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优范文网>育儿知识>饮食营养>饮食与营养课程教学设计

饮食与营养课程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22 07:17:56 饮食营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饮食与营养课程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饮食与营养课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饮食与营养课程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难点:

  对“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面粉、鸡蛋、花生、小麦、碘酒、水、开水、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火柴等

  设计思路:

  由学生的一日三餐切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摄入了哪些营养物质? 激发学生探究食物成分的兴趣。通过试验探究、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等,学生自己找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等。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的食物来源于哪里?使学生明确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是密不可分的。最后,为更好地使本节所学内容应用于生活实际,为自己的家人设计一份适合他们体质和年龄的合理食谱。

  本课除问题的提出由执教者完成外,资料阅读、分析,探究试验,试验现象分析,试验结果交流和分析,DIY,为家人设计合理食谱等都由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完成,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缺乏有关物理化学知识,所以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时给予指导,在分析试验现象和判断时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聊一聊平时我们吃哪些食物?

  生:议论、回答。(......)

  师: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饮食与营养。

  二、通过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7页提示和小资料,使学生了解:

  1、淀粉遇碘酒变蓝2、油脂在纸上会留下油斑3、蛋白质遇热会凝固4、有机物能够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烧不掉的残留物主要是无机盐等原理

  (二)生:分组进行探究,观察并记录。

  1、将少许面粉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配成面粉混浊液,向烧杯中滴加碘酒,液体变蓝,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

  2、取一个鸡蛋的蛋清,分成两份,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清水和沸水,加入沸水的烧杯里出现白色絮状凝块,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或取面粉加适量清水后和成面团,用纱布包住面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力挤压。等到不再有白色物质从纱布里渗出来时,打开纱布。看到纱布上粘有黄白色胶状物质,这就是面粉里的蛋白质。)

  3、取花生种子,用力在吸水纸上挤压,白纸上出现油斑。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

  4、取一些干麦种,装进干燥的试管里,放在酒精灯上均匀烘烤。不久,试管的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注意,试管略为倾斜,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5、用解剖针的尖端挑取一粒干麦种,放在酒精灯上烧,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的灰就是无机盐。

  (三)集体介绍、展示实验结果:

  生:交流

  所选实验材料,对本小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所占比例不同;各小组相互补充,总结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

  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P66页信息库“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使学生明确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

  三、怎样的饮食更健康?自己设计一日三餐的营养食谱(DIY)

  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5页信息库中“常见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和能量”

  生:设计三餐食谱

  全班交流,并说明食物分类和设计理由。

  四、食谱中食物共分两大类: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

  师:列举常食用的食品

  生:分析常见食品

  结论:常见食品总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来自植物,一类直接来自动物。

  引导学生不难发现,作为生物圈的组成成分之一的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都是来自于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悟出为了人类的生存,人也应该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与其它生物和谐相处的道理。

  五、课外延伸:

  通过查阅资料,思考不同的年龄阶段,应如何注意饮食与健康的问题(主要考虑青少年、中年、老年)?并形成书面材料带给家长,针对自家家庭成员情况给自家餐桌提出合理化建议。

《饮食与营养课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饮食与营养课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幼儿营养教学设计11-22

儿童饮食的营养搭配02-06

大班饮食营养教案11-02

幼儿课程教学设计02-26

鹅肉的营养价值饮食养生10-16

大班饮食营养教案(精选13篇)11-07

大班饮食营养教案(15篇)11-03

大班饮食营养教案(精选21篇)11-20

大班饮食营养活动教案11-05

大班饮食营养教案13篇11-06

饮食与营养课程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饮食与营养课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饮食与营养课程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难点:

  对“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面粉、鸡蛋、花生、小麦、碘酒、水、开水、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火柴等

  设计思路:

  由学生的一日三餐切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摄入了哪些营养物质? 激发学生探究食物成分的兴趣。通过试验探究、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等,学生自己找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等。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的食物来源于哪里?使学生明确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是密不可分的。最后,为更好地使本节所学内容应用于生活实际,为自己的家人设计一份适合他们体质和年龄的合理食谱。

  本课除问题的提出由执教者完成外,资料阅读、分析,探究试验,试验现象分析,试验结果交流和分析,DIY,为家人设计合理食谱等都由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完成,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缺乏有关物理化学知识,所以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时给予指导,在分析试验现象和判断时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聊一聊平时我们吃哪些食物?

  生:议论、回答。(......)

  师: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饮食与营养。

  二、通过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7页提示和小资料,使学生了解:

  1、淀粉遇碘酒变蓝2、油脂在纸上会留下油斑3、蛋白质遇热会凝固4、有机物能够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烧不掉的残留物主要是无机盐等原理

  (二)生:分组进行探究,观察并记录。

  1、将少许面粉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配成面粉混浊液,向烧杯中滴加碘酒,液体变蓝,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

  2、取一个鸡蛋的蛋清,分成两份,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清水和沸水,加入沸水的烧杯里出现白色絮状凝块,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或取面粉加适量清水后和成面团,用纱布包住面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力挤压。等到不再有白色物质从纱布里渗出来时,打开纱布。看到纱布上粘有黄白色胶状物质,这就是面粉里的蛋白质。)

  3、取花生种子,用力在吸水纸上挤压,白纸上出现油斑。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

  4、取一些干麦种,装进干燥的试管里,放在酒精灯上均匀烘烤。不久,试管的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注意,试管略为倾斜,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5、用解剖针的尖端挑取一粒干麦种,放在酒精灯上烧,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的灰就是无机盐。

  (三)集体介绍、展示实验结果:

  生:交流

  所选实验材料,对本小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所占比例不同;各小组相互补充,总结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

  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P66页信息库“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使学生明确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

  三、怎样的饮食更健康?自己设计一日三餐的营养食谱(DIY)

  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5页信息库中“常见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和能量”

  生:设计三餐食谱

  全班交流,并说明食物分类和设计理由。

  四、食谱中食物共分两大类: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

  师:列举常食用的食品

  生:分析常见食品

  结论:常见食品总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来自植物,一类直接来自动物。

  引导学生不难发现,作为生物圈的组成成分之一的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都是来自于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悟出为了人类的生存,人也应该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与其它生物和谐相处的道理。

  五、课外延伸:

  通过查阅资料,思考不同的年龄阶段,应如何注意饮食与健康的问题(主要考虑青少年、中年、老年)?并形成书面材料带给家长,针对自家家庭成员情况给自家餐桌提出合理化建议。