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4-10-26 18:38:32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十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十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怎样过冬,感知冬季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绘画、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感知感知各种植物在冬季的不同状态。

  3、有探索植物奥秘的兴趣及爱护植物的情感。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硬板纸上有一张白纸,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话题。

  1、师: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气候有什么变化?

  2、师:这么冷的`天气,花草树木辉冬死吗?植物们准备好过冬天了吗?下面,我们带上纸板一起到户外,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冬天的植物"。

  二、引导幼儿到户外观察植物,并记录植物现象。

  1、师:冬天到了,小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大树上有什么变化?小草是什么样子的?

  2、师:请小朋友在指定范围内自主观察,并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疑问。

  3、教师引导幼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植物,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植物的变化,①观察大树: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它们冻死了吗?找一找树上还留下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芽苞、果实、种子等。)②师:请小朋友剥开芽苞看一看,它里面有什么?猜一猜,明年春天会变成什么?

  ③观察小草:请小朋友在草地上观察,看看冬天的小草怎么样了?想一想,小草冻死了吗?挖出小草的根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根上长着什么?

  4、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植物,并用自己的彩笔记录植物过冬的种种表现。

  三、回活动室后组织交流。

  师:请小朋友跟同伴讲讲你的记录和发现,看看植物过冬有几种方式?

  四、帮助幼儿了解植物过冬的各种方式。

  1、师:冬天到了,落叶树的叶子纷纷掉下来,常青树的叶子仍然还是绿色的;落叶对树木过冬有帮助吗?(减少水分蒸发、落叶能化为肥料、营养树根)

  2、师:小草是什么颜色?它冬死了吗?(有的小草根已经死了,但是它留下了种子,有的小草根还活着,明年春天还会发芽。)

  3、师:人们怎样帮助植物过冬呢?(在树上涂石灰、扎干草,为油菜、麦苗撒上草灰、干粪,把怕冷的观赏植物搬到室内或温室。)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拼图游戏,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2、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述拼图内容,进一步感知四季特征。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四季拼图》(加密狗),“四季拼图”操作包材料。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引出四季(价值点:观察交流四季的季节特征)

  1、播放课件(四季图片)

  提问:图片上是什么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炎热的夏天有一阵凉爽的风吹来就十分舒服,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冬天如果下起一场大雪,就可以堆雪人。精彩的四季真不错。

  二、拼图做算式(价值点:尝试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拼图)

  过渡语:这是哪个季节的图片呢?让我们一起拼一拼。

  1、游戏:"春"、"夏",与幼儿一起做算式,用鼠标将相应的答案拖动到算式上,正确时图片就会露出一块,全部做完就会出现一张完整拼图。

  2、提问: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最喜欢这个季节的什么?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季节,四季的生活真多姿多彩。

  三、幼儿操作(价值点: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过渡语:我们拼出了春和夏。你们想不想自己试试呢?

  要求:

  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包,通过计算进行拼图游戏。

  2、做好拼图后,看图画,说一说自己的拼图上是什么季节,并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3、和小伙伴一起编编四季小故事。

  四、延伸活动:拼图比赛。

  【活动反思】

  《四季》是一首富有意趣的诗歌,它通过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亲切,富有童趣,所配的四幅图画,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给学生留下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教学时,一定要“巧用教材,活用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读,积极主动地说,有个性创造地演,把课标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一、 畅所欲言聊四季

  第二课时教学时,我以问题“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引起学生思考,畅所欲言。孩子的世界和语言总是充满了童趣,会有让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喜欢春天的孩子说“春天花开了。”,有孩子一听就想到了之前提到过的“百花齐放、春暖花开”这样的成语,给人惊喜。说到秋天,就有孩子想到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校园里前一阵的桂花香,还有在学《秋天》一课时提到的小松鼠、小蚂蚁准备过冬的粮食。孩子的`语言天真中充满想象力,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中的语言,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枝繁叶茂,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皑皑。

  二、 赏读文本学语言

  这首诗歌语言亲切而富有童趣,使用叠词,朗朗上口。各小节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教学时,我陪学生一起朗诵一起发现课文中使用了“尖尖、圆圆、弯弯”这样的叠词,配合着课文的插图读出“草芽、荷叶、谷穗”的可爱。冬天雪人大肚子一挺的样子特别生动形象,我就让孩子做一做这个动作,评选出表演得最可爱形象学生,读出冬天的有趣。

  感受了文本语言的特点和有趣,我随即让孩子模仿文本语言说一说:________对 说:“我是 。”孩子们会说一些季节不对应的景物,但经过纠正补充了一些具有季节特点的图片,如春天的鲜花、嫩芽,夏天的荷花、知了,秋天的菊花、柿子,冬天的冰花等,孩子就能准确地模仿课文语言进行说话训练了。

  这篇课文文本语言比较简单,但通过教学也发现孩子们的生活常识还是比较缺乏的,什么季节有什么特色,有些孩子还是不太了解的。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今后教学中要多联系生活,也需要家长配合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学习语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欣赏诵读《小池》《江南》,感受古诗所描写的意境,欣赏两首诗的异同。

  2、认读有偏旁的汉字,知道相同偏旁的字都有相关的意义。

  活动准备:诗文图、字卡、CD碟、教材、古典乐曲。

  活动过程:

  一、朗读表演:《山居秋瞑》

  二、导入新课:

  1、阅读教材,听录音欣赏《小池》《江南》,跟读、模仿读诗文。

  2、看诗文画面欣赏理解诗文内容:

  (1)《小池》写了什么?泉水、树荫、小荷、蜻蜓、一幅水上的景致画面。

  (2)《江南》是怎么写莲花和水中的鲁的?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塘的东、南、西、北、中,用方位角度的变化生动传神地描摹出

  鱼戏莲戏水的动态。

  (3)告诉幼儿莲花、荷花是同一种花。两首诗写的都是荷花,让幼儿仔细读一读,在描写上的有什么时候不一样?

  (4)请幼儿找到诗文的文字部分,找出教师出示的大字卡的生字,读出来。

  《小池》:蜻蜓、荷、荫《江南》:采莲

  根据偏旁给字归类:蜻蜓、荷、荫、莲

  (5)教师小结“蜻蜓”是“虫”字边的字,“虫”字旁字都与昆虫有关,请幼儿说说还认识哪些“虫”字旁的.字。教师将幼儿说出的字写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认读。

  (6)“荫”和“荷”是“艹”字头的字,“艹”字头的字都与植物有关,幼儿说说还有哪些字是有“艹”字头。教师将幼儿说出的字写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认读。

  三、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诵读、背诵古诗。

  四、活动结束。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献,

  鱼戏莲叶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教案前言:新的一年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大家了解新年的来历和意义吗?作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这次的幼儿园教案让大家了解什么是“春节”。

  教案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春节,知道过年的由来,了解过年的传统风俗。

  2、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并会正确对别人说一句祝福语。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教案过程:

  1、让幼儿回忆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谈论。由此,引起有关“过年”的话题。

  2、先让幼儿讨论自己对“年”的认识:为什么要过年?过年是怎样的?等等。

  3、教师讲有关过年的故事、传说。

  4、再让幼儿谈论大家过年的风俗都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知道祖国很大,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观察角摆放有关物品、布置,让幼儿深化认识。

  什么是“春节”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体验师幼、同伴间共同游戏的快乐。

  2.通过以游戏的方式了解熟悉音乐的风格。学习用创造性的动作自由表现乐曲中比力气、比跳舞、比嗓门的情节。

  3.理解游戏玩法和规则,能跟着音乐的变化玩游戏。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故事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鸡和狐狸的故事。

  (1)教师根据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小鸡出门去散步,狐狸发现了小鸡,馋得直流口水,悄悄的跟在后面。当小鸡走出农场后狐狸跳了出来:"呵呵,看你往哪儿逃。"为了不让狐狸吃掉,于是小鸡想办法。首先小鸡想到比力气吓倒狐狸,小鸡说:"我的力气比你大。"狐狸说:"我的力气比你更大。"然后小鸡想到比跳舞将狐狸逗乐。小鸡说:"我的舞蹈跳得好。"狐狸也跳了起来:"我的舞蹈跳得更好。"接着他们比嗓门。小鸡伸长着脖子:"我的嗓门比你大。"狐狸也伸长脖子用尽力气:"我的嗓门比你更大。"最后,他俩都扯着嗓门大声叫,由于叫声太大了,结果把猎人给引来了,猎人看到狐狸,一枪把它打死了。于是小鸡得救了。

  (2)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重点理顺小鸡和狐狸比试的内容与顺序。

  师:狐狸有没有把小鸡吃掉,小鸡想了什么办法来战胜狐狸?比试了几个项目,顺序是怎样的?小鸡为什么要跟狐狸比叫声?

  2、完整倾听音乐做律动,解决角色与音乐间的关系。

  (1)师幼扮演小鸡随乐做初步的律动,解决小鸡的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师:现在,我们一起跟着小鸡去散步吧。

  (2)幼儿扮演小鸡,教师扮演狐狸做律动,进一步熟悉小鸡的.音乐与动作。

  (3)师幼扮演狐狸,解决狐狸的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4)幼儿扮演狐狸,教师扮演小鸡,进一步熟悉狐狸的音乐与动作。

  3、听音乐的第二段,师幼共同玩小鸡和狐狸比斗的游戏。

  (1)幼儿创造性的表演比力气。请个别幼儿创编动作:老师分别从面部表情、手的动作等方面进行引导。

  师:假如你们是小鸡,你们怎么向狐狸展示自己的力气大?

  (2)幼儿创编搞笑的舞蹈将狐狸逗乐。

  师:你们会用什么样的舞蹈将狐狸逗乐?

  (3)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嗓门大。

  师:用动作怎样显示出你们的嗓门大?

  (4)师扮演狐狸,幼扮演小鸡,尝试进行比斗的游戏。

  师:我们把刚才练习的本领连起来跟狐狸比试一次,看看我们的小鸡是不是真的能战胜狐狸。

  4、分角色完整倾听音乐玩游戏。

  (1)第一遍:教师请一名幼儿,并由幼儿自选角色,与教师完整倾听音乐玩游戏。

  (2)幼儿俩俩合作扮演狐狸和小鸡,完整听音乐玩游戏,游戏后针对游戏规则等进行评价。师:游戏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3)幼儿第二次进行完整玩游戏,游戏后针对游戏规则等进行评价。

  小百科:狐狸身体纤瘦,毛长且厚。体长加尾长2到3英尺(60到90厘米)。 狐狸毛茸茸的尾巴是头部和身体的一半或2/3,尖嘴。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2、学习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单双数的含义,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难点:

  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五子棋若干,数字卡片两套,蓝色、红色圆形卡片若干。

  教法设计:

  演示法 游戏法

  学法指导:

  指导幼儿两个两个做朋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好,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出示五子棋。数一数,我一把拿了几个五子棋?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

  复习数字与物品数量一一对应。

  二、探索单双数

  1、现在,老师要给他们找好朋友,要二个二个做朋友,看他们能不能都找到好朋友?

  2、教师示范:1,2,3,4个数字的找朋友方法,全部找到朋友的用笔画对号记录。

  1 2 √ 3 4 √

  3、发放操作材料和记录单,幼儿分组探索。

  剩下的数字宝宝,我想请小朋友们来给他找朋友,还要做好记录。

  明确小组分工,谁摆圆形卡片,谁记录等。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结果。

  谁愿意把你们组的结果告诉大家,那些数字宝宝全都找到了好朋友?

  5、请个别幼儿扮演,检验幼儿的探索结果。

  三、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1、全部能找到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双数。我们来把他们装进红色圈圈里。

  2、不能全部找到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我们来把他们装进蓝色的圈圈里。

  四、教手指游戏

  边学习单双数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拉大锯、扯大锯,1、3、5、去看戏,7也去、9也去,就是不带双数去。双数宝宝不生气,2、4、6、来演戏,8也去、10也去,羞得单数不看戏。1、3、5、7、9单数好朋友;2、4、6、8、10双数好朋友。

  五、操作幼儿用书,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性,通过教师示范引导,让幼儿明白了怎样去操作,而且强调必须两个两个做朋友,进一步让幼儿明确摆法,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来完成,并在摆的过程中把双数用红笔圈起来,把单数用蓝笔圈出来,总体效果较好,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层次性,但在幼儿操作中总担心幼儿会乱,不敢大胆放手尝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桥的类型、特征及用途。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动手构建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常见桥梁图片两幅。

  2、从网上下载的各种不同桥梁图片资料若干,电脑一台。

  3、积木(每组两篮),作业纸每人一张。每人从家带来的小纸盒两个。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最喜欢的桥。

  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出示图片,引出关于桥梁的课题。

  了解几种常见桥梁的类型。(斜拉桥、拱桥、立交桥)

  五、用电脑演示各种桥梁的图片。

  请幼儿说出这种桥梁的类型。也可让幼儿自己操作鼠标调出各种桥梁的图片,并说出其类型,从中认识"梁桥"和"升降桥"。可让幼儿根据图片提出问题,由幼儿和老师来共同想办法解决。

  六、搭纸桥。

  请幼儿分组用纸盒(随意折成各种形状)搭成纸桥,用积木来测桥梁的载重。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七、纸桥的承重。

  组织各组幼儿开展自制纸桥的承重试验,激发幼儿不断尝试新方法的欲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书籍是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桥梁。那么,孩子们究竟对书店了解多少呢?在对孩子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很少去书店。他们可以一口气报出肯德基、麦当劳和一些商厦的名称,但对书店却知之甚少。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引起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视,让幼儿知道书籍对人的意义。

  目的

  1.让幼儿知道书中有丰富的知识,知道书店是卖书的地方。

  2.激发幼儿喜欢图书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看书习惯,知道要爱护图书。

  准备:

  1.去书店联系,希望营业员热情接待,配合我们搞好参观活动。

  2.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参观书店的意图和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

  3.每人准备好购书的零钱。

  活动一 参观新华书店

  1.激发幼儿参观书店的兴趣。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一个地方,它卖的东西和百货商店、食品商店、粮食店都不同,你们猜是什么地方?

  2.带领幼儿实地观察书店。

  ①观察书店的标志,知道有的书店有“新华书店”这四个字。

  ②观察书店橱窗的布置特点。

  ③参观书店的店堂,感受书店的气氛,知道书店的安静氛围有别于其他商场。

  ④数数书店里有多少书,感受书的种类之多。

  ⑤观察成人是如何看书、选书的,营业员是如何为顾客服务的。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成人在挑选、阅读图书时全神贯注的神情,以揭示人们对书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望。

  3.拿出《幼儿百科全书》,问幼儿是否知道这本书的书名和内容,然后告诉幼儿,这本书里有许多我们想知道的事情,比如人从哪里来,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等等。最后请一个小朋友代表大家把这套书买下来,等回到幼儿园再仔细阅读。

  4.将全班幼儿带到儿童阅读区,告诉大家,为了能让小朋友挑选到自己喜欢的书,书店专门开辟了儿童阅读区。在这里,大家可以像大人一样看书、选书。

  活动延伸

  1.回园讨论书店和其他商店有什么不同,书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2.请幼儿将参观书店以后的感想讲给爸爸妈妈听。请爸爸妈妈配合我们向孩子介绍竹简、汉字的演变、印刷术等有关知识,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建议:

  参观时,可以集体、分组相结合,也可以让孩子自由结伴。

  活动二 和父母逛书店

  1.今天我们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书店。每个小朋友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图书看,也可以请爸爸妈妈讲讲图书中的故事,向他们提出图书中的有关问题。

  2.请家长带孩子参观书店的每一个区域,向孩子介绍各类书籍,使他们知道书店里的书是分类摆放的。

  3.请家长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儿童书籍,挑选其中一段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感受书的魅力,知道书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故事,还有许多甚至连大人都不知道的知识。

  4.孩子、家长各选一本喜欢的图书认真翻阅,家长有意识地用自己对阅读的热情和兴趣来感染孩子。

  5.让每个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图书来园,办一个“小小书店”,让大家交换着阅读,或开展角色游戏。

  2.来园活动时,可引导幼儿自制小图书并讲述图书内容。

  3.提供胶水,引导幼儿自己修补图书,教育幼儿要爱护图书。

  4.组织一次“故事诗歌表演会”,要求每个幼儿都要参与,表演内容必须是自己通过书本听来或看来的。可以独立表演,也可以和父母一起表演。

  后记: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应仅仅局限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开展。幼儿的早期阅读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每个家长的积极参与。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亲子活动,使家长意识到自己应成为孩子阅读的启蒙老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使用废旧光盘及辅助材料制作绣球,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2.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废旧光盘若干张。

  2.彩色即时贴、彩色皱纹纸、彩绳、羽毛、透明胶、剪刀等美工活动所需材料。

  3.录像资料、影碟机。

  4.邀请家长来园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引起幼儿活动兴趣播放组织幼儿参观“广西民族文物苑”的录像。回忆、讲述在文物苑中所看到的壮乡绣球。

  二、观察思考

  1.引导幼儿观察绣球的结构、色彩、图案。

  2.出示废旧光盘,观察桌上辅助材料,讨论如何利用废旧光盘来做绣球。

  3.鼓励幼儿说出各种制作的想法。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请幼儿自由选择美工活动材料,结合日常生活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制作绣球。

  2.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与孩子合作制作美丽绣球。

  3.教师参与制作活动,巡回指导,注意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选用辅助材料进行制作。

  四、展示作品

  1、用制作好的绣球布置墙面,完成主题作品《抛绣球》。

  2.将绣球挂起,装饰教室。

  3.欣赏伙伴们的.作品。

  延伸活动:搜集更多的制作材料进行创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盛产茶叶的国家。

  2.在观看茶叶制作和饮茶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的茶文化。

  3.尝试利用各种叶子和花泡制各种不同口味的茶饮料,并乐于品尝。

  活动准备

  1.各种茶叶若干,杯子、透明茶壶等。

  2.幼儿用的配料:茉莉花、玫瑰花、金银花、茶叶、竹叶。

  3.幼儿用品:茶壶5个、纸杯若干、记录单5张、托盘5个、手绢5块。

  4.场景布置:茶水屋、各种茶水杯、音乐、暖壶、托盘。

  5.视频两组:美丽的茶园、茶叶的加工。

  6.示范记录单:“茶博士”茶饮料记录单。

  活动过程

  参观茶水屋:观察茶叶,小组交流

  1.请幼儿观察茶叶展区,看一看,闻一闻,互相说说自己看到的茶叶的名称,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气味怎么样,猜测一下味道是什么样的。

  2.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绿茶、红茶和花茶,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三种茶叶的不同。

  观看茶水屋微电影:介绍茶园和茶叶的制作工艺及过程

  幼儿观看视频,对茶树的种植以及茶叶的采摘、加工有个大致的了解,知道茶叶在我国分布广泛,历史悠久,是深受国人喜爱的饮品。

  (评析:幼儿对茶叶的认识由近及远,从对眼前茶叶的观察,到通过镜头一下子推及到茶园和加工厂。对茶叶的认识也不仅仅局限在成品茶叶上,而是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

  茶水屋品茶:感知茶叶的种类和味道

  教师冲泡茶水,并讲解冲泡的方法。请幼儿分别品尝绿茶、红茶和茉莉花茶,对比观察茶水的颜色,闻一闻茶水的清香,说一说三种茶水的不同味道。

  (评析:教师对冲泡方法的讲解是对茶文化的一个小小展示,也为下一步幼儿自制茶饮料打下了基础。茶水颜色、气味的差异,会让幼儿对茶叶的认知进一步加深,看到茶叶泡水前后的变化,对后面的调制混合茶饮料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香飘茶水屋:幼儿自制茶饮料

  1.品尝“茶博士”的自制茶饮料,激发幼儿自制茶饮料的愿望。

  猜猜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幼儿交流之后,“茶博士”介绍自己的.茶饮料的配方。

  2.介绍泡茶饮料的原料,幼儿分组商量:打算泡制什么口味的茶饮料,用哪些叶子和花。

  3.幼儿将小组商量好的用料情况填写在记录单上。

  4.幼儿根据记录单的内容领取配料,泡制茶饮料。

  (评析:“茶博士”出示的茶饮料配方,是对幼儿如何使用记录单的一个示范。在操作记录单的同时,幼儿知道茶水和茶饮料是不同的,凭借对常见的茶饮料的经验,开展自制活动,巩固对茶叶的认识,学着调配与混合,自制出与茶有关的茶饮料。)

  茶水屋茶展:幼儿品尝交流自制茶饮料

  1.幼儿品尝自制茶饮料,说一说茶饮料的颜色和味道。

  2.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茶饮料。

  3.幼儿品尝其他小朋友制作的茶饮料,评出最好喝的茶饮料。

  活动反思

  中国的茶文化独具特色,我们这里不是茶乡,孩子们对茶的认识不多。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看、闻、品,对茶有了初步的认识:看——看茶叶在未泡水和泡了水以后状态、色泽的变化;闻——闻茶叶的香味;品——品尝几种茶叶的口味,全面感知和了解。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浓厚,也调动了他们的基础经验,因为他们大都看到过爸爸妈妈喝茶,与今天的学习联系后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这里将各种材料冲泡的茶饮料作为幼儿尝试操作和记录的主体,让幼儿对茶、茶饮料的认知更加具体形象,从而对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仿佛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门,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和富有韵味的形态会吸引孩子们继续去探究。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安全教案_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06-06

幼儿园大班教案05-23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8-17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9-07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9-26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20

幼儿园大班教案[经典]07-24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8-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2-18

幼儿园大班教案12-18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十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十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怎样过冬,感知冬季植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绘画、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感知感知各种植物在冬季的不同状态。

  3、有探索植物奥秘的兴趣及爱护植物的情感。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硬板纸上有一张白纸,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话题。

  1、师:小朋友,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气候有什么变化?

  2、师:这么冷的`天气,花草树木辉冬死吗?植物们准备好过冬天了吗?下面,我们带上纸板一起到户外,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冬天的植物"。

  二、引导幼儿到户外观察植物,并记录植物现象。

  1、师:冬天到了,小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大树上有什么变化?小草是什么样子的?

  2、师:请小朋友在指定范围内自主观察,并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疑问。

  3、教师引导幼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植物,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植物的变化,①观察大树: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它们冻死了吗?找一找树上还留下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芽苞、果实、种子等。)②师:请小朋友剥开芽苞看一看,它里面有什么?猜一猜,明年春天会变成什么?

  ③观察小草:请小朋友在草地上观察,看看冬天的小草怎么样了?想一想,小草冻死了吗?挖出小草的根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根上长着什么?

  4、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植物,并用自己的彩笔记录植物过冬的种种表现。

  三、回活动室后组织交流。

  师:请小朋友跟同伴讲讲你的记录和发现,看看植物过冬有几种方式?

  四、帮助幼儿了解植物过冬的各种方式。

  1、师:冬天到了,落叶树的叶子纷纷掉下来,常青树的叶子仍然还是绿色的;落叶对树木过冬有帮助吗?(减少水分蒸发、落叶能化为肥料、营养树根)

  2、师:小草是什么颜色?它冬死了吗?(有的小草根已经死了,但是它留下了种子,有的小草根还活着,明年春天还会发芽。)

  3、师:人们怎样帮助植物过冬呢?(在树上涂石灰、扎干草,为油菜、麦苗撒上草灰、干粪,把怕冷的观赏植物搬到室内或温室。)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拼图游戏,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2、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述拼图内容,进一步感知四季特征。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四季拼图》(加密狗),“四季拼图”操作包材料。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引出四季(价值点:观察交流四季的季节特征)

  1、播放课件(四季图片)

  提问:图片上是什么季节,在这个季节里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炎热的夏天有一阵凉爽的风吹来就十分舒服,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冬天如果下起一场大雪,就可以堆雪人。精彩的四季真不错。

  二、拼图做算式(价值点:尝试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拼图)

  过渡语:这是哪个季节的图片呢?让我们一起拼一拼。

  1、游戏:"春"、"夏",与幼儿一起做算式,用鼠标将相应的答案拖动到算式上,正确时图片就会露出一块,全部做完就会出现一张完整拼图。

  2、提问: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最喜欢这个季节的什么?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季节,四季的生活真多姿多彩。

  三、幼儿操作(价值点: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过渡语:我们拼出了春和夏。你们想不想自己试试呢?

  要求:

  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包,通过计算进行拼图游戏。

  2、做好拼图后,看图画,说一说自己的拼图上是什么季节,并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3、和小伙伴一起编编四季小故事。

  四、延伸活动:拼图比赛。

  【活动反思】

  《四季》是一首富有意趣的诗歌,它通过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亲切,富有童趣,所配的四幅图画,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给学生留下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在教学时,一定要“巧用教材,活用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读,积极主动地说,有个性创造地演,把课标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一、 畅所欲言聊四季

  第二课时教学时,我以问题“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引起学生思考,畅所欲言。孩子的世界和语言总是充满了童趣,会有让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喜欢春天的孩子说“春天花开了。”,有孩子一听就想到了之前提到过的“百花齐放、春暖花开”这样的成语,给人惊喜。说到秋天,就有孩子想到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校园里前一阵的桂花香,还有在学《秋天》一课时提到的小松鼠、小蚂蚁准备过冬的粮食。孩子的`语言天真中充满想象力,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中的语言,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枝繁叶茂,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皑皑。

  二、 赏读文本学语言

  这首诗歌语言亲切而富有童趣,使用叠词,朗朗上口。各小节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教学时,我陪学生一起朗诵一起发现课文中使用了“尖尖、圆圆、弯弯”这样的叠词,配合着课文的插图读出“草芽、荷叶、谷穗”的可爱。冬天雪人大肚子一挺的样子特别生动形象,我就让孩子做一做这个动作,评选出表演得最可爱形象学生,读出冬天的有趣。

  感受了文本语言的特点和有趣,我随即让孩子模仿文本语言说一说:________对 说:“我是 。”孩子们会说一些季节不对应的景物,但经过纠正补充了一些具有季节特点的图片,如春天的鲜花、嫩芽,夏天的荷花、知了,秋天的菊花、柿子,冬天的冰花等,孩子就能准确地模仿课文语言进行说话训练了。

  这篇课文文本语言比较简单,但通过教学也发现孩子们的生活常识还是比较缺乏的,什么季节有什么特色,有些孩子还是不太了解的。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今后教学中要多联系生活,也需要家长配合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学习语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欣赏诵读《小池》《江南》,感受古诗所描写的意境,欣赏两首诗的异同。

  2、认读有偏旁的汉字,知道相同偏旁的字都有相关的意义。

  活动准备:诗文图、字卡、CD碟、教材、古典乐曲。

  活动过程:

  一、朗读表演:《山居秋瞑》

  二、导入新课:

  1、阅读教材,听录音欣赏《小池》《江南》,跟读、模仿读诗文。

  2、看诗文画面欣赏理解诗文内容:

  (1)《小池》写了什么?泉水、树荫、小荷、蜻蜓、一幅水上的景致画面。

  (2)《江南》是怎么写莲花和水中的鲁的?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塘的东、南、西、北、中,用方位角度的变化生动传神地描摹出

  鱼戏莲戏水的动态。

  (3)告诉幼儿莲花、荷花是同一种花。两首诗写的都是荷花,让幼儿仔细读一读,在描写上的有什么时候不一样?

  (4)请幼儿找到诗文的文字部分,找出教师出示的大字卡的生字,读出来。

  《小池》:蜻蜓、荷、荫《江南》:采莲

  根据偏旁给字归类:蜻蜓、荷、荫、莲

  (5)教师小结“蜻蜓”是“虫”字边的字,“虫”字旁字都与昆虫有关,请幼儿说说还认识哪些“虫”字旁的.字。教师将幼儿说出的字写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认读。

  (6)“荫”和“荷”是“艹”字头的字,“艹”字头的字都与植物有关,幼儿说说还有哪些字是有“艹”字头。教师将幼儿说出的字写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认读。

  三、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诵读、背诵古诗。

  四、活动结束。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献,

  鱼戏莲叶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教案前言:新的一年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大家了解新年的来历和意义吗?作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通过这次的幼儿园教案让大家了解什么是“春节”。

  教案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春节,知道过年的由来,了解过年的传统风俗。

  2、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并会正确对别人说一句祝福语。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教案过程:

  1、让幼儿回忆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谈论。由此,引起有关“过年”的话题。

  2、先让幼儿讨论自己对“年”的认识:为什么要过年?过年是怎样的?等等。

  3、教师讲有关过年的故事、传说。

  4、再让幼儿谈论大家过年的风俗都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知道祖国很大,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观察角摆放有关物品、布置,让幼儿深化认识。

  什么是“春节”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体验师幼、同伴间共同游戏的快乐。

  2.通过以游戏的方式了解熟悉音乐的风格。学习用创造性的动作自由表现乐曲中比力气、比跳舞、比嗓门的情节。

  3.理解游戏玩法和规则,能跟着音乐的变化玩游戏。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故事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鸡和狐狸的故事。

  (1)教师根据图片完整的讲述故事。

  小鸡出门去散步,狐狸发现了小鸡,馋得直流口水,悄悄的跟在后面。当小鸡走出农场后狐狸跳了出来:"呵呵,看你往哪儿逃。"为了不让狐狸吃掉,于是小鸡想办法。首先小鸡想到比力气吓倒狐狸,小鸡说:"我的力气比你大。"狐狸说:"我的力气比你更大。"然后小鸡想到比跳舞将狐狸逗乐。小鸡说:"我的舞蹈跳得好。"狐狸也跳了起来:"我的舞蹈跳得更好。"接着他们比嗓门。小鸡伸长着脖子:"我的嗓门比你大。"狐狸也伸长脖子用尽力气:"我的嗓门比你更大。"最后,他俩都扯着嗓门大声叫,由于叫声太大了,结果把猎人给引来了,猎人看到狐狸,一枪把它打死了。于是小鸡得救了。

  (2)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重点理顺小鸡和狐狸比试的内容与顺序。

  师:狐狸有没有把小鸡吃掉,小鸡想了什么办法来战胜狐狸?比试了几个项目,顺序是怎样的?小鸡为什么要跟狐狸比叫声?

  2、完整倾听音乐做律动,解决角色与音乐间的关系。

  (1)师幼扮演小鸡随乐做初步的律动,解决小鸡的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师:现在,我们一起跟着小鸡去散步吧。

  (2)幼儿扮演小鸡,教师扮演狐狸做律动,进一步熟悉小鸡的.音乐与动作。

  (3)师幼扮演狐狸,解决狐狸的动作与音乐的关系。

  (4)幼儿扮演狐狸,教师扮演小鸡,进一步熟悉狐狸的音乐与动作。

  3、听音乐的第二段,师幼共同玩小鸡和狐狸比斗的游戏。

  (1)幼儿创造性的表演比力气。请个别幼儿创编动作:老师分别从面部表情、手的动作等方面进行引导。

  师:假如你们是小鸡,你们怎么向狐狸展示自己的力气大?

  (2)幼儿创编搞笑的舞蹈将狐狸逗乐。

  师:你们会用什么样的舞蹈将狐狸逗乐?

  (3)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嗓门大。

  师:用动作怎样显示出你们的嗓门大?

  (4)师扮演狐狸,幼扮演小鸡,尝试进行比斗的游戏。

  师:我们把刚才练习的本领连起来跟狐狸比试一次,看看我们的小鸡是不是真的能战胜狐狸。

  4、分角色完整倾听音乐玩游戏。

  (1)第一遍:教师请一名幼儿,并由幼儿自选角色,与教师完整倾听音乐玩游戏。

  (2)幼儿俩俩合作扮演狐狸和小鸡,完整听音乐玩游戏,游戏后针对游戏规则等进行评价。师:游戏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要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3)幼儿第二次进行完整玩游戏,游戏后针对游戏规则等进行评价。

  小百科:狐狸身体纤瘦,毛长且厚。体长加尾长2到3英尺(60到90厘米)。 狐狸毛茸茸的尾巴是头部和身体的一半或2/3,尖嘴。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2、学习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单双数的含义,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难点:

  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五子棋若干,数字卡片两套,蓝色、红色圆形卡片若干。

  教法设计:

  演示法 游戏法

  学法指导:

  指导幼儿两个两个做朋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好,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出示五子棋。数一数,我一把拿了几个五子棋?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

  复习数字与物品数量一一对应。

  二、探索单双数

  1、现在,老师要给他们找好朋友,要二个二个做朋友,看他们能不能都找到好朋友?

  2、教师示范:1,2,3,4个数字的找朋友方法,全部找到朋友的用笔画对号记录。

  1 2 √ 3 4 √

  3、发放操作材料和记录单,幼儿分组探索。

  剩下的数字宝宝,我想请小朋友们来给他找朋友,还要做好记录。

  明确小组分工,谁摆圆形卡片,谁记录等。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结果。

  谁愿意把你们组的结果告诉大家,那些数字宝宝全都找到了好朋友?

  5、请个别幼儿扮演,检验幼儿的探索结果。

  三、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1、全部能找到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双数。我们来把他们装进红色圈圈里。

  2、不能全部找到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我们来把他们装进蓝色的圈圈里。

  四、教手指游戏

  边学习单双数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拉大锯、扯大锯,1、3、5、去看戏,7也去、9也去,就是不带双数去。双数宝宝不生气,2、4、6、来演戏,8也去、10也去,羞得单数不看戏。1、3、5、7、9单数好朋友;2、4、6、8、10双数好朋友。

  五、操作幼儿用书,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性,通过教师示范引导,让幼儿明白了怎样去操作,而且强调必须两个两个做朋友,进一步让幼儿明确摆法,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来完成,并在摆的过程中把双数用红笔圈起来,把单数用蓝笔圈出来,总体效果较好,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层次性,但在幼儿操作中总担心幼儿会乱,不敢大胆放手尝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桥的类型、特征及用途。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动手构建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常见桥梁图片两幅。

  2、从网上下载的各种不同桥梁图片资料若干,电脑一台。

  3、积木(每组两篮),作业纸每人一张。每人从家带来的小纸盒两个。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最喜欢的桥。

  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出示图片,引出关于桥梁的课题。

  了解几种常见桥梁的类型。(斜拉桥、拱桥、立交桥)

  五、用电脑演示各种桥梁的图片。

  请幼儿说出这种桥梁的类型。也可让幼儿自己操作鼠标调出各种桥梁的图片,并说出其类型,从中认识"梁桥"和"升降桥"。可让幼儿根据图片提出问题,由幼儿和老师来共同想办法解决。

  六、搭纸桥。

  请幼儿分组用纸盒(随意折成各种形状)搭成纸桥,用积木来测桥梁的载重。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七、纸桥的承重。

  组织各组幼儿开展自制纸桥的承重试验,激发幼儿不断尝试新方法的欲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书籍是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桥梁。那么,孩子们究竟对书店了解多少呢?在对孩子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很少去书店。他们可以一口气报出肯德基、麦当劳和一些商厦的名称,但对书店却知之甚少。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引起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视,让幼儿知道书籍对人的意义。

  目的

  1.让幼儿知道书中有丰富的知识,知道书店是卖书的地方。

  2.激发幼儿喜欢图书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看书习惯,知道要爱护图书。

  准备:

  1.去书店联系,希望营业员热情接待,配合我们搞好参观活动。

  2.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参观书店的意图和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

  3.每人准备好购书的零钱。

  活动一 参观新华书店

  1.激发幼儿参观书店的兴趣。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一个地方,它卖的东西和百货商店、食品商店、粮食店都不同,你们猜是什么地方?

  2.带领幼儿实地观察书店。

  ①观察书店的标志,知道有的书店有“新华书店”这四个字。

  ②观察书店橱窗的布置特点。

  ③参观书店的店堂,感受书店的气氛,知道书店的安静氛围有别于其他商场。

  ④数数书店里有多少书,感受书的种类之多。

  ⑤观察成人是如何看书、选书的,营业员是如何为顾客服务的。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成人在挑选、阅读图书时全神贯注的神情,以揭示人们对书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望。

  3.拿出《幼儿百科全书》,问幼儿是否知道这本书的书名和内容,然后告诉幼儿,这本书里有许多我们想知道的事情,比如人从哪里来,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等等。最后请一个小朋友代表大家把这套书买下来,等回到幼儿园再仔细阅读。

  4.将全班幼儿带到儿童阅读区,告诉大家,为了能让小朋友挑选到自己喜欢的书,书店专门开辟了儿童阅读区。在这里,大家可以像大人一样看书、选书。

  活动延伸

  1.回园讨论书店和其他商店有什么不同,书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2.请幼儿将参观书店以后的感想讲给爸爸妈妈听。请爸爸妈妈配合我们向孩子介绍竹简、汉字的演变、印刷术等有关知识,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建议:

  参观时,可以集体、分组相结合,也可以让孩子自由结伴。

  活动二 和父母逛书店

  1.今天我们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书店。每个小朋友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图书看,也可以请爸爸妈妈讲讲图书中的故事,向他们提出图书中的有关问题。

  2.请家长带孩子参观书店的每一个区域,向孩子介绍各类书籍,使他们知道书店里的书是分类摆放的。

  3.请家长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儿童书籍,挑选其中一段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感受书的魅力,知道书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故事,还有许多甚至连大人都不知道的知识。

  4.孩子、家长各选一本喜欢的图书认真翻阅,家长有意识地用自己对阅读的热情和兴趣来感染孩子。

  5.让每个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图书来园,办一个“小小书店”,让大家交换着阅读,或开展角色游戏。

  2.来园活动时,可引导幼儿自制小图书并讲述图书内容。

  3.提供胶水,引导幼儿自己修补图书,教育幼儿要爱护图书。

  4.组织一次“故事诗歌表演会”,要求每个幼儿都要参与,表演内容必须是自己通过书本听来或看来的。可以独立表演,也可以和父母一起表演。

  后记: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应仅仅局限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开展。幼儿的早期阅读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每个家长的积极参与。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亲子活动,使家长意识到自己应成为孩子阅读的启蒙老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使用废旧光盘及辅助材料制作绣球,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2.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废旧光盘若干张。

  2.彩色即时贴、彩色皱纹纸、彩绳、羽毛、透明胶、剪刀等美工活动所需材料。

  3.录像资料、影碟机。

  4.邀请家长来园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引起幼儿活动兴趣播放组织幼儿参观“广西民族文物苑”的录像。回忆、讲述在文物苑中所看到的壮乡绣球。

  二、观察思考

  1.引导幼儿观察绣球的结构、色彩、图案。

  2.出示废旧光盘,观察桌上辅助材料,讨论如何利用废旧光盘来做绣球。

  3.鼓励幼儿说出各种制作的想法。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请幼儿自由选择美工活动材料,结合日常生活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制作绣球。

  2.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与孩子合作制作美丽绣球。

  3.教师参与制作活动,巡回指导,注意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选用辅助材料进行制作。

  四、展示作品

  1、用制作好的绣球布置墙面,完成主题作品《抛绣球》。

  2.将绣球挂起,装饰教室。

  3.欣赏伙伴们的.作品。

  延伸活动:搜集更多的制作材料进行创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盛产茶叶的国家。

  2.在观看茶叶制作和饮茶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的茶文化。

  3.尝试利用各种叶子和花泡制各种不同口味的茶饮料,并乐于品尝。

  活动准备

  1.各种茶叶若干,杯子、透明茶壶等。

  2.幼儿用的配料:茉莉花、玫瑰花、金银花、茶叶、竹叶。

  3.幼儿用品:茶壶5个、纸杯若干、记录单5张、托盘5个、手绢5块。

  4.场景布置:茶水屋、各种茶水杯、音乐、暖壶、托盘。

  5.视频两组:美丽的茶园、茶叶的加工。

  6.示范记录单:“茶博士”茶饮料记录单。

  活动过程

  参观茶水屋:观察茶叶,小组交流

  1.请幼儿观察茶叶展区,看一看,闻一闻,互相说说自己看到的茶叶的名称,是什么样子的,它的气味怎么样,猜测一下味道是什么样的。

  2.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绿茶、红茶和花茶,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三种茶叶的不同。

  观看茶水屋微电影:介绍茶园和茶叶的制作工艺及过程

  幼儿观看视频,对茶树的种植以及茶叶的采摘、加工有个大致的了解,知道茶叶在我国分布广泛,历史悠久,是深受国人喜爱的饮品。

  (评析:幼儿对茶叶的认识由近及远,从对眼前茶叶的观察,到通过镜头一下子推及到茶园和加工厂。对茶叶的认识也不仅仅局限在成品茶叶上,而是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

  茶水屋品茶:感知茶叶的种类和味道

  教师冲泡茶水,并讲解冲泡的方法。请幼儿分别品尝绿茶、红茶和茉莉花茶,对比观察茶水的颜色,闻一闻茶水的清香,说一说三种茶水的不同味道。

  (评析:教师对冲泡方法的讲解是对茶文化的一个小小展示,也为下一步幼儿自制茶饮料打下了基础。茶水颜色、气味的差异,会让幼儿对茶叶的认知进一步加深,看到茶叶泡水前后的变化,对后面的调制混合茶饮料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香飘茶水屋:幼儿自制茶饮料

  1.品尝“茶博士”的自制茶饮料,激发幼儿自制茶饮料的愿望。

  猜猜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幼儿交流之后,“茶博士”介绍自己的.茶饮料的配方。

  2.介绍泡茶饮料的原料,幼儿分组商量:打算泡制什么口味的茶饮料,用哪些叶子和花。

  3.幼儿将小组商量好的用料情况填写在记录单上。

  4.幼儿根据记录单的内容领取配料,泡制茶饮料。

  (评析:“茶博士”出示的茶饮料配方,是对幼儿如何使用记录单的一个示范。在操作记录单的同时,幼儿知道茶水和茶饮料是不同的,凭借对常见的茶饮料的经验,开展自制活动,巩固对茶叶的认识,学着调配与混合,自制出与茶有关的茶饮料。)

  茶水屋茶展:幼儿品尝交流自制茶饮料

  1.幼儿品尝自制茶饮料,说一说茶饮料的颜色和味道。

  2.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茶饮料。

  3.幼儿品尝其他小朋友制作的茶饮料,评出最好喝的茶饮料。

  活动反思

  中国的茶文化独具特色,我们这里不是茶乡,孩子们对茶的认识不多。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看、闻、品,对茶有了初步的认识:看——看茶叶在未泡水和泡了水以后状态、色泽的变化;闻——闻茶叶的香味;品——品尝几种茶叶的口味,全面感知和了解。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浓厚,也调动了他们的基础经验,因为他们大都看到过爸爸妈妈喝茶,与今天的学习联系后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这里将各种材料冲泡的茶饮料作为幼儿尝试操作和记录的主体,让幼儿对茶、茶饮料的认知更加具体形象,从而对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仿佛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门,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和富有韵味的形态会吸引孩子们继续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