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幼师资源>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10-05 19:11:40 幼儿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5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复习1-7的数字排序。

  2、正确感知7以内物体的数量。

  二、活动准备:

  数量1-7的'实物;

  分别写有1-7的动物头饰7种;

  1-7的数字卡每人一套;

  地上画有各种写上数字的图形。

  三、活动与指导:

  1、复习数数1-7和1-7的排序。

  (1)教师:今天圣诞老人带来了七位客人,我们请他出来。

  (2)7位幼儿带着动物头饰出场,其他幼儿数出场的顺序,按头饰上的数字说出1-7的排序,复习认识1-7。

  (3)“圣诞老人”带来了一袋的礼物,“圣诞老人”拿出一种礼物,幼儿说出有多少。请个别幼儿点数看。

  2、运用多种感官7感知以内的数量。

  (1)、教师敲铃几下,幼儿说出相应的数字,并伸出相应的手指。

  (2)、教师举起一个数卡,幼儿轻轻拍手几下。

  3、游戏:站图形音乐响起,幼儿按图形里数字的数量多少站进图形里。音乐停止,幼儿一起说出三角形里的是数字几,有几个人;正方形里的是数字几,有几人……。

  4、幼儿操作,复习点数1-7的物体。请幼儿数一数,每行数量是多少,再按数字涂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幸运的鸭子》是一个绘本故事,它讲述了一只幸运的鸭子不断寻找自己叫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按顺序出现了1~10的数字和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同时,书中对数字做了专门的放大,所以让孩子对数字的印象特别深,还同时配上相同数量的动物.这样更加深了孩子对数字的认识,因此非常适合中班幼儿阅读。

  对中班幼儿而言,这个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它包含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能体验10以内数字的实际意义。数字“4”不仅代表四只小猫,还可以是四声“喵喵”的叫声。也可以是送给小猫的四份礼物,幼儿从具体的可能数清楚的“小猫、叫声、礼物”到抽象的数字“4”的理解,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认识过渡。二是理解1O以内的基数。拼板上的数字是“8”,幼儿可以找到八只山羊的实物进行拼板,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三是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幼儿能把无次序排列的数卡按1~10的顺序进行排列,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本次活动设计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环节,以此来解决活动的难点。活动共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点数实物,说出总数。第二层次,按数量求同。通过给小动物送礼物的游戏,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卡片上记录每种物体的数量。引导幼儿关注事物数量特征,发现数量等同性,发展幼儿对事物数量特征的敏感以及用符号表征物体数量的能力。第三层次,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拼板的上半部分是数字1~lO,下半部分是与数字相应的实物,如“2只母鸡、6只鹅、7只山羊……”幼儿通过数字与实物的拼接,理解抽象的数字与实物数量的关系。第四层次,体验数字的顺序。让幼儿先按数字拼板的底色将拼板进行分类,然后按1~10的顺序排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运用了呈现图片、演示、游戏等多种策略,这些支持性策略都有利于不同能力的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和成功,因而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10,感知基数的意义。

  2.能为数群匹配相应的数字,并圈出相应的数量,表示其数量特征,进行排序。

  3.愿意自主表达自己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熟悉相关动物的叫声。

  2.物质准备:绘本《幸运的鸭子》课件,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

  3.环境准备:整理音乐,展示板三块。

  活动过程

  绘本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有一只不幸的小鸭子正站在池塘边难过,它的叫声不见了,它想去农场找回自己的叫声,我们看看农场里都有哪些动物。

  出示动物拼板图片(1~9的小动物)。

  师:农场里动物可真多,有母鸡、猫、狗、马、鹅、绵羊、山羊、奶牛……

  (评:这一环节,运用绘本故事的情节导入,由一只小鸭子引出动物数群,引发幼儿观察并点数。)

  探究动物数群。了解1~10的基数

  1.点数动物数群,说出总数

  师:农场里有谁?有几个?你是怎么数出来的?(通过白板课件将实物拼板放大)

  (评:利用白板课件中的点击放大功能,能让幼儿更清楚地观察实物数群。当幼儿说“农场里有马”,教师就把马的实物数群放大,数完后再回到整体画面,既便于幼儿观察个体又能从整体中选择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表述。幼儿在观察数群后,通过一个一个数,手口一致地按物点数,并说出总数。能力强的幼儿,在点数5、6、7、8、9的数群时,直接观察小数群后说出总数,再接下去数出较大的数群。)

  2.操作数群卡,感知数群与花朵的等量关系

  师:农场里开满了花,小鸭子想先给小动物去送花,请你们帮忙一起送花.你想给谁送?送几朵呢?为什么?(利用白板课件中的书写功能,在动物数群下面圈出相对应的花朵)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没有花?该怎么送呢?(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评:在动物数群下面有花的标记,幼儿在点数动物数群数量的基础上用笔圈出相应的花,并用语言表述“几个动物我送几朵花”。幼儿在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等量的关系,学习按数量进行归类.进而了解基数的意义,如7只绵羊的数群和7朵花的集合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是两个对等的集合。)

  自主游戏。体验数字与数群的关系

  1.游戏“动物找家”

  师:小鸭子要到小动物家去,可是动物们都在草地上,我们请它们回家好吗?小动物家上有什么?谁会读一读?(出示拼板的另一半)

  你知道这是谁的家吗?为什么?

  你想把谁送回家?为什么要这么送呢?(幼儿操作数物拼板)

  (评:数字符号是抽象的,幼儿在使用数字的时候,就意味着是在抽象地使用数字。通过玩“动物找家”的游戏,让幼儿把抽象与具体联系起来,首先让幼儿认读1~1O的数字,让幼儿对数字有视觉的经验。幼儿在操作上面是数字、下面是实物数群的拼图时,就在抽象的数字与物体实际数量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有助于幼儿的自主探究学习。)

  2.游戏:动物排队

  师:小动物们都回家了,小鸭子要按着顺序去动物朋友家找叫声,我们帮小动物们排排队吧。

  谁排在最前面?接着排谁?为什么呢?(幼儿操作把数物拼板按l~10的顺序排列)

  (评:当一只小鸭子出现时,教师已经提示找出了最小的数字,然后幼儿根据实物数群的自然顺序排列1~10,数物拼板的排序帮助幼儿排列抽象的数字,也可以让幼儿借助实物数群的提示进行排序。)

  欣赏绘本故事,用声音表示1~l0的数字

  师:小鸭子找了谁?它们是怎么回答的?最后小鸭子有没有找到它的'叫声呢?

  (评:教师运用课件,结合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发展,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数字1~10的认识,幼儿可以扮演故事中的任何角色,发出与动物数量相匹配的叫声。通过形、声兼备的绘本讲述和表演,幼儿学习的兴趣浓厚。)

  延伸活动

  在数学区中投放数物拼板,供幼儿自选操作。附:绘本故事

  幸运的鸭子

  在农场的一个泥泞的小池子旁边,一只不幸的鸭子正在发愁。

  “我的嘎嘎声叫不出来了。我要去把它找回来。”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啪嗒啪嗒走到水边,跳进小池子,潜下去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嘎嘎声。

  鸭子来到母鸡家,学着母鸡“咯咯”地叫了起来。两只母鸡说:“鸭子不是咯咯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两只爱帮忙的母鸡在鸡棚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狗家,学着小狗“汪汪”地叫了起来。三只打瞌睡的狗说:“鸭子不是汪汪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三只打瞌睡的狗在狗窝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猫家。学着小猫“喵喵”地叫了起来。四只机灵的猫说:“鸭子不是喵喵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四只机灵的猫走进农舍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鹅家,学着小马“咴咴"地叫了起来。五匹快活的马说:“鸭子不是咴咴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五匹快活的马在马厩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鹅家,学着小鹅“呃啊呃啊”地叫了起来。六只叽里咕噜的鹅说:“鸭子不是呃啊呃啊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六只叽里咕噜的鹅在稻草堆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绵羊家,学着绵羊“咩咩”地叫了起来。七只毛茸茸的绵羊说:“鸭子不是咩咩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七只毛茸茸的绵羊在草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山羊家,这只不幸的鸭子还在“咩咩”地叫着。八只蹦蹦跳跳的山羊说:“鸭子不是咩咩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八只蹦蹦跳跳的山羊在羊栏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牛家,学着小牛“哞哞”地叫了起来。九头聪明的牛说:“鸭子不是哞哞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九头聪明的牛在牛棚里大吵大闹地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最后他们来到那个泥泞的小池子里,十只有斑点的鸭子嘎嘎叫:“快停下来,再也找不到像我们这样的嘎嘎声了。”

  于是,十只有斑点的鸭子,九头聪明的牛,八只蹦蹦跳跳的山羊,七只毛茸茸的绵羊,六只叽里咕噜的鹅,五匹快活的马,四只机灵的猫。三只打瞌睡的狗,还有两只爱帮忙的母鸡……

  “嘎嘎!“嘎嘎!”

  这只幸运的鸭子也叫了起来:“嘎嘎!嘎嘎!”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比较物体的前后方位。

  2、体验前、后关系的相对性,并学习正确表述。

  3、引发幼儿学习前后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喜羊羊、懒羊羊和灰太狼的胸贴人手一张、背景音乐一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我们被邀请到青青草原上去玩一玩,请你们手拉手排成一列整齐的队伍出发!

  2、播放音乐,师幼伴随着音乐跳圆圈舞。(放图片)师:来到了青青草原,你们看到了什么?(青青草原上的景色可真美呀!)

  3、师:现在我们排成两条队伍休息一会,给前面的小朋友捏捏肩,让他放松放松!

  提问:

  (1)谁没有帮别人捏?为什么?(因为他是队伍的最前面一个)

  (2)谁没有被别人捏?为什么?(因为他是队伍的最后面一个)

  小结:原来队伍是有方向的,有最前面一个和最后面一个。

  (3)师:现在我们向后转,看看现在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4)XX小朋友,你排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二、游戏:找到了

  1、师:看看!我们活动室里有好多青青草原上的小动物呀!待会请小朋友们每人找一张胸贴,贴在胸前,记住自己是在哪里找到的?

  2、提问:你找到了谁?是在哪里找到的?(请个别幼儿说明自己找的地方)

  验证:他说的对吗?

  3、师:恭喜你们,现在都成为了青青草原上的.小动物!

  三、游戏:对号入座

  1、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对号入座”。

  2、师:坐在位置最前面的是懒羊羊;坐在位置最后面的是喜羊羊;还有灰太狼,你们说说它应该坐在哪里?中间是什么位置?谁的前面谁的后面?

  3、提问:XX,你坐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每一排都问一下)

  4、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骑大马”的游戏,请你们转过身来坐好。

  提问:

  (1)现在看看坐在最前面的是谁?坐在最后面的是谁?

  (2)XX,你现在坐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为什么和刚刚的不一样?

  小结:原来我们的方向改变了,位置的前后关系也跟着改变了。

  四、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说明游戏规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老狼,老狼,几点了”,我来扮演老狼,当我说“天黑了”的时候所有动物就站好不动,我会说我想吃谁,如果你们在我抓到他之前把他救回座位上,那他就安全了。

  2、集体游戏。

  3、验证:师:我们一起看看,你们有没有救对人?我要吃的是不是这只羊呀?

  4、幼儿带领游戏。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扮演灰太狼,谁愿意来试试?

  五、结束活动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那我们到操场上继续玩一玩!

  小百科:

  前后,指事物的前边和后边;表示时间的先后,即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段时间。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正确判断5以内的数量,学习按数量的多少顺序排卡片。

  2.学习按物体的多少的差异,进行排序(数量5以内)

  3.会正确的取用,整理操作材料。

  二、教学准备:

  1.大实物卡8张,4两张和5三张,大数卡4和5.

  2.幼儿实物卡每人6张和一面小红旗,以及插卡槽一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排队,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观察分析法、讲解演示法、讨论法、操作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向客人老师问好。

  2.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先来复习一下拍手游戏,我说数字几,你就拍几下。数字2,就拍2下。我们一起来试试。预备拍(先集体拍,再个别拍)大家拍的很整齐,现在老师要请个小朋友也来试试。

  (二)基本部分

  拍手游戏好玩吗?现在老师要教大家玩一个新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给小动物排队”。要学这个游戏,我们先来认识小动物,“仔细看,图上有谁,它各有几个?”自己先数以数,谁来说一说。(检查的时候(集体数一数,个别数一数,心里默数)幼儿回答说完整的话:“图上有几只xx动物。”

  2.小动物都数清楚了,那谁来给它们分一分,“一样多的放在一起”xx和xx一样多放在这边,还有xx和xx一样多放在那边,个别幼儿上前操作,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边的小动物都是几个,可以用哪个数字娃娃来表示,出示数字卡“4”,那边的呢? 出示数字卡“5”。

  3.别的小动物也想来玩游戏,它们是谁,各有几个?小动物们都来了,我们来给小动物排队吧。看看,最少的是谁,最多的又是谁?可以按什么顺序来排队呢?一样多的药怎么排呢?等一会儿,我们的小朋友要从红旗的地方开始排队,图片就插在这个操作卡里(教师示范),大家仔细想一想,想好了吗?现在开始排队吧!

  4.都给小动物排好队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排的?(引导幼儿从少到多的顺序排队,强调一样多的地方怎么排。(教师检查)发现有的小朋友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对吗?为什么?请你来帮帮他。5.幼儿改正后,问:“除了从少到多的顺序,还有其他排法吗?”教师做反方向的`手势引导幼儿从多到少的顺序排队。排好请客人老师检查。

  (三)结束部分 瞧,小动物的队伍排的真整齐,现在我们小朋友也来学学小动物排队,谁在前,谁在后?好的,就从矮到高的顺序来排,最矮的在前面,仔细看看你和小朋友谁高谁矮,队伍排好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做游戏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条形统计糖果的方法,初步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简单的统计。

  2、感受"六一"节收到糖果和自己制作糖果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盒子内装三种形状的糖果14块(分别是4;4;6)2、白纸、糖果师傅统计表、橡皮泥、记号笔(之前用箩筐按组分别装好)3、教师操作材料:大型糖果统计表、大型错误糖果师傅统计表、糖果师傅图表4、音乐:"六一"的歌曲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过几天就是六月一日,你们知道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

  师:对了,六一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你想得到什么礼物?

  二、糖果统计

  (一)、自己尝试记录师:今天糖果厂的师傅们为了庆祝小朋友的六一节,给我们送了很多糖果(出示糖果)。盒里有三种不同的糖果放在一起,乱糟糟的,请小朋友把糖果按不同种类分一分、数一数,把每一种糖果的数量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在白纸上。

  (教师找出不同方法的幼儿来介绍自己的想法)师:你这样记录是代表什么意思?哪种糖果最多?

  师:小朋友的记录都很棒,可是好多小朋友的记录我们都看不懂。老师有一种记录方法,可以让大家一眼就看的懂,我们来看一看。

  (二)、学习、了解条形记录的方法师:(出示统计表)在这张表格上你看到了什么?(标记和数字)这标记就是我们要统计的糖果。数字就是表示糖果有多少。

  (出示分好的糖果)教师用笔记录两种糖果的数量,重点交代画法。第三种糖果请个别幼儿来记录。

  师:现在我们从统计表上可以看出哪种糖果最多啊?你从哪里看出来?

  师:这张表格我们可以直接从直条的长短比出哪种糖果多,哪种糖果少,或者一样多。真方便!

  (三)、幼儿尝试操作条形记录表师:庆祝"六一"节,糖果厂的另外四位师傅也来送糖果啦。他们分别是:圆脸师傅、方脸师傅、三角脸师傅、心形脸师傅。他们都说自己的送给小朋友的糖果最多。到底谁送的最多?请我们小朋友用刚才学到的记录方法试一试、画一画。

  (幼儿看图目测记录)

  (四)教师出示有点错误的统计表,请幼儿一起检查,一起纠正。得出哪位师傅送的糖果最多。对照正确,一起检查幼儿的统计表。

  三、游戏:

  我为"六一"做糖果师:为了庆祝我们的."六一"节,我们自己也来做喜欢的糖果吧。先想好你要做什么形状。音乐一响我们就开始做。音乐停止的时候,马上把多余的橡皮泥放回到箩筐里。再数一数有多少糖果。

  师:老师在每一组都准备了一张统计表,你们看一看,这张统计图和刚才我们看过的有什么不一样?(没有标记)小朋友选择跟你做的糖果颜色一样的蜡笔来做标记。并且用记号笔把你的糖果数量统计下来。

  (幼儿操作)(统计好后,幼儿相互检查评比小组冠军)

  四、结束活动

  师:六一真好,我们收到了这么多糖果,也做了很多糖果,现在,我们拿着糖果一起去和班级里的小朋友分享、一起庆祝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案12-2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1-15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03-0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9-0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14

【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5-27

【热】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9-1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推荐】08-08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热】07-2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荐】10-0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5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复习1-7的数字排序。

  2、正确感知7以内物体的数量。

  二、活动准备:

  数量1-7的'实物;

  分别写有1-7的动物头饰7种;

  1-7的数字卡每人一套;

  地上画有各种写上数字的图形。

  三、活动与指导:

  1、复习数数1-7和1-7的排序。

  (1)教师:今天圣诞老人带来了七位客人,我们请他出来。

  (2)7位幼儿带着动物头饰出场,其他幼儿数出场的顺序,按头饰上的数字说出1-7的排序,复习认识1-7。

  (3)“圣诞老人”带来了一袋的礼物,“圣诞老人”拿出一种礼物,幼儿说出有多少。请个别幼儿点数看。

  2、运用多种感官7感知以内的数量。

  (1)、教师敲铃几下,幼儿说出相应的数字,并伸出相应的手指。

  (2)、教师举起一个数卡,幼儿轻轻拍手几下。

  3、游戏:站图形音乐响起,幼儿按图形里数字的数量多少站进图形里。音乐停止,幼儿一起说出三角形里的是数字几,有几个人;正方形里的是数字几,有几人……。

  4、幼儿操作,复习点数1-7的物体。请幼儿数一数,每行数量是多少,再按数字涂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幸运的鸭子》是一个绘本故事,它讲述了一只幸运的鸭子不断寻找自己叫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按顺序出现了1~10的数字和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同时,书中对数字做了专门的放大,所以让孩子对数字的印象特别深,还同时配上相同数量的动物.这样更加深了孩子对数字的认识,因此非常适合中班幼儿阅读。

  对中班幼儿而言,这个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它包含三个层面的要求:一是能体验10以内数字的实际意义。数字“4”不仅代表四只小猫,还可以是四声“喵喵”的叫声。也可以是送给小猫的四份礼物,幼儿从具体的可能数清楚的“小猫、叫声、礼物”到抽象的数字“4”的理解,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认识过渡。二是理解1O以内的基数。拼板上的数字是“8”,幼儿可以找到八只山羊的实物进行拼板,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三是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幼儿能把无次序排列的数卡按1~10的顺序进行排列,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本次活动设计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环节,以此来解决活动的难点。活动共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点数实物,说出总数。第二层次,按数量求同。通过给小动物送礼物的游戏,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卡片上记录每种物体的数量。引导幼儿关注事物数量特征,发现数量等同性,发展幼儿对事物数量特征的敏感以及用符号表征物体数量的能力。第三层次,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关系。拼板的上半部分是数字1~lO,下半部分是与数字相应的实物,如“2只母鸡、6只鹅、7只山羊……”幼儿通过数字与实物的拼接,理解抽象的数字与实物数量的关系。第四层次,体验数字的顺序。让幼儿先按数字拼板的底色将拼板进行分类,然后按1~10的顺序排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运用了呈现图片、演示、游戏等多种策略,这些支持性策略都有利于不同能力的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体验到数学的有趣和成功,因而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10,感知基数的意义。

  2.能为数群匹配相应的数字,并圈出相应的数量,表示其数量特征,进行排序。

  3.愿意自主表达自己的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熟悉相关动物的叫声。

  2.物质准备:绘本《幸运的鸭子》课件,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

  3.环境准备:整理音乐,展示板三块。

  活动过程

  绘本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有一只不幸的小鸭子正站在池塘边难过,它的叫声不见了,它想去农场找回自己的叫声,我们看看农场里都有哪些动物。

  出示动物拼板图片(1~9的小动物)。

  师:农场里动物可真多,有母鸡、猫、狗、马、鹅、绵羊、山羊、奶牛……

  (评:这一环节,运用绘本故事的情节导入,由一只小鸭子引出动物数群,引发幼儿观察并点数。)

  探究动物数群。了解1~10的基数

  1.点数动物数群,说出总数

  师:农场里有谁?有几个?你是怎么数出来的?(通过白板课件将实物拼板放大)

  (评:利用白板课件中的点击放大功能,能让幼儿更清楚地观察实物数群。当幼儿说“农场里有马”,教师就把马的实物数群放大,数完后再回到整体画面,既便于幼儿观察个体又能从整体中选择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表述。幼儿在观察数群后,通过一个一个数,手口一致地按物点数,并说出总数。能力强的幼儿,在点数5、6、7、8、9的数群时,直接观察小数群后说出总数,再接下去数出较大的数群。)

  2.操作数群卡,感知数群与花朵的等量关系

  师:农场里开满了花,小鸭子想先给小动物去送花,请你们帮忙一起送花.你想给谁送?送几朵呢?为什么?(利用白板课件中的书写功能,在动物数群下面圈出相对应的花朵)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没有花?该怎么送呢?(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评:在动物数群下面有花的标记,幼儿在点数动物数群数量的基础上用笔圈出相应的花,并用语言表述“几个动物我送几朵花”。幼儿在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等量的关系,学习按数量进行归类.进而了解基数的意义,如7只绵羊的数群和7朵花的集合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是两个对等的集合。)

  自主游戏。体验数字与数群的关系

  1.游戏“动物找家”

  师:小鸭子要到小动物家去,可是动物们都在草地上,我们请它们回家好吗?小动物家上有什么?谁会读一读?(出示拼板的另一半)

  你知道这是谁的家吗?为什么?

  你想把谁送回家?为什么要这么送呢?(幼儿操作数物拼板)

  (评:数字符号是抽象的,幼儿在使用数字的时候,就意味着是在抽象地使用数字。通过玩“动物找家”的游戏,让幼儿把抽象与具体联系起来,首先让幼儿认读1~1O的数字,让幼儿对数字有视觉的经验。幼儿在操作上面是数字、下面是实物数群的拼图时,就在抽象的数字与物体实际数量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有助于幼儿的自主探究学习。)

  2.游戏:动物排队

  师:小动物们都回家了,小鸭子要按着顺序去动物朋友家找叫声,我们帮小动物们排排队吧。

  谁排在最前面?接着排谁?为什么呢?(幼儿操作把数物拼板按l~10的顺序排列)

  (评:当一只小鸭子出现时,教师已经提示找出了最小的数字,然后幼儿根据实物数群的自然顺序排列1~10,数物拼板的排序帮助幼儿排列抽象的数字,也可以让幼儿借助实物数群的提示进行排序。)

  欣赏绘本故事,用声音表示1~l0的数字

  师:小鸭子找了谁?它们是怎么回答的?最后小鸭子有没有找到它的'叫声呢?

  (评:教师运用课件,结合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发展,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数字1~10的认识,幼儿可以扮演故事中的任何角色,发出与动物数量相匹配的叫声。通过形、声兼备的绘本讲述和表演,幼儿学习的兴趣浓厚。)

  延伸活动

  在数学区中投放数物拼板,供幼儿自选操作。附:绘本故事

  幸运的鸭子

  在农场的一个泥泞的小池子旁边,一只不幸的鸭子正在发愁。

  “我的嘎嘎声叫不出来了。我要去把它找回来。”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啪嗒啪嗒走到水边,跳进小池子,潜下去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嘎嘎声。

  鸭子来到母鸡家,学着母鸡“咯咯”地叫了起来。两只母鸡说:“鸭子不是咯咯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两只爱帮忙的母鸡在鸡棚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狗家,学着小狗“汪汪”地叫了起来。三只打瞌睡的狗说:“鸭子不是汪汪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三只打瞌睡的狗在狗窝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猫家。学着小猫“喵喵”地叫了起来。四只机灵的猫说:“鸭子不是喵喵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四只机灵的猫走进农舍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鹅家,学着小马“咴咴"地叫了起来。五匹快活的马说:“鸭子不是咴咴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五匹快活的马在马厩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鹅家,学着小鹅“呃啊呃啊”地叫了起来。六只叽里咕噜的鹅说:“鸭子不是呃啊呃啊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六只叽里咕噜的鹅在稻草堆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绵羊家,学着绵羊“咩咩”地叫了起来。七只毛茸茸的绵羊说:“鸭子不是咩咩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七只毛茸茸的绵羊在草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山羊家,这只不幸的鸭子还在“咩咩”地叫着。八只蹦蹦跳跳的山羊说:“鸭子不是咩咩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八只蹦蹦跳跳的山羊在羊栏里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鸭子来到小牛家,学着小牛“哞哞”地叫了起来。九头聪明的牛说:“鸭子不是哞哞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你们能帮我把它找回来吗?”于是,这只不幸的鸭子和九头聪明的牛在牛棚里大吵大闹地找啊找。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

  最后他们来到那个泥泞的小池子里,十只有斑点的鸭子嘎嘎叫:“快停下来,再也找不到像我们这样的嘎嘎声了。”

  于是,十只有斑点的鸭子,九头聪明的牛,八只蹦蹦跳跳的山羊,七只毛茸茸的绵羊,六只叽里咕噜的鹅,五匹快活的马,四只机灵的猫。三只打瞌睡的狗,还有两只爱帮忙的母鸡……

  “嘎嘎!“嘎嘎!”

  这只幸运的鸭子也叫了起来:“嘎嘎!嘎嘎!”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比较物体的前后方位。

  2、体验前、后关系的相对性,并学习正确表述。

  3、引发幼儿学习前后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喜羊羊、懒羊羊和灰太狼的胸贴人手一张、背景音乐一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我们被邀请到青青草原上去玩一玩,请你们手拉手排成一列整齐的队伍出发!

  2、播放音乐,师幼伴随着音乐跳圆圈舞。(放图片)师:来到了青青草原,你们看到了什么?(青青草原上的景色可真美呀!)

  3、师:现在我们排成两条队伍休息一会,给前面的小朋友捏捏肩,让他放松放松!

  提问:

  (1)谁没有帮别人捏?为什么?(因为他是队伍的最前面一个)

  (2)谁没有被别人捏?为什么?(因为他是队伍的最后面一个)

  小结:原来队伍是有方向的,有最前面一个和最后面一个。

  (3)师:现在我们向后转,看看现在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4)XX小朋友,你排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二、游戏:找到了

  1、师:看看!我们活动室里有好多青青草原上的小动物呀!待会请小朋友们每人找一张胸贴,贴在胸前,记住自己是在哪里找到的?

  2、提问:你找到了谁?是在哪里找到的?(请个别幼儿说明自己找的地方)

  验证:他说的对吗?

  3、师:恭喜你们,现在都成为了青青草原上的.小动物!

  三、游戏:对号入座

  1、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对号入座”。

  2、师:坐在位置最前面的是懒羊羊;坐在位置最后面的是喜羊羊;还有灰太狼,你们说说它应该坐在哪里?中间是什么位置?谁的前面谁的后面?

  3、提问:XX,你坐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每一排都问一下)

  4、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骑大马”的游戏,请你们转过身来坐好。

  提问:

  (1)现在看看坐在最前面的是谁?坐在最后面的是谁?

  (2)XX,你现在坐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为什么和刚刚的不一样?

  小结:原来我们的方向改变了,位置的前后关系也跟着改变了。

  四、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说明游戏规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老狼,老狼,几点了”,我来扮演老狼,当我说“天黑了”的时候所有动物就站好不动,我会说我想吃谁,如果你们在我抓到他之前把他救回座位上,那他就安全了。

  2、集体游戏。

  3、验证:师:我们一起看看,你们有没有救对人?我要吃的是不是这只羊呀?

  4、幼儿带领游戏。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扮演灰太狼,谁愿意来试试?

  五、结束活动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那我们到操场上继续玩一玩!

  小百科:

  前后,指事物的前边和后边;表示时间的先后,即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段时间。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正确判断5以内的数量,学习按数量的多少顺序排卡片。

  2.学习按物体的多少的差异,进行排序(数量5以内)

  3.会正确的取用,整理操作材料。

  二、教学准备:

  1.大实物卡8张,4两张和5三张,大数卡4和5.

  2.幼儿实物卡每人6张和一面小红旗,以及插卡槽一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排队,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观察分析法、讲解演示法、讨论法、操作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请幼儿向客人老师问好。

  2.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先来复习一下拍手游戏,我说数字几,你就拍几下。数字2,就拍2下。我们一起来试试。预备拍(先集体拍,再个别拍)大家拍的很整齐,现在老师要请个小朋友也来试试。

  (二)基本部分

  拍手游戏好玩吗?现在老师要教大家玩一个新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给小动物排队”。要学这个游戏,我们先来认识小动物,“仔细看,图上有谁,它各有几个?”自己先数以数,谁来说一说。(检查的时候(集体数一数,个别数一数,心里默数)幼儿回答说完整的话:“图上有几只xx动物。”

  2.小动物都数清楚了,那谁来给它们分一分,“一样多的放在一起”xx和xx一样多放在这边,还有xx和xx一样多放在那边,个别幼儿上前操作,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边的小动物都是几个,可以用哪个数字娃娃来表示,出示数字卡“4”,那边的呢? 出示数字卡“5”。

  3.别的小动物也想来玩游戏,它们是谁,各有几个?小动物们都来了,我们来给小动物排队吧。看看,最少的是谁,最多的又是谁?可以按什么顺序来排队呢?一样多的药怎么排呢?等一会儿,我们的小朋友要从红旗的地方开始排队,图片就插在这个操作卡里(教师示范),大家仔细想一想,想好了吗?现在开始排队吧!

  4.都给小动物排好队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排的?(引导幼儿从少到多的顺序排队,强调一样多的地方怎么排。(教师检查)发现有的小朋友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对吗?为什么?请你来帮帮他。5.幼儿改正后,问:“除了从少到多的顺序,还有其他排法吗?”教师做反方向的`手势引导幼儿从多到少的顺序排队。排好请客人老师检查。

  (三)结束部分 瞧,小动物的队伍排的真整齐,现在我们小朋友也来学学小动物排队,谁在前,谁在后?好的,就从矮到高的顺序来排,最矮的在前面,仔细看看你和小朋友谁高谁矮,队伍排好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做游戏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条形统计糖果的方法,初步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简单的统计。

  2、感受"六一"节收到糖果和自己制作糖果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盒子内装三种形状的糖果14块(分别是4;4;6)2、白纸、糖果师傅统计表、橡皮泥、记号笔(之前用箩筐按组分别装好)3、教师操作材料:大型糖果统计表、大型错误糖果师傅统计表、糖果师傅图表4、音乐:"六一"的歌曲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过几天就是六月一日,你们知道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

  师:对了,六一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你想得到什么礼物?

  二、糖果统计

  (一)、自己尝试记录师:今天糖果厂的师傅们为了庆祝小朋友的六一节,给我们送了很多糖果(出示糖果)。盒里有三种不同的糖果放在一起,乱糟糟的,请小朋友把糖果按不同种类分一分、数一数,把每一种糖果的数量用自己的方法记录在白纸上。

  (教师找出不同方法的幼儿来介绍自己的想法)师:你这样记录是代表什么意思?哪种糖果最多?

  师:小朋友的记录都很棒,可是好多小朋友的记录我们都看不懂。老师有一种记录方法,可以让大家一眼就看的懂,我们来看一看。

  (二)、学习、了解条形记录的方法师:(出示统计表)在这张表格上你看到了什么?(标记和数字)这标记就是我们要统计的糖果。数字就是表示糖果有多少。

  (出示分好的糖果)教师用笔记录两种糖果的数量,重点交代画法。第三种糖果请个别幼儿来记录。

  师:现在我们从统计表上可以看出哪种糖果最多啊?你从哪里看出来?

  师:这张表格我们可以直接从直条的长短比出哪种糖果多,哪种糖果少,或者一样多。真方便!

  (三)、幼儿尝试操作条形记录表师:庆祝"六一"节,糖果厂的另外四位师傅也来送糖果啦。他们分别是:圆脸师傅、方脸师傅、三角脸师傅、心形脸师傅。他们都说自己的送给小朋友的糖果最多。到底谁送的最多?请我们小朋友用刚才学到的记录方法试一试、画一画。

  (幼儿看图目测记录)

  (四)教师出示有点错误的统计表,请幼儿一起检查,一起纠正。得出哪位师傅送的糖果最多。对照正确,一起检查幼儿的统计表。

  三、游戏:

  我为"六一"做糖果师:为了庆祝我们的."六一"节,我们自己也来做喜欢的糖果吧。先想好你要做什么形状。音乐一响我们就开始做。音乐停止的时候,马上把多余的橡皮泥放回到箩筐里。再数一数有多少糖果。

  师:老师在每一组都准备了一张统计表,你们看一看,这张统计图和刚才我们看过的有什么不一样?(没有标记)小朋友选择跟你做的糖果颜色一样的蜡笔来做标记。并且用记号笔把你的糖果数量统计下来。

  (幼儿操作)(统计好后,幼儿相互检查评比小组冠军)

  四、结束活动

  师:六一真好,我们收到了这么多糖果,也做了很多糖果,现在,我们拿着糖果一起去和班级里的小朋友分享、一起庆祝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的数学教案12-2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1-15

幼儿园中班优秀数学教案03-0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9-09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14

【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5-27

【热】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9-1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推荐】08-08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热】07-2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荐】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