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4-10-06 06:45:23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模板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模板7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设计意图与思路(教育理论依据):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我自己"主题活动。在主题开展的前阶段,孩子们通过"自画像"了解了自己的特征,从观察、比较中也感觉到了:自己长得和别人不一样,积累了许多关于自己、同伴特征的经验,同时,在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在合作游戏的时候会有困难,在合作活动的过程中,关注自己过多,往往自己说出自己的意见就好了,不知道倾听别人的意见,更不会统一意见,于是就不能很好的商量协作。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此次活动"迷迷转",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游戏中进一步体验自己的独特性、群体的共同性。另一方面通过游戏,在大班的初期掌握一些合作的方法,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

  活动内容与要求:

  1、知道"人群中我和别人长得不一样,但也可以找到许多相同的地方。

  2、运用按某一特征进行归类的.方法学做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重点难点:

  1、知道"人群中我和别人长得不一样,但也可以找到许多相同的地方。

  2、运用按某一特征进行归类的方法学做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迷迷转》课件一份;幼儿围成圆圈的照片教学课时:一课时(30分钟)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师:上次我们都画了自画像,自画像中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在哪里?(幼儿回答)师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与别人都有许多长得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大家才能区分出来你是谁了。

  二、情景引入,观看课件,

  (一)了解"迷迷转"游戏的玩法与规则:

  1、师:昨天我看见一群小朋友在操场上做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你们想看吗?

  2、(播放录像1:男孩子中间站)师提问:

  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

  他们是怎么玩的?他们边在玩时边嘴巴里还念了怎样的儿歌?

  听到说怎样的一句话时才站在中间的?这句话是谁说的?

  (老师提升:当听到中间的小朋友说"女孩子中间"这句口令后,女孩子才站在中间。)

  3、(播放录像2:男孩子中间站)提问:这次我们听到发口令者发了什么样的口令?(男孩子中间站)

  4、(播放录像3:背书包的中间站,口令先不说,幼儿猜好后再说)提问:猜猜这次发的是什么口令?我们一起来问问她好吗?(播放录像验证)师:原来发口令的小朋友找到了他们背书包这个相同的地方,然后才发了口令。

  5、师:再来看看这一次,猜猜发口令者发的是什么口令?

  (播放录像4:带围巾孩子的中间站,口令先不说,幼儿猜好后再验证)你们知道她的口令是根据他们什么相同的地方来发的?怎么发?

  找找他们还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如果你是发口令的小朋友,你会发什么口令?(出示幼儿围成圆圈的照片)根据幼儿的口令大家一起来找找是哪几个?

  三、幼儿玩"迷迷转"游戏

  1.幼儿互相协商(游戏者与发口令者)然后游戏引导幼儿寻找同伴相同的地方来发口令,而且口令尽量不一样。

  2.幼儿反复进行游戏,体验同伴之间的相同处与不同之处。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以后去操场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小百科: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劳动节和劳动人民,对大班幼儿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由于大班幼儿受经验水平的局限,不可能了解太多的劳动者和劳动行为,所以,本活动将带领幼儿与劳动者对话,观察劳动者的辛劳以及送节日礼物给劳动者等,直观地激起他们对劳动者的尊敬和爱劳动的情感,使幼儿建立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 给身边的劳动者送上节日的祝福。

  活动准备:

  1.幼儿动手制作的花环、穿花裙子的花姑娘卡片若干。

  2.活动前与菜场的部分工作人员、工厂的工人、商店的营业员联系好。

  活动与指导: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5月1日是什么节日?是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带领幼儿去菜场、工厂、商店慰问劳动中的人们,观察他们是如何劳动的?

  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幼儿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进行交流,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劳动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

  (3)向劳动者送上节日的礼物。

  3、幼儿回园交流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知道家人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辛苦。能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并记录下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活动准备:

  图片,绘本,音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以图片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妈妈大肚子的图片、孩子哭闹的图片、妈妈喂奶的图片、爸爸逗孩子开心的图片等。

  2、提问:你们从图片上都看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请你说一说。

  3、小结:家人养育我们非常辛苦,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也要爱他们,回报他们,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儿讨论:我们长大了。

  提问:你今年几岁了?你觉得你长大了吗?那你可以做些什么?

  二、欣赏绘本《敬茶》,感受绘本里小朋友对家人的爱

  幼儿自由讨论:除了可以给家人敬茶,我们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

  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鼓励幼儿多说,但要说得实际,是自己这个年龄可以做到的。(如扫地、做清洁、泡脚、按摩等)

  三、填写记录表

  1、出示记录表,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你想为家人做的事情。教师可简单示范一幅,不要求幼儿画得有多好,能形象表达出做的什么事情即可。

  2、播放音乐《感恩的心》,幼儿填写记录表。

  四、分享记录表

  请幼儿拿着自己的记录本给大家分享一下,说说自己能为家长做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分享。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按照自己的记录表,回家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

  2、通过与同伴交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喜欢自己,并学习用“我喜欢我自己,……”的句式讲述。

  3、参与击鼓传花活动,努力展示自己的长处,树立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青蛙玩具或青蛙图片。

  2、红花一朵。

  活动过程:

  一、出示青蛙玩具(或图片),欣赏故事《我喜欢我自己》。

  1、教师:你喜欢青蛙吗?喜欢他什么地方?有一只青蛙本来以为自己最能干、最漂亮,可是有一天,它突然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始——他忍不住哭了出来)。并提问:

  (1)青蛙为什么会难受?

  (2)别人会的本领他不会,所以他很难过,那么他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呢?

  3、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尾。并提问:

  (1)朋友们对青蛙说什么?

  (2)后来,青蛙还难受吗?

  二、围绕重点讨论,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提问:

  1、青蛙有什么本领?野鸡、小松鼠、山羊有什么本领?

  2、故事中的青蛙为什么哭?你喜欢青蛙吗?

  三、引导幼儿找找自己的.长处。

  1、教师:小青蛙明白自己也有本领,朋友们也很喜欢自己后,他也喜欢自己了。小朋友,你有什么本领?你有什么地方很特别?在家里、在幼儿园,你会为别人做什么?你会为自己做什么?

  2、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长处。

  4、教师小结:我们每个小朋友不仅会做许多自己的事情,还能为别人做许多事情,所以我们每个孩子都是很棒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有缺点,知道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努力改进,这样我们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

  四、击鼓传花:我喜欢我自己,……

  1、教师:你喜欢你自己吗?你能用“我喜欢我自己,……”讲述喜欢自己的理由吗?

  2、介绍游戏规则:大家击鼓传花,当鼓声停时,红花在谁的手上,谁就在集体面前用“我喜欢我自己,……”的句型夸奖自己的长处,然后继续听鼓声传花。

  活动反思: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个体的差异也是不同的,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比较自己以及同伴,了解和发现自己以及同伴不一样的地方,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以及其中的奇妙之处。教师的经验再丰富,设计活动也应当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应当自然的真实的,而不是教师眼里的,这样的情境是不真实的,应当多尊重幼儿个性化,不要成人化。幼儿需要发自内心的认可,不能够去灌输,孩子也想在集体中得到认可,在同伴之间得到认可,每个人都需要有价值的体现。

  小百科:喜欢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ǐ huan ,也作喜爱,一指愉快;高兴,二指喜爱,即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火柴、打火机、厨房灶具等用品使用不当会有危险。

  2、不碰触易燃、易爆的用具,不玩火。

  3、练习遇到火险时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打火机、蜡烛、纸张等实验用品一套。

  2、一大铁盆枯树叶树枝

  3、多媒体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

  谜语:红彤彤一大捧,见风它就逞凶狂,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怕风。(火)

  2、讨论:火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危害。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边进行小结:

  好处:可以用它来做饭、取暖等。

  危害:可以引起火灾。

  3、观察小实验“纸的燃烧”。

  老师用打火机将蜡烛点燃,将一张纸放在蜡烛的上方,让幼儿观察纸的燃烧过程,帮助幼儿了解有些物品很容易被引燃。

  4、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教师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认识火源和易燃物品。

  火源:有打火机、火柴、鞭炮等。

  易燃物品:有纸、衣服、玩具、煤炭、汽油等。

  教师小结:火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会正确使用火,火娃娃也会生气,给我们带来伤害。所以小朋友不能玩火,也不要随便碰易燃物品。

  5、让幼儿讨论如果遇到火灾应该怎么办?火场又应怎样逃生?

  教师小结:如果发现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从安全出口逃离现场,再求救大人或拨打火警电话119。

  6、播放警报音乐同时点燃枯树叶树枝发出烟雾,引导幼儿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通过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认识到了玩火的危险性,知道了不能随便玩火,让幼儿掌握了更多的自我保护、自救的方法。

  (单位: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火娃娃坏脾气

  (一)目标

  1.乐意看看、听听、安全视频,理解故事内容,增强防火意识。

  2. 能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火的认识和玩火可能导致的后果。

  重点难点:增强防火意识,说说对火的认识和玩火可能导致的后果。

  (二)准备

  1.“火娃”图片,幼儿安全视频《不留情的大火》、音乐《杨基歌》。

  2. 笑脸和哭脸标记牌、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图片。

  (三)过程

  1.身边的火娃

  教师:这是什么?(出示“火娃”的图片),你的身边有火娃吗?火娃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情?

  教师:对,火娃的本领真大,可以帮助我们煮熟东西、给我们带来温暖,我们的身边离不开火娃,可是,你们知道吗,如果人们没有正确用火,或小朋友去玩火会发生事情呢?

  2.不留情的大火

  教师:是的,大火无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听听故事《不留情的'大火》——

  教师:谁来说说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是的,如果人们不正确用火,小朋友玩火,火娃就会发脾气!

  3.安全闯关,对和错

  教师逐个出示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图片,请幼儿辨别行为的对错,同时出示笑脸和哭脸标记牌,如果认为是正确的就站到在笑脸前面,如果认为是错误的就站到在哭脸前面。

  4.游戏:我是小小消防员

  教师:如果万一真的发生了火灾,我们就要拨打电话“119”请消防队员来,我们来做一个“小小消防队员”的游戏吧!听——消防队员们集合了!

  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感受稳健、有力的音乐风格,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做消防队员模仿动作(戴上消防头盔,穿上消防服、消防胶靴,集合,开着消防车出发、使用水枪灭火、救援,等等。)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有其独特的活动和风俗习惯。

  2、知道“重阳节”的由来。

  3、让幼儿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尊敬长辈。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重阳节的日子。

  活动准备:

  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剪辑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电脑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课前和幼儿园退休教师刘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她请来.

  5、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谈话:

  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

  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当时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因此,重阳节登高以后就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阳这一天有不少诗人都做诗来纪念。

  2、播放

  课件: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萸少一人。”让幼儿领略诗中重阳节插的风俗和诗人身处异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活动反思:

  相信这次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也让孩子们体验一份爱的情感,感受着爷爷、奶奶们的辛苦,学会感恩和尊敬长辈,从而萌发关心老人的美好情感。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2、知道塑料袋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3、鼓励幼儿根据塑料袋的外形。用夸张的形式表现出人物或动物的头部特征。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塑料袋、剪刀、即时贴、皱纹纸、双面胶。

  2、勘儿能比较准确地画出常见动物及人物的头部特征,会熟练运用剪刀。

  3、活动室周围张贴人物和常见动物的图片及装饰过的塑料袋。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1)教师出示幼儿带来的塑料袋,请幼儿说一说:塑料袋从哪里来?你们用过的塑料袋是怎么处理的?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塑料袋,说出形状、颜色,并了解塑料袋的用途及特征。(较轻,不易腐蚀)

  2、观看录像请幼儿观看环境污染的录像、并分组讨论:用过的塑料袋该如何处理?如何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3、制作活动

  (1)欣赏老师制作的塑料袋娃娃,说一说:娃娃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成的?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制作时充分考虑了袋子的大小、形状,以及提手的形状和位置等。

  (2)幼儿自制塑料袋娃娃。教师鼓励幼儿用即时贴、皱纹纸等材料夸张地表现五官、发型等。

  (3)交流作品,请幼儿说说制作的是什么,是怎么做成的。

  4、户外游戏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制的娃娃用绳子系上,手拿绳子跑起来,借助风让娃娃飞起来。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模板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社会故事教案10-26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6-06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05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的教案07-14

幼儿园社会教案大班03-05

幼儿园大班社会《合作》教案07-09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0-11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01-20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0-27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09-19

关于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模板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模板7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设计意图与思路(教育理论依据):

  最近我们正在开展"我自己"主题活动。在主题开展的前阶段,孩子们通过"自画像"了解了自己的特征,从观察、比较中也感觉到了:自己长得和别人不一样,积累了许多关于自己、同伴特征的经验,同时,在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在合作游戏的时候会有困难,在合作活动的过程中,关注自己过多,往往自己说出自己的意见就好了,不知道倾听别人的意见,更不会统一意见,于是就不能很好的商量协作。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此次活动"迷迷转",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游戏中进一步体验自己的独特性、群体的共同性。另一方面通过游戏,在大班的初期掌握一些合作的方法,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

  活动内容与要求:

  1、知道"人群中我和别人长得不一样,但也可以找到许多相同的地方。

  2、运用按某一特征进行归类的.方法学做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重点难点:

  1、知道"人群中我和别人长得不一样,但也可以找到许多相同的地方。

  2、运用按某一特征进行归类的方法学做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迷迷转》课件一份;幼儿围成圆圈的照片教学课时:一课时(30分钟)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兴趣

  师:上次我们都画了自画像,自画像中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在哪里?(幼儿回答)师小结:原来我们每个人与别人都有许多长得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大家才能区分出来你是谁了。

  二、情景引入,观看课件,

  (一)了解"迷迷转"游戏的玩法与规则:

  1、师:昨天我看见一群小朋友在操场上做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你们想看吗?

  2、(播放录像1:男孩子中间站)师提问:

  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

  他们是怎么玩的?他们边在玩时边嘴巴里还念了怎样的儿歌?

  听到说怎样的一句话时才站在中间的?这句话是谁说的?

  (老师提升:当听到中间的小朋友说"女孩子中间"这句口令后,女孩子才站在中间。)

  3、(播放录像2:男孩子中间站)提问:这次我们听到发口令者发了什么样的口令?(男孩子中间站)

  4、(播放录像3:背书包的中间站,口令先不说,幼儿猜好后再说)提问:猜猜这次发的是什么口令?我们一起来问问她好吗?(播放录像验证)师:原来发口令的小朋友找到了他们背书包这个相同的地方,然后才发了口令。

  5、师:再来看看这一次,猜猜发口令者发的是什么口令?

  (播放录像4:带围巾孩子的中间站,口令先不说,幼儿猜好后再验证)你们知道她的口令是根据他们什么相同的地方来发的?怎么发?

  找找他们还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如果你是发口令的小朋友,你会发什么口令?(出示幼儿围成圆圈的照片)根据幼儿的口令大家一起来找找是哪几个?

  三、幼儿玩"迷迷转"游戏

  1.幼儿互相协商(游戏者与发口令者)然后游戏引导幼儿寻找同伴相同的地方来发口令,而且口令尽量不一样。

  2.幼儿反复进行游戏,体验同伴之间的相同处与不同之处。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以后去操场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小百科: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劳动节和劳动人民,对大班幼儿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由于大班幼儿受经验水平的局限,不可能了解太多的劳动者和劳动行为,所以,本活动将带领幼儿与劳动者对话,观察劳动者的辛劳以及送节日礼物给劳动者等,直观地激起他们对劳动者的尊敬和爱劳动的情感,使幼儿建立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 给身边的劳动者送上节日的祝福。

  活动准备:

  1.幼儿动手制作的花环、穿花裙子的花姑娘卡片若干。

  2.活动前与菜场的部分工作人员、工厂的工人、商店的营业员联系好。

  活动与指导: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5月1日是什么节日?是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带领幼儿去菜场、工厂、商店慰问劳动中的人们,观察他们是如何劳动的?

  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幼儿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进行交流,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劳动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

  (3)向劳动者送上节日的礼物。

  3、幼儿回园交流自己的感受,培养幼儿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知道家人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辛苦。能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并记录下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活动准备:

  图片,绘本,音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以图片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妈妈大肚子的图片、孩子哭闹的图片、妈妈喂奶的图片、爸爸逗孩子开心的图片等。

  2、提问:你们从图片上都看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和想法,请你说一说。

  3、小结:家人养育我们非常辛苦,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也要爱他们,回报他们,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儿讨论:我们长大了。

  提问:你今年几岁了?你觉得你长大了吗?那你可以做些什么?

  二、欣赏绘本《敬茶》,感受绘本里小朋友对家人的爱

  幼儿自由讨论:除了可以给家人敬茶,我们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

  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鼓励幼儿多说,但要说得实际,是自己这个年龄可以做到的。(如扫地、做清洁、泡脚、按摩等)

  三、填写记录表

  1、出示记录表,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你想为家人做的事情。教师可简单示范一幅,不要求幼儿画得有多好,能形象表达出做的什么事情即可。

  2、播放音乐《感恩的心》,幼儿填写记录表。

  四、分享记录表

  请幼儿拿着自己的记录本给大家分享一下,说说自己能为家长做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分享。

  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按照自己的记录表,回家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看到自己的长处。

  2、通过与同伴交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喜欢自己,并学习用“我喜欢我自己,……”的句式讲述。

  3、参与击鼓传花活动,努力展示自己的长处,树立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青蛙玩具或青蛙图片。

  2、红花一朵。

  活动过程:

  一、出示青蛙玩具(或图片),欣赏故事《我喜欢我自己》。

  1、教师:你喜欢青蛙吗?喜欢他什么地方?有一只青蛙本来以为自己最能干、最漂亮,可是有一天,它突然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始——他忍不住哭了出来)。并提问:

  (1)青蛙为什么会难受?

  (2)别人会的本领他不会,所以他很难过,那么他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呢?

  3、教师讲述故事的结尾。并提问:

  (1)朋友们对青蛙说什么?

  (2)后来,青蛙还难受吗?

  二、围绕重点讨论,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提问:

  1、青蛙有什么本领?野鸡、小松鼠、山羊有什么本领?

  2、故事中的青蛙为什么哭?你喜欢青蛙吗?

  三、引导幼儿找找自己的.长处。

  1、教师:小青蛙明白自己也有本领,朋友们也很喜欢自己后,他也喜欢自己了。小朋友,你有什么本领?你有什么地方很特别?在家里、在幼儿园,你会为别人做什么?你会为自己做什么?

  2、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长处。

  4、教师小结:我们每个小朋友不仅会做许多自己的事情,还能为别人做许多事情,所以我们每个孩子都是很棒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有缺点,知道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努力改进,这样我们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

  四、击鼓传花:我喜欢我自己,……

  1、教师:你喜欢你自己吗?你能用“我喜欢我自己,……”讲述喜欢自己的理由吗?

  2、介绍游戏规则:大家击鼓传花,当鼓声停时,红花在谁的手上,谁就在集体面前用“我喜欢我自己,……”的句型夸奖自己的长处,然后继续听鼓声传花。

  活动反思: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个体的差异也是不同的,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比较自己以及同伴,了解和发现自己以及同伴不一样的地方,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以及其中的奇妙之处。教师的经验再丰富,设计活动也应当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应当自然的真实的,而不是教师眼里的,这样的情境是不真实的,应当多尊重幼儿个性化,不要成人化。幼儿需要发自内心的认可,不能够去灌输,孩子也想在集体中得到认可,在同伴之间得到认可,每个人都需要有价值的体现。

  小百科:喜欢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ǐ huan ,也作喜爱,一指愉快;高兴,二指喜爱,即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火柴、打火机、厨房灶具等用品使用不当会有危险。

  2、不碰触易燃、易爆的用具,不玩火。

  3、练习遇到火险时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打火机、蜡烛、纸张等实验用品一套。

  2、一大铁盆枯树叶树枝

  3、多媒体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

  谜语:红彤彤一大捧,见风它就逞凶狂,无嘴能吃天下物,单怕雨水不怕风。(火)

  2、讨论:火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危害。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边进行小结:

  好处:可以用它来做饭、取暖等。

  危害:可以引起火灾。

  3、观察小实验“纸的燃烧”。

  老师用打火机将蜡烛点燃,将一张纸放在蜡烛的上方,让幼儿观察纸的燃烧过程,帮助幼儿了解有些物品很容易被引燃。

  4、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教师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认识火源和易燃物品。

  火源:有打火机、火柴、鞭炮等。

  易燃物品:有纸、衣服、玩具、煤炭、汽油等。

  教师小结:火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会正确使用火,火娃娃也会生气,给我们带来伤害。所以小朋友不能玩火,也不要随便碰易燃物品。

  5、让幼儿讨论如果遇到火灾应该怎么办?火场又应怎样逃生?

  教师小结:如果发现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从安全出口逃离现场,再求救大人或拨打火警电话119。

  6、播放警报音乐同时点燃枯树叶树枝发出烟雾,引导幼儿快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通过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认识到了玩火的危险性,知道了不能随便玩火,让幼儿掌握了更多的自我保护、自救的方法。

  (单位: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实验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火娃娃坏脾气

  (一)目标

  1.乐意看看、听听、安全视频,理解故事内容,增强防火意识。

  2. 能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火的认识和玩火可能导致的后果。

  重点难点:增强防火意识,说说对火的认识和玩火可能导致的后果。

  (二)准备

  1.“火娃”图片,幼儿安全视频《不留情的大火》、音乐《杨基歌》。

  2. 笑脸和哭脸标记牌、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图片。

  (三)过程

  1.身边的火娃

  教师:这是什么?(出示“火娃”的图片),你的身边有火娃吗?火娃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情?

  教师:对,火娃的本领真大,可以帮助我们煮熟东西、给我们带来温暖,我们的身边离不开火娃,可是,你们知道吗,如果人们没有正确用火,或小朋友去玩火会发生事情呢?

  2.不留情的大火

  教师:是的,大火无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听听故事《不留情的'大火》——

  教师:谁来说说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是的,如果人们不正确用火,小朋友玩火,火娃就会发脾气!

  3.安全闯关,对和错

  教师逐个出示安全用火和不安全用火、玩火的图片,请幼儿辨别行为的对错,同时出示笑脸和哭脸标记牌,如果认为是正确的就站到在笑脸前面,如果认为是错误的就站到在哭脸前面。

  4.游戏:我是小小消防员

  教师:如果万一真的发生了火灾,我们就要拨打电话“119”请消防队员来,我们来做一个“小小消防队员”的游戏吧!听——消防队员们集合了!

  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感受稳健、有力的音乐风格,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做消防队员模仿动作(戴上消防头盔,穿上消防服、消防胶靴,集合,开着消防车出发、使用水枪灭火、救援,等等。)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重阳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有其独特的活动和风俗习惯。

  2、知道“重阳节”的由来。

  3、让幼儿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尊敬长辈。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重阳节的日子。

  活动准备:

  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剪辑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电脑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课前和幼儿园退休教师刘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她请来.

  5、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谈话:

  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

  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当时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因此,重阳节登高以后就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阳这一天有不少诗人都做诗来纪念。

  2、播放

  课件: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萸少一人。”让幼儿领略诗中重阳节插的风俗和诗人身处异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活动反思:

  相信这次重阳节的“敬老”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也让孩子们体验一份爱的情感,感受着爷爷、奶奶们的辛苦,学会感恩和尊敬长辈,从而萌发关心老人的美好情感。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2、知道塑料袋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3、鼓励幼儿根据塑料袋的外形。用夸张的形式表现出人物或动物的头部特征。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塑料袋、剪刀、即时贴、皱纹纸、双面胶。

  2、勘儿能比较准确地画出常见动物及人物的头部特征,会熟练运用剪刀。

  3、活动室周围张贴人物和常见动物的图片及装饰过的塑料袋。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1)教师出示幼儿带来的塑料袋,请幼儿说一说:塑料袋从哪里来?你们用过的塑料袋是怎么处理的?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塑料袋,说出形状、颜色,并了解塑料袋的用途及特征。(较轻,不易腐蚀)

  2、观看录像请幼儿观看环境污染的录像、并分组讨论:用过的塑料袋该如何处理?如何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3、制作活动

  (1)欣赏老师制作的塑料袋娃娃,说一说:娃娃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成的?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制作时充分考虑了袋子的大小、形状,以及提手的形状和位置等。

  (2)幼儿自制塑料袋娃娃。教师鼓励幼儿用即时贴、皱纹纸等材料夸张地表现五官、发型等。

  (3)交流作品,请幼儿说说制作的是什么,是怎么做成的。

  4、户外游戏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制的娃娃用绳子系上,手拿绳子跑起来,借助风让娃娃飞起来。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