪些事情让你们很喜欢?现在到幼儿园来还要哭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
小结:连小汤姆最后都能克服害怕开开心心的去上幼儿园了,我们的宝宝们是不是也应该学学小汤姆勇敢的本事啊?以后可不能耍赖不来幼儿园了,每天老师都会在幼儿园等着你们每一个小朋友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一起学本领一起游戏,我们一起来拉钩约定好不好?(和每个小朋友拉钩做好“约定’。)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12
活动目标:
技能目标:熟悉歌曲,学习用愉快的情绪歌唱。
认知目标:学习随音乐合拍地边唱歌边做动作,理解歌曲的内容,知道老师会像爸爸妈妈一样爱他们,上幼儿园不哭也不闹。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情绪,鼓励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并体验与别人一起唱歌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巧虎图片、动画片《巧虎上幼儿园》
2、幼儿园全景图,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的歌唱兴趣和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
活动难点:
学习用愉快的情绪歌唱,随音乐合拍地边唱歌边做动作。
活动过程:
1、图片引入
师:“看!谁来了?他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呢!”(教师出示巧虎图片。)
有的幼儿根据以前看动画片的经验可能认识巧虎:“巧虎”,如不认识,教师可介绍。
师:“今天巧虎要上幼儿园了,你们看,巧虎在干什么啊?”
2、观看动画片
师:“巧虎在幼儿园和小朋友都做了什么高兴的事呢?”(播放动画片,幼儿观看。)
引导幼儿用固定的语句形式,以自己是巧虎,说说巧虎在幼儿园干什么,如:我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吃饭、喝水、玩游戏等。(请幼儿模仿巧虎做各种唱歌、跳舞、吃饭、喝水、玩游戏动作,并引导幼儿说出巧虎上幼儿园很高兴)
3、出示幼儿园全景图
师:“巧虎在幼儿园高兴吗?他喜欢上幼儿园吗?那他的幼儿园漂亮吗?我们的幼儿园呢?我们来看看是我们的幼儿园漂亮还是巧虎的幼儿园漂亮。”
引导幼儿观看幼儿园全景图,说说我们的幼儿里有什么,如:我们的幼儿里有大型玩具、秋千、转转椅、攀岩等。(以幼儿爱玩的特点,引发幼儿爱上幼儿园的兴趣。)
4、学习唱歌曲
师:“听!巧虎高兴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师出示巧虎图片,边示范演唱歌曲《我上幼儿园》,并引导幼儿根据刚才听到的'歌曲说歌词)
师:“那我们和巧虎一起来唱歌吧!”(教师放慢演唱,听教师的演唱,让幼儿更容易学唱;教师用钢琴伴奏教幼儿一句一句学唱歌曲。)
师:“我们用好听的声音、快乐的情绪演唱好吗?”(幼儿随教师的琴声演唱歌曲)
5、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
师:“爸爸妈妈都是怎样上班的呢?”(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比如:一般爸爸都会开车,引导幼儿可以模仿开车动作,或者妈妈是医生,引导幼儿可以模仿打针的动作等。其他歌词也同样的方法。)
师:“爸爸妈妈都要去上班,在幼儿园有什么事就找谁呀?在幼儿园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会像爸爸妈妈爱你们一样爱你们的,所以在幼儿园你们并不孤单,因为有老师妈妈在保护你们的。”(消除幼儿的陌生恐惧和与家人的分离焦虑。)
师:“我们一起上幼儿园吧!“(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比如:我们去幼儿园高兴不高兴呀?高兴的时候就也不哭也不闹,引导幼儿可以左右各摆手一次。)
教师综合幼儿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师:“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最想和谁一起去啊?那你们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们应该对好朋友怎么说呢?”(教师鼓励幼儿主动邀请好朋友,和好朋友一起演唱,并为好朋友喝彩,在学会结伴表演后,鼓励幼儿邀请没有朋友的幼儿,并一起表演。)
6、结束
师:“小朋友唱歌真好听,跳舞真好看,回到家把今天学的歌曲、舞蹈给爸爸妈妈表演表演好吗?爸爸妈妈一定会说我家宝贝真棒,会跳舞、唱歌了对吗?现在我们到外面玩我们幼儿园的玩具,寻找幼儿园里的快乐去吧!”
活动延伸:
1、建构区:搭建我的幼儿园
2、娃娃家:与好朋友一起玩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13
活动目标:
1、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教育幼儿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哭闹。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按节奏自然地跟唱。
活动准备:
玩具:小白兔、小猫、小鸭、三用机、磁带。
活动开始:
1、在《我上幼儿园》音乐伴奏下,拍手进教室。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拍着小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吧!”
2、教师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儿园》。老师:“今天,小白兔又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我们听听它在唱什么歌?”“你们听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吗?”
3、出示小鸭、小猫,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老师:“小鸭、小猫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活动过程:
1、逐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作小鱼游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游来了呀?”、“它爱在哪儿游呢?”,幼儿回答后,放入背景图中。
(2)教师作小鸟飞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飞来了呀?”、“谁知道它应该放在哪儿?”,说着放入背景图中。
(3)他是花儿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请幼儿上台来贴。
(4)听――,猜猜它是谁?“咩――,咩――”请幼儿上台来贴,及时表扬。
2、出示“小朋友”图片。老师:“小朋友爱上哪儿呢?为什么?”
3、欣赏儿歌。老师:“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大家听听儿歌里唱了些什么?”
4、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要求读准音。
5、集体朗诵儿歌,要求有表情、动作,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活动延伸:
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抵触幼儿园的情绪逐渐消除,会不由自主的融合到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中,会和小朋友沟通,会主动接触教师,并表现出喜欢的态度,这是得到的收获。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1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从前往后一页一页翻阅图书的方法,初步理解画面的内容。
2.幼儿能够仔细观察三只小猪的情绪变化,学说礼貌用语。
3.通过活动幼儿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上幼儿园的经历。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图书一本、图书(人手一册)、指偶小猴、小狗、小猫各一份。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师:出示小猫指偶:“小朋友们好。”幼儿跟小猴打招呼。“我是快乐的.小猴,我今天上幼儿园,很开心。”教师问为什么小猴很开心,幼儿回答。同样的方法出示小猫、小狗指偶。
分析:教师以木偶情境表演的形式导入活动,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表演的内容紧扣阅读材料。教师从故事内容中选择适合新入园孩子学习的礼貌用语作为技能目标切合小班幼儿实际。
2.引导幼儿阅读,掌握方法,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书,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画面内容,并设计一些过渡性的问句,让幼儿串联前后画面,从而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1)教师出示大图书,幼儿观察画面,说说自己看到什么。教师讲述故事,提问:三只小猪分别叫什么名字?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家里乖吗?
(2)猪爸爸和猪妈妈商量了什么事?三只小猪又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接着往下看。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三只小猪来到了幼儿因怎样跟老师打招呼?请幼儿学说对话。(幼儿与教师分角色表演对话)
(3)你们看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三只小猪站在旁边哭了,不和大家一起做操)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三只小猪看见妈妈不在哭了起来,这时老师想了个什么办法?三只小猪有没有和其他小猪一起参加比赛?
(4)教师边指导幼儿阅读故事边提问:三只小猪在比赛中的表现怎样?大家休息的时候三只小猪还在干什么?
(5)放学了,妈妈来接小猪了,小猪又对老师说了什么话?请幼儿学说对话。(幼儿与教师分角色表演)
分析:情境表演结束后顺利过渡到活动重点环节,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时采用出示大图书的方法进行,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一并介绍了封面、内容和封底,并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示范了翻阅图书的方法,为幼儿自由阅读打下了基础。
3.引导幼儿自由翻阅图书,仔细观察三只小猪的穿着打扮、动作表情等外部特征
(1)三只小猪都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啊?
(2)你能找找哪个是猪小妹,哪个是猪小弟呢?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幼儿讨论)
(3)画面中有几只猪小弟和猪小妹呢,请数一数。
4.师幼讲述故事
师:三只小猪对老师有礼貌,又能和小朋友一起开心地游戏,真棒!我们拍拍手表扬一下他们,现在我们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好吗?
指导幼儿用指偶分角色表演。
5.联系幼儿生活
(1)小朋友喜欢上幼儿园吗?
(2)你们在幼儿园喜欢做什么?有什么快乐的事?
6.结束活动
师:三只小猪在幼儿园过得开开心心的,我们也像他们一样一起和同伴玩游戏去吧!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15
(一)活动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教育幼儿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哭闹。
(二)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按节奏自然地跟唱。
(三)活动准备: 玩具:小白兔、小猫、小鸭、三用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1、在《我上幼儿园》音乐伴奏下,拍手进教室。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拍着小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吧!”
2、教师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儿园》。老师:“今天,小白兔又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我们听听它在唱什么歌?”“你们听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吗?”
3、出示小鸭、小猫,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老师:“小鸭、小猫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四)活动过程:
1、逐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作小鱼游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游来了呀?”、“它爱在哪儿游呢?”,幼儿回答后,放入背景图中。
(2)教师作小鸟飞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飞来了呀?”、“谁知道它应该放在哪儿?”,说着放入背景图中。
(3)他是花儿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请幼儿上台来贴。
(4)听——,猜猜它是谁?“咩——,咩——”请幼儿上台来贴,及时表扬。
2、出示“小朋友”图片。老师:“小朋友爱上哪儿呢?为什么?”
3、欣赏儿歌。老师:“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大家听听儿歌里唱了些什么?”
4、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要求读准音。
5、集体朗诵儿歌,要求有表情、动作,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活动延伸: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艺术领域:可爱的木偶小人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02-27
小班我上幼儿园教案07-13
《我上幼儿园》小班教案10-23
小班教案我上幼儿园03-15
我上幼儿园小班教案11-20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15篇)01-13
小班音乐教案《我上幼儿园》11-07
小班语言教案上幼儿园03-20
上幼儿园小班教案15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