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模板合集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方位词来描述空间位置。
2.进行20以内的唱数。
重点难点:
重难点:进行20以内的点数。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4~5页。
2.玩具熊或其他毛绒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组玩“猎人找小熊”的游戏。
1.一部分幼儿当猎人,闭上眼睛,从1数到20,其他人帮忙一起数,并监督猎人,不可以睁开眼睛。
2.另一部分幼儿利用这个时间把玩具熊藏好,猎人数到20后,就可以睁开眼睛找玩具熊。
3.其余幼儿不能说出玩具熊被藏的'地方,但可以用拍手的方式暗示猎人—当猎人接近目标时,用力拍手;远离目标时,轻轻拍手。
二、请扮演猎人的幼儿使用“上下、里外、前后”等方位词来描述小熊藏的位置,例如:“藏在布的下面”,“藏在柜子后面”,“藏在抽屉里面”......
三、请幼儿翻到《我的数学》第4~5页,分别将桌子下面的东西圈起来,把篮子外面的东西圈起来。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物体的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巩固14的数数。
2、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体验师生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鱼竿、篮子人手1份,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小鱼若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鱼缸各一个,其他形状的鱼缸一个。
活动过程:
一、和猫妈妈一起做运动
1、你们看看我是谁呀?(猫妈妈)今天我来扮演猫妈妈,你们来扮演猫宝宝,好不好?
2、宝宝们,和妈妈一起做做操吧。
老师念儿歌,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做操。
二、小猫钓鱼
1、现在妈妈带你们去散步,好吗?这里有好多小兔子,我们和小兔打个招呼,小兔你好!咦,前面是什么呀?我们过去看看。
2、原来这里是个池塘,里面有许多鱼,这些鱼长的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颜色呢?
3、池塘里有这么多的鱼,宝宝们想不想把他们钓上来呀?看看妈妈手里这个是什么呀?(鱼竿、篮子)
教师示范:我把鱼竿轻轻地放下去,一条小鱼上钩了,这条小鱼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呢?我再来钓一条,这条是什么样子的?这条呢?
4、你们看看妈妈一共钓到了几条鱼呀?(一起点数)
5、幼儿自主钓鱼。你们想不想来钓鱼呀?每人去拿一个篮子,找个空地方钓鱼。
6、带幼儿回到座位。宝宝,拿好你的篮子到妈妈这里来,我们要回家了。
7、分散交流: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钓了几条鱼,是什么样的?
8、请个别幼儿交流。
三、小猫养鱼
1、宝宝们,我们钓了这么多的鱼尝尝味道吧,今天宝宝的本领很大的,钓了很多鱼,这么多的鱼吃不完,怎么办呀?(幼儿自由想办法)妈妈想到一个好办法,我们把它们养在鱼缸里,等想吃的时候再吃。
2、出示鱼缸:这个鱼缸是什么形状的呀?圆形的小鱼说我喜欢住在和我相同形状的`鱼缸里。这里还有正方形的鱼缸,我们请什么形状的小鱼住进去呀?三角形的小鱼住在哪里呢?师演示贴的方法。
3、请幼儿送小鱼,并一起检查。
4、刚才我们把小鱼都养在了鱼缸里,妈妈这里还有许多小鱼呢?但是这些小鱼喜欢住在和它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鱼缸里。这个鱼缸没有颜色,妈妈变个有颜色的鱼缸好不好。请小鱼住在相同颜色相同形状的鱼缸里吧。
5、请幼儿送小鱼,并一起检查。
6、宝宝们,现在小鱼都养在鱼缸里了,我们去外面看看哪里还有小鱼,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这段时间对方位词的概念含混不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指认总是用这里或那里来表达,为此我以《小猴摘桃子》这个故事情节为主线设计了这节《区分上下》的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2、教幼儿初步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别上下。
3、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对方位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猴摘桃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游戏: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吗?(听过)好了,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新任务。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森林里有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猴子、蝴蝶、树、桃子等。)小猴子在哪?蝴蝶在哪?桃子在哪?(幼儿回答:猴子在蝴蝶下面,蝴蝶在猴子上面,桃子在树上)现在小猴子去哪了?(幼儿回答:在树下)现在小猴子开始摘桃子了,小猴子在哪呀?(幼儿回答:在树上)先把上面两个桃子摘了,最后把下面的桃子摘了,摘完桃子的小猴子在哪呀(在树下)。
2、我们又来到了小猴家,小猴请大家去家里做客。看看谁在椅子下?谁又跳到桌子上了,小猪在哪?最后来的兔子在哪,它又跳到什么上面了?小鸡在哪(幼儿自由回答。)继续切换PPT图片,这间房子里都有谁,都在什么地方?按照先后点出来的动物让幼儿分别回答。
3、打开最后PPT的最后一个图,出现机器猫图片和音乐。问:小朋友们,大家看这是谁,幼儿回答:机器猫、大雄和李静。然后引导他们以人体为中心,分别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嘴在眼睛下面等。
三、结束活动。
我们的小朋友们真聪明,让小猴子摘到了桃子,参观了小猴子的桃子,又看到了机器猫和他的伙伴们。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利用课间教育让幼儿非常感兴趣,也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活动利用游戏贯穿始终,使孩子在感受小猴子摘桃子这个故事中认识了上下,一环扣一环,完成了活动目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2、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3、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名称:我是这样到幼儿园的
活动目标:
1.理解统计图表的含义,正确感受5以内的数量。
2.能完整表述自己来园的方式。
3.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以内的大点卡一套,5以内的小点卡人手一套;5
2.一张大的统计图表;
3.彩色磁石(事先贴上幼儿的个人小标记)若干;
4.一段活泼欢快的音乐,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开汽车进场。师:小朋友们,我们开着汽车去上幼儿园吧!
二、谈话活动:提问:今天早上你是怎么到幼儿园来的?
三、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表的制作并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出示空白的统计图表,向幼儿介绍图表的含义。
2.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来园方式把磁石放在相应的格子里。
3.请统计每种方式来园的人数并匹配相应的点卡。
四、游戏活动:我是这样来幼儿园的。
借助音乐,小朋友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来园方式。
来园方式(文字+图示)人数(用摆放磁石来表示)总数
公共汽车
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
小轿车
摩托车
步行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知道不同的家庭中成员的数量会有差异。
二、活动准备:幼儿全家福一张,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谁的全家福
1.依次出示家庭成员为3个、4个、5个的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猜猜是谁的全家福。
2.呈现幼儿的头像,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分别说出每张全家福中家庭成员的总数。
(二)我家有几口
1.幼儿分组到主题墙上拿取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指着照片上的家庭成员数一数共有多少人。
2.在黑板上出示数量分别为3、4、5的圆点卡片,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家庭成员的数量,将全家福放到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下面。
(三)谁家的人口多
1.全家福上都有谁?
2.幼儿观看重新排列的全家福,比一比谁家的人多,谁家的人少,哪些是一样多的。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12-26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1-10
幼儿园小班活动数学教案01-17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8-11
【经典】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7-26
郊游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7-21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数数》08-03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推荐】09-15
【热门】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6-10
【热】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