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10-27 16:56:1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数学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数字的不同排列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2、通过活动,让幼儿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各种有趣的数字现象,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3、感受数字的奇妙,体验观察、思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有趣的数字现象》。

  2、0---9的.数字大、小卡片若干;排序卡10张;电话号码记录本6本。

  3、量尺、方秤及相关记录表。

  4、水彩笔。

  5、幼儿已初步有自测身高、体重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 利用多媒体引出课题:

  观看多媒体课件《有趣的数字现象》。

  二、 探究有趣的数字现象:

  1、观察、讨论小兔、小猪、小羊家的电话号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拨打这三个电话的结果如何?

  2、游戏:打电话---请八名幼儿手持数字按要求进行排序,组成不同的电话号码,并当场进行拨号通话。

  3、小结:相同的几个数字在一定的要求下经过不同的排列,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三、 讨论:生活中的数字现象和作用

  1、在生活中什么地方有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2、如果没有了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四、 分组操作活动:

  1、制作电话号码本

  2、自测体重并记录

  3、自侧身高并记录

  4、玩具数量的统计和记录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运用数字表示7以内物体的数量,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

  2、爱自己的家,乐于帮助爸爸妈妈招待客人。

  3、能独立完成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筷子若干双,托盘一个(内装有小包装的糕点若干),碟子3-5个(边上分别贴有一张7以内的数卡);实物展示仪。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1-7的数字印章、印泥若干。

  活动过程:

  一、我帮妈妈夹花生。

  教师:今天爸爸妈妈邀请了朋友来做客,你是家里的小主人,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呢?

  鼓励幼儿提出帮助父母整理家里的'物品,招待客人。

  教师(出示贴有数卡的碟子):客人来了,爸爸妈妈要邀请客人吃点心。你知道客人想吃几个点心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出示装有花生的托盘):谁愿意帮客人拿点心?请个别幼儿示范拿点心,鼓励幼儿看清卡上的数字,边拿边数。

  教师将幼儿装有点心的小放在视频展示仪下面,师幼共同检查花生的数量和数卡是否一致。

  二、幼儿操作活动。

  给客人送点心。仔细观察图片上客人想吃几个点心,想一想每个方框里放了几个点心,用连线的方法把点心送给客人。

  添上几棵花生。观察画面,说说客人想吃几棵花生,方框里已经有几棵花生,给每个方框里添上一些花生,让方框里的花生数量和客人想吃的花生数量一样多。

  三、评价活动。

  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请幼儿说说:你知道客人想吃几棵花生吗?你在方框里添上了几棵?现在方框里有几棵花生?它们一样多吗?

  表扬能独立完成活动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方形是低年龄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而且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经常会碰到方形的物品。幼儿在吃点心、玩玩具的时候老师都会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形状,认识形状的名称。幼儿在多次认识中已经知道了方形,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幼儿通过观察来区别大小方形。

  2、重点难点:

  认识大方形和小方形,区分大小。

  过程实录

  活动目标:

  1、巩固对方形的认识,能区分大方形和小方形。

  2、学说句子:大方形回到大篮子或小方形回到小篮子(大方形回家了、小方形回家了)。

  活动准备:

  1、大、小篮子。

  2、大方形和小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实物直接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一些纸片片让幼儿观察。

  提问:老师这里有许多的片片,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大小纸片片供幼儿观察。

  提问:看看这两个方形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出示大方形、小方形让幼儿认读)

  评析:直接出示实物,将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过来了,通过让幼儿观察图形的不同,又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二、教师做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知道游戏的规则。

  教师:大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个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

  教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形状出来了。游戏数次。

  评析:游戏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这里采用变变变的游戏形式,让幼儿观看游戏的玩法,进一步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并激发了幼儿想自己操作的欲望。以游戏的形式进入主题,看似平常,却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幼儿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成功。

  1、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个方形,在发的过程中教师说“给你一个大方形或给你一个小方形。

  2、第二次发方形,老师边给边提问:这是什么形状的?

  3、游戏“方形变变变”。

  *幼儿学老师的样子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老师说变变变,小方形出来了,幼儿就把小方形举起来。当老师说变变变,大方形出来了,幼儿就将大方形举起来。游戏数遍后可以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评析:幼儿在此环节中有了自己操作的机会,当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时,他们的学习兴趣点达到了高潮。个个幼儿都变得专心致志,

  四、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换游戏。

  鼓励幼儿拿着两个图形找一个老师与她一起做变变变的游戏。

  评析:通过与其他老师的游戏,一方面让幼儿对大小方形的区别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另方面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五、送方形回家。

  1、教师:方形娃娃玩累了它想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2、出示两个方篮提问:这是一个什么篮子?

  3、要求边送边说一句话“大方形回到大篮子里。小方形回到小篮子里。”

  4、幼儿一个一个轮流上来送方形回家。

  评析:送方形回家这个环节既是一个活动的尾声部分,又是一个让幼儿巩固知识的复习过程。幼儿通过这个环节,既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又学说了一句完整的话语。

  活动后反思

  老师针对低年龄的.幼儿的特点,以神秘的变魔术方法吸引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并进行比较,幼儿果然变得专心了,进行对比之后,我给他们每人了一个大方形和一个小方形,采用变变变的方式,让幼儿将两个图形进行对比。本次活动的选材十分适合小小班幼儿的认知年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用多种形式达到了一个目标,同时又通过一个个游戏逐层推进、逐步提高要求。及格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使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处于集中状态。教师还注重了低年龄幼儿的语言、社会能力的发展。若在最后环节添上一些让幼儿的情绪得到高涨的游戏活动会更贴切托班幼儿的心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排列可乐瓶的过程中,学习寻找简单的旋律。

  2、体验数学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可乐瓶(剥去包装纸,瓶里装有红、黄、蓝、绿、黑五种颜料的水)。

  活动过程:

  (一)玩可乐瓶

  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图随意玩可乐瓶(滚、跳、跑)。

  2、教师观察幼儿有创意的玩法。

  (二)排可乐瓶:

  1、请幼儿将可乐瓶排队,教师随意的在幼儿中间观察、询问。如:按瓶中水的`颜色排队、按瓶的大小排队。

  2、请幼儿告诉大家自己是怎么排的。

  3、教师根据幼儿的排列情况进行归纳:颜色的间隔、大小的间隔等。

  (三)再次常识体验:

  幼儿各自排列瓶子,告诉同伴或请同伴为自己的排法说理由。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拍手游戏。

  分别出示实物卡片1—5,请幼儿观察卡片,说说:图上有谁?有多少?带领幼儿看图片进行拍手、跺脚、拍腿等动作,要求幼儿与同伴一起整齐地拍手。

  给图片排队。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给图片排队,然后大家讨论:他市怎样给图片排队的?你有什么和他不一样的好方法?启发幼儿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给图排尿排队。最后说说:比5少的图片有哪些?

  按从上到夏的顺序给1—5的点卡排队。

  在磁性板上,出示5的点卡,组织幼儿讨论:卡片上有几个圆点?比5少的点卡有哪些?想一想:怎样把这几张比5少的点卡有序地排在它下面呢?

  请个别幼儿上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给点卡排队。最后,大家说说:点卡从上往下是怎样排列的?(它们是按5、4、3、2、1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比5少的点有几个?

  2、操作活动。

  1)、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和数目,比较汽车和树木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

  2)、观察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比一比行人和车辆哪个多,哪个少,请你给多的一组打√。

  3)、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请你给少的一组涂上颜色。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地比较5以内的数量。

  2、尝试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规律配列1—5的点卡。

  3、安静有序地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片和点卡数量分别1—5。

  2、学具:操作材料

《【精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集合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8-11

【经典】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7-26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1-10

幼儿园小班活动数学教案01-17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12-26

郊游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7-21

(推荐)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06-14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瓢虫》02-06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热】08-10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推荐】09-15

【精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集合五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数学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数字的不同排列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2、通过活动,让幼儿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各种有趣的数字现象,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3、感受数字的奇妙,体验观察、思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有趣的数字现象》。

  2、0---9的.数字大、小卡片若干;排序卡10张;电话号码记录本6本。

  3、量尺、方秤及相关记录表。

  4、水彩笔。

  5、幼儿已初步有自测身高、体重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 利用多媒体引出课题:

  观看多媒体课件《有趣的数字现象》。

  二、 探究有趣的数字现象:

  1、观察、讨论小兔、小猪、小羊家的电话号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拨打这三个电话的结果如何?

  2、游戏:打电话---请八名幼儿手持数字按要求进行排序,组成不同的电话号码,并当场进行拨号通话。

  3、小结:相同的几个数字在一定的要求下经过不同的排列,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三、 讨论:生活中的数字现象和作用

  1、在生活中什么地方有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

  2、如果没有了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四、 分组操作活动:

  1、制作电话号码本

  2、自测体重并记录

  3、自侧身高并记录

  4、玩具数量的统计和记录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运用数字表示7以内物体的数量,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

  2、爱自己的家,乐于帮助爸爸妈妈招待客人。

  3、能独立完成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筷子若干双,托盘一个(内装有小包装的糕点若干),碟子3-5个(边上分别贴有一张7以内的数卡);实物展示仪。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1-7的数字印章、印泥若干。

  活动过程:

  一、我帮妈妈夹花生。

  教师:今天爸爸妈妈邀请了朋友来做客,你是家里的小主人,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呢?

  鼓励幼儿提出帮助父母整理家里的'物品,招待客人。

  教师(出示贴有数卡的碟子):客人来了,爸爸妈妈要邀请客人吃点心。你知道客人想吃几个点心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出示装有花生的托盘):谁愿意帮客人拿点心?请个别幼儿示范拿点心,鼓励幼儿看清卡上的数字,边拿边数。

  教师将幼儿装有点心的小放在视频展示仪下面,师幼共同检查花生的数量和数卡是否一致。

  二、幼儿操作活动。

  给客人送点心。仔细观察图片上客人想吃几个点心,想一想每个方框里放了几个点心,用连线的方法把点心送给客人。

  添上几棵花生。观察画面,说说客人想吃几棵花生,方框里已经有几棵花生,给每个方框里添上一些花生,让方框里的花生数量和客人想吃的花生数量一样多。

  三、评价活动。

  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请幼儿说说:你知道客人想吃几棵花生吗?你在方框里添上了几棵?现在方框里有几棵花生?它们一样多吗?

  表扬能独立完成活动的幼儿。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前思考

  1、设计意图:

  方形是低年龄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而且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经常会碰到方形的物品。幼儿在吃点心、玩玩具的时候老师都会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形状,认识形状的名称。幼儿在多次认识中已经知道了方形,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幼儿通过观察来区别大小方形。

  2、重点难点:

  认识大方形和小方形,区分大小。

  过程实录

  活动目标:

  1、巩固对方形的认识,能区分大方形和小方形。

  2、学说句子:大方形回到大篮子或小方形回到小篮子(大方形回家了、小方形回家了)。

  活动准备:

  1、大、小篮子。

  2、大方形和小方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实物直接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一些纸片片让幼儿观察。

  提问:老师这里有许多的片片,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大小纸片片供幼儿观察。

  提问:看看这两个方形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出示大方形、小方形让幼儿认读)

  评析:直接出示实物,将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过来了,通过让幼儿观察图形的不同,又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二、教师做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知道游戏的规则。

  教师:大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个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

  教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形状出来了。游戏数次。

  评析:游戏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这里采用变变变的游戏形式,让幼儿观看游戏的玩法,进一步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并激发了幼儿想自己操作的欲望。以游戏的形式进入主题,看似平常,却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幼儿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和成功。

  1、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个方形,在发的过程中教师说“给你一个大方形或给你一个小方形。

  2、第二次发方形,老师边给边提问:这是什么形状的?

  3、游戏“方形变变变”。

  *幼儿学老师的样子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老师说变变变,小方形出来了,幼儿就把小方形举起来。当老师说变变变,大方形出来了,幼儿就将大方形举起来。游戏数遍后可以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评析:幼儿在此环节中有了自己操作的机会,当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时,他们的学习兴趣点达到了高潮。个个幼儿都变得专心致志,

  四、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换游戏。

  鼓励幼儿拿着两个图形找一个老师与她一起做变变变的游戏。

  评析:通过与其他老师的游戏,一方面让幼儿对大小方形的区别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另方面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五、送方形回家。

  1、教师:方形娃娃玩累了它想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2、出示两个方篮提问:这是一个什么篮子?

  3、要求边送边说一句话“大方形回到大篮子里。小方形回到小篮子里。”

  4、幼儿一个一个轮流上来送方形回家。

  评析:送方形回家这个环节既是一个活动的尾声部分,又是一个让幼儿巩固知识的复习过程。幼儿通过这个环节,既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又学说了一句完整的话语。

  活动后反思

  老师针对低年龄的.幼儿的特点,以神秘的变魔术方法吸引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并进行比较,幼儿果然变得专心了,进行对比之后,我给他们每人了一个大方形和一个小方形,采用变变变的方式,让幼儿将两个图形进行对比。本次活动的选材十分适合小小班幼儿的认知年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用多种形式达到了一个目标,同时又通过一个个游戏逐层推进、逐步提高要求。及格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使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处于集中状态。教师还注重了低年龄幼儿的语言、社会能力的发展。若在最后环节添上一些让幼儿的情绪得到高涨的游戏活动会更贴切托班幼儿的心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排列可乐瓶的过程中,学习寻找简单的旋律。

  2、体验数学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可乐瓶(剥去包装纸,瓶里装有红、黄、蓝、绿、黑五种颜料的水)。

  活动过程:

  (一)玩可乐瓶

  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图随意玩可乐瓶(滚、跳、跑)。

  2、教师观察幼儿有创意的玩法。

  (二)排可乐瓶:

  1、请幼儿将可乐瓶排队,教师随意的在幼儿中间观察、询问。如:按瓶中水的`颜色排队、按瓶的大小排队。

  2、请幼儿告诉大家自己是怎么排的。

  3、教师根据幼儿的排列情况进行归纳:颜色的间隔、大小的间隔等。

  (三)再次常识体验:

  幼儿各自排列瓶子,告诉同伴或请同伴为自己的排法说理由。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拍手游戏。

  分别出示实物卡片1—5,请幼儿观察卡片,说说:图上有谁?有多少?带领幼儿看图片进行拍手、跺脚、拍腿等动作,要求幼儿与同伴一起整齐地拍手。

  给图片排队。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给图片排队,然后大家讨论:他市怎样给图片排队的?你有什么和他不一样的好方法?启发幼儿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给图排尿排队。最后说说:比5少的图片有哪些?

  按从上到夏的顺序给1—5的点卡排队。

  在磁性板上,出示5的点卡,组织幼儿讨论:卡片上有几个圆点?比5少的点卡有哪些?想一想:怎样把这几张比5少的点卡有序地排在它下面呢?

  请个别幼儿上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给点卡排队。最后,大家说说:点卡从上往下是怎样排列的?(它们是按5、4、3、2、1的顺序进行排列的)比5少的点有几个?

  2、操作活动。

  1)、观察马路上的车辆和数目,比较汽车和树木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

  2)、观察马路上的'行人和车辆,比一比行人和车辆哪个多,哪个少,请你给多的一组打√。

  3)、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请你给少的一组涂上颜色。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地比较5以内的数量。

  2、尝试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规律配列1—5的点卡。

  3、安静有序地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片和点卡数量分别1—5。

  2、学具:操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